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编语文三年级教案_第1页
小学部编语文三年级教案_第2页
小学部编语文三年级教案_第3页
小学部编语文三年级教案_第4页
小学部编语文三年级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部编语文三年级教案 小学部编语文三班级教案1 教学要求 1.能说出和猜出不同谜语,并说出是怎么猜出来的。 2.在说谜语的过程中,注意听清楚和说明白。 课前准备 1.请同学收集谜语。 2.给挂图上小朋友说的谜语配录音。 3.一幅小白兔贴画。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察画面,导入新课 1.指导学生看图。 2.提问:图上的小朋友围在一起在做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讲故事、说谜语) 3.他们究竟做什么呢让我们听一听。(放录音或老师读出谜语。学生一听便知,小朋友们在猜谜语。) 二、指导猜谜,领悟方法 1.听谜语。 让我们再仔细听一听,这个谜语说的是什么。 (再放一遍谜语录音。) 2.猜谜底

2、。 提问:请大家和图上的小朋友们一起猜一猜,谜底是什么打一种小动物。 (若学生猜出几种答案,可以请同学讨论:谁说得对,为什么) 3.对比谜语比一比。 边说谜语,边对比小兔子图比一比,重点是长耳朵、短尾巴、红眼睛、白皮毛、三瓣嘴的外形特征。 4.师生共同总结说谜语和猜谜语的要领。 (1)说清楚。说谜语的同学要口齿清楚,如果别人听不明白,要再说一遍。有时候,可以在谜语后面说明,这个谜语打的是一个字还是一种动物或植物。 (2)听明白。听谜语的同学要仔细听,没听清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3)动脑筋。边听边动脑筋想,把谜语中提到的特点和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想想:什么是这样的 三、小组活动,我说你猜 以小

3、组为单位,每个同学都把自己准备好的谜语说给大家听,请大家猜。比一比谁说得清楚,谁听得明白,谁猜得准确。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时,老师要注意个别辅导。 四、小组竞赛,评选优胜。 第一小组说谜语,请第二小组猜;第二小组说谜语,第三小组猜如此循环。第一轮,每一组一名同学说一个谜语,若对方猜不出来,可请其他组抢答。猜出谜底后,要能说出理由,最后评出: “最会说”小组和个人猜对的谜底多,而且能说出理由。 “好谜语”同学们都很感爱好的谜语。 五、介绍阅历,教说谜语 请“最会说”或“最会猜”的小组代表或个人介绍阅历。 请带来“好谜语”的同学教大家说谜语。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谜语说给爸爸、妈妈听,

4、请他们猜一猜。 板书设计: 我说你猜 说清楚 听明白 动脑筋 小学部编语文三班级教案2 【设计思想】 本课的设计以珍珠泉何以为珍珠为探索主线,力求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和谐互动的实践氛围,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热情参加,乐观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走进文中情景,自主地去探寻美、体验美和沟通美,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流程】 一、以问促读 1、老师在黑板上写泉: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字?它是什么意思?拿出字典查一查。 师:对,泉是指从地下流出的水。 2、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写这个字吗?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描写了清澈的泉水,谁来读读有关句子。 3、课题中还有两个字:珍珠(老师板书)。 让我们一起

5、来读读课题。谁见过珍珠?来介绍介绍。 二、以疑促读 1、请同学们再次根据阅读提示,采纳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阅读课文。要求: 要读出问题来,然后尝试利用等方法解决问题,在自己体会最深和感觉还有问题的地方做上记号。 2、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简单问题立即互相解决,遇到稍难的问题可保留。 三、以赛促读 1、珍珠通常晶莹剔透,历来为人们所爱。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为什么课题中要加上珍珠一词呢?下面请大家实行自己喜欢的方式细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在家乡的村里,那一眼清泉叫珍珠泉?思考以后在小组比赛朗读沟通。 2、全班朗读沟通,估量学生从以下方面找到理由,老师相机引导: 泉水青绿,如晶莹的珍珠。

6、 水泡闪亮,如彩色的珍珠。 四、以评促读 老师让学生阅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水泡给人怎样的感觉?从哪里感觉它像珍珠?学生有感情朗读,特别是水泡闪亮闪亮的等句子。再读,你还喜欢哪些对水泡的描写,为什么?请学生来读一读,然后互评。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可能还喜欢水泡的有趣。特别注意以下地方嘟噜嘟噜,扑哧一笑,还有第五自然段的三个问句,都要体现有趣。 2、泉水晃荡,泼洒一路珍珠。多么富有情趣,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评一评。 3、你最喜欢什么样的珍珠?把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评一评。 五、以品促读 1、对珍珠泉的喜爱流露在字里行间,你还能从什么地方体会到要表达的情感吗?如果学生回答有难度,让学生通过齐读课

7、文第四自然段,从读中品味、体会对家乡的热爱。 2、课文中采纳了多种方法描写景物特点。出示例句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这些句子是怎样描写景物特点的,学生互相读、沟通、评价。 3、其实,老师这儿还有一篇类似的文章叫趵突泉,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与这篇文章对比一下,看看有什么相似点。 六、以用促读 1、用赞美的语气感情朗读全文。 2、摘录喜欢的词句,背诵喜欢的段落。 小学部编语文三班级教案3 教学要点: 1、学习紧扣标题和关键语句辨析思路,把握文章主旨的阅读方法。 2、品味移情拟人的写法和准确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特色。 3、认识率真自然就是美的道理,提高审美趣味。 教学时间: 二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 1、

8、学习紧扣标题和关键语句辨析思路。 2、把握文章主旨的阅读方法。 3、品味映衬的写法。 教学程序: 一、教者范读课文,要求学生紧扣标题,圈画出表明对海的认识的语句,探寻认识变化的轨迹。 “读海”就是由不知海到知海,由不懂海到懂海的过程。 不知海知海不懂海懂海 文章共七个部分,能表明认识变化的关键句子有: (一)“海蓝得透明不能玷污的。” (二)“两三步之外就是海” (三)“海在风的蛊惑下,礁石”“海的无情”“骄奢恣狂的大海” (四)“那浪花是大海生命的精华”“狂热的爱” (五)“大海对礁石矢志不渝的的爱” (六)“海真大,大得我在身在其旁而又够不着” (七)“海浪退下去了,退下去的是成排的泪水”

9、 第一、二、三部分 温软娇嫩 平平展展 很近 可以走到那边去 无情 第四、五、六、七部分 豪放坚韧 波浪滔天 很远 大得我在身在其旁而又够不着 有情(狂热的爱) 二、师生讨论,理清文章的层次: 第一层(第一、二、三部分)对海浅层次的印象:海是温软娇嫩的,是可以过去的,是骄奢恣狂而又无情的。 第二层(第四、五、六、七部分)写对海的深层次的认识:海是豪放坚韧、率真自然的是阔大的、有情的,渴望得到理解的。 文章前后两层,写出了对大海两种截然相反的印象,而大海之所以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是因为大海率真自然。大海不因为人们的误解而改变率真自然的品格,同时也在渴望被人理解,被人读懂。 所以,在读懂后留下了泪

10、水,这说明对大海的率真自然之美是持肯定、歌颂、赞美态度的。 三、师生共同赏析,品味文章“映衬”的手法。 本文的映衬就是“以物衬物” 文题为“读海”,却花了很多笔墨写礁石,是不是离题呢?不,相反,这正体现了的独具匠心:运用“映衬”的手法,以礁石来映衬大海。 第三部分写礁石是为了反衬大海的无情与骄奢恣狂; 第四部分写礁石是为了渲染大海的豪放坚韧; 第五部分写礁石是为了衬托大海哦的率真自然(看上去,是在赞美礁石,而大海对率真自然的礁石“爱个不停”的举动分明在昭示着大海自身的率真自然)。 四、作业: 阅读课文,品味课文“移情拟人”的手法和准确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 第二教时 教学内容: 1、品味移情拟

11、人的写法 2、体会准确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特色 教学程序: 一、师生共同赏析课文,品味文章“移情拟人”的写法 本文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应归功于成功运用了移情的手法。善于运用那些适合于表现人的动作、感情、思想、品质的次要于来描写大海、礁石,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使其具有人的灵性,进入物我契合的状态。正如金圣叹所说的那种境界:“人看花,花看人。人看花,人到花里去;花看人,花到人里来”既使描写对象生动干扰,也使的情思表现得更加浓烈。例如: “那浪花是大海的生命的精华,洁白、晶莹、美丽、灿烂,热情澎湃地扑向礁石,伸进礁石每一条皱纹” “海水狂热的爱,在礁石上,被碰得粉碎” “浪花很快又积聚起新的

12、力量,向礁石进行又一次爱的冲击” 这些语句就给予了大海以人的感情,形象地表现了还的豪放坚韧。 又如: 在第七部分,以呼告句式与海对话,人海相知,物我相合,是写海更是写人,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对大海率真自然之美的理解与热爱。 二、体会文章准确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 (一)谴词用字十分准确贴切。无论是动词还是形容词都能恰切地表情达意。 1、我驱车乘兴而行 “驱”字与“乘兴”相呼应,表现出看海之后的兴奋与一心想尽快赶到海边去的急切。 2、那浪花是大海的生命的精华,洁白、晶莹、美丽、灿烂,热情澎湃地扑向礁石,伸进礁石每一条皱纹 一个“扑”字传神地写出了大海对礁石的爱的狂热。 3、海水狂热的爱,在礁石上,被碰

13、得粉碎 这个碰字不仅表现了动作,更传达出水石相击的澎湃声势,比“撞”、“摔”更响亮,更有表现力。 4、海蓝得透明、蓝得温暖、蓝得柔软。 透明、温暖、柔软分别从亮度、温度、硬度三个方面形容大海的蓝,调动读者的各种感官去感受,形象地表现对海的初始印象。 5、于是我顿生一种自得的兴致 “自得”一词语准确地道出了自鸣得意、洋洋自得的心态。 (二)善于调遣描绘色彩的词语。 例如: “碧绿的波峰驮起白色的浪花扑向这边的礁石” “浪花像撕碎了的白色的花瓣,撒落在海里,融入碧波大海温厚白洁的手指,插进礁石褐色的指缝” “一圈圈白浪扑到礁石的脚下,热吻着礁石黑亮的脚趾” “我拣起一块石头,竟也鸡蛋糕似的金黄且夹

14、心” “海滩的浅水下,是各种石头。红的、绿的、白的、花的、条纹的,说不出是什么颜色的颜色” 这些词语的运用,使人读来如见其色。 作业: 1、课后练习四 2、语文同步练习 小学部编语文三班级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激、殊、筒”等17个生字,会写“且、束、敌、钢、断、实、集、造”8个字。认识“斤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激光的特点和用途,感受激光带给人们的生活乐趣。 3、让学生感受激光的神奇,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爱好和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读准17个会认字。按正确笔顺书写8个会写字,并注意安排好字的间架结构。认识并正确书写1个部首。 2、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

15、地朗读课文。 学情分析: 三班级孩子还小,加上都是些街道上做生意、船上挖沙、农村拆迁的孩子,知识面狭窄,不懂得什么是激光,对激光的用途知之甚少。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尤其是收集资料,做直观课件!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法、表演法 学习准备: 老师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制作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爱好 1、师生做自我介绍。 2、引出课文的MP3朗读。 3、由生猜想课文中这位做自我介绍的朋友,板书课题。明确课文的特点。 二、学习生字 1、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同桌互相学习,大家互相读,注意

16、听字音是否读准确,互相评价。 3、请认为自己读得好的同学站起来,展示自己。 4、集体沟通,学习生字。 出示课件 (1)学生领读生词。 (2)开火车认读:激、殊、筒、聚、削、剑、缝、武、炮、强、敌、途、且、棒、幻、晰、类。 (3)男女生赛读。 (4)游戏:猜猜它是谁?师剖析部分字的特点,学生猜字。从而加深学生识字。 5、小游戏找朋友。(将生字和拼音连起来) 6、我能读词。 (1)明确激光和人类之间的联系。 (2)理解“特殊”,文中说谁特殊,为什么?顺势出示激光的图片,以及其它光的图片,明确激光是集中在一起的。最后练习用“特殊”说话。 (3)文中说谁“削铁如泥”,理解词语,练习说话。 (4)练习用

17、“而且”“所以”说话。 (5)出示图片,认识“激光炮” 7、出示课文,检查学生朗读。 三、简要学习课文 1、师过度:激光想和我们交朋友,那它会干什么呢? 自由朗读课文,在文中作记号。 2、出示课件:我是激光,我会(学生扮演激光来夸夸自己的本领),师做适当的板书。 四、拓展延伸 1、生活中,你还知道激光有哪些好处?生沟通搜集的资料。(师补充相关图片) 2、你希望激光还能为人类做哪些事情?生展开想象,畅所欲言。 师总结:是呀,激光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了它的存在,使人类以前想做却做不成的事,如今变得非常简单,令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丰富多彩。大家更要努力学习,争取将来让激光发

18、挥更大的作用。 五、作业 朗读课文,办一期激光知识的壁报。 六、板书设计 激光的话 激光刀在工厂里切割钢板 在医院里做手术 在战场上激光枪、激光炮 在日常生活中装点节日的广场 唱片、光盘 小学部编语文三班级教案5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朗读、背诵诗歌,感受我们对大海的热爱,以及大海对“我”的意志品格的影响。 教学重点: 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使学生形成最基本的语文能力。 教学难点: “我让奔腾的浪花钻进我黝黑的身体”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海浪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想考考你,看你对本课的生字掌握的怎么样?那就

19、让我们开上小火车来读一读吧。 2、指生分节读诗歌。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朗读了诗歌,并知道这首诗和以往我们学习的诗歌有所不同,是阶梯式诗体,读起来朗朗上口,那么谁愿意跟着音乐读给同学们听? 二、感情朗读诗歌,品析词句,感受诗情。 同学们读的真好,下面就让我们踏着这美丽的浪花走进诗歌,去感受大海的浩瀚与博大吧。 1、大声的、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诗歌,思考:诗歌中写了哪几个人物?他们是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海浪的喜爱的? 学生汇报诗歌写了哪几个人?老师板书:爸爸、妈妈、我 爸爸把海浪装进录音机,你知道他喜欢的是海浪的什么吗? 师:是啊,大海就象是个淘气而有善变的孩子,它时而轻柔、舒缓,时而又波涛汹涌、巨浪滔天爸爸又怎么能不喜爱它呢?你能读出爸爸对海浪的喜爱之情吗?(相机指导朗读) 2、爸爸对海浪是如此的喜爱,那妈妈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