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安陆市第一中学2023年生物高二下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安陆市第一中学2023年生物高二下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安陆市第一中学2023年生物高二下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安陆市第一中学2023年生物高二下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生物模拟测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1987年,美国科学家将萤火虫的萤光素基因转入烟草植物细胞,获得高水平的表达。长成的植物通体光亮,堪称自然界的奇迹。这一研究成果表明①萤火虫与烟草植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②萤火虫与烟草植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③烟草植物体内合成了萤光素④萤火虫和烟草植物亲缘关系很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某单基因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人群中发病率为1/100。表现正常的男性的父母、妻子均正常,两个妹妹一个正常、一个患病。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该男性的父亲含有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B.该男性与妻子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32/33C.两个妹妹的表现型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的自由组合D.患病妹妹的细胞中该致病基因的数目可能有4个3.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与此相对应的三个结构依次是()A.大脑、小脑、脑干 B.大脑、脑干、脊髓C.小脑、脑干、大脑 D.大脑、小脑、脊髓4.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解体、核膜消失发生在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5.通过对患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进行调查,绘出如图系谱,假定图中第Ⅲ1患该遗传病的概率是1/6,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A.Ⅱ3和Ⅱ4的父母中都是携带者B.Ⅱ3和Ⅱ4的父母中有一个是患者C.Ⅰ1和Ⅰ2都是携带者D.Ⅱ2和Ⅱ3都是携带者6.一般情况下,下列细胞中分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①卵细胞②受精卵③胚胎干细胞④造血干细胞⑤神经细胞A.⑤①②③④ B.⑤③①②④C.⑤①④②③ D.⑤①④③②7.下列关于各种与基因工程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DNA连接酶只能连接黏性末端B.PCR反应中的酶需要在PH稳定的缓冲液中发挥作用C.目的基因的运载体上至少有一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切割位点D.逆转录酶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RNA为模板合成互补DNA8.(10分)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A.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B.竹林中的箭竹高低错落有致,是群落在垂直结构上的垂直分层现象C.水体中的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影响水生植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原因是光照二、非选择题9.(10分)下图为制备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向小鼠注射抗原后,所获得的免疫抗血清实际上是含有______的混合物,这种方法制备的抗体不仅产量低,而且纯度低。与其相比,单克隆抗体突出的优点在于它的______,并能大量制备。(2)图中选用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如果仅考虑细胞的两两融合,其融合细胞有______种类型。(3)图中两次筛选的目的不同,其中筛选①的目的是筛选出______,筛选②的目的是筛选出______。(4)科学工作者正在研究的用于治疗癌症的“生物导弹”就是______,请指出一种用“生物导弹”治疗癌症的方法较普通化疗的优点______。10.(14分)根据图和表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被测物质钾离子氯离子海水0.01mol/L0.50mol/L细胞液0.59mol/L0.04mol/L(1)图中1是____________________,2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1在细胞膜中作为_________________,2在钾离子、氯离子通过该植物细胞膜时作为________。(3)从表中数据可知,植物细胞从海水中吸收_______离子并向海水排出__________离子。由此可见,植物细胞膜对离子的通过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4)钾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5)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上的___________的种类和_____。11.(14分)下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N1—N6代表能量值)(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应该是图中的(2)图中第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3)蜣螂N6所利用的能量是直接来自生产者还是初级消费者所同化的?__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4)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请据图分析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12.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四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与A方式相比,B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_______,参与该物质合成、加工的具膜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2)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通过______(请填图中英文字母)方式进行,随后胰岛素随血液运输到达靶细胞,与细胞膜上的________结合,体现细胞膜的________功能。该种运输方式体现出细胞膜具有_________的特点,具有这种特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胰岛素属于一种分泌蛋白,教材中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所用方法为________,该实验的因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A、B、C、D四种方式中需要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含答案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答案解析】美国科学家将萤火虫的萤光素基因转入烟草植物细胞后,需整合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才能遗传复制并表达,说明萤火虫和烟草植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且结构基本相同,①正确,萤光素基因转入烟草植物细胞后能成功表达,说明萤火虫和烟草植物合成蛋白质的方式基本相同,这两种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②正确;长成的植物通体光亮,说明烟草植物体内合成了萤光素,③正确;题意不能体现萤火虫和烟草植物亲緣关系,④错误,故A正确。2、C【答案解析】

根据父母正常,女儿患病可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父母的基因型均为Aa。该男性的基因型为1/3AA、2/3Aa。人群中aa%=1/100,故a%=1/10,A%=9/10,推知AA%=9/10×9/10=81/100,Aa%=2×9/10×1/10=18%,正常人群中Aa占18%÷(18%+81%)=2/11。【题目详解】A、根据该男性的妹妹患病可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父亲为该病的携带者,A正确;B、由上分析可知,该男性的基因型为:1/3AA、2/3Aa,妻子的基因型为9/11AA,2/11Aa,他们生一个患病孩子即aa的概率为2/3×2/11×1/4=1/33,则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32/33,B正确;C、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不能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两个妹妹的表现型不同是性状分离的结果,C错误;D、患病妹妹的基因型为aa,细胞中该致病基因的数目可能有4个,D正确。故选C。3、A【答案解析】试题分析:(1)语无伦次与语言中枢有关,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故语无伦次与大脑有关;(2)小脑有维持平衡、协调运动的功能,走路不稳即与小脑的麻醉有关;(3)呼吸急促与呼吸中枢有关,呼吸中枢位于脑干,故呼吸急促与脑干有关;故选A.4、A【答案解析】

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题目详解】根据有丝分裂各期的结构变化规律可知:前期时核膜和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故选A。【答案点睛】熟记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B【答案解析】

据图分析,图中Ⅰ1和Ⅰ2都正常,他们的女儿Ⅱ1患病,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致病基因为a,则Ⅰ1和Ⅰ2基因型都是Aa,Ⅱ2基因型都是1/3AA或2/3Aa。【题目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Ⅱ2为1/3AA或2/3Aa,若Ⅱ3和Ⅱ4的父母中都是携带者,则Ⅱ3也为1/3AA或2/3Aa,则Ⅲ1患该遗传病的概率是2/3×2/3×1/4=1/9,A错误;已知Ⅱ2为1/3AA或2/3Aa,若Ⅱ3和Ⅱ4的父母中有一个是患病者,则Ⅱ3基因型为Aa,故后代患病概率=2/3×1/4=1/6,B正确;据题干可知Ⅰ1和Ⅰ2都是携带者,只能判断Ⅱ2为1/3AA或2/3Aa,,但不能确定Ⅲ1患该遗传病的概率是1/6,C错误;若Ⅱ2和Ⅱ3都是携带者,则后代发病率为1/4,D错误。【答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遗传系谱图中遗传病的判断方式,能够根据图中正常的双亲生出有病的女儿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进而判断相关的个体的基因型,根据选项逐一分析答题。6、D【答案解析】

受精卵还未分化,胚胎干细胞初步分化,造血干细胞又高一点,卵细胞和神经细胞是高度分化的。故选D。7、A【答案解析】

1、DNA连接酶按其来源分有两类: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其中E·coliDNA连接酶只能连接黏性末端,T4DNA连接酶既可以连接平末端又可以连接粘性末端。2、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

①要具有限制酶的切割位点;

②要有标记基因(如抗性基因),以便于重组后重组子的筛选;

③能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存在并复制;

④是安全的,对受体细胞无害,而且要易从供体细胞分离出来。【题目详解】A、DNA连接酶可将黏性末端或平未端连接起来,A错误;B、酶的活性易受温度、PH等影响,因此PCR反应中的酶需要在PH稳定的缓冲液中发挥作用,B正确;C、作为目的基因的载体,要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便于目的基因插入,C正确;D、逆转录过程是以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催化下合成DNA的过程,需要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D正确。故选A。8、B【答案解析】

1、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阳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和栖息空间的影响。2、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题目详解】动物群落中垂直分布通常是因为植物提供的食物和栖息空间的原因,A正确;竹林属于种群,种群无垂直分层现象,B错误;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类的食物有关,C正确;由于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因此影响水生植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原因是光照,D正确。【答案点睛】本题考查群落结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B选项中竹林是种群,而非群落。二、非选择题9、Ab1、Ab2、Ab3、Ab4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流动性3杂交瘤细胞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单克隆抗体上连接抗癌药物不损伤正常细胞,且用药剂量少,毒副作用小【答案解析】

在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首先要给小鼠免疫,产生相应的浆细胞,然后将浆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经过选择培养基两次筛选,最后获得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使用了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等动物细胞工程技术.【题目详解】(1)据图可知,向小鼠注射包含多种抗原决定簇的抗原后,所获得的免疫抗血清实际上是含有Ab1、Ab2、Ab3、Ab4的混合物,这种方法制备的多克隆抗体不仅产量低、而且纯度低.与多克隆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突出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能大量制备。(2)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性-流动性;如果仅考虑细胞的两两融合,其融合细胞有3种类型(B细胞和B细胞融合、B细胞和杂交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和杂交瘤细胞融合)。(3)图中两次筛选的目的不同,其中筛选①的目的是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筛选②的目的是筛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4)科学工作者正在研究的用于治疗癌症的“生物导弹”,注入体内,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导向作用,将抗癌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所在位置,在原位杀死癌细胞.用“生物导弹”治疗癌症和普通化疗相比优点是不损伤正常细胞,且用药剂量少。【答案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0、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基本支架载体钾氯选择透过性主动运输蛋白质数量【答案解析】

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的1为磷脂双分子层,2为蛋白质。表中信息显示:细胞液中的钾离子浓度高于海水、氯离子浓度低于海水,因此细胞从海水中吸收钾离子或向海水中排出氯离子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题目详解】(1)图中1是.磷脂双分子层,2是蛋白质。(2)图中1所示的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钾离子、氯离子通过该植物细胞膜都需要载体协助,此时2作为载体。(3)表中信息显示:细胞液中的钾离子浓度高于海水、氯离子浓度低于海水,说明植物细胞从海水中吸收钾离子并向海水排出氯离子。由此可见,植物细胞膜对离子的通过具有选择透过性。(4)结合对(3)的分析可知:钾离子和氯离子都是逆浓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其方式均为主动运输。(5)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即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答案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识记和理解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从题意和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准确定位图中1和2所指代的结构或物质名称,把握表中呈现的细胞内外钾离子与氯离子浓度的高低,进而对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11、N2N5/N2生产者蜣螂N6所利用的能量是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并未被初级消费者同化,本质上应该是生产者的部分呼吸消耗,被分解者分解,未被利用【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能量流动,涉及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分析能力。(1)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即生产者同化的太阳能,分析图形是应是N2。(2)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同化量之比,分析图形可知第一营养级同化能量是N2,第二营养级同化能量是N5,所以传递效率是N5/N2×100%。(3)蜣螂N6所利用的能量是直接来自生产者而不是初级消费者,因为蜣螂N6所利用的能量是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并未被初级消费者同化,本质上应该是生产者同化的部分。(4)能量流动时在随着营养级进行的,而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的食物关系是不能逆转的,在每一营养级总有一部分能量被呼吸消耗,被分解者分解,未被利用,这些是不能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的,所以就会单向流动、逐级递减。12、载体蛋白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