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东恩中学2023学年高三一诊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宁波市东恩中学2023学年高三一诊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宁波市东恩中学2023学年高三一诊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宁波市东恩中学2023学年高三一诊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宁波市东恩中学2023学年高三一诊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高考历史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近代有人向政府上书建言:“诏天下,同时断发,与民更始。令百官易服而朝,其小民一听其便。”此上书应在A鸦片战争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民国初年D新文化运动中2“渠约长120公里,其走向大致与渭水平行,在渭水之北,它自咸阳之北往东北伸向黄河支流洛水。据说是为了诱

2、使秦将其物质和精力耗费在建造一条灌溉河渠上。此渠位于ABCD3宋太祖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用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也。”这里反映出宋初的一个基本国策,即A“强干弱枝”B“重内轻外”C“重文轻武”D“冗官冗费”4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这首春天的故事歌词中“诗篇”的主题当是: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试办经济特区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开放开发浦东51987年5月,深圳发展银行向社会发行首批1000万元的股票,不料遭

3、到“冷遇”。政府动员党政干部带头购买,仍然只完成发售计划的79%,其余的只好动员几家国有企业认购。这主要是因为A国有企业普遍经营不善B对社会主义的僵化认识C对外开放程度比较有限D人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6周代通过分封,使姬姓周人的亲族迅速遍及天下,北起燕山,南至汉水,西起陕甘,东到齐鲁,到处都楔入了姬姓人群。这说明,分封A旨在抑制地方诸侯势力B削弱了周王室统治力量C萌发了宗族认同的意识D奠定了地缘政治的基础7下表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拖拉机及机耕面积完成情况表计算单位1957年计划实际比计划增长%拖拉机标准台514612000133.2机耕面积万亩7582754263.3据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A农

4、业机械化基本实现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C三大改造效果显著D农村生产力水平提高8某同学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宣言,声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中共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该同学不知该材料的真伪。以下是对此材料真伪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应该是真的,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始终坚持三民主义B应该是真的,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共再次合作而做出了努力C应该是假的,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的目标是反对日本侵略D应该是假的,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格格不入9宋代江南地区的民众因财产纠纷等上诉公堂的现象很常见,由此催生了专门教授诉学、培养诉师以及专业协助

5、他人打官司为业的“书铺”。当时规定:“书铺”须在官府注册,领取“牌记”(执业证书)方能合法营业。据此可知宋代A司法行为初步具有近代法治的色彩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风气恶化C政府的有效管理促进维权意识觉醒D城市规模扩大引发社会观念转变10图表为1895-1911年中国商办工矿交通各企业地区分布统计表。该表反映出,晚清A民族资本主义由沿江沿海向内地发展B外国资本已经控制中国绝大部分地区C机器大生产逐渐取代传统手工业生产D经济结构因半殖民地环境而畸形发展11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理由是“上户自足,无假(借)官钱,而强与之,使出息。名为厚民,实乃剥下;名为惠民,实有利心。”这是反对A方田均税法B免役法C

6、青苗法D保甲法12有学者指出,中国军民以巨大的伤亡为代价,消耗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迟滞了其西进步伐.打破了“日军大本营摧毁蒋政权的最后统一中枢.完成黄河和长江中间的压制圈”、逼蒋求和并占领中国的战略企图。此次抗战A使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被粉碎B推动抗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C是中国军队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D导致国民政府开辟缅甸战场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原工业化”指“工业化之前的工业化”。原工业的生产形式基本上摆脱了行会的控制,商人资本直接参与制造业,参与市场竞争,生产形式主要是外放制(又称作包买商制)。原工业化使英国农村中出现了农业和乡

7、村工业并重的“二元经济”。在“二元经济”模式下,农村劳动者的身份往往具有双重属性,既是耕作者,又是制造业工人。在前工业时期,英国从事农业的人口不断下降。1520年,英格兰乡村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6%,110年为70%,1670年为15%,1700年为55%,1750年为46%。从农业中释放出来的劳动力主要被原工业、商业和服务业吸收。摘编自刘文超近代英国商业和商业资本的演化过程及其对市场经济发展形成的影响材料二 明清时期虽然兴起一些手工业中心,但与此同时,农民的家庭生产多样化程度也在提高,特别是传统棉纺织技术普及后耕织结合的程度加强。那些手工业专业地区的产品长途贩运并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农村

8、更是销量有限。这就限制了商业资本对制造业投资的兴趣。明清民间商人虽富有,但最能累积巨额财富的却是盐商、茶商、洋商、票号、铜商等特许商人,特许经营和官商制度扭曲了市场规律,形成了恶劣的经营导向,商人们并不把发展的希望寄托于市场开拓和由此而增加对科技发明生产创新的兴趣;而在于谋取流通领域的超经济特权,其经营注意力始终游离于生产领域之外,市场和市场主体始终都得不到独立自由的发展空间。摘编自樊卫国论明清经济演进的内向化倾向(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原工业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英国“原工业化”时期相比明清时期在商业运营上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不同

9、的原因。1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近代以前,我国传统的人才观认为:人才是具有“明人伦”的品格和“修齐治平”之能的德才兼备之才。人才与统治能力、人才与治才几乎成为同义语,其最高境界是达到内圣外王、全能全知的通才、贤才。19世纪后期,王韬认为:必须要培养多类型、多层次的有“一技之长,一材之擅”的专门人才。这些专门人才是具有各种专门知识技能的企业家、军人、科学家等各行各业人员。清政府宣称:凡游学他国得有长技者,可直接被聘请为书院的专科教师。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拔去奴隶之根性”的新式国民。20世纪20年代,蔡元培提出:新公民是拥有健全之人格的公民,乃是既有高度的

10、政治觉悟和爱国意识的共和国国民,又有健壮的体魄、近代科学知识、良好的修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完全之人物”。北洋政府的壬戌学制中强调重视学生的职业训练;课程和教材内容侧重实用;实行选科制和分科教育,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两种准备。李宜江我国近代人才观的变迁从材料中提取一条有关人才观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B【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依据材料中的“诏天下”、“同时断发,与民更始”、“令百官易服而朝”;可知此上书主张统治者与民同时断发

11、易服;故这应该是在清朝统治时期,结合所学知识,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主张断发易服;故选B考点 :中国近代社会物质生活的变迁点评 :材料中体现了移风易俗的生活改良,由此可知是维新变法 。民国初年则是国家强制了2、B【答案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走向大致与渭水平行,在渭水之北,它自咸阳之北往东北伸向黄河支流洛水。据说是为了诱使秦将其物质和精力耗费在建造一条灌溉河渠上”指的是郑国渠,位于关中地区,即,故B正确;是河北,是淮河流域,是成都平原,故ACD不符合图示。3、C【答案解析】材料反映了武臣危害更大,所以要重用文臣,即要“重文轻武”,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根本就不涉及“强干弱枝”

12、以及“重内轻外”,所以选项A、B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重用文臣而非冗官冗费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也”意在强调文臣危害远远低于武臣,所以要“重文轻武”。4、C【答案解析】据材料“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可知1992年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的召开,大会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选C;A是1978年,B是1980年,D是1990年,均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5、B【答案解析】依据材料“1987年”“政府动员党政干部带头购

13、买,仍然只完成发售计划的79%,其余的只好动员几家国有企业认购”可知,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股票的认识存在偏见,主要是因为人们仍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对股票存在偏见,B正确;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材料未涉及,排除A;题干属于经济体制改革,而非对外开放,排除C;改革开放后人民的收入增加,排除D。6、D【答案解析】西周分封制突破了纯粹的血缘关系的界限,使分封制的主体实现了王族、功臣及先代贵族后代的有机结合,可见,分封制奠定了地缘政治的基础。将姬姓周人楔入到各地人群中,这必然会改变各地人群的血缘结构,从而奠定了地缘政治的基础,故D正确;周代分封形成了地方诸侯势力,而不是抑制了地方诸侯势力,排除A;通过分封使周

14、王室的力量渗入全国各地,这是强化了周王室统治力量,排除B;宗族意识在夏商就已经出现,排除C。故选D。7、D【答案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此时全国拖拉机及机耕面积增长迅速,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也提高了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因此D选项正确;中国农业机械化至今尚未实现,A选项错误;仅依据材料中拖拉机的使用情况不能得出一五计划超额完成,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对生产关系的改革,C选项错误。故选D。8、B【答案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与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合作,表示服从国民政府,改编工农红军,据此判断,应该是真的,故B项正确;A项错在“始终”,应排

15、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的目标是反对日本侵略”,排除C项;D项“格格不入”明显错误,排除。【答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中共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联系所学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史实分析解答。9、A【答案解析】据材料“催生了专门教授诉学、培养诉师以及专业协助他人打官司为业的书铺”可知,宋代司法领域出现新的变化;且据材料“书铺须在官府注册,领取牌记(执业证书)方能合法营业”可知,“书铺”是一个政府承认的合法职业,具有执业证书,这说明司法行为初步具有近代法治的色彩,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社会风气恶化,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政府的有效管理”及“城

16、市规模扩大”,C、D与材料无关。10、A【答案解析】1895年至1911年正值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民族资本主义在沿江沿海省份数量较多,但是内陆各省逐渐出现,说明民族资本主义由沿江沿海向内地发展A正确;题干未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发展情况,排除B;题干未提供传统手工业和机器工业之间的比例变化,排除C;畸形发展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11、C【答案解析】试题分析:青苗法本是为了抑制兼并,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救济百姓,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出现偏差,地方官员强行让百姓向官府借贷,而且随意提高利息,这样,青苗法就变质为官府辗转放高利贷,收取利息的苛政,正如材料所描述的情况;ABD项不是材料体现的。所

17、以本题选C。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王安石变法青苗法12、B【答案解析】“中国军民以巨大的伤亡为代价,消耗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迟滞了其西进步伐。打破了日军大本营摧毁蒋政权的最后统一中枢。完成黄河和长江中间的压制圈、逼蒋求和并占领中国的战略企图”表明此次抗战推动抗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故B正确;A是淞沪会战,C是台儿庄战役,都是在中国抗战战略防御阶段,排除;D不符合题意,排除。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特征:手工工场发展迅速;商人参与;使用雇佣劳动。影响:有利于调整英国的社会经济结构,解放社会生产力,促进国内市场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开展奠定基础。(2)不同:中国以家庭为主要单位,长途

18、贩运能力较弱;商业活动以特许经营和官商制度为主;商人的经营注意力在生产领域以外,不注重市场开拓和科技创新;市场经济得不到独立自主的发展空间。原因:君主专制制度到达顶峰;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中国传统思想中对商业的轻视;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影响。【答案解析】(1)根据“商人资本直接参与制造业,参与市场竞争,生产形式主要是外放制”、“农村劳动者的身份往往具有双重属性,既是耕作者,又是制造业工人”、“英国从事农业的人口不断下降。从农业中释放出来的劳动力主要被原工业、商业和服务业吸收”等内容可知英国“原工业化”的特点主要是手工工场发展迅速;商人参与;使用雇佣劳动。影响结合所学可知主要从调整深灰经济结构、

19、解放社会生产力、促进国内市场发展和为工业革命奠定基础的角度进行总结。(2)根据“农民的家庭生产多样化程度也在提高,特别是传统棉纺织技术普及后耕织结合的程度加强”、“那些手工业专业地区的产品长途贩运并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农村更是销量有限”、“最能累积巨额财富的却是盐商、茶商、洋商、票号、铜商等特许商人,特许经营和官商制度扭曲了市场规律”、“经营注意力始终游离于生产领域之外,市场和市场主体始终都得不到独立自由的发展空间”等内容可知明清时期在商业运营上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中国以家庭为主要单位,长途贩运能力较弱;商业活动以特许经营和官商制度为主;商人的经营注意力在生产领域以外,不注重市场开拓和科技创新;市场经济得不到独立自主的发展空间。原因结合所学内容可从政治、经济、思想和国家政策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14、示例一:信息:近代以前,我国传统的人才观强调人的品德和政治才能。分析:(从原因方面来看)近代以前,由于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以及选拔服务于封建统治的国家官吏的需要,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重视基于儒家伦理的品德和利于封建统治的政治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