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容若金缕曲·赠梁汾课件_第1页
纳兰容若金缕曲·赠梁汾课件_第2页
纳兰容若金缕曲·赠梁汾课件_第3页
纳兰容若金缕曲·赠梁汾课件_第4页
纳兰容若金缕曲·赠梁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纳兰容若

金缕曲·赠梁汾1B纳兰容若

教学目标

1.体认纳兰性德词的风格。

2.了解纳兰性德的身世、性格及对其创作的影响。

3.了解纳兰性德在词史上的地位。

2B教学目标

1.体认纳兰性德词的风格。

2.了解纳兰性德的教学要点

1.本词的写作背景和纳兰性德其人。

2.本词情感直露又跌宕有致的艺术特点。3B教学要点

1.本词的写作背景和纳兰性德其人。

2.本词情作为一种传统文体,词发展至清初,出现了短暂的中兴局面,名家名作迭出。其中,纳兰性德无疑是最为夺目的一枝奇葩。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清词三大家”

4B作为一种传统文体,词发展至清初,出现了短暂的中兴局面,名家名陈其年将他与南唐二主(李璟、李煜)相提并论;聂晋人:“笔花四照,一字动移不得”(以上见张预辑《纳兰词·词评》);况周颐称其词“一洗雕虫篆刻之讥”,为“国初第一人”(《蕙风词话》);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他是“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他的词风,与宋的晏几道很相似,所以又被称为“清代的晏小山”。这些评语,无不对纳兰词推崇备至,均指出了纳兰性德在中国词史上的重要地位。

5B陈其年将他与南唐二主(李璟、李煜)相提并论;5B纳兰容若,清初第一词人。

生于温柔富贵,却满篇哀感顽艳;

身处花柳繁华,心却游离于喧嚣之外;

真正的八旗子弟,却喜结交落拓文人;

行走于仕途,一生却为情所累;

风华正茂之时,匆匆离世6B纳兰容若,清初第一词人。

生于温柔富贵,却满篇哀感顽艳;视频: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性德词选(18:40)纳兰性德(1655-1685):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清初著名词人。少聪颖,读书过目即能成诵,继承满人习武传统,精于骑射。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均有一定造诣。康熙十五年进士。授三等侍卫,寻晋一等,武官正三品。

7B视频: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性德词选(18:40)7B大学士:明始,为内阁成员。设定初学士为正五品,后逐变得重要,成为辅臣,居首者为宰相。大学士前要加殿名,共有6人。明时称中和殿、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各学士品级一样,名称不同。大学士本职相当于国家主席办公室主任或常务秘书。8B大学士:8B

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四岁学骑马,七岁学射箭,十四岁通诗文。17岁入太学读书。18岁中举。22岁(康熙十五年,1676)中进士,选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迁至一等。

9B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四岁学骑马,七岁学射箭,十四岁通诗多次随扈出巡南北,游历四方,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并安抚达斡尔边民。康熙二十四年(1685)患急病而逝,年仅31岁。10B多次随扈出巡南北,游历四方,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17岁:入太学,为国子监祭酒徐文元赏识。18岁:参加顺天府乡试,中举。19岁:因寒疾,未参加殿试##。22岁:中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迁至一等,扈从康熙左右。31岁,病故。11B17岁:入太学,为国子监祭酒徐文元赏识。11B与一般文士不同的是:封建贵族大家庭的优裕生活,使他入仕之前能够想自己所想,做自己乐做之事。在不受过多市俗干扰的环境中,精心地经营个人的艺术生活,编织个人细腻的情感之网。他无需体验生存的辛酸,经历创业的艰难,饱尝仕途的坎坷。在他的艺术中,体现的是成熟的贵族化倾向,进入到比较自然、纯粹、本质的境地。那种冲淡、平和、自然正是在那种物质、精神生活基础上的一种超越。

12B12B在思想与气质上受汉文化、汉文士影响很深。喜欢结交才学之士,无视满汉畛域、贵贱之别。朱彝尊、陈维崧、严绳孙、顾贞观、秦松龄、吴兆骞等。不满现实、蔑视世俗、同情落魄不遇之士。涉猎汉文学传统时,将李白、陶渊明奉为楷模,时有出世之想。13B在思想与气质上受汉文化、汉文士影响很深。喜欢结交才学之士,无一生著作颇丰:《通志堂集》二十卷、《渌水亭杂识》四卷,《词林正略》;辑《大易集义粹言》八十卷,《陈氏礼记说补正》三十八卷;编选《近词初集》、《名家绝句钞》、《全唐诗选》等书,、笔力惊人。14B一生著作颇丰:14B《通志堂集》包括赋一卷,诗四卷,词四卷,经解序跋三卷,序、记、书一卷,杂文一卷,《渌水亭杂识》四卷。《通志堂集》中收录纳兰词三百首,较目前已知的三百四十八首,少收录四十八首。少收录的原因:一是避讳,有些含有愤世嫉俗的内容的没有收录进去;二是有些遗稿没有搜集全;三是个别文字或内容较差的或文学价值较低的(含应制词)没有收录进去。版本:康熙三十年,纳兰性德去世后的第六年,其师友将其生前的诗词文章等整理结集、刊印出版,此为《通志堂集》首版。15B《通志堂集》包括赋一卷,诗四卷,词四卷,经解序跋三创作总述

纳兰性德以词闻,现存349首,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悼亡词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王国维有评:“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当时盛传,“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纳兰词初名《侧帽集》,后名《饮水集》,现统称《纳兰词》。16B创作总述纳兰性德以词闻,现存349首,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饮水词》

24岁时,他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北朝独孤信的典故

17B《饮水词》24岁时,他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

虞美人·为梁汾赋

凭君料理花间课,莫负当初我。眼看鸡犬上天梯,黄九自招秦七共泥犁。

瘦狂那似痴肥好,判任痴肥笑。笑他多病与长贫,不及诸公衮衮向风尘。18B虞美人·为梁汾顾贞观道明禅师答卢行者“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侧帽集》更名为《饮水集/词》。纳兰性德离世后,其友人们于康熙三十年(1691)编辑整理其词,增遗补抽后的两部词集共342首,编辑一处,名为《纳兰词》。19B顾贞观19B纳兰词的基本内容:投殳久戍之苦伤离感逝之痛难以名状的怅闷豪迈放逸之作(部分)

悼亡词(占所有诗词的十分之一)描写塞外风光(最为动人)20B纳兰词的基本内容:20B纳兰词以凄婉哀怨、感情真率、清丽自然、明晓流畅为特征,也有部分豪迈放逸之作。虽然因为受生活的限制,也没有经过巨大的社会变动,因而其词题材较狭窄,思想境界也不是很高,主要只反映他个人的感情和经历。不过,其以超迈的艺术功力弥补了题材狭窄的不足,将词写得真切感人,没有矜才使气、堆砌词藻的习气,故而《纳兰词》在当时社会上就享有盛誉,为文人、学士等高度评价,成为那个时代词坛的杰出代表。

21B纳兰词以凄婉哀怨、感情真率、清丽自然、明晓流畅为特征,也有部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地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如梦令

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22B

纳兰性德词情真意切,显现着一种华贵的悲哀,一种优美的感伤。近百年来,纳兰是拥有读者最多、影响最大的清代词家。在他生前,刻印本出现后就产生过“家家争唱”的轰动效应。在他身后,纳兰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

23B纳兰性德词情真意切,显现着一种华贵的悲哀,一种优美的感伤。近当今,小资生活的三个标准:

看王家卫的电影读张爱玲的小说读《纳兰词》24B当今,小资生活的三个标准:24B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遂,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25B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写作背景顾贞观与吴兆骞顾贞观与纳兰容若初识之际(康熙十五年,即1676年)纳兰感动,赠此诗与顾贞观顾贞观回赠《酬容若见赠次原韵》顾贞观写给吴的两首诗26B写作背景顾贞观与吴兆骞26B顾贞观(1637~1714),字封(一作华峰),号梁汾,无锡人。清代填词大家----前人评论清代顶尖词人,有人推朱彝尊为第一,有人推顾贞观为第一。顾一生抑郁不得志,早年担任秘书院典籍,因受人排挤,忿而离职,返回故里。(秘书院典籍:一说曾任内阁中书。秘书院为清内三院—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宏文院--之一。撰写与外国往来的信函,各衙门疏状摘录,传布帝王命令),27B顾贞观(1637~1714),字封(一作华峰),号梁汾,无锡康熙十五年(1676)再度入京,结识了纳兰性德,当时纳兰性德22岁,顾贞观40岁。“岁丙午,容若二十有二,乃一见即识余之晚。”(顾贞观语)虽然他们的家庭出身、社会地位,甚至民族、年龄都悬殊甚大,但二人一见倾心,相见恨晚,遂结为知己。顾贞观既是纳兰的第一挚友,也是纳兰的第一知音,而且,两个人在写词上有着共同的主张、共同的追求,创作水平也不相上下。著有《积书岩集》《弹指词》。28B康熙十五年(1676)再度入京,结识了纳兰性德,当时纳兰性德顾贞观与吴兆骞吴兆骞,字汉槎,江苏吴江人,笔记小说上说……是当时著名的边塞诗人,诗风格遒劲,诗集叫做《秋茄集》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中江南乡试为举人,因科场案发,蒙受作弊之嫌,被革去举人之名,后又遭人诬陷,遂获罪谪戍宁古塔。顾贞观在北京千佛寺大雪之夜写下了两阕词作《金缕曲》,抒其胸中之情。纳兰见之,深受感动,承诺相救。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经明珠、徐乾学、徐元文等朝廷重臣的援手相救,吴汉槎终于被放归。29B顾贞观与吴兆骞吴兆骞,字汉槎,江苏吴江人,笔记小说上说……2《金缕曲·季子平安否》之一顾贞观(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

季子平安否?便回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彀?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尽塞、苦冷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丙辰:康熙十五年,即公元1676年,此时离吴汉槎流放宁古塔(1657年)已十九年。30B《金缕曲·季子平安否》之一顾贞观(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您现在一切都安好吗?纵使您能顺利回来,过去种种坎坷的经历也实在不堪再回忆了。流放到遥远的北大荒,没有朋友能在身边安慰您,更何况您是母老家贫子未成,内心的苦闷,我完全能够理解。分别这么长的时间,从前在一起遥吟俯畅,逸兴遄飞的情景,是否已印象模糊了?顺治年间的乡试舞弊案,您蒙冤遭流放,其实这丝毫不奇怪,在位者总是用尽一切方法要箝制威吓读书人。长时间的身处于冰天雪地中。辛酸的泪水想必已湿透衣襟。天底下有多少人能够兄弟相戚,骨肉相亲的团聚在一起呢?您的遭遇就如同红颜多命薄一般,自古以来有才能的人总是命运坎坷啊!在边塞地区长时间的对抗凄寒穷困,真是一件难以忍受的痛苦事情,苦难已经二十年了,我愿以申包胥对楚国的承诺,盼望马生角,乌鸦头白的执着与决心来拯救您,您可将这封信随时保存在身边,就如同我在身边时时关心您。31B您现在一切都安好吗?纵使您能顺利回来,过去种种坎坷的经历也实《金缕曲之二·我亦飘零久》顾贞观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试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

兄生辛未我丁丑,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

32B《金缕曲之二·我亦飘零久》顾贞观

我也是长时间的生活不定,四处流浪。过去十年不能顺利拯救您,实在是对不起您对我的厚爱,您是我亦师亦友敬重的先进,却这般生离死别无法重聚,当年蒙冤遭流放而有类似遭遇的,恐怕是所在多有。你我从前相知的声名永远禁得起考验,此时的我,如同人在长安不得志的杜甫,却依然牵挂被流放夜郎,潦倒困顿的李白。我的妻子已逝去,您又流放远方,这样的人生境遇,难道还不够悲苦吗?这么多的痛苦,也只能向您倾诉。33B我也是长时间的生活不定,四处流浪。过去十年不您长我六岁,此时此刻,在经历了多重困苦艰难的折磨,我们的身体更是衰弱不已。从今起不妨少作词赋,而永远保持好友间关怀对方的真心。但愿不久便有圣君出世,你我身体安康,在您归来之时再将这段流放的经历记述,让后世之人知道我们为了追求功名前途却遭逢此等冤屈。要说的话还有很多,实在无法把心意全部表达出来。贞观拜上。34B您长我六岁,此时此刻,在经历了多重困苦艰难的折磨,我们的身体纳兰:与李陵送别苏武的《别离诗》

向秀悼念亡友嵇康的《思旧赋》相媲美,

都是抒写友情的千古绝唱时人称顾梁汾那两阙金缕曲为“赎命词”。35B纳兰:与李陵送别苏武的《别离诗》35B

纳兰容若《金缕曲·简梁汾》

洒尽无端泪,莫因他、琼楼寂寞,误来人世。信道痴儿多厚福,谁遣偏生明慧。莫更著、浮名相累。仕宦何妨如断梗,只那将、声影供群吠。天欲问,且休矣。

情深我自拚憔悴。转丁宁、香怜易爇,玉怜轻碎。羡杀软红尘里客,一味醉生梦死。歌与哭、任猜何意。绝塞生还吴季子,算眼前、此外皆闲事。知我者,梁汾耳。36B纳兰容若《金缕曲·简梁汾》36B《金缕曲·赠梁汾》为一首豪放之作,素有“友谊之歌”的誉称。本篇作于纳兰与顾贞观订交之初,表现出作者乍逢知音的狂喜、豪情与深慨。纳兰性德与顾贞观之心心相印、以心相托,很重要的原因,源于他们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对现实有着共同的认识,即不信从世俗及名利地位。纳兰:“恒抱影于林泉,遂忘情于轩冕,是吾愿也”。顾贞观:“于道谊也甚真,特以风雅为性命,朋友为肺腑”。37B《金缕曲·赠梁汾》为一首豪放之作,素有“友谊之歌”的誉称。3“都下竞相传写,于是教坊歌曲间无不知有《侧帽词》者”。(徐釚在《词苑丛谭》

)道出了朋友之间的肺腑之言与云天高义,令人感动不已。被京都人争相传颂,且备受后人推崇。38B“都下竞相传写,于是教坊歌曲间无不知有《侧帽词》者”。(徐釚重友情:《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近来怕说当年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39B重友情:39B40B40B“金缕曲”:词牌名,又名“贺新郎”。“德也狂生耳”

直写胸臆,起句奇兀,吸引读者的注意。

狂生:狂放不羁的人。

41B“金缕曲”:词牌名,又名“贺新郎”。“德也狂生耳”直写胸臆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承上句语气,解释自己对身世的看法,表明自己不重门阀,却要蒙受尘世的烦嚣。出语坦率而又情真意切。缁尘:污尘。缁,黑色。京国:京城,此指北京。缁尘京国喻指京城世俗的污浊。42B偶然间,承上句语气,解释自己对身世的看法,表明自己不重门乌衣巷:位于南京东南部。三国东吴时期禁军驻地,因禁军都身着黑色军服,因以得名。东晋谢安、王导两大世族聚居于此,后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乌衣巷就成为著名的贵族住宅区。唐刘禹锡写过《金陵五题》,每题一首,都是咏怀有关金陵城的古迹的,其中一首云: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门第:意即贵族之家。晋代王、谢望族住在南京的乌衣巷,故称。意思是说自己生长在豪门望族之家,又在京城里供职,实属偶然。43B乌衣巷:位于南京东南部。三国东吴时期禁军驻地,因禁军都身着黑44B44B相国公子,天生富贵,康熙大帝的御前侍卫,终日陪王伴驾,在“翡翠丛中,鹅黄队里”占尽了风光和荣耀。“常有山泽鱼鸟之思”自称“我是人间惆怅客”,“不是人间富贵花”。45B相国公子,天生富贵,康熙大帝的御前侍卫,终日陪王伴驾,在“翡

“我是人间惆怅客”“不是人间富贵花”

浣溪沙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46B“我是人间惆怅客”“不是人间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47B采桑子·塞上咏雪花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化用李贺《浩歌》诗句“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土”处,又表明了自己对爱惜人才者的敬佩,还有落寞失望。“谁会成生此意”的反诘。以酒浇土:表示致敬、祭酹。“成生”,纳兰原名成德,自指。我真心仰慕平原君的广结贤士,希望能有赵国平原君那样招贤纳士的人来善待天下贤德才士,可是却没有谁会理解我的这片心意。48B有酒惟浇赵州土,化用李贺《浩歌》诗句“买丝绣作平原君,有不信道,遂成知己。乍逢知己的狂喜,“不信道”强调自己的意外。以“遂”和“不信道”两语来反复强调自己的意外。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竟然遇到了您这位知己。

49B不信道,乍逢知己的狂喜,“不信道”强调自己的意外。49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尽英雄泪。写知己相逢的情景。“青眼”:晋阮籍为人能青白眼,见礼俗之人为白眼,见高人雅士、与己意气相投者则为青眼。化用杜诗之意:你我结为莫逆,彼此青眼相对,互相器重,而今正当大有可为之年,不须伤悲,应拭去悲慨之泪,振作精神。

有得友的喜悦,也有落拓的悲愁,歌哭笑啼互相交融,产生巨大的感染力。今天,趁我们还不算老,擦去感伤的眼泪,纵酒高歌,把精神振作起来。50B青眼高歌俱未老,写知己相逢的情景。50B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这里化用杜诗之意,是说你我结为莫逆,彼此青眼相对,互相器重,而今正当大有可为之年,不须伤悲,应拭去悲慨之泪,振作精神。51B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君不见,月如水。结语,为作者悲凉情怀的映衬。您可看见,月儿皎洁,凉浸如水。

52B君不见,月如水。结语,为作者悲凉情怀的映衬。52B下阕:对顾贞观的坎坷遭遇的同情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

纳兰与顾贞观相濡以沫,给朋友以慰藉的态度。“古今同忌”一语,更使整首词有了更深的意义。今天我们一定要开怀畅饮,一醉方休。从古到今,才干出众、品行端正的人遭受谣言中伤,这都是常有的事,姑且由他去吧。53B下阕:对顾贞观的坎坷遭遇的同情共君此夜须沉醉。纳兰与顾贞“蛾眉谣诼”,典出屈原《离骚》之“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造谣中伤之类的卑鄙事,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我们根本不必去理会它。

54B“蛾眉谣诼”,典出屈原《离骚》之“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冷峭语句,足见词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激愤。人生岁月悠悠,难免遭受点挫折苦恼,这些都没必要放在心上,思过之后冷笑一声放在一边就完事儿了。55B身世悠悠何足问,冷峭语句,足见词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激愤寻思起,从头翻悔。

抒写其对友谊的珍惜。从顾贞观等今古才人的遭遇中,诗人想到自己。在污浊的社会中,过去的生涯,毫无意趣,将来的命运,也不值一提,因而发出了“寻思起,从头翻悔”的感叹。56B寻思起,抒写其对友谊的珍惜。56B“一日心期千劫在”:朋友之间,一旦倾心相许,友谊便可经历千年万载。不仅如此,作者还希望来世也与顾贞观结成知己,并立下“后身缘,恐结在他生里”的誓言。再三叮咛作结。过去的生涯,不值得一提。今天我们一朝以心相许,成为知己,他日即使经历千万劫难,我们的友情也要依然长存。这后半生的缘分,恐怕要到来世也难以补足。这个诺言是很沉重的,您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57B“一日心期千劫在”:朋友之间,一旦倾心相许,友谊便可经历千年这些词句中所包含的深沉而又灼热的友情,不光闪现着纳兰的“侠肠俊骨,更令后世千万读者增友情之重,因而也在众多的友情题材中高踞一席。细腻动人、哀婉缠绵,体现出凄艳之美“令人不能卒读”“词旨嵚崎磊落,不啻坡老稼轩”(顾贞观语)

又有沉郁豪放的一面。意境阔大,和苏东坡、辛弃疾的风格相类。

58B这些词句中所包含的深沉而又灼热的友情,不光闪现着纳兰的“侠肠构思特色与一般的抒情词不同,这首词构思相当完整。由开篇的“狂生”、不屑身世写起,转入“谁会”的落寞、处境的孤独,再转为“青眼高歌”的昂扬与乍得知己的喜悦,继而跌入“英雄泪”的感慨,从同情挚友的遭遇中谴责现实、感怀身世,其中又以“月如水”宕开一笔,既是写景又是展现胸襟。全词首尾一气贯穿而又跌宕有致。出自肺腑的语句,更使人读罢为之神摇魄宕,感慨不已。59B构思特色与一般的抒情词不同,这首词构思相当完整。59B金缕曲·酬容若见赠次原韵

且住为佳耳。任相猜、驰笺紫阁,曳裙朱第。不是世人皆欲杀,争显怜才真意。容易得、一人知己。惭愧王孙图报薄,只千金、当洒平生泪。曾不直,一杯水。歌残击筑心逾醉。忆当年、侯生垂老,始逢吴忌。亲在许身犹未得,侠烈今生已矣。但结托、来生休悔。俄顷重投胶在漆,似旧曾相识屠沽里。名预籍,石函记。60B金缕曲·酬容若见赠次原韵60B结语纳兰家族因封建贵族制度而世代为官,并一度位极人臣,通过血缘、婚配等与清王朝构成千丝万缕的联系。纳兰性德本人及胞弟揆叙和儿子福格均极具才学;父兄子弟所供职官亦文武兼俱,由此构成的家族世系,是封建上流社会的缩影,具有相当的典型意义。61B结语纳兰家族因封建贵族制度而世代为官,并一度位极人臣在改革开放之前的一段时期里,研究界只关注社会性而忽略艺术性,认为纳兰容若的词,或写爱情或写友情,根本没有哪一首批评上层建筑,也没有哪一首关心劳苦大众,就连他那些描写边塞风光的词,也因笼罩着思乡怀人之愁郁,套不上“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套子。所以,当代每个选本在评论纳兰词时都要说些“内容单薄狭窄”、“思想境界不高”之类的话;在当代人编的书里,纳兰与纳兰词成了文学史的花边,成了可有可无的一抹闲笔。62B在改革开放之前的一段时期里,研究界只关注社会性而忽略艺术性,这样的观点,在改革开放之后被重新审视,纳兰词的艺术性得到广泛的认可与重视。尤其自1985年值纳兰性德逝世三百周年纪念之际,承德纳兰性德研究会成立,把纳兰研究推向一个高潮。1997年8月由台湾历史文学学会和承德纳兰性德研究会共同发起组织的“海峡两岸少数民族文学研讨会”在承德举行,纳兰性德研究是此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交流了一批有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纳兰的家世、生平、思想及创作等得到日益全面而精深的研究。而对于普通大众,纳兰性德与纳兰词更得到了人们广泛的认可与喜爱,甚至有人概括为“社会现象”之说。63B这样的观点,在改革开放之后被重新审视,纳兰词的艺术性得到广泛如果说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满汉文化融合后,中国古典文学开拓创新形成的一个最高峰,那么纳兰性德的词作,就是在文化融合过程之初的一个成功的里程碑。对纳兰容若,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他超逸的才华和词令的美丽,从他的成就与表现,更让人看到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过程和文化的力量。64B如果说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满汉文化融合后,中国古典文学开拓创知识拓展纳兰性德的创作家庭影响纳兰性德与《饮水集》:从(侧帽集到饮水词到纳兰词)纳兰一生的矛盾(纳兰是宝玉的原型吗?)

65B知识拓展纳兰性德的创作65B本诗的构思非常有特色,请结合课文对此进行分析。

思考与讨论66B本诗的构思非常有特色,请结合课文对此进行分析。思考与讨论6思考提示与一般的抒情诗歌不同,本篇构思完整清楚。由开篇的“狂生”、不屑身世写起,转入“谁会”的落寞、处境的孤独,再转为“青眼高歌”的昂扬与乍得知己的喜悦,继而跌入“英雄泪”的感慨,从同情挚友的遭遇中谴责现实、感怀身世,其中又以“月如水”宕开一笔,既是写景又是展现胸襟。全词首尾一气贯穿而又跌宕有致。出自肺腑的语句,更使人读罢为之神摇魄宕,感慨不已。

67B思考提示与一般的抒情诗歌不同,本篇构思完整清楚。由开篇的“狂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68B

纳兰悼亡诗

主要表达的是追念前妻卢氏之情,写的真切感人。大凡美好的事物,只有失去它之后我们才懂得珍惜,而美好的事物又往往稍纵即逝,恍若昙花一现。痴情的纳兰终于经受不起丧妻失伴的长长的痛苦磨难,早早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他留下的340余首词作中,悼念卢氏的就有数十首之多,足见他对亡妻的挚爱与眷恋。一个少有的痴情之人。69B纳兰悼亡诗69B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70B浣溪沙70B上阕是此时此时的沉思,下阕是对往时往事的回忆;上阕是纳兰此时此地的孤独,下阕是他与妻子在曾经的短短三年之中那一些短暂的欢乐。71B上阕是此时此时的沉思,下阕是对往时往事的回忆;71B纳兰容若

金缕曲·赠梁汾72B纳兰容若

教学目标

1.体认纳兰性德词的风格。

2.了解纳兰性德的身世、性格及对其创作的影响。

3.了解纳兰性德在词史上的地位。

73B教学目标

1.体认纳兰性德词的风格。

2.了解纳兰性德的教学要点

1.本词的写作背景和纳兰性德其人。

2.本词情感直露又跌宕有致的艺术特点。74B教学要点

1.本词的写作背景和纳兰性德其人。

2.本词情作为一种传统文体,词发展至清初,出现了短暂的中兴局面,名家名作迭出。其中,纳兰性德无疑是最为夺目的一枝奇葩。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清词三大家”

75B作为一种传统文体,词发展至清初,出现了短暂的中兴局面,名家名陈其年将他与南唐二主(李璟、李煜)相提并论;聂晋人:“笔花四照,一字动移不得”(以上见张预辑《纳兰词·词评》);况周颐称其词“一洗雕虫篆刻之讥”,为“国初第一人”(《蕙风词话》);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他是“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他的词风,与宋的晏几道很相似,所以又被称为“清代的晏小山”。这些评语,无不对纳兰词推崇备至,均指出了纳兰性德在中国词史上的重要地位。

76B陈其年将他与南唐二主(李璟、李煜)相提并论;5B纳兰容若,清初第一词人。

生于温柔富贵,却满篇哀感顽艳;

身处花柳繁华,心却游离于喧嚣之外;

真正的八旗子弟,却喜结交落拓文人;

行走于仕途,一生却为情所累;

风华正茂之时,匆匆离世77B纳兰容若,清初第一词人。

生于温柔富贵,却满篇哀感顽艳;视频: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性德词选(18:40)纳兰性德(1655-1685):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清初著名词人。少聪颖,读书过目即能成诵,继承满人习武传统,精于骑射。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均有一定造诣。康熙十五年进士。授三等侍卫,寻晋一等,武官正三品。

78B视频: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性德词选(18:40)7B大学士:明始,为内阁成员。设定初学士为正五品,后逐变得重要,成为辅臣,居首者为宰相。大学士前要加殿名,共有6人。明时称中和殿、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各学士品级一样,名称不同。大学士本职相当于国家主席办公室主任或常务秘书。79B大学士:8B

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四岁学骑马,七岁学射箭,十四岁通诗文。17岁入太学读书。18岁中举。22岁(康熙十五年,1676)中进士,选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迁至一等。

80B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四岁学骑马,七岁学射箭,十四岁通诗多次随扈出巡南北,游历四方,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并安抚达斡尔边民。康熙二十四年(1685)患急病而逝,年仅31岁。81B多次随扈出巡南北,游历四方,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17岁:入太学,为国子监祭酒徐文元赏识。18岁:参加顺天府乡试,中举。19岁:因寒疾,未参加殿试##。22岁:中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迁至一等,扈从康熙左右。31岁,病故。82B17岁:入太学,为国子监祭酒徐文元赏识。11B与一般文士不同的是:封建贵族大家庭的优裕生活,使他入仕之前能够想自己所想,做自己乐做之事。在不受过多市俗干扰的环境中,精心地经营个人的艺术生活,编织个人细腻的情感之网。他无需体验生存的辛酸,经历创业的艰难,饱尝仕途的坎坷。在他的艺术中,体现的是成熟的贵族化倾向,进入到比较自然、纯粹、本质的境地。那种冲淡、平和、自然正是在那种物质、精神生活基础上的一种超越。

83B12B在思想与气质上受汉文化、汉文士影响很深。喜欢结交才学之士,无视满汉畛域、贵贱之别。朱彝尊、陈维崧、严绳孙、顾贞观、秦松龄、吴兆骞等。不满现实、蔑视世俗、同情落魄不遇之士。涉猎汉文学传统时,将李白、陶渊明奉为楷模,时有出世之想。84B在思想与气质上受汉文化、汉文士影响很深。喜欢结交才学之士,无一生著作颇丰:《通志堂集》二十卷、《渌水亭杂识》四卷,《词林正略》;辑《大易集义粹言》八十卷,《陈氏礼记说补正》三十八卷;编选《近词初集》、《名家绝句钞》、《全唐诗选》等书,、笔力惊人。85B一生著作颇丰:14B《通志堂集》包括赋一卷,诗四卷,词四卷,经解序跋三卷,序、记、书一卷,杂文一卷,《渌水亭杂识》四卷。《通志堂集》中收录纳兰词三百首,较目前已知的三百四十八首,少收录四十八首。少收录的原因:一是避讳,有些含有愤世嫉俗的内容的没有收录进去;二是有些遗稿没有搜集全;三是个别文字或内容较差的或文学价值较低的(含应制词)没有收录进去。版本:康熙三十年,纳兰性德去世后的第六年,其师友将其生前的诗词文章等整理结集、刊印出版,此为《通志堂集》首版。86B《通志堂集》包括赋一卷,诗四卷,词四卷,经解序跋三创作总述

纳兰性德以词闻,现存349首,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悼亡词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王国维有评:“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当时盛传,“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纳兰词初名《侧帽集》,后名《饮水集》,现统称《纳兰词》。87B创作总述纳兰性德以词闻,现存349首,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饮水词》

24岁时,他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北朝独孤信的典故

88B《饮水词》24岁时,他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

虞美人·为梁汾赋

凭君料理花间课,莫负当初我。眼看鸡犬上天梯,黄九自招秦七共泥犁。

瘦狂那似痴肥好,判任痴肥笑。笑他多病与长贫,不及诸公衮衮向风尘。89B虞美人·为梁汾顾贞观道明禅师答卢行者“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侧帽集》更名为《饮水集/词》。纳兰性德离世后,其友人们于康熙三十年(1691)编辑整理其词,增遗补抽后的两部词集共342首,编辑一处,名为《纳兰词》。90B顾贞观19B纳兰词的基本内容:投殳久戍之苦伤离感逝之痛难以名状的怅闷豪迈放逸之作(部分)

悼亡词(占所有诗词的十分之一)描写塞外风光(最为动人)91B纳兰词的基本内容:20B纳兰词以凄婉哀怨、感情真率、清丽自然、明晓流畅为特征,也有部分豪迈放逸之作。虽然因为受生活的限制,也没有经过巨大的社会变动,因而其词题材较狭窄,思想境界也不是很高,主要只反映他个人的感情和经历。不过,其以超迈的艺术功力弥补了题材狭窄的不足,将词写得真切感人,没有矜才使气、堆砌词藻的习气,故而《纳兰词》在当时社会上就享有盛誉,为文人、学士等高度评价,成为那个时代词坛的杰出代表。

92B纳兰词以凄婉哀怨、感情真率、清丽自然、明晓流畅为特征,也有部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地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如梦令

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93B

纳兰性德词情真意切,显现着一种华贵的悲哀,一种优美的感伤。近百年来,纳兰是拥有读者最多、影响最大的清代词家。在他生前,刻印本出现后就产生过“家家争唱”的轰动效应。在他身后,纳兰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

94B纳兰性德词情真意切,显现着一种华贵的悲哀,一种优美的感伤。近当今,小资生活的三个标准:

看王家卫的电影读张爱玲的小说读《纳兰词》95B当今,小资生活的三个标准:24B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遂,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96B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写作背景顾贞观与吴兆骞顾贞观与纳兰容若初识之际(康熙十五年,即1676年)纳兰感动,赠此诗与顾贞观顾贞观回赠《酬容若见赠次原韵》顾贞观写给吴的两首诗97B写作背景顾贞观与吴兆骞26B顾贞观(1637~1714),字封(一作华峰),号梁汾,无锡人。清代填词大家----前人评论清代顶尖词人,有人推朱彝尊为第一,有人推顾贞观为第一。顾一生抑郁不得志,早年担任秘书院典籍,因受人排挤,忿而离职,返回故里。(秘书院典籍:一说曾任内阁中书。秘书院为清内三院—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宏文院--之一。撰写与外国往来的信函,各衙门疏状摘录,传布帝王命令),98B顾贞观(1637~1714),字封(一作华峰),号梁汾,无锡康熙十五年(1676)再度入京,结识了纳兰性德,当时纳兰性德22岁,顾贞观40岁。“岁丙午,容若二十有二,乃一见即识余之晚。”(顾贞观语)虽然他们的家庭出身、社会地位,甚至民族、年龄都悬殊甚大,但二人一见倾心,相见恨晚,遂结为知己。顾贞观既是纳兰的第一挚友,也是纳兰的第一知音,而且,两个人在写词上有着共同的主张、共同的追求,创作水平也不相上下。著有《积书岩集》《弹指词》。99B康熙十五年(1676)再度入京,结识了纳兰性德,当时纳兰性德顾贞观与吴兆骞吴兆骞,字汉槎,江苏吴江人,笔记小说上说……是当时著名的边塞诗人,诗风格遒劲,诗集叫做《秋茄集》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中江南乡试为举人,因科场案发,蒙受作弊之嫌,被革去举人之名,后又遭人诬陷,遂获罪谪戍宁古塔。顾贞观在北京千佛寺大雪之夜写下了两阕词作《金缕曲》,抒其胸中之情。纳兰见之,深受感动,承诺相救。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经明珠、徐乾学、徐元文等朝廷重臣的援手相救,吴汉槎终于被放归。100B顾贞观与吴兆骞吴兆骞,字汉槎,江苏吴江人,笔记小说上说……2《金缕曲·季子平安否》之一顾贞观(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

季子平安否?便回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彀?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尽塞、苦冷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丙辰:康熙十五年,即公元1676年,此时离吴汉槎流放宁古塔(1657年)已十九年。101B《金缕曲·季子平安否》之一顾贞观(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您现在一切都安好吗?纵使您能顺利回来,过去种种坎坷的经历也实在不堪再回忆了。流放到遥远的北大荒,没有朋友能在身边安慰您,更何况您是母老家贫子未成,内心的苦闷,我完全能够理解。分别这么长的时间,从前在一起遥吟俯畅,逸兴遄飞的情景,是否已印象模糊了?顺治年间的乡试舞弊案,您蒙冤遭流放,其实这丝毫不奇怪,在位者总是用尽一切方法要箝制威吓读书人。长时间的身处于冰天雪地中。辛酸的泪水想必已湿透衣襟。天底下有多少人能够兄弟相戚,骨肉相亲的团聚在一起呢?您的遭遇就如同红颜多命薄一般,自古以来有才能的人总是命运坎坷啊!在边塞地区长时间的对抗凄寒穷困,真是一件难以忍受的痛苦事情,苦难已经二十年了,我愿以申包胥对楚国的承诺,盼望马生角,乌鸦头白的执着与决心来拯救您,您可将这封信随时保存在身边,就如同我在身边时时关心您。102B您现在一切都安好吗?纵使您能顺利回来,过去种种坎坷的经历也实《金缕曲之二·我亦飘零久》顾贞观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试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

兄生辛未我丁丑,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

103B《金缕曲之二·我亦飘零久》顾贞观

我也是长时间的生活不定,四处流浪。过去十年不能顺利拯救您,实在是对不起您对我的厚爱,您是我亦师亦友敬重的先进,却这般生离死别无法重聚,当年蒙冤遭流放而有类似遭遇的,恐怕是所在多有。你我从前相知的声名永远禁得起考验,此时的我,如同人在长安不得志的杜甫,却依然牵挂被流放夜郎,潦倒困顿的李白。我的妻子已逝去,您又流放远方,这样的人生境遇,难道还不够悲苦吗?这么多的痛苦,也只能向您倾诉。104B我也是长时间的生活不定,四处流浪。过去十年不您长我六岁,此时此刻,在经历了多重困苦艰难的折磨,我们的身体更是衰弱不已。从今起不妨少作词赋,而永远保持好友间关怀对方的真心。但愿不久便有圣君出世,你我身体安康,在您归来之时再将这段流放的经历记述,让后世之人知道我们为了追求功名前途却遭逢此等冤屈。要说的话还有很多,实在无法把心意全部表达出来。贞观拜上。105B您长我六岁,此时此刻,在经历了多重困苦艰难的折磨,我们的身体纳兰:与李陵送别苏武的《别离诗》

向秀悼念亡友嵇康的《思旧赋》相媲美,

都是抒写友情的千古绝唱时人称顾梁汾那两阙金缕曲为“赎命词”。106B纳兰:与李陵送别苏武的《别离诗》35B

纳兰容若《金缕曲·简梁汾》

洒尽无端泪,莫因他、琼楼寂寞,误来人世。信道痴儿多厚福,谁遣偏生明慧。莫更著、浮名相累。仕宦何妨如断梗,只那将、声影供群吠。天欲问,且休矣。

情深我自拚憔悴。转丁宁、香怜易爇,玉怜轻碎。羡杀软红尘里客,一味醉生梦死。歌与哭、任猜何意。绝塞生还吴季子,算眼前、此外皆闲事。知我者,梁汾耳。107B纳兰容若《金缕曲·简梁汾》36B《金缕曲·赠梁汾》为一首豪放之作,素有“友谊之歌”的誉称。本篇作于纳兰与顾贞观订交之初,表现出作者乍逢知音的狂喜、豪情与深慨。纳兰性德与顾贞观之心心相印、以心相托,很重要的原因,源于他们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对现实有着共同的认识,即不信从世俗及名利地位。纳兰:“恒抱影于林泉,遂忘情于轩冕,是吾愿也”。顾贞观:“于道谊也甚真,特以风雅为性命,朋友为肺腑”。108B《金缕曲·赠梁汾》为一首豪放之作,素有“友谊之歌”的誉称。3“都下竞相传写,于是教坊歌曲间无不知有《侧帽词》者”。(徐釚在《词苑丛谭》

)道出了朋友之间的肺腑之言与云天高义,令人感动不已。被京都人争相传颂,且备受后人推崇。109B“都下竞相传写,于是教坊歌曲间无不知有《侧帽词》者”。(徐釚重友情:《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近来怕说当年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110B重友情:39B111B40B“金缕曲”:词牌名,又名“贺新郎”。“德也狂生耳”

直写胸臆,起句奇兀,吸引读者的注意。

狂生:狂放不羁的人。

112B“金缕曲”:词牌名,又名“贺新郎”。“德也狂生耳”直写胸臆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承上句语气,解释自己对身世的看法,表明自己不重门阀,却要蒙受尘世的烦嚣。出语坦率而又情真意切。缁尘:污尘。缁,黑色。京国:京城,此指北京。缁尘京国喻指京城世俗的污浊。113B偶然间,承上句语气,解释自己对身世的看法,表明自己不重门乌衣巷:位于南京东南部。三国东吴时期禁军驻地,因禁军都身着黑色军服,因以得名。东晋谢安、王导两大世族聚居于此,后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乌衣巷就成为著名的贵族住宅区。唐刘禹锡写过《金陵五题》,每题一首,都是咏怀有关金陵城的古迹的,其中一首云: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门第:意即贵族之家。晋代王、谢望族住在南京的乌衣巷,故称。意思是说自己生长在豪门望族之家,又在京城里供职,实属偶然。114B乌衣巷:位于南京东南部。三国东吴时期禁军驻地,因禁军都身着黑115B44B相国公子,天生富贵,康熙大帝的御前侍卫,终日陪王伴驾,在“翡翠丛中,鹅黄队里”占尽了风光和荣耀。“常有山泽鱼鸟之思”自称“我是人间惆怅客”,“不是人间富贵花”。116B相国公子,天生富贵,康熙大帝的御前侍卫,终日陪王伴驾,在“翡

“我是人间惆怅客”“不是人间富贵花”

浣溪沙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117B“我是人间惆怅客”“不是人间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118B采桑子·塞上咏雪花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化用李贺《浩歌》诗句“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土”处,又表明了自己对爱惜人才者的敬佩,还有落寞失望。“谁会成生此意”的反诘。以酒浇土:表示致敬、祭酹。“成生”,纳兰原名成德,自指。我真心仰慕平原君的广结贤士,希望能有赵国平原君那样招贤纳士的人来善待天下贤德才士,可是却没有谁会理解我的这片心意。119B有酒惟浇赵州土,化用李贺《浩歌》诗句“买丝绣作平原君,有不信道,遂成知己。乍逢知己的狂喜,“不信道”强调自己的意外。以“遂”和“不信道”两语来反复强调自己的意外。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竟然遇到了您这位知己。

120B不信道,乍逢知己的狂喜,“不信道”强调自己的意外。49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尽英雄泪。写知己相逢的情景。“青眼”:晋阮籍为人能青白眼,见礼俗之人为白眼,见高人雅士、与己意气相投者则为青眼。化用杜诗之意:你我结为莫逆,彼此青眼相对,互相器重,而今正当大有可为之年,不须伤悲,应拭去悲慨之泪,振作精神。

有得友的喜悦,也有落拓的悲愁,歌哭笑啼互相交融,产生巨大的感染力。今天,趁我们还不算老,擦去感伤的眼泪,纵酒高歌,把精神振作起来。121B青眼高歌俱未老,写知己相逢的情景。50B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这里化用杜诗之意,是说你我结为莫逆,彼此青眼相对,互相器重,而今正当大有可为之年,不须伤悲,应拭去悲慨之泪,振作精神。122B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君不见,月如水。结语,为作者悲凉情怀的映衬。您可看见,月儿皎洁,凉浸如水。

123B君不见,月如水。结语,为作者悲凉情怀的映衬。52B下阕:对顾贞观的坎坷遭遇的同情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

纳兰与顾贞观相濡以沫,给朋友以慰藉的态度。“古今同忌”一语,更使整首词有了更深的意义。今天我们一定要开怀畅饮,一醉方休。从古到今,才干出众、品行端正的人遭受谣言中伤,这都是常有的事,姑且由他去吧。124B下阕:对顾贞观的坎坷遭遇的同情共君此夜须沉醉。纳兰与顾贞“蛾眉谣诼”,典出屈原《离骚》之“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造谣中伤之类的卑鄙事,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我们根本不必去理会它。

125B“蛾眉谣诼”,典出屈原《离骚》之“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冷峭语句,足见词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激愤。人生岁月悠悠,难免遭受点挫折苦恼,这些都没必要放在心上,思过之后冷笑一声放在一边就完事儿了。126B身世悠悠何足问,冷峭语句,足见词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激愤寻思起,从头翻悔。

抒写其对友谊的珍惜。从顾贞观等今古才人的遭遇中,诗人想到自己。在污浊的社会中,过去的生涯,毫无意趣,将来的命运,也不值一提,因而发出了“寻思起,从头翻悔”的感叹。127B寻思起,抒写其对友谊的珍惜。56B“一日心期千劫在”:朋友之间,一旦倾心相许,友谊便可经历千年万载。不仅如此,作者还希望来世也与顾贞观结成知己,并立下“后身缘,恐结在他生里”的誓言。再三叮咛作结。过去的生涯,不值得一提。今天我们一朝以心相许,成为知己,他日即使经历千万劫难,我们的友情也要依然长存。这后半生的缘分,恐怕要到来世也难以补足。这个诺言是很沉重的,您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128B“一日心期千劫在”:朋友之间,一旦倾心相许,友谊便可经历千年这些词句中所包含的深沉而又灼热的友情,不光闪现着纳兰的“侠肠俊骨,更令后世千万读者增友情之重,因而也在众多的友情题材中高踞一席。细腻动人、哀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