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一学期诊断性练习卷(语文)_第1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诊断性练习卷(语文)_第2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诊断性练习卷(语文)_第3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诊断性练习卷(语文)_第4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诊断性练习卷(语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苏宜兴外国语学校1112学年度第一学期一、积累与运用(共 12 分)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没 有错误的一项是( 2 分)A.分道扬镳(bi od)吝啬(s e) B. 萧萧瑟瑟(s e) 黑黝黝(y ou)玲珑剔透(t i)籁籁(su) D.消声匿迹(ni)惬意(xi e)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三四月间细雨霏霏的西塘,是品味江南古镇的最佳季节。个人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 惯。C上海世博会开幕后,上海警方便衣行动突击队就进驻园区,确保游客安全。通过三年的艰苦建设,使无锡人民享受到地铁交通的便捷舒适。下列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2、 2 分)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妻子:妻子儿女 B. 绝境:没有出路的地方 C. 乃:竟然 D. 无论: 不要说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是( 2 分)2020年4月23日是第十五个世界读书日,社会各界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读 一本好书”的倡议。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每一位中学生责无旁贷.的责任。楼房鳞次栉比,公路平坦通畅,河流重现清澈,这些是我市推进新农村建设 以来呈现出的新景象。D .春节期间,在泰州老街、桃园、望海楼等景区内,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 表演让人们流连忘返 。下面对名著描述错

3、误的一项是( 2 分)豹子头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到沧州后,被高俅安排看管草料场。不久,草料场被烧,林冲为躲避仇人追杀,雪夜上梁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在他身上凝聚着为理想而献身 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贝多芬身患重病,耳朵失聪,可是他告诉自己“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凭着超凡 的毅力和执著的精神,他坚持从事音乐创作,写出了不少传世之作。在慧骃国,格列佛看到这里的党派之争是以鞋跟高低来划分阵营的; 在小人国, 格列佛发现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 , 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长嵌沟景区内紫红色砂岩上的中山峡谷地貌

4、与茂密的亚热带原生常绿阔叶林交织而 成的红尘地貌森林景观保存了罕见的古韵纯真的自然风光。中山峡谷地貌与亚热带原生常绿阔叶林交织而成。中山峡谷地貌与亚热带原生常绿阔叶林保存了自然风光。长嵌沟风景区内的森林景观保存了古韵纯真的自然风光。长嵌沟风景区内的中山峡谷地貌与原生常绿阔叶林保存了古韵纯真的自然风 光。二、阅读与赏析(共 50 分)(一)(3 分)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阅读上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3 分)(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此诗第二句写雨景,运用“如烟”的比喻,绘出了雨的形态。第三、四句写农事繁忙, “

5、才”、“又”两字的搭配使用,不说“忙”而读者已感 受到忙的气氛、忙的节奏。乡村四月写江南农村初春的风光及繁忙的农事,表现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之情这首诗写景、叙事相结合,语言质朴、清新。(2)简析“闲人少”在诗中有何作用? (1分)、答:(二)(10 分)范蠡事越王勾践,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於淮,以临 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勾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还反国,范蠡以为大 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 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耕于海畔,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齐人 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

6、曰:“居家只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 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间行以去,止于陶,自 谓陶朱公。8下列句中的“以”与“以尊周室”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令辱之,以激怒其众B 祭以尉首C.扶苏以数谏故D.策之不以其道9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文段主要写范蠡两次辞官的经过和原因。B范蠡离勾践而去,是因为勾践是个不能与大臣共患难同享福的人。范蠡归还相印,散尽家财,是个淡泊名利的人。范蠡从商经营有方,治国深谋远虑,颇负盛名。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范蠡事越王勾践事: 间行以去去:翻译下列句子。(4分)

7、(1)自与其徒属乘舟浮海以行 (2分)译:(2)齐人闻其贤,以为相。(2分)译:(三)(6分)饮食不宜过烫口腔食道都怕烫,热饮热食有损伤。上皮增生会恶变,吃饭喝汤不要忙。温度对人具有诸多微妙作用。生命在进化中都有自身最适合的温度,进化程度 越高,要求最佳适宜温度越严格。人体体温在37C左右时,代谢活动处于最佳状态, 人体细胞对高温的耐受性比低温差。热对肿瘤细胞也产生微妙的生物学作用,许多 试验证明,肿瘤细胞的致死温度临界点为 42.5 C43C,在此温度范围内,延长加 温时间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由此产生了温热疗法治疗肿瘤。但是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一些地区的食管癌、贲门癌、口 腔

8、癌又可能与热饮热食有关,就是说有可能某些黏膜上皮的肿瘤是“烫”出来的。 我国新疆哈萨克族居住的地区喜欢饮用热奶茶,一日数遍;东南沿海潮汕地区的居 民喜喝“功夫茶”,且要趁热饮用;太行山区的人们习惯于趁热喝大碗粥。这些地区 都是我国食管癌的高发区。当然,肿瘤的发生原因复杂,并非单一因素,流行病学 调查,太行山区成为食管癌高发区除热食外,还与饮食特点如粗、快、硬等有关。研究发现,人体在37C左右的情况下,口腔和食管的温度多在36.5 C37.2 C, 最适宜的进食温度在10C40C左右,一般耐受的温度最高为50C60C。当感到 很热时,温度多在70C左右。经常热食的人,在温度很高的情况下也不觉得烫

9、,但 是在接触75C左右的热食、热饮时,娇嫩的口腔、食管黏膜会有轻度灼伤,灼伤的 黏膜表层会及时脱落、更新,基底的细胞会迅速增生、更新、补充、,久而久之,增 生的细胞速度如异常加快或在不良刺激下发生变异,最终产生不良后果。另外,由 于黏膜在热刺激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会增厚,增厚的黏膜受热刺激反应会越来越不敏 感,加之食管黏膜的神经反射本来就很迟纯,这样会越来越不怕热,越不怕热会越 敢吃烫的东西,而吃得越烫,口腔黏膜会越增厚。如此恶性循环,人会不由自主地 接受越来越严重的灼伤刺激。这种刺激带来的损伤还有可能引起久治不愈的食管炎, 这种食管炎有时伴有间变细胞,有人提示这有可能是癌前病变之一。 研究人员

10、发现, 食管癌往往合并有食管炎,食管炎往往比食管癌早 10 年热饮热食不但与肿瘤的发生有关,而且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也不利。食物太烫, 在口腔存在时间偏短,刺激唾液分泌减少,以及唾液与食物混合过程不充分,这不 利于饮食的消化吸收。另外,温热刺激能掩盖味觉的充分体验,往往难以细细品味 各种食物的美味。 饮食过烫,不论从防癌或一般饮食卫生角度看,都属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应努力纠 正,尤其是那些有食管贲门癌家族史的人,更应早日改弦易辙。清淡温凉吃美味,食不过烫保平安。12、文章用四句诗开头,有什么作用?( 2 分)13、划线处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说明它的作用。 (2 分)14、文章句子“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11、一些地区食管癌,贲门癌、口腔癌又可能与热饮热食有关”中“可能”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2 分)(四)(7 分) 没有阅读力,何来阅读率 郝铭鉴这些年来,关于社会阅读率的调查,有关部门做得很认真,很细致,逐年公 布。每次都会引起一阵惊呼,建立中国读书节的倡议也随之提出,一浪高过一浪。 毫无疑问,这一调查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从中可以看出社会的文化变迁,看出民 族的精神走向,为出版计划的制订、文化政策的调整,提供重要的参照系。然而, 我们应该明白,阅读力是阅读率的基础。没有阅读力,何来阅读率?所以 , 阅读力 比阅读率更值得关注。所谓阅读力,笔者认为,是指对文字为主的精神产品识读、理解和消化的能力。

12、阅读力表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也表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当今阅读力 的现状为何?个人不敢妄加判断,但我也不想讳言,确实看到了一些“不祥之兆”。比如,在中学教材里,鲁迅正面临挑战。他的文章虽不如“谣传”那样“大 幅削减”,但确实“有所调整”。药啊,为了忘却的纪念啊,这些传统篇目已 淡出视野。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据说是因为中学生 “读不懂鲁迅”。校园里流行的一 首顺口溜便是证据:“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当年鲁迅的文章一 经刊载,读者奔走相告,先睹为快;而今鲁迅却成了一种障碍,一种压力。世事变迁,让人感慨系之。这种情况的出现,当然有种种原因,但阅读力的下滑,应该算 做一条吧。比如,在

13、不少“选秀”场合,经常会传出语文笑话。古人说过,“读书必先识字”,今天的年轻人,也许外语说得很溜,汽车开得很酷,电脑玩得很转,恰恰是“识 字”这一环节成了弱项。什么叫“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做出租车的车费;什么叫“狡兔三窟”抓一个狡猾的兔子要挖三个洞这类让人喷饭的答案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可以说是喜剧;出现在一群人身上,则成了悲剧。凭借这样的语 文水平,阅读自然便成了奢侈。比如,出版市场上“图”书大受青睐,不仅有动漫、绘本,还有“画说”、“图 解”。我们迎来了一个“读图时代”。出版物形态的改变,反映了出版技术和出版观 念的进步,我们是应该举双手欢迎的;但是从阅读主体来说,则不能一概而论,不排除其中有阅

14、读力下滑的因素。有些人之所以读图,是因为他们只能读图。传统的 阅读习惯正在慢慢消失:读图代替了读文,读屏代替了读书,读博客代替了读经典, 读故事代替了读思想于是,“轻阅读”“浅阅读”“软阅读”成了流行风景。阅读 率虽在保持,阅读力却在萎缩。笔者以为,保护阅读力、提升阅读力也应该是一项当务之急。阅读力当然是 在阅读实践中形成的,问题是这种阅读实践不能被娱乐牵着鼻子走,而应该是一场 知识挑战,一种思想训练。让我们从认真读书开始吧。今年年初,温家宝总理和网 民聊天时,曾说了这样一段语重心长的话:“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 人们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

15、给人 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多读书吧”,温总理的这句话,让我们看到了阅读的明天。(选自2020年12月11日解放日报,略有 改动) TOC o 1-5 h z 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 。(2分)16第段中的“不祥之兆”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请分项列举。(3分)17第段引用了温家宝总理的话,作用是什么?(2 分)(五)(14分)淡竹苏沧桑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的其他植物, 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生一般踌躇满志。银杏,不惜褪去了一身浓艳,企图和蓝天的高

16、洁媲美。兰花,像极薰衣草,所有的花都朝往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浮萍无根,却有心机,幻想挣脱随波逐流的命运。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嗜血,一边甜言蜜语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一一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 蜜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尽心机一一要将每一条根 都变成利爪,依附土壤,虚伪地赞美越来越污浊的空气;要与昆虫讲和,与风霜妥 协;对苍蝇献媚,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才能安身立命,才能有飞黄 腾达的可能。可是,他的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他的心生来就是

17、空的,他不愿费 尽心机。真是空的吗?不,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一一有与生俱 来的坚持,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智慧,有对土地的感恩,有和另一棵竹的 爱,与笋的亲,与周围无数青光绿影的促膝长谈、开怀畅饮,有鸟儿偶尔驻足的呢 喃,有清风明月的和唱 笑忘功名利禄,荒芜繁杂的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 好。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满盈。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他是淡竹一一全球原始淡竹最大群 落中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里的最淡一一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 泊。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风,成荫,美化环境;死可以做蔑,成为最土最实 用的晒竿、瓜架

18、、凉席、竹桌、竹椅、竹篮。他也可以很出世。他是箫与笛的前世, 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散淡而隽永。当然,这并不表示他逆来顺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 草占领脚下的领地,他摇曳着枝干向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 下。他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是陶渊明,“采菊东 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是郑板桥,“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 有君子之豪气凌云,不为俗屈”;他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是苏轼、岳飞、 辛弃疾他是我们身边那些坚守着什么的人。他们懂得,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 轻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

19、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他们选择了后者,等于 选择了物质上的清瘦,心灵上的丰衣足食。于是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风雨过处,仰天长笑。(选自散文,有删改)18请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他可以很入世:(2分)他也可以很出世:(2分)划线句“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满盈”,既说淡竹是“空”的,又说淡竹是“满盈”的,你认为是否矛盾,为什么? (3分)20阅读一段,请你分析作者写作这几段的意图。(3分)阅读全文,请你揣摩文中“淡”字的丰富意蕴。(4分)(六)(10分)(10 分)(10 分)(曹操龟虽寿)(1) ,志在千里。(晏殊浣

20、溪沙)(诗经关雎)(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晏殊浣溪沙)(诗经关雎)(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 ,在河之洲。(4) ,愁云惨淡万里凝。(5) ,在水一方。(诗经蒹葭)(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7) 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 。(谢大光鼎湖山听泉)(8) 再瞧瞧那沿江攒聚的怪石奇峰, 。(杨朔画山绣水)(9)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10) 且壮士 不死即已民,死即举大名耳, ?三、表达与交流 (共68分)(一) ( 8 分)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你对“同情”的理解,就同情在道德成长中的作用,写 一段议论性的话,表达你的思想

21、。字数 80字左右。中国古代儒学大家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所谓“恻隐之心”,就是同 情之心。周国平说:“中国和西方的哲学家都非常重视同情这个本能。认为它是人性 中固有的因素,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起点,而且把同情视为道德的基础。”(二)( 60 分)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开端即开始,万事万物皆有起始。春,是一年四季的开端;晨,是一日生活的起 始,努力走出失败的阴影,也许迎来的是成功的曙光,也是一种开端,迈开艰难的 第一步,会迎来习惯成自然的收获,这也是一种开始。开始蕴含着希望,好的开始, 是成功的一半。以开端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要求:

22、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参考答案1.A 2.C 3.B 4.B 5.D 6.C 7. (1) C (2) 烘托了江南农村初夏农事的繁忙。8A9B侍奉,辅佐离开(1) 私自与他的部属乘船渡海而去。 (2) 齐国人听说他很有才能, 让他做卿相。 参考译文:范蠡侍奉越王勾践,与勾践运筹谋划二十多年,终于灭了吴国,洗雪了 会稽的耻辱。越军向北进军淮河,兵临齐、晋边境,号令中原各国,来尊崇周室。 勾践称霸,范蠡做了上将军。回国后,范蠡以为盛名之下,难以长久,况且勾践的 为人,可与之同患难,难与之同安乐,于是他打点包装了细软珠宝,私自与他

23、的部 属乘船渡海而去,始终未再返回越国。范蠡乘船飘海到了齐国,更名改姓,在海边 耕作,父子合力治理产业。住了不久,积累财产达几十万。齐国人听说他很有才能, 让他做卿相。范蠡叹息道: “住在家里就积累千金财产,做官就达到卿相高位,这是 平民百姓能达到的最高地位了。长久享受尊贵的名号,不吉祥。 ”于是归还了相印, 全部发散了自己的家产,送给知音好友同乡邻里,秘密离去,到陶地住下来,自称 陶朱公。12、(2 分,意近即可酌情给分)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概括了热饮热食的危害, 自然地引出了下文(说明对象) 。13、 (第一问2分):举例子、列数字(第二问2分。选项不给分,但不写选项 扣 0.5 分)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