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古代埃及第二章古代埃及1第一节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一、古代埃及的历史分期(一)古代埃及历史的重新发现:
埃及学的诞生与发展埃及学的诞生拿破仑远征罗塞塔碑与商博良第一节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一、古代埃及的历21798年拿破仑的入侵。罗塞塔碑。1799年,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时,他手下的一名军官布夏尔带领士兵在罗塞塔城附近修筑防御工事时,发现了一块黑色玄武岩断碑。碑上用两种文字三种字体刻着同一篇碑文。最上面用的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间是古埃及的草书体象形文字(亦称民书体文字),下面是希腊文字。这就是后来被世人称之为“落塞塔碑”的著名石碑。
1798年拿破仑的入侵。3埃及学的奠基——商伯良:科学的埃及学却是肇始于近代法国学者商伯良。商伯良,1790年生于法国南部洛特省。其父是书商。他本人自幼即表现出了很高的语言天赋,无师自学了许多种语言文字:阿拉伯文、希伯来文、希腊文、拉丁文……等。九岁就开始学习古希腊文、科普特文和梵文等古代文字,年仅11岁的法国少年商博良决心揭开“罗塞塔碑”上古埃及文字的秘密,让石碑说话,告诉人们古埃及的秘密(十二岁就立志要释读罗塞达铭文)。十八岁就任巴黎大学历史学教授,二十二岁获语言学博土学位。为了读懂埃及象形文字,他勤奋工作了21年。到了1822年,这个在2000多年期间始终令人茫然不解的埃及象形文字之谜,终于被商博良解开了。
埃及学的奠基——商伯良:科学的埃及学却是肇始于近代法国学者商4罗塞塔碑与商博良罗塞塔碑与商博良5以古代埃及象形文字为基础的研究古代挨及历史的学科叫埃及学。以古代埃及象形文字为基础的研究古代挨及历史的学科叫埃及学。6前王朝(约公元前4000-3100年)早王朝(1-2王朝,约公元前3100——2686年)古王国(3-6王朝,约公元前2686——2181年)第一中间期(7-10王朝,约公元前2181——2040年)(二)马涅托的《埃及史》与古代埃及的历史分期
前王朝(约公元前4000-3100年)(二)马涅托的《埃及7中王国(11-12王朝,约公元前2040——1786年)第二中间期(13-17王朝,约公元前1786——1567年)新王国时期(18-20王朝,约公元前1567——1085年)后王朝时期(21-31王朝,约公元前1085——332年)希腊罗马统治时期(公元前332——公元640年)中王国(11-12王朝,约公元前8二、埃及的自然环境与古代居民
(一)埃及的自然环境
1、位置与地貌特征非洲东北,临河、靠海河谷、三角洲、沙漠、绿洲自然环境变化二、埃及的自然环境与古代居民
(一)埃及的自然环境9埃及地处东北非洲,北临地中海,东北角过西奈半岛与西亚相通,东有红海,隔红海与阿拉伯半岛相望,南为努比亚(现苏丹),西接利比亚,是欧、亚、非三大洲的联结点。埃及地处东北非洲,北临地中海,东北角过西奈半岛与西亚相10第二章古代埃及第一节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doc课件11自然环境变化:上埃及、下埃及;河谷、三角洲、沙漠、绿洲。
2、尼罗河流域的河谷——农业与纽带:季节泛滥、土地肥料、河流灌溉。古埃及南部边界经常在尼罗河第一瀑布——今埃及阿斯旺以南约70公里处,现在那里是纳赛尔水库,尼罗河自第一瀑布至地中海即流经埃及境内的一段,长约1000公里。
红土地、黑土地(kmt)古埃及人称他们的国土为“克麦特”(kmt),意为“黑土”,有别于未经河流灌溉的“红土”(即沙漠)。自然环境变化:上埃及、下埃及;河谷、三角洲、沙漠、绿洲。12第二章古代埃及第一节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doc课件13在地形上,埃及是一个狭长地带,尼罗河由南而北流贯全境,埃及国土明显分为两部分,即南部尼罗河谷地带(上埃及),北部尼罗河下游三角洲地区(下埃及),河谷地带的东西两侧均为沙漠高地,只有北部三角洲一带较为平坦。在地形上,埃及是一个狭长地带,尼罗河由南而北流14在炎热而干燥的埃及,尼罗河每年的定期泛滥(7-10月),不仅灌溉了万千良田,而且带来了丰富的腐殖质和沃土,河不退后便开始耕种(11-2月),3-6月便开始收获,古代埃及人称自己的国地为“凯麦特”,意为黑土地,对比荒凉的沙漠(红土地)而言。在炎热而干燥的埃及,尼罗河每年的定期泛滥(7-115麦收季节麦收季节16埃
及
地
图埃及地图17第二章古代埃及第一节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doc课件183、沙漠与绿洲的生态环境:东沙漠,西沙漠,法尤姆绿洲。
直到现代,埃及的的95%以上的人口也都集中在这条绿色的生命带中。公元前5世纪到过埃及的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人获得的膏腴之地乃是“尼罗河的赠礼”。古代埃及人实际上只是把尼罗河第一瀑布(在今阿斯旺水坝附近)以下的尼罗河谷和三角洲地区看作是自己的国土。3、沙漠与绿洲的生态环境:东沙漠,西沙漠,法尤姆绿洲。19第二章古代埃及第一节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doc课件20(二)人种和民族古代埃及的居民,通常认为最初是由东北非的土著所构成,被称为哈姆(含)人。后来西亚的塞姆(闪)人一批批进入埃及,与土著居民逐渐融合。
1、闪含语系,西亚北非人种的融合、塞·哈语系。2、非洲人种。
“埃及”(Aiguptos-Egypt)这一名称来自希腊文。古代埃及人并不把自己的国家叫做“埃及”,而是叫做“凯麦特”,意为“黑土地”。“埃及”一名来源于古希腊人,他们把古埃及孟斐斯城主神普塔赫叫做“海库普塔赫”(Aigyptos),“埃及”(Egypt)即为其讹称。(二)人种和民族古代埃及的居民,通常认为最初是由东北非的土著21古代埃及的居民是由东北非的土著居民和来自西亚的塞姆人融合而成的。埃及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有人居住,不过,开始时人们住在离尼罗河谷较远的地方,后来才下到河谷居住。约在公元前六千年代,埃及进入新石器时代,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农业地区之一。公元前四千年代后半期,由于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渔业都有了较大发展,埃及的原始公社制度逐渐解体,开始向阶级社会过渡,形成国家。古代埃及的居民是由东北非的土著居民和来自西亚的塞22第二章古代埃及第一节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doc课件23三、“州”的形成和统一国家的出现
(一)国家的产生和早王朝时期1、前王朝文明:虽然埃及的农业起源于何时何地尚有争论,但公元前6000—5000年代,其农业文化已相当发达,并已使用铜器,这为其文明的较早出现奠定了基础。史前文明与前王朝时代1)巴达里文化(前4500-4000年)2)涅伽达文化I(前4000年-3500年)3)涅伽达文化II(前3500年-3100年)三、“州”的形成和统一国家的出现
(一)国家的产生和早王朝时24巴达里文化约公元前5000-公元前4000年阿姆拉(涅伽达I)文化约公元前4000-公元前3500年格尔塞(涅伽达II)文化约公元前3500-公元前3100年早王朝约公元前3100-公元前26861-2王朝古王国约公元前2686-公元前21813-6王朝第一中间期约公元前2181-公元前20407-10王朝中王国约公元前2041-公元前178611-12王朝第二中间期约公元前1786-公元前156713-17王朝新王国约公元前1567-公元前108518-20王朝后期王朝约公元前1085-公元前33221-31王朝托勒密埃及约公元前332-公元前31巴达里文化约公元前5000-公元前4000年阿姆拉(涅伽达25[1]史前文化:新石器文化。铜石并用文化——巴达里文化(前4500-4000年):母系氏族社会,当时的居民已定居务农,兼亦从事畜牧(绵羊、山羊)和渔猎。生产工具:除使用新石器工具,还发现一部分铜器,如铜刀、铜锥等(属于未经冶炼的天然铜)。陶器:薄壁陶以及具有特色的黑顶陶
[1]史前文化:新石器文化。26从墓葬的规模和殉葬的物品来看,这时居民之间并没有产生悬殊的差别。一般认为,这个时期的埃及居民还是过着原始氏族公社的生活。从巴达里遗址中获得的女性小雕像来推断,这时妇女在氏族中可能居于重要地位。从墓葬的规模和殉葬的物品来看,这时居民之间并没有产生悬殊的差27第二章古代埃及第一节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doc课件28铜石并用文化——涅伽达文化I(阿姆拉文化,前4000-3500年)这一时期除在生产技术上较巴达里文化有所发展外,一个重要的成就是居住地开始建筑起城堡(或称城市的雏形)。涅伽达附近的“南城”可说是一个重要遗迹。城堡筑有防御的垣墙,还有用小砖建成的近似长方形的房屋。埃及生产力有了进一步发展,发生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商业开始发展,出现了城市萌芽。考古发现的一个黑顶陶罐上,有以眼镜蛇为标志的红冠形象,这可能是私有权和王权出现的反映,表明埃及已处于阶级和国家产生前夕.这一时期的墓葬,在规模上和殉葬品上都有了明显的差别,它表明居民中开始有了贫富分化和社会地位的不平等。这种文化所反映的时代已到了氏族社会的末期。社会组织:母系向父系的过渡铜石并用文化——涅伽达文化I(阿姆拉文化,前4000-35029第二章古代埃及第一节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doc课件30[2]尼罗河文明的萌芽——涅伽达文化II(格尔塞文化,前3500-3100年)与巴达里文化、阿姆拉文化之间的非连续性:外来文化。象形文字的出现。象形文字(刻在圆筒印章和权标头上)的发明是这一时期的重大成就之一,它是从野蛮过渡到文明的一个显著标志。冶炼术的发明。这一时期在生产技术上的一个重大进步是冶金术的发明。
[2]尼罗河文明的萌芽——涅伽达文化II(格尔塞文化,前3531
涅伽达文化Ⅱ时期,即前王朝Ⅱ时期(约BC3500-3100年),埃及进入阶级社会和文明时代。在希拉康波里发现的属于BC四千年代的“蝎王”权标头,就刻有头戴象征王权的白冠的蝎王,也刻有在田地里劳动的奴隶。同时也发现了与普通人简陋的墓极不相同的画墓。这反映了奴隶主与奴隶、贵族与平民的对立。在涅伽达Ⅱ后期,随着私有制的确立和阶级的形成,国家出现了。国家的雏形:涅伽达与希拉康波里。涅伽达文化Ⅱ时期,即前王朝Ⅱ时期(约BC350032第二章古代埃及第一节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doc课件33格尔塞文化的陶壶格尔塞文化的陶壶34青
铜
工
具青铜工具35◎分布于河谷之外的高地。
巴达里文化与阿姆拉文化的连续性。4、史前文化◎旧石器文化
→新石器文化。◎史前文化遗址主要分布于上埃及,包括巴达里、阿姆拉和涅伽达。◎铜石并用文化巴达里文化。前4500-4000年。农业文化。母系氏族社会。女性雕像和墓葬规模。◎铜石并用文化阿姆拉文化。即涅伽达文化Ⅰ。前4000-3500年。农业文化。父系氏族社会。雕像和墓葬的变化。◎分布于河谷之外的高地。4、史前文化◎旧石器文化◎铜36(二)“州”的形成:
[1]从氏族部落向国家的过渡,是在尼罗河两岸形成的许多“州”内发生的。这些州原来是适应水利灌溉事业的需要由一些地域性的村庄结合而成的。古代埃及人称之为“斯帕特”(spt),这个字的象形字符()就是由河渠所分割的一些地段。希腊人称之为“诺姆”(nomos),中文译为“州”。
(二)“州”的形成:[1]从氏族部落向国家的过渡,是在尼罗37[2]在这些小国家里,有一个以政府机关、王宫、神庙为中心的城市,其象形文字符号为。它表示城市建在交通要道上,由城墙围护起来,成为一个要塞。到公元前四千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社会贫富的分化,阶级矛盾的发展,这些州逐渐由氏族部落转化为初具规模的国家。[3]州长拥有军事、行政、司法、祭祀的大权,实即小国王。在州内一方面是由上层分子构成的贵族特权阶级,另一方面是由平民和奴隶构成的下层劳苦大众。
[4]每个州都有自己的保护神,例如鹰神、公牛神、狼神、鳄鱼神等等。[2]在这些小国家里,有一个以政府机关、王宫、神庙为中心的城38[5]这些州的国都是以某一城市(政治和宗教的中心)为中心联合附近一些村庄而形成的,故有些学者称之为城市国家,或简称“城邦”。在属于涅伽达文化Ⅱ时期的上埃及的涅伽达和黑拉康波里斯等城,都是当时较为重要的城邦。考古学家在黑拉康波里斯发现了属于BC四千年代迄今为止的第一个知名的国王“蝎王”的象牙权标头,上面刻划的蝎王,头戴白冠,后面有两名侍者为之执扇,颇有王者的威严。在蝎王的脚下一栏有几名奴隶在尼罗河的河心岛上劳动。在蝎王上面的一栏中有若干旗帜,每一旗帜上有一动物,这是联合于其属下的各盟州的保护神。每一旗帜之下吊着一只田凫和弓。一般认为,这田凫代表着被镇压的平民,悬弓代表着被征服的外国人。在这幅图画里,有王公贵族,有平民和奴隶大众,有被征服的异族,它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各城邦内的阶级关系,至少反映了黑拉康波里斯等一部分城邦的社会情景。
[5]这些州的国都是以某一城市(政治和宗教的中心)为中心联合39第二章古代埃及第一节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doc课件40在古王国时期,上下埃及大约有38个或39个州,后来增至40个到42个州(上埃及22,下埃及20,这时的州已是地方的行政单位)。前王朝时期的州数可能要少一些。在当时形成的各个州或城邦中间,为了争夺土地、水源、奴隶和财富,经常发生战争。在古王国时期,上下埃及大约有38个或39个州,后来增至40个41为了争夺土地、财富、奴隶和对尼罗河水的控制权,这些小国不断进行兼并战争,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统一的过程从早王朝时期开始,早王朝末期到古王国初期才基本完成。埃及的传统认为,BC3100年左右,美尼斯是埃及第一王朝的建立者,也是埃及国家的统一者。但据考古资料,埃及的统一至少在前王朝时期即已开始,美尼斯时期的统一活动更多,但不意味着统一的完成。为了争夺土地、财富、奴隶和对尼罗河水的控制权,这些小42(三)早王朝,第1-2王朝,前3100-2686年:统一国家的出现
1、希拉康坡里斯的霸权:蝎子王、那尔迈王。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提尼斯州的统治者美尼斯逐渐强大起来,建立起古代埃及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因其以阿卑多斯附近的提尼斯为首都,故称为提尼斯王朝。他在河谷和三角洲交界的地方建立了一个要塞城市——孟斐斯(原名白城,孟斐斯是希腊人对该城的称呼),(三)早王朝,第1-2王朝,前3100-2686年:统一国家43第二章古代埃及第一节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doc课件442、王朝世袭的演变:第1王朝(3100-2890BC),第2王朝(2890-2686BC):早王朝时期共经两个王朝,历时约四百余年。第一王朝共八王,第二王朝共十王
.到第一王朝第五个国王登的时代,称霸四方,第一次正式采用双冠(两个权力的合一),可以看作是上下埃及的归于统一。但其权力仍未必是很巩固的,直到第二王朝末哈谢海姆威时代,才最后地统一起来。
2、王朝世袭的演变:第1王朝(3100-2890BC)45第二章古代埃及第一节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doc课件46统一客观上反映了埃及奴隶制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了奴隶主阶级对内镇压和对外掠夺的力量。但随着统一国家的形成,埃及的阶级关系更加复杂化,阶级斗争也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展开,因此原来小范围内的国家机器已不适应,所以,在早王朝时期的统一过程中,奴隶主阶级的国家机器也在强化,设立了许多新的官职,君主专制也在形成中,对人民的控制也加强了。统一客观上反映了埃及奴隶制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了47四、古王国时期,第3-6王朝,前2686-2181年这一时期埃及历史已跨进统一的专制王国的时期。(一)古王国时期的社会经济1、农业的发展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4、土地关系5、阶级关系四、古王国时期,第3-6王朝,前2686-2181年这一时期481、农业、畜牧业的发展。埃及国家的统一,有助于灌溉事业的经营和管理,在古王国的铭文中常有法老(法老(pharaoh)本意为“宫殿”,是后世,大约从公元前二千年代中叶起对国王的尊称。)兴修水利的记载。古王国时期农业的耕作仍相当原始,通常只使用牛拉的简单木犁粗耕,用镶着燧石刃口的木镰刀或铜镰刀收割。农民在每年一度的尼罗河汛期过后开始整土,乘土地松软着手播种。有时赶来成群的猪羊,将种子踩入土中。主要作物有小麦、大麦、黍、粟、亚麻等,还有其他园艺作物。但是,禾苗生长不久就会干旱起来,所以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经常施以人工灌溉。灌溉一公顷土地每天约需水3000桶之多,在没有发明扬水设备以前,这是一项占用劳动力很多的工作。农业收成的丰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灌溉是否充分和及时。畜牧业在古王国时也有相应的发展。1、农业、畜牧业的发展。埃及国家的统一,有助于灌溉事业的经营492、古王国的手工业,如石材、木材、金属(主要是铜)、皮革、纸草等的加工,都达到了相当水平。特别是纺织,早在新石器时代埃及人就学会织麻布,这时候还用羊毛作为纺织原料。造船业也颇为可观,第四王朝法老从黎巴嫩运来上等的杉木,建造许多船只,有的船身超过50米。第五王朝和第六王朝都留下了关于造船方面的记录。古王国时期已越来越多地使用金属工具,但石器工具仍是不可缺少的。2、古王国的手工业,如石材、木材、金属(主要是铜)、皮革、纸50长浆船长浆船513、商业: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也日益发展起来。[1]除了利用尼罗河的航运沟通上下埃及的国内贸易,古王国时期埃及与邻近各地区的贸易也比较活跃。这种贸易主要是由法老属下的官商来经营的。[2]法老还时常派出武装的商业远征队,到外地去掠夺,如努比亚的黄金、塞浦路斯的铜、黎巴嫩的木材等,都是法老所渴望的东西。埃及的海外贸易已远达爱琴海,考古学家在爱琴海的岛屿上发现过这一时期的埃及制品(器皿、珠宝等)。[3]古王国时期的国内贸易还处在以物易物的水平上,交换所用的等价物有时是某种实物,有时是铜块。3、商业: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也日益发展起来。[1]524、埃及土地制度:埃及土地的最高所有权在名义上属于专制君主法老,即所谓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实际上有以下几种占有形式:[1]有很大一部分土地构成法老控制下的“王庄”,由王室派官经营,收取贡赋。[2]法老还把相当数量的土地赏给大臣和贵族,也经常赐给神庙一些庙产(最多一次达1700斯塔特,1斯塔特约等于2735平方米。),它们构成权贵的农庄和神庙的农庄,这些地产大概是世代相承的。[3]国内的大片土地仍归公社占有,由公社农民使用。农民通过公社乃至州的管理机构,向法老缴纳租税并为国家服役。关于各类土地的占有数量尚无充分材料说明。在各类农庄中究竟是什么人在从事劳动呢?若干资料表明,古王国时期,王室、神庙和官僚贵族土地上的主要劳动者是“麦尔特”(mr.t)。《在这类农庄中还设有制陶、锻冶、木作、织布、珠宝等作坊,亦各有不同工匠。壁画上还看到类似缴租或借贷的场面,通常用的都是实物。[4]古王国时期可能已开始有了私有土地,比如第三王朝末至第四王朝初的大官梅腾除了接受法老赏赐的土地外,还购买了一部分土地(200斯塔特)。不过,这时私有的土地还不会很多。4、埃及土地制度:埃及土地的最高所有权在名义上属于专制君主法535、阶级关系:奴隶,古王国时期的埃及社会是属于奴隶制社会。[1]奴隶的主要来源是战争俘虏。第四王朝的第一个法老斯涅弗鲁,在一次战争中就俘获了7000名努比亚人,另一次战争俘获了1100名利比亚人。这些被俘者在铭文中是和牲畜并列计算的。奴隶也有其他来源,如用买卖的方式购得的。[2]用途:总的说来奴隶多为国家所有,用于采石场、灌溉工程以及建筑方面,也用于王庄或官营的手工作坊。有些战俘奴隶,法老常赐给神庙和权贵阶层,补充他们农庄中的劳力。奴隶除了从事生产,有一部分也用做家庭奴婢。奴隶遭受奴隶主极重的剥削和压迫。5、阶级关系:奴隶,古王国时期的埃及社会是属于奴隶制社会。[54(二)埃及古王国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国王的神性,主要表观征以下几个方面:1、法老是最高的统治者。他集行政、军事、司法和财政大权于一身,他的意志就是法律。所有高级官吏均由他任免,一切州长均听他调动。国王对其臣民有无限权威:在古代埃及,国王凌驾于国家之上,一切臣民似乎都成了他的奴仆。大臣见法老(相当于古代中国称皇帝为“陛下”),大臣们朝见国王时,都要先说一番颂词,匍匐前进,上胸贴地,吻国王脚旁的土地,还不能随便抬头。一位驸马被允许吻国王的脚,就会感到莫大荣幸。第5—6王朝时的一些官吏(如乌尼等人)的铭文中反映的对国王奴颜婢膝的态度,充分说明了当时君臣关系的性质。一个大臣在一墓志中自诩自己一生末受到法老的杖笞,由此而感到自家。可见法起杖笞大臣己成为常事。(二)埃及古王国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国王的神性,主要表观征以下几55第二章古代埃及第一节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doc课件56◎法老统治的时代
法老与国家的同一性:法老是社稷江山的象征抑或朕即国家,法老的圣谕即法律,国有经济即国有土地构成物质基础。在传统社会,忠君与爱国往往被视作统一概念而不可分割,现代人称之为“愚忠”。
◎法老统治的时代572、建立了一套直接受法老统治的官僚机构。法老以下设宰相维西尔(现代埃及学家借用阿拉伯语称之为维西尔),总管行政、司法和税收等。宰相一职多由太子或皇亲贵戚担任。各州设州长,他们是法名在地方的代理人,他担负收税、征役和管理当地水利工程等项责任。一切高官厚爵多由王室成员和贵族们把持,只有中下级官吏才任用平民。这样,从中央到地方就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统治网。2、建立了一套直接受法老统治的官僚机构。法老以下设宰相维西尔58宰
相
宰相59古代埃及的一个维西尔像古代埃及的一个维西尔像603、建立了一支军队——君主专制的核心、物质支柱。军队主要是步兵,军官多由法老亲族担任,但要受法老直接统帅。军队大概由常备军和临时征召的部队两部分组成。驻守在边境要塞的多半是常备军。战时临时征召部队,在《大臣乌尼传》中有明确的记载。4、视全国土地为已有,并随便赏赐给王公贵族、神庙等。3、建立了一支军队——君主专制的核心、物质支柱。军队主要是步615、国王的神性:精神支柱,君权神授思想的发展。君主专制利用神权以强化王权、强化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古王国初期及其以前,鹰神荷鲁斯是王权的主要保护神。第4王朝哈佛拉国王的一个雕像,就是由荷鲁斯展开双翅保护着他的头。那时的国王还有一个荷鲁斯名(王衔名)。但是,在古王国时期,对太阳神拉的崇拜逐渐发展起来,并在第5王朝占了上风。据魏斯特卡尔纸草说,第5王朝头三个国王都宣称自己是拉神之子,即拉神的后代。从第3王朝时起,国王的名字被写在一个椭圆形的框子里。这个框子象征的是太阳照耀的区域,也是表示国王受到太阳神的保护。古王国时期,许多国王的名字的末尾都有拉的名字(如孟考拉、哈佛拉等),自然也都成了神,因而更有权统治这个国家了。为了得到神权势力的支持,古王国时期的国王们捐赠给神庙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神化王权既是王权本身的要求,也是当时统治阶级的需要。王权的神化也意味着奴隶主阶级政权的神化。因此,它也为奴隶主阶级所容忍。为此,古代埃及奴隶主豢养了整整一个祭司集团。
5、国王的神性:精神支柱,君权神授思想的发展。君主专62荷鲁斯涅布提金荷鲁斯尼苏毕特拉之子荷鲁斯涅布提636、金字塔的建造。法老不满足于在世间对人民的统治,还幻想死后仍为统治者,强迫人民给他们修筑死后的宫殿——金字塔,这高高矗立的金字塔代表着法老的威严.法老专制政权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伴随阶级社会的形成而加强对劳动人民的统治;此外,组织和管理全国水利灌溉事业的需要,对中央集权制的形成也有其促进作用。
6、金字塔的建造。法老不满足于在世间对人民的统治,还幻想死后64(三)金字塔是古代埃及的象征
在尼罗河下游西岸的基萨及向南绵延到萨卡拉一带(距开罗不远),至今仍矗立着七十多座大大小小的金字塔——法老的陵墓。埃及人认为河东岸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活人的国度;河西岸是太阳落山的地方,死者的冥国。故所有的金字塔都建筑在尼罗河西岸。金字塔古埃及人称之为“庇里穆斯”(“高”的意思),在希腊文中意为“角锥体”;它的基座系正方形,四面呈四个相等的三角形,阔底而尖顶,远望如同汉字的“金”字,所以汉语译作“金字塔”。金字塔被誉为古代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三)金字塔是古代埃及的象征在尼罗河下游西岸的基萨及向南绵651、古代埃及是法老专制统治的国家,而金字塔正是法老专制王权的化身。古代埃及人有灵魂不死的观念,认为人的死亡是到另一个世界生活的继续,故制干尸修坟墓之风盛行。法老建造金字塔,是为了让自己的灵魂早日复活升天。坟墓规模的大小、高低,标志着一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和权力的大小。因而,穷人死后埋入简陋的墓穴,而达官贵人死后却建造高出地面的陵墓。谁的陵墓高大雄伟,就标志着谁的官高值尊。大约从第二王朝开始,穷人死后仍埋入地下的简陋墓穴,而官僚贵族则建成高出地面的长方梯形的平顶陵墓,阿拉伯语称之为“马斯塔巴”(意为“板凳”)。金字塔——现存约80座,位于吉萨。源于贵族陵墓马斯塔巴。首座是第三王朝法老乔赛尔之墓,六级梯形金字塔,6层,约60米。这个梯形金字塔据说是由建筑师伊姆荷太普设计的,第四王朝均为斜面角锥体。1、古代埃及是法老专制统治的国家,而金字塔正是法老专制王权的66台形贵族墓台形贵族墓67马斯塔巴马斯塔巴68第二章古代埃及第一节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doc课件69第二章古代埃及第一节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doc课件70第1王朝王室陵墓第1王朝王室陵墓71萨卡拉的登王墓,第一王朝萨卡拉的登王墓,第一王朝72阶梯金字塔阶梯金字塔73倾斜金字塔倾斜金字塔74第二章古代埃及第一节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doc课件75Huni金字塔①最早完成的阶梯金字塔②扩大以后的金字塔
③真正的金字塔④墓室⑤入口Huni金字塔①最早完成的阶梯金字塔②扩大以后的金字塔
76到第四王朝时,法老更加骄纵无度,不计代价地兴起造墓之风,于是便出现了胡夫(希腊人把他叫做齐奥普斯)、哈佛拉(希腊人把他叫做齐夫林)和孟卡拉(希腊人把他叫做麦凯林努斯)的三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是建筑师赫米翁努设计,这座最高的大金字塔原高146.59米,经过几千年来的风吹雨打,顶端已经剥蚀了将近10米。但在1888年巴黎建筑起埃菲尔铁塔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这座金字塔的底面呈正方形,每边长230多米,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占地52.900平方米。这当然就标志着王权的至高无上了。到第四王朝时,法老更加骄纵无度,不计代价地兴起造墓之风,于是77金字塔金字塔78第二章古代埃及第一节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doc课件79胡夫金字塔示意图胡夫金字塔示意图80第二章古代埃及第一节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doc课件81胡夫死后不久,在他的大金字塔不远的地方,又建起了一座金字塔。这是胡夫的儿子哈夫拉的金字塔。它比胡夫的金字塔低3米,但由于它的地势稍高,因此看起来似乎比胡夫的金字塔还要高一些。塔的附近建有一个雕着哈夫拉的头部而配着狮子身体的大雕像,即所谓“狮身人面像”,西方人称它为“司芬克斯”。哈弗拉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高22米而长57米。一只耳朵就有两米高。除狮是用石块砌成之外,整个狮身人面像是在一块巨大的天然岩石上凿成的。它至今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为什么刻成狮身呢?在古埃及神话里,狮子乃是各种神秘地方的守护者,也是地下世界大门的守护者。因为法老死后要成为成太阳神,所以就造了这样一个狮身人面像为法老守护门户。胡夫死后不久,在他的大金字塔不远的地方,又建起了一座金字塔。82第二章古代埃及第一节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doc课件83大金字塔四周的贵族马斯塔巴大金字塔四周的贵族马斯塔巴84第二章古代埃及第一节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doc课件85哈夫拉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哈夫拉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86第二章古代埃及第一节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doc课件87第二章古代埃及第一节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doc课件88第二章古代埃及第一节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doc课件89第二章古代埃及第一节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doc课件90第二章古代埃及第一节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doc课件91运用杠杆建造金字塔运用杠杆建造金字塔92金字塔壁画金字塔壁画93金字塔中的壁画返回金字塔中的壁画返回94第四王朝以后,其他法老虽然建造了许多金字塔,但规模和质量都不能和上述金字塔相比。第六王朝以后,随着古王国的分裂和法老权力下降以及埃及人民的反抗和有些人的盗墓,常把法老的“木乃伊”从金字塔里拖出来,所以埃及的法老们也就不再建造金字塔,而是在深山里开凿秘密陵墓了。第四王朝以后,其他法老虽然建造了许多金字塔,但规模和质量都不952、古代埃及是奴隶制国家,奴隶主对奴隶的压迫剥削十分残酷,而金字塔就是以法老为首的奴隶主对劳动人民残酷压迫、剥削的见证。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十万民工辛勤工作了三十年,才建成了胡夫的金字塔。由此可见,修建金字塔耗费了多少民脂民膏,给人民带来了多少灾难。统治者如此劳民伤财,暴戾无度,必定引起人们的痛恨和反抗。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曾经写道:“人民想起这两个国王时,恨到这样的程度,以致他们不愿提起他们的名字,而是用牧人皮里提斯的名字来称呼这些金字塔,因为这个牧人当时曾在这个地方放牧他的畜群。”另一个史学家狄奥多洛斯也曾写道“虽然这两个国王建筑金字塔作为他们的坟墓,但是他们谁也没有埋在里面。……人们满怀怒火地起来反抗那些使自己受苦的人,并且公开地撕碎他们的尸体,狠狠地把他们抛出坟墓之外。”经史学家的证实,大金字塔的红色花岗岩石棺内,空无所有,胡夫的尸体早已不知所踪。也许胡夫死后真的受到了人民的惩罚。2、古代埃及是奴隶制国家,奴隶主对奴隶的压迫剥削十分残酷,而963、古代埃及人民是勤劳智慧的人民,而金字塔就是古代埃及人民勤劳智慧的不朽纪念碑。比如,修筑胡夫的金字塔用了230万块石头,缝间没用任何灰浆相粘联,全靠石头自己相吻合,但其缝隙之小,虽利刃而不能入,实在令人惊叹。雄伟壮观的金字塔,历经沧桑变化,虽四千年而不坏,实为古代建筑文上的奇迹。据说,如果把大金字塔的石头分成一立方英尺大小,然后将其绕地球赤道排成一排,可以绕地球外圆2/3。拿破仑远征埃及时曾同他的将领们登上大金字塔顶,下来后他的军官们推算说,如果把基泽三个大金字塔的石头用来建造一条10英尺高,1英尺宽的墙,可以绕法国一圈。3、古代埃及人民是勤劳智慧的人民,而金字塔就是古代埃及人民勤97在大金字塔身的北侧离地面13米高处有一个用4块巨石砌成的三角形出入口。这个三角形用得很巧妙,因为如果不用三角形而用四边形,那么,一百多米高的金字塔本身的巨大压力将会把这个出入口压塌。而用三角形,就使那巨大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开了。在四千多年前对力学原理有这样的理解和运用,能有这样的构造,确实是十分了不起的。在大金字塔身的北侧离地面13米高处有一个用4块巨石砌成的三角98一位叫戴维杜维斯法国化学家,提出了一个关于金字塔建造的全新见解,他认为,建造金字塔的巨石不是天然的,而是人工浇筑的。他从一位考古学家那里,得到5块从埃及胡夫金字塔上取下的小石块,对它们逐个加以化验。出乎意料的是,化验结果证明,这些石块由贝壳石灰石组成。尽管考古证明,人类在几千年前就已掌握混凝土制作技术,但这些贝壳石灰石浇筑得如此坚如磐石,以至很难将它们与花岗岩区别开来,实在使人难以相信。一位叫戴维杜维斯法国化学家,提出了一个关于金字塔建造的全新见99本世纪来,随着飞碟观察和研究活动越来越广泛,有人甚至把神秘的金字塔同变幻莫测的飞碟上的外星人联系起来。他们认为,在几千年前,人类是不可能有建造金字塔这样的能力,只有外星人才能有。他们经过计算还发现,大金字塔的塔高的10亿倍,约等于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穿过大金字塔的子午线正好把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分成相等的两半;它的四个底边的周长除以其高的两倍,相当于圆周率的值3.14;塔的高度之平方正好等于它的每个三角形斜面的面积。这种“巧合”大概是外星人选择金字塔建造地点的用意。本世纪来,随着飞碟观察和研究活动越来越广泛,有人甚至把神秘的100金字塔建成于公元前27世纪,至今历时近5000年,但塔基、塔身仍然非常牢固而未损坏。所以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一切都怕时间,而时间却怕金字塔。”阿拉伯谚语说:“万物终消逝,金字塔永存”。金字塔建成于公元前27世纪,至今历时近5000年,但塔基、塔1012、第一中间期◎第7-10王朝,前2181-2040年。◎人民起义?
特征是王权衰落,战乱频仍,经济凋敝。目前详情知之甚少,不宜妄做结论。2、第一中间期102(四)第一中间期第7-10王朝,前2181-2040年,混乱状态。
“第一中间时期”,延续约一个半世纪。大概在这一时期的某个阶段,发生过贫民和奴隶的大起义。反映这次起义情况的,主要是《聂非尔列胡箴言》。
(四)第一中间期第7-10王朝,前2181-2040年,混乱103
1、原因:[1]王权衰弱:第一中间期的分裂混乱局面
第七王朝时,埃及已是小国林立,几乎一个诺姆就是一个独立国家了,而且每个国王统治的时间也不太长。据曼涅托,第七王朝的70个国王仅统治70天;都于孟斐斯的第八王朝27个国王共统治146年。他们也决非统治了全埃及。[2]贵族割据。[3]战乱使各地灌溉系统遭到严重破坏。[4]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1、原因:[1]王权衰弱:第一中间期的分裂混乱局面
第七1042、贫民、奴隶大起义,《聂菲尔涅胡预言》说:“大地象陶钧一样翻转了起来。”“没有武器的人(现在)变成占有武器者。人们(恭敬地)向以前鞠躬行礼的人鞠躬行礼。”“那最下面的人到了顶上,他的变动就象我的腹背的转动一样大。人们住在坟场上,穷人发了财……穷人吃着供祭的面包,仆役们在欢乐。希利奥波里州,这个众神的出生之地将不存在于世上。”2、贫民、奴隶大起义,《聂菲尔涅胡预言》说:“大地象陶钧一样105第二章古代埃及第二章古代埃及106第一节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一、古代埃及的历史分期(一)古代埃及历史的重新发现:
埃及学的诞生与发展埃及学的诞生拿破仑远征罗塞塔碑与商博良第一节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一、古代埃及的历1071798年拿破仑的入侵。罗塞塔碑。1799年,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时,他手下的一名军官布夏尔带领士兵在罗塞塔城附近修筑防御工事时,发现了一块黑色玄武岩断碑。碑上用两种文字三种字体刻着同一篇碑文。最上面用的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间是古埃及的草书体象形文字(亦称民书体文字),下面是希腊文字。这就是后来被世人称之为“落塞塔碑”的著名石碑。
1798年拿破仑的入侵。108埃及学的奠基——商伯良:科学的埃及学却是肇始于近代法国学者商伯良。商伯良,1790年生于法国南部洛特省。其父是书商。他本人自幼即表现出了很高的语言天赋,无师自学了许多种语言文字:阿拉伯文、希伯来文、希腊文、拉丁文……等。九岁就开始学习古希腊文、科普特文和梵文等古代文字,年仅11岁的法国少年商博良决心揭开“罗塞塔碑”上古埃及文字的秘密,让石碑说话,告诉人们古埃及的秘密(十二岁就立志要释读罗塞达铭文)。十八岁就任巴黎大学历史学教授,二十二岁获语言学博土学位。为了读懂埃及象形文字,他勤奋工作了21年。到了1822年,这个在2000多年期间始终令人茫然不解的埃及象形文字之谜,终于被商博良解开了。
埃及学的奠基——商伯良:科学的埃及学却是肇始于近代法国学者商109罗塞塔碑与商博良罗塞塔碑与商博良110以古代埃及象形文字为基础的研究古代挨及历史的学科叫埃及学。以古代埃及象形文字为基础的研究古代挨及历史的学科叫埃及学。111前王朝(约公元前4000-3100年)早王朝(1-2王朝,约公元前3100——2686年)古王国(3-6王朝,约公元前2686——2181年)第一中间期(7-10王朝,约公元前2181——2040年)(二)马涅托的《埃及史》与古代埃及的历史分期
前王朝(约公元前4000-3100年)(二)马涅托的《埃及112中王国(11-12王朝,约公元前2040——1786年)第二中间期(13-17王朝,约公元前1786——1567年)新王国时期(18-20王朝,约公元前1567——1085年)后王朝时期(21-31王朝,约公元前1085——332年)希腊罗马统治时期(公元前332——公元640年)中王国(11-12王朝,约公元前113二、埃及的自然环境与古代居民
(一)埃及的自然环境
1、位置与地貌特征非洲东北,临河、靠海河谷、三角洲、沙漠、绿洲自然环境变化二、埃及的自然环境与古代居民
(一)埃及的自然环境114埃及地处东北非洲,北临地中海,东北角过西奈半岛与西亚相通,东有红海,隔红海与阿拉伯半岛相望,南为努比亚(现苏丹),西接利比亚,是欧、亚、非三大洲的联结点。埃及地处东北非洲,北临地中海,东北角过西奈半岛与西亚相115第二章古代埃及第一节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doc课件116自然环境变化:上埃及、下埃及;河谷、三角洲、沙漠、绿洲。
2、尼罗河流域的河谷——农业与纽带:季节泛滥、土地肥料、河流灌溉。古埃及南部边界经常在尼罗河第一瀑布——今埃及阿斯旺以南约70公里处,现在那里是纳赛尔水库,尼罗河自第一瀑布至地中海即流经埃及境内的一段,长约1000公里。
红土地、黑土地(kmt)古埃及人称他们的国土为“克麦特”(kmt),意为“黑土”,有别于未经河流灌溉的“红土”(即沙漠)。自然环境变化:上埃及、下埃及;河谷、三角洲、沙漠、绿洲。117第二章古代埃及第一节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doc课件118在地形上,埃及是一个狭长地带,尼罗河由南而北流贯全境,埃及国土明显分为两部分,即南部尼罗河谷地带(上埃及),北部尼罗河下游三角洲地区(下埃及),河谷地带的东西两侧均为沙漠高地,只有北部三角洲一带较为平坦。在地形上,埃及是一个狭长地带,尼罗河由南而北流119在炎热而干燥的埃及,尼罗河每年的定期泛滥(7-10月),不仅灌溉了万千良田,而且带来了丰富的腐殖质和沃土,河不退后便开始耕种(11-2月),3-6月便开始收获,古代埃及人称自己的国地为“凯麦特”,意为黑土地,对比荒凉的沙漠(红土地)而言。在炎热而干燥的埃及,尼罗河每年的定期泛滥(7-1120麦收季节麦收季节121埃
及
地
图埃及地图122第二章古代埃及第一节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doc课件1233、沙漠与绿洲的生态环境:东沙漠,西沙漠,法尤姆绿洲。
直到现代,埃及的的95%以上的人口也都集中在这条绿色的生命带中。公元前5世纪到过埃及的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人获得的膏腴之地乃是“尼罗河的赠礼”。古代埃及人实际上只是把尼罗河第一瀑布(在今阿斯旺水坝附近)以下的尼罗河谷和三角洲地区看作是自己的国土。3、沙漠与绿洲的生态环境:东沙漠,西沙漠,法尤姆绿洲。124第二章古代埃及第一节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doc课件125(二)人种和民族古代埃及的居民,通常认为最初是由东北非的土著所构成,被称为哈姆(含)人。后来西亚的塞姆(闪)人一批批进入埃及,与土著居民逐渐融合。
1、闪含语系,西亚北非人种的融合、塞·哈语系。2、非洲人种。
“埃及”(Aiguptos-Egypt)这一名称来自希腊文。古代埃及人并不把自己的国家叫做“埃及”,而是叫做“凯麦特”,意为“黑土地”。“埃及”一名来源于古希腊人,他们把古埃及孟斐斯城主神普塔赫叫做“海库普塔赫”(Aigyptos),“埃及”(Egypt)即为其讹称。(二)人种和民族古代埃及的居民,通常认为最初是由东北非的土著126古代埃及的居民是由东北非的土著居民和来自西亚的塞姆人融合而成的。埃及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有人居住,不过,开始时人们住在离尼罗河谷较远的地方,后来才下到河谷居住。约在公元前六千年代,埃及进入新石器时代,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农业地区之一。公元前四千年代后半期,由于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渔业都有了较大发展,埃及的原始公社制度逐渐解体,开始向阶级社会过渡,形成国家。古代埃及的居民是由东北非的土著居民和来自西亚的塞127第二章古代埃及第一节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doc课件128三、“州”的形成和统一国家的出现
(一)国家的产生和早王朝时期1、前王朝文明:虽然埃及的农业起源于何时何地尚有争论,但公元前6000—5000年代,其农业文化已相当发达,并已使用铜器,这为其文明的较早出现奠定了基础。史前文明与前王朝时代1)巴达里文化(前4500-4000年)2)涅伽达文化I(前4000年-3500年)3)涅伽达文化II(前3500年-3100年)三、“州”的形成和统一国家的出现
(一)国家的产生和早王朝时129巴达里文化约公元前5000-公元前4000年阿姆拉(涅伽达I)文化约公元前4000-公元前3500年格尔塞(涅伽达II)文化约公元前3500-公元前3100年早王朝约公元前3100-公元前26861-2王朝古王国约公元前2686-公元前21813-6王朝第一中间期约公元前2181-公元前20407-10王朝中王国约公元前2041-公元前178611-12王朝第二中间期约公元前1786-公元前156713-17王朝新王国约公元前1567-公元前108518-20王朝后期王朝约公元前1085-公元前33221-31王朝托勒密埃及约公元前332-公元前31巴达里文化约公元前5000-公元前4000年阿姆拉(涅伽达130[1]史前文化:新石器文化。铜石并用文化——巴达里文化(前4500-4000年):母系氏族社会,当时的居民已定居务农,兼亦从事畜牧(绵羊、山羊)和渔猎。生产工具:除使用新石器工具,还发现一部分铜器,如铜刀、铜锥等(属于未经冶炼的天然铜)。陶器:薄壁陶以及具有特色的黑顶陶
[1]史前文化:新石器文化。131从墓葬的规模和殉葬的物品来看,这时居民之间并没有产生悬殊的差别。一般认为,这个时期的埃及居民还是过着原始氏族公社的生活。从巴达里遗址中获得的女性小雕像来推断,这时妇女在氏族中可能居于重要地位。从墓葬的规模和殉葬的物品来看,这时居民之间并没有产生悬殊的差132第二章古代埃及第一节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doc课件133铜石并用文化——涅伽达文化I(阿姆拉文化,前4000-3500年)这一时期除在生产技术上较巴达里文化有所发展外,一个重要的成就是居住地开始建筑起城堡(或称城市的雏形)。涅伽达附近的“南城”可说是一个重要遗迹。城堡筑有防御的垣墙,还有用小砖建成的近似长方形的房屋。埃及生产力有了进一步发展,发生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商业开始发展,出现了城市萌芽。考古发现的一个黑顶陶罐上,有以眼镜蛇为标志的红冠形象,这可能是私有权和王权出现的反映,表明埃及已处于阶级和国家产生前夕.这一时期的墓葬,在规模上和殉葬品上都有了明显的差别,它表明居民中开始有了贫富分化和社会地位的不平等。这种文化所反映的时代已到了氏族社会的末期。社会组织:母系向父系的过渡铜石并用文化——涅伽达文化I(阿姆拉文化,前4000-350134第二章古代埃及第一节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doc课件135[2]尼罗河文明的萌芽——涅伽达文化II(格尔塞文化,前3500-3100年)与巴达里文化、阿姆拉文化之间的非连续性:外来文化。象形文字的出现。象形文字(刻在圆筒印章和权标头上)的发明是这一时期的重大成就之一,它是从野蛮过渡到文明的一个显著标志。冶炼术的发明。这一时期在生产技术上的一个重大进步是冶金术的发明。
[2]尼罗河文明的萌芽——涅伽达文化II(格尔塞文化,前35136
涅伽达文化Ⅱ时期,即前王朝Ⅱ时期(约BC3500-3100年),埃及进入阶级社会和文明时代。在希拉康波里发现的属于BC四千年代的“蝎王”权标头,就刻有头戴象征王权的白冠的蝎王,也刻有在田地里劳动的奴隶。同时也发现了与普通人简陋的墓极不相同的画墓。这反映了奴隶主与奴隶、贵族与平民的对立。在涅伽达Ⅱ后期,随着私有制的确立和阶级的形成,国家出现了。国家的雏形:涅伽达与希拉康波里。涅伽达文化Ⅱ时期,即前王朝Ⅱ时期(约BC3500137第二章古代埃及第一节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doc课件138格尔塞文化的陶壶格尔塞文化的陶壶139青
铜
工
具青铜工具140◎分布于河谷之外的高地。
巴达里文化与阿姆拉文化的连续性。4、史前文化◎旧石器文化
→新石器文化。◎史前文化遗址主要分布于上埃及,包括巴达里、阿姆拉和涅伽达。◎铜石并用文化巴达里文化。前4500-4000年。农业文化。母系氏族社会。女性雕像和墓葬规模。◎铜石并用文化阿姆拉文化。即涅伽达文化Ⅰ。前4000-3500年。农业文化。父系氏族社会。雕像和墓葬的变化。◎分布于河谷之外的高地。4、史前文化◎旧石器文化◎铜141(二)“州”的形成:
[1]从氏族部落向国家的过渡,是在尼罗河两岸形成的许多“州”内发生的。这些州原来是适应水利灌溉事业的需要由一些地域性的村庄结合而成的。古代埃及人称之为“斯帕特”(spt),这个字的象形字符()就是由河渠所分割的一些地段。希腊人称之为“诺姆”(nomos),中文译为“州”。
(二)“州”的形成:[1]从氏族部落向国家的过渡,是在尼罗142[2]在这些小国家里,有一个以政府机关、王宫、神庙为中心的城市,其象形文字符号为。它表示城市建在交通要道上,由城墙围护起来,成为一个要塞。到公元前四千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社会贫富的分化,阶级矛盾的发展,这些州逐渐由氏族部落转化为初具规模的国家。[3]州长拥有军事、行政、司法、祭祀的大权,实即小国王。在州内一方面是由上层分子构成的贵族特权阶级,另一方面是由平民和奴隶构成的下层劳苦大众。
[4]每个州都有自己的保护神,例如鹰神、公牛神、狼神、鳄鱼神等等。[2]在这些小国家里,有一个以政府机关、王宫、神庙为中心的城143[5]这些州的国都是以某一城市(政治和宗教的中心)为中心联合附近一些村庄而形成的,故有些学者称之为城市国家,或简称“城邦”。在属于涅伽达文化Ⅱ时期的上埃及的涅伽达和黑拉康波里斯等城,都是当时较为重要的城邦。考古学家在黑拉康波里斯发现了属于BC四千年代迄今为止的第一个知名的国王“蝎王”的象牙权标头,上面刻划的蝎王,头戴白冠,后面有两名侍者为之执扇,颇有王者的威严。在蝎王的脚下一栏有几名奴隶在尼罗河的河心岛上劳动。在蝎王上面的一栏中有若干旗帜,每一旗帜上有一动物,这是联合于其属下的各盟州的保护神。每一旗帜之下吊着一只田凫和弓。一般认为,这田凫代表着被镇压的平民,悬弓代表着被征服的外国人。在这幅图画里,有王公贵族,有平民和奴隶大众,有被征服的异族,它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各城邦内的阶级关系,至少反映了黑拉康波里斯等一部分城邦的社会情景。
[5]这些州的国都是以某一城市(政治和宗教的中心)为中心联合144第二章古代埃及第一节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doc课件145在古王国时期,上下埃及大约有38个或39个州,后来增至40个到42个州(上埃及22,下埃及20,这时的州已是地方的行政单位)。前王朝时期的州数可能要少一些。在当时形成的各个州或城邦中间,为了争夺土地、水源、奴隶和财富,经常发生战争。在古王国时期,上下埃及大约有38个或39个州,后来增至40个146为了争夺土地、财富、奴隶和对尼罗河水的控制权,这些小国不断进行兼并战争,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统一的过程从早王朝时期开始,早王朝末期到古王国初期才基本完成。埃及的传统认为,BC3100年左右,美尼斯是埃及第一王朝的建立者,也是埃及国家的统一者。但据考古资料,埃及的统一至少在前王朝时期即已开始,美尼斯时期的统一活动更多,但不意味着统一的完成。为了争夺土地、财富、奴隶和对尼罗河水的控制权,这些小147(三)早王朝,第1-2王朝,前3100-2686年:统一国家的出现
1、希拉康坡里斯的霸权:蝎子王、那尔迈王。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提尼斯州的统治者美尼斯逐渐强大起来,建立起古代埃及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因其以阿卑多斯附近的提尼斯为首都,故称为提尼斯王朝。他在河谷和三角洲交界的地方建立了一个要塞城市——孟斐斯(原名白城,孟斐斯是希腊人对该城的称呼),(三)早王朝,第1-2王朝,前3100-2686年:统一国家148第二章古代埃及第一节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doc课件1492、王朝世袭的演变:第1王朝(3100-2890BC),第2王朝(2890-2686BC):早王朝时期共经两个王朝,历时约四百余年。第一王朝共八王,第二王朝共十王
.到第一王朝第五个国王登的时代,称霸四方,第一次正式采用双冠(两个权力的合一),可以看作是上下埃及的归于统一。但其权力仍未必是很巩固的,直到第二王朝末哈谢海姆威时代,才最后地统一起来。
2、王朝世袭的演变:第1王朝(3100-2890BC)150第二章古代埃及第一节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doc课件151统一客观上反映了埃及奴隶制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了奴隶主阶级对内镇压和对外掠夺的力量。但随着统一国家的形成,埃及的阶级关系更加复杂化,阶级斗争也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展开,因此原来小范围内的国家机器已不适应,所以,在早王朝时期的统一过程中,奴隶主阶级的国家机器也在强化,设立了许多新的官职,君主专制也在形成中,对人民的控制也加强了。统一客观上反映了埃及奴隶制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了152四、古王国时期,第3-6王朝,前2686-2181年这一时期埃及历史已跨进统一的专制王国的时期。(一)古王国时期的社会经济1、农业的发展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4、土地关系5、阶级关系四、古王国时期,第3-6王朝,前2686-2181年这一时期1531、农业、畜牧业的发展。埃及国家的统一,有助于灌溉事业的经营和管理,在古王国的铭文中常有法老(法老(pharaoh)本意为“宫殿”,是后世,大约从公元前二千年代中叶起对国王的尊称。)兴修水利的记载。古王国时期农业的耕作仍相当原始,通常只使用牛拉的简单木犁粗耕,用镶着燧石刃口的木镰刀或铜镰刀收割。农民在每年一度的尼罗河汛期过后开始整土,乘土地松软着手播种。有时赶来成群的猪羊,将种子踩入土中。主要作物有小麦、大麦、黍、粟、亚麻等,还有其他园艺作物。但是,禾苗生长不久就会干旱起来,所以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经常施以人工灌溉。灌溉一公顷土地每天约需水3000桶之多,在没有发明扬水设备以前,这是一项占用劳动力很多的工作。农业收成的丰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灌溉是否充分和及时。畜牧业在古王国时也有相应的发展。1、农业、畜牧业的发展。埃及国家的统一,有助于灌溉事业的经营1542、古王国的手工业,如石材、木材、金属(主要是铜)、皮革、纸草等的加工,都达到了相当水平。特别是纺织,早在新石器时代埃及人就学会织麻布,这时候还用羊毛作为纺织原料。造船业也颇为可观,第四王朝法老从黎巴嫩运来上等的杉木,建造许多船只,有的船身超过50米。第五王朝和第六王朝都留下了关于造船方面的记录。古王国时期已越来越多地使用金属工具,但石器工具仍是不可缺少的。2、古王国的手工业,如石材、木材、金属(主要是铜)、皮革、纸155长浆船长浆船1563、商业: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也日益发展起来。[1]除了利用尼罗河的航运沟通上下埃及的国内贸易,古王国时期埃及与邻近各地区的贸易也比较活跃。这种贸易主要是由法老属下的官商来经营的。[2]法老还时常派出武装的商业远征队,到外地去掠夺,如努比亚的黄金、塞浦路斯的铜、黎巴嫩的木材等,都是法老所渴望的东西。埃及的海外贸易已远达爱琴海,考古学家在爱琴海的岛屿上发现过这一时期的埃及制品(器皿、珠宝等)。[3]古王国时期的国内贸易还处在以物易物的水平上,交换所用的等价物有时是某种实物,有时是铜块。3、商业: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也日益发展起来。[1]1574、埃及土地制度:埃及土地的最高所有权在名义上属于专制君主法老,即所谓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实际上有以下几种占有形式:[1]有很大一部分土地构成法老控制下的“王庄”,由王室派官经营,收取贡赋。[2]法老还把相当数量的土地赏给大臣和贵族,也经常赐给神庙一些庙产(最多一次达1700斯塔特,1斯塔特约等于2735平方米。),它们构成权贵的农庄和神庙的农庄,这些地产大概是世代相承的。[3]国内的大片土地仍归公社占有,由公社农民使用。农民通过公社乃至州的管理机构,向法老缴纳租税并为国家服役。关于各类土地的占有数量尚无充分材料说明。在各类农庄中究竟是什么人在从事劳动呢?若干资料表明,古王国时期,王室、神庙和官僚贵族土地上的主要劳动者是“麦尔特”(mr.t)。《在这类农庄中还设有制陶、锻冶、木作、织布、珠宝等作坊,亦各有不同工匠。壁画上还看到类似缴租或借贷的场面,通常用的都是实物。[4]古王国时期可能已开始有了私有土地,比如第三王朝末至第四王朝初的大官梅腾除了接受法老赏赐的土地外,还购买了一部分土地(200斯塔特)。不过,这时私有的土地还不会很多。4、埃及土地制度:埃及土地的最高所有权在名义上属于专制君主法1585、阶级关系:奴隶,古王国时期的埃及社会是属于奴隶制社会。[1]奴隶的主要来源是战争俘虏。第四王朝的第一个法老斯涅弗鲁,在一次战争中就俘获了7000名努比亚人,另一次战争俘获了1100名利比亚人。这些被俘者在铭文中是和牲畜并列计算的。奴隶也有其他来源,如用买卖的方式购得的。[2]用途:总的说来奴隶多为国家所有,用于采石场、灌溉工程以及建筑方面,也用于王庄或官营的手工作坊。有些战俘奴隶,法老常赐给神庙和权贵阶层,补充他们农庄中的劳力。奴隶除了从事生产,有一部分也用做家庭奴婢。奴隶遭受奴隶主极重的剥削和压迫。5、阶级关系:奴隶,古王国时期的埃及社会是属于奴隶制社会。[159(二)埃及古王国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国王的神性,主要表观征以下几个方面:1、法老是最高的统治者。他集行政、军事、司法和财政大权于一身,他的意志就是法律。所有高级官吏均由他任免,一切州长均听他调动。国王对其臣民有无限权威:在古代埃及,国王凌驾于国家之上,一切臣民似乎都成了他的奴仆。大臣见法老(相当于古代中国称皇帝为“陛下”),大臣们朝见国王时,都要先说一番颂词,匍匐前进,上胸贴地,吻国王脚旁的土地,还不能随便抬头。一位驸马被允许吻国王的脚,就会感到莫大荣幸。第5—6王朝时的一些官吏(如乌尼等人)的铭文中反映的对国王奴颜婢膝的态度,充分说明了当时君臣关系的性质。一个大臣在一墓志中自诩自己一生末受到法老的杖笞,由此而感到自家。可见法起杖笞大臣己成为常事。(二)埃及古王国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国王的神性,主要表观征以下几160第二章古代埃及第一节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doc课件161◎法老统治的时代
法老与国家的同一性:法老是社稷江山的象征抑或朕即国家,法老的圣谕即法律,国有经济即国有土地构成物质基础。在传统社会,忠君与爱国往往被视作统一概念而不可分割,现代人称之为“愚忠”。
◎法老统治的时代1622、建立了一套直接受法老统治的官僚机构。法老以下设宰相维西尔(现代埃及学家借用阿拉伯语称之为维西尔),总管行政、司法和税收等。宰相一职多由太子或皇亲贵戚担任。各州设州长,他们是法名在地方的代理人,他担负收税、征役和管理当地水利工程等项责任。一切高官厚爵多由王室成员和贵族们把持,只有中下级官吏才任用平民。这样,从中央到地方就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统治网。2、建立了一套直接受法老统治的官僚机构。法老以下设宰相维西尔163宰
相
宰相164古代埃及的一个维西尔像古代埃及的一个维西尔像1653、建立了一支军队——君主专制的核心、物质支柱。军队主要是步兵,军官多由法老亲族担任,但要受法老直接统帅。军队大概由常备军和临时征召的部队两部分组成。驻守在边境要塞的多半是常备军。战时临时征召部队,在《大臣乌尼传》中有明确的记载。4、视全国土地为已有,并随便赏赐给王公贵族、神庙等。3、建立了一支军队——君主专制的核心、物质支柱。军队主要是步1665、国王的神性:精神支柱,君权神授思想的发展。君主专制利用神权以强化王权、强化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古王国初期及其以前,鹰神荷鲁斯是王权的主要保护神。第4王朝哈佛拉国王的一个雕像,就是由荷鲁斯展开双翅保护着他的头。那时的国王还有一个荷鲁斯名(王衔名)。但是,在古王国时期,对太阳神拉的崇拜逐渐发展起来,并在第5王朝占了上风。据魏斯特卡尔纸草说,第5王朝头三个国王都宣称自己是拉神之子,即拉神的后代。从第3王朝时起,国王的名字被写在一个椭圆形的框子里。这个框子象征的是太阳照耀的区域,也是表示国王受到太阳神的保护。古王国时期,许多国王的名字的末尾都有拉的名字(如孟考拉、哈佛拉等),自然也都成了神,因而更有权统治这个国家了。为了得到神权势力的支持,古王国时期的国王们捐赠给神庙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神化王权既是王权本身的要求,也是当时统治阶级的需要。王权的神化也意味着奴隶主阶级政权的神化。因此,它也为奴隶主阶级所容忍。为此,古代埃及奴隶主豢养了整整一个祭司集团。
5、国王的神性:精神支柱,君权神授思想的发展。君主专167荷鲁斯涅布提金荷鲁斯尼苏毕特拉之子荷鲁斯涅布提1686、金字塔的建造。法老不满足于在世间对人民的统治,还幻想死后仍为统治者,强迫人民给他们修筑死后的宫殿——金字塔,这高高矗立的金字塔代表着法老的威严.法老专制政权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伴随阶级社会的形成而加强对劳动人民的统治;此外,组织和管理全国水利灌溉事业的需要,对中央集权制的形成也有其促进作用。
6、金字塔的建造。法老不满足于在世间对人民的统治,还幻想死后169(三)金字塔是古代埃及的象征
在尼罗河下游西岸的基萨及向南绵延到萨卡拉一带(距开罗不远),至今仍矗立着七十多座大大小小的金字塔——法老的陵墓。埃及人认为河东岸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活人的国度;河西岸是太阳落山的地方,死者的冥国。故所有的金字塔都建筑在尼罗河西岸。金字塔古埃及人称之为“庇里穆斯”(“高”的意思),在希腊文中意为“角锥体”;它的基座系正方形,四面呈四个相等的三角形,阔底而尖顶,远望如同汉字的“金”字,所以汉语译作“金字塔”。金字塔被誉为古代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三)金字塔是古代埃及的象征在尼罗河下游西岸的基萨及向南绵1701、古代埃及是法老专制统治的国家,而金字塔正是法老专制王权的化身。古代埃及人有灵魂不死的观念,认为人的死亡是到另一个世界生活的继续,故制干尸修坟墓之风盛行。法老建造金字塔,是为了让自己的灵魂早日复活升天。坟墓规模的大小、高低,标志着一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和权力的大小。因而,穷人死后埋入简陋的墓穴,而达官贵人死后却建造高出地面的陵墓。谁的陵墓高大雄伟,就标志着谁的官高值尊。大约从第二王朝开始,穷人死后仍埋入地下的简陋墓穴,而官僚贵族则建成高出地面的长方梯形的平顶陵墓,阿拉伯语称之为“马斯塔巴”(意为“板凳”)。金字塔——现存约80座,位于吉萨。源于贵族陵墓马斯塔巴。首座是第三王朝法老乔赛尔之墓,六级梯形金字塔,6层,约60米。这个梯形金字塔据说是由建筑师伊姆荷太普设计的,第四王朝均为斜面角锥体。1、古代埃及是法老专制统治的国家,而金字塔正是法老专制王权的171台形贵族墓台形贵族墓172马斯塔巴马斯塔巴173第二章古代埃及第一节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doc课件174第二章古代埃及第一节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doc课件175第1王朝王室陵墓第1王朝王室陵墓176萨卡拉的登王墓,第一王朝萨卡拉的登王墓,第一王朝177阶梯金字塔阶梯金字塔178倾斜金字塔倾斜金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开启2025乐理考试学习智库的有效实践与运用指南试题及答案
- 理清2025年乐理考试中的知识点框架试题及答案
- 如何提升农产品电商的社会影响力试题及答案
- 肿瘤早筛技术临床应用案例研究及2025年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 系统学习乐理的路径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技术创新与成果鉴定报告2025
- 热工安全规程试题及答案
- 家具设计与社会责任考核题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的演变与展望试题及答案
- 食品冷链物流温控技术在生鲜电商中的应用前景分析报告
- 六年级语文下册《(一)字词积累》期末复习课件
- 装修材料的购销合同
- 2025年江西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台达DELTA变频器VFD-EL系列使用说明书和手册(完整中文版)VFD007EL23A
- 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新高考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 含答案
- 课题申报书:“四新”建设背景下教育创新与课程数字化实践研究
- 年加工2万吨再生铝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
- 2025年公司各部门管理规章制度(4篇)
- 2025年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版《VOCs废气处理设施安全检查表》(全)
- 普通话水平测试朗读50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