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医师医师晋升副主任(主任)医师例分析专题报告(鞍区转移癌临床分析)_第1页
神经外科医师医师晋升副主任(主任)医师例分析专题报告(鞍区转移癌临床分析)_第2页
神经外科医师医师晋升副主任(主任)医师例分析专题报告(鞍区转移癌临床分析)_第3页
神经外科医师医师晋升副主任(主任)医师例分析专题报告(鞍区转移癌临床分析)_第4页
神经外科医师医师晋升副主任(主任)医师例分析专题报告(鞍区转移癌临床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神经外科医师晋升副高(正高)职称病例分析专题报告单位:*姓名:*现任专业技术职务:*申报专业技术职务:*2022年*月*日鞍区转移癌临床分析鞍区转移癌是一类临床罕见疾病,是颅外恶性肿瘤向鞍区转移所致。据文献报道,鞍区转移癌在女性中最为常见的原发肿瘤是乳腺癌,男性则为肺癌。鞍区转移癌根据肿瘤大小和累及部位而表现各异,尽管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有其特异性,但在临床实践中易与垂体腺瘤相混淆,易误诊。*神经外科近6年共收治6例鞍区转移癌患者,回顾分析其诊治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鞍区转移癌病例的纳入标准:(1)入院时头部MRI显示鞍区占

2、位性病变。(2)手术方式为神经内镜或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鞍区肿瘤切除术。(3)术后经病理证实为鞍区转移癌。(4)本研究经我院道德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或其家属均对病情和手术方式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2临床特点选择2014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神经外科行神经内镜或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的鞍区转移癌患者共6例,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3071岁,平均56.50岁;既往2例有明确原发肿瘤史,分别为肾透明细胞癌和乳腺癌,余4例无既往肿瘤史;其中2例入院时诊断为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术后经病理证实为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3例、低分化腺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1例、低度恶性非肠型腺癌1例、转移性乳腺神经内

3、分泌癌1例。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详见表1。表1 6例鞍区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2.1临床症状与体征本组有4例患者以鞍区占位效应首发,表现为头痛(4例)、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4例)、脑神经受累(2例)和尿崩症(1例);1例患者以肾透明细胞癌鞍区转移就诊,1例患者以乳腺癌鞍区转移就诊,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1.2.2影像学表现本组患者头部MRI检查均显示鞍区占位性病变,病变累及海绵窦4例、垂体3例、斜坡2例、眶尖1例、筛窦1例、蝶窦1例、鼻腔1例、岩骨1例;肿瘤大小20mm20mm44mm53mm,平均27.33mm32.17mm。1.2.3腺垂体功能本组有3例病变累及垂体的患者表

4、现为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状,其中1例出现尿崩症;此3例患者经激素测定确定垂体激素水平降低,血清皮质醇总量均降低(26.7756.87nmol/L,正常参考值:110.40615.48nmol/L),其中1例伴游离甲状腺素(FT4)下降(6.97pmol/L,正常参考值:10.4524.38pmol/L)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下降(0.05U/ml,正常参考值:0.384.34U/ml),1例伴FT4下降(4.90pmol/L)、黄体生成素(LH)下降(0.20U/L,正常参考值:1.248.62U/L)、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下降(0.20U/L,正常参考值:1.2719.26U/L)和睾

5、酮下降(0.35nmol/L,正常参考值:0.352.60nmol/L)。本组有4例患者催乳素(PRL)水平轻度升高(0.752.46nmol/L,正常参考值:男性0.120.60nmol/L,女性1.37nmol/L),考虑为肿瘤压迫垂体柄引起的垂体柄效应所致。2.典型病例患者男性,59岁,因头痛1年余,视力下降、视野缺损1个月,于2018年11月27日至我院就诊。患者1年前(2017年1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外院行头部MRI检查显示鞍区球形占位性病变,呈等T1、等T2信号,病灶内信号欠均匀,边界清晰,大小约16mm17mm15mm,左侧视交叉略受压上抬,双侧海绵窦略受累,增强扫描病变呈

6、不均匀强化,考虑垂体大腺瘤;腹部CT显示,左肾占位性病变;实验室测定垂体激素水平均于正常值范围。临床考虑肾癌合并无功能性垂体腺瘤。遂于2017年12月行腹腔镜下左肾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提示为(左肾)肾透明细胞癌(WHO级)。术后1年间断头痛,1个月前出现双眼视力下降、视野缺损,遂至我院就诊。病程中体重减轻2.50kg。入院后体格检查:双眼视力下降(左眼0.02、右眼0.15),双眼颞侧偏盲。实验室检查:血清皮质醇总量为58.79nmol/L,FT48.39pmol/L,LH0.20U/L,FSH0.20U/L,PRL2.46nmol/L,睾酮50岁的患者。(3)影像学表现:目前尚无统一的神经影像学标准来确定垂体转移癌的转移灶。垂体腺瘤作为良性肿瘤,可侵犯鞍旁和鞍上结构,但大多数垂体腺瘤生长速度较缓慢,鞍底骨质逐渐增大。而鞍区转移癌由于生长速度较迅速,导致鞍底骨质增大的可能性较小,常导致骨质破坏。本组例6尽管病理诊断为垂体转移癌,但术前MRI显示鞍底骨质增大,伴瘤内出血。因此,由于垂体转移癌和部分垂体腺瘤存在类似的影像学表现,单纯依靠影像学检查无法准确鉴别。(4)病理学检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