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专题-说明对象方法及顺序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1页
说明文阅读专题-说明对象方法及顺序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2页
说明文阅读专题-说明对象方法及顺序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3页
说明文阅读专题-说明对象方法及顺序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4页
说明文阅读专题-说明对象方法及顺序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说明对象方法及顺序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说明文阅读专题432初步了解说明文文本的特点1找准说明对象,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梳理说明层次,理清说明顺序准确辨识说明方法并能分析其作用目标与效果 当蟋蟀不再唱歌 叶子蟋蟀是大自然的天然歌手,它们的歌声优美动听。为了吸引异性,公蟋蟀们常常不知疲倦地一展歌喉,唱着优美婉转的小夜曲。公蟋蟀的翅膀就是它们的小提琴。每当需要交配时,它们就会通过弯曲翅膀,用右翼鞘盖在左翼鞘上,利用它们的相互摩擦来发声,以期吸引异性,并与之交配。突然有一天,在夏威夷考艾岛,蟋蟀们基本沉寂了下来,它们都离开这里了吗?都去了哪里呢?一个生物学研究小组自1991年以来一直在夏威夷考艾岛研究蟋

2、蟀,但直到2003年他们才明白,其实蟋蟀并没有少,而是近九成的公蟋蟀已经不再唱歌了。考艾岛近几代的蟋蟀一直都在经历着重要的遗传改变,它们的翅膀始终平铺着,不能再痛快地唱出求爱的歌曲了。是什么使公蟋蟀们不再歌唱了呢?原来歌声使它们的生命受到了威胁。在夏威夷考艾岛,被公蟋蟀们的小夜曲吸引来的不仅有异性,还有一种寄生昆虫。这种寄生昆虫常常会循声而至,一旦发现正在唱歌的蟋蟀,就会寄生下来,并把卵产在它身上,而这种卵会钻进蟋蟀的身体里,在那里长大,然后钻出蟋蟀的身体并杀了它。 当蟋蟀不再唱歌 叶子为了保护自己,公蟋蟀们被迫停止激情的歌唱,沉默了下来。虽然这种安静的转变让公蟋蟀们看起来没有以前的激情,但毕

3、竟也保护了它们免受寄生虫的袭击。但是不唱歌又如何求偶?不求偶又靠什么来繁殖?聪明的蟋蟀们自有办法。科学家发现,公蟋蟀们已经改变了策略,不仅能保住性命而且能成功求偶。在考艾岛,大部分蟋蟀的翅膀都因为长期不摩擦,已经慢慢退化,不能用来唱歌了。但仍有一些蟋蟀拥有正常的翅膀,它们常常如祖先一样在野外快乐地歌唱。每当这时候,它们的附近总会有一些已经不再唱歌的公蟋蟀潜伏着,只要出现母蟋蟀的身影,潜伏的蟋蟀们就会想方设法把母蟋蟀吸引过来,横刀夺爱,成功交配。科学家们认为,大部分蟋蟀放平翅膀不再歌唱,而利用少量保持正常翅膀的“歌唱者”求偶,因而避免了寄生虫的侵袭并能继续繁殖,这应该属于生物进化的一种成功范例。

4、(选自大科技科学之谜有改动)1.请简要说明夏威夷考艾岛上公蟋蟀不再歌唱求偶的原因(4分)保护自己免受寄生虫的袭击(2分)使本物种(或蟋蟀)得以继续繁衍传承(2分)信息提取题-解题套路1.确认范围。提取几点,从哪几个角度提取2.寻找标志性词汇说明对象是谁?总结词、转折词、过渡词3.删去干扰信息所有用了说明方法的语段都去掉,只留下这个语段说明的特点。 扇子的学问 邓云乡扇子,是北京人度炎夏爱不释手的宝物。伏天里,虽说人人手中都摇着一把扇子,但由于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修养的不同,所用的扇子亦各有别。用蒲葵叶稍事加工即成的芭蕉扇以及用竹篾、麦秆编制的普通扇子,物美价廉,颇受大众欢迎;但就其历史和艺术

5、价值而论,则不如羽扇、团扇和折叠扇。羽扇的历史最为悠久。据晋人崔豹古今注一书所载,远在三干多年前的殷代就己有用鸟头羽毛制成的扇子。唐以前宫闱中所用的扇子,皆由羽毛制成。诸葛武侯与宣王司马懿在渭滨交战时,武侯就是手持白羽扇,指挥三军。羽扇出风缓软,不入肌理,对人体有益。北京的老人或僧、道、尼等各教弟子,深知古人“避风如避箭”这一养生之道的奥秘,故而于盛夏皆喜用羽扇取凉。团扇为圆形短柄的扇子,古代宫中常用,又叫宫扇,为古代年轻女子一种不可少的装饰品。其作用主要是用以遮盖,手执一扇不但可以增添主人无限娴雅文静的仪态,有时还能体现少女活泼天真的个性。P正因为团扇带有装饰性,所以扇面大都选用丝绢绫罗一类

6、的织品,以便在上面点染绘画,增加装饰美。故而梁朝的大文学家江淹有“纨扇如团月,出自机中素”之句。昔日北京豪门中的太太、小姐以及梨园界的坤伶多喜用团扇。北京崇文门外花市的绢花作坊,每年夏季必集中人力、物力大批制作团扇,以供市场需求。其所制团扇,分素扇、字扇、画扇三种。字扇与画扇,是将成批的普通素扇“过行”给画匠或写字匠,雇佣他们在扇面上书写唐诗、宋词,彩绘花鸟虫鱼。至于素扇,上面虽无字画,却都是工精料细的上等品,扇柄以象牙或沉香木为之,柄端系有小巧玲珑的翡翠或玛瑙雕成的“扇坠儿”,价格昂贵,专门卖予有钱人。北京人喜用的折叠扇,又称聚骨扇或紧头扇,本是外国的贡品。苏东坡记载说:“高丽白松扇,展之广

7、尺余,合之止二指许。”由此可知折扇至少在北宋时已由朝鲜传入我国。明代张东海亦以为折扇贡于东夷,永乐间始盛行于中国。据说传入宫中时为太监所见,觉得此物展开即用,收拢易藏,非常方便,于是纷纷仿制,后逐渐传入民间。折叠扇的扇骨、扇面有非常考究的。韵古斋所售之扇骨,有紫檀、象牙乌木、棕竹、湘妃竹、毛竹、梅鹿竹、广漆、菠萝漆、嵌金银丝、嵌螺钿等精雅的上品,并时而出售从宫中溢出民间的雕有正龙、侧龙、百龙、百鹿、百鸟等极为罕见的老扇骨子,这些价值连城的宝物,皆为清宫造办处所制,所刻鱼龙鸟兽及蝇头细楷,刀法清晰,不失规矩笔意。荣宝斋出售的扇面,有重金、红金、洒全、块金、发笺、白面、黑面、珊瑚面等。这些质地精良

8、的扇面,价值并不昂贵但一经配上张大干、溥心畲(sh)、齐白石等著名书画家的水墨丹青,便成了稀世之珍。(摘自语文素养读本初中卷第6册,有删改) 扇子的学问 邓云乡1.本文主要介绍了哪三种扇子(3分)羽扇、团扇、折叠扇 有多少雾霾还要重来 2018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2018年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首次将危害健康的雾霾天气纳入2018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与之相关的词汇,如“PM2.5”“爆表”“APEC蓝”等,几乎家喻户晓,”霾头苦干”“自强不吸”等网络段子更是为人津津乐道。2019年刚开始,重庆主城区为治理雾霾叫停烟熏腊肉、柴火鸡的措施,又使雾霾成为舆论焦点。雾霾如此受人关注,一方面,

9、缘于它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所造成的影响与危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近年来雾霾日益频发。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中东部地区平均霾日数36天,较常年偏多27天,为1961年以来最多。2019年,我国京津翼地区霾日数为61天,较2013年偏多25天:长三角地区66天,较常年偏多7天。看到上面的数据后,也许很多人会问:为什么近年来雾霾越来越频繁呢?首先,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肯定是逐年增加的。关于这一点,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8)中指出,近50年来,我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且持续性雾霆过程增加显著,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化石能源消费增多造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逐年增加,这些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热电

10、排放、工业尤其是重化工生产、汽车尾气、冬季供暖、居民生活(烹饪、热水)以及地面灰尘。以北京为例,据中科院的研究结果,北京PM2.5有6个重要来源,分别是土壤尘、燃煤、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工业污染和二次无机气溶胶((一般由汽车尾气和燃煤排放物等转化而来)。其次,除了人类排放外,有利于雾霾发生的气象条件频繁出现,成为雾霾天气增多的“帮凶“。其中包括静稳天气增多、平均风速减小、降水日数减少等。静稳天气通常指近地面风速小、大气稳定的一种低层大气特征。大气持续静稳导致扩散能力较差,使污染物在近地层累积,更容易形成雾霾天气。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平均风速减小、降水日数减少已经得到相关数据的支

11、持。从降水日数来看,19612018年,全国降水日数减少明显,近50年来减少了10%。西北地区东部、江准、华北、东北西部等地降水日数每年减少0.51天。2019年,在厄尔尼诺状态下,东亚冬季风偏弱,造成气流的输送和扩散能力变弱,空气静止不动,呈静稳状态,同时层结稳定度也增加,空气下冷上暖,流动性变差,有利于雾霾的形成。“弱的季风会带来脏空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有多少雾霾还要重来 2.近年来雾霾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2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逐年增加;除了人类排放外,有利于雾霾发生的气象条件频繁出现,成为雾霾天气增多的“帮凶”。说明对象特点题-解题套路1.看位置。说明对象特点常出现在“F”位

12、首段、段首段尾2.信息提取法。几个点、哪个对象,删干扰信息、找标志词汇注意:先找说明对象,再找特点 被微信撕碎的生活胡珉琦 微信是一种即时聊天工具,比起QQ,它更方便、更快捷,功能更强大。每天我们在微信中醒来,在微信中睡去,我们舍不得错过每一条朋友圈的新鲜事。我们无论饭前饭后都要照相,刮风下雨都要自拍,看到名牌就要合影一群朋友聚在一起,第一件事不是相互问候,而是寻问wif密码,当wif终于连上,第一时间就是拍照并上传到朋友圈。那一刻,谁说我们不是在“为朋友圈而活”?随着微信用户数量的增长,朋友圈也开始迅速膨胀,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代购信息、心灵鸡汤、养生秘籍,不堪其扰。种种被朋友圈绑架的行为,让“

13、逃离朋友圈”的行为正悄然兴起。对此,专家认为,自我觉察非常重要。必须意识到,刷屏的行为是否真实地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如果是,就需要进行控制和管理。随着微信的流行,人们所接收的信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高度碎片化的形式出现。对此,人们的评价褒贬不一。脑科学得出的一种结论是,这种形式会严重分散人的注意力。因此,有科学家相信,这种“浅尝辄止”的方式,会使大脑在参与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肤浅”。支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互联网的危险在于,它提供的知识与信息资源过于丰富,让人们以为再也不需要将这些知识与信息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而碎片化的阅读会“矮化”阅读者的文化。这是因为,他们已经没有耐心和习惯去阅读

14、一本书籍,甚至是一篇长文。而文化是思想的产物,它需要创造者付出时间和专注力。不过,反对者并不这么看,他们认为这低估了年轻人在网络上获取知识的深度,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数字一代”往往是用建设性的方法与信息互动来感受信息并获取信息。你知道“同辈压力”吗?就是朋友之间要做同样的事情,说同样的话,穿同样的衣服,遵循同样的规侧。网络时代,人们的“疯狂”并不是真正源于对信息的渴求,而是害怕被“out”韩寒曾写道:“身边的碎片越来越多,什么都是来得快去得快,多睡几个小时就感觉和世界脱节了,关机一天就以为被人类抛弃了 被微信撕碎的生活胡珉琦 2014年冬天,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火遍全中国。朋友圈中讨论着

15、各种相关的话题。根本用不着推荐,因为周围人几乎都在观看。那时候,如果你不知道“都教授”,恐怕就没什么可聊的了。我们处在一个对信息遗漏恐惧的时代,每个人都害怕自己会错过什么。我们担心就在眨眼的那一刻,一个大机会就溜走了。其实,真正可怕的是,因为害怕这种错过,急于想要跟上时代的节奏,而乱了自己的步伐。新媒体能够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它无法代替诵读经典所能带给我们的心灵上的收获。新媒体只是丰富了我们的阅读方式但不会彻底颠覆我们的阅读习惯。微信仅仅是用来填补碎片时间的工具,大块的时间仍然是应该用来正经地工作、学习,以及阅读严肃作品。事实上,有阅读习惯的人并不会放弃深度阅读的时间

16、。无论在地铁上还是航班上,发达国家乘客手持书本阅读的比例明显高于国人。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更早受益于新技术的人恰恰也更懂得抵御它、控制它。我们并不是要反对新媒体,而是必须时常反思,并对此保持警惕。无论何时人类都不能被技术主宰。 被微信撕碎的生活胡珉琦 2.简要概括“被微信撕碎”的“生活”的具体表现?(4分)人们过度关注微信朋友圈,而略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人们被微信控制,微信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人们通过微信发布或接收的信息,以碎片化的形式出现;人们通过微信获取信息,养成碎片化的阅读的习惯。说明顺序题-关键字说明顺序第NM能否删去/调换顺序以上段落可以添加在何处?说明对象及其特点-关键字

17、简要说明.的原因.的原因有哪些关于/围绕.本文介绍了哪N各方面简要概括.的具体表现结合文章/从文章中可以看出.说明顺序题(调整段落顺序)-解题套路1.判断。不能! 2.概括内容。各段写了哪个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3.点出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扇子的学问 邓云乡扇子,是北京人度炎夏爱不释手的宝物。伏天里,虽说人人手中都摇着一把扇子,但由于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修养的不同,所用的扇子亦各有别。用蒲葵叶稍事加工即成的芭蕉扇以及用竹篾、麦秆编制的普通扇子,物美价廉,颇受大众欢迎;但就其历史和艺术价值而论,则不如羽扇、团扇和折叠扇。羽扇的历史最为悠久。据晋人崔豹古今注一书所载,远在三干多年前

18、的殷代就己有用鸟头羽毛制成的扇子。唐以前宫闱中所用的扇子,皆由羽毛制成。诸葛武侯与宣王司马懿在渭滨交战时,武侯就是手持白羽扇,指挥三军。羽扇出风缓软,不入肌理,对人体有益。北京的老人或僧、道、尼等各教弟子,深知古人“避风如避箭”这一养生之道的奥秘,故而于盛夏皆喜用羽扇取凉。团扇为圆形短柄的扇子,古代宫中常用,又叫宫扇,为古代年轻女子一种不可少的装饰品。其作用主要是用以遮盖,手执一扇不但可以增添主人无限娴雅文静的仪态,有时还能体现少女活泼天真的个性。P正因为团扇带有装饰性,所以扇面大都选用丝绢绫罗一类的织品,以便在上面点染绘画,增加装饰美。故而梁朝的大文学家江淹有“纨扇如团月,出自机中素”之句。

19、昔日北京豪门中的太太、小姐以及梨园界的坤伶多喜用团扇。北京崇文门外花市的绢花作坊,每年夏季必集中人力、物力大批制作团扇,以供市场需求。其所制团扇,分素扇、字扇、画扇三种。字扇与画扇,是将成批的普通素扇“过行”给画匠或写字匠,雇佣他们在扇面上书写唐诗、宋词,彩绘花鸟虫鱼。至于素扇,上面虽无字画,却都是工精料细的上等品,扇柄以象牙或沉香木为之,柄端系有小巧玲珑的翡翠或玛瑙雕成的“扇坠儿”,价格昂贵,专门卖予有钱人。北京人喜用的折叠扇,又称聚骨扇或紧头扇,本是外国的贡品。苏东坡记载说:“高丽白松扇,展之广尺余,合之止二指许。”由此可知折扇至少在北宋时已由朝鲜传入我国。明代张东海亦以为折扇贡于东夷,永

20、乐间始盛行于中国。据说传入宫中时为太监所见,觉得此物展开即用,收拢易藏,非常方便,于是纷纷仿制,后逐渐传入民间。折叠扇的扇骨、扇面有非常考究的。韵古斋所售之扇骨,有紫檀、象牙乌木、棕竹、湘妃竹、毛竹、梅鹿竹、广漆、菠萝漆、嵌金银丝、嵌螺钿等精雅的上品,并时而出售从宫中溢出民间的雕有正龙、侧龙、百龙、百鹿、百鸟等极为罕见的老扇骨子,这些价值连城的宝物,皆为清宫造办处所制,所刻鱼龙鸟兽及蝇头细楷,刀法清晰,不失规矩笔意。荣宝斋出售的扇面,有重金、红金、洒全、块金、发笺、白面、黑面、珊瑚面等。这些质地精良的扇面,价值并不昂贵但一经配上张大干、溥心畲(sh)、齐白石等著名书画家的水墨丹青,便成了稀世之

21、珍。(摘自语文素养读本初中卷第6册,有删改) 扇子的学问 邓云乡5.下面这段话放在文中哪一段的后面比较恰当?为什么?(3分) 唐朝诗人王建调笑令中“团扇,团扇,美人频来遮面”以及杜牧七绝秋夕中“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的诗句,把少女既文静又活泼的二重性格,描绘得活灵活现。5.下面这段话放在文中哪一段的后面比较恰当?为什么?(3分) 唐朝诗人王建调笑令中“团扇,团扇,美人频来遮面”以及杜牧七绝秋夕中“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的诗句,把少女既文静又活泼的二重性格,描绘得活灵活现。 放在第段之后。第段说团扇既“可以增添主

22、人无限娴雅文静的仪态”,又“能体现少女活泼天真的个性”,而这段文字描绘的恰是“少女既文静又活泼的二重性格”。常见说明方法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题-关键字说明方法第NM段有何作用画线句有何作用说明方法作用题-解题套路1.判断说明方法。本句使用了.的说明方法,. 2.概括内容。.地写了哪个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3.点出说明效果使说明内容更加准确,语言严谨/更加生动、通俗易懂。 扇子的学问 邓云乡扇子,是北京人度炎夏爱不释手的宝物。伏天里,虽说人人手中都摇着一把扇子,但由于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修养的不同,所用的扇子亦各有别。用蒲葵叶稍事加工即成的芭蕉扇以及用竹篾、麦秆编制的普通扇子,物美价廉,颇受大众欢迎;但就其历史和艺术价值而论,则不如羽扇、团扇和折叠扇。羽扇的历史最为悠久。据晋人崔豹古今注一书所载,远在三干多年前的殷代就己有用鸟头羽毛制成的扇子。唐以前宫闱中所用的扇子,皆由羽毛制成。诸葛武侯与宣王司马懿在渭滨交战时,武侯就是手持白羽扇,指挥三军。羽扇出风缓软,不入肌理,对人体有益。北京的老人或僧、道、尼等各教弟子,深知古人“避风如避箭”这一养生之道的奥秘,故而于盛夏皆喜用羽扇取凉。团扇为圆形短柄的扇子,古代宫中常用,又叫宫扇,为古代年轻女子一种不可少的装饰品。其作用主要是用以遮盖,手执一扇不但可以增添主人无限娴雅文静的仪态,有时还能体现少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