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1页
谏太宗十思疏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2页
谏太宗十思疏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3页
谏太宗十思疏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4页
谏太宗十思疏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人以铜为镜,能够正衣冠;以古为镜,能够知兴替;以人为镜,能够明得失。魏徵殁,吾失一镜矣。贞观十七年,魏徵病卒。太宗自制碑文,并为书石。第2页[读人物·知人知情]一、作者档案介绍

魏徵(580-643),字玄成,巨鹿曲阳(现在河北省晋县)人。隋末参加李密义军,后随李密投唐。太宗即位,授以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称“魏郑公”。死后赠司空,谥号“文贞”。作品《隋书》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总论。评价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第3页二、人物颂歌青史留名诤臣——魏徵一位勤勉辅佐帝王名臣,在他终生不渝劝谏生涯中,因了一位心胸宽敞皇帝,成就了一个时代盛世繁荣。对于魏徵功劳,唐太宗是高度必定。他说:“贞观以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言,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唯魏徵而已。”他又以“良工”喻魏徵,高度必定其直言诤谏作用:“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第4页别。若遇良工,即为万代之宝。朕虽无美质,为公所切磋,劳条约朕以仁义,弘朕以道德,使朕功业至此,公亦足为良工尔。”魏徵死后,太宗特地为其赋诗一首:“劲条逢霜摧美质,台星失位夭良臣。唯当掩泣云台上,空对余形无复人。”太宗知道,这个敢言敢辩刚直大臣所孜孜不倦以求,正是自己李氏大唐江山繁荣与永久,所以自己应该深深感激他。第5页一、相关知识疏“疏”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说自己意见一个文体,通称“奏疏”。与“表”相比,“疏”重在“议事”,而“表”重在“陈情”。“疏”用途广泛,论谏、劝请、陈乞、待罪、推荐、辞官等均可用疏。著名如贾谊《论积贮疏》等。第6页二、背景链接这篇奏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当初经过战后休养生息,尤其是到了贞观中期,伴随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步富裕,对外战争连年胜利,唐太宗渐渐骄奢,渐渐忘本。他大修庙宇宫殿,四处巡游,劳民伤财,百姓服徭役,终年不能回家。有大臣为此进谏,太宗却说:“百姓无事则易骄,劳役则易使。”针对这些情况,魏徵在贞观十一年,从三月到七月,五个月中,连给太宗上了四疏,《谏太宗十思疏》便是其中第二疏,也称“论时政第二疏”,简称《十思疏》。第7页三、主旨领悟这篇奏疏,作者以政治家特有敏锐眼力抓住了唐太宗“忘本”(即忘记“以民为本”)、“忘危”(即忘记隋亡教训)根本问题,针锋相对地提出“十思”,说明了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道理。第8页四、行文脉络第9页古今异义词。这里指树木根;今义指事物根源或最主要部分。形容词使动使用方法,使……稳固。形容词作动词,抵达远方。第10页动词,疏通。名词,道德和仁义。连词,表转折。形容词,安定。动词,负担,承受。形容词作名词,重担。形容词作名词,重大地位。第11页动词,推崇。形容词,高峻。形容词,美好,福祉。形容词作名词,安逸环境。形容词作名词,危难情况。相当于“而”。形容词作动词,流得久远。第12页2.翻译下面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译文:

(判断句)(2)而况于明哲乎!译文:

(“况于……乎”,何况是……呢?固定句式)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更何况您这明智人呢?第13页解析:B项,先从正面说,后从反面申述,正反并无交叉。答案:B第14页求木长固根本欲流远浚泉源源不深望流远根不固求木长

思国安积德义

德不厚思国安臣知不可,而况明哲人君当重居大不念安危奢俭亦伐根求木茂塞源欲流长第15页形容词,全部。动词,负担。形容词,大。动词,能够。形容词作动词,坚持到底。表示不十分必定判断。第16页古今异义词。这里指放纵感情;今义指尽情。古今异义词。这里指路人;今义指走路。名词作状语,表面上。名词作状语,在心里。即民,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副词,应该。第17页5.翻译下面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1)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译文:

(固定句式)(2)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译文:

(状语后置句)莫非是取得天下轻易守住天下困难吗?即使能够用严酷刑罚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恐吓人们。第18页

[步骤二分析文理]6.以下各句属于分析人君不能善始善终原因一项是(

)①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③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④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⑤怨不在大,可畏惟人A.①③⑤

B.①②④C.③④⑤ D.②④⑤第19页解析:①指出“人君不能善始善终”这一历史现象;②就这一现象,提出疑问;③④⑤是分析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答案:C第20页解析:本段是从反面叙述“居安思危”必要性。答案:A第21页凡元首承天命取易守难?殷忧竭诚待下得志纵情傲物善始繁克终寡吴越一体董以严刑振以威怒虽终免不怀仁恭不心服怨不大畏惟人载覆舟宜深慎骨肉行路第22页形容词,轻视、怠慢。名词作动词,统治。动词作名词,想要东西。第23页在当代汉语中,名词在句中经常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而不能带宾语、补语,不受能愿动词或副词修饰。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能受能愿动词或副词修饰。假如一个句子中名词暂时具备了动词语法功效,带了宾语、补语,或受能愿动词、副词修饰,那么,这个名词就活用作动词。第24页第25页第26页第27页第28页第29页第30页动词作名词,指兴建宫室事情。形容词,谦虚。形容词使动使用方法,使……安定。名词作动词,居于……之下。动词,约束,涵养。形容词意动使用方法,以……为乐。古今异义词,这里指把(它)看成;今义是认为。第31页副词,慎。形容词,使……虚。形容词使动使用方法,使……正。形容词作名词,奸恶人。形容词使动使用方法,使……光大。动词,选拔。形容词作名词,有才能人。第32页形容词作名词,好提议、意见。名词,恩惠。形容词,诚信。动词,巡游。动词,教化。形容词使动使用方法,使……劳累,使……辛劳。第33页动词,管理。动词,役使,劳损。古今异义词,这里指听力好,视力好;今义指智力发达,记忆力、了解力强。动词,毁坏,减损。第34页9.翻译下面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1)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译文:

(被动句)(2)鸣琴垂拱,不言而化。译文:

(省略句)害怕被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意见。(皇上)弹奏琴瑟或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不用多说,百姓就已经得到教化了。第35页第36页解析:C项,“垂拱而治”不一样于老子“无为而治”,它要求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是主动地求治,不是消极地以不治为治。答案:C第37页见欲知足自戒将作知止安人念危谦冲自牧惧溢江海下川乐游三驱为度忧怠慎始敬终虑蔽虚心纳下惧邪正身黜恶恩加因喜谬赏罚及以怒滥刑总十思宏九德简能任择善从智尽谋勇尽力仁播惠信效忠文武用垂拱治何劳苦代百司第38页1.骈散结合,华美流畅唐代奏疏,习惯上都用骈文写。这篇奏疏即使也用了许多骈偶句式,却突破了骈体束缚,骈散语句交替利用,现有骈文整齐华美,又有散文自然流畅,易于诵读。第39页2.正反叙述,务尽其旨全文以叙述为主,对同一个问题,作者往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剖析,这么,说理愈加透彻。如第一段先从正面叙述“固本疏源”,再从反面阐述不这么做危害;第二段关于“殷忧”“竭诚”与“得志”“傲物”重复叙述,第三段贯通“十思”本能欲望(或反应)与理性自制对举,都表达了这一特点。

3.比喻排比,生动有力文章以浅显比喻衬出中心论题,推理生动、直观;全文叙述多用排比句式,铺排罗列,勾连而下,气势非凡,增强了文章表现力。第40页谏太宗十思疏为何思思什么人君当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提出问题为何思思些什么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诚能十思,垂拱而治第41页第42页第43页第44页第45页第46页第47页第48页第49页第50页第51页树木根部,在土里部分放纵情感把(它)当做第52页泛指古代帝王路人,比喻毫无关系人动词,长得高大形容词作动词,流得久远第53页副词,最终动词,坚持到底名词,诚心副词,果真副词,确实形容词,老实名词,信用第54页名词,根源形容词,原来、原来名词,底本形容词使动使用方法,使……牢靠、稳固形容词,牢靠、稳固副词,原来

副词,终究、到底第55页形容词,安定形容词,安逸,安乐疑问代词,怎么形容词,迟缓动词,惩处,惩治动词,医治形容词,治理得好,安定第56页连词,表转折关系连词,表因果关系连词,表递进关系连词,表并列关系代词,它表推测,大约语气词,还是代词,自己第57页介词,用、拿介词,把连词,表目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在表面上;从内心里第58页统治居……之下指兴建宫室等事情想要东西使……倾覆使……鸣第59页重担、重权重大地位邪恶人安逸环境;危难情况有才能人好意见流得远流得久远第60页使……安定使……弘扬使……端正使……疲劳使……辛劳使……虚以……为乐以……为忧使……牢靠、稳固第61页四、文言句式(一)判断句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者也”表判断)(二)省略句1.(皇上)鸣琴垂拱(省略主语“皇上”)2.江海下(于)百川(省略介词“于”)3.(人民)载舟覆舟(省略主语“人民”)

(三)状语后置句1.虽董之以严刑(“以严刑”作状语,应为“虽以严刑董之”)2.震之以威怒(“以威怒”作状语,应为“以威怒震之”)第62页(四)定语后置句1.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之”定语后置标志,应为“将崇峻极天,永保休无疆”)2.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之”定语后置标志,应为“人君当重神器,居大域中”)(五)固定句式1.而况于明哲乎(况……乎:何况是……呢)2.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岂……乎:莫非是……吗)3.则思三驱认为度(认为:把……作为)第63页素材发觉课内素材魏徵是唐太宗一面镜子,魏徵直言敢谏照出了太宗宽容与大度,魏徵“十思”也照出了太宗骄奢之气与蜕变之态。正因为魏徵这面镜子存在,唐太宗才悬崖勒马,保住“从谏如流”晚节,使贞观盛世得以善始善终。从此一段君臣佳话亘古流传,一代盛世光景彪炳千秋。这是魏徵幸事,是太宗幸事,也是天下幸事。第64页相关素材《国语·周语》称:西周厉王暴虐奢侈,以杀“弭谤”,对批评其过失者,格杀勿论,终使“国人莫敢言”。辅臣召公切谏,厉王也置若罔闻,最终造成国人叛乱、自己流亡不幸局面。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诤谏于不顾,无奈客死异乡;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第65页共性发掘统治者虚怀纳谏是盛世序曲,骄横拒谏是亡国前奏。上述素材能够应用到“为政者善纳谏”“从谏如流”“广开言路”“倾听”等话题作文中。第66页运用范例针,它锐利至极,轻轻一扎就能“入肉三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几乎离不开它:衣服破了,它可认为我们缝补;生病了,它能把治病药输入体内;手上扎了刺,它能把嵌在肉中刺剔出。社会中也有一些“治病救人”“针”,那就是他人正确批评和建议。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些批评和建议往往不中听,常常使人不快,但正确意见却能够帮助人改正第67页错误,防止走弯路,所以不要听到批评就动怒,看见意见就皱眉。唐太宗是个善于纳谏帝王,魏徵一再“犯龙颜”进谏,这对唐太宗来说无疑是非常“扎手”,可是他思之良久,终于明白谏言可贵、魏徵忠心,于是便“从谏如流”,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皇帝之一。第68页居安思危俗话说:再富也富不过三代。正如魏徵对唐太宗告诫——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在和平年代,我们往往被麻痹了,生活这般顺畅,自然不会想到困难之时,只一味地追求享乐,追求安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