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知识-常见中药材5课件_第1页
中成药知识-常见中药材5课件_第2页
中成药知识-常见中药材5课件_第3页
中成药知识-常见中药材5课件_第4页
中成药知识-常见中药材5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成药知识》常见中药材(五)1麻黄2麻黄【来源】为麻黄科: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的草质茎【产地】主产于华北、西北及东北地区。【采收加工】秋季割取绿色的草质茎,晒干。3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麻黄【性状鉴别】草麻黄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有的带少量棕色木质茎。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的纵棱线,触之微有粗糙感。节明显,节上有膜质鳞叶,裂片2(稀3),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基部常联合成筒状,红棕色。质轻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为绿黄色,髓部呈暗红棕色,近圆形。气微香,味涩、微苦。5麻黄【炮制】:麻黄:取原材料,除去木质茎、残根及杂质,抖净灰屑,切段;或洗净后稍润,切段,干燥。蜜麻黄: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淋入麻黄段中拌匀,闷润,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不黏手时,取出晾凉。每100kg麻黄段,用20kg炼蜜。麻黄绒:取麻黄段,碾绒,筛去粉末。蜜麻黄绒: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淋入麻黄绒中拌匀,闷润,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不黏手时,取出晾凉。每100kg麻黄绒,用20kg炼蜜。810麻黄【成分】含生物碱:麻黄碱、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甲基伪麻黄碱,去甲基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等。麻黄碱是主要有效成分,伪麻黄碱有抗炎作用。草麻黄还含挥发油、黄酮类、有机酸类、鞣质等;平喘有效成分2,3,5,6-四甲基吡嗪和l-α-萜品烯醇。

【含量测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酸碱滴定法测定,规定:麻黄含生物碱以麻黄碱(C10H15NO)计算,不得少于0.80%。11麻黄拟肾上腺素药,能兴奋交感神经,药效较肾上腺素持久,口服有效。它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血管,有显著的中枢兴奋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习惯性支气管哮喘和预防哮喘发作,对严重支气管哮喘病人效果则不及肾上腺素。为增强疗效或减轻副作用,可与氨茶碱或苯海拉明、巴比妥类药物合用。用于鼻粘膜充血和鼻塞时,该品效果较肾上腺素为好,作用快而持久12麻黄碱薄荷15薄荷【性状鉴别】茎方柱形;有对生分枝,表面紫棕色或淡绿色,有节和棱;质脆,易折断,断面白色,髓部中空。叶对生,多卷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叶片呈宽披针形、长椭圆形或卵形,边缘有细锯齿,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灰绿色,稀被茸毛,有凹点状腺鳞;有短柄。轮伞花序腋生,钟状花萼先端5齿裂,花冠淡紫色。揉搓后有特殊的清凉香气,味辛、凉。以叶多、色深绿、气味浓者为佳。17薄荷【显微鉴别】茎横切面:呈四方形。1、表皮上有扁球形腺鳞、单细胞头的腺毛和1~8细胞的非腺毛。2、皮层在四棱脊处有厚角细胞,内皮层明显。3、韧皮部细胞较小,呈狭环状。4、形成层成环。5、木质部在四棱处发达。6、髓部宽广,中心常有空隙。7、薄壁细胞中含橙皮苷结晶。19薄荷叶的表面观:1、腺鳞头部8细胞,柄单细胞:小腺毛头部及柄部均为单细胞。2、非腺毛1~8细胞,常弯曲,壁厚,微具疣状突起。3、下表皮气孔多见,直轴式。4、叶肉及表皮薄壁细胞内有针簇状橙皮苷结晶。20薄荷【成分】茎和叶含挥发油(称薄荷油)【理化鉴别】(1)叶的粉末少量(微量升华)油状物加硫酸2滴加香草醛结晶少量黄色至橙黄色加水1滴紫红色。(2)TLC检薄荷脑对照品薄荷脑对照品显色剂2%香草醛硫酸溶液-乙醇(2:8)的混合溶液;【合量测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挥发油测定法测定:薄荷挥发油不得少于0.8%ml/g21薄荷【性味】辛,凉。【归经】归肺、肝经。【功能主治】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22鹿茸24鹿茸【来源】鹿科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习称“花鹿茸(黄毛茸)”,后者习称“马鹿茸(青毛茸)”。【产地】

花鹿茸吉林辽宁河北马鹿茸东北、内蒙——东马鹿茸25鹿茸【性状】花鹿茸:锯茸:一个侧枝(3年)“二杠茸”主枝“大挺”侧枝“门桩”;锯口叉间—灰黑筋脉,黄白色,外围无骨质,有峰窝状细孔、体轻。二茬茸主枝不圆,或上粗下细;下部有纵棱筋,称“起筋”,“起疔”,锯口外围骨化,体较重。三叉茸(二个侧枝,4年)主枝较长,茸毛稀疏,下部“起筋”——纵棱筋,有“骨钉”“骨豆”——突起小疙瘩砍茸:带脑骨、二茸相距7cm,脑骨后端有一对弧形骨,名“虎牙”2728鹿茸【性状】马鹿茸形体粗壮、毛茸青灰,一个侧枝“单门”(2年),二个侧枝称“莲花”(3年)。三个、四个侧枝,“三岔”、“四岔”(4年,5年)花鹿茸片:角尖称“血片”、“蜡片”,切面黄白色,半透明,外皮无骨质,质坚韧。味微咸。29鹿茸[显微鉴别]梅花茸粉末:淡黄色。①表皮角质层表面颗粒状,茸毛脱落后的毛窝圆洞状。②茸毛的毛干表面由扁平细胞(鳞片)呈覆瓦状排列的毛小皮包围,细胞的游离缘指向毛尖,皮质有棕色色素,髓质断续或无入毛根常与毛囊相连,基部膨大作撕裂状。③骨碎片表面有纵纹及点状孔隙;骨陷窝呈类圆形或类梭形,边缘骨小管呈放射状沟纹。横断面可见大的圆孔洞。④未骨化组织表面具多数不规则的块状突起物。⑤骨化梭形细胞多散在。30鹿茸[成分]含脑素(神经酰胺)、少量雌酮、多种前列腺素、氨基酸(以甘氨酸等含量最高)及微量元素。梅花鹿的鹿茸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总氨基酸含量达50.13%,有甘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脯氨酸,丙氨酸,亮氨酸等17种以上。马鹿的鹿茸含胆甾醇肉豆蔻酸酯,胆甾醇油酸酯,胆甾醇棕相酸酯,胆自醇硬脂酸酯,胆甾醇,胆甾-5-烯-3β-醇-7酮,胆甾-5-烯-3β,7α-二醇,胆甾-5-烯-3β,7β-二醇,尿嘧淀,次黄嘌呤,肌酐,烟酸,尿素,对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酸尿甙。31鹿茸[性味]甘咸、温。[功用]补精髓,助肾阳,强筋健骨。[主治]肾虚、头晕、耳聋、目暗、阳痿、遗精、腰膝痿弱、虚寒带下及久病虚损等症。[禁忌]服用本品宜从小量开始,缓缓增加,不宜骤用大量,以免阳升风动,或伤阴动血。阴虚阳盛者忌用。32鹿茸药理作用(一)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二)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三)对性功能的影响(四)鹿茸的强壮作用(五)对血液成分的影响(六)有性激素样作用。(七)它能兴奋离体肠管及子宫,增强肾脏的利尿功能。(八)其他作用3334羚羊角35羚羊角[来源]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牛科动物塞加羚羊雄兽的角。[产地]主产俄罗斯。新疆北部边境地区亦产。[采收加工]全年可捕,以8~10月捕捉锯下的角色泽最好。36羚羊角[炮制]1.羚羊角片:除去骨塞,入温水中浸渍,捞出,镑成纵向薄片,晾干即成。2.羚羊角粉:除去骨塞,锉碎,研成细粉即成。

37羚羊角[性状鉴别]呈长圆锥形,略呈弓形弯曲。全角呈半透明;下部较粗,灰白色,或稍呈青灰色;上部渐细并稍弯曲,黄白色,顶端部分光滑,对光透视内有细孔道直通角尖,习称“通天眼”;嫩枝嫩角尖黑棕色,称“乌云盖顶”,透视有“血丝”,表面光润如玉,无裂纹,老枝则有细纵裂纹。除顶端光滑部分外,中下部有10~20个隆起的环脊;其间距约2cm,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处,称“手可握把”。基部锯口面类圆形,内有坚硬质重的角柱,习称“骨塞”,长约占全角的1/2或1/3,骨塞表面有突起的纵棱与外面角鞘内的凹沟紧密嵌合,从横断面观,其结合部呈锯齿状。除去骨塞后,角的下半段成空筒,半透明。质坚硬。气无,味淡。3839羚羊角[成分]含角蛋白、磷酸钙及不溶性无机盐等。羚羊角经酸水解后测定,含多种氨基酸。40羚羊角[性味]咸、寒。[功用]清热镇痉,平肝熄风,解毒消肿。(熄风止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主治]高热神昏、谵语发狂、惊痫抽搐、目赤肿痛等症。4142麝香43麝香[来源]为脊索动物门鹿科动物林麝、马麝或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主地]主产于四川、西藏、陕西、甘肃等省区。以四川、西藏产量大、质量优。[采收加工]野麝多在冬季至次春猎取,捕获后,立即割取香囊,阴干,习称“麝香”,除去囊壳,取囊中分泌物,习称“麝香仁”。家养麝多在十月直接用挖勺从活麝香囊中挖取,阴干或用干燥器密闭干燥。44麝香[性状鉴别]毛壳麝香呈球形、椭圆球形或扁圆球形的囊状体,开口面的革质皮棕褐色,密生灰白色或灰棕色短毛,从两侧围绕中心排列,中央有1小囊孔,另一面为棕褐色略带紫色的皮膜,微皱缩,偶显肌肉纤维,略有弹性。剖开后,可见中层皮膜呈棕褐色或灰褐色,半透明状,内层皮膜呈棕色,内含颗粒状及粉末状的麝香仁和少量细毛及脱落的内层皮膜(习称“银皮”或“云皮”,银皮质地柔软、致密,是天然防止香气泄露的保护膜。久置发硬就是伪品)。质较柔软,有特异香气。45麝香麝香仁野生品质柔、油润、自然疏松;其中呈不规则圆形或颗粒状习称“当门子”,外表多呈紫黑色,微有麻纹,油润光亮,断面棕黄色或黄棕色;粉末状者多呈棕色或棕褐色或微带紫色,并有少量脱落的内层内皮膜和细毛。饲养品呈颗粒状,短条形或不规则团块,紫黑色或深棕色,表面不平,显油性,微有光泽,并有少量脱落的内层皮膜和毛。气香浓烈而特异,味微辣、微苦带咸。以当门子多、质柔润、香气浓烈者为佳。46麝香[显微鉴别]麝香仁粉末:棕褐色或黄棕色。用水合氯醛液装片观察,呈淡黄色、半透明、颗粒状物集成的团块,团块中包埋有晶体(方形、柱形、八面体或不规则壮);并可见圆形油滴,偶见毛及脱落的内层皮膜组织。[成分]主要含大分子环酮:麝香酮、少量降麝香酮,均为大分子环酮,具特异强烈香气。48麝香[理化鉴别](1)冒曹:取毛壳麝香用特制槽针从囊孔插入,涩针而不顶针,有“冒曹现象”,转动槽针,撮取麝香仁,立即检视,槽内的麝香仁应有逐渐膨胀高出槽面的现象。麝香仁油润,颗粒疏松,无锐角,香气浓烈。不应有纤维等异物或异常气味。

49麝香[理化鉴别](2)手搓:取麝香仁粉末少量,置手掌中,加水润湿,用手搓之能成团,再用手指轻揉即散,不应沾手、染手、顶指或结块。

(3)灼烧:取粉末少量撒于炽热坩祸中灼烧,初则迸裂,随即熔化膨胀起泡,油点似珠,香气浓烈四溢,灰化后呈灰烬白色或灰白色。应无毛、肉焦臭,无火焰或火星出现。50麝香【性味】 辛,温。【功效】 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经闭,癓瘕,难产死胎,心腹暴痛,痈肿瘰疬,咽喉肿痛,跌扑伤痛,痹痛麻木。51牛黄[来源]为脊索动物门牛科动物牛干燥的胆结石。习称“天然牛黄”。[产地]全国各地屠宰场均有生产、主产于西北、西南、东北等地区。[采收加工]宰牛时检查胆囊、胆管及肝管,如有结石,立即取出,除净附着的薄膜,阴干。53牛黄[性状鉴别]可分为蛋黄、管黄和肝黄。蛋黄多呈卵形、不规则球形、四方形或三角形,大小不一。表面黄红色或棕黄色,细腻而稍有光泽,有的外部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具裂纹。体轻,质松脆易碎,易分层剥落,断面金黄色,可见细密的同心层纹,有的夹有白心。气清香,味先苦而后微甜,人口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取本品少量,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习称“挂甲”。管黄呈管状,或为破碎的小片,表面不平或有横曲纹,有裂纹及小突起,红棕色或棕褐色。断面有较少的层纹,有的中空,色较深。以完整、色棕黄、质松脆、断面层纹清晰而细腻者为佳。54牛黄[显微鉴别]粉末用水合氯醛试液装片,不加热,至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团块由多数黄棕色或红棕色小颗粒集成,遇水合氯醛液,色素迅速溶解,并显鲜明金黄色,久置后变绿色。[成分]主含胆汁色素72~76%,其中主为胆红素及其钙盐55牛黄[理化鉴别](1)取粉末0.1g,加60%醋酸4m1,研磨,滤过,取滤液1m1,加新制的糠醛(新蒸馏至几乎无色)溶液(1→100)lml与硫酸溶液(取硫酸50ml,加水65ml,混合)10ml,置70℃水浴中加热10min,即显蓝紫色。(胆酸反应)(2)取粉末少量,加氯仿1m1,摇匀,再加硫酸与30%过氧化氢溶液各2滴,振摇,即显绿色。(胆红素反应)

56牛黄[理化鉴别](3)取本品粉末0.1g,加盐酸1m1及氯仿10ml,充分振摇,混匀,氯仿层呈黄褐色,分取氯仿层,加氢氧化钡试液5m1,振摇,即产生黄褐色沉淀(胆红素反应),分离除去水层和沉淀,取氯仿层约1ml,加醋酐1m1硫酸2滴,摇匀,放置,溶液呈绿色。(检查胆固醇)

57牛黄[理化鉴别]

(4)薄层检以胆酸、去氧胆酸为对照品:本品粉末的氯仿提取液,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胆酸、去氧胆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异辛烷-醋酸乙酯-冰醋酸(15:7: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烘约5min,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两个荧光斑点。58牛黄清热解毒,主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疽疔毒。本品苦凉,它的气芳香,有良好的清热解毒功能,且能凉肝息风定惊,清心豁痰开窍,凡热毒或痰热所致诸疾均可酌情应用。对于咽喉肿痛溃烂、口舌生疮、痈疽疔毒等热毒郁结之证,内服外用均有良效,又善治热病神昏谵语,中风痰迷昏厥、癫痫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