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时演练_第1页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时演练_第2页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时演练_第3页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时演练_第4页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时演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第一部分第五章第二节一、选择题(2021年浙江1月选考)石棉主要形成于原有岩石与侵入岩的接触带。下图为南部非洲局部图。读图,完成第1~2题。1.与丙地相比,形成甲地风化壳的()A.物理风化作用较弱 B.风力沉积作用较弱C.生物风化作用较弱 D.流水侵蚀作用较强2.形成乙地石棉矿的地质作用是()A.变质作用 B.风化作用C.沉积作用 D.喷出作用【答案】1.C2.A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甲地位于沙漠地区,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小于丙地,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较强,风力沉积作用强,流水侵蚀作用弱,生物量小,因此生物风化作用较弱。第2题,由材料“石棉主要形成于原有岩石与侵入岩的接触带”可知,侵入岩为岩浆活动的结果,与岩浆接触带的岩石会因高温高压发生变质作用。(2021年山东聊城三模)热点是岩石圈板块之下提供炽热岩浆的固定源地,火山喷发是热点在地表的重要表现。美国西部的黄石国家公园位于北美大陆下面的热点上方,在过去的200万年间,黄石公园发生了由同一热点引发的三次大型火山喷发,如图甲所示。下图乙示意在肖松尼湖和刘易斯湖位置发生的一次火山喷发,在这里只喷发了火山灰和火山碎屑,并未形成火山体,在那之后,经过地质变迁,最终形成两个火山湖。据此完成第3~4题。甲乙3.推测过去的200万年间美洲板块的移动方向是()A.自西北向东南 B.自西南向东北C.自东南向西北 D.自东北向西南4.正确表示图乙所示湖泊形成过程的是()A.内力作用—地面隆起—火山碎屑喷出—地面下陷—积水成湖B.内力作用—火山碎屑喷出—地面隆起—外力沉积—积水成湖C.内力作用—地面隆起—外力沉积—地面下陷—积水成湖D.外力作用—火山碎屑喷出—外力沉积—地面下陷—积水成湖【答案】3.D4.A解析:第3题,据图甲可知,三处火山大致呈现西南—东北方向分布,且形成时间上,西南方向的形成时间更早,东北方向的形成时间更晚。据材料“热点是岩石圈板块之下提供炽热岩浆的固定源地”可知,热点是固定的,那么形成的火山位置发生改变只有可能是板块的移动使火山的位置不同,据此可知,板块的移动方向为自东北向西南方向移动。第4题,湖泊是洼地积水而成,洼地不可能是外力沉积而来。结合材料“在肖松尼湖和刘易斯湖位置发生的一次火山喷发”和图乙可知,在这里只喷发了火山灰和火山碎屑,并未形成火山体。由于内力作用,大量岩浆上升,导致地面隆起,火山灰、火山碎屑沿着两个湖泊所在的位置的地下裂隙喷出,火山喷发结束后,经过地质变迁(地面下陷),形成洼地,最终积水成湖。浙江省台州市分布着国内罕见的珊瑚岩景观,是典型的火山熔岩地貌(见图甲)。图乙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第5~6题。甲乙5.形成珊瑚岩的物质来自于()A.地壳 B.地幔C.地核 D.岩石圈6.该珊瑚岩形成的主要过程与图乙中序号直接相关的是()A.① B.②C.③ D.④【答案】5.B6.A解析:第5题,珊瑚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形成的,而岩浆来自上地幔的软流层部分,故B项正确。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所有岩石都可以转化为岩石C,因此岩石C为重熔再生作用(④)形成的岩浆,岩石A为冷却凝固(①)形成的岩浆岩;岩石B为经过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及固结成岩过程(②)形成的沉积岩,变质岩为高温高压变质作用(③)下形成的,故A项正确。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完成第7~8题。7.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8.推测1992—1997年期间()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答案】7.D8.B解析:第7题,若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以沉积为主,则近岸海域海水变浅,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距离会延长。反之,若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以侵蚀为主,则海水变深,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距离会缩短。图中两者距离1975—1978年扩大,此后总体减小,故先以淤积为主、后以侵蚀为主。第8题,1992—1997年间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缩小,说明泥沙沉积作用减弱,黄河入海泥沙减少。(2021年四川雅安模拟)下图中①②③④为沉积岩,⑤⑥为岩浆岩。读图,完成第9~10题。9.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最可能为()A.①②③④⑤⑥ B.⑤⑥④③②①C.④③②①⑤⑥ D.④③②①⑥⑤10.若①为石灰岩,则①与⑤的接触地带易形成()A.花岗岩 B.大理岩C.页岩 D.砾岩【答案】9.C10.B解析:第9题,一般下面的沉积岩先沉积,上面的后沉积,则①②③④形成的先后顺序为④③②①;⑤岩浆岩穿过了④③②①岩层,则⑤形成年代更晚;⑥岩浆岩穿过了⑤岩层,说明⑥形成年代晚于⑤。第10题,岩浆温度很高,岩浆运动过程中,会使接触处的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石灰岩会变质形成大理岩。二、非选择题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射电望远镜是指观测和研究来自天体的射电波的基本设备,射电望远镜选址对无线电环境条件要求很高。我国正在建造的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口径500米,选址在贵州平塘县大窝凼天坑。大窝凼地处深山,人烟稀少,发育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大窝凼地质时期曾是一片浅海,海底沉积了深厚的石灰岩。材料二大窝凼地貌图及其所在地局部区域图。(1)简述大窝凼从海底石灰岩形成天坑的地质过程,并分析在该地貌条件下形成的自然环境特征。(2)分析射电望远镜项目选址该地的优势条件。(3)图示地区除石灰岩外,花岗岩、大理岩等也分布广泛。推测该地花岗岩、大理岩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答案】(1)过程:地壳隆升(或地壳抬升);流水溶蚀(或侵蚀),地面塌陷。特征:土层薄,土壤贫瘠,地表水储存条件差,地势起伏较大。(2)可利用天然形成的喀斯特洼地,工程开挖量小;喀斯特地貌区,岩石透水性强,有利于地表水向地下渗透,便于排水;人口稀少(地处偏僻),无线电磁的干扰小(干扰信息小);位于高原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清洁或大气透明度高);周围高山环绕,能有效屏障周围的人为电磁波干扰。(3)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附近,岩浆活动频繁,岩浆侵入地表形成众多的岩浆岩(花岗岩)。地质时期形成的石灰岩,受岩浆的影响(温度、压力变化),发生变质作用成为大理岩。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材料二2018年5月,夏威夷岛上的基拉韦厄火山活动加剧,喷发次数多达20次以上,火山喷出的岩浆顺势而下,最终注入大海。(1)据图说明堆积岩的形成过程。(2)分别说出图中②④⑤⑧所属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3)图中哪些岩石可以被人类开采利用?请列举一例。(4)简述岩石圈物质循环的意义。【答案】(1)裸露在地表的各种岩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