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强项双语中学高一地理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雅安市强项双语中学高一地理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川省雅安市强项双语中学高一地理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劳动节到国庆节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移动情况是 ( )A.一直向北移 B.先向北移,后向南移C.先向南移,后向北移 D.先向北移,后向南移,然后又向北移参考答案:B2. 下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内圆表示极圈,中心点表示极点,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其中代表北半球冬至日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A结合图示的自转方向和晨昏线的分布特征判断:表示南极圈内出现极昼,表示冬至日;北极圈内出现极昼,表示夏至日;晨昏线过极点,表示春秋分日;南极圈内出现极夜,表示夏至日,故选A项。3. 根据下图信息,完成下列

2、问题。42. 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 大气环流 B. 地壳运动C. 海陆位置 D. 人类活动43. 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体现了( )A. 地理环境中一个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B. 地理环境中一个区域环境的变化引起其他区域环境的变化C. 地理环境的变化是由全球环境的变化引起的D. 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是由距离海洋的远近变化引起的参考答案:42. B 43. A43题: 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中一个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A对。图示地理环境属于同一个区域环境的变化,B错。图示地理环境的变化是由局部环境的变化引起的,C错。区域地理环境中,距离海洋的远近无

3、明显变化,D错。点睛:根据图示信息,找出明显变化的因素是地形。结合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分析正确选项。4. 右图中反映出M、N、P、Q四个地区的产业结构比例,据此回答4950题。49.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 A.M B.N C.PD.Q50.旅游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最可能是 A.M B.N C.P D.Q参考答案:D B5. 我国北方冬季从南方的四川、广东等省大量调进蔬菜,取决于:自然条件的改造利用;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正确的选项有A B C D参考答案:C6. 以下不是澳大利亚小麦牧羊混合农业地域类型的好处是A. 良性的生态循环 B. 满足国内羊肉的大量需求

4、C. 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 D. 面向市场的灵活生产选择参考答案:B澳大利亚混合农业面向国际市场,满足国内羊肉的大量需求不是其好处,选B。7. 下图为“某道路照明景观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题。 4. 太阳电板接收到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A. 核聚变反应B. 核裂变反应C. 氢的燃烧D. 氢和氧的碰撞5. 该道路照明除了利用太阳能外,还利用了A. 水能B. 核能C. 生物能D. 风能参考答案:4. A 5. D4.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太阳内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4个氢原子核经过一连串的核聚变反应,变为一个氦原子核。在这核聚变过程中,原子核质量出现亏损,其亏损的质量转化为

5、能量。故A选项正确。5.据图可知,道路照明除了光伏板还有风力发电的叶轮,采用太阳能与风能相互结合互补,故D选项正确。8. 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城市主体部分的外部形态是 ,早期选址的有利自然条件 。 (2)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石油化工城应建在 处,理由是 。 (3)请简述甲、乙两卫星城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 参考答案:(1)组团状 水运便利,取水方便。 (2)甲 石油化工厂既污染水源,又污染空气,甲位于河流下游;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可以减少化工厂对城区的污染;水陆交通便利。(3)分担城市职能;缓解城市土地和交通压力

6、;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合理化发展。【分析】本题以某特大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图为背景,考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考查功能区的分布特征,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 用能力。(1)考查城市空间形态与城市形成主要的区位因素,主要从地形、 水源等方面分析。 据图可知,城市空间形态呈组团状;早期该地有河流经过,说明水运便利,而且可以为生活提供水源。(2)石油化工工业有较大的污染,且运输量较大,所以应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区;且布局在河流下游,接近铁路和高速公路,结合示意图可知,石油化工城应建在甲地。(3)卫星城旨在控制大城市的过度

7、扩展,疏散过分集中的人口和工业,能够分担母城的部分城市功能,缓解母城的交通、土地、环境问题,促进城市合理化发展等。9. 读下面的图和表,回答汽油价值5元升AB90千米耗 油10千米升汽车折旧率1元千米路程BC110千米时间价值20元小时AC100千米车 速100千米小时若从A城驾驶汽车到C城,只有两种选择:过甲处的跨海大桥或经B城绕着走。如果上表成立,下列关于通行费和路线的组合,正确的是A180元一过跨海大桥 B340元一经B城绕着走C140元一过跨海大桥 D190元一经B城绕着走参考答案:B10. 下图示意山东省某城市京沪高速公路修建前后批发市场、公路和长途汽车站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22

8、. 随着批发业务成交量迅速增加,批发市场迫切需要扩大地域空间与提升发展空间,新批发市场的合理区位是A. A处 B. B处 C. B处或C处 D. A处或C处23. 图示新长途汽车站的区位优势是邻近城区,方便居民出行 紧靠国道和高速公路,对外联系便利地势平坦,节省建筑投资 地处城乡结合部,地价低廉A. B. C. D. 参考答案:22. A 23. D22. 随着批发业务成交量迅速增加,批发市场迫切需要扩大地域空间与提升发展空间,新批发市场应靠近高速公路入口,即选A处最合理。选A正确。23. 新长途汽车站在高速公路和主干道路交汇处,邻近城区,方便居民出行;紧靠国道和高速公路,对外联系便利;地处城

9、乡结合部,地价低廉;与地形无关。选D正确。11. 下图为某国城市人口数量、城市数目和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3. 该国()A. 自1953年以来,城市人口数量持续上升B. 20世纪60年代城市数目减少,出现逆城市化现象C. 2000年以来城市化已步入后期稳定阶段D. 近半个世纪以来城市化处于中期加速阶段24. 该国可能是()A. 印度 B. 中国 C. 美国 D. 印度尼西亚参考答案:23. A 24. B23. 读图,根据曲线的数值特点,确定各线的含义。该国城市数目和城市人口比重在20世纪60年代都呈降低趋势,最有可能是中国,自1953年以来,该国城市人口数量持续上升,

10、A对;60年代城市数目减少是由于国家政策的影响,不是逆城市化现象,B错;从20世纪80年代该国城市化才进入加速阶段,且我国城市化还在加速推进阶段,没有步入后期稳定阶段,CD错。24. 该国城市数目和城市人口比重在20世纪60年代都呈降低趋势,最有可能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左倾错误及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1960年冬天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大量城镇人口重新返回农村。20.下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是 ( )为大气平流层 为岩石圈 为软流层 为下地幔A. B. C. D. 21.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

11、的有( ) 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圈层物质处于熔融状态,是岩浆的发源地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态A. B. C. D. 参考答案:C B20.据图可知,在地表12千米-50千米处,为大气平流层, 为地表以下莫霍面以上,为地壳为软流层 为外核。故选C。21.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错误;地壳厚度陆地较海洋大,正确;为软流层,物质处于熔融状态,是岩浆的发源地,正确;圈层为外核,物质为液态,错误。故选B。13. 在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中,两支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在( ) A极地附近 B南北纬60 C南回归线 D南北纬30参考答案:B14. 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4

12、个点的气压关系为B. 甲地多晴朗天气C. 甲地温度高于乙地D. 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和在一个等压面上,压强相等,A错误;甲地高空气压高,近地面气压低,多阴雨天气,B错误;甲地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温度高于乙地,C正确;气流由乙地流向甲地,D错误。15.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A.回归线 B.赤道 C.极圈 D.地轴参考答案:B16. 读我国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1)到2004年为止,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 ) A、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B、总量呈下降态势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2)按联合国标准,如

13、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 A、1990年以前 B、1990-2000年之间C、2000-2004年之间 D、2004年以后参考答案:(1)A (2)B(1)读图甲,根据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曲线分析,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大于0,说明人口增长的总量仍呈增长态势。(2)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则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图乙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的比重,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2000年前,应是1990-2000年之间,B对。17. 下图为地震、滑坡两种地质灾害

14、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4. 关于两种地质灾害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震多发生在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B. 滑坡是山区沟谷中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C. 两种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D. 两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气象灾害存在着关联性15. 关于两种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和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区分布均不受地形因素影响B. 滑坡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C. 地震灾害可以通过监测和预报避免灾害的发生D. 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可以减小滑坡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参考答案:14. C 15. D试题分析:14. 地震是由于内力作用的结果,与地形、植被等条件无关,A错误;山区沟谷中含

15、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是泥石流而不是滑坡,B错误;滑坡主要受地形、植被等条件影响,而与气象灾害关系不大,地震是内力作用的结果,故D错误;地震可能导致山区的岩石破碎,故可能为滑坡提供物质基础,C项正确。15. 滑坡是山区松散的碎屑物整体下滑而形成,故受地形因素影响,A错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是地震,B错误;目前对地震的监测和预报还属于世界级难题,且一般通过地震监测和预报减低其危害,而不能避免灾害的发生,C错误。植被破坏是导致滑坡灾害的主要人为原因,故恢复植被,加强护坡工程是减轻滑坡发生的主要措施,D项正确。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地震和滑坡灾害的形成原因和主要的影响因

16、素,并掌握自然灾害的关联性特征等内容即可判断,对应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18. 太阳系是我们的家园,月球围绕地球运转,我们的地球在离太阳很近的第三条轨道上运行,它处在一个得天独厚的位置上。据此回答13题。1. 文中讲到的天体系统层次共有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2. 这里的“得天独厚的位置”是指行星际空间安全稳定 太阳光照稳定 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地球质量、体积适中A B C D3. 假如人类移居月球生活,下列现象可能发生在月球的是昼夜现象 电闪雷鸣 朝霞、晚霞 日食、月食 行走如跳远A B C D参考答案:1.B 2.A 3.D19. 关于地方时的叙述,不

17、正确的是()A地方时是因经度不同的时刻 B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C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D相对位置偏东地点的地方时要晚一些参考答案:D20. 下图中a、b、c为海平面等压线。读图回答未来一两天,地的日平均气温和气温日较差的变化情况是A两者都升高 B两者都降低C前者升高,后者降低D前者降低,后者升高参考答案:B21. 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其中凹岸侵蚀属于A下蚀 B溯源侵蚀 C 侧蚀 D垂直地面侵蚀参考答案:C22. 根据所学的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知识,回答45题。 4.城市内部功能分区中,一般来说地价最高的是 A大型住宅区 B中央商务区 C大型绿化区 D招商引资工业小区5.高级住宅区

18、一般位于城市的边缘,主要是因为A地价便宜 B环境优美 C交通方便 D城市总体布局的需要参考答案:4.B 5.B23. 下图为某节气前后某半球近地面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4图示表示的节气和半球是( )A夏至日北半球 B夏至日南半球 C冬至日北半球 D冬至日南半球25图中b气压带的成因及气流运动情况是( )A热力因素;气流下沉 B热力因素;气流上升C动力因素;气流上升 D动力因素;气流下沉26图中a风带的盛行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参考答案:24A 25D 26C 24图中的风向向右偏,是北半球,排除BD;图中的气压带向北移动,说明是北半球的夏季,

19、符合条件的只有A。25图中的b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是动力因素,气流下沉,符合条件的只有D。26图中的a是东北信风,风向是东北风,故答案选C。24. 下图为“3S”技术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4. 如果、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的结果,、表示提供影像信息的功能,、表示提供定位信息的功能。下列关于甲、乙、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是GISB. 乙是GISC. 丙是RSD. 甲是GPS5. 下列有关“3S”技术运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RS可以获取人口增长的动态信息B. RS可以获取水灾淹没区域的动态信息C. GIS可以确定运钞车位置D. GIS可以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

20、参考答案:4. A 5. B【4题详解】本题考查3S(RS、GPS、GIS)技术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表示反馈影像信息的处理结果,说明甲是GIS;、表示提供影像的功能,说明乙为RS;、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说明丙是GPS,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选A。【5题详解】在应用上RS主要是发挥监测的功能,对监测地区进行实时监测,有助于对地物进行动态分析。人口增长并不是短时间内的地物的动态变化,不能用RS 获取,故A错误;RS可以对水灾淹没区域进行动态检测,故B正确;GPS的基本功能是定位,可以用于确定运钞车位置,故C错误;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要用RS,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B。25. 2010年10月1

21、日18时59分57秒,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 “嫦娥二号”升空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是 参考答案:B26. 如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读图,回答该农业的好处是A可以少占耕地B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C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自给D便于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参考答案:B二、 填空题(共10分)27. 下图为“东南亚大洋洲2013年5月8日等压线图”。读图回答问题。(1)A地的风向为_,A地与B地风力较大的是_。(2)C地未来几天天气情况是_ _ (降水状况)、气温下降、气压_。(3)洋流D的性质是_,对C地气候的影响是_。(4)海峡E是世界

22、重要的交通咽喉,但海轮经过海峡时都会感觉到风浪很小,其原因是终年受_控制,气流以上升为主。周围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_。(5)B岛位于_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_边界,多火山地震活动。参考答案:(1)东南风 A (2)先阴雨后转晴 升高(3)寒流 降温减湿 (4)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雨林气候(5)亚欧 消亡(2)C处为低压槽,受冷锋影响,先阴雨后转晴,气温下降、气压升高。 (3)从高纬度向低纬度流是寒流,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4)位于赤道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主要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 (5)从位置上看B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活动。28. 下图为“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

23、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A、B气压中心的名称:A_, A气压形成的原因是_。(2)受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_风,我国的天气以_为主要特征。(3)D地7月盛行风形成原因是_。参考答案:(1)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2分) 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2分)(2)西北(2分) 寒冷干燥(2分)(3) 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形成(2分)29. 表1为“芬兰人口自然增长的转变”。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0分)表1人口阶段(年)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178517903.83.20.6182518

24、303.82.41.4191019152.91.71.2197019761.31.0(1)计算芬兰19701976年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将其填入表1空格所对应的答题卡上。(2)17851790年,芬兰人口增长以_(高、低)出生率、_(高、低)死亡率和_(高、低)自然增长率为基本特征。(3)与17851790年相比,芬兰1825183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显著_,主要原因是人口死亡率显著_。(4)如果将芬兰的人口增长阶段划分为三个阶段。你认为表1中需要合并的两个时间段是_年和_年,简述主要理由。参考答案:(1)0.3(1分)(2)高 高 低(3分)(3)提高 下降(2分)(4)18251830 191

25、01915 与其他两个时间段相比,这两个时间段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都较高,且数值较接近。(4分)三、 综合题(共38分)30. 2012年11月26日至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卡达尔的多哈举行,会议决定将京都议定书承诺期延长到2020年12月31日,但俄罗斯、日本和加拿大和新西兰退出了京都议定书,大会也未在“绿色气候基金”的注资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读“2008年全球CO2 排放量表”和“全球变暖可能引发的问题图”,回答2008年全球CO2 排放量表地区排放量(吨)增长率(2008年与9952006年均CO2排放量相比)美国59032%中国601811%俄罗斯17045%日本12471%印度12

26、937%(1)多哈气候大会召开期间,浙江省的正午太阳高度 (变大、变小),控制亚欧大陆的主要气压系统名称是 ,受其影响,浙江的气候特征是 。 (3分)(2)据“全球变暖在全球可能引发的问题图”分析全球变暖产生的严峻后果有哪些?(4分)(3)中国作为碳排放第一大国,责任重大,分析我国耗煤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增长率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合理化建议。(6分)参考答案:(1)变小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 低温少雨(各1分)(2)山地冰川融化加快;陆地上径流量减少,水源短缺;世界粮食产量减少,出现“粮荒”;自然灾害加剧,损失加重;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破坏。(至少4点,1点4分)(3)原因:我国

27、经济飞速发展,能源使用量增速较大;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耗煤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能源利用效率低。(2分)(至少2点,1点1分)建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开发利用清洁能源;优化产业结构。(4分,1点1分,其他合理答案可给分)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左图为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右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其中图中阴影区域为黑夜,非阴影区域为白天。(1)左图表示北半球_(日期),请说明判断理由。(2)左图中表示的节气在右图中应为_ (填字母)。右图中A、B、C、D四处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_ (填字母)。(3)左图所示日期孝感(约31N)日落_ (填方向),左图所示时刻Q

28、地地方时是_。左图中M点一个物体沿经线向北极点作匀速运动逐渐向(东或西)偏转。(4)左图该日北半球各地昼夜状况是_,夏至日孝感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是_。参考答案:(1)6月22日 该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C A(3)西北 6时 东(4)昼最长,夜最短 8226(1)结合光照图可知晨昏圈与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或6月22日前后。(2)左图中的节气是夏至,对应右图的地球公转示意图中的C;而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近日点附近,也就是1月份初,在冬至日后,因此右图中A、B、C、D四处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A。(3)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除开极昼地区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左图所示日期孝感日落西北方向;Q地位于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上,因此其所在的经线地方时应为6时;左图中M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其沿经线向北极点作匀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