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震应急演练方案_第1页
避震应急演练方案_第2页
避震应急演练方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9—避震应急演练方案避震应急演练方案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当进行,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避震应急演练方案,欢迎阅读与保藏。

避震应急演练方案1

(一)目的

让同学了解地震的有关学问,学习应急避震学问,把握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难损失的方法,从而提高同学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力量。

(二)时间、地点、内容、人员:

演练时间:

5月28日

地点:

学校教学区

内容:

(1)当地震发生时,先进行应急避震;

(2)当主震结束后,再进行疏散,到预定地点集中,以防余震发生。

参与人员:

全校师生

(三)组织领导:

组长:z

副组长:z

成员:z、体育科组、高一高二年部主任、全体班主任

(四)应急避震演练

一、演练现场组织

现场总指挥:z

各楼道疏散协管员:年部主任、班主任、体育老师(详细分工见下面支配)

向总指挥报告员:报告厅门口——z

学校西侧主干道——z

学校艺体楼前主干道z

二、演练的详细操作程序:

此次演练分两部分。先做地震应急避险理论讲解,留意事项强调,再做应急避震演练。

流程如下:

1、周一早晨7:30——7:45,地震应急避险理论讲解,留意事项强调;同学在班级集中听广播。

2、7:45以后,应急避震演练。这里分两步,先进行应急避震,再进行疏散演练。应急避震和疏散以报警声作为启动信号。

(1)现场总指挥宣布:“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应急避震演习活动现在开头。”

(2)报警员马上拉响报警笛。地震发生的信号为:三响短促笛声。同学们听到笛声马上开头应急避震演练:室内的同学、班主任老师,马上蹲在桌子旁,并顺手拿书包或课本等物件或用双手爱护头部;在室外的同学,应就近选择开阔地蹲下,不要乱跑,不要返回室内。

(3)一分钟后,现场总指挥宣布:“疏散演练开头”。报警员马上拉响报警笛。一响长笛声为信号。同学们听到笛声后,在老师的指挥下,马上有序、快速地撤离课室,本班班主任要在最终一名跟跑,邻近班的同学看到前面班的班主任跑出后方可跟上跑出,班级同学撤离时请留意:前半部分同学从班级前门撤离,后半部分同学从班级后门撤离(门口的同学先撤离)。详细撤离的路线和方向请见下图及支配。撤离时用书包或课本等物件或用双手放在头上爱护头,平安下楼;到指定平安地点(分报告厅门口空地和教学楼西侧和艺体楼前的学校主干通道,见相关支配)集合,并清点人数后,向总指挥报告。

(4)疏散的集中地点和路线、挨次疏散的集中地应选择坚实、平坦的开阔地,远离高大建筑物的场地,坚持就近原则。经地震局有关同志的现场指导,将疏散集中平安点定为报告厅门口、教学楼西侧和艺体楼前的学校主干通道三处。详细支配如下:

A-集中目的地1:报告厅门口空地

疏散出口1:教学楼1两侧的楼梯;

疏散班级:高二9到20班;

疏散指挥员:三楼和一楼两侧楼梯口各支配一位老师(老师们要提示下楼后同学往报告厅门口空地集中)。

挨次为:西侧楼梯高二12,16,2011,15,19

东侧楼梯高二9,13,1710,14,18

疏散出口2、教学楼2靠近洗手间处的楼梯;

疏散班级:高二1到8班;

疏散指挥员:一楼西侧楼梯口支配一名老师(老师们要提示下楼后同学往报告厅门口空地集中)。

挨次为:高二4,83,72,61,5

B-集中目的地2:教学楼西侧的学校主干道

疏散出口3:教学楼3两侧的楼梯

疏散班级:高一1到12班

疏散指挥员:三楼和一楼两侧楼梯口各支配一名老师(老师们要提示同学往学校主干道空地集中)。

挨次为:西侧楼梯高一4,8,123,7,11

东侧楼梯高一1,5,92,6,10

C-集中目的地3:学校主干道和艺体楼前主干道

疏散出口4:教学楼4两侧的楼梯

疏散班级:高一13到26班

疏散指挥员:东侧三楼和一楼楼梯口各支配一名老师(老师们要提示同学往学校主干道空地和艺体楼前主干道空地集中),在西侧二楼楼梯口支配一名老师。

挨次为:东侧楼梯高一14,18,22,26—13,17,21,25(艺体楼前集中)

西侧楼梯高一15,19,2316,20,24(主干道集中)

3、疏散演练留意事项

(1)要有挨次地疏散,在楼梯下楼时,不允许在楼梯或走廊相互拥挤,避开跌倒。也不允许说笑,务必仔细严厉。

(2)班主任老师一起参与避震和疏散全过程,相关老师应在各自岗位(如上下楼梯口、一楼指挥逃命路线处等)把守,指挥同学有秩序疏散。

(3)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以防被砸。

(4)疏散过程中,要快速,要排队有秩序前进,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千万不要也不能消失践踏、群体摔倒等情形。

(5)疏散途中不能穿过建筑物,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严格按指定路线进行逃命。

(6)各班同学到达集中地后,同学要蹲下,爱护头部。等到演练结束后,以班为单位集队,各班应马上清点人数,报集中点总负责人,由总负责人再向执行总指挥詹副校长报告。

4、演练结束

由学校集中点评。同学回班,班主任准时总结班级状况,不断提高师生应急避震的力量。

留意:请各班级把各楼梯口负责的老师名单上报同学处。

避震应急演练方案2

一、活动目的

为使同学了解地震的有关学问,学习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常识,把握地震发生时最大限度地减轻损害的方法,从而提高同学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力量。

二、演练步骤

1、班主任组织同学学习与争论防震避震有关内容,提高同学对这些方面的熟悉。

2、让同学熟识应急避震的方法(教室内与教室外)。

3、让同学熟识震后疏散的路线和集中地点。

4、演练前组织同学进行避震和疏散的训练。

5、进行模拟发生地震的演练。

三、演练支配

1、演练包括应急和疏散两个内容:当地震发生时,先进行应急避震。当主震结束后,再进行疏散,到预定地点集中,以防余震发生。

2、哨声信号

应急避震和疏散以哨声(或校内广播系统)为启动信号。

地震发生的信号:三响短促哨声,代表发生地震,同学们进行应急避震。

地震发生后,组织疏散的信号:一声长哨,代表主震结束,同学们进行疏散,距发生地震约2分钟后。

3、演练时间:20xx年6月18日下午3点。

四、组织领导

应急避震演练要有组织、有方案的开展。行政人员、班主任及其他老师在演练中要起到重要的作用,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要预先做好部署,做好分工,亲临指挥,既要确保演练顺当进行,通过演练来提高同学的自救互救力量,使同学得到熬炼,也要防止在演练中发生意外的事故。其他老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准时到位组织同学平安撤离。

各负责人分工表:

1、全面负责:x

2、总指挥:x副指挥:x

3、班主任:负责自己班级

其次节课任课老师帮助该班班主任组织好同学:

4、各楼梯口负责老师:(详见演练图)

全体教职工应做到:

1、明确职责,负起责任,演练开头前在到达所负责的岗位,每层的楼梯口、疏散路线每个拐弯处,都要有人负责。

2、要严厉,要把这次防震演练当作是真的地震发生,而不是一种“嬉戏”。

3、准时订正同学不正值的'动作。

4、当意外事故发生时,要准时做出处理。

5、集合后准时清点人数。

五、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

从你意识到发生地震,到地震结束,一般只有十几秒钟的时间,很少会持续一分钟以上。要把握好最早的几秒钟,尽快躲到最近的平安地方护好头部,躲避到地面停止摇动为止。

当听到地震发生的信号后,同学们马上开头演练,应当做到:

1、要爱护镇静,切莫慌张失措。尽快躲避到平安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房屋。

2、在室内的同学,应马上就近躲避(在自己的课桌旁),身体采纳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以书包或书爱护住自己的后脑与项部,不要靠近窗口。

3、在室外活动的同学,要跑到操场政府等开阔地带,采纳蹲下或坐下的姿式,用双手放在头上,进行防震。

4、在走廊的同学,也应马上选择有利的平安的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爱护头部,不要站在窗前。

5、在一楼或者平房的同学,在老师的组织下,用双手爱护头部,快速有序的从前后门平安撤离。

6、老师按预先的分工,快速到每个教室检查避震的状况,发觉有实行不正值措施的,要准时订正。

7、在平安演练的时候,各教室的课桌(除一楼外)由原来的六排,统一变成四排,(中间四排两两一并排),为同学的平安躲避留出空间。

8、在撤离时,师生要快速关闭、切断输电、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和各种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灾难。

六、疏散的集中地点和路线(详见演练图)

等到主震结束后,为了防止有较大的余震发生,应当马上进行有秩序的疏散,到平安的地方去躲避余震,疏散的集中地选择坚实、平坦的开阔地,远离高大建筑物的场地。

当听到疏散的信号后,按预定的路线和集中地,有秩序地进行疏散。

1、各班按学校规定的疏散路线进行撤离。

2、各班集合地点:足球场。

3、要有挨次地疏散,在楼梯下楼时,不准同学在楼梯或走廊相互拥挤,避开跌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