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总结_第1页
论述类文本总结_第2页
论述类文本总结_第3页
论述类文本总结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4论述类文本总结一、筛选概括类1文章第三段阐述了波兹曼的媒介文化观,请作简要概括.(不超过40个字)(6分)参考答案:媒介影响认识世界的方式,(2分)媒介由书籍变为电视:书籍有助思考,而电视排斥思考.(分)2.文中的例证分别揭示了“捧”的什么后果?例证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递进关系?(8分)参考答案:(1)后果:助长贪欲,人们反受其害;腐蚀人格,使之蜕化变质(或由善变恶、由清廉到腐化堕落等);恶性循环,造成毁灭性后果。(2)递进关系:揭示“捧的危害范围越来越广,危害程度越来越重。3文章中“笑的价值包含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6分)参考答案:笑可以使人与动物相区别;笑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或“

2、现实感”);笑可以揭示人的本来面目.文章说“立功”与“立言”是通向“名声”的两条大道,请简要分析二者的主要区别。(6分)参考答案:立功的影响是有限的、易逝的,立言则是无限的、永存的;立功要靠机遇,立言则无需机遇;立功很实际、易被理解,立言要靠诸多判断的累积、不易被理解.5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述阅历与读书的关系。(3分) 参考答案:阅历和读书相辅相成(1分);阅历可以丰富知识,提高读书能力(1分);读书可以获取新知识,拓展阅历,提高能力(1分)。 6从第四段看,作者说中国人的“诺贝尔情结”不能成立,有什么依据?(6分)参考答案:诺贝尔文学奖只授予个人,不授予国家;中国的作家与国际上的著名作家相比尚

3、有差距;诺贝尔文学奖的真正意义可能在于扩大视野.7本文批判的对象是什么?请简要概括,不超过20个字.(6分)参考答案:以社会地位和知名度为衡文标准的名单学(或“的做法”、“的对象”)。8。作者为什么说“按名按资排列对名作家来说是僭越,对无名作家来说是委屈?(6分)参考答案:很多名作家的作品其实难副,名作家的草率之作不如无名作家的奋力之作;但编者一律将名作家作品排在无名作家之前。所以,对名作家来说是僭越,对无名作家来说是委屈.(6分,每点3分)【友情提醒】(1)根据题目要求,找准答题区间。(2)筛选出相应的关键词、关键句。(3)用准确的语言对答案进行概括.梳理思路类1。文章题为“谈静,但最后一段

4、才写“静”,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6分)参考答案:先由人生乐趣谈起,提出人生乐趣一半来自于感受;再阐述感受力有强有弱。进一步说明感受力强,能“处处领略”,就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生活不会岑寂、烦闷;最后阐明领略趣味要“静”中得“趣。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4分)参考答案:首先,指出人们对可能危害自己的人物常取“捧”的做法。其次,分析人们“捧”的动机。再次,用例证揭示“捧的后果。最后,提出正确的做法,呼应开头。(每点1分)3.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的论述层次。(6分)参考答案:首先提出就本来面目看人是嘲笑的前提;接着阐述妇女和儿童能看清人的本来面目的原因;最后阐述妇女和儿童的嘲笑具有令人惧

5、怕的力量。4简要分析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6分)参考答案:首先,提出人的境界分三个层次;其次,阐述了中国画中的小亭或小舟所体现的“台上玩月”这一境界的心灵特点;最后,指出中国面家都想达到“高台玩月”的境界。.请简述文章段的论述思路。(分)参考答案:先分析阅历影响读书的原因(1分),继而论述丰富阅历的途径及意义(1分),然后阐明阅历与经历的区别(1分)。6。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参考答案:首先,由“二花脸”引出“二丑”这一脚色。其次,重点刻画戏剧舞台上的二丑形象。最后,阐释“二丑艺术”的由来及其在现实中的本质特征。【友情提醒】(1)看清题目要求,是梳理全文思路还是分析某段层次。(2)

6、如果是梳理全文思路的题目,先概括每一节的意思,然后对其进行合并同类项。(3)如果是分析某段层次,可以先概括出每句话的意思,然后对其进行合并同类项。也可关注叙述对象的转变,一般情况下,叙述对象转变意味着作者的论述思路发生变化.(4)关注每段的中心句或关键词.()用表示思路层次的词语,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词串联答案。三、论证方法类1.文章第五段说明“电视主宰文化、文化变成娱乐的倾向却是世界性的”观点时,为什么以中国为例?在阐明中国情况时采用了什么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参考答案:()原书以美国为典型,作者以中国为例,有世界性,有代表性(1分);读者对象是中国人,有现实针对性

7、(1分)。(2)举例论证的方法(1分)。(3)具体实在,读者易于接受,增强说服力.(2分)2本文引用鲁迅的话有什么作用?(2分)参考答案:鲁迅的话与水浒作者态度形成对比(1分),对本文作者认为李逵嗜血的观点是一个有力论据。(权威性)。(1分)3。第五段讲述了波斯胡指破鼍龙壳的故事,用意是什么?(6分)参考答案:以波斯巨商和报刊杂志编者相类比,引出两点结论:文场也应看货排位,编者也有眼力要求。使观点更有说服力,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6分)4指出文章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并作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对比论证,将二丑与小丑、义仆、恶仆的脚色特点进行对比,将二丑们、小丑、百姓对待二丑态度进行对比,

8、有力地突出二丑鲜明的形象;类比论证,用戏剧舞台上的二丑角色类比现实中的帮闲文人,形象地表现了帮闲文人的丑恶嘴脸,有力揭示深刻主题。(每点3分)【友情提醒】()熟练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引用论证。(2)准确知道各种论证方法之间的区别。(3)熟悉各种论证方法的作用:举例论证,能有力地证明某种观点,使论证十分具体,说服力强;引用论证,能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比喻论证,使说理更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对比论证,突出强调某种观点;类比论证,使说理更具体,更形象,更易于接受.四、词句理解类。请简要说明第三段中“个”的含义。(6分)参考答案:“个”从具体物象到抽象观念,

9、形成了三个层面:竹,点,充满圆足的生命。2.“标准的标准”的具体含义是什么?(6分)参考答案:第一个“标准”指的是诺贝尔文学奖;第二个“标准”指的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标准;“标准的标准”是指诺贝尔文学奖多年来其实没有明确的评选标准。(6分)3。“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怜惜的人是最可怕的,所以李逵还是活在书中的好.”这句话如何理解?(6分)参考答案:连自己生命都不珍惜的人,自然也不珍惜他人的生命(2分)。李逵这类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破坏性太大。“活在书中”可以对人们起警醒作用(分)。作者认为:应当珍惜生命,反对滥用暴力。(2分)4作者所说“静趣”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懂得小林一茶的俳句就懂得“静趣”了?(

10、分)参考答案:(1)“静趣”是指心界空灵(或摆脱物界喧嘈),在悠然遐想中获得无穷妙悟。(2)作者心界空灵,由眼前的苍蝇悠然遐想,悟得万物平等真谛,泯灭了益虫、害虫的功利观念,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苍蝇的自在情态,由此而获得的情趣,正是作者所阐述的“静趣。5.鲁迅在文章结尾提出的“挖”,包含哪些深意?(6分)参考答案:“挖”是“自求多福”之道;(或使自己无害的根本解决方法).“挖”与“捧一样费力,但结果大不相同。强调“挖”是因为当时多数人还未摆脱“捧的惰性.(或希望国民摆脱惰性)修改答案:对待贪图者,不要迎合投好,连最低的要求都不要满足他;对待廉洁者,不要讨好恭维,甚或腐化他,要一道廉洁自律;对待高高

11、在上的人,要勤于监督,指出过失。结合对文末“不离亭子,不在亭子”的理解,阐释“乾坤草亭”的内涵。(6分)参考答案:“不离亭子”,表达了一个小“点”的生命自信。“不在亭子”,表现了生命在无限宇宙中的悠游。草亭与乾坤的关系,写出了“小的个体面对无限“大”的宇宙可采取的态度,反映了生命困境以及从此困境突围的可能路径。7。依据文意,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6分)参考答案:像上帝造美人也造丑人一样,评委们授奖给名符其实的作品,也授奖给名不符实的作品;把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和上帝作类比,也是对评委的委婉讽刺。对诺贝尔奖缺乏标准,评奖制度存在缺陷的讽刺。【友情提醒】(1)从理解关键词语入手,联系上下文语

12、境.(2)要理解句子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3)有时要联系手法和作者的情感态度。五、观点态度类作者既说波兹曼的结论“也许太过悲观,又说“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对此应当如何理解?(5分)参考答案:相信人类的精神力量,不同意文化灭亡论;(2分)娱乐至上的环境已经造成了对文化的伤害;(1分)放任娱乐至上倾向,波兹曼的话将应验,表达了作者对文化娱乐化的深深担忧.(2分)本文认为水浒作者对李逵持什么态度?本文作者对李逵持什么态度?(4分)参考答案:本文作者认为水浒作者对李逵的行为持欣赏(肯定)态度.本文作者在情感上亲近李逵,在理智上则否定(李逵肯定他的纯朴,否定他的嗜血).(2分)3.文中画线的句

13、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它对论述“笑的价值”有什么作用?(分)参考答案:(1)人们通常认为悲伤是更可贵的情感,但作者对这一看法持否定态度。()这段话从反面论证了笑更难做到也更可贵。4。我国古代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说法,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认识。(分)参考答案: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立德”是指树立圣人之德;“立功包含功业和声名;立言则指创立学说。我国传统文化认为立功优于立言;叔本华则认为立言优于立功。但它们都强调“德”的首要作用。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说的“二丑?(6分)参考答案:二丑是戏剧舞台上的丑角(1分),依靠权门,凌蔑百姓,两面三刀,投机钻营(1分),是被百姓看透本质制定出的角色(分)。二丑是文坛上类似于二丑角色的帮闲文人。(2分)“二丑表达了作者鲜明的讽刺态度。(分)6。文章最后一段说“名声是依靠绝对价值来评判的”,又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