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铬合金衬板_第1页
中铬合金衬板_第2页
中铬合金衬板_第3页
中铬合金衬板_第4页
中铬合金衬板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下载文档收藏衬板用中铬合金钢衬板用中铬合金钢20010 212af383d4d8d1的研制EquipmentManufactringTechnologyNo.11,2008衬板用中铬合金钢的研制欧德群,王春伟,曾庆生,王佑军,吴寿宽,星刘(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广西南宁530004)摘要:根据球磨机衬板材质的要求,进行中铭合金的研制。采用多元合金化的成分设计方法通过适当提高的研制。采用多元合金化的成分设计方法通过适当提高C、含量,r优选多元合金元素的加入量,增加钢组织中碳化物量,获得点球状或短杆状碳化物形状。再经过降温淬火和利用铸造余热等温淬火对比试验,优选钢的热处理工艺参数,提高钢的冲击韧性。该钢金相的组织为马氏体+贝氏体+残余奥氏体+碳化物,具有高硬度、高韧性、高强度的特点,可用作湿式或干式球磨机衬板。关键词:衬板;中铭合金钢;降温淬火;利用铸造余热等温淬火中图分类号:TG1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45X(2008)0018-0311-湿式球磨机衬板长期处于碱性或酸性液体介质中工作,矿石的冲击、磨损和介质的腐蚀。失效形式主同时受到磨球、要是磨损、腐蚀和断裂。为保证衬板的使用寿命,衬板材质应具备合理的力学性能匹配,即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高硬度,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抗腐蚀能力。目前,国内常用的球磨机衬使用后其残体表面硬度只有HB260〜350,板材料是ZGMn13,冲击硬化特性未能充分发挥,耐磨性较差,寿命较短。同时,高锰钢塑变抗力较低,衬板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容易变形,造成衬为解决高锰钢衬板在使用板之间相互咬合,使维修拆卸困难。中存在问题,提高衬板使用寿命,近年来我们研制开发了低合〔金钢衬板1〕,经工厂生产试用,效果良好。但是,由于低合金钢分筛选试验的基础上,确定试验钢的化学成分如表1。表1化学元素C中铭合金耐磨钢化学成分CrMnSiMoBWt.%RE微量Ti微量V微量设计成分0.50〜0.73.5〜4.50.8〜1.81.2〜1.80.4〜0.8微量2试验内容和研究方法试验钢按成分设计配料后,采用15kg中频感应电炉熔炼,熔炼温度达1550°C,经最终脱氧后出炉,浇注温度为1450°C。试样采用顶注法浇注成11mmX11mmX55mm和准14mmX160mm试样,然后磨削成10mmX10mmX55mm无缺口冲击试样和准13mmX160mm抗弯强度试样。显微组织试样和硬度试样,均从冲击试样或抗弯强度试样上截取。在摆锤式冲击试验机、材料强度试验机和洛氏硬度计上分别进行冲击韧性、抗弯强度和硬度实验。采用日立S-570扫描电镜观察分析金相组织。2.1奥氏体化温度试验为掌握奥氏体化温度对试验钢的晶粒度、硬度、冲击韧抗弯强度等的影响,进行奥氏体化温度选择试验,以确定性、试验钢合适的奥氏体化温度。试验工艺如图1所示。将冲击韧奥氏体化温度(C)主要组织是马氏体和少量碳化物,耐磨性尚有待提高,而且,球磨机衬板极易在使用后期出现断裂失效现象,使用寿命仍得不到显著的提高。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衬板用中铬合金耐磨钢的研制。该试验通过适当提高C、含量,Cr优选合金元素的加入量,增加钢组织中碳化物量,获得点球状或短杆状碳化物为提高钢的冲击韧性,试验中经过热处理工艺的形态。同时,选择,使钢获得马氏体+下贝氏体+残余奥氏体+碳化物组织,从而使该钢材具有优良的综合机械性能,提高了耐磨性和使用寿命。1试验钢化学成分的选择102097030min30min40min30min本试验以MnSiCrMo系钢为基础,采用少量、多元综合合金化的成分设计方法,通过加入碳化物形成元素Cr、Mn、Mo、〔B和非碳化物形成元素Si,发挥多元合金元素的综合作用2〜5〕,920850第第2组风冷4组第3组第1组出炉使钢能在空气中淬硬,获得马氏体+贝氏体+碳化物组织,有效地提高钢的淬透性,在保证钢的主要化学成分合适的基础上,再添加微量元素进行微合金化,不显著增加成本却可以明显地细化晶粒,提高冲击韧性和耐磨性。根据合金元素的作用和衬板的使用条件,以及在多次成加热保温时间(h)图1奥氏体化温试验工艺性和抗弯强度试样各分为4组,每组5个试样,试验后进行机械性能试验。经过比较不同奥氏体化温度对机械性能的影响收稿日期:2008-08-13作者简介:欧德群(1956一,广东清远人,)男,副教授,主要从事耐磨、耐热材料的研究。18《装备制造技术》2008年第11期后(详见本文3试验结果与分析)确定试验钢合适的奥氏体,化温度为1020°C。2.2降温淬火和回火温度试验根据奥氏体化温度试验确定的奥氏体化温度1020C,先降温淬火工艺如进行降温淬火处理,然后进行回火温度试验。图2所示。淬火加热先升温至1020C,保温30mim,以促进奥氏体均匀化,使合金碳化物溶解于基体内,提高试验钢的淬透性;为防止试验钢晶粒粗大,避免淬火应力过大,产生淬火裂纹,再将试样随炉冷至920C保温30mim。在此过程中溶解于基体中的碳化物以点球状或短杆状析出,提高了试验钢的硬将经过度和冲击韧性。随后出炉风冷。回火工艺如图3所示,降温淬火后的冲击韧性和抗弯强度试样各分为5组,每组5个试样,回火后进行机械性能试验。经比较不同回火温度对机械性能的影响后,确定试验钢合适的回火温度。淬火温度(C)30min102097092085030min30min40038036033028025030min30min开始保温30min第1组30min第2组30min第3组30min第4组风第5组冷第6组保温时间(h)950能在927〜1343C范围内直接与热源接触长期使用,导热率低,隔热性能好,具有很好的抗热震性(温度急变)和抗机械震动性。开箱温度选择为850C,900C,950C,1020C。通过试验最终选择950C进行开箱,在此温度开箱得到的组织比较细小,试样的综合机械性能较好。保温温度选择试验工艺如图4所示。将试样分为6组,每组5个试样,每组在规定的保温温度下放进保温介质中,保温30min后取出空冷至室温,进行机械性能试验。保温温度(C)开箱出炉风冷图4保温温度试验工艺在试验中,开箱温度和保温温度的测量采用经过标定校验的热电偶插入铸型内进行。在生产中为了便于操作,预先测量某一铸件(衬板)自浇注后冷却至开箱温度和保温温度的时间,在利用铸造余热等温淬火过程中,只要根据冷却时间即可判断出铸件的开箱温度和保温温度,从而进行开箱冷却和等温淬火。加热保温时间(h)图2回火前降温淬火处理工艺回火温度(C)48043038033028030min30min30min40min第30min第1组第2组冷风出炉3组第4组第5组3试验结果与分析3.1奥氏体化加热温度对晶粒度的影响用淬硬法测定试验钢在不同奥氏体化温度下的晶粒度见表2。表2中铭合金耐磨钢奥氏体的晶粒度850992089701020加热保温时间(h)图3回火试验工艺2.3利用铸造余热等温淬火试验该试验直接利用铸造余热,将浇注后冷却至奥氏体结晶完成温度的试样,从铸型中取出快冷至下贝氏体转变温度区进行保温,进行下贝氏体转变,使试验钢获得下贝体组织,从而提高试验钢的冲击韧性、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率。首先浇注试样,当试样在铸型内结晶凝固并冷却至奥氏体结晶完成温度时开箱,将试样在空气中快速冷至略高于等温淬火温度后,放入导热率低、隔热性能好的介质中保温缓冷一段时间,使试验钢获得下贝氏体组织,再将试样从保温介质中取出冷至室温。因此,试验主要进行保温介质、开箱温度和保温温度的选择。等温淬火过程,必须满足铸件打箱后高温快冷和低温慢冷的要求。高温快冷主要是避免试验钢产生珠光体型组织,这可以在开箱后空冷或风冷实现;低温慢冷的目的,是使试验钢在下贝氏体转变区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下贝氏体转变,以形成下贝氏体组织。因此,必须选择导热系数小、保温性能好的保温介质,才能在连续冷却时模拟等温淬火过程完成下贝氏体我们选择了硅酸铝耐火纤维材料,这种材料转变。根据要求,奥氏体化温度(°C)晶粒度等级88〜7结果表明,试验钢的奥氏体晶粒随温度升高而长大的倾向很小,加热至970〜1020C时,晶粒度仍很小,可见试验钢中加入的微合金化元素Ti、RE细化晶粒作用明显。V、3.2奥氏体化温度对试验钢性能的影响奥氏体化温度对试验钢机械性能的影响如图5示。试验钢的硬度随着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逐渐增高,到了920C硬度值冲击韧性随奥氏体化温度的增加缓慢,并保持在HRC62附近。升高先降后升,950C是转折点,温度升至1020C时,冲击韧性达到最大值。抗弯强度随奥氏体化温度的变化类似于冲击韧性。当奥氏体化温度(850C)较低时,试验钢组织中存在较多的铁素体,合金碳化物以团块状分布在晶界,因而试验钢的硬度较低,冲击韧性和抗弯强度较高。随着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试验钢中铁素体逐渐消失,马氏体随之增多,硬度逐渐升高,冲击韧性逐渐降低。当温度升高至950C以上,分布在晶界中的合金碳化物逐渐溶解于晶粒内,促使奥氏体成分均匀化,多元合19EquipmentManufactringTechnologyNo.11,2008金元素的综合作用得以发挥,提高了试验钢的淬透性,因而,冲击韧性和抗弯强度逐渐升高,硬度保持在较高的值。当奥氏体化温度达到1020C,试验钢的综合机械性能较好。硬度25冲击韧性(J/cm2)2015105冲击韧性抗弯强度有随保温温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当开箱温度为9500C,保温温度为280C〜330C时,试验钢具有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能,但比按1020C降温淬火加330C回火处理的试验钢的机械性能稍低。相应的金相组织见图9。由图可见试验钢的组织为马氏体+贝氏体+残余奥氏体+碳化物。30651600硬度(HRC)抗弯强度(MPa)60555045140012001000800冲击韧性25冲击韧性(J/cm2)硬度2015105250280330360380400保温温度(C)90085080075065950抗弯强度850920970淬火温度(C)1020抗弯强度555045图5奥氏体化温度对试验钢机械性能的影响3.3回火温度对试验钢性能的影响回火温度对试验钢机械性能的影响如图6示。试验钢的硬度没有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回火温度达480C时,硬度仍保持在HRC58左右,可见试验钢具有良好的抗回火稳定但性。冲击韧性在330C回火时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下降,低于430C回火没有出现明显的回火脆性。可见试验钢的回火脆性比较小。当回火温度低于430C时,抗弯强度在1650〜1800MPa波动,高于430C回火时,抗弯强度逐渐升高。由图6见,1020C降温淬火,经再经330C用中铬合金耐磨钢的研制钢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相应的金相组织见图7。由图可见试验钢的组织为马氏体+贝氏体+残余奥氏体+碳化物。图8利用铸造余热等温淬火的保温温度对机械性能的影响35冲击韧性冲击韧性(J/cm2)抗弯强度252015280330380430回火温度(°C)480硬度30706560555022002000180016001400图9)(MPa抗弯强度利用铸造余热等温淬火金相组织400X)(HRC硬度由于利用铸造余热等温淬火处理的试验钢没有经过再加热处理,而是直接开箱空冷至保温温度,放进保温介质中保试验钢晶界间存在断网状或块状碳化物,使冲击韧温。因而,性、抗弯强度下降,而硬度较高。实际上,试验钢在保温介质中并不是等温,而是缓慢冷却,若冷却速度大了,在贝氏体转变区获得贝氏体的量就少,这样,试验钢的冲击韧性得不到显著的提高。图6回火温度对试验钢机械性能的影响4结论(1)由于多元合金元素的综合作用,试验钢具有晶粒细小、淬透性好、综合机械性能良好的特点。(2)经1020C降温淬火,再经330C回火的试验钢的组织为马氏体+贝氏体+残余奥氏体+碳化物,试验钢的机械性能:HRC=58〜60、冲击韧性ak=20〜30J/cm2、抗弯强度ow=1600〜1800MPa。 (3)利用铸造余热进行等温淬火热处理不但可以使试验图7回火金相组织400X钢获得马氏体+贝氏体+残余奥氏体+碳化物组织,而且可以节约能源,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当开箱温度为9500C,保温温度在280〜330C时,试验钢的机械性能:HRC=59〜63、冲击韧性ak=15〜24J/cm2、抗弯强度。w=850〜920MPa,比按1020C降温淬火加330C回火处理的试验钢的机械性能稍低。(4)中铭合金耐磨钢可用作球磨机衬板材料。生产中根据3.4利用铸造余热等温淬火的保温温度对机械性能的影响利用铸造余热等温淬火的保温温度对机械性能的影响如图8所示。在较低温度保温时,冲击韧性随保温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保温温度为330C时达到最大值。试验钢的硬度比较高,保持在HRC59〜63之间,保温温度对硬度值的影响不大。(下转第27页)20)(MPa抗弯强度硬度(HRC)60《装备制造技术》2008年第11期参考文献:[3]孙宝玉,压电驱动超精密定位工作台的研究[J].机械设计与研等.163.究,2001,(8):周兆英.柔性铰链的计算和分析[J].机械设计与研究,[4]吴鹰飞,120.2002,(6):[1]王建林,压电陶瓷用于纳米定位系统的研究[J].航空精密制造等.89.技术,1997,(10):[2]曹坚,基于压电陶瓷的二维微动工作台有限元分析[M].机床等.与液压,2003,(12): 158.BasedonthePiezoelectricCeramicMicro-drivePlatformControlTechnologyWANGMin(CollegeofEngineering,JimeiUniversity,XiamenFujian361021,China)Abstract:piezoelectricceramicdriveinrecentyearsdevelopedanewtypeofmicro-displacementcontroldevices,theuseofpiezoelectricceramicinversepiezoelectriceffectaccordinglytoproducethestressandstrain,youcandrivetwo-dimensionalflexiblehingefrettingagenciestoachievemicro-displacement,Achievetwo-dimensionalpositioning.Byanalyzingthebasictheoryofpiezoelectricceramicandnon-linearfeaturesandcompensationmeasurestodriveoutthedirectpiezoelectricceramicmicro-drivecontroltechnologyplatform.Keywords:piezoelectricceramicdrive;non-linearcharacteristics;frettingplatform( 上接第20页)衬板使用的工况和材质要求的不同以及工厂的实际生产条件,可选用利用铸造余热等温淬火工艺或降温淬火+回火工艺进行热处理。参考文献:[1]欧德群.中碳低合金耐磨钢衬板 与应用[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 (1:56—60.[2]李隆盛.铸钢及其熔炼[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3]谢敬佩,等.耐磨铸钢及其熔炼[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4]本溪钢铁公司第一炼铁厂.硼钢[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77.冶金工业出版社,1982.[5]余宗森.钢中稀土[M].北京:TheDevelopmentofMediumCrAlloyedSteelUsedforLinerBoardOUDe-qun,WANGChun-wei,ZENGQing-sheng,WANGYou-jun,Shou-kuan,XingWULIU(CollegeofMechanicalEngineering,GuangxiUniversity,Nanning530004,China)Abstract:Basedonrequirementforthematerialofballmilllinerboard,developedmediumCralloyedsteel.adoptthe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