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 光学专题课件_第1页
中考总复习 光学专题课件_第2页
中考总复习 光学专题课件_第3页
中考总复习 光学专题课件_第4页
中考总复习 光学专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物理总复习光学专题初中物理总复习光学专题1

多彩的光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平面镜成像透镜及其应用小孔成像多彩的光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平面镜成像透21、光在

中是沿直线传播。2、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瞄准射击立竿见影管中窥豹坐井观天一叶障目3、相关成语:光的直线传播4、光速:V真空>V空气>V水>V玻璃激光准直排队同一种均匀介质真空中c=3.0×108m/s=3.0×105km/s1、光在中是沿直线传播。23

在较暗的屋子里,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块半透明的塑料薄膜前面,在它们之间放一块钻有小孔的纸板,塑料薄膜上就出现烛焰的倒立的像,这种现象叫做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倒立的实像在较暗的屋子里,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块半透41、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

来解释。光沿直线传播2、人沿着街道走向街灯,再从街灯下走远,则他的影子长短变化是()

A、变长B、先变长再变短

C、变短D、先变短再变长3、光从空气射入水中,速度()

A、保持不变B、变小

C、变大D、无法确定DB链接中考1、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54、太阳光照射在很小的正方形孔上,则地面上产生光斑的形状是______,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它可以用__________的原理来解释。圆形小孔成像光的直线传播5、大伟同学在课外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B6、有一只大雁在平静的湖面上飞翔,有时我们能看到大雁好像在水中游动,有时只能看到大雁似的阴影在水面上移动,则()A.前者光线较强,后者光线较弱,原理相同B.前者光线较弱,后者光线较强,原理相同C.前者是大雁的像,后者是大雁的影D.前者是大雁的影,后者是大雁的像C4、太阳光照射在很小的正方形孔上,则地面上产生光斑的形状是_6⑴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⑵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光的反射定律概括:光的反射3.光反射时光路是

。4.光的反射类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可逆的1.,这种现象就是光的反射。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⑴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2.光的反射定律7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等距、正立、虚像。平面镜成像3、平面镜的应用:成像、2、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改变光路4、凸面镜:成正立缩小虚像,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等距、正立、虚像。平面镜成8透镜成像规律透镜成像规律9光的折射

1、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会聚凹透镜:发散光的折射1、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另一种介质时,传播101)、光心:透镜的中心叫光心;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三条特殊的光线1)、光心:透镜的中心叫光心;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11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像像距应用u>2f倒立缩小实像2f>u>fV>2f2f>v>fu=2fu=fu<f不成像倒立倒立实像实像等大放大V=2f放大虚像照相机测焦距f=u/2投影仪、幻灯机、放映机正立测焦距放大镜注:凹透镜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口诀:一焦内为虚,二焦内放大;物进像远像变大。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像像距应用u>2f倒立缩小实像2f12★凸透镜成像的两个特殊的位置1、不能成像的位置:

;2、像与物等大,倒立,实像,像距等于物距的位置:

.物体处在焦点上物体处于两倍焦距位置★关于实像与虚像

实像:是由

的像,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上是

看到像的。

虚像:是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上是

看到像的。光线会聚成可以不可以★凸透镜成像的两个特殊的位置1、不能成像的位置:13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应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若调好后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和e点,如图12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1)把烛焰放在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2)把烛焰放在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3)把烛焰放在____点,屏上无烛焰的像.(4)如果把烛焰从a点移到d点,则像到透镜的距离

,像的大小____.(填“变大”或“变小”“不变”)同一高度ade变大变大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应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14人的眼睛相当于一个照相机,物体在视网膜上成一个

像。现在我市学生很多不注意用眼保健,以致近视眼越来越多,近视时就如下图中的

,而矫正后则变为图中的

。甲乙丙丁倒立缩小

实丙甲人的眼睛相当于一个照相机,物体在视网膜上成一个15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1)实验过程中,如图22所示,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选填“倒立”或“正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倒立放大投影仪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16(2)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偏上,要使像能够在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

(选填“上”或“下”)调整。

(3)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蜡烛适当

(选填“左”或“右”)移。(4)实验中,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填选项序号)A.只出现烛焰的上半部分B.只出现烛焰的下半部分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下右D(2)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偏上,要使像能够17口诀:物进像远像变大一倍焦距内为虚,二倍焦距内放大口诀:物进像远像变大18光的色散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2、物体的颜色:①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②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3、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4、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热作用紫外线:杀菌作用和荧光效应5、雾灯用黄光光的色散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2、物体的颜色:3、颜料19B中考试题再现A.湖中的倒影B.碗中的筷子C.世博会夜晚的灯光D.镜中的陶罐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CA.通过玻璃观赏水下奇观B.小鸭在水看见自己的像

C.阳光透过树林时留下树的影子D.岸边植物的倒影B中考试题再现A.湖中的倒影B.碗中20

4.“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以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B、皮影——光的反射

C、倒影——平面镜成像D、摄影——凸透镜成像B3.物理课上,同学们正以“科技创新让上海世博更精彩”为主题开展活动。以下是几位同学介绍世博会中的物理知识,其中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国馆主要部分呈现红色,是因为反射日光中的红色光B.图乙:园区多处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图丙:多数场馆顶部有雨水回收系统,水从顶部流下时重力势能不变D.图丁:游客等待区大量采用喷雾降温技术降低气温,主要利用水汽化吸热C4.“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做光学游戏21

5.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物理知识,下列成语中的“影”哪个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A.杯弓蛇影B.形影不离

C.形单影只D.立竿见影A

6.如图是国庆60周年大阅兵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迎风招展的红旗呈现红色,是因为红旗折射红色光

B.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

C.士兵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是因为军徽是光源

D.士兵响亮的口号,是通过电磁波传入周围观众耳内的B5.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物理知识,下列成语中的“22

7、如图所示,表示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图中正确的是()2F2FBC8、如图所示,是第一套2019年上海世博会特种邮票。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观察这张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A、大于15cmB、大于30cmC、小于15cmD、小于30cm7、如图所示,表示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图中正确的是(2310.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处向12cm处移动的过程中()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大,像距变小

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A10.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来2411、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2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比较像与物的大小物与像不能重合11、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2便于确2512.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3)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A的火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像;(4)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____

。(4)、我们做这一实验使用的研究方法是

。到镜面距离大小不能虚等效替代物和像的大小相等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对镜面是对称的12.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26近视眼:远视眼:

近视眼:2713.(a)是用

镜看书,实质是

透镜;(b)是用

镜看书,实质是

透镜。凸老花近视凹13.(a)是用镜看书,凸老花近视凹2814.如图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如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

(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凸照相机远离14.如图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29

1.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突出,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2.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3.从作者的描述看,作者的观察敏锐,记忆超强,对现象世界十分倾心,对大自然的声音、气味,社会上的人与事怀有浓厚的兴趣。他把大自然与社会生活称为一本“大书”,他从这本“大书”中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他在自然和社会中倾心体验,尊重生命本真的做法,并非不爱学习,而是为了更好的学习。

4.不少评论家觉得沈从文擅长写景,且晴朗明澈,但是缺少深度。也有评论家认为好就好在没有深度,因为没有深度的“看”风景,其实就不为一般的社会价值所局限,这样也就抛弃了自以为是的优越感和置身事外的位置,而是在宇宙万汇的动静之中“看”。5.一次眼光看风景万物,多了一份包涵和宽容,看到的历史也就不是战争、王朝更迭之类的东西,而是千百年来凡夫俗子们的哀乐、努力和命运。它们代表了更为现实逼真的生存和价值。6.抒发的感情真诚感人,不写自己的品学兼优、勤奋用功,而是如实地展现自己的天生的野性,充满了阅读和学习“生活”这本大书所得到的欢欣鼓舞的生命体验,表现了对自然和生命无比好奇和热爱以及泰然面对一切残忍和苦难的生活观。7.学习了这篇传记让我们了解到了沈从文从小如何“读社会这本大书”,感受到他青春期的悲欢得失。由于传主生活经历的太多苦难,加上作者在回忆中不时融入淳厚的情感,让我们读来有某种沉重与辛酸,也让我们学生受到启发:对于强者,生活中的风霜雨雪也和阳光雨露一样,都从不同侧面或者以不同的方式滋润着我们的生命,现实中的曲折、坎坷、苦难可能拓展人的精神空间,让人能更加以阔大的心胸与坚强的意志,去感受生命,理解生活的意义。1.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30初中物理总复习光学专题初中物理总复习光学专题31

多彩的光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平面镜成像透镜及其应用小孔成像多彩的光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平面镜成像透321、光在

中是沿直线传播。2、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瞄准射击立竿见影管中窥豹坐井观天一叶障目3、相关成语:光的直线传播4、光速:V真空>V空气>V水>V玻璃激光准直排队同一种均匀介质真空中c=3.0×108m/s=3.0×105km/s1、光在中是沿直线传播。233

在较暗的屋子里,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块半透明的塑料薄膜前面,在它们之间放一块钻有小孔的纸板,塑料薄膜上就出现烛焰的倒立的像,这种现象叫做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倒立的实像在较暗的屋子里,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块半透341、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

来解释。光沿直线传播2、人沿着街道走向街灯,再从街灯下走远,则他的影子长短变化是()

A、变长B、先变长再变短

C、变短D、先变短再变长3、光从空气射入水中,速度()

A、保持不变B、变小

C、变大D、无法确定DB链接中考1、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354、太阳光照射在很小的正方形孔上,则地面上产生光斑的形状是______,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它可以用__________的原理来解释。圆形小孔成像光的直线传播5、大伟同学在课外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B6、有一只大雁在平静的湖面上飞翔,有时我们能看到大雁好像在水中游动,有时只能看到大雁似的阴影在水面上移动,则()A.前者光线较强,后者光线较弱,原理相同B.前者光线较弱,后者光线较强,原理相同C.前者是大雁的像,后者是大雁的影D.前者是大雁的影,后者是大雁的像C4、太阳光照射在很小的正方形孔上,则地面上产生光斑的形状是_36⑴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⑵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光的反射定律概括:光的反射3.光反射时光路是

。4.光的反射类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可逆的1.,这种现象就是光的反射。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⑴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2.光的反射定律37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等距、正立、虚像。平面镜成像3、平面镜的应用:成像、2、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改变光路4、凸面镜:成正立缩小虚像,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等距、正立、虚像。平面镜成38透镜成像规律透镜成像规律39光的折射

1、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会聚凹透镜:发散光的折射1、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另一种介质时,传播401)、光心:透镜的中心叫光心;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三条特殊的光线1)、光心:透镜的中心叫光心;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41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像像距应用u>2f倒立缩小实像2f>u>fV>2f2f>v>fu=2fu=fu<f不成像倒立倒立实像实像等大放大V=2f放大虚像照相机测焦距f=u/2投影仪、幻灯机、放映机正立测焦距放大镜注:凹透镜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口诀:一焦内为虚,二焦内放大;物进像远像变大。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像像距应用u>2f倒立缩小实像2f42★凸透镜成像的两个特殊的位置1、不能成像的位置:

;2、像与物等大,倒立,实像,像距等于物距的位置:

.物体处在焦点上物体处于两倍焦距位置★关于实像与虚像

实像:是由

的像,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上是

看到像的。

虚像:是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上是

看到像的。光线会聚成可以不可以★凸透镜成像的两个特殊的位置1、不能成像的位置:43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应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若调好后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和e点,如图12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1)把烛焰放在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2)把烛焰放在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3)把烛焰放在____点,屏上无烛焰的像.(4)如果把烛焰从a点移到d点,则像到透镜的距离

,像的大小____.(填“变大”或“变小”“不变”)同一高度ade变大变大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应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44人的眼睛相当于一个照相机,物体在视网膜上成一个

像。现在我市学生很多不注意用眼保健,以致近视眼越来越多,近视时就如下图中的

,而矫正后则变为图中的

。甲乙丙丁倒立缩小

实丙甲人的眼睛相当于一个照相机,物体在视网膜上成一个45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1)实验过程中,如图22所示,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选填“倒立”或“正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倒立放大投影仪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46(2)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偏上,要使像能够在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

(选填“上”或“下”)调整。

(3)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蜡烛适当

(选填“左”或“右”)移。(4)实验中,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填选项序号)A.只出现烛焰的上半部分B.只出现烛焰的下半部分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下右D(2)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偏上,要使像能够47口诀:物进像远像变大一倍焦距内为虚,二倍焦距内放大口诀:物进像远像变大48光的色散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2、物体的颜色:①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②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3、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4、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热作用紫外线:杀菌作用和荧光效应5、雾灯用黄光光的色散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2、物体的颜色:3、颜料49B中考试题再现A.湖中的倒影B.碗中的筷子C.世博会夜晚的灯光D.镜中的陶罐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CA.通过玻璃观赏水下奇观B.小鸭在水看见自己的像

C.阳光透过树林时留下树的影子D.岸边植物的倒影B中考试题再现A.湖中的倒影B.碗中50

4.“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以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B、皮影——光的反射

C、倒影——平面镜成像D、摄影——凸透镜成像B3.物理课上,同学们正以“科技创新让上海世博更精彩”为主题开展活动。以下是几位同学介绍世博会中的物理知识,其中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国馆主要部分呈现红色,是因为反射日光中的红色光B.图乙:园区多处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图丙:多数场馆顶部有雨水回收系统,水从顶部流下时重力势能不变D.图丁:游客等待区大量采用喷雾降温技术降低气温,主要利用水汽化吸热C4.“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做光学游戏51

5.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物理知识,下列成语中的“影”哪个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A.杯弓蛇影B.形影不离

C.形单影只D.立竿见影A

6.如图是国庆60周年大阅兵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迎风招展的红旗呈现红色,是因为红旗折射红色光

B.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

C.士兵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是因为军徽是光源

D.士兵响亮的口号,是通过电磁波传入周围观众耳内的B5.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物理知识,下列成语中的“52

7、如图所示,表示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图中正确的是()2F2FBC8、如图所示,是第一套2019年上海世博会特种邮票。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观察这张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A、大于15cmB、大于30cmC、小于15cmD、小于30cm7、如图所示,表示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图中正确的是(5310.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处向12cm处移动的过程中()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大,像距变小

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A10.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来5411、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2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比较像与物的大小物与像不能重合11、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2便于确5512.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3)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A的火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像;(4)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