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本_第1页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本_第2页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本_第3页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本_第4页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时,按照业务职能准确划分岗位职责,避免一人同时担任两个不相容岗位,实行会计岗位责任制。另外建立内部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坚守本职工作,规范公司财务行为。保障信息平衡信息提供者和外部投资者间的信息不平衡,易使企业利用这一弱点进行会计造假犯罪。针对此问题,传统的轻微惩处已经不再起作用,违法犯罪分子在权衡利益之后依旧会选择造假犯罪来取得相较预期成本大得多的收益。因此,应加大对会计造假的惩处力度,使虚假信息提供者无法承担远大于预期收益的造假成本,弱化虚假会计信息传播的意图,减少会计造假犯罪几率,保障市场经济平稳运转,维护民众的合法权益。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会计工作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重要一步,关系到国家、政府、企事业单位、外部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所有会计信息的获取都与会计人员息息相关。如果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低下,在工作中有意或无意地记录虚假会计信息,一会导致相关管理者的职能判断和决策失误,钱财资产大量流失;二会使得外部投资者的利益受损;三会破坏良好的社会风气,滋生经济犯罪。因此,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十分必要。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会计人员负责企业的会计核算监督工作,需要具备相应的职业判断能力和业务素质,应熟练掌握登记账簿、核算账目、会计电算化等基本职能,具备准确分析、决策的能力。同时,对行业相关法规如《会计法》《公司法》《经济法》《税法》内的具体要求知之甚详,并随法规更新相应调整自身的知识体系。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决定了会计人员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通过定期学习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素质,及时更新行业的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各种繁琐业务,为政府、企业、外部投资者提供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诚信是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素质,但目前社会中不少会计人员受上级领导的胁迫或者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做出会计失信的行为,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刻不容缓。一方面,会计人员必须明确自身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执业观,在日常工作中时刻铭记会计职业道德,养成会计工作的独立性,把精力放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学习上,不因小团体利益或者个人利益而违背职业道德原则。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应积极宣传会计诚信,以自身的会计诚信行为带动周边的工作人员,并警示那些意图违法犯罪的人,用实践传播诚信的会计风采。[[]丁连第.加强会计诚信建设的意义与思路[[]丁连第.加强会计诚信建设的意义与思路[N].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4年6月第19卷第3期加强职业道德后续教育一方面,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树立正反面典型进行舆论导向和评价制度,引导会计人员明确自身职责和违法行径的恶劣下场。定期组织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学习和量化考核,并把会计诚信引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另一方面,会计专业的高校教学目前还把重点放在传授专业知识上,看轻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学校应把专业教育和诚信教育同等看重,专门设立会计职业道德课,并将其作为考试考核内容之一,启发学生在步入社会前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和执业观,为从事本行业打好诚信基础。建立会计诚信档案机制依托会计诚信档案,通过会计中介机构的审核结果和企业对会计人员的综合评价,建立网络的会计档案,收录进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诚信情况,将其工作中的违法违规和违背诚信道德的会计行为以及受到的相关处罚记录在案,公布给有需求的企业单位、投资单位、招聘系统,实行个人诚信记录终生累加制,当失信记录达到一定峰值时永久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证或者给予解雇处罚。同时依托会计人员的档案信息关联相关企业管理者、注册会计师的诚信资料,实现全国范围内多省市的大数据档案管理。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遏制会计人员因贪图利益做出的会计失信行为,让不法分子明确知晓经济犯罪对以后的职业生涯和就业发展的严重影响,也为企业招聘人才提供一个客观公正的诚信记录查询系统,方便人才的识别和招聘。[[]任建文.建立立体诚信机制加强会计诚信建设[[]任建文.建立立体诚信机制加强会计诚信建设[J].财会研究,2007年第5期:33-38健全会计准则体系针对会计准则相关原则规定和会计政策、核算方法的漏洞,健全会计准则体系,有助于会计诚信制度的建设。适当调整会计原则尽可能减少准则中会计人员可以主观性调整会计行为的原则,尤其明确权责发生制下应收未收、应计未计项的计量、确认规定,避免企业调整确认时间达到收益增长、费用减少的假象,杜绝“包装”会计报表,将可靠性作为衡量会计行为的第一原则。及时修正政策和核算方法加强会计信息披露,检查每一会计期间内企业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的应用是否违规改变。同时,针对市场经济发展随之而来的新情况,及时修正相关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监督各企业有效执行。案例分析近年来,会计诚信缺失问题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经济犯罪经常出现。从2001年曝光的“银广夏”丑闻、2002年1月曝光的蓝田股份,到近几年的绿大地、新大地、万福生科造假案,民众对我国企业的会计诚信产生质疑,破坏了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转。下面本文将针对上市公司绿大地会计造假案的造假手段、造假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解决措施,将前几章的理论应用于经济实例中,进一步展现会计诚信建设在真实事件中的应用。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介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200)成立于1996年6月,2001年3月以整体变更方式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于2007年12月2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国内绿化苗木行业首家上市公司,云南省首家民营上市企业。公司立足云南,面向全国,大中城市均设有分支机构,销售网络及绿化工程遍布省内外大部分地区,具体经营范围:植物种苗工厂化生产、市政公用、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园林养护、工程技术咨询、观赏植物及盆景的生产、销售及租赁、生物资源开发、生物技术的开发、应用及推广、植物可言、培训、示范推广、工艺美术品、花木制品、塑料制品、陶瓷制品的生产及销售,园林机械、园林资材的销售,项目投资。“绿大地”造假手段2011年到2012年间,云南省官渡区人民法院和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相继对此案作出判决,对原董事长、财务总监、出纳主管、大客户中心负责人等相关人员进行了公正严厉的惩处,也给所有企业敲响了警钟。虚增资产2004年到2007年间绿大地购买马龙县旧土地数处,虚增土地资产占据了90%以上的比例。表5-1绿大地04-07年虚增资产年份更正前资产(万元)更正后资产(万元)虚增资产(万元)2004年955.2055900.202005年3360.00170.003190.002007年1-3月2529.13405.132124.00从上表看出,2004年报表中土地资产有94.24%虚增,2005年土地资产中有94.94%虚增,2007年第一季度土地资产有83.98%虚增。几百万的土地经过处理在报表上变成了几千万的资产。虚增收入上市前的2004到2007年6月,绿大地采用虚假苗木交易或通过其注册的关联公司转回销售款等手段,虚增营业收入总计2.96亿元。上市后会计造假继续。表5-2绿大地07-09年虚增收入年份会计报告披露营业收入(万)虚增收入(万元)更正后收入(万元)2007年25746.559695.9017049.652008年34194.768564.6825630.082009年43949.596856.0936093.50合计103890.9025080.6878810.22从上表可以看出,绿大地07年虚增收入占更正后营业收入的56.87%,08年虚增了33.42%,09年虚增了19%,三年总共虚增了真正营业收入的31.82%,约三分之一的比例令人震惊。虚增利润绿大地的财务报表存在很多问题,利润表也不例外。以下截取了2005年、2009至2011年的部分利润表,短短几年中绿大地的财务状况可谓大变脸。表5-3绿大地05、09-11年利润表报告期05年09年10年3月11年3月一、营业总收入157,791,810.47493,495,933.61161,120,638.275,759,631.6营业收入157,791,810.47493,495,933.61161,120,638.275,759,631.6二、营业总成本119,713,038.04489,261,543.33142,131,340.6412,946,290.22营业成本99,585,702.87359,505,406.49114,203,853.144,879,899.05营业税金及附加858,687.496,708,743.595,149,566.03125,493.15销售费用5,514,951.9524,109,503.678,888,899.642,077,567.21管理费用6,451,472.0619,549,736.474,721,189.117,069,986.09财务费用6,056,859.6310,642,506.783,722,738.862,890,610.24资产减值损失1,245,364.0468,745,646.335,445,093.86-4,097,265.52三、营业利润38,078,772.434,234,390.2818,989,297.63-7,186,658.62营业外收入1,0004,628,222.091,650,089292,051.05营业外支出106,526.4157,212,185.711,003,849.784,309,862.15四、利润总额37,973,246.03-148,349,573.3419,635,536.85-11,204,469.72所得税37,973,246.033,012,243.794,293,007.063,163,375.79五、净利润(百万)37.27-151.2315.39-14.29少数股东损益-32,750.84-127,985.08-52,033.18-79,485.2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37,269,148.64-151,233,832.0515,394,562.97-14,288,360.24六、每股收益0.67-10.1-0.09如上表所示,绿大地2010年3月的第一季度财务报表扭亏为盈,财务业绩转变惊人,净利润从09年的-151.23百万变为15.39百万,每股收益也从-1到了0.1。但对比05年全年的财务报表,05年营业总收入157,791,810.47与10年第一季度相差不过332万元,相差不多的营业总收入带来的每股收益却从05年的0.67变为0.1,这种种的大幅变化足以证明绿大地的利润表存在很大的问题。在10年4月28日,绿大地的基本每股收益是0.27元,而到30日的第一季度财务报告的基本每股收益只有0.1,短短两天内营业收入、净利润、每股收益都出现了大幅的下降。而2011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营业总收入跌到5,759,631.6,同比下降96.43%,净利润下跌到-14.29百万,同比减少192.85%。关联方交易绿大地先后注册过35家关联公司,通过土地款、灌溉系统工程款等名义转出资金,利用关联公司账户将资金转回,最终实现其资金的循环。绿大地原董事长郑亚光曾说:“比如公司买一块地,实际成本可能就1000万元,但账面上花了1个亿,就注册一家关联公司进行关联交易,套出9000万去买公司的苗木,这9000万就又流进来,资产、收入和利润就虚增了。”“绿大地”造假原因企业内部控制混乱一方面,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作为董事长的何学葵掌握着公司将近30%的股份,第一大股东实际掌控了公司的决策和控制权,形成了“一股独大”的局面。2009年之前何学葵同时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这两个不相容的职务,内部权力机构并没有履行应有职能,不能有效地权责分明、相互制衡。另一方面,人事任免频繁换血。与绿大地招股书上公司高管名单相比,公司上市后董事会成员由六名董事及三名独立董事变为除董事长外只余两人,监事会成员三人全部换新,管理层四人只余两人,公司财务总监更换过两任,会计师事务所也换过三家。此种情况在内地上市公司里极度少有。中介机构不尽职绿大地案件涉及的三家中介机构:联合证券、四川天澄门律师事务所、深圳市鹏城会计师事务所,没有认真履行中介机构的应有职责,对绿大地的虚增资产、收入、利润的会计失信行为未细加调查审核,在未经核实材料真实性的情况下出具法律意见书、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存在重大过失。会计准则局限性绿大地通过与自己注册的关联公司进行土地拨款、销售转回的方式将巨额虚假利润流转循环,而相应的应收未收项、应付未付项在应计制会计计量方法下,没有现金实物与会计报表中的账目数字相对应,财务人员随意调整报表中的收入、费用,实现高收益的假象。政治利益驱使上市公司经营收益好,不仅可以带动地方税收实现地方财政收入和GDP的大额增长,还可以提高地方政府的政绩,这样一举两得的好事,政府必然会对上市公司的某些不正当会计造假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暗中协助企业成功上市。利益的驱使导致政府作为公共部门失去了应尽的监督管理职能,现今社会所提倡的“服务型政府”更是无从谈起,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绿大地”造假案应实施的对策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一方面,规范公司股权结构。“绿大地”的“内部人”控制使得公司运营、决策都掌控在一人之手。应尽量平均分散持股股份,杜绝一人同时担任多个不相容职务的情况,避免“一股独大”的局面。同时,健全董事会、监事会,尤其是独立董事的权利范围,充分发挥其监督、决策职能,形成协调平衡、互相制约的管理结构,加大监管力度,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另一方面,规范人事任免制度。“绿大地”高管及会计师事务所短期内频繁换血,严重影响了公司审核、监察的稳定性。为此,应从社会、民众角度,舆论监督企业内部管理层和外部审计机构的稳定性,并制定相关法律严格规范公司人事任免的更换期限及违规处罚。完善中介机构监管一方面,加强中介机构自律。通过企业内的定期培训和学习,加强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知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执业观。另一方面,完善法律监管制度。针对中介机构的监管、核算职能出台相应法律法规,详细规范从业人员的工作职责以及未仔细核查造成严重经济后果的惩罚措施。同时,建立全国联网中介机构评级制度,警戒从业人员的行为。修正会计准则体系绿大地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对报表上的待摊费用、应收应付款等科目动手脚,编造虚假会计信息提高账面收益。因此,制定会计准则制度的相关部门应重视企业利用会计准则钻空子的行为,适当修正以保障对行业的规范管理作用。加大对政府监管力度地方政府对企业的偏袒、默许其不正当行为甚至协助其进行违法经济犯罪已不是个例。作为为人民服务的主要职能部门,应处处为人民福祉着想而非看重小团体利益或者个人利益。因此,国家应出台相关法律政策,加大对政府包庇行为的监管力度,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力量,时刻关注政府的言行,同时,改革官员选拔制度,[[]赵益.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环境的几点思考—[]赵益.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环境的几点思考—基于对绿大地会计造假案的分析[J].对外经贸,2013年第9期:106-108结论随着市场经济的建设、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推进,由于会计造假导致的违法案件频频发生。会计工作作为经济业务活动中的重要一环,会计诚信与否决定着能否准确完整地核算、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以营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因此,怎样建立会计诚信制度也成了近年来专家学者们探讨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从会计诚信的定义入手,在第二章了解了会计诚信缺失严重危害之后,第三章认真分析出现代社会中其原因有社会道德环境恶化、法律机制不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缺陷、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差、会计自身特点的限制这五个方面,为下一章提出措施做铺垫。第四章针对前面分析出的原因逐个提出了有关建设会计诚信制度具有操作性的对策,包括:建立诚信社会道德环境、健全法律机制、规范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健全会计准则体系。第五章选取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计造假案例,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出该公司造假原因(企业内部控制混乱、中介机构不尽责、会计准则局限性、政府利益驱使)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中介机构监管、修正会计准则体系、加大对政府监管力度)。但从实际案例来看,“绿大地”公司通过伪造会计资料、与关联公司循环交易虚增资产和收入以及利用会计准则的漏洞填制财务报表的行为,对于业内人士来说并不高明,甚至可以说是司空见惯,最终造成巨额经济犯罪揭示出,除相应对策的理论观点,会计诚信建设更需要社会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