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物理复习高二物理复习12014高考选讲17.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的高度(单选)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C.保持不变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mamgKx2A2014高考选讲17.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2高二物理复习1课件3BDBD4QQ5高二物理复习1课件6高二物理复习1课件7等分法求等势面,求电场线MC等分法求等势面,求电场线MC81.在水平面上有a、b两点,相距0.2m,一质点在一恒定的水平合外力作用下沿a向b做直线运动,经过0.2s的时间先后通过a、b两点,则该质点通过a、b中点时的速度大小(
).A.若力的方向由a向b,则大于1m/s,若力的方向由b向a,则小于1m/sB.若力的方向由a向b,则小于1m/s,若力的方向由b向a,则大于1m/sC.无论力的方向如何均小于1m/sD.无论力的方向如何均大于1m/sD1.在水平面上有a、b两点,相距0.2m,一质点在一恒定的92.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时间T内通过位移x1到达A点,接着在第二个时间T内通过位移x2到达B点,第三个时间T末到达C点,则物体(
).x1x2x3TTT0ABCA2.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时间T内通过位移x1到达A103.一物体在粗糙地面上以一定的初速度匀减速滑动.若已知物体在第1s内位移为8.0m,在第3s内位移为0.5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一定为4.0m/s2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一定为3.75m/s2C.物体在第0.5s末速度一定为8.0m/sD.物体在第2.5s末速度一定为0.5m/s刹车问题:B8m0.5m1s1s1sv0v1v2v3AAC3.一物体在粗糙地面上以一定的初速度匀减速滑动.若已知物体在114.(多选)如图所示,小明骑自行车由静止沿直线运动,他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第4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m、2m、3m、4m,则(
).A.他在4s末的瞬时速度为4m/sB.他在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2m/sC.他在4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D.他在1s末的速度为1m/sBC4.(多选)如图所示,小明骑自行车由静止沿直线运动,他在第1121.如图所示,两根完全相同的弹簧中间连接一个光滑的小球,弹簧另外两端固定在凹槽上,两根弹簧的弹力都是6N.若沿两端点连线方向移动小球,当右侧弹簧的弹力为10N时,左侧弹簧的弹力为(
).A.10N
B.4N
C.2N
D.16NC1.如图所示,两根完全相同的弹簧中间连接一个光滑的小球,弹簧132.如图所示,物体m放在质量为M的斜面体上,m可沿斜面体匀速下滑.现用一沿斜面向下的力F推物体m,使其沿斜面向下做加速运动,则水平地面对斜面体(
).A.无摩擦力
B.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C.有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D.支持力大于(M+m)g两种情况分析物体受力A2.如图所示,物体m放在质量为M的斜面体上,m可沿斜面体匀速143.如图所示,小车内放有一物体,物体刚好可放入车箱中,小车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若小车做匀速运动,则物体不受力作用B.若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则物体受到车箱前壁的作用C.若小车做匀减速运动,则物体受到车箱前壁的作用D.若小车做匀速运动,则物体受三个力作用解析当小车做匀速运动时,物体只受重力与竖直向上的支持力.若小车后壁不给物体作用力,则物体不可能做匀加速运动,故小车后壁一定给物体作用力.同理,当小车做匀减速运动时,小车前壁给物体作用力,只有C正确.答案C3.如图所示,小车内放有一物体,物体刚好可放入车箱中,小车在155.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从滑轮到P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P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
).A.4μmg B.3μmg
C.2μmg D.μmg解析以Q为研究对象,Q在水平方向受绳的拉力F1和P对Q的摩擦力f1作用,由平衡条件可知:F1=f1=μmg.以P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受外力F、绳的拉力F2、Q对P的摩擦力f1′和地面对P的摩擦力f2,由平衡条件知:F=F2+f1′+f2.f2=μFN=μ·2mg,由牛顿第三定律知:F2=F1=μmg,f1′=f1=μmg.代入得:F=4μmg.答案A5.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167.如图所示,A是一质量为M的盒子,B的质量为2(M),A、B用细绳相连,跨过光滑的定滑轮,A置于倾角θ=30°的斜面上,B悬于斜面之外而处于静止状态.现在向A中缓慢加入沙子,整个系统始终保持静止,则在加入沙子的过程中(
).A.绳子拉力逐渐减小
B.A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增大C.A所受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D.A所受的合力不变解析1.以B为研究对象,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绳子的拉力FT始终等于B的重力的大小,即FT=Mg/2,选项A错误;2.以A为研究对象,未加沙子前,绳子的拉力FT刚好等于A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A沿斜面方向受力平衡,与斜面间没有摩擦力的作用,加入沙子后,相当于A的重力增加,A对斜面的压力增大,为了平衡加入沙子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A将受到沿斜面方向的静摩擦力,且随着沙子的加入而逐渐增大,所以选项B、C正确;因为A一直处于静止状态,其所受的合力始终为零,即A所受的合力不变,所以选项D正确.
答案BCD7.如图所示,A是一质量为M的盒子,B的质量为2(M),A、173.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由轻质弹簧相连.当用恒力F竖直向上拉着a,使a、b一起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1;当用大小仍为F的恒力沿水平方向拉着a,使a、b一起沿光滑水平桌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2,如图2所示,则(
).A.x1一定等于x2
B.x1一定大于x2C.若m1>m2,则x1>x2
D.若m1<m2,则x1<x2A3.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由轻质弹簧相连.当用184.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放置B、C两物体,A叠放在C上,A、B、C的质量分别为m、2m和3m,物体B、C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其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T.现用水平拉力F拉物体B,使三个物体以同一加速度向右运动,则(
).A.此过程中物体C受重力等五个力作用B.当F逐渐增大到T时,轻绳刚好被拉断C.当F逐渐增大到1.5T时,轻绳刚好被拉断D.若水平面光滑,则绳刚断时,A、C间的摩擦力为T/6解析1.取三物体为整体则有F-6μmg=6ma,取A、C为整体则有T-4μmg=4ma,所以当绳要断时,联立以上两式可得F=1.5T,B错、C对C4.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放置B、C两物体,A叠放在C上,A195.如图4所示,A、B两球质量相等,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θ,图甲中,A、B两球用轻弹簧相连,图乙中A、B两球用轻质杆相连,系统静止时,挡板C与斜面垂直,弹簧、轻杆均与斜面平行,则在突然撤去挡板的瞬间有(
).A.两图中两球加速度均为gsinθB.两图中A球的加速度均为零C.图乙中轻杆的作用力一定不为零D.图甲中B球的加速度是图乙中B球加速度的2倍解析撤去挡板前,挡板对B球的弹力大小为2mgsinθ,因弹簧弹力不能突变,而杆的弹力会突变,所以撤去挡板瞬间,图甲中A球所受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B球所受合力为2mgsinθ,加速度为2gsinθ;图乙中杆的弹力突变为零,A、B球所受合力均为mgsinθ,加速度均为gsinθ,可知只有D对.D5.如图4所示,A、B两球质量相等,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θ,图甲206.如图所示,长木板放置在水平面上,一小物块置于长木板的中央,长木板和物块的质量均为m,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3,已知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则木板加速度大小a可能是(
).CD求不发生相对滑动时的F最大值?6.如图所示,长木板放置在水平面上,一小物块置于长木板的中央218.如图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象(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v2>v1,则(
).A.t2时刻,小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B.t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C.0~t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直向右D.0~t3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BC8.如图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初速22解析1.相对地面而言,小物块在0~t1时间内,向左做匀减速运动,t1~t2时间内,又反向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当其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时(即t2时刻),小物块向右做匀速运动.故小物块在t1时刻离A处距离最大,A错误.2.相对传送带而言,在0~t2时间内,小物块一直相对传送带向左运动,故一直受向右的滑动摩擦力.3.在t2~t3时间内,小物块相对于传送带静止,小物块不受摩擦力作用,因此t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值,B、C正确,D错误.解析1.相对地面而言,小物块在0~t1时间内,向左做匀减速2312.如图14所示,质量为M=8kg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F=8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v0=1.5m/s时,小车前端轻轻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2kg的小物块,小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已知在运动过程中,小物块没有从小车上掉下来,取g=10m/s2.求:(1)经过多长时间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2)小车至少多长才能保证小物块不从小车上掉下来?(3)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t=1.5s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为多少?12.如图14所示,质量为M=8kg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241.(单选)在同一点O水平抛出的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则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A、vB、vC的关系和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时间tA、tB、tC的关系分别是(
).A.vA>vB>vC,tA>tB>tC
B.vA=vB=vC,tA=tB=tCC.vA<vB<vC,tA>tB>tC
D.vA>vB>vC,tA<tB<tCC1.(单选)在同一点O水平抛出的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如252如图所示,在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过程中,卫星首先进入椭圆轨道Ⅰ,然后在Q点通过改变卫星速度,让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Ⅱ,则(
).A.该卫星在P点的速度大于7.9km/s,小于11.2km/sB.卫星在同步轨道Ⅱ上的运行速度大于7.9km/sC.在轨道Ⅰ上,卫星在P点的速度大于在Q点的速度D.卫星在Q点通过加速实现由轨道Ⅰ进入轨道Ⅱ解析:1.由于P点在椭圆轨道的近地点,且做离心运动,故A正确;2.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最大的运行速度是7.9km/s,故B错误;3.P点比Q点离地球近些,故在轨道Ⅰ上,卫星在P点的速度大于在Q点的速度,C正确;4.卫星在Q点通过加速实现由轨道Ⅰ进入轨道Ⅱ,故D正确.
答案ACD2如图所示,在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过程中,卫星首先进入椭圆轨265.质量m=4kg的质点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先用沿+x轴方向的力F1=8N作用了2s,然后撤去F1;再用沿+y轴方向的力F2=24N作用了1s,则质点在这3s内的轨迹为(
).解析质点在F1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坐标系的原点O沿+x轴方向加速运动,加速度a1=F1/m=2m/s2,速度为v1=a1t1=4m/s,对应位移x1=a1t12/2=4m,到2s末撤去F1再受到沿+y轴方向的力F2的作用,质点在+x轴方向做匀速运动,x2=v1t2=4m,在+y轴方向做加速运动,+y轴方向的加速度a2=F2/m=6m/s2,对应的位移y=a2t22/2=3m,物体做曲线运动,且合外力指向运动轨迹凹侧,A、B、C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D5.质量m=4kg的质点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直角坐标系的原273。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圆环轨道竖直放置,一质量为m的小球恰能在此圆轨道内做圆周运动,则小球在轨道最低点处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
).A.3mg B.4mg
C.5mg D.6mg解析1.设小球的质量为m,经过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v1,小球恰好能通过圆环的最高点,则在最高点时,小球对圆环的压力为零,由重力提供向心力,即
2.由最高点运动到最低点,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3.在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N-mg=mv12/R,联立以上各式解得FN=6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在轨道最低点处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6mg,选项D正确.3。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圆环轨道竖直放置,一质量为m的小287.关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做速率逐渐增加的直线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B.物体做变速率曲线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定改变C.物体做变速率圆周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定指向圆心D.物体做匀速率曲线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总是与速度方向垂直解析物体做速率逐渐增加的直线运动时,其加速度跟速度方向一致,故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A正确;物体做变速率曲线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不一定改变,如做平抛运动的物体,B错误;物体只有在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合外力才全部充当向心力,物体做变速圆周运动时,只是合外力有指向圆心的分量,但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不指向圆心,故C错误;物体做匀速率曲线运动时,据动能定理可知合外力不做功,故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总是与速度方向垂直,D正确.答案AD7.关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解析298.如图所示,a为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b为沿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c为地球同步卫星,以下关于a、b、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的向心加速度都与轨道半径成正比B.b和c的向心加速度都与轨道半径的二次方成反比C.a和c的运转周期相同
D.a和b的运转周期相同BC8.如图所示,a为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b309.如图所示是牛顿研究抛体运动时绘制的一幅草图,以不同速度抛出的物体分别沿a、b、c、d轨迹运动,其中a是一段曲线,b是贴近地球表面的圆,c是椭圆,d是双曲线的一部分.已知引力常量为G、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地球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B9.如图所示是牛顿研究抛体运动时绘制的一幅草图,以不同速度抛313.如图所示,表面光滑的固定斜面顶端安装一定滑轮,小物块A、B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初始时刻,A、B处于同一高度并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剪断轻绳后A下落、B沿斜面下滑,则从剪断轻绳到物块着地,两物块(
).A.速率的变化量不同
B.机械能的变化量不同C.重力势能的变化量相同
D.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D3.如图所示,表面光滑的固定斜面顶端安装一定滑轮,小物块A、32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倾斜放置的固定光滑杆上,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弹簧与杆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将小球沿杆拉到弹簧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沿杆下滑,当弹簧位于竖直位置时,小球速度恰好为零,此时小球下降的竖直高度为h,若全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伸长状态且处于弹性限度范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与杆垂直时,小球速度最大B.弹簧与杆垂直时,小球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最大C.小球下滑至最低点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小于mghD.小球下滑至最低点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大于mghB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倾斜放置的固定光滑杆上,一根337.如图所示,将一轻弹簧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底端,现用一质量为m的物体将弹簧压缩锁定在A点,解除锁定后,物体将沿斜面上滑,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能到达的最高点B距A的竖直高度为h,物体离开弹簧后沿斜面向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mghB.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mghC.物体的最大动能等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D.物体最终静止在B点BD7.如图所示,将一轻弹簧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底端,现用一341.(多选)如图甲所示,A、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在A点释放一初速为0的电子,电子仅受电场力作用,并沿电场线从A运动到B,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设A、B两点的电场强度分别为EA、EB,电势分别为φA、φB,则(
).A.EA=EB
B.EA<EB
C.φA=φB
D.φA<φB解析由图乙可知,电子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该电场为匀强电场,即EA=EB.电子受力方向与电场线的方向相反,故电场线的方向由B指向A,根据沿着电场线的方向是电势降低的方向,故φA<φB,选项A、D正确.AD1.(多选)如图甲所示,A、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在A点3512.(多选)两个点电荷Q1、Q2固定于x轴上,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足够远处沿x轴负方向移近Q2(位于坐标原点O)的过程中,试探电荷的电势能Ep随位置变化的关系如图18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M点电势为零,N点场强为零B.M点场强为零,N点电势为零C.Q1带负电,Q2带正电,且Q2电荷量较小D.Q1带正电,Q2带负电,且Q2电荷量较小ACEE12.(多选)两个点电荷Q1、Q2固定于x轴上,将一带正电的364.在空间中水平面MN的下方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由MN上方的A点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抛出,从B点进入电场,到达C点时速度方向恰好水平,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B=2BC,如图4所示.由此可见(
).A.电场力为2mg
B.小球带正电C.小球从A到B与从B到C的运动时间相等D.小球从A到B与从B到C的速度变化量的大小相等x1y1x2y2D水平速度4.在空间中水平面MN的下方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质量为m375.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两个带电液滴1和2从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自O点自由释放后,分别抵达B、C两点,若AB=BC,则它们带电荷量之比q1∶q2等于(
).xyB5.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两个带电液滴1和2从水平方向的匀强电386.在光滑绝缘水平面的P点正上方O点固定了一电荷量为+Q的正点电荷,在水平面上的N点,由静止释放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负检验电荷,该检验电荷经过P点时速度为v,图中θ=60°,规定电场中P点的电势为零.则在+Q形成的电场中(
).B6.在光滑绝缘水平面的P点正上方O点固定了一电荷量为+Q的正397.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初速度v0从t=0时刻开始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如粒子在2t0时刻运动到A点,5t0时刻运动到B点.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关系为EA=EBB.A、B两点的电势关系为φA>φBC.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时,电场力做的总功为正D.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时,电势能先减少后增加AC7.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初速度v0从t=0时刻开始运4011.两块水平平行放置的导体板如图11甲所示,大量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由静止开始,经电压为U0的电场加速后,连续不断地沿平行板的方向从两板正中间射入两板之间.当两板均不带电时,这些电子通过两板之间的时间为3t0;当在两板间加如图乙所示的周期为2t0、幅值恒为U0的周期性电压时,恰好能使所有电子均从两板间通过(不计电子重力).问:(1)这些电子通过两板之间后,侧向位移(垂直于射入速度方向上的位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多少?(2)侧向位移分别为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情况下,电子在刚穿出两板之间时的动能之比为多少?11.两块水平平行放置的导体板如图11甲所示,大量电子(质量41解析以电场力的方向为y轴正方向,画出电子在t=0时和t=t0时进入电场后沿电场力方向的速度vy随时间t变化的vyt图象分别如图a和图b所示,设两平行板之间的距离为d.(1)这些电子通过两板之间后,侧向位移(垂直于射入速度方向上的位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多少?d是未知量解析以电场力的方向为y轴正方向,画出电子在t=0时和t=t42(2)侧向位移分别为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情况下,电子在刚穿出两板之间时的动能之比为多少?(2)侧向位移分别为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情况下,电子在刚穿出两板4312.“电子能量分析器”主要由处于真空中的电子偏转器和探测板组成.偏转器是由两个相互绝缘、半径分别为RA和RB的同心金属半球面A和B构成,A、B为电势值不等的等势面,其过球心的截面如图12所示.一束电荷量为e、质量为m的电子以不同的动能从偏转器左端M板正中间小孔垂直入射,进入偏转电场区域,最后到达偏转器右端的探测板N,其中动能为Ek0的电子沿等势面C做匀速圆周运动到达N板的正中间.忽略电场的边缘效应.(1)判断半球面A、B的电势高低,并说明理由;(2)求等势面C所在处电场强度E的大小;(3)若半球面A、B和等势面C的电势分别为φA、φB和φC,则到达N板左、右边缘处的电子,经过偏转电场前、后的动能改变量ΔEk左和ΔEk右分别为多少?(4)比较|ΔEk左|与|ΔEk右|的大小,并说明理由.12.“电子能量分析器”主要由处于真空中的电子偏转器和探测板44高二物理复习1课件45高二物理复习1课件462.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总电流的关系和电阻R1、R2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如图所示.用此电源和电阻R1、R2组成电路.R1、R2可以同时接入电路,也可以单独接入电路.为使电源输出功率最大,可采用的接法是(
).A.将R1单独接到电源两端
B.将R2单独接到电源两端C.将R1、R2串联后接到电源两端D.将R1、R2并联后接到电源两端RPrD2.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总电流的关系和电阻R1、R2的电压与电474.如图所示,甲、乙两电路中电源完全相同,内阻不能忽略,电阻R1>R2.图中电压表为理想表.当在两电路中通过相同的电荷量q的过程中,下列关于两电路的比较正确的是(
).A.R1上产生的热量比R2上产生的热量多B.电源内部产生热量较多的是甲电路C.电压表V1示数大于电压表V2示数D.甲、乙两电路电源输出功率可能相等解析由焦耳定律可得Q=I2Rt=It×IR=qU,由于两电路电源相同,R1>R2,由串联分压与电阻成正比,得U1>U2,所以Q1>Q2,A、C正确;电源内部产生的热量Qr=I2rt=It×Ir=q(E-U),由于U1>U2,故Qr1<Qr2;B错误;由于电源的内阻与负载电阻的大小关系未知,由输出功率与负载电阻的关系可知,甲、乙两电路电源输出功率可能相等,D正确.答案ACD4.如图所示,甲、乙两电路中电源完全相同,内阻不能忽略,电阻485.如图甲所示,R为电阻箱(0~99.9Ω),置于阻值最大位置,Rx为未知电阻.(1)断开K2,闭合K1,逐渐减小电阻箱的阻值,得到多组R、I值,并依据R、I值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R-I(1)图线.(2)断开K2,闭合K1,当R调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I1=1.0A;保持电阻箱的位置不变,断开K1,闭合K2,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0.8A.根据以上数据可知(
).A.电源电动势为3.0V
B.电源内阻为0.5ΩC.Rx的阻值为0.5ΩD.K1断开、K2闭合时,随着R的减小,电源输出功率减小BC5.如图甲所示,R为电阻箱(0~99.9Ω),置于阻值最大492.欧姆在探索导体的导电规律的时候,没有电流表,他利用小磁针的偏转检测电流,具体的做法是: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处于水平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平行于小磁针水平放置一直导线,当该导线中通有电流的时候,小磁针就会发生偏转;当通过该导线的电流为I时,发现小磁针偏转了30°,由于直导线在某点产生的磁场与通过直导线的电流成正比,当他发现小磁针偏转了60°时,通过该导线的电流为(
).北西北南东BB0BIθ设电流方向由南向北2.欧姆在探索导体的导电规律的时候,没有电流表,他利用小磁针50高考题25.(19分)半径分别为r和2r的同心圆形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一长为r、质量为m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直导体棒AB置于圆导轨上面,BA的延长线通过圆导轨中心O,装置的俯视图如图所示.整个装置位于一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下,在内圆导轨的C点和外圆导轨的D点之间接有一阻值为R的电阻(图中未画出).直导体棒在水平外力作用下以速度ω绕O逆时针匀速转动、转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设导体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导体棒和导轨的电阻均可忽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1)通过电阻R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大小;(2)外力的功率.高考题25.(19分)半径分别为r和2r的同心圆形导轨固定在51高二物理复习1课件52高二物理复习1课件53高二物理复习1课件54高二物理复习1课件55高二物理复习1课件56高二物理复习1课件57高二物理复习1课件58高二物理复习1课件59高二物理复习1课件60高二物理复习1课件61高二物理复习1课件62高二物理复习1课件63高二物理复习1课件64高二物理复习1课件65高二物理复习1课件66高二物理复习高二物理复习672014高考选讲17.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的高度(单选)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C.保持不变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mamgKx2A2014高考选讲17.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68高二物理复习1课件69BDBD70QQ71高二物理复习1课件72高二物理复习1课件73等分法求等势面,求电场线MC等分法求等势面,求电场线MC741.在水平面上有a、b两点,相距0.2m,一质点在一恒定的水平合外力作用下沿a向b做直线运动,经过0.2s的时间先后通过a、b两点,则该质点通过a、b中点时的速度大小(
).A.若力的方向由a向b,则大于1m/s,若力的方向由b向a,则小于1m/sB.若力的方向由a向b,则小于1m/s,若力的方向由b向a,则大于1m/sC.无论力的方向如何均小于1m/sD.无论力的方向如何均大于1m/sD1.在水平面上有a、b两点,相距0.2m,一质点在一恒定的752.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时间T内通过位移x1到达A点,接着在第二个时间T内通过位移x2到达B点,第三个时间T末到达C点,则物体(
).x1x2x3TTT0ABCA2.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时间T内通过位移x1到达A763.一物体在粗糙地面上以一定的初速度匀减速滑动.若已知物体在第1s内位移为8.0m,在第3s内位移为0.5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一定为4.0m/s2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一定为3.75m/s2C.物体在第0.5s末速度一定为8.0m/sD.物体在第2.5s末速度一定为0.5m/s刹车问题:B8m0.5m1s1s1sv0v1v2v3AAC3.一物体在粗糙地面上以一定的初速度匀减速滑动.若已知物体在774.(多选)如图所示,小明骑自行车由静止沿直线运动,他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第4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m、2m、3m、4m,则(
).A.他在4s末的瞬时速度为4m/sB.他在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2m/sC.他在4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D.他在1s末的速度为1m/sBC4.(多选)如图所示,小明骑自行车由静止沿直线运动,他在第1781.如图所示,两根完全相同的弹簧中间连接一个光滑的小球,弹簧另外两端固定在凹槽上,两根弹簧的弹力都是6N.若沿两端点连线方向移动小球,当右侧弹簧的弹力为10N时,左侧弹簧的弹力为(
).A.10N
B.4N
C.2N
D.16NC1.如图所示,两根完全相同的弹簧中间连接一个光滑的小球,弹簧792.如图所示,物体m放在质量为M的斜面体上,m可沿斜面体匀速下滑.现用一沿斜面向下的力F推物体m,使其沿斜面向下做加速运动,则水平地面对斜面体(
).A.无摩擦力
B.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C.有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D.支持力大于(M+m)g两种情况分析物体受力A2.如图所示,物体m放在质量为M的斜面体上,m可沿斜面体匀速803.如图所示,小车内放有一物体,物体刚好可放入车箱中,小车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若小车做匀速运动,则物体不受力作用B.若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则物体受到车箱前壁的作用C.若小车做匀减速运动,则物体受到车箱前壁的作用D.若小车做匀速运动,则物体受三个力作用解析当小车做匀速运动时,物体只受重力与竖直向上的支持力.若小车后壁不给物体作用力,则物体不可能做匀加速运动,故小车后壁一定给物体作用力.同理,当小车做匀减速运动时,小车前壁给物体作用力,只有C正确.答案C3.如图所示,小车内放有一物体,物体刚好可放入车箱中,小车在815.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从滑轮到P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P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
).A.4μmg B.3μmg
C.2μmg D.μmg解析以Q为研究对象,Q在水平方向受绳的拉力F1和P对Q的摩擦力f1作用,由平衡条件可知:F1=f1=μmg.以P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受外力F、绳的拉力F2、Q对P的摩擦力f1′和地面对P的摩擦力f2,由平衡条件知:F=F2+f1′+f2.f2=μFN=μ·2mg,由牛顿第三定律知:F2=F1=μmg,f1′=f1=μmg.代入得:F=4μmg.答案A5.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827.如图所示,A是一质量为M的盒子,B的质量为2(M),A、B用细绳相连,跨过光滑的定滑轮,A置于倾角θ=30°的斜面上,B悬于斜面之外而处于静止状态.现在向A中缓慢加入沙子,整个系统始终保持静止,则在加入沙子的过程中(
).A.绳子拉力逐渐减小
B.A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增大C.A所受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D.A所受的合力不变解析1.以B为研究对象,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绳子的拉力FT始终等于B的重力的大小,即FT=Mg/2,选项A错误;2.以A为研究对象,未加沙子前,绳子的拉力FT刚好等于A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A沿斜面方向受力平衡,与斜面间没有摩擦力的作用,加入沙子后,相当于A的重力增加,A对斜面的压力增大,为了平衡加入沙子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A将受到沿斜面方向的静摩擦力,且随着沙子的加入而逐渐增大,所以选项B、C正确;因为A一直处于静止状态,其所受的合力始终为零,即A所受的合力不变,所以选项D正确.
答案BCD7.如图所示,A是一质量为M的盒子,B的质量为2(M),A、833.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由轻质弹簧相连.当用恒力F竖直向上拉着a,使a、b一起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1;当用大小仍为F的恒力沿水平方向拉着a,使a、b一起沿光滑水平桌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2,如图2所示,则(
).A.x1一定等于x2
B.x1一定大于x2C.若m1>m2,则x1>x2
D.若m1<m2,则x1<x2A3.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由轻质弹簧相连.当用844.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放置B、C两物体,A叠放在C上,A、B、C的质量分别为m、2m和3m,物体B、C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其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T.现用水平拉力F拉物体B,使三个物体以同一加速度向右运动,则(
).A.此过程中物体C受重力等五个力作用B.当F逐渐增大到T时,轻绳刚好被拉断C.当F逐渐增大到1.5T时,轻绳刚好被拉断D.若水平面光滑,则绳刚断时,A、C间的摩擦力为T/6解析1.取三物体为整体则有F-6μmg=6ma,取A、C为整体则有T-4μmg=4ma,所以当绳要断时,联立以上两式可得F=1.5T,B错、C对C4.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放置B、C两物体,A叠放在C上,A855.如图4所示,A、B两球质量相等,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θ,图甲中,A、B两球用轻弹簧相连,图乙中A、B两球用轻质杆相连,系统静止时,挡板C与斜面垂直,弹簧、轻杆均与斜面平行,则在突然撤去挡板的瞬间有(
).A.两图中两球加速度均为gsinθB.两图中A球的加速度均为零C.图乙中轻杆的作用力一定不为零D.图甲中B球的加速度是图乙中B球加速度的2倍解析撤去挡板前,挡板对B球的弹力大小为2mgsinθ,因弹簧弹力不能突变,而杆的弹力会突变,所以撤去挡板瞬间,图甲中A球所受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B球所受合力为2mgsinθ,加速度为2gsinθ;图乙中杆的弹力突变为零,A、B球所受合力均为mgsinθ,加速度均为gsinθ,可知只有D对.D5.如图4所示,A、B两球质量相等,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θ,图甲866.如图所示,长木板放置在水平面上,一小物块置于长木板的中央,长木板和物块的质量均为m,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3,已知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则木板加速度大小a可能是(
).CD求不发生相对滑动时的F最大值?6.如图所示,长木板放置在水平面上,一小物块置于长木板的中央878.如图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象(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v2>v1,则(
).A.t2时刻,小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B.t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C.0~t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直向右D.0~t3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BC8.如图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初速88解析1.相对地面而言,小物块在0~t1时间内,向左做匀减速运动,t1~t2时间内,又反向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当其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时(即t2时刻),小物块向右做匀速运动.故小物块在t1时刻离A处距离最大,A错误.2.相对传送带而言,在0~t2时间内,小物块一直相对传送带向左运动,故一直受向右的滑动摩擦力.3.在t2~t3时间内,小物块相对于传送带静止,小物块不受摩擦力作用,因此t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值,B、C正确,D错误.解析1.相对地面而言,小物块在0~t1时间内,向左做匀减速8912.如图14所示,质量为M=8kg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F=8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v0=1.5m/s时,小车前端轻轻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2kg的小物块,小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已知在运动过程中,小物块没有从小车上掉下来,取g=10m/s2.求:(1)经过多长时间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2)小车至少多长才能保证小物块不从小车上掉下来?(3)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t=1.5s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为多少?12.如图14所示,质量为M=8kg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901.(单选)在同一点O水平抛出的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则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A、vB、vC的关系和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时间tA、tB、tC的关系分别是(
).A.vA>vB>vC,tA>tB>tC
B.vA=vB=vC,tA=tB=tCC.vA<vB<vC,tA>tB>tC
D.vA>vB>vC,tA<tB<tCC1.(单选)在同一点O水平抛出的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如912如图所示,在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过程中,卫星首先进入椭圆轨道Ⅰ,然后在Q点通过改变卫星速度,让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Ⅱ,则(
).A.该卫星在P点的速度大于7.9km/s,小于11.2km/sB.卫星在同步轨道Ⅱ上的运行速度大于7.9km/sC.在轨道Ⅰ上,卫星在P点的速度大于在Q点的速度D.卫星在Q点通过加速实现由轨道Ⅰ进入轨道Ⅱ解析:1.由于P点在椭圆轨道的近地点,且做离心运动,故A正确;2.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最大的运行速度是7.9km/s,故B错误;3.P点比Q点离地球近些,故在轨道Ⅰ上,卫星在P点的速度大于在Q点的速度,C正确;4.卫星在Q点通过加速实现由轨道Ⅰ进入轨道Ⅱ,故D正确.
答案ACD2如图所示,在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过程中,卫星首先进入椭圆轨925.质量m=4kg的质点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先用沿+x轴方向的力F1=8N作用了2s,然后撤去F1;再用沿+y轴方向的力F2=24N作用了1s,则质点在这3s内的轨迹为(
).解析质点在F1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坐标系的原点O沿+x轴方向加速运动,加速度a1=F1/m=2m/s2,速度为v1=a1t1=4m/s,对应位移x1=a1t12/2=4m,到2s末撤去F1再受到沿+y轴方向的力F2的作用,质点在+x轴方向做匀速运动,x2=v1t2=4m,在+y轴方向做加速运动,+y轴方向的加速度a2=F2/m=6m/s2,对应的位移y=a2t22/2=3m,物体做曲线运动,且合外力指向运动轨迹凹侧,A、B、C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D5.质量m=4kg的质点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直角坐标系的原933。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圆环轨道竖直放置,一质量为m的小球恰能在此圆轨道内做圆周运动,则小球在轨道最低点处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
).A.3mg B.4mg
C.5mg D.6mg解析1.设小球的质量为m,经过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v1,小球恰好能通过圆环的最高点,则在最高点时,小球对圆环的压力为零,由重力提供向心力,即
2.由最高点运动到最低点,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3.在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N-mg=mv12/R,联立以上各式解得FN=6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在轨道最低点处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6mg,选项D正确.3。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圆环轨道竖直放置,一质量为m的小947.关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做速率逐渐增加的直线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B.物体做变速率曲线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定改变C.物体做变速率圆周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定指向圆心D.物体做匀速率曲线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总是与速度方向垂直解析物体做速率逐渐增加的直线运动时,其加速度跟速度方向一致,故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A正确;物体做变速率曲线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不一定改变,如做平抛运动的物体,B错误;物体只有在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合外力才全部充当向心力,物体做变速圆周运动时,只是合外力有指向圆心的分量,但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不指向圆心,故C错误;物体做匀速率曲线运动时,据动能定理可知合外力不做功,故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总是与速度方向垂直,D正确.答案AD7.关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解析958.如图所示,a为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b为沿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c为地球同步卫星,以下关于a、b、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的向心加速度都与轨道半径成正比B.b和c的向心加速度都与轨道半径的二次方成反比C.a和c的运转周期相同
D.a和b的运转周期相同BC8.如图所示,a为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b969.如图所示是牛顿研究抛体运动时绘制的一幅草图,以不同速度抛出的物体分别沿a、b、c、d轨迹运动,其中a是一段曲线,b是贴近地球表面的圆,c是椭圆,d是双曲线的一部分.已知引力常量为G、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地球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B9.如图所示是牛顿研究抛体运动时绘制的一幅草图,以不同速度抛973.如图所示,表面光滑的固定斜面顶端安装一定滑轮,小物块A、B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初始时刻,A、B处于同一高度并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剪断轻绳后A下落、B沿斜面下滑,则从剪断轻绳到物块着地,两物块(
).A.速率的变化量不同
B.机械能的变化量不同C.重力势能的变化量相同
D.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D3.如图所示,表面光滑的固定斜面顶端安装一定滑轮,小物块A、98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倾斜放置的固定光滑杆上,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弹簧与杆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将小球沿杆拉到弹簧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沿杆下滑,当弹簧位于竖直位置时,小球速度恰好为零,此时小球下降的竖直高度为h,若全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伸长状态且处于弹性限度范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与杆垂直时,小球速度最大B.弹簧与杆垂直时,小球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最大C.小球下滑至最低点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小于mghD.小球下滑至最低点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大于mghB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倾斜放置的固定光滑杆上,一根997.如图所示,将一轻弹簧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底端,现用一质量为m的物体将弹簧压缩锁定在A点,解除锁定后,物体将沿斜面上滑,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能到达的最高点B距A的竖直高度为h,物体离开弹簧后沿斜面向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mghB.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mghC.物体的最大动能等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D.物体最终静止在B点BD7.如图所示,将一轻弹簧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底端,现用一1001.(多选)如图甲所示,A、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在A点释放一初速为0的电子,电子仅受电场力作用,并沿电场线从A运动到B,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设A、B两点的电场强度分别为EA、EB,电势分别为φA、φB,则(
).A.EA=EB
B.EA<EB
C.φA=φB
D.φA<φB解析由图乙可知,电子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该电场为匀强电场,即EA=EB.电子受力方向与电场线的方向相反,故电场线的方向由B指向A,根据沿着电场线的方向是电势降低的方向,故φA<φB,选项A、D正确.AD1.(多选)如图甲所示,A、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在A点10112.(多选)两个点电荷Q1、Q2固定于x轴上,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足够远处沿x轴负方向移近Q2(位于坐标原点O)的过程中,试探电荷的电势能Ep随位置变化的关系如图18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M点电势为零,N点场强为零B.M点场强为零,N点电势为零C.Q1带负电,Q2带正电,且Q2电荷量较小D.Q1带正电,Q2带负电,且Q2电荷量较小ACEE12.(多选)两个点电荷Q1、Q2固定于x轴上,将一带正电的1024.在空间中水平面MN的下方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由MN上方的A点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抛出,从B点进入电场,到达C点时速度方向恰好水平,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B=2BC,如图4所示.由此可见(
).A.电场力为2mg
B.小球带正电C.小球从A到B与从B到C的运动时间相等D.小球从A到B与从B到C的速度变化量的大小相等x1y1x2y2D水平速度4.在空间中水平面MN的下方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质量为m1035.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两个带电液滴1和2从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自O点自由释放后,分别抵达B、C两点,若AB=BC,则它们带电荷量之比q1∶q2等于(
).xyB5.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两个带电液滴1和2从水平方向的匀强电1046.在光滑绝缘水平面的P点正上方O点固定了一电荷量为+Q的正点电荷,在水平面上的N点,由静止释放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负检验电荷,该检验电荷经过P点时速度为v,图中θ=60°,规定电场中P点的电势为零.则在+Q形成的电场中(
).B6.在光滑绝缘水平面的P点正上方O点固定了一电荷量为+Q的正1057.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初速度v0从t=0时刻开始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如粒子在2t0时刻运动到A点,5t0时刻运动到B点.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关系为EA=EBB.A、B两点的电势关系为φA>φBC.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时,电场力做的总功为正D.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时,电势能先减少后增加AC7.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初速度v0从t=0时刻开始运10611.两块水平平行放置的导体板如图11甲所示,大量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由静止开始,经电压为U0的电场加速后,连续不断地沿平行板的方向从两板正中间射入两板之间.当两板均不带电时,这些电子通过两板之间的时间为3t0;当在两板间加如图乙所示的周期为2t0、幅值恒为U0的周期性电压时,恰好能使所有电子均从两板间通过(不计电子重力).问:(1)这些电子通过两板之间后,侧向位移(垂直于射入速度方向上的位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多少?(2)侧向位移分别为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情况下,电子在刚穿出两板之间时的动能之比为多少?11.两块水平平行放置的导体板如图11甲所示,大量电子(质量107解析以电场力的方向为y轴正方向,画出电子在t=0时和t=t0时进入电场后沿电场力方向的速度vy随时间t变化的vyt图象分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哈工大张秉刚:激光焊接技术课件
- 检测新质生产力
- 《企业员工公文写作》课件
- 临沂职业学院《高级英语III》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市重点中学2025年高三下第三次阶段过关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山西警察学院《油画人物写生术科技能教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省白山市长白县重点达标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考评数学试题含解析
- 柯坪县2025年数学五下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
- 金陵科技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学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工程计量与计价软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电力工程钢网架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 小学三年级音乐《马兰谣》课件
- “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相关单元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课件(共51张PPT)
- 提高卧床患者踝泵运动的执行率品管圈汇报书模板课件
- 同理心的应用教学教材课件
- DB4102-T 025-2021海绵城市建设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高清现行)
-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隐患清单
- 锡膏使用记录表
- 儿童保健学课件:绪论
- 中小学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岗位责任清单
- 校园安全存在问题及对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