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44页,共=sectionpages55页试卷第=page55页,共=sectionpages55页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一、单选题1.如图是1953年创作的年画《为了建设伟大的祖国,参加选举去》,画面是工人们拿到自己的选票,准备去投票现场。该年画展示了此时期(
)A.工人对新政权的政治认同 B.工人开展工业建设的场景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确立 D.生产关系变革带来的变化2.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党派人士在中央政府任职情况》。任职比例变化实质反映出A.国家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B.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C.民主党派失去了革命性 D.新型政协制度已经形成3.清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12年2月I2),清王朝最后-位皇帝,中国自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以来最后一位承绪封建法统的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正式颁布退位诏书,此诏书(
)A.实现了国家政权和平交接 B.具备了宪法和法律的性质C.宣告中国封建制度的终结 D.是各方面力量博弈的产物4.如图体现的原则有利于(
)A.人民革命政权的建立 B.革命统一战线的巩固C.维护团结抗战的大局 D.加强基层组织的管理5.史学家张岂之说:“民国建立后……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子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西学昌盛。”这主要反映了中华民国的建立(
)A.动摇了传统价值观的正统地位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促进了中国经济和社会近代化 D.结束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6.1943年,淮北根据地在工作总结中指出:7个县的参议会议员共458位,从阶级成分上看,雇工12人,贫农71人,中农119人,富农70人,地主130人,商人17人,其他39人。参议会的成立(
)A.移植了西方的议会民主 B.调动了农民的参政议政积极性C.适应了民族战争的需要 D.集聚了反抗国民党统治的力量7.1945年7月,一位民主人士对自己的延安之行深有感触:他们(中国共产党)知道贫农的要求.(贫农)不一定在乎自有其田,只在乎有田可耕,于是减轻租额;他们知道贫民要求有钱可借,于是不禁止债主放债,但严定减租保息。这可以印证,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
)A.抛弃了“耕者有其田”的纲领 B.肯定并保障地主的民主权利C.鼓励民主党派人士建言献策 D.实事求是地调整了土地政策8.1938年,中国共产党在山西武乡县进行反贪污、反摊派斗争,召开群众大会,改造旧有基层政权。开展这些活动主要是为了(
)A.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B.巩固反封建斗争成果C.团结群众坚持抗战 D.减轻根据地民众的负担9.1928年10月3日由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的《训政纲领》规定:在训政时期,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大会闭会期间,把政权托付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治权,托付给国民政府总搅执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负责指导监督国民政府的重大国务。这体现了国民党政权(
)A.主权在民 B.一党专政 C.分权制衡 D.个人独裁10.二十世纪20年代,鲁迅在《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中写道:“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的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这可以用来说明近代中国(
)A.民众政治参与热情高涨 B.选择君主专制制度符合国情C.军阀割据混战政局动荡 D.探索民主共和道路艰难曲折11.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乡(村)、区人民代表会议成为乡(村)、区两级正式的最高权力机关,乡(村)、区人民代表由全体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这些举措A.是对民主革命纲领的调整 B.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C.为新中国政权建设奠定实践基础 D.践行了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2.《真相画报》创刊于1912年6月5日,在第3期上刊登了漫画《过渡时代之新民国》。如图,画面中近处两只船正驶向“完全共和”的彼岸。左边船上的人齐心协力满帆前行;右边的船上两位掌舵者在闹“意见”,其他人正焦急地看着他俩,船就要被“外患”的恶浪吞没。这幅漫画主要想说明(
)A.中华民国国际处境危险 B.民众对中华民国不看好C.希望国人团结共御外辱 D.民主共和艰难曲折发展二、材料分析题13.材料一
近110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政治权利。……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政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一大跃进。——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概括材料一中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前期(1840-1919年)中国为建立民主政治在政治领域进行的斗争和探索,并比较中华民国与以前的封建政权在政治方面的不同。材料二
民国时期的联省自治运动,全盛于1920年到1922年间,军阀、学者、政党(包括中国共产党)都参与其中。“联省自治”包含两种意思:一是容许各省自治,由各省自己制定省宪,依照省宪自组省政府,统治本省;二是由各省选派代表,组织联省会议,制定联省宪法,建立联邦制国家。1923年10月颁布的《中华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国家联邦制的性质,曾被称为“联省自治宪法”。湖南、广东等省都颁布了省宪法,开展自治运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联邦制试验失败的原因。材料三
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指示规定,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并指出,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作用,是要靠党员的质量来保证的,而不必有更多的人数,不是要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而是要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使别人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3)指出材料三中“政权”的性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14.国家结构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国家结构主要有两种,一是宗法等级君主政体,其典型是西周王制,简称“王制”;二是中央集权君主政体,其典型是秦朝帝制,简称“帝制”。两者在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王制是典型的“家天下”,而帝制在“家天下”中注入了一些“公天下”的成分。相对来说,后者更有利于维护政治稳定。——摘编自商爱玲、张鸿《大国治理中的国家结构形式选择——基于封建与郡县之争的考察》材料二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的政治实践具有独创性,以建立广泛的、包容各阶级各阶层的民主参与为中心,进行了普选制的民主选举实践和“三三制”的政权建设。如在选举前通过协商的方法,各方联合提出候选人,利用共产党的组织和威望,做群众的工作,在选举后实行共产党员退出及增聘党外人士的方式,以保证“三三制”的比例落到实处。抗战时期中共在根据地的民主实践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备注:三三制,是指在政权机构和民意机关的人员名额分配上,代表工人阶级和贫农的共产党员、代表和联系广大小资产阶级的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开明绅士的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摘编自汪朝光《民族抗战与革命建政——中共的抗战崛起之路》(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帝制”国家结构的基本特点,并谈谈帝制中“公天下”因素在政治、经济领域的体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时期中共在根据地的政治实践有何历史意义。三、论述题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随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行,革命根据地先后出版了《红孩儿读本》《共产儿童读本》《少队游戏》《少队体操》《先苦后甜三字经》等教科书。1937年8月,毛泽东在《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一文中指出,“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贯彻新的教育方针,国家相关机构着手审读、修改、新编统一的教科书,并构建了一种全新的编写模式。——摘编自李彦群《抗日战争时期的教科书出版与历史使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教科书的编写”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史实准确,逻辑严谨)答案第=page66页,共=sectionpages66页答案第=page55页,共=sectionpages66页参考答案:1.A【详解】材料中的年画描绘工人参加选举的情景,结合所学,1953年新中国进行了第一次人民代表选举,全国近6亿人参加,选出基层人民代表550多万,为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作了重要准备,工人参加人民代表选举,体现了对新政权的政治认同,A项正确;年画展示工人选举而非工业建设的场景,排除B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确立是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后,排除C项;当时三大改造尚未完成,没有发生生产关系变革,排除D项。故选A项。2.D【详解】材料反映的是1949年第一届全国政协到1959年第二届全国人大期间,中央政府人员组成结构中,民主党派比例下降、共产党比例上升。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机构中民主党派任职人数小幅下降,实质上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标志着新型政协制度已经形成,D项正确;民主党派人士在中央机构中的任职情况,无法说明国家性质发生根本变化,排除A项;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这与民主党派人士任职比例变化无关,排除B项;民主党派人士在中央机构中的任职比例变化,无法说明民主党派失去了革命性,排除C项。故选D项。3.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清帝退位诏书是辛亥革命过程中清朝皇族、袁世凯集团和资产阶级革命派斗争妥协的产物,D项正确;清帝退位诏书标志清朝统治的结束,有利于国家政权的和平过渡,但是不能说实现了国家政权和平交接,因为此后还有北洋军阀政府的建立,排除A项;退位诏书是一种政治文件,并不具有宪法的性质,排除B项;诏书的颁布,宣告中国历史上实行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终结,但没有彻底结束整个封建制度,如封建土地制度仍然存在,排除C项。故选D项。4.C【详解】根据题意可知,边区政府参议会中有中共和左派、中间分子,体现中共团结各阶层积极抗战,C项正确;1931年人民革命政权建立,排除A项;国民大革命时期是革命统一战线,排除B项;新时期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排除D项。故选C项。5.A【详解】根据材料“民国建立后….…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西学昌盛”可知,中华民国的建立冲击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有利于西方思想的传播,A项正确;材料虽涉及“日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但并未反映中华民国的建立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体现中华民国的建立促进了经济近代化,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但并未结束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排除D项。故选A项。6.C【详解】依据材料“7个县的参议会议员共458位,从阶级成分上看,雇工12人,贫农71人,中农119人,富农70人,地主130人,商人17人,其他39人”并结合所学可知,抗日根据地的参议会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的机关,C项正确;参议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创举,并非移植西方的议会民主,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农民的参政积极性,排除B项;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与史实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C项。7.D【详解】根据地的政策使得农民有田可耕,有钱可借,体现了“减租减息”的政策,这是在抗战时期中共实事求是的调整了土地政策,D项正确;中共并未放弃“耕者有其田”的纲领,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到地主的民主权利,排除B项;C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8.C【详解】根据材料“1938年,中国共产党在山西武乡县进行反贪污、反摊派斗争,召开群众大会,改造旧有基层政权”可知,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开展反贪污等活动,目的是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团结抗战,C项正确;材料中的这些活动不属于人民民主政权的措施,排除A项;抗战期间要团结一切抗日势力,并不涉及反封建斗争,排除B项;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属于减轻民众负担的措施,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9.B【详解】根据“在训政时期,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大会闭会期间,把政权托付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治权,托付给国民政府总搅执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负责指导监督国民政府的重大国务”可得出这一时期的训政则国民党一党操控,体现了一党专政的实质,B项正确;ACD项都没有体现,排除ACD项。故选B项。10.D【详解】结合材料“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的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并结合所学知识,民国建立后,社会秩序仍然很混乱,表明探索民主共和道路艰难曲折,D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民众参政,排除A项;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军阀割据混战,排除C项。故选D项。11.C【详解】根据材料,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乡(村)、区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由全体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这些举措保障了解放区人民的民主权利,巩固了解放区民主政权,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权建设和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奠定了实践基础,积累了经验,C项正确;解放区的人民代表会议制度是具体政策的调整而非民主革命纲领的改变,排除A项;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人民代表会议有利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并非此时才建立,也并非仅仅靠某一项制度或措施就能马上建立起来,排除B项;此时新中国尚未成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尚未建立,排除D项。故选C项。12.C【详解】1912年6月,时值辛亥革命爆发,中华民国成立,面对国内的纷争与国外帝国主义国家的虎视眈眈,新生的民国能否实现安定和富强,一部分爱国人士十分关注。题目中漫画《过渡时代之新民国》将新诞生的民国政府比作刚刚启程的帆船,船上装载着“内政”和“意见”,船外面临着“外患”的恶浪,船帆上书写着“须不分畛域化除意见,协力同心各尽其天赋,以期同舟共济”,也即希望消除国内纷争、团结共御外辱,到达“完全共和”的彼岸,C项正确;漫画中象征中华民国的帆船就要被“外患”的恶浪吞没,表明中华民国国际处境危险,但这并非漫画主要想说明的内容,排除A项;漫画表现了对民国前途的关切和期望,并非不看好,排除B项;民主共和艰难曲折发展并非漫画主要想说明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13.(1)原因: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迫。探索: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清末新政(预备立宪)、五四运动。不同: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权;规定主权在民(或民主、人民主权);采用三权分立(或分权制衡)制度。(2)军阀以自治为名行割据之实;国民党北伐胜利后,独占政权,以稳定统一为名行专制独裁之实;封建大一统观念根深蒂固;国家内忧外患。(3)性质:抗日民主政权。理由: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参加抗日,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共产党员、左派分子和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详解】(1)原因:根据“近110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得出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迫。探索: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前期(1840-1919年)中国为建立民主政治在政治领域进行的斗争和探索,得出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清末新政(预备立宪)、五四运动。不同:根据“它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一大跃进”得出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权;规定主权在民(或民主、人民主权);采用三权分立(或分权制衡)制度。(2)原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民国时期联邦制试验参与者的动机、思想观念、时代背景等角度思考,得出军阀以自治为名行割据之实;国民党北伐胜利后,独占政权,以稳定统一为名行专制独裁之实;封建大一统观念根深蒂固;国家内忧外患。(3)性质:根据材料可知,此时共产党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得出材料三中“政权”的性质是抗日民主政权。理由:根据“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参加抗日,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共产党员、左派分子和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14.(1)特点:以皇帝为中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现:政治上,官员由皇帝任免,不能世袭,官职分工明确;经济上,实行俸禄制度。(2)历史意义:落实了民主原则;增强了党的组织能力和政治威望;巩固和壮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了抗日根据地内各项事业的开展;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中“中央集权君主政体”“在‘家天下’中注入了一些‘公天下’的成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帝制”国家结构的基本特点有,以皇帝为中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帝制中,“公天下”因素在政治上表现为,官员由皇帝任免,不能世袭,官职分工明确,在经济上的体现是,实行俸禄制度。(2)历史意义:根据材料二中“抗战时期”“广泛的、包容各阶级各阶层的民主参与”和“备注”中的介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巩固和壮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根据“进行了普选制的民主选举实践”可知,落实了民主原则;根据“利用共产党的组织和威望,做群众的工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增强了党的组织能力和政治威望,推动了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开展;根据“抗战时期中共在根据地的民主实践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战时期,中共在根据地的政治实践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15.【示例】论题:具有时代特色的红色教科书承载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历史印记。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便前赴后继、奋勇前行,带领中国人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安徽宣城市中心医院第一批次招聘22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福建省福州第十八中学招聘工作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江苏张家港市万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甘肃省陇南事业单位招聘在哪查看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汕头市中心医院招聘编外人员5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榆林华源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招聘(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春季校园招聘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招聘区属国有企业工作人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年三明市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招聘6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年湖南衡阳市公安局警务辅助人员招聘12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
- 药物分析 课件 唐倩 第1-7章 绪论、药物的性状检查与鉴别实验 -芳胺类及芳烃胺类药物的分析
- 酒店餐饮部主管考试题库
- 产业策划投标方案(3篇)
- 2025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一)答案
- 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创新构建与实践探究
- 近视管理白皮书(2025)专家共识-
- 护理学基础:会阴部擦洗
- 征收置换商铺协议书
- 2025届云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模拟检测试题(一模)附答案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丽水学院
- 《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纺织)》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