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医学知识讲座课件_第1页
生物化学医学知识讲座课件_第2页
生物化学医学知识讲座课件_第3页
生物化学医学知识讲座课件_第4页
生物化学医学知识讲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物化学医学知识讲座生物化学医学知识讲座第三章 脂类化合物和生物膜 3.1 脂类的概念3.2 脂酰甘油类3.3 磷脂类3.4 类固醇类3.5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下一页第三章 脂类化合物和生物膜 3.1 脂类的概念3脂类的概念脂类(lipid,类脂或脂质)是是生物体中的重要有机物,其共同点是不溶于水,只溶于苯、乙醚、氯仿及石油醚等有机溶剂即低溶于水而高溶于非极性溶剂的生物有机分子。脂质的分类:(一)按其皂化性质分(二)按其化学结构分脂质的生物功能上一页下一页返回脂类的概念脂类(lipid,类脂或脂质)是是生物体中的重要有按脂类的皂化性质分可皂化脂类:一、中性脂肪:甘油一脂,甘油三脂等二、磷脂类:

2、甘油磷脂和鞘磷脂三、蜡:长链脂肪酸与长链醇形成的脂非皂化脂类:一、萜类(异戊二稀的衍生物)二、类固醇类(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三、前列腺素(20碳不饱和脂肪酸的衍生物)上一页返回下一页返回下一页返回按脂类的皂化性质分可皂化脂类:上一页返回下一页返回下一页返回按脂类化学结构分单纯脂类:由脂肪酸和醇形成的脂复合脂类:除上述物质之外还有其他非脂成分如磷脂、糖脂等。异戊二烯系脂类:萜类,类固醇类衍生脂类:由前两类衍生而来如脂肪酸的衍生物前列腺素结合脂类:如糖脂、脂蛋白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按脂类化学结构分单纯脂类:由脂肪酸和醇形成的脂上一页下一页返脂质的生物功能生物膜的组分是碳及能量的主要储存形式作为缓冲屏

3、障以防止热、电及机械冲击保护机体表面以防止感染及水分的过度丢失有些脂质是化学信号物质有些萜类及类固醇类物质具有营养及代谢调节功能溶解一些维生素及激素是其他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参与细胞识别,是与免疫、种特异性有关的细胞表面物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脂质的生物功能生物膜的组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脂酰甘油类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是甘油与脂肪酸所形成的产物,甘油三酯是脂类中最丰富的一类。脂酰甘油类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是甘油与脂肪酸所形成的产物,甘油脂肪酸上一页下一页 脂肪酸是具有长碳氢链和一个羧基末端的有机物的总称,分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返回脂肪酸上一页下一页 脂肪酸是具有长碳氢链和一个羧基末端甘油三酯的结构和类

4、型:简单和混合三酰甘油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甘油三酯的结构和类型:简单和混合三酰甘油上一页下一页返回脂肪酸的基本结构低级脂肪酸:碳原子数小于10的脂肪酸;熔点偏低,常温下呈液态高级脂肪酸:碳原子数大于10的脂肪酸,常温下为固体上一页下一页返回脂肪酸的基本结构低级脂肪酸:碳原子数小于10的脂肪酸;上一页几种天然脂肪中的脂肪酸上一页下一页其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影响脂肪的熔点返回几种天然脂肪中的脂肪酸上一页下一页其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影响脂肪峰蜡的组成上一页下一页返回返回峰蜡的组成上一页下一页返回返回高等动植物的脂肪酸的共性1、一般为偶数碳原子,1020个,16和18碳较常见2、绝大多数不饱和脂肪酸中的双键为顺式

5、,少数为反式3、不饱和脂肪酸双键位置有一定的规律性。常在9,10之间。4、动物的脂肪酸是直链的,所含双键可多达6个;细菌中还含有支链的、羟基的和环丙基的脂肪酸;植物脂肪酸中有含炔基、环氧基、酮基等5、脂肪酸分子的碳链越长,熔点越高;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比同等链长的饱和脂肪酸的熔点低高等动植物的脂肪酸的共性1、一般为偶数碳原子,1020个,必需脂肪酸:机体生长必需的,自身不能合成的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必需脂肪酸:机体生长必需的,自身不能合成的脂肪酸。亚油酸,亚甘油三酯的性质物理性质:甘油三酯性质与其中的脂肪酸性质有关(如熔点:组分中的脂肪酸碳链越长、饱和度越高则熔点越高)。脂肪和油。

6、为中性的非极性分子,不溶于水而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极性头,形成微团或双分子层。水解(酸碱脂肪酶)及皂化反应(皂化值):可用来推算油脂的平均分子量:3561000皂化值酸败与酸值:测游离脂肪酸含量,表示油脂品质好坏,中韩1g脂肪中的游离脂肪酸所消耗的KOH的mg数。氢化和卤化反应(碘值):可用来测定油脂中脂肪酸的不饱和度,100克油脂吸收碘的克数。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甘油三酯的性质物理性质:甘油三酯性质与其中的脂肪酸性质有关(磷脂类是分子中含磷酸的复合脂,包括含甘油的甘油磷脂和含鞘氨醇的鞘磷脂两大类返回上一页下一页磷脂类是分子中含磷酸的复合脂,包括含甘油的甘油磷脂和含鞘氨醇甘油磷脂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甘

7、油磷脂上一页下一页返回常见甘油磷脂的极性头部和电荷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常见甘油磷脂的极性头部和电荷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缩醛磷脂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有缩醛乙醇胺、缩醛丝氨酸等,多存在于肌肉和神经细胞膜上。缩醛磷脂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有缩醛乙醇胺、缩醛丝氨酸等,血小板激活因子上一页下一页返回血小板激活因子上一页下一页返回鞘磷脂鞘磷脂是由鞘氨醇、脂肪酸、磷酸、胆碱等组成的脂类上一页下一页返回鞘磷脂鞘磷脂是由鞘氨醇、脂肪酸、磷酸、胆碱等组成的脂类上一页上一页下一页返回鞘磷脂上一页下一页返回鞘磷脂其它鞘脂类(糖鞘脂):中性鞘糖脂和酸性鞘糖脂。是神经酰胺与一单糖分子或寡糖结合而成。上一页下一页返回其它鞘脂类(糖鞘

8、脂):中性鞘糖脂和酸性鞘糖脂。是神经酰胺与一糖鞘脂可以决定人的血型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糖鞘脂可以决定人的血型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磷脂的性质(弱碱或酶(磷脂酶)的水解作用,氧化作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水解作用磷脂的性质(弱碱或酶(磷脂酶)的水解作用,氧化作用)上一页下磷脂的性质(物理性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中极两性磷脂的性质(物理性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中极两性类固醇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是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动物主要是胆固醇,植物主要是豆固醇和麦角固醇。类固醇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是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动物主要是胆固类固醇化合物在生物体中的作用转化为维生素D3,转化为胆酸和胆汁酸盐(肝):转化为激素(如性激素):肾

9、上腺皮质,睾丸,卵巢。下一页上一页返回类固醇化合物在生物体中的作用转化为维生素D3,下一页上一页维生素D3的生成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维生素D3的生成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维生素D3的作用参与钙磷代谢促进成骨作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维生素D3的作用参与钙磷代谢促进成骨作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胆酸和胆汁酸盐是体内天然的乳化剂促进肠道内脂肪、胆固醇以及脂溶性维生素的乳化,有利于消化。活化脂肪酶下一页上一页返回胆酸和胆汁酸盐是体内天然的乳化剂下一页上一页返回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生物膜的化学组成(脂、蛋白质和糖)下一页上一页返回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生物膜的化学组成(脂、蛋白质和糖)下一页上磷脂是生物膜的主

10、要脂类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脂类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生物膜分子结构模型1.脂双层模型2.Daniellli与Davson三夹板模型(1935)3.Robertson单位膜模型4. “流体镶嵌模型”:1972年美国的Singer与Nicolson生物膜分子结构模型1.脂双层模型生物膜结构模型特点生物膜的结构是流动镶嵌模型1、膜结构的连续主体是极性的脂质双分子层,脂双层中的脂类既是内在蛋白的溶剂,也是物质通透屏障;2、膜脂与特定的膜蛋白专一的相互作用,膜蛋白穿入膜的任一边或跨膜完全伸展或在膜外测;3、脂双分子层具有流动性,膜是不对称的,膜蛋白可以做侧向扩散,但一般不能从膜的一侧翻转到另一侧;4、双分子层中的脂质分子之间或蛋白质组分与脂质之间无共价结合。生物膜结构模型特点生物膜的结构是流动镶嵌模型生物膜的特性1.流动性2.选择性渗透作用3.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