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农专硕5选2之免疫-第八章血清学反应_第1页
南农专硕5选2之免疫-第八章血清学反应_第2页
南农专硕5选2之免疫-第八章血清学反应_第3页
南农专硕5选2之免疫-第八章血清学反应_第4页
南农专硕5选2之免疫-第八章血清学反应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免疫学技术的类型按抗原抗体反应性质不同,可分为凝集性反应、标记抗体技术、有补体参与的反应、中和反应以及电免疫反应、免疫转印、蛋白质

等技术。凝集试验

直接凝集试验、间接凝

集试验、乳胶凝集试验沉淀试验

环状沉淀试验、絮状沉淀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免疫电泳补体参与的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4

标记抗体技术荧光抗体技术、酶标抗体技术、放射免疫测定、化学发光标记技术、免疫电镜技术、免疫胶体金技术中和试验电免疫反应中和试验免疫传感器技术7

免疫

技术蛋白质

技术二、

学反应的特点1、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与交叉性学反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如猪瘟

的抗体只与猪瘟

结合。同一抗原分子可具有多种不同的抗原表位,若两种不同的抗原具有一个或多个相同(相似)的抗原表位,在与相应抗体反应时可出现交叉反应(crossreacion)2、抗原抗体结合的可逆性抗原与抗体的结合为弱能量的共价结合,其结合力取决于抗体的抗原结合位点与抗原表位之间形成的共价键的数量、性质和距离,由此可分为高亲和力、中亲和力和低亲和力抗体。抗原抗体结合是分子表面的结合,该过程受物理、化学和热力学的法则所制约,结合温度在

0~40℃,pH在4~9。如温度超过60或pH在3以

下,则可解离。等价带表示抗原与抗体比例最合适,形成大而多的结合物,此时在反应体系中测不出或有极少游离的抗原或抗体;抗体过剩带(前带)和抗原过剩带(后带)皆表示抗原与抗体的比例不合适,所形成的结合物少且小,在反应体系中存在着较多的游离抗原或抗体3、抗原抗体结合的比例性与结合物的可见性4、抗原抗体反应的阶段性第一阶段是抗原抗体的特异结合,此阶段仅需几秒到几分钟,尚无可见反应第二阶段为可见反应阶段,需数分钟、数小时乃至数日,受各种因素影响三、抗原抗体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1、抗原和抗体浓度、比例抗原和抗体浓度、比例对抗原抗体反应影响最大、是决定性因素,如前所述。2、电解质3、温度4、酸碱度四学技术的应用一、动物疫病二、动植物体内生理活性物质研究三、物种及微生物鉴定四、生物制品研究五、动物疫病致病机理研究六、分子生物学研究第二节凝集反应

(agglutination)(动画演示)凝集试验是指颗粒性抗原(细菌、细胞等)与相应的抗体,或可溶性抗原(亦可用抗体)吸附于与免疫无关的载体,形成致敏颗粒(免疫微球)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在有合适的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小块。一、直接凝集试验(direct

agglutination

test)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直接结合,并出现凝集现象的试验,称直接凝集试验。按操作方法,分为玻片法和试管法两种。1

玻片法为一种定性试验。是将含有已知抗体的(适当稀释)与待检菌悬液各一滴在玻片上混合,数分钟后,出现颗粒状凝集。方便快速,用于细菌的鉴定或分型。2

试管法为一种半定量试验。用以检测待检

中是否存在相应抗体和测定该抗体的效价。可作为临床

或流行病学

。操作时将待检

进行倍比稀释,然后加入等量抗原,37℃水浴数小时,观察凝集程度。二间接凝集试验(indirctagglutination)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先吸附于一种与免疫无关的、一定大小的不溶性颗粒表面,然后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作用,在有电解质存在的适宜条件下,出现特异性的凝集反应。常用的载体有红细胞、乳胶、炭粉、离子交

换树脂等。可溶性抗原为细菌的裂解物或浸出液、、

物或裂解物、各种蛋白等。1

间接血凝试验

(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test)亦称为

血凝试验,是将可溶性抗原致敏于红细胞表面,用以检测相应抗体。如用抗体致敏于红细胞表面,用以检测相应抗原,称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everse

passivehemagglutination

test).乳胶凝集试验

(Latex

agglutination

test)协同凝集试验(co-agglutination

test)覆盖有特异性抗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相应的抗原结合时,可产生凝集反应,称协同凝集试验.因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有SPA,能与多种动物的IgG结合。第三节沉淀反应(precipitation

test)沉淀反应是指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合适电解质存在下,出现肉眼可见的白色沉淀。参与反应的抗原称沉淀原,抗体称沉淀素。可溶性抗原分子量小,单位体积内所含的量多,在做定量实验时,常稀释抗原,否则易出现前带现象。1

环状沉淀试验(ring

precipitation

test)是最简单的沉淀试验,目前仍使用。在一支小口径试管内,先加入已知抗体,然后沿管壁加入待检抗原叠加于抗体表面。数分钟后,液面交界处出现白色环状沉淀。如Ascoli试验2

琼脂扩散试验(

琼脂是一种含有硫酸基的多糖,高温可溶解于水,冷却后形成凝胶。其呈多孔结构,内充满水分,1%琼脂凝胶的孔径有85nm。因此可允许抗原抗体在里面

扩散。(1)双向双扩散(double

diffusion

in

two

dimension)又称双扩散。是在1%的琼脂凝胶板上浇注2~3mm的凝胶板,在上面打梅花孔或长方形槽,在相邻

抗原或抗体,在饱和湿度下扩散24小时,观察沉淀带。双向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

intwo

dimension)又称辐射扩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