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课件_第1页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课件_第2页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课件_第3页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课件_第4页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一轮复习007个人收入的分配2021一轮复习007个人收入的分配1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考纲要求个人收入的分配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地位提高重视提高1.分配制度考纲要求个人收入的分配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21.生产决定分配(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1.生产决定分配3问题一:公有制经济问题二:公有制经济的分配方式P59国有企业的工资、奖金;农村集体经济承包经营所得按劳分配小吴的姑姑在农村集体经济兼营蔬菜收购和运输收益假如小吴的爸爸在国有企业的技术入股分红;按要素分配假如小吴的姑姑将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或出租、量化成股权入股)获得的收益;租种小吴的姑姑承包的土地获得收益按要素分配所有权属于集体(所以属于公有制)农村集体经济(村、合作社)组织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农户承包权属于原承包农户经营权(不是使用权)可以流转问题一:公有制经济问题二:公有制经济的分配方式P59国有企业4(2)实行按劳分配(原因),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3)实行按劳分配(意义)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是对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4)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现象意义:生产、生活、综合国力(2)实行按劳分配(原因),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5结论:1.按劳分配是国民经济初次分配的方式2.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3.公有制经济中不只有按劳分配4.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平等分配不等于平均分配。5.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而不是所有社会产品的分配方式。结论:6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要素分配: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2020年3月30日)三、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有利于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增加居民收人,推动经济发展。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718海南1.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②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③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④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D18海南1.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84.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1)收人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2)收人分配公平,要求收人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人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收人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根本的区别。收人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4.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9(3)怎样促进收人分配公平——默写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制度保证。)②增加居民收人,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人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意义:两个“有利于”。)③要促进收人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人群体,增加低收人者收人,调节过高收人,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人。④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人分配差距。★★⑤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合理调节城乡、区域、不同群体间分配关系。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鼓励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3)怎样促进收人分配公平——默写合理调节城乡、区域、不同群10厉以宁通过市场实现的收入分配,被称为“第一次分配”;以竞争和效率为原则通过政府调节而进行的收入分配,被称为“第二次分配”;以法制和公平为原则个人出于自愿,在习惯与道德的影响下把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捐赠出去,可称为“第三次分配”。如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行动。以自愿和道德为原则三次分配厉以宁三次分配115.提高效率,促进公平(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②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2)怎样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②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人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5.提高效率,促进公平1219学7.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下列能够体现这一举措的是(

)①提高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②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③增加社会保障支出④提高银行存款的利率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C19学7.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下列能1318学4.只有分配公平,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这说明A.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B.收入分配公平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标志C.收入分配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绝对平等D.公平是效率的物质前提A18学4.只有分配公平,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1418学51.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允许科研人员从事兼职工作获得合法收入和高校教师从事多点教学获得合法收入。这有利于①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②迅速实现收入分配公平③引导劳动者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④鼓励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18学51.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允许科研人员1516学10.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A.按劳分配B.按需分配C.按能力分配D.按投入分配17学11.在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是A.社会分工的不同B.现在的生产力水平C.生产资料公有制D.劳动的性质和特点BA16学10.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B1616学63(双).“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是经济学家们常谈到的“马太效应”,它反映了富的更富、穷的更穷的两极分化的社会现象。针对这一问题,需要A.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收入分配关系B.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收入再分配的差距C.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和实现公平中的决定作用D.调节收入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民众AD16学63(双).“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1715学62(双).针对当前国有企业薪酬体系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我国加大国有企业薪酬改革力度,对不合理的畸高收人进行调整,力争实现薪酬水平适当、收入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监督有效的收人分配目标。由此可见,推进国有企业收人分配制度改革有利于A.提高劳动报酬在社会再分配中的比重B.通过约束和激励,更好地贯彻按劳分配原则C.兼顾效率与公平,根本消除收人差距D.理顺收人分配关系,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BD15学62(双).针对当前国有企业薪酬体系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182021一轮复习007个人收入的分配2021一轮复习007个人收入的分配19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考纲要求个人收入的分配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地位提高重视提高1.分配制度考纲要求个人收入的分配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201.生产决定分配(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1.生产决定分配21问题一:公有制经济问题二:公有制经济的分配方式P59国有企业的工资、奖金;农村集体经济承包经营所得按劳分配小吴的姑姑在农村集体经济兼营蔬菜收购和运输收益假如小吴的爸爸在国有企业的技术入股分红;按要素分配假如小吴的姑姑将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或出租、量化成股权入股)获得的收益;租种小吴的姑姑承包的土地获得收益按要素分配所有权属于集体(所以属于公有制)农村集体经济(村、合作社)组织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农户承包权属于原承包农户经营权(不是使用权)可以流转问题一:公有制经济问题二:公有制经济的分配方式P59国有企业22(2)实行按劳分配(原因),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3)实行按劳分配(意义)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是对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4)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现象意义:生产、生活、综合国力(2)实行按劳分配(原因),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23结论:1.按劳分配是国民经济初次分配的方式2.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3.公有制经济中不只有按劳分配4.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平等分配不等于平均分配。5.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而不是所有社会产品的分配方式。结论:24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要素分配: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2020年3月30日)三、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有利于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增加居民收人,推动经济发展。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2518海南1.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②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③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④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D18海南1.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264.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1)收人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2)收人分配公平,要求收人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人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收人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根本的区别。收人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4.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27(3)怎样促进收人分配公平——默写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制度保证。)②增加居民收人,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人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意义:两个“有利于”。)③要促进收人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人群体,增加低收人者收人,调节过高收人,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人。④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人分配差距。★★⑤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合理调节城乡、区域、不同群体间分配关系。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鼓励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3)怎样促进收人分配公平——默写合理调节城乡、区域、不同群28厉以宁通过市场实现的收入分配,被称为“第一次分配”;以竞争和效率为原则通过政府调节而进行的收入分配,被称为“第二次分配”;以法制和公平为原则个人出于自愿,在习惯与道德的影响下把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捐赠出去,可称为“第三次分配”。如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行动。以自愿和道德为原则三次分配厉以宁三次分配295.提高效率,促进公平(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②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2)怎样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②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人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5.提高效率,促进公平3019学7.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下列能够体现这一举措的是(

)①提高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②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③增加社会保障支出④提高银行存款的利率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C19学7.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下列能3118学4.只有分配公平,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这说明A.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B.收入分配公平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标志C.收入分配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绝对平等D.公平是效率的物质前提A18学4.只有分配公平,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3218学51.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允许科研人员从事兼职工作获得合法收入和高校教师从事多点教学获得合法收入。这有利于①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