大班主题图形间的关系教案反思_第1页
大班主题图形间的关系教案反思_第2页
大班主题图形间的关系教案反思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大班主题图形间的关系教案反思1、大班主题图形间的关系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 大班的孩子对一些根本的平面图形已有了初步熟悉,他们的抽象思维力量有了进一步的进展,开头对图形的分割组合比拟感兴趣。为了加深幼儿对图形分割组合关系的熟悉,帮忙幼儿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幼儿思维敏捷的进展,为此设计了本节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1、学习分割、组合图形,发觉图形之间的关系。 2、能将一种图形变出不同数量的各种图形。 3、制造性运用各种图形组合物体形象。 4、喜爱数学活动,愿意参加各种操作嬉戏,培育思维的逆反性。 5、培育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图形之间的分割、

2、组合关系。 2、难点:图形的组合创新。 【活动预备】 教具:课件、正方形的卡纸、相机。 学具:幼儿每人一张正方形的卡纸、一把剪刀。 【活动过程】 一、找图形。 师:今日,教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是谁?你们见过机器人吗?在哪见过?那这个机器人跟你们以前见过的有什么不同?这个是由什么组成的?找一找机器人身体各个部位是什么图形?看看机器人的哪个部位是圆形? 二、幼儿操作探究发觉图形的变化。 1、折一折。 (1)咱们变个魔术吧?(分给幼儿每人一张纸)这是什么图形?教师告知你,它还有魔力呢,只要你用手折一折,它会变成两个其它外形的图形。咱们都来折一折,看看它会变成两个什么图形? (2)幼儿动手操

3、作,自由探究图形的变化。师观看、指导。 (3)幼儿演示变化的结果,一个正方形变出两个图形。 (4)试着折折你刚刚没用到的方法。 2、剪一剪。 (1)用剪刀剪一下使一个正方形变成两个图形。 (2)幼儿动手操作。师观看指导。 (3)说说你的一个正方形变化出了两个什么图形?展现不同剪法的幼儿作品。 3、比一比。 把剪开的两局部图形比一比,它们一样大吗?你们发觉了什么?谁的两个图形一样大?(正方形对折后剪开,可以变成两个同样大小的图形。) 4、拼一拼。 把剪开的两局部图形拼成一个图形,能变成什么图形?(正方形剪开后的两个图形还能合成原来的图形。) 三、图形宝宝大变身。 1、现在把剪开的图形宝宝再连续变

4、化,还能变出什么图形?数一数你现在有多少个图形?你们真厉害!一个正方形能变化出这么多图形。 2、图形拼贴。 用你手中的图形在桌子上拼一拼,既可以组合成一个图形也可以拼成一幅画,咱们看看谁的作品跟别人不一样,谁的更有创意。 3、展现作品,共享,沟通。 四、活动延长。 请幼儿试着把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剪一剪、拼一拼、比一比。 【活动反思】 第一次看到这个活动是在今年的市级优质课评比活动中市直三幼的一位教师讲的,当时眼前一亮,我的感受就是:噢,数学课原来可以这样上!这节活动打动我的地方有三点:第一是用一样材料(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玩转课堂;其次是教师精炼的语言;第三是神奇的电子白板的使用。因此

5、联系自己的教学,我特别想尝试。正好园里组织优质课竞赛,我主动报名参与了。 接下来就是预备的过程。我首先努力回忆人家上课的场景,可是还是有些地方怎么也想不起来,又对着自己的听课笔记一遍遍的追忆,可是还是不如人意。于是上网搜,还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查到了一些关于这节课的一些文字材料(主要是针对目标定位的)以及这节课最原始的上课者(上海的陈青教师),我也在网上淘到了这节课的视频,认真讨论起来,结合自己的目标,我自己来了个批判承受的过程,内心在一遍遍的确定又在一遍遍的否认,究竟是自己要上,要有自己的思想,带着这样的精神,我预备好了教具,第一次在级部开头了试讲,试讲可以说是特别不胜利的,教师们反映课没

6、有亮点,时间太长,就像平常的一节一般课,与优质课的标准还有距离,于是我又开头反思,把试讲的每一个环节回忆,自己再修改,重新制作了课件,经受了多个夜晚的疏理,一遍遍的试讲,不断的提高,才有了那天上课的效果。 总结自己上的这节课,有三个地方可以确定。第一,精炼的语言。其实这也是牛教师与级部教师为我磨课的结晶吧,可以说课上使用的都是有效的语言。语言的有效性节省了上课的时间,让幼儿听起来目标更明确。其次,过程的完整。固然这其中参考了市直三幼和上海陈青教师设计的方案,有些我也稍有变化,究竟面对的孩子不同、地域不同。第三,关注了孩子的个体差异。在嬉戏“碰碰乐”中每次试讲状况都不尽一样,拼出来的图形也不一样

7、,因此在心里我做了预设与生成,我就想假如孩子们这样做了我要怎样引导,那样做了要怎样引导,有一套方案在脑子里,因此才不致于焦急,真正关注到了孩子。 2、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好玩的图形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图形来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平常的嬉戏活动中,小朋友对拼图特殊感兴趣,于是我设计了“好玩的图形”这一活动。活动所采纳的教学方法有观看法、启发法、操作法等。整个活动,通过观赏拼图引入,引导幼儿认真观看拼图,说一说拼图的拼法及组成,再通过幼儿示范拼图激起其他幼儿的操作欲望和兴趣,最终自己尝试剪出各种图形,利用图形进展拼搭出有主题、有情节的画面,共同观赏,体验胜利。 活动目标 1. 能够利用各

8、种几何图形拼搭出多种物体及主题画面。 2. 拓展幼儿空间知觉,进展幼儿的观看力、想象力和制造力。 3. 培育幼儿团结合作精神。 4. 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说出拼图的拼法和组成,难点是利用各种几何图形拼搭出有故事情节的画面。 活动预备 拼搭图若干布置成展览区,各种颜色的卡纸、剪刀、浆糊,范例一幅。 活动过程 一. 组织小朋友进入教室观赏拼图并认真观看这些图画和我们平常看到的有什么不同(放轻音乐) 二. 出示范例小兔晒太阳拼图,让幼儿说一说这幅图的拼法及组成 1. 太阳:一个红色的圆形作脸,很多黄色的三角形作太阳光线。 2. 树:三个绿色不同

9、大小的三角形作树叶,一个瘦长的紫色的长方形作树干。 3. 花:一个黄色的圆形作花心,五个桃红色的梯形作花瓣,一个蓝色长方形作 花茎,两个绿色的半圆形作叶子,一个大的紫色的梯形作花盘。 4. 两个红色的椭圆形作长耳朵,一个黄色的大圆作头部,三个小圆分别作眼睛、鼻子,一个红色的三角形作嘴巴,一个浅蓝色的扇形作身子,一个紫色的半圆形作口袋,两个深蓝色的半圆形作腿。 小结:各种各样的不同颜色的图形都是好朋友,它们可以相互组合在一起,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图画。 三. 请幼儿示范拼图 1. 拼房子(几种不同的房子) 2. 让幼儿知道同一种东西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拼法。 四. 供应23张卡纸给每位幼儿,让幼儿尝试剪

10、出各种图形,然后进展自由组合拼图,教师巡回指导,要求拼出有情节的画面。(播放音乐) 五. 观赏及展现作品,并说说怎么样拼的。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让幼儿在轻松开心的气氛中进展操作、学习,幼儿的认知由抽象变详细,由单一变多样;给幼儿充分展现和交往合作的时机,注意幼儿语言表达力量的培育,拼完后让幼儿说一说拼的过程,由于是幼儿真正亲自操作的,幼儿都会说,说得都特别好,很有条理;通过幼儿动手操作,可培育幼儿的想象力和制造力。 假如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第三环节幼儿个人在示范拼搭时,不会无视了下面的幼儿,改为小组合作,效果可能会好些;还有那些拼图范例会充分利用;第四环节的剪图形改为课前预备,把更多的时间给

11、幼儿动手拼更有主题、情节的画面,这样充分体验胜利的喜悦。 3、大班主题活动教案:图形变变变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在一次数学活动熟悉图形中,我发觉我们班孩子对给图形添画很感兴趣。于是我就有了让孩子再进展此类活动的想法,在孩子原有的根底上再增加难度,让孩子既能复习又能把握新的学问。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在同伴原有绘画形象的根底上大胆想象,尝试为同伴的作品增加画面。 2、体验交换作画的乐趣。 3、进展幼儿的动手力量。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制造的力量。 5、培育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重点难点 尝试为同伴的作品增加画面。 活动预备 1、 由圆形变出的各种图案。 2、幼儿绘画工具、画有各

12、种图形的画纸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 圆形宝宝变魔术。 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快速在圆形上进展想象添画。 师:瞧,圆形宝宝变出了什么? 二、 幼儿自己尝试为图形进展想象添画,引导幼儿大胆添画。 1、 师:圆形宝宝可以变出XX,还能变出什么?(幼儿自由叙述)那么长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半圆形呢?你们想不想当魔术师,也来帮图形宝宝变魔术? 2、 师:在帮图形宝宝变魔术时听到教师说“图形宝宝不变了”就停顿画画,把笔收好。 3、 幼儿进展添画,教师指导。 三、 幼儿进展“我们一起变变变”的绘画嬉戏。 1、师:在帮图形宝宝变魔术时听到教师说“图形宝宝不变了”就停顿画画,把笔收好。 2、请幼儿和同伴交换位

13、置,但不能拿走画纸。 3、师:看看,换座位后你面前的画纸上其他小朋友画的画,请你先观看和想象,然后为小朋友的画按自己的设想改画或者增加画。添画的时候请用彩色笔。 4、 幼儿添画,教师鼓舞幼儿大胆想象,画出和大家不一样的画。 四、 幼儿坐回原位,观赏同伴的添画。 五、 展现全部孩子作品,共同观赏。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个数学活动的延长活动,在活动中孩子能依据教师的引导进展嬉戏及大胆想象,大胆动手作画,缺乏就是教师的预备不够充分,在其次环节中的语言引导不够精炼。在以后的活动中要做好充分的预备及语言引导要精炼精确。 4、大班主题图形间的关系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 大班的孩子对一些根本的平面图形已有

14、了初步熟悉,他们的抽象思维力量有了进一步的进展,开头对图形的分割组合比拟感兴趣。为了加深幼儿对图形分割组合关系的熟悉,帮忙幼儿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幼儿思维敏捷的进展,为此设计了本节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1、学习分割、组合图形,发觉图形之间的关系。 2、能将一种图形变出不同数量的各种图形。 3、制造性运用各种图形组合物体形象。 4、喜爱数学活动,愿意参加各种操作嬉戏,培育思维的逆反性。 5、培育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图形之间的分割、组合关系。 2、难点:图形的组合创新。 【活动预备】 教具:课件、正方形的卡纸、相机。 学具:幼儿每人一张正方形

15、的卡纸、一把剪刀。 【活动过程】 一、找图形。 师:今日,教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是谁?你们见过机器人吗?在哪见过?那这个机器人跟你们以前见过的有什么不同?这个是由什么组成的?找一找机器人身体各个部位是什么图形?看看机器人的哪个部位是圆形? 二、幼儿操作探究发觉图形的变化。 1、折一折。 (1)咱们变个魔术吧?(分给幼儿每人一张纸)这是什么图形?教师告知你,它还有魔力呢,只要你用手折一折,它会变成两个其它外形的图形。咱们都来折一折,看看它会变成两个什么图形? (2)幼儿动手操作,自由探究图形的变化。师观看、指导。 (3)幼儿演示变化的结果,一个正方形变出两个图形。 (4)试着折折你刚刚

16、没用到的方法。 2、剪一剪。 (1)用剪刀剪一下使一个正方形变成两个图形。 (2)幼儿动手操作。师观看指导。 (3)说说你的一个正方形变化出了两个什么图形?展现不同剪法的幼儿作品。 3、比一比。 把剪开的两局部图形比一比,它们一样大吗?你们发觉了什么?谁的两个图形一样大?(正方形对折后剪开,可以变成两个同样大小的图形。) 4、拼一拼。 把剪开的两局部图形拼成一个图形,能变成什么图形?(正方形剪开后的两个图形还能合成原来的图形。) 三、图形宝宝大变身。 1、现在把剪开的图形宝宝再连续变化,还能变出什么图形?数一数你现在有多少个图形?你们真厉害!一个正方形能变化出这么多图形。 2、图形拼贴。 用你

17、手中的图形在桌子上拼一拼,既可以组合成一个图形也可以拼成一幅画,咱们看看谁的作品跟别人不一样,谁的更有创意。 3、展现作品,共享,沟通。 四、活动延长。 请幼儿试着把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剪一剪、拼一拼、比一比。 【活动反思】 第一次看到这个活动是在今年的市级优质课评比活动中市直三幼的一位教师讲的,当时眼前一亮,我的感受就是:噢,数学课原来可以这样上!这节活动打动我的地方有三点:第一是用一样材料(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玩转课堂;其次是教师精炼的语言;第三是神奇的电子白板的使用。因此联系自己的教学,我特别想尝试。正好园里组织优质课竞赛,我主动报名参与了。 接下来就是预备的过程。我首先努力回忆人

18、家上课的场景,可是还是有些地方怎么也想不起来,又对着自己的听课笔记一遍遍的追忆,可是还是不如人意。于是上网搜,还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查到了一些关于这节课的一些文字材料(主要是针对目标定位的)以及这节课最原始的上课者(上海的陈青教师),我也在网上淘到了这节课的视频,认真讨论起来,结合自己的目标,我自己来了个批判承受的过程,内心在一遍遍的确定又在一遍遍的否认,究竟是自己要上,要有自己的思想,带着这样的精神,我预备好了教具,第一次在级部开头了试讲,试讲可以说是特别不胜利的,教师们反映课没有亮点,时间太长,就像平常的一节一般课,与优质课的标准还有距离,于是我又开头反思,把试讲的每一个环节回忆,自己再

19、修改,重新制作了课件,经受了多个夜晚的疏理,一遍遍的试讲,不断的提高,才有了那天上课的效果。 总结自己上的这节课,有三个地方可以确定。第一,精炼的语言。其实这也是牛教师与级部教师为我磨课的结晶吧,可以说课上使用的都是有效的语言。语言的有效性节省了上课的时间,让幼儿听起来目标更明确。其次,过程的完整。固然这其中参考了市直三幼和上海陈青教师设计的方案,有些我也稍有变化,究竟面对的孩子不同、地域不同。第三,关注了孩子的个体差异。在嬉戏“碰碰乐”中每次试讲状况都不尽一样,拼出来的图形也不一样,因此在心里我做了预设与生成,我就想假如孩子们这样做了我要怎样引导,那样做了要怎样引导,有一套方案在脑子里,因此

20、才不致于焦急,真正关注到了孩子。 5、大班主题图形宝宝教案反思 大班综合图形宝宝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把握几何图形的特征。 2、进展幼儿观看力、想象力和敏捷的思维力量。 3、培育幼儿关注生活的态度。 4、能仔细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展操作活动。 5、能学会用轮番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沟通、争论的乐趣。 活动预备: 1、 三张白纸上分别画好几何图形。 2、 儿人手一支铅笔、一个几何图形、一把剪刀、一张空白的纸以及一张画有几何图形的作业纸;每桌几何图形若干;擦手毛巾;糨糊。 3、 教师用的几何图形一套(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 活动过程: 一、兴趣激发: 1、师:

21、今日,齐教师请来了一些朋友要来我们班作客,它们是谁呢?(师出示正方形、圆形) 问: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圆形有什么特点? 2、咦!有什么事让正方形、圆形娃娃这么快乐呢?原来今日它们要一起过生日。很多朋友要来庆贺。你们看!它们是谁?(师分别出示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 3、师:哟!这么多客人,你们看看谁长得和正方形有些象呢? 你们帮正方形娃娃找到了相象的朋友,那跟圆形相象的朋友在哪儿呢?我们也来帮它找找。 二、兴趣体验: (一)观看探究 1、捉迷藏 三角形虽然没有相象的朋友,但大家都情愿和它一起玩。这会儿它们玩起了捉迷藏的嬉戏。 (1)幼儿找图形并填表格。师巡回指导。

22、(2)幼儿说一说找到什么图形有几个。 师:小朋友真能干,躲在一起的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都被你们找出来了。 (3)幼儿说一说在生活中这些几何图形喜爱躲在哪里? (二)趣味嬉戏 1、变魔术 现在齐教师要请小朋友来当魔术师,用这些图形变出很多小图形娃娃来。 (1)幼儿变魔术(大图形变小图形) (2)问:你能告知我你用什么图形变成哪些小图形? 2、拼图案 师:你们变出这么多的图形娃娃,今日是正方形、圆形娃娃的生日。我们就用小朋友变出的小图形和教师为你们预备的图形拼一幅美丽的画当作生日礼物送给它们好吗? (1)幼儿拼贴(师巡回指导) (2)幼儿说一说用什么图形拼成什么送给正

23、方形、圆形娃娃。 三、活动完毕: 哎呀!天快黑了,正方形、圆形娃娃要回家了,我们赶快把礼物送给它们吧! 四、活动延长: 在活动区投放几何图形,幼儿自愿组合几何图案。 活动反思: 大班综合活动图形宝宝的设计思路是:大班幼儿已经熟悉了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对几何图形有着深厚的兴趣。本活动是尝试将科学领域与艺术领域相结合。活动以图形娃娃过生日为主线,通过听听、看看、找找、剪剪、拼拼、讲讲等不同途径,帮忙幼儿进一步感知、并把握有关几何图形的根本特征。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满意幼儿探究发觉、尝试创作的欲望,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相宜性行为: 1、 教师注意各领域融合,

24、相互渗透。 2、 教师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如在请幼儿找图形并进展记录时教师设计了不同类型的图形。有简洁的、有简单的;有的事先画出图案中躲着的图形让幼儿找找有几个、有的则让幼儿自己找出图形并数数有几个;最终让幼儿用几何图形拼图、组画变化多,形象生动,简单满意不同层次幼儿心理要求,使他们享受到表现自我力量的乐趣。 3、 课前学问预备充分。活动前我与幼儿一同熟悉了很多含有几何图形的物品,帮忙他们积存学问阅历,而本次活动则是实现幼儿原有阅历的再现、整合与提升。 4、 把几何图形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让幼儿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不相宜行为: 1、 活动中过分地依靠于事先所设计的环节,现场应变力量不够。 2、 教师引导不够。幼儿的思维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肯定的局限性。如:联系生活环节。让幼儿从生活中查找几何图形,教师的导语限制了幼儿的思维,以致于幼儿的答复局限于汽车上、窗户上。可见,教师的引导语必需有助于拓展幼儿的思维,这样幼儿的答复状况才不会单一。 3、 生生互动不够。在幼儿找图形环节时,教师可以请幼儿相互来检查、验证是否正确,这样通过与同伴沟通,不仅能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