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第5章 香豆素课件_第1页
中药化学第5章 香豆素课件_第2页
中药化学第5章 香豆素课件_第3页
中药化学第5章 香豆素课件_第4页
中药化学第5章 香豆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苯丙素类Phenylpropanoids第五章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简单苯丙素 第三节 香豆素 第四节 木脂素概述 Introduction第一节苯丙素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葡萄糖代谢莽草酸桂皮酸途径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咖啡酸对羟基桂皮酸对羟基桂皮酸苷第二节简单苯丙素 simple phenylpropanoids1、苯丙烯 2、苯丙醇 丁香酚 松柏醇3、苯丙醛 4、苯丙酸 桂皮醛 阿魏酸香豆素类Phenylpropanoids第三节(Simple coumarins) 只在苯环一侧有取代,且7位羟基未与6(或8)位取代基成环 蛇床子素七叶内酯 补骨脂素 紫花前胡苷线型 当归素 哥伦比亚内酯角

2、型线型 角型紫花前胡醇 白花前胡苷也有呈玻璃态和液态的或紫色荧光 水 乙醇 甲醇 氯仿 乙醚游离香豆素 + + + +香豆素苷 + + + 具有酚羟基的香豆素可溶于碱水中。(四)与酸的反应 指异戊烯基双键开裂并与邻酚羟基环合形成环的大小决定于中间体阳碳离子的稳定性五HONH2 HClOH-Fe3+Gibbs反应:(六)双键的加成反应在控制条件下氢化,先后顺序为:非共轭的侧链双键和苯环共轭的呋喃环或吡喃环上的双键C3、C4双键(七)氧化反应 (目前已经不用) 香豆素是具有苯骈-吡喃酮母核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在结构上可看作顺式邻羟基桂皮酸失水而成的内酯。在植物体内,香豆素类化合物常常以游离状态或与

3、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大多存在于植物的花、叶、茎和果中,通常以幼嫩的叶芽中含量较高。香 豆 素 苯骈-吡喃酮环上有无取代7-羟基与6、8-异戊烯基成环情况简单香豆素 环合、降解 环合、不降解 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其他香豆素二、香豆素类的结构分类香豆素结构分类及代表化合物类 型(基本母核)代表化合物简单香豆素(仅苯环一侧有取代基) 伞形花内酯(7OH香豆素)瑞香内酯(7、8二OH香豆素)七叶内酯(6、7二OH香豆素)七叶苷(7OH,6-O-葡萄糖苷)滨蒿内酯(6、7 二OCH3香豆素)蛇床子素(7- OCH3,8-异戊烯基香豆素) 角型(7、8- 呋喃)香豆素补故脂内酯(母核结构)佛手苷内酯(5

4、- OCH3)花椒毒内酯(8- OCH3)欧前胡内酯(8- 异戊烯氧基)紫花前胡内酯(未降解的二氢香豆素)当归素(白芷内酯,母核结构)虎耳草素(5、6 - 二OCH3 )异佛手苷内酯(5- OCH3)呋喃香豆素线型(6、7- 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线型(6、7- 吡喃)香豆素 角型(7、8- 吡喃)香豆素紫花前胡醇 白花前胡丙素 其他香豆素-吡喃酮环上有取代香豆素二聚体、三聚体异香豆素 茵陈内酯 三、香豆素类的理化性质(一)性状 游离香豆素:多为无色结晶性物质; 分子量小的具芳香气味、挥发性及升 升华性 香豆素苷:一般呈粉末或晶体状 无挥发性及升华性(二)溶解性 具有苷溶解性的一般规律。 但游

5、离香豆素(分子量小)可溶于 沸水,难溶于冷水。(三)内酯环的性质(碱水解) 长时间加热 香豆素 顺邻羟基桂皮酸盐 反邻羟基桂皮酸盐 (S水 小) (S水大) (加酸不可逆)应用:碱溶酸沉法提取香豆素注意:加热时间不宜太长 不能与浓碱共沸(裂解酚类或酚酸) 侧链有酯键的不宜(碱水解)(四)显色反应1、内酯环的检识反应-异羟肟酸铁反应 碱性条件下,香豆素内酯开环,并与盐酸羟胺缩合成异羟肟酸,再在酸性条件下与三价铁离子络合成盐而显红色。2、酚羟基的检识反应 具有酚羟基,可与FeCl3试剂产生颜色反应;3、若酚羟基的对位未被取代,或6-位上没有取代,其内酯环碱化开环后,可与Gibbs试剂、Emerso

6、n试剂反应。Gibbs反应:符合以上条件的香豆素乙醇溶液在弱碱条件下,2,6-二氯(溴)醌氯亚胺试剂与酚羟基对位活泼氢缩合成蓝色化合物。蓝色 Emerson反应:符合以上条件的香豆素的碱性溶液中,加入2%的4-氨替比林和8%的铁氰化钾试剂与酚羟基对位活泼氢缩合成红色化合物。 一般利用香豆素的溶解性、挥发性及具有内酯结构的性质进行提取分离。 提取1、 溶剂提取法:2、水蒸气蒸馏法: 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小分子游离香豆素类化合物。3 、碱溶酸沉法: 香豆素类化合物多呈中性或弱酸性,所以常与中性、弱酸性杂质混在一起。可利用内酯遇碱能开环溶解,加酸又环合沉淀的特性加以分离。四、香豆素类的提取分离 分离常

7、用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分离 实例(113页)四、香豆素类的提取分离荧光: 7-羟基香豆素有强烈的蓝色荧光,在可见光下也能看到。显色反应色谱检识 常用薄层色谱,硅胶作为吸附剂显色用紫外光或喷异羟肟酸铁试剂五、香豆素类的检识定义:木脂素是一类由两分子苯丙素衍生物(即C6-C3单体)聚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多数呈游离状态,少数与糖结合成苷而主要存在于植物的木部和树脂中。含木脂素类成分的常用中药:五味子、连翘、厚朴、细辛等。五、木脂素类木脂素 lignans 第四节一、结构与分类1、 简单木脂素叶下珠脂素 7-O-7环合 2、单环氧木脂素 9-O-9-环合 7-O-9环合3、木脂内酯 R=H

8、牛蒡子苷元R=glc 牛蒡子苷脱氢4、环木脂素苯代四氢萘型 苯代二氢萘型 苯代萘型5、环木脂内酯 上向型 下向型 4-苯代-萘内酯 1-苯代-萘内酯 l鬼臼毒脂素6、双环氧木脂素对映体对映体丁香脂素 RH 连翘脂素 Rglc 连翘苷7、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五味子醇8、联苯型木脂素 厚朴酚 和厚朴酚二、理化性质 1. 性状 多数木脂素类化合物是无色结晶, 无挥发性, 少数有升华性。2. 溶解度 水 乙醇 甲醇 氯仿 乙醚游离木脂素 + + + +木脂素苷 + + + 具有酚羟基的木脂素可溶于碱水中。 3. 光学活性与异构化作用 鬼臼毒脂素 苦鬼臼脂素 D133 D9 有抗癌活性 无抗癌活性 NaO

9、Ac,EtOHH d芝麻脂素 d表芝麻脂素4、颜色反应 作用于亚甲二氧基的反应(1)labat 反应浓H2SO4HCHO 没食子酸蓝绿色(2)Ecgrine 反应浓H2SO4HCHO 变色酸蓝紫色三、提取与分离 1. 溶剂法 一般将药材用乙醇或丙酮进行提取,提取液浓缩后,用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等依次萃取。2. 碱溶酸沉法 适用于提取具有酚羟基或内酯结构的木脂素。 注意:避免异构化3.色谱法 四、木脂素的结构测定(波谱法)1. UV芳环:两个孤立系统。220240nm280290nm4-苯基奈类:260nm显示强吸收(lg4.5),并在225、290、310和355nm有强吸收。2.

10、IR苯环: 1600cm-1,1585 cm-1 和 1500 cm-1;亚甲二氧基: 936 cm-1; 饱和五元内酯环: 1760-1780 cm-1。3. 1H - NMR化学位移归属1.05(6H, d)1.78(2H, m)4.61(2H, d)5.96(4H, s)6.826.93H-9, H-9H-8, H-8H-7, H-7亚甲二氧基质子芳环质子 3.1 单环氧木脂素3.2 环木脂内酯3.3 双环氧木脂素利用H-2,H-6的偶合常数判定立体结构芳环在同侧时,H-2与H-1,H-6与H-5均为反式,J45Hz。两个芳环在异侧:H-2与H-1为反式,J45Hz。H-6与H-5为顺式,J7Hz。4. 13C-NMR1、苯环上的碳:128.0的基础上变化。2、连氧脂肪碳(SP3):55.090.03、其他脂肪碳( SP3):30.055.0 () () () 5. MS结构解析1H-NMR: 4.61(1H, d, J=7.3Hz), 3.76(3H, s), 3.71(3H, s), 4.50(1H, d, J=10.7Hz)6.98(1H, dd, J=8.0, 1.8Hz)7.27(1H, d, J=1.8Hz)6.83(1H, s)6.8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