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子与老子孔子与老子孔子与老子_课件孔子与老子_课件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当代的儒学热给我们什么启示?2、我们应该重视优良传统文化的吸收与继承?1、儒家学说是两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古今联系当代的儒学热给我们什么启示?2、我们应该重视优良传统文化的吸一、孔子1、孔子的生平:2、孔子的政治思想(重难点)强调:儒家学派创始人、鲁国人、整理“六书”3、孔子的教育思想仁、礼克己复礼正名为政以德4、孔子的历史地位一、孔子1、孔子的生平:2、孔子的政治思想(重难点)强调:儒孔子与老子_课件西周分封制(礼乐文明)孔子的政治理想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君主平民仕学而优则仕礼崩乐坏重建秩序仁、礼教育克己复礼正名思维导图西周分封制(礼乐文明)孔子的政治理想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君3、孔子的教育思想目的:学而优则仕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实事求是、学思结合等措施:有教无类:最早创办私学,打破官府垄断教育的状况3、孔子的教育思想目的:学而优则仕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实事求4、孔子的历史地位(1)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2)孔子思想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主要影响;(3)孔子也被推崇为圣人,受到后人景仰。4、孔子的历史地位(1)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2004年4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在复旦大学发表演讲,校方赠送切尼一件礼物(见图)。事后,几位学生议论为什么送这件礼物。甲说:“估计是宣传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乙说:“可能是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丙说:“也许是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权思想比西方早两千多年。”……问题:请概要写出你对甲、乙、丙三种说法的理解。由小组讨论选出三个分别代表甲、乙、丙三人观点的同学分别阐述。2004年4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在复旦大学发1、甲侧重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或孔子的有些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2、乙突出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儒家文化曾是中国主流文化。3、丙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孔子主张“仁”,孟子提出过“民本”,但与西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人权”观念有本质区别。1、甲侧重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或孔子的有些教孔子的政治思想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此即为忠恕“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探究:孔子有这样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但他当年周游列国十四年,积极推行其政治方案,为什么还不被统治者采纳呢?
孔子的政治思想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乎?”“为政以德孔子的教育思想1.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2.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5.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7.子曰:“当仁不让于师。”8.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9.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1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11.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的教育思想1.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老君岩(宋代建于福建泉州清源山)老子:老君岩(宋代建于福建泉州清源山)老子:二、老子1、老子的生平:2、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生平:强调道家学派创始人、著作等A、世界本原:道B、辩证法C、无为而治3、老子哲学的地位二、老子1、老子的生平:2、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生平:强调道家道是万物本原道是万物本原辩证法辩证法无为而治无为而治3、老子哲学的地位(1)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2)老子哲学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3、老子哲学的地位(1)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以柔克刚以德报怨大智若愚深藏若虚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欲取先予欲擒故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器晚成功成身退老子的哲学对我们日常的生活有哪些启示?以柔克刚以德报怨老子的哲学对我们日常人物学派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教育思想历史影响孔子老子儒家道家仁、礼、为政以德无为而治敬鬼神而远之道是万物本原辩证法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注重学习方法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复习巩固,梳理知识人物学派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教育思想历史影响孔子老子儒家道家仁、
孔子与老子孔子与老子孔子与老子_课件孔子与老子_课件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当代的儒学热给我们什么启示?2、我们应该重视优良传统文化的吸收与继承?1、儒家学说是两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古今联系当代的儒学热给我们什么启示?2、我们应该重视优良传统文化的吸一、孔子1、孔子的生平:2、孔子的政治思想(重难点)强调:儒家学派创始人、鲁国人、整理“六书”3、孔子的教育思想仁、礼克己复礼正名为政以德4、孔子的历史地位一、孔子1、孔子的生平:2、孔子的政治思想(重难点)强调:儒孔子与老子_课件西周分封制(礼乐文明)孔子的政治理想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君主平民仕学而优则仕礼崩乐坏重建秩序仁、礼教育克己复礼正名思维导图西周分封制(礼乐文明)孔子的政治理想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君3、孔子的教育思想目的:学而优则仕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实事求是、学思结合等措施:有教无类:最早创办私学,打破官府垄断教育的状况3、孔子的教育思想目的:学而优则仕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实事求4、孔子的历史地位(1)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2)孔子思想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主要影响;(3)孔子也被推崇为圣人,受到后人景仰。4、孔子的历史地位(1)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2004年4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在复旦大学发表演讲,校方赠送切尼一件礼物(见图)。事后,几位学生议论为什么送这件礼物。甲说:“估计是宣传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乙说:“可能是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丙说:“也许是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权思想比西方早两千多年。”……问题:请概要写出你对甲、乙、丙三种说法的理解。由小组讨论选出三个分别代表甲、乙、丙三人观点的同学分别阐述。2004年4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在复旦大学发1、甲侧重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或孔子的有些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2、乙突出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儒家文化曾是中国主流文化。3、丙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孔子主张“仁”,孟子提出过“民本”,但与西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人权”观念有本质区别。1、甲侧重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或孔子的有些教孔子的政治思想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此即为忠恕“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探究:孔子有这样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但他当年周游列国十四年,积极推行其政治方案,为什么还不被统治者采纳呢?
孔子的政治思想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乎?”“为政以德孔子的教育思想1.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2.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5.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7.子曰:“当仁不让于师。”8.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9.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1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11.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的教育思想1.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老君岩(宋代建于福建泉州清源山)老子:老君岩(宋代建于福建泉州清源山)老子:二、老子1、老子的生平:2、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生平:强调道家学派创始人、著作等A、世界本原:道B、辩证法C、无为而治3、老子哲学的地位二、老子1、老子的生平:2、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生平:强调道家道是万物本原道是万物本原辩证法辩证法无为而治无为而治3、老子哲学的地位(1)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2)老子哲学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3、老子哲学的地位(1)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以柔克刚以德报怨大智若愚深藏若虚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欲取先予欲擒故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器晚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动售货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与市场细分分析考核试卷
- 自动化装配与测试技术考核试卷
- 纺织品时代潮流与消费心理考核试卷
- 胶合板行业的供应链协同管理考核试卷
- 2025办公室租赁的合同范文
- 成都任职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票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医学常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疾病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地理高考复习 专题02 地球运动(讲义)(解析版)更新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专家版2第二讲 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 四年级四年级下册阅读理解100篇及答案经典
- 中职对口升学复习资料:《汽车机械基础》试题库+答案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
- 平面变压器设计与仿真
- 合作取得更大的成功辩论稿范文六篇
- 相关方需求和期望识别评价表
- 西南科技大学井巷工程课程设计样本
- 某化妆品牌案例分析
- 循环水管道施工组织设计
- 《吸烟的危害性》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