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性容忍度与强迫症症状的相关性研究_第1页
不确定性容忍度与强迫症症状的相关性研究_第2页
不确定性容忍度与强迫症症状的相关性研究_第3页
不确定性容忍度与强迫症症状的相关性研究_第4页
不确定性容忍度与强迫症症状的相关性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不确定性容忍度与强迫症症状的相关性研究凌励皓王佳珺

[摘要]目的探討不确定性容忍度与强迫症及其病症维度的关系和预计性。

方法以问卷形式调查2022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确诊的强迫症患者48例,以不确定性容忍度(IU)、多维强迫症(DOCS)和耶鲁-布朗强迫症自测量表(Y-BOCS)进行测量。根据得到的分数先对不同维度和因子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然后分组对两个容忍度因子和四个强迫症病症因子进行线性分析统计。

结果线性分析显示,不确定性容忍度维度和强迫症维度之间的线性相关达到显著水准(P0.90[5]。

1.3.312项不确信性不容忍量表(intoleranceofuncertaintyscale-shortform,IUS-12)

该问卷由12项自评工程组成,用于测量面对不确信性时的情绪、认知和行为反应,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评分,分数越高表示对不确定性越难以容忍。同时,量表所测量的不容忍度进一步由预期性不容忍(prospectiveintoleranceofuncertainty,PIU)和抑制性不容忍(inhibitoryintoleranceofuncertainty,IIU)两个因子组成,分别表示患者对于不确定性造成的“事物不公允性〞及“对自身可能造成负面抑制影响〞这两个维度的不容忍度,每个维度的分值在0~30分之间,越高的分数表示该维度的不容忍度越高。该问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两个因子的α检验均>0.88[1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以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来进行组间对比,并以线性回归的形式来检验不确定性的不容忍度(及其兩个因子)对强迫症病症四个因子的预计能力。P0.05),因此可排除作为中间因子的可能性。各维度和因子除其中一组(病症1和病症3)相关未达0.05显著水准,其余相关均高达0.05显著水准,表示这些预计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共线性。见表1。

2.2不确定性容忍度对于4种强迫症病症的回归分析

不确定性容忍度及其两个因子对四种强迫症的t值均达统计显著水准,即回归系数有显著意义。见表2~5。

3探讨

强迫症是一种在思维、行为强迫病症的焦虑障碍类神经精神疾病[1],多发生在青年至中年群体(15~44岁)之间,近年来发病率持续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及社交,明显降低其生活质量,而且可能导致其他并发症[14]。近年来依据磁共振技术的优势,对强迫症生理成因的研究已有较为成熟的结果[15],同时其治疗方案也从单一的药物/心理治疗,过渡到两者的联合干预治疗,临床研究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16]。一方面,虽然药物治疗强迫症有明显作用,例如氯氮平和阿立哌唑混用[17],但也有学者指出药物使用存在一定副作用,可能具有上瘾性及易复发等负面影响[18],因此心理治疗,特别是认知-行为疗法在强迫症治疗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即便越来越多的专家聚焦于一些治疗强迫症的新型心理疗法,例如“元认知训练〞[19],但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在于患者本身的强迫症类型和表现以及如何有效地去定位或预计这些病症。目前较为常用的测量强迫症的量表包括耶鲁-布朗强迫病症量表[20]、强迫信念量表[21]等。近年来,有学者和专家通过对强迫症的因子分析和研究指出,强迫症病症应主要包含四个维度,而明确病症的因子类型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所敏感的刺激,预计其他可能的畏惧对象并更具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疗方案。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现为研究如何更好地确定和预计这些病症因子,特做此相关性研究。124391F0-CAC2-4BD2-A231-E9DFE62F3EB4

研究结果说明,不容忍度因子对于四种强迫症病症有良好的预计能力(P均<0.05)。其中,β值代表标准回归系数,数值越高表示该预计变量对该项强迫症病症的影响越大。研究首先说明,预期性不容忍度在病症1(“污染〞)中的β值较高(0.449),意味着该因子更有可能引起病症1的出现。而在病症2、3和4中,抑制性不容忍则表现出较高的β值和影响力(分别为0.620、0.565和0.604)。总体而言,不确定性容忍度对病症2、3、4都有相当的影响,对病症1的影响力相对则较弱。

R2值表示该预计变量对于强迫症病症的解释程度。研究同样显示,预期性不容忍对病症1的解释度最高,达到0.449,其次是病症2的解释度(R2=0.325),对病症3和4的解释度则相对较低(R2=0.197、0.161)。抑制性不容忍对病症2、3、4都有不错的解释性,但对病症1的解释度相对较低(R2=0.121)。

考虑到样本容量的问题,本研究引入D-W(Durbin-Watson)检验统计量,用于检验回归分析中的残差自相关性程度,0~1表示残差具有正相关,2~4表示为负相关。其中,抑制性不容忍对病症2(“对负面影响负责〞)的D-W统计值略微高于2,表示其预计性可能随时间或样本改变而浮现出微弱的减弱。其余低于下界值(约等于1.50)的有抑制性不容忍和不容忍度对病症4的回归预计,即这两项的预计性可能因测量的变化而有所上升。

综上所述,不确定性容忍度(IU)能够有效预计强迫症病症维度(DOCS),而且其中的预期性不容忍因子对于“污染〞(R2=0.449)和“对负面影响负责〞(R2=0.325)類型的强迫症病症有更明显和更高的影响力与解释量,表示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负面认知反应有可能从心理层面导致清洁性强迫行为以踌躇不决、畏惧做决定等病症。

其次,抑制性不容忍因子则对“对负面影响负责〞(R2=0.385)、“不可接受的想法〞(R2=0.319)以及“不完整性〞(R2=0.365)有较好的解释度,即认知层面存在诸如“不确定性会带来不好的后果,并影响正常的生活体验〞等想法,及由于不确定性而中止自身行为,产生回避人和事物的想法,则有可能导致负责型、思维侵入型及强迫对称型等病症。此外,部分学者发现,抑制性不容忍和强迫检查及拖延行为也具有一定的联系[22],也就是有“不洁净〞和“不可接受〞想法的强迫症患者,会更有可能回避以及拖延行为疗法的任务,并因此需要额外关注与及时督促、介入等[23-24]。

IU维度整体上对四种病症都有一定的解释度(R2分别为0.218、0.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