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五首野望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1页
唐诗五首野望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2页
唐诗五首野望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3页
唐诗五首野望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4页
唐诗五首野望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望王绩/10/10第1页学习目标一、把握诗歌朗诵节奏,朗诵与背诵诗歌。二、体味诗歌意蕴,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三、学习诗人品格情操,感受诗人人格魅力。/10/10第2页诗人介绍王绩(585~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初诗人。王绩是隋末大儒王通弟弟。除一度作过六合县丞、太乐丞等卑职外,一生大部分时间隐居乡里。生平不拘礼教,豪放纵酒,自比阮籍、陶渊明。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有避世思想和抑郁感叹,与唐初流行浮靡诗风显然有别。/10/10第3页写作背景

选自《东皋子集》

东皋是王绩隐居乡里时游玩之地。诗写秋天黄昏景象,因为诗人独自置身于东皋野外,所以诗中充溢着孤独感受和与世俗不合落寞情怀。

/10/10第4页字词了解

东皋:徙倚:

犊:薄暮:落晖:采薇:(gāo)诗人隐居地方。(xǐyǐ)徘徊,往返走。(dú)小牛,这里指牛群。黄昏。落日薇,是一个植物/10/10第5页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首颔颈尾/10/10第6页课文注释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东皋(gāo):诗人隐居地方。2、薄暮:黄昏3、徙倚(xíyǐ)

):徘徊,往返地走。4、落晖:落日。5、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6、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7、采薇: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作周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终饿死。薇,是一个植物。

8、依:归依。

/10/10第7页诗文全解

句解:在黄昏

时候,

我伫立在东皋村头

怅望,彷

徨徘徊心中没有主

张。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10/10第8页诗文全解句解:每一

棵树都凋

谢枯黄,

每一座山

峰都涂上

落日余

晖。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10/10第9页诗文全解句解:放牛

人赶着牛

群回家,

猎人骑着

骏马带回

猎物。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10/10第10页诗文全解

句解:我看

到这些人

又并不相

识,心情

郁闷于是

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采薇”诗句。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10/10第11页大家试一试?1.《野望》中写出自然景色句子是: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2.《野望》中抒发作者孤独抑郁之情诗句是: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3.王绩在《野望》一诗中写放牧和打猎人各自随愿而归诗句是: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10/10第12页谈谈“望”字在诗中作用。“望”字总领全诗,以下写“望”中所见,颔联与颈联都照应“望”字,描绘全是诗人所见之景。结合首联和尾联,这首诗表示了诗人怎样心情?首联点明躬耕归隐身份,表现了百无聊赖彷徨心情。尾联表明在现实中难觅知音,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人交朋友了。/10/10第13页诗歌尾联利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利用典故,诗人利用伯夷,叔齐归隐采薇典故,意在表明自己归隐生活,再次表示了不被朝廷赏识抑郁。简析颔联和颈联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宛如一幅山野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10/10第14页品味名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举目四望,处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特写,带着牧歌式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10/10第15页中心思想这首诗在艺术上以质朴、自然见长。全诗写是秋色中山野,在闲适情趣中业透露出诗人彷徨无依莫名苦闷。/10/10第16页黄鹤楼《崔颢》第17页作者

崔颢,汉族,唐朝汴(biàn)州(今河南开封市)人,以《黄鹤楼》诗,颇令李白折服。玄宗开元年间登进士第,开元后期曾出使河东军幕。诗风精练婉约李白则属于豪放派诗人第18页背景唐代诗人崔颢游宦(huàn)到了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生情,写下此诗。第19页黄鹤楼位于武汉市蛇山,始建于公元223(三国时期吴)。被称作“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

第20页全诗译文传说中仙人驾黄鹤离去,这个地方只留下了黄鹤楼。飞去黄鹤再也不会返回,几千年过去了,只留下了白云在这里浮荡。

第21页白日下,汉江(平原)碧树清楚可数,鹦鹉洲芳草长得密密稠稠。日已黄昏,却不知何处是我故乡?面对江面上弥漫茫茫烟波,让我愁绪油然而生。第22页重点字词昔人:指传说中骑鹤仙人返:返回

空:只

悠悠:浮荡样子川:平原历历:分明样子芳草:香草,古时惯用于比作愁思萋萋:草木茂盛样子乡关:故乡第23页黄鹤楼崔颢这诗依次描写了哪些景色?第24页黄鹤楼,白云,阳光,汉阳树(汉阳城树木),芳草,鹦鹉洲,日暮,长江第25页黄鹤楼之美一:意中有象,虚实结合意境美二:气象恢弘,色彩缤纷绘画美三:声调自然,音节分明音乐美第26页逐句解析第27页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底色,为乡愁情结抒发作了潜在铺垫。第28页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江天相接画面因白云衬托愈显宏丽阔大,诗人心境渐受感染而开朗。国家兴亡历史变迁,如黄鹤一去不返,物是人非,但白云还如当今世态,悠悠千载。第29页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艳阳高照,碧空如洗。写景,其实也写出了诗人历史苍凉感。恍惚中,汉水岸树木化作思念之人,伫立在眼前。

第30页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游子要归乡,然而天下游子故乡又在何处呢?眼底生出浓浓迷雾像江上雾霭,是隐隐泪花乡愁。诗作以“愁”收篇,其实“愁”这个字统领了全文。准确表示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相照应。第31页感叹以丰富想象力将读者引入远古,又回到现实。种种情思和自然景色交融在一起,有谁能不感到它凄婉苍凉。第32页赏析首两句发人去楼空、岁月不再之慨,寄托着诗人悲叹。末两联写江中景色之美,画面顿生明暗对比,但随即落笔暮霭烟波,原来是乐景写哀,愁绪无限。第33页这首诗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它以起伏文笔表现缠绵乡愁。黄鹤楼因山而名,“仙人乘鹤”被诗人巧妙利用了,使诗篇产生了令人神往魅力。

赏析2第34页

诗人描写了登黄鹤楼所见所感,作者从仙人乘黄鹤来此游憩漂亮神话,点出黄鹤楼,接着由仙人已离去,永远不再回来,只留下黄鹤楼及晴川、芳草、汉阳树、鹦鹉洲,与白云共悠悠千载,抒发了思念故乡愁思。主旨第35页李白写黄鹤楼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第36页读了这首诗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何?这首诗表示了诗人什么感情呢?这首诗题目标作用尾联作用(有多少说多少)第37页课堂练习以下了解有误一项是()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改变,气势雄浑,感情真挚。B.后四句想象天晴时登楼眺望,由渺不可知感受转到晴川草树景象。C.尾联用烟波浩渺长江衬托作者思绪,与开头意境对应,情融景中。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改变,从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绝唱。B第38页使至塞上王维第39页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著有《王右丞集》作者介绍第40页开元二十五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塞察访军情。这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写出塞时沿途景色。题意为“出使到边塞上”。题目解读第41页词语解释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烟:烽火,报警时点烟火。长河:黄河。第42页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终于碰到了骑马兵士,一问才知道将官正在燕然前线呢!我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出使途中经过边塞居延(暗示了被排挤出朝廷处境)山高路远,我以为自己像飘飞蓬草一样出了汉家边塞,又似北归大雁普通飞入胡天上空。只见那沧茫无际沙漠,没山没树远处烽火台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杳无尽头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着一轮圆圆落日。第43页找出本诗对偶句、写景句。这首诗表示了诗人什么情感?你从诗中语句看到了什么画面呢?详细说说。你认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写得好吗?为何?诗中有画。有线条、有构图、有色彩。明确:征蓬、归雁,即景设喻,用以自比,传达出诗人被排挤受命赴边幽微难言内心情感。对塞外大漠风光描绘,融情于景,表示了自己孤寂情绪。第44页精彩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译:大沙漠里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更圆。

这句话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赞为“千古壮观名句。”第45页品味佳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构图美:线条美:色彩美:近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长河奔流纵是烟,横是河,圆是落日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河水闪闪——空间阔大——层次丰富——鲜明优美第46页写作特色

《使至塞上》诗歌以传神笔墨刻画了奇特壮观塞外景色。第47页总结:

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守边将士爱国精神赞美,也侧面表露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后内心抑郁之情。第48页第49页第50页第51页第52页第53页渡荆门送别

李白第54页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诗人。少有逸才,志气宏放,好剑术。其诗多惊世之语,想象奇特,格调雄奇豪放,是浪漫主义诗人代表。

第55页渡荆门送别

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第56页荆门山,在现在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楚地辽阔无际原野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天镜海市蜃楼,形容江上云霞漂亮景象。更爱注释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平原第57页渡荆门送别

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按节奏读:乘一只小船远去荆门之外,来到楚国漫游。青山伴随平原伸展消失,江水在辽阔原野上东流。月亮映在水中,好象天上飞下明镜,云霞变幻,就像海市蜃楼。更爱来自故乡江水,不远万里送我这一叶小舟。第58页李白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依据什么得此结论?从故乡来,到楚国去。“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可证。第59页哪几句写所见到景色?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壮阔雄奇第60页“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采取什么手法?

含有什么感情?拟人手法,故乡水送我来楚国。含有思念故乡感情。第61页首联交代远渡地点和此行目标。颔联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衡万里长江图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近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尾联抒发了思乡深情第62页"随"字将群山与原野位置逐步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们以空间感和流动感。颈联诗所描绘意境: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迟缓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天上云彩,层层叠叠,组成海市蜃楼。第63页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自剑门之外西蜀沿江东下,来到了楚国境内作一次旅游。崇山伴随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飞来天镜,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行舟。

远景

渡荆门送别近景叙事抒情写景拟人对偶第64页《渡荆门送别》:这首诗以清新飘逸笔触描绘了沿长江顺流而下所见到景象,抒发了初入平原喜悦心情,表现了诗人思念故乡感情。第65页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第66页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第67页苏提春晓第68页柳浪闻莺第69页雷峰夕照第70页断桥残雪第71页作者介绍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诗人和文学家。他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第72页写作背景白居易是在长庆二年(公元822年)七月被任命为杭州剌史,而在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剌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应该写于长庆三、四年间春天。这首诗选自《白氏长庆集》卷二十。写于长庆三年(823),是一首七言律诗。第73页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第74页钱塘湖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