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二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高考地理专题十二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高考地理考点一
环境问题知识清单<基础知识>1.环境问题的形成机理从产生的机理来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①索取资源
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向环
境②排放废弃物
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如下图所示:
考点一
环境问题知识清单<基础知识>1.环境问题的2.环境问题的分布(1)城乡分布差异:城市以③环境污染
为主、乡村以④生态破坏
为主。(2)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差异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环境问题要重于发达国家,其原因:一是环境承受着
人口增长与发展的双重压力,二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技术力量薄
弱,三是发达国家产业转移,转移污染。2.环境问题的分布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重点难点>环境问题原因典型事例资源短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短缺人类对资源的过度索取华北平原用水紧张,非可再生资
源面临枯竭环境污染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过量排放二氧化碳、氟氯烃化合物等气体洪涝、干旱等灾害性天气多发,紫外线影响人和动物身体健康,酸雨腐蚀建筑物等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工业“三废”和有害人体健康的农药任意排放泰晤士河的悲剧固体废弃物污染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垃圾任意堆放街道垃圾的任意堆放噪声污染交通、工厂等汽车马达声放射性污染放射性物质泄漏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海洋污染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渤海湾赤潮、日本水俣病事件、海上石油泄漏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重点难点>环境问题原因典型事例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
自然植被遭破坏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中国荒漠化趋势与沙尘暴,古巴比伦王国的消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等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等数量日益减少土地盐碱化不合理灌溉华北平原大水漫灌、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土地盐碱化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自然植被遭破坏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考点二
可持续发展<基础知识>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考点二
可持续发展<基础知识>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2.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实质、内涵、原则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实质在发展中产生,也只有在发展中解决内涵①生态持续发展
——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②社会持续发展
——目的原则③公平性
原则:同代人之间、代与代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公平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④共同性
原则:各国共同参与2.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2)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3.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1)控制人口规模控制人口规模、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2)转变发展模式,实现⑦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以环境
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3)适度消费生态环境及资源是有限的,适度消费提倡满足基本需求条件下的适度、
适量消费,减轻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人类的
可持续发展。3.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重点难点>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重点难点>方法1
分析某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方法技巧思路具体内容地理背景分析各区域区位特征、地理环境形成与特征、人类活动与人地关系等地理环境背景优势条件从区域自然环境、资源条件,交通、科技、市场等社会经济条件来进行分析限制因素从自然灾害、资源短缺、环境问题、基础设施、经济结构、人力资源和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来分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1)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农业发展;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工业发展;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发展)。(2)发展科技,贯彻加速科技进步教育方针,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国民经济效益等都依赖科技创新,即要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化经营。(4)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5)促进对外开放。(6)发展教育,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7)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防治各种环境问题。(8)科学防御自然灾害,建立防灾减灾体系方法1分析某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方法技巧思路具体内容地理背景区域协调发展(1)发展交通通信、商业贸易等(促进商品流通、经济交流,发挥区域优势,促进优势互补)。(2)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如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等)。(3)产业转移(发挥区域优势,促进优势互补)区域协调(1)发展交通通信、商业贸易等(促进商品流通、经济交例1
[2014福建文综,37(4),8分]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阅读图
文材料回答问题。
例1
[2014福建文综,37(4),8分]下图示意我近年来在P地区形成“淘宝村”,主要利用进口木材加工木制品,并通过“淘宝网店”进行销售。人们对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是否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争论,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并为其提供论据。观点A: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观点B: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在P地区形成“淘宝村”,主要利用进口木材加工木制品
解题思路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从其内涵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分析➡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从
其负面影响来分析。
信息解读
解题思路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从其内涵生态持续发展
答案观点A:有利论据: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快速扩大木制品销售和服务范围;促
进交通、物流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企业的转型与升级,推进工业化、城
镇化;有利森林资源的保护,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答四点即可。言之有
理,酌情给分)观点B:不利论据:易对传统商业造成冲击;产业、人口集聚,加大基础设施压力;山区
人才、技术力量薄弱,竞争力较低;造成农业劳动力的流失;导致森林破
坏,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答四点即可。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答案观点A:有利方法2
循环经济关联图的判读方法1.图表示例
方法2循环经济关联图的判读方法2.方法技巧在循环经济关联图中,地理事物间的逻辑关系较为复杂,关键环节突破法和代入尝试法是突破此类试题的两种有效方法。(1)关键环节突破法①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框图,把握关联图示意的地理事物主体是什
么;②在头脑中回想这类地理事物的形成或演变过程,注意找出突破口;
③观察图中的箭头指向和已知框中提供的有效信息,理清逻辑关系;④
将首先确定的地理事物填入框中,以增添更多的有效信息,加速问题的
解决;⑤将初步完成的关联图按箭头连接关系,重新理顺一遍,以弥补可
能出现的漏洞,确保答案的正确性。2.方法技巧(2)代入尝试法有些表示地理事物相互关系的选择题,可以使用直接代入法尝试作答。
方法如下:①把握关联图的中心思想,认真理解题意,从中提取有效信息;②根据关
联图的核心内容,联系教材知识,对相关环节进行正确、严密的推理、
分析和判断;③关联图中若有填空,可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法,先把最直
接、最容易的完成,剩余的可采用试填法完成;④最后进行验证,以确保
判读的正确性。(2)代入尝试法例2
下图示意某雏形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链,箭头表示物质、能量流
动过程,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图中a、b、c分别
代表
()
A.电厂、化工厂、盐场B.盐场、电厂、化工厂C.电厂、盐场、化工厂D.盐场、化工厂、电厂例2
下图示意某雏形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链,箭头表示物质
解题思路获取材料中实线与虚线含义➡分析选项中三个备选工厂与图示已知事物的关系➡运用代入法试填,再确定答案。
信息解读
答案
C 解题思路获取材料中实线与虚线含义➡分析选项专题十二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高考地理专题十二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高考地理考点一
环境问题知识清单<基础知识>1.环境问题的形成机理从产生的机理来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①索取资源
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向环
境②排放废弃物
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如下图所示:
考点一
环境问题知识清单<基础知识>1.环境问题的2.环境问题的分布(1)城乡分布差异:城市以③环境污染
为主、乡村以④生态破坏
为主。(2)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差异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环境问题要重于发达国家,其原因:一是环境承受着
人口增长与发展的双重压力,二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技术力量薄
弱,三是发达国家产业转移,转移污染。2.环境问题的分布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重点难点>环境问题原因典型事例资源短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短缺人类对资源的过度索取华北平原用水紧张,非可再生资
源面临枯竭环境污染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过量排放二氧化碳、氟氯烃化合物等气体洪涝、干旱等灾害性天气多发,紫外线影响人和动物身体健康,酸雨腐蚀建筑物等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工业“三废”和有害人体健康的农药任意排放泰晤士河的悲剧固体废弃物污染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垃圾任意堆放街道垃圾的任意堆放噪声污染交通、工厂等汽车马达声放射性污染放射性物质泄漏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海洋污染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渤海湾赤潮、日本水俣病事件、海上石油泄漏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重点难点>环境问题原因典型事例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
自然植被遭破坏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中国荒漠化趋势与沙尘暴,古巴比伦王国的消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等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等数量日益减少土地盐碱化不合理灌溉华北平原大水漫灌、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土地盐碱化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自然植被遭破坏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考点二
可持续发展<基础知识>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考点二
可持续发展<基础知识>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2.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实质、内涵、原则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实质在发展中产生,也只有在发展中解决内涵①生态持续发展
——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②社会持续发展
——目的原则③公平性
原则:同代人之间、代与代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公平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④共同性
原则:各国共同参与2.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2)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3.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1)控制人口规模控制人口规模、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2)转变发展模式,实现⑦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以环境
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3)适度消费生态环境及资源是有限的,适度消费提倡满足基本需求条件下的适度、
适量消费,减轻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人类的
可持续发展。3.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重点难点>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重点难点>方法1
分析某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方法技巧思路具体内容地理背景分析各区域区位特征、地理环境形成与特征、人类活动与人地关系等地理环境背景优势条件从区域自然环境、资源条件,交通、科技、市场等社会经济条件来进行分析限制因素从自然灾害、资源短缺、环境问题、基础设施、经济结构、人力资源和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来分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1)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农业发展;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工业发展;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发展)。(2)发展科技,贯彻加速科技进步教育方针,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国民经济效益等都依赖科技创新,即要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化经营。(4)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5)促进对外开放。(6)发展教育,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7)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防治各种环境问题。(8)科学防御自然灾害,建立防灾减灾体系方法1分析某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方法技巧思路具体内容地理背景区域协调发展(1)发展交通通信、商业贸易等(促进商品流通、经济交流,发挥区域优势,促进优势互补)。(2)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如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等)。(3)产业转移(发挥区域优势,促进优势互补)区域协调(1)发展交通通信、商业贸易等(促进商品流通、经济交例1
[2014福建文综,37(4),8分]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阅读图
文材料回答问题。
例1
[2014福建文综,37(4),8分]下图示意我近年来在P地区形成“淘宝村”,主要利用进口木材加工木制品,并通过“淘宝网店”进行销售。人们对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是否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争论,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并为其提供论据。观点A: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观点B: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在P地区形成“淘宝村”,主要利用进口木材加工木制品
解题思路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从其内涵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分析➡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从
其负面影响来分析。
信息解读
解题思路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从其内涵生态持续发展
答案观点A:有利论据: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快速扩大木制品销售和服务范围;促
进交通、物流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企业的转型与升级,推进工业化、城
镇化;有利森林资源的保护,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答四点即可。言之有
理,酌情给分)观点B:不利论据:易对传统商业造成冲击;产业、人口集聚,加大基础设施压力;山区
人才、技术力量薄弱,竞争力较低;造成农业劳动力的流失;导致森林破
坏,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答四点即可。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答案观点A:有利方法2
循环经济关联图的判读方法1.图表示例
方法2循环经济关联图的判读方法2.方法技巧在循环经济关联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短款大衣穿搭规定
- 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意传播策略研究
- 2025中信银行长沙分行社会招聘笔试含答案
- 2025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分行社会招聘考试含答案
- 审计法规遵守规范
- 企业如何规划员工的绩效目标和任务
- 企业如何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
- 农业区划规划设计与实施
- 种植容易干燥的盆栽植物有哪些
- 考研英语听力技巧和方法的提高
- 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青光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护理查房
- 西安殡葬管理办法
- 2024年内蒙古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 学校后勤工作管理培训
- 电信营业员聘用合同范本
- 减糖与健康口腔课件
- 饿了么食品安全管理办法
- 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机制研究
- 2025秋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祖国 我为您自豪》教学设计
- 消防维保质量管理及保证措施
- 品牌沙龙活动策划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