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联合国危机联动体系原理_第1页
模拟联合国危机联动体系原理_第2页
模拟联合国危机联动体系原理_第3页
模拟联合国危机联动体系原理_第4页
模拟联合国危机联动体系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拟联合国危机联动^系原理前言:1、这篇东西是一篇学术性质的文章,欢迎大家讨论,拒绝无脑吐槽,骂人的就……不说了。吐槽模式:原文某个部分+理由,不符合这个模式的吐槽我不会回应。2、读过我的东西的同志们都知道,我的文风非常非常非常简洁,希望大家能够接受。3、最重要的一点,我的所有文章不过长江。长江以北的muner如果觉得我的东西能看,那我很感激;如果实在是觉得傻逼不能忍,那么就请点击右上角的x吧。 分割线 预备概念一:学术模联和娱乐模联唯一的分野公理:代表所处学术背景决定其行为。承认此公理的就是学术模联,不承认的就是娱乐模联。预备概念二:危机联动危机联动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它需要分别定义。危机:指代表在参会过程中遇到的临时增加的学术背景。联动:1、指小联动体系中存在某个委员会的学术进程会成为其他委员会学术背景的现象。2、指大联动体系中某个国家实体的学术进程会成为会议学术背景的现象。预备概念三:学术背景学术背景:指由组委会和全体代表共同承认的会议初始状态。这个概念比较抽象,我举几个例子。1、2012大中华模联安全理事会,议题:叙利亚局势,学术背景:公元2012年1月15日世界的真实情况。2、2012大中华模联中华峰会,议题:宋金和谈,学术背景:公元1141年1月1日中国的真实情况。3、2012大中华模联拯救地球委员会,议题:地球人与口苗星人的战争,学术背景:小说《狗日的喵星人》1-117页,作者:刘尼玛,出版社:马勒戈壁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2月13日预备概念四:学术进程学术进程:指代表在会议中所有对会议有实际影响的行为。例子:1、常委:代表有关会议的公开或私下发言,wp,dr。2、特委:指令及其反馈预备概念五:小联动体系小联动体系:小联动体系,又称线性危机体系,是指一种由主席团本身准备的危机引导且同一个危机会对不同委员会或者会议实体同时造成影响的会议。小联动体系有两个阶段:1、以常委为基础,由一或多个委员会(一般是sc)牵头,在这些委员会中产生的危机会蔓延到其他委员会。2、以会议实体为基础,主席团发布的危机对所有会议实体同时造成影响。预备概念六:大联动体系大联动体系:大联动体系是指满足以下条件的会议。1、代表群体由会议实体组成。2、组委会仅给出初始学术背景。3、代表影响学术背景的唯一方式是有效指令。4、存在一个非代表组成的学术团体,其任务是给出代表指令的一次性结果。5、学术背景具有即时性。关于大联动体系的详细介绍请见后文,这里只给出定义。预备概念七:会议实体会议实体指参加会议的政治力量。例如:国家,公司,宗教组织等预备概念八:常规委员会定义一:常规委员会,简称常委,是指在有组织核心磋商——自由磋商体系下运行的会议。常委是指会议运行的方式,和学术背景无关。定义二:常规委员会,简称常委,是指在联合国中真实存在过的委员会。本文采用定义一。预备概念九:特殊委员会特殊委员会:是指一切不属于常规委员会的委员会。本定义中常规委员会的定义采用定义一。一、为什么要有危机联动在mun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大致每个会场都是常委。常委有个什么问题呢?就是被所有人诟病的rp问题。因为这里是模拟联合国,代表对于自己行为的管束全凭自觉,并没有实际生活中国家情况对代表的约束。为了解除这个模联唯一的硬伤,危机这个概念被首先提出来。组委会在常委中间加入了危机,由于会议对于解决危机有切实的需求,代表的学术水平底线就有了明显的上升。危机,是模联从对代表施压这一方向解决rp问题的努力。显然,单纯对代表施压对rp的提升是有限的。于是,联动这个概念之后被提出来。联动把代表们连接起来,保证代表的行为是可以互相影响的。联动,是模联从改良会议体制这一方向解决rp问题的努力。总而言之,危机联动是学术模联为了解决rp这一硬伤所开发出的工具。二、危机联动体系的发展过程这个部分由一个表格解释。动无危机主席团确定危机代表期定危机无联动早期常委现行普通常委鄙人没见过,渴望大家帮助补充委员会之间联动早期常委小联动体系鄙人没见过,希望大家帮助补充会议实体之间联动某些特委,如普通历史委员会小滕动体系大联动体系熟悉近年来中国模联发展的同学可以发现,现行的所有会议都可以在这张表格中找到自己对应的位置。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张表格。从联动的方向分析,会议的变化是代表聚集方式的变化。具体地说是从议题为中心到以相同政治利益为中心的变化。这个方向的难点在于委员会到会议实体的变化。组委会必须脱离联合国原有体系自行设计会议,对组委会的学术要求有一定高度。这一步,称为危机联动体系的第一次飞跃。从危机的方向分析,会议的变化是危机设置方式的变化。具体地说是从主席团设置危机到代表自行设置危机的变化。这里解释一下代表设置危机的概念。代表设置危机是指代表在学术背景下做出的行为及其导致的结果也被视为学术背景的现象。这样的学术背景具有即时性,特点是学术背景时刻由代表的决定改变。对应过去,主席团设置危机具有间断性。这里的学术背景是由初始学术背景和主席团加入的间断的危机构成。这个方向的难度在于从主席团确定危机到代表确定危机的变化。在这一步中,组委会必须设置一个中立学术团体来确定代表所有行为所导致的结果,于是信息处理中心这个概念就应运而生了。信息处理中心的建立,标志着危机联动体系的第二次飞跃。综合看来,模联的发展方向是从表格的左上角到右下角。所有的模联都在一条路上,区别只是跑到了哪里。三、小联动体系简介小联动体系最早出现于2008年。此时的小联动体系是以第一阶段为主。第一阶段:议题设置:在多个甚至全部委员会中设置具有强相关性的议题。运行模式:危机方向一般以sc牵头,sc对于议题和危机的处理情况会影响到其他委员会,如战争不能结束导致难民问题。代表方向在各个常委不变的情况下增设各国外长,任务有二:1、制约本国代表,使其行事符合本国整体利益。2、负责和其他外长交流,可以签订密约。整个会议是DR、DD和密约双轨制。运行要点:1、控制sc的危机,使其对会议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2、其他委员会主席团要恰当地把sc的学术进程转化为本委员会的危机。3、保证外长专注于其任务。运行技巧:1、保证sc和外长的代表有一定学术实力。2、各个主席团之间注意交流,确保sc对于其他委员会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很快,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很多组委会纷纷实现了危机联动体系的第一次飞跃,进入了小联动的第二阶段。第二阶段:会议议题设置:一个或多个宽泛的话题。如叙利亚局势。运行模式:会议实体之间以关于话题的讨论为背景,逐个解决主席团设置的危机。运行要点:1、话题的设置必须和会议实体的设置有强相关性。2、主席团设置的危机之间必须有强相关性,尤其要注意危机之间的时间关系,包括危机学术背景之间的时间关系和代表解决危机所需的时间之间的关系。运行技巧:1、主席团必须和代表做有效地交流,包括以下内容:主席团和代表对危机的理解必须相同;主席团和代表对会议发展方向的期望必须相同。2、有必要的情况下,对代表做技术上的指导,尽量保证公平。在小联动方面,爱梦模联所做的学术设计堪称完美,可以作为小联动体系的范例。

四、大联动体系简介大联动体系最早出现在2008年7月的深中模联历史危机联动委员会。这个委员会虽然很不成熟,但是满足了大联动体系定义的所有要求,可谓是大联动体系的开山鼻祖。在此,作者向中国模联大联动体系的开创者周业然表示深深的敬意。从2008年到2012年,珠三角模联人在大联动体系上每年都是重兵投入,但是其中所遭遇的艰辛和痛苦难以用言语形容。终于,在2012年的香江模联,珠三角模联人集合全体之力完成了一次基本成熟之力完成了一次基本成熟的大联动体系的运作。从初始的常委到大联动体系需要进行两次飞跃。其中第一次飞跃是很多组委会已经熟练掌握了的通用技术。而第二次飞跃,也就是信息处理中心的建立,便是大联动体系建立的核心技术。信息处理中心简介:用途:针对代表所有的有效行为,给出行为的一次性结果。通常把代表的行为规范为有一定格式的指令。注意,一次性结果指的是指令所导致的直接结果,直接结果所导致的次级结果正是代表针对直接结果的行为,和推演无关。建立前提(强):信息处理中心对代表形成绝对学术优势。绝对学术优势指的是在指令相关的学术问题上,信息处理中心对学术的准备是所有代表的线性扩张。线性扩张举例:三维空间是x,y,z轴的线性扩张。这里每一个代表的学术准备都被视为一条数轴,信息处理中心的学术准备便是这些数轴形成的n维空间。建立前提(弱):信息处理中心对代表形成相对学术优势。相对学术优势指的是所有代表的学术准备的并集是信息处理中心学术准备的子集。这里只要满足弱前提信息处理中心即可建立,但是最好能够满足强前提。

图示如下:Acy断有棒学术解的集((\\合卧和瘠集,那么信息\U]姆中惭学术牖黯2cz必包含这个并嵬图示如下:强建立前提 弱建立前提关于信息处理中心的建立和运行需要介绍的实在太多。作者会在下篇文章中以香江模联为例,介绍信息处理中心的所有内容。五、总结危机联动到底有什么用呢?总而言之,就是通过提升会议的rp来改良会议的学术水平。直白的说:有了危机联动,模联会更像现实生活。在这里必须说明一个问题。从常委到大联动体系是模联的发展过程,但是这并不说明大联动体系比常委要高出一等。模联的终极意义是什么呢?个人看来,不外乎学到东西,交到朋友,玩的开心这三点。无论是什么会议,只要是组委精心准备,代表全力以赴,都是一定能实现以上的三个愿望。期间的区别,不过内容的不同罢了。以个人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