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综合测评【含答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综合测评【含答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2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综合测评【含答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3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综合测评【含答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4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综合测评【含答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公元前4世纪末,埃及尼罗河口的城市逐渐发展成了地中海上最大的商港,两河流域的塞琉西亚、东西方交通要道安条克城、小亚细亚西北部的帕加马城等逐渐成为闻名于世的商贸中心。这些商贸中心的兴起得益于()A.马其顿人的扩张B.罗马奴隶制的发展C.希腊文化的衰弱D.班超对西域的经营答案A解析公元前4世纪末,正值亚历山大帝国时期,亚历山大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尼罗河口的城市”“两河流域的塞琉西亚”“东西方交通要道安条克城”“小亚细亚西北部的帕加马城”均在帝国版图内,这些城市的兴起有利于商贸的发展,故选A项。罗马当时尚未扩张到这些地区,故排除B项;希腊文化得到传播与发展,而非衰弱,故排除C项;班超对西域的经营是在东汉时期,当时东汉尚未建立,故排除D项。2.亚历山大远征后,在希腊化世界及其周边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以西亚为中心,以地中海和中亚、印度为两端的新交通体系,在张骞到达中亚之前的公元前2世纪中后期,后来的丝绸之路西段(自帕米尔以西)实际上已经开通。这表明()A.张骞对丝绸之路开辟作出决定性贡献B.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C.希腊文明的传播对丝绸之路开通的贡献D.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自古以来就很频繁答案C解析材料指出在张骞到达中亚之前,丝绸之路西段已经开通,这一部分交通体系是希腊文明的传播范围,故选C项。材料指出张骞到达中亚之前丝绸之路西段实际上已经开通,不是强调张骞的贡献,也没有指出开辟丝绸之路势在必行,排除A、B两项;材料中的丝绸之路的西段基本不涉及中国,不能推断出D项,故排除。3.元宪宗元年(1251年),蒙哥即位时,在波斯境内,尚有两个国家保持独立:一是立国于马三德兰地区(今伊朗北部马赞德兰省)的木剌夷国;一是建都巴格达的黑衣大食王国(报达国)。其西还有叙利亚国。此三国彼此不相声援,地位孤立。其中木剌夷人屡劫蒙古商旅。蒙哥大汗为了维护蒙古汗国的权益,扩大疆土,决定远征波斯,以图在该地建立一个统一的政权。材料反映了蒙古西征()A.灭掉花剌子模国,直抵黑海北岸B.以西亚地区为目标,攻占巴格达C.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一带D.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答案B解析材料“一是建都巴格达的黑衣大食王国(报达国)”“蒙哥大汗为了维护蒙古汗国的权益,扩大疆土,决定远征波斯”等,反映了13世纪中叶蒙古以西亚地区为目标,攻占巴格达的第三次西征,故B项正确。4.罗姆国在与蒙古西征军的作战中失利,逐渐衰落。生活在罗姆国的奥斯曼土耳其人趁机建立了独立的公国,攻占了罗姆国大部分领土。在此之后,随着伊利汗国的衰落和瓦解,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势力逐渐强大。这说明()A.蒙古西征的过程就是奥斯曼帝国扩张的过程B.西亚政治版图的剧变与蒙古势力的兴衰息息相关C.蒙古西征逼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向欧洲进军D.应对奥斯曼帝国的侵扰是蒙古人西征的重要原因答案B解析蒙古西征瓦解了罗姆国,使奥斯曼土耳其人建立国家,蒙古西征建立了伊利汗国,伊利汗国的衰落和瓦解,又引发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壮大,这说明西亚政治版图的剧变与蒙古势力的兴衰息息相关,故选B项。蒙古西征的过程,与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并不一致,排除A项;从材料可知,蒙古西征催生了奥斯曼土耳其人的政权,并没有逼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向欧洲进军,排除C项;结合所学可知,蒙古人西征与奥斯曼帝国的侵扰无关,排除D项。5.《联邦党人文集》有这样的论述:“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这种“双重保障”是指()A.天赋人权与社会契约B.权力的分立与制衡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D.分权制衡与联邦制答案D解析材料“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体现了分权制衡和联邦制的特点,故D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没有直接体现,故排除;B、C两项只是反映出材料部分信息,故排除。6.1777年11月15日,经过大陆会议反复讨论后,草案才得以通过,定名为《邦联和永久联合条例》(简称《邦联条例》),《邦联条例》成为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之前的一部国家基本法。该条例的颁布()A.巩固了美利坚民族的统一B.不利于各殖民地联合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C.有利于战争期间国际贸易D.在美国独立后巩固了中央集权统治答案A解析《邦联条例》是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之前的一部国家基本法,这部法律颁布于独立战争期间,有利于各邦联合共同打击英国殖民统治,巩固了美利坚民族的统一,故选A项。《邦联条例》有利于联合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排除B项;此部法律同国际贸易无关,排除C项;《邦联条例》在美国独立后使中央权力弱小,给新生的美国带来了困境,排除D项。7.下图为1945年某地的人口组成比例,请问这种人口结构最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个地区?()A.拉丁美洲 B.南非C.巴尔干半岛 D.印度答案A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存在黑种人、白种人、混血种人和原住民,其中黑种人和白种人所占比重较大,结合所学可知,这里的原住民必然是印第安人,故A项正确;非洲的原住民就是黑种人,故B项错误;巴尔干半岛的原住民就是白种人,故C项错误;印度黑种人比重较小,故D项错误。8.拿破仑在意大利统治时期,在各地强迫施行《拿破仑法典》,使旧式的错综复杂的法律体系简化,所有的公民不分贫富贵贱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表明拿破仑战争()A.稳定了法国的社会秩序B.客观上扫荡了欧洲封建势力C.得到欧洲各民族的拥护D.导致了拿破仑帝国的覆亡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拿破仑法典》是一部资产阶级法律,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资本主义的立法奠定了基础,拿破仑战争中强迫推行《拿破仑法典》,符合资产阶级利益诉求,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故选B项。9.下表反映了1861—1898年中国教案的情况。据此可知,甲午战争后()项目1861—1894年12月1895—1898年10月房产、地产纠纷193文化、习俗冲突133口角细故70干涉词讼20团会对教民的打击011其他52A.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文化渗透松弛B.团会对教会攻击是教案主要冲突形态C.官方的介入使民教冲突得以明显缓和D.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西方信仰势力答案B解析材料数据反映的1861—1898年中国教案分类当中,团会对教民的打击数量剧增,并占据多数,这说明甲午战争后团会对教会攻击是教案主要冲突形态,故选B项。19世纪末期,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文化渗透并没有松弛,排除A项;材料数据没有反映官方的介入使民教冲突得以缓和,而是说明民教冲突加剧,排除C项;仅凭材料数据无法说明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西方信仰势力,排除D项。10.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国留学的学生中去美国的人非常少。1906年3月,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到白宫进谒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他建议总统将中国清政府的庚子赔款退还一部分,专门开办和津贴在中国的学校。1907年,西奥多·罗斯福给国会提出了一个咨文,指出:“我国宜实力援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繁重之国能渐融洽于近世之文化。”1908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西奥多·罗斯福的咨文。对上述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美国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文化侵略B.美国重视帮助中国发展文化教育C.美国企图强化对华文化价值观渗透D.美国企图强化对华思想控制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实力援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繁重之国能渐融洽于近世之文化”可知,美国企图以教育影响中国,即通过输出价值观影响中国国民,故选C项;材料谈论的是教育问题,不是经济问题,排除A项;美国的做法不是帮助中国发展文化教育,故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对华思想控制,故排除D项。11.甘地在给英国驻印度总督的一封信中表示,“暴力派正在得势而耀武扬威。……我的目的是发动那种力量(非暴力)来对付英国统治的有组织的暴力以及增长中的暴力派的无组织的暴力。静坐不动就是放纵上述的两种势力”。据此可知,甘地()A.目睹暴力的危害性,倡导与英国殖民当局合作B.抨击阿姆利则惨案,提出同英国全方面不合作C.主张对英国殖民当局“文明不服从”D.基于非暴力思想,主张管制暴力事件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我的目的是发动那种力量(非暴力)来对付英国统治的有组织的暴力以及增长中的暴力派的无组织的暴力。静坐不动就是放纵上述的两种势力”可知,甘地主张非暴力,既反对英国的有组织暴力,又反对印度暴力派的无组织暴力,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对付英国统治的有组织的暴力”可知,甘地同样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排除A项;根据材料“甘地在给英国驻印度总督的一封信中表示”可知,甘地并不是与英国全方面不合作,B项排除;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1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孙中山指出:“自欧战告终,世界局面一变,潮流所趋,都注重到民族自决。”“凡夫一切帝国主义之侵略,悉当祛除解放,使中华民族与世界所有各民族同立于自由平等之地。”孙中山的这一认识()A.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发生B.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性质C.是对民族主义的新发展D.是国共合作实现的基础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民族自决”“凡夫一切帝国主义之侵略,悉当祛除解放,使中华民族……立于自由平等之地”并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一改对帝国主义的幻想,明确反对帝国主义,这是对民族主义的新发展,故选C项。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浪潮不断发展。1958年戴高乐上台后,通过谈判承认法属阿尔及利亚独立,并使大多数说法语的非洲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初获得了独立。此举意在()A.加速世界殖民体系瓦解B.重塑法国的大国形象C.遏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D.削弱美苏两极的力量答案B解析20世纪50年代,法国戴高乐上台之后,不再追随美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材料中“承认法属阿尔及利亚独立”的目的是重塑法国的大国形象,故B项正确。法国戴高乐的行为不是加速世界殖民体系瓦解,故A项错误;非洲的独立与不结盟运动的发展相符合,此举显然不是遏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中法国此举显然不是削弱美苏两极的力量,故D项错误。1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迅猛发展,到1990年,随着纳米比亚的独立,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然而,截至2019年,在全世界47个最不发达国家中非洲就有33个。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国家未开展经济合作B.长期殖民统治导致经济基础薄弱C.非洲国家独立后不重视经济发展D.经济全球化继续拉开了贫富差距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的是非洲独立后的经济发展依然落后,这主要和西方人的殖民统治有关,故选B项。A、C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经济全球化不是根本原因,且不是材料主旨,排除D项。15.20世纪80年代,新加坡政府成立了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曾多次主办高规格的儒学会议。在新加坡政府的号召下,新加坡的大众传播机构和民间社团也做出了积极回应。上述举措()A.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形态B.不利于移民社会文化多元化C.推动了儒学在东南亚的传播D.消除了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新加坡政府推动儒学传播与发展,故选C项。新加坡并不是政教合一的国家,排除A项;发扬儒家文化,有利于促进新加坡的文化多元化,排除B项;“消除”表述错误,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16题25分,17题15分,共40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之恒言,曰“时代思潮”,此其语最妙于形容。凡文化发展之国,其国民于一时期中,因环境之变迁,与夫心理之感召,不期而思想之进路,同趋于一方向;于是相与呼应汹涌,如潮然……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者也。——摘编自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材料二晚清进步思潮是晚清时期中国社会剧变的现实在思想意识领域的反映。……当时出现了持续不断的全局性社会危机及中西文化的冲突融合。……晚清涌现出来的社会思潮大都具有实践意义,几乎所有的社会思潮都被人们用作推动社会进步和民族独立的工具或者思想武器。……新的思潮往往诞生在旧思潮的母体中,而旧思潮却仍然要与新思潮相互纠缠并延续很长一个时期,这样的纠缠有旧思潮对新思潮的孕育,也有对新思潮的遏制。……当时思想家们对中国社会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了憧憬,也表明他们对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特殊国情知之甚少,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上思考不够成熟。——摘编自陈国庆《论晚清进步思潮的渊源和特点》(1)根据材料一,指出构成社会思潮的要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时期的主要进步思潮。(10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对晚清进步思潮出现的原因和特点进行论证。(要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15分)答案(1)要素: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思潮:经世思潮;洋务思潮;维新思潮;爱国主义思潮;民主主义思潮。(答出其中3点即可)(2)原因:一是中国社会危机。鸦片战争以后的几十年中,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引发了中国的全面危机,中国逐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二是中西文化冲突交融。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输入,给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以猛烈冲击。中国有识之士需要面对如何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问题。特点:一是具有实践性(或工具性)。如洋务思潮应用于洋务运动;维新思潮应用于戊戌维新运动;三民主义应用于辛亥革命等。二是具有新旧思潮的交叉性(或继承性)。如洋务思潮的“中体”思想;康有为借助经学宣传变法思想。三是具有理想性(或进步性)。如维新思潮提出实行君主立宪制;三民主义提出建立共和制度、“平均地权”等。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加坡开始自治时,英国殖民者留下了初步具备一定制度文化水平的政治遗产,如林德宪法、议会民主制度、精英政治、法治等。由于文化和制度的惯性,这些具有现代性和民主性的因素被新加坡政府保留在自治后的政治体制内,并在实用理性主义的主导下与东亚儒家文化进行了有机融合。新加坡有复杂的种族关系,有众多的信仰门派,有多种文化传统,有多种语言和教育,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社会体系中,要进行有效的社会整合和社会管理,一个超越国内任何一个阶级、种族和文化的“强政府”成为必然要求。在长期殖民统治下,新加坡经济结构呈现畸形态势。由于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的经济差距,为了尽快缩短现代化进程,赶超先进,新加坡不得不设法获得从经济结构中无法获得的推动力,这就是动员全民族的热情,搞各种社会运动来促进经济发展,而这只能由国家来进行。——摘编自孙建红《新加坡软权威主义政府的“善政”之道》材料二李光耀在选择新加坡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时,采取了一种务实主义立场,以我为主,唯我所需,不管何种发展方式和道路,只要有利于新加坡的发展、繁荣、公正和秩序就行,无惧他人说三道四。典型的是他拒绝了西式的民主,建立了以行政为主导的政治制度,对内实行铁腕治理。学界将这一模式称作“软权威主义”或柔性家长制。它缺乏民主,但又不同于典型的独裁专制,因为它具有高素质而又廉洁高效的行政团队和严明的法治,这两点既使新加坡获得了高速发展的效率,又维护了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公正。——摘编自沈海平《“新加坡模式”的启示》(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新加坡政府“善政”之道形成的主要原因。(7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加坡模式”的主要特点,并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