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诗歌语言_第1页
新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诗歌语言_第2页
新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诗歌语言_第3页
新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诗歌语言_第4页
新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诗歌语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鉴赏之诗歌语言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对诗歌进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本考点包括四种题型:炼字型、诗(词)眼型、炼句型、语言风格型。

炼字篇锤炼关键词·一字千金

炼字,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一种修辞现象,鉴赏古诗词的炼字艺术是高考诗歌鉴赏题的重要命题点,出现的频率相当高。

炼字中要炼的字就是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能使诗句生动形象以至“活”起来的一两个关键字,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有时是副词或数量词。炼字(词)设问方式:(1)某一联中最精练传神的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这首诗某句中某字可否换成另一个字?请简述理由。(4)某个词语或某个字被认为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炼字(词)鉴赏思路: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要重点关注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动词的作用:赋予画面动态感,使意境特点更加鲜明。如:

《华子岗》

裴迪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侵”字写夕阳余晖逐渐消退的过程,写出了诗人在夕阳西下之时一步步下山的生动情景。“拂”字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也使人想到山色的青翠可爱,柔和多姿。这两个动词写出了云光山翠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也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炼字(词)鉴赏思路:

2.形容词:诗词中的形容词大部分是修饰语,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需要关注的重点对象。其作用是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突出事物特点,营造意境,传达感情。如: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句中的“红”“绿”,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数量词:经过诗人精心筛选提炼的数量词,往往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如李商隐的《锦瑟》,开篇就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五十弦”“一弦”“一柱”这些并不富于诗意的数量词,在诗人笔下,却获得了一种朦胧之美与多义之美。炼字(词)鉴赏思路:

4.叠音词:叠音词的描写生动形象,情感绵密曲折,富有音乐美,能起到强调的作用。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寻觅觅”写词人内心空虚,若有所失;“冷冷清清”写处境的孤独,形单影只,无人相伴;“凄凄惨惨戚戚”则极言心情之悲怆。

5.色彩词:表颜色的词语可以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烘托感情。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黄与翠、白与青,互相映衬,物象的色相、明度、彩度之间是那么协调,整个画面展现出清晰的空间感与和谐的暖色感。炼字(词)

“炼字”型题目的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表现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

第三步,分析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

答题公式:含义+画面+(手法)+(意境)+感情/作用

答题格式:这个字的意思是…(或运用了…手法),具体、生动地刻画了…形象(或景色),烘托了…意境,表达了…情感。炼字(词)(2020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纪村事[唐]韦庄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归。

“数声牛上笛”有人觉得“一声”更佳,你同意吗?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答案】观点一:不同意。“数声”好。①“数声”形容声音多,富有动态感。(含义)②描绘了远处传来几声悠扬的牧童骑在牛背上吹来的笛曲的乡村图景。③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突显了环境的优美、牧童的悠闲快乐,营造出乡村热闹、轻松、愉悦的氛围。(作用)

炼字(词)观点二:同意。“一声”好。①“一声”表明声音单一。②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突显了环境的寂静清幽,营造出乡村宁静和谐的氛围。(2017年山东卷)早上五盘岭①

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注释】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峰。“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答案】①“斗”是“争斗”之意,用比拟的手法描写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②“攒”是“聚集”之意,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化静为动,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炼字(词)(2016年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内宴奉诏作曹翰①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④高。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注释】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③时髦:指当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炼字(词) 【答案】观点一:作“弱”“昏”好。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观现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冲锋陷阵。②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观点二:作“健”“明”好。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②表现出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炼字(词)

炼句中要炼的句子一般是指全诗中最为传神、最能使全诗生动形象的关键性句子。这是作者感情的喷发口,它能更好地显示诗歌的意境,它往往熔铸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艺术形象。炼

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1.请赏析XX句。 2.请赏析XX联的妙处。 3.请从XX角度赏析XX句。

答题模版:内容分析+表达技巧+效果作用+情感1.描述诗句内容,分析诗句含义。(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2.多角度赏析:

①表达技巧方面,分析作用及表达效果。

②语言特点方面:倒装、省略、对仗、炼字

③结构作用方面3.点出其对表达主旨和情感的作用

这句诗运用了……手法,写出了……景象/人物特点/景物特点等,表达了作者……感情。炼

句野歌

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题型一:理解句子含义(2018全国II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问: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注:李贺年少时才华出众却因父亲名叫李晋肃而必须避家讳(晋、进同音),不能应进士试。①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表层)②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深层)(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答案】①把考生们在纸上答题写字的声音比喻成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以动写静,②描写了考场上考生们紧张严肃答题的场景。题型二:鉴赏表达技巧

诗有“诗眼”,词有“词眼”。这里的“诗眼”“词眼”指诗(词)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字(词),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关键作用的字(词)。如李清照《醉花阴》写主人公多愁善感、顾花自怜的性格情态,结尾写道:“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个“瘦”字便是全篇的词眼。它形象地概括了全篇的词意,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与环境显得十分协调。分析诗(词)眼设问方式:(1)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2)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3)某词统领全诗的理由是什么?(4)有人认为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分析诗(词)眼

“诗眼型”题目的答题方法 1.找到诗眼

诗眼指诗中最精练传神,最能巧妙表达主旨的词语。要找到诗眼,必须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主旨来考虑,结合句法的分析来确定。 2.答题步骤

第一步,明确指出作为“诗眼”的词。

第二步,指出该字(或该句)在表达主旨中所起的作用。

第三步,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或该句)写了哪些内容。

第四步,分析该字(或该句)在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第五步,按题目要求拟写答案。答题模版:内容分析+结构技巧+效果作用+情感分析诗(词)眼

六个鉴赏角度

(1)修辞角度。常常出现在描写句中。“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出塞》)“怨”字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更是吹笛人之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溅”“惊”二字,同属拟人手法,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苦痛。

(2)声韵角度。古诗词讲究平仄声韵,优美的诗词平平仄仄起来就是和谐的旋律。叠字最具声韵效果,它不仅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更有强化作用。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可谓千古名句,是声韵的叠加,也是哀怨之情的叠加。黄庭坚以“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咏雪诗》)描绘雪景,可以说是古今绝唱。分析诗(词)眼

(3)活用角度。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用作动词,且一用就鲜活生动,呼之欲出。如周邦彦《满庭芳》“风老莺雏,雨肥梅子”,着一“肥”字,写出动态,写出了形态,想那梅子从青青小小的羞涩,到黄黄肥肥的圆甜,那黄中晕红的丰润,怎不叫人垂涎!

(4)语境角度。无论是“捻断数茎须”,还是“两句三年得”,其目的都是使语言最契合语境,最富表现力,把意思表达得准确、鲜明、生动、精巧。因此,是否契合语境也是判断炼字优劣的重要依据。郑谷把齐己《早梅》诗“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因为“数枝”不若“一枝”更能言梅开之早,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

(5)诗句内容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

(6)结构角度

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分析诗(词)眼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分析诗(词)眼 【答案】

①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

②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

③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

④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

⑤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心境渲染到极致。分析诗(词)眼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评论这首诗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分析诗(词)眼 【答案】同意,“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2018上海卷)

从军行

(唐)崔国辅塞北胡宿下,营州索兵救。夜里偷道行,将军马亦瘦。刀光照寒月,阵色明如昼。传闻贼满山,已共前锋斗。

【注】①营州:唐代州名,北接契丹。②偷道行:秘密行军

扣住“传闻”二字,赏析“传闻贼满山,已共前锋斗”两句。 【答案】①“传闻”在诗中是“听说”之意,指我方军队听说敌军遍布山野,“我军”的救援部队已经严阵以待,誓与殊死搏斗,侧面写出了援军行动迅速。②从写法的角度上看,“传闻”属虚写(想象),将战前紧张的气氛烘托的生活而形象,充分表现了“我军的救援部队”奋勇抗敌、报效国家的英勇气概和无畏的精神。炼

句(2016浙江卷)

北来人二首

(宋)刘克庄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注】①东都:指北宋都成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3分) 【答案】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借陵园、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抒亡国之痛,情景交融。炼

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鉴赏语言风格,也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的赏析,要记忆一些常用术语,如沉郁顿挫、绮丽典雅、清新质朴、简洁明快、雄奇奔放、悲慨沉郁等,以便表述恰当,答题规范。

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语言艺术)。 (3)本诗语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里?请简要分析。鉴赏语言风格陶渊明杜甫李白

高适陆游

白居易

王昌龄李商隐温庭筠李清照赏析语言风格典型诗风初感知沉郁顿挫婉约清丽豪放飘逸

绮丽香艳朦胧隐晦朴素自然

雄健高昂悲壮苍凉明白晓畅豪放爱国闺怨诗清新优美

山水诗意蕴深远讽喻诗恬淡宁谧田园诗悲凉慷慨边塞诗缠绵婉转送别诗沉郁激愤

典型诗风初感知

1.朴素自然。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华丽的辞藻,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篇20个字,毫无难解之处。鉴赏语言风格常见语言风格

2.含蓄委婉。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于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

3.清新雅致。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青青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如杨万里的《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俊美的愉悦之感。鉴赏语言风格常见语言风格

4.绚丽飘逸。李白的诗大都写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便是绚丽飘逸之美,如《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折委婉、细腻柔美”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李清照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6.雄浑磅礴。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气吞宇宙,气度豁达,气概恢弘。在具体作品中,有的壮志凌云、刚毅雄健,如刘邦的《大风歌》;有的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如项羽的《垓下歌》;有的胸襟豁达、豪情横溢,如曹操的《观沧海》。鉴赏语言风格常见语言风格

7.豪迈奔放。李白是豪放风格之集大成者,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是李白豪放诗歌的特点。如《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气势浩荡,一泻千里。

8.沉郁顿挫。当诗人沉思默处、义愤填膺时,就变得沉郁。杜甫之诗,为沉郁之极致。忧愁是杜诗沉郁的主要内容,他的忧愁,不只是个人的,更是国家的、民族的,因而这种忧愁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使其沉郁获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价值。

9.悲壮慷慨。触景生情,睹物伤怀,悲壮慷慨,谓之悲慨。陈子昂的诗,就以悲慨而驰誉诗坛。《登幽州台歌》是最激动人心的悲慨之诗。诗人怀着壮志难酬的极度悲愤,登上城楼,潸然泪下,感慨万千。对着悠悠苍天、茫茫大地,用如椽之笔,勾勒出过去、现在、未来的连绵不断的时间图卷,描绘出辽阔无垠的宇宙空间画面。其悲壮歌声,响彻云霄;慷慨之气,横绝寰宇。鉴赏语言风格常见语言风格

10.幽默讽刺。这种风格多指诗中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如章碣的《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答题思路: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奔放、简练生动等。 (2)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是如何体现的。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模板:

本诗的语言具有…特点,通过描写……,写出了……(分析效果、作用),表达了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