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营养学 绪论课件_第1页
临床营养学 绪论课件_第2页
临床营养学 绪论课件_第3页
临床营养学 绪论课件_第4页
临床营养学 绪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营养学-绪论临床营养学-绪论一、概念(一)营养:营养(nutrition)是指生物从外界摄入食物,在体内经过消化、吸收、代谢以满足其自身生理功能和从事各种活动需要的必要生物学过程。食物:食物(food)是生物为了生存和生活所必须摄入体内的营养物质。膳食(diet)即人们日常食用的饮食,它是由多种食物组成的。食物可视为营养素的载体,膳食可视为含有多种营养素的多种食物的混合体。一、概念(一)营养:营养(nutrition)是指生物从外界2一、概念(二)营养学(nutriology或nutrition)是研究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它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生理作用和有益影响的一门科学。一、概念(二)营养学(nutriology或nutritio3临床营养学绪论课件4临床营养学绪论课件5临床营养学绪论课件6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及要点4.23.1营养科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人员条件。由有资质的人员从事临床营养工作,执行《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及要点4.23.1营养科具备与其功能和74.23.1.1设营养科(室),并配备与其规模相适应的(医师、技师、护士、厨师、护理员等)营养专业人员。【C】1.设置营养科(室)。2.配备与其规模相适应的(医师、技师、护士、厨师、护理员等)营养专业人员。3.营养医师具有执业医师证书,具备相应的基本技能。4.营养护士具有执业护士证书,具备相应的基本技能。5.有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6.各级各类人员熟悉并履职本岗位职责。【B】符合“C”,并1.营养科设有营养门诊、营养代谢实验室(可在检验科内设置)、治疗膳食配置室、场内营养配置室。2.临床营养专业人员与床位比不少于1:200。3.营养医师占专业人员的比例≥50%,有完整的人才梯队。4.科室负责人应具备营养专业或医学专业学历背景及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A】符合“B”,并1.营养食堂有A级资质证书。2.医院有肠外营养配置室(可在药学部设置)。3.科室主任为正高职或担任全国性、省级专科协会的常委。4.23.1.1设营养科(室),并配备与其规模相适应的(医师84.23.1.2开展临床营养工作。【C】1.有满足营养门诊工作的基本设施。2.肠内营养配制室具备相应工作条件。3.开展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定。4.治疗膳食配制部门按操作区配备基本使用设备。【B】符合“C”,并1.营养门诊每周不少于5个单元。2.肠内营养制剂的应用种类不少于10种。【A】符合“B”,并1.开设社区营养门诊。2.与临床科室合作开展专科营养门诊。3.开设健康体检营养咨询服务。4.23.1.2开展临床营养工作。【C】94.23.1.3营养科(室)建立健全并落实临床营养工作管理制度,并对各级人员进行岗位培训。【C】1.各项规章制度齐全。如查房、会诊制度及值班、交接班制度,食品卫生相关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设备维护维修制度,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与考核制度等。2.监督指导营养食堂财会和成本核算、财务管理、库房管理制度以及卫生制度等。3.若是外包服务,医院则需确认供应商生产、运输及院内分送场所的设施与卫生条件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法规要求。4.对各级人员进行岗位培训。【B】符合“C”,并1.制定食品操作(准备、处理、贮存、运送)标准与程序。2.配送食品有保温措施,在盛装后能在40分钟内送至病房。3.若用统一餐具,能在病人用餐后30分钟内回收餐具撤离病房。4.制定食物残渣、餐具清洗消毒贮存的操作标准与程序。【A】符合“B”,并有主管职能部门定期对营养管理进行督导检查,持续改进营养管理工作。4.23.1.3营养科(室)建立健全并落实临床营养工作管理制104.23.2有“住院患者的各类膳食的适应证和膳食应用原则”,为住院患者提供适合其治疗需要的膳食。4.23.2.1医院现行的规章制度,有“住院患者的各类膳食的适应证和膳食应用原则”。【C】有“住院患者的各类膳食的适应证和膳食应用原则”。【B】符合“C”,并有“住院患者的各类膳食的适应证和膳食应用原则”手册,并落实。【A】符合“B”,并1.有“住院患者的各类膳食的适应证和膳食应用原则”效果评价,并持续改进。2.有独特的治疗膳食种类及制备技术。4.23.2有“住院患者的各类膳食的适应证和膳食应用原则”114.23.2.2住院医师遵循规章制度【C】住院医师遵循规章制度,执行膳食医嘱。执行膳食医嘱。【B】符合“C”,并有完整明晰的膳食医嘱执行路径。【A】符合“B”,并有重点病房治疗膳食医嘱的效果评价。4.23.2.2住院医师遵循规章制度【C】124.23.3对住院患者实施营养评价,接受特殊、疑难、危重及大手术患者的营养会诊,提供各类营养不良/营养失衡患者的营养支持方案,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要求进行记录。【C】1.营养医师定期查房,参与临床病历讨论,完成重点患者营养病历记录。2.对住院患者实施营养评估,接受特殊、疑难、危重及大手术患者的营养会诊。3.提供各类营养不良/营养失衡患者的营养支持方案。4.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要求进行记录。【B】符合“C”,并有营养科与临床各科的协作机制。【A】符合“B”,并有重点病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4.23.3对住院患者实施营养评价,接受特殊、疑难、危重及134.23.4开展营养与健康宣传教育服务,在出院时提供膳食营养指导;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临床营养学信息;参加住院患者座谈会,听取并征求患者及家属的意见。【C】1.能提供各种诊断及治疗膳食服务。2.对有诊疗特殊需要的患者提供诊断膳食、治疗膳食等服务。3.进行营养与健康宣传教育服务。4.在出院时提供膳食营养指导。5.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临床营养学信息。6.与临床医护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B】符合“C”,并1.有多种形式的疾病营养指导、营养健康教育资料。2.定期召开各种形式座谈会,征求临床医务人员和患者、家属的意见,及时进行总结分析。3.住院患者治疗膳食就餐率≥60%。【A】符合“B”,并1.有持续性的改进措施。2.住院患者治疗膳食的就餐率≥80%。4.23.5科室有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或专人负责质量管理工作,能用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质量安全指标,加强重点患者全程营养诊疗服务的监控管理,定期评价质量,促进持续改进。4.23.4开展营养与健康宣传教育服务,在出院时提供膳食营144.23.5科室有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或专人负责质量管理工作,能用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岗位职责、

诊疗规范与质量安全指标,加强重点患者全程营养诊疗服务的监控管理,定期评价质量,促进持续改进。【C】1.科室有质量管理小组或专人负责质量管理,开展质量与安全管理。2.有明确的质量与安全指标。【B】符合“C”,并科室能运用适宜的评价方式与质量管理工具,定期评价营养管理工作,对重点患者全程营养诊疗服务进行追踪评价。【A】符合“B”,并根据评价情况,持续改进营养管理,各科室和患者对营养工作满意度高。4.23.5科室有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或专人负责质量管理工作15三、临床营养的发展1.20世纪70年代以前临床营养专业的工作重点是如何用不同的治疗膳食来治疗各种疾病或帮助病人恢复营养三、临床营养的发展1.20世纪70年代以前16例如:针对不同的疾病情况、根据病人的接受程度采用普食、软食、半流食和流食,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根据各种疾病的特点设计肝、胆、胰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膳食,以及辅助诊断用试验膳食等。也对一些严重的营养缺乏病(如维生素A缺乏、缺铁性贫血、缺碘性甲状腺肿等)病人使用补充制剂或者天然食物进行治疗。例如:172.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营养工作者曾对几个著名医院的住院病人进行营养调查,发现病人的营养状况很差。由于疾病本身及疾病所导致的代谢变化、应激、感染等原因,以及缺乏足够有效的营养评价方法,住院病人中营养不良者达30%以上。医院建立了由医师、药剂师、护师及营养师组成的营养支持服务小组(nutritionsupportservice,NSS);同时开展了对住院病人营养状况评价方法的研究,加强了住院病人(尤其是危重病人、不能自主进食的病人)如何提供营养支持,即完全肠外营养(totalparenteralnutrition,TPN)的研究。由此,完全肠外营养支持广泛应用与临床2.20世纪70年代183.20世纪80-90年代(临床营养的第二次革命)人们发现肠道是人体中最大的免疫器官,也是人体的第三种屏障。如果肠道内没有足够的营养供应,肠道本身也会营养不良,肠道的结构和功能都会发生变化,使肠道的免疫功能减弱,容易出现菌群失调、细菌移位:严重者发生全身性感染。因此,新的观念是:Ifthegutworks,useit.3.20世纪80-90年代(临床营养的第二次革命)19四、临床营养学的研究内容临床营养学从宏观上讲应该属于临床医学,在临床治疗工作中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临床营养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研究膳食、营养素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膳食结构和某些非传染性慢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及其机制。研究食物与药物之间的关系四、临床营养学的研究内容临床营养学从宏20利用膳食、营养素、药物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研究各类疾病的营养治疗原则。研究科学合理的营养咨询、营养评价及营养监测方法。开展各种治疗膳食、肠内、肠外营养制剂、营养支持方法的研究研究切实有效的营养健康教育模式及方法。利用膳食、营养素、药物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研究各类疾病的营养治21五、又一组概念(一)营养素:营养素(nutrients)是指人类通过摄入食物获得其生理和生活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营养素分类传统分法: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营养素有三大基本功能:提供能量、构建机体和修复组织、调节代谢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五、又一组概念(一)营养素:营养素(nutrients)是指22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Key)(dietaryreferenceintakes,DRIs)

DRIs是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与RDAs相比,DRIs更具有实际意义,它同时从预防营养素缺乏和预防慢性疾病两方面来考虑人类的营养需求,提出了膳食对于良好健康状态的作用的新观念。

DRIs包括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四个指标。

五、又一组概念(二)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Key)(dietaryre23平均需要量

(estimatedaveragerequirement,EAR)

EAR是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对于人群,EAR可以用于评估群体中摄入不足的发生率,计划某个群体的膳食。对于个体,可以检查其摄入不足的可能性,如某个体的摄入量低于(EAR-2SD)值,几乎可以肯定不能达到个体需要量。平均需要量

(estimatedaveragerequi24推荐摄入量

(recommendednutrientintake,RNI)

RNI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RNI是个体适宜营养素摄入水平的参考值,是健康个体膳食摄入营养素的目标。RNI是以EAR为基础制订的。如果已知EAR的标准差,则RNI定为EAR加两个标准差,即RNI=EAR+2SD。如果关于平均需要量变异的资料不够充分,不能计算SD时,一般设EAR的变异系数为10%,这样RNI=1.2×EAR。推荐摄入量

(recommendednutrientin25适宜摄入量

(adequateintake,AI)

在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不足而不能计算EAR,因而不能求得RNI时,可设定AI来代替RNI。AI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如:从出生到4~6个月纯母乳喂养的足月产健康婴儿,其营养素全部来自母乳,故他们摄入母乳所提供营养素的量就是其AI值。AI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营养素摄入量的目标。

适宜摄入量

(adequateintake,AI)在个26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tolerableupperintakelevel,UL)

UL是平均每日可以摄入营养素的最高限量,这个量对一般人群中的几乎所有个体都不至于危害健康;当摄入量超过UL而进一步增加时,损害健康的危险性随之增大。UL的主要用途是检查个体摄入量过高的可能,避免发生中毒。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tolerableupperinta27能量一切生物都需要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能量28一、能量的计量单位国际单位:焦耳(Joule,J)常用单位:卡(calorie,cal)换算关系1kcal=4.184kJ1kJ=0.239kcal1MJ=239kcal一、能量的计量单位国际单位:焦耳(Joule,J)29二、能量来源与能量系数供能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能量系数1g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氧化产生的能量值蛋白质:16.7kJ(4kcal)脂肪:37.6kJ(9kcal)碳水化合物:16.7kJ(4kcal)二、能量来源与能量系数供能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30三、人体的能量消耗基础代谢消耗的能量生长发育消耗的能量体力活动消耗的能量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三、人体的能量消耗基础代谢消耗的能量31(一)基础代谢(basalmetabolism)人体在清醒、静卧、空腹(进食后12~14h),思想放松、室温适宜(18~25℃)时维持呼吸、心跳、体温、循环、腺体分泌、肌肉的一定紧张度等生理过程所消耗的能量。基础代谢率(basalmetabolismrate,BMR):单位时间内人体单位体表面积或单位体重所消耗的基础代谢能量,用kJ/(m2·h)、kJ/(kg·h)、MJ/d表示。(一)基础代谢(basalmetabolism)人体在清醒32(一)基础代谢(basalmetabolism)影响人体基础代谢的因素年龄:婴幼儿BMR非常高,青春期出现一个代谢活跃阶段,中年以后开始下降,到老年时明显下降。性别:在同一年龄,同一体表面积的情况下,女性的BMR低于男性。体型:体重相同的人,瘦高者基础代谢率高于矮胖者。激素:甲状腺功能亢进时,BMR明显增高。其他:环境温度、情绪、神经的紧张程度、疾病等。(一)基础代谢(basalmetabolism)影响人体基33(二)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体力活动是人体控制能量消耗、保持能量平衡、保持身体健康最重要的部分。体力活动分级轻、中、重三级(见表1-2)(二)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体力活动是人体控制能量消耗、保持能量34(三)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specificdynamicaction,SDA)由于摄食而引起能量消耗额外增加的现象,也称食物生热效应(thermiceffectoffood,TEF)。SDA的能量消耗约为总能量的10%。蛋白质,约为其本身能量的30%。脂肪,约为4%~5%。碳水化合物,约为5%~6%。(三)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specificdynamic35四、人体能量需要的测定计算法计算每日能量消耗,确定能量需要BMR(或RMR)、活动强度膳食摄入量与体重变化推算能量需要量测量法直接测热法间接测热法四、人体能量需要的测定计算法36五、能量的推荐摄入量RNI:成人轻体力活动男10.04MJ/d(2400kcal/d)女8.80MJ/d(2100kcal/d)五、能量的推荐摄入量RNI:成人轻体力活动37学术期刊营养学报卫生研究现代临床营养学中国临床营养杂志肠外与肠内营养NutritionClinicalNutritionAmericanJournalofClinicalNutrition……学术期刊营养学报38专业网站中国营养学会:达能营养中心:中国食物营养资讯:WHO:专业网站中国营养学会:39谢谢!谢谢!40发热的针灸治疗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发热的针灸治疗41发热的概念

发热是内科疾病中常见症状之一,是机体对病邪的一种全身性反应,是机体正气与病邪相争,阴阳失调的必然现象。发热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根据祖国传统医学理论,不外乎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两大类。这里主要是讲述外感引起的发热。

发热的概念发热是内科疾病中常见症状之一,是机体对病邪的一种42发热的病因病机

外感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异常的六气,均可导致发热,尤以火热、外湿、暑邪为主要病邪,又风、寒燥入里皆可化火。六淫可以单独致病,也可以两种以上的邪气兼夹致病,如风寒、风热、湿热、风湿热等。发热的病因病机外感六淫43发热的病因病机感受疫毒

疫毒亦是外来的致病因素之一,属于一种传染性较强的致病邪气、疫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和传染性,疫疠之毒,其性猛烈,一旦感受疫毒,则起病急骤,传变迅速,卫表症状短暂,较快出现高热。

发热的病因病机感受疫毒44发热的病因病机外感导致发热,其途径多是经皮毛、口鼻而入。一般来说,六淫之邪,由皮毛肌腠而入,先滞络脉,由表入里,传至脏腑,发为热病。疫毒之邪,多有口鼻而入,充斥人体,循卫气营血而分属上、中、下三焦之脏腑。发热的病因病机外感导致发热,其途径多是经皮毛、口鼻而入。一般45发热的病因病机外感发热的病机是外邪入侵,人体正气与之相搏,正邪交争于内,或热、毒充斥于人体,即所谓“阳盛则热”。邪热疫毒其性猛烈,起病急,传遍快,故出现热势高等实热之证。发热病变,以阳热为主,其病机最易化火。火热充斥体内,进而伤津耗液。热度之邪过盛,邪毒内传,耗伤营血,易于发生神昏、出血的变证,临床易于发生神昏、出血的变证,即所谓逆传,来势凶险,预后较差。

发热的病因病机外感发热的病机是外邪入侵,人体正气与之相搏,正46小儿的生理特点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是指五脏六腑发育不成熟,不完善,机体各器官的形态发育和生理功能都是不成熟的和不完善的。五脏六腑的形和气都是相对不足,尤其以肺脾肾三脏更为突出。清代吴鞠通将这种生理特点归纳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小儿的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47小儿的生理特点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小儿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形体、智力、功能均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的完善、成熟。古代一些医家把这种生理特点称之为“纯阳”。《卤囟经·脉法》就提出:“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所谓元气未散,指先天禀赋真阴真阳未曾虚耗,能都保证促进生长发育的需要;所谓“纯阳”,是指小儿不断生长发育,表现得生机旺盛,蓬勃发展。小儿的生理特点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48小儿的病理特点

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由于小儿稚阴稚阳之体,抗病能力差,又不懂自我调摄,因此不仅容易发病,而且患病后易于传变。《温病条辨·解儿难》说:“脏腑薄,藩篱疏,易于传变;肌肤嫩,神气怯,易于感触”。就指出这一病理特点。且小儿还有“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肝常有余”、“心常有余”、“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特点。小儿的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49小儿的病理特点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小儿脏气清灵,活力充沛,发病之后,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和恢复能力,同时,儿科病因相对单纯,情知致病较少,机体对药物治疗的反应也比较灵敏。

小儿的病理特点脏气清灵,易趋康复50发热主要几种类型

壮热指热势持续,高热不解,不恶寒,体温39℃-40℃之间,甚至更高,达数天至2周之久。一日之内,波动甚小,如气分高热、肺系邪热、热盛之暑热、湿热等。寒热往来

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寒时不热,或热时不寒,一日发作数次,如少阳病、疟疾等。发热主要几种类型壮热指热势持续,高热不解,不恶寒,体温51发热主要几种类型潮热指热势盛衰起伏有时,如潮汛一般。外感潮热,多属实证,热势较高,热退不静,定时又复升高,多见于阳明腑实证、湿温证以及热入营血证等。不规则热

指发热持续时间不定,热势变动并无规律,如流行感冒、外感咳喘、风湿热等。恶寒发热

指恶寒与发热同时存在,体温多在39℃以下。热病早期,卫表诸证,均见此热型。发热主要几种类型潮热指热势盛衰起伏有时,如潮汛一般。外感52辨证分型风热犯肺

发热咳嗽,微恶风寒,汗出头痛,咽喉肿痛,口干而渴,或吐黄色粘痰,舌苔薄黄,脉浮数。温邪内陷

温邪内陷有邪入气分或邪入营血之分。如邪在气分者症见高热,不恶寒反恶热,面目红赤,口渴欲饮,咳嗽胸痛或大便秘结,腹部胀痛拒按,舌苔黄燥,脉洪数。如邪入营血者症见高热夜甚,烦躁不安,甚至神昏谵语,口燥而不甚渴,或斑疹隐隐,或见衄血、吐血、便血,舌红绛而干,脉洪数。辨证分型风热犯肺发热咳嗽,微恶风寒,汗出头痛,咽喉肿痛,53辨证分型暑热蒙心

症见壮热,心烦不安,口唇干燥,肌肤灼热,时有谵语,甚则神昏痉厥,舌红绛而干,脉洪数。疫毒熏蒸症见壮热,头面红肿热痛,咽喉肿痛,烦躁不安,或见丹痧密布肌肤,咽峡腐烂,舌红苔黄,脉数。辨证分型暑热蒙心症见壮热,心烦不安,口唇干燥,肌肤灼54治疗-针刺治疗风热犯肺治法宣散风热,清肃废气。取手太阴、阳明经穴为主。针刺写法。处方大椎曲池合谷鱼际外关随证选穴咽喉肿痛加少商,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咳嗽加列缺。治疗-针刺治疗风热犯肺55治疗-针刺治疗温邪内陷-气分证治法清热祛邪。取督脉和手足阳明经穴为主。针刺泻法。处方大椎曲池商阳内庭关冲随证选穴高热不解加十宣;咳嗽胸痛加中府、尺泽、少商;口渴引饮加尺泽,三棱针点刺出血;便秘、腹痛加合谷、天枢、上巨虚。

治疗-针刺治疗温邪内陷-气分证56治疗-针刺治疗温邪内陷-血分证治法

清泻营血、取手少阴、厥阴经穴为主。针刺泻法。处方

曲泽中冲少冲委中曲池随证选穴神昏谵语加十宣、人中;斑疹加血海。治疗-针刺治疗温邪内陷-血分证57治疗-针刺治疗暑邪蒙心治法

清泄暑热,开窍启闭。取督脉、手厥阴经穴为主。针刺泻法。处方

大椎曲池曲泽十二井穴随证选穴

神志昏迷加人中、百会;口渴引饮加鱼际、复溜。治疗-针刺治疗暑邪蒙心58治疗-针刺治疗疫毒熏蒸治法:清热解毒。取阳明经穴为主。针刺泻法。处方:曲池合谷外关委中陷谷随证选穴:咽喉肿痛加天容、少商;烦躁不安加曲泽;丹痧加曲泽、委中、血海。治疗-针刺治疗疫毒熏蒸59治疗-放血疗法四缝穴

方法用2号注射针头,在常规消毒针刺部位皮肤,采用快速垂直,点刺1-2mm深。四缝穴,每指点刺1次,挤出少量黄白色透明粘液或血液;注意切勿刺伤深部血管。大椎穴方法用2号注射针头,在常规消毒大椎穴部位皮肤,采用快速垂直,散刺3-5次,约刺1-2mm深(亦可用梅花针扣刺),散刺后拔罐,一次l5—20min,去罐后,用酒精棉球擦净针刺出血部位。治疗-放血疗法四缝穴60治疗-放血疗法耳尖穴方法用2号注射针头,在常规消毒耳尖部皮肤,用2号注射针头点刺双侧耳尖穴,并挤出血3—5滴。注意严格消毒,避免感染。十宣方法常规消毒手指尖皮肤,用2号注射针头快速点刺手指尖距指甲游离端0.1寸处,挤出血3—5滴,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治疗-放血疗法耳尖穴61治疗-推拿疗法推拿点穴方法推天门50次,分推坎宫50次,按揉太阳20次,按合谷20次,推天河水100次,揉大椎穴100次,按揉风池穴100次。随证取穴风寒重者加推三关100次,揉二扇门10次,风热重者加推脊柱50次(用葱姜水沾之从上向下推)退下六腑100次,清肺经100次,咳嗽痰多者加揉天突20次揉丰隆20次,运内八卦50次,食谷不佳者加清补脾胃100次,揉中脘100次,摩腹3min。

治疗-推拿疗法推拿点穴62治疗-推拿疗法刮痧方法取背部两太阳经经部,病人取俯卧位或坐位,暴露全背,用水牛角刮痧板刮痧。风寒型用30%姜汁(即生姜~t30ml-I-开水70m1)为介质;风热型以薄荷液(薄荷10g+开水50ml泡制,l0分钟后取浸出液):暑湿以藿香正气水为介质:寒包热以大青叶液(如薄荷液法泡制)为介质。以中等力度手法刮两背部,以出痧为度。注意皮损、肿块部位勿刮。

治疗-推拿疗法刮痧63治疗-推拿疗法捏脊方法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让患儿俯卧在家长的大腿上,适当固定其头部和下肢,暴露脊背(6岁以上可采取俯卧位)。术者站在患儿的正后方或侧后方呈半弯腰的状态,先在其背部由上而下轻轻按摩二三遍,使其肌肉松弛,气血流通。然后两手呈半握拳状,以食指二、三节抵在小儿的尾骨处,向上推起皮肤,再以大拇指捏起,如此两手交替沿脊柱两侧自平长强穴位置向上到平大椎穴为止。如此反复操作5~8遍,采用捏三提一法(每捏三下需将背部皮肤向上提一次)。治疗-推拿疗法捏脊64治疗-其它治疗穴位敷贴方法取石膏20g及适量面粉用温水调匀捍成5个如2分硬币大小的小饼,睡前敷于患儿涌泉穴、内关穴、神厥穴,用3cm*3cm大的胶布固定,次晨取下。耳压方法用王不留行子放在3-4mm胶布贴在耳穴上,用拇指与食指相对轻柔或按压局部2~3分钟,使患儿头部或全身微汗出为止。常用穴位耳尖、热穴、皮质下等。

治疗-其它治疗穴位敷贴65治疗-其它治疗穴位注射方法将柴胡注射液缓慢注入所选穴位,每次注入0.5~1ml。常用穴位有曲池、大椎等。灸法治疗取穴肺俞,足三里方法暴露上述穴位,施以雀啄灸,每穴5~7min,以皮肤红晕、湿润为度。每日治疗1次。治疗-其它治疗穴位注射66发热的病因、发病机制发热的病因发热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可由发热激活物、内生致热原和非致热原所致。发热激活物包括外致热原(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和某些体内产物(类固醇等)。外致热原又包括白细胞介素-1,干扰素白细胞介素-6,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睫状神经营养因子、自细胞介素-8、内皮素等。非致热原包括各种疾病导致的散热减少(如皮肤病、心力衰竭等)、体内产热过多(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癫痫持续状态等)、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功能异常(如颅脑外伤、出血、炎症、中暑、安眠药中毒等)和植物神经紊乱等。

发热的病因、发病机制发热的病因发热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产热67发热的病因、发病机制发热时体温调节机制发热时体温调节机制目前一般认为,体温调节中枢位于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脊髓及延髓、大脑皮质;发热是致热信号(EP)传人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中枢介质释放,引起调定点的改变。发热中枢介质分为:正调节介质〔正调节介质有前列腺素E(PGE)、Na/Ca2+比值、环磷酸腺苷(cAM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CRH)、NO〕和负调节介质〔现已证实有精氨酸加压素(AVP)、黑素细胞刺激素(a-MSH)、膜蛋白Al(annexinA1)〕。调定点的正常设定值在37℃左右,当体温偏离调定点时,可由反馈系统(温度感受器)将偏差信息输送到控制系统,后者将这些信息综合分析,与调定点比较,然后通过对效应器(产热和散热)的调控,把中心温度维持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正负调节相互作用,发热时体温很少超过41℃,从而避免了高热引起的脑细胞损伤。发热的病因、发病机制发热时体温调节机制发热时体温调节机制68针刺退热的机理研究可能与CSF中cAMP含量减少有关可能是由于电针能够促进AVP的分泌所致可能是通过一种未知方式抑制中枢PGE2的产生或释放而实现的。可能与穴位细纤维(HI、Ⅳ)类感受系统的关系密切。针刺退热的机理研究可能与CSF中cAMP含量减少有关69小儿针灸的注意事项小儿肌肤薄嫩,不易合作,故不宜深刺和久留针,一般采取浅刺、速刺的方法。灸时多采用艾条间接熏灸穴位之法,应注意博湖小儿皮肤不受灼伤。患儿饥饿、精神紧张时,不宜立即针刺。体质瘦弱、气血亏虚者,针刺手法不宜过强。小儿针灸的注意事项小儿肌肤薄嫩,不易合作,故不宜深刺和久留针70谢谢!谢谢!71临床营养学-绪论临床营养学-绪论一、概念(一)营养:营养(nutrition)是指生物从外界摄入食物,在体内经过消化、吸收、代谢以满足其自身生理功能和从事各种活动需要的必要生物学过程。食物:食物(food)是生物为了生存和生活所必须摄入体内的营养物质。膳食(diet)即人们日常食用的饮食,它是由多种食物组成的。食物可视为营养素的载体,膳食可视为含有多种营养素的多种食物的混合体。一、概念(一)营养:营养(nutrition)是指生物从外界73一、概念(二)营养学(nutriology或nutrition)是研究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它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生理作用和有益影响的一门科学。一、概念(二)营养学(nutriology或nutritio74临床营养学绪论课件75临床营养学绪论课件76临床营养学绪论课件77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及要点4.23.1营养科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人员条件。由有资质的人员从事临床营养工作,执行《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及要点4.23.1营养科具备与其功能和784.23.1.1设营养科(室),并配备与其规模相适应的(医师、技师、护士、厨师、护理员等)营养专业人员。【C】1.设置营养科(室)。2.配备与其规模相适应的(医师、技师、护士、厨师、护理员等)营养专业人员。3.营养医师具有执业医师证书,具备相应的基本技能。4.营养护士具有执业护士证书,具备相应的基本技能。5.有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6.各级各类人员熟悉并履职本岗位职责。【B】符合“C”,并1.营养科设有营养门诊、营养代谢实验室(可在检验科内设置)、治疗膳食配置室、场内营养配置室。2.临床营养专业人员与床位比不少于1:200。3.营养医师占专业人员的比例≥50%,有完整的人才梯队。4.科室负责人应具备营养专业或医学专业学历背景及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A】符合“B”,并1.营养食堂有A级资质证书。2.医院有肠外营养配置室(可在药学部设置)。3.科室主任为正高职或担任全国性、省级专科协会的常委。4.23.1.1设营养科(室),并配备与其规模相适应的(医师794.23.1.2开展临床营养工作。【C】1.有满足营养门诊工作的基本设施。2.肠内营养配制室具备相应工作条件。3.开展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定。4.治疗膳食配制部门按操作区配备基本使用设备。【B】符合“C”,并1.营养门诊每周不少于5个单元。2.肠内营养制剂的应用种类不少于10种。【A】符合“B”,并1.开设社区营养门诊。2.与临床科室合作开展专科营养门诊。3.开设健康体检营养咨询服务。4.23.1.2开展临床营养工作。【C】804.23.1.3营养科(室)建立健全并落实临床营养工作管理制度,并对各级人员进行岗位培训。【C】1.各项规章制度齐全。如查房、会诊制度及值班、交接班制度,食品卫生相关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设备维护维修制度,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与考核制度等。2.监督指导营养食堂财会和成本核算、财务管理、库房管理制度以及卫生制度等。3.若是外包服务,医院则需确认供应商生产、运输及院内分送场所的设施与卫生条件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法规要求。4.对各级人员进行岗位培训。【B】符合“C”,并1.制定食品操作(准备、处理、贮存、运送)标准与程序。2.配送食品有保温措施,在盛装后能在40分钟内送至病房。3.若用统一餐具,能在病人用餐后30分钟内回收餐具撤离病房。4.制定食物残渣、餐具清洗消毒贮存的操作标准与程序。【A】符合“B”,并有主管职能部门定期对营养管理进行督导检查,持续改进营养管理工作。4.23.1.3营养科(室)建立健全并落实临床营养工作管理制814.23.2有“住院患者的各类膳食的适应证和膳食应用原则”,为住院患者提供适合其治疗需要的膳食。4.23.2.1医院现行的规章制度,有“住院患者的各类膳食的适应证和膳食应用原则”。【C】有“住院患者的各类膳食的适应证和膳食应用原则”。【B】符合“C”,并有“住院患者的各类膳食的适应证和膳食应用原则”手册,并落实。【A】符合“B”,并1.有“住院患者的各类膳食的适应证和膳食应用原则”效果评价,并持续改进。2.有独特的治疗膳食种类及制备技术。4.23.2有“住院患者的各类膳食的适应证和膳食应用原则”824.23.2.2住院医师遵循规章制度【C】住院医师遵循规章制度,执行膳食医嘱。执行膳食医嘱。【B】符合“C”,并有完整明晰的膳食医嘱执行路径。【A】符合“B”,并有重点病房治疗膳食医嘱的效果评价。4.23.2.2住院医师遵循规章制度【C】834.23.3对住院患者实施营养评价,接受特殊、疑难、危重及大手术患者的营养会诊,提供各类营养不良/营养失衡患者的营养支持方案,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要求进行记录。【C】1.营养医师定期查房,参与临床病历讨论,完成重点患者营养病历记录。2.对住院患者实施营养评估,接受特殊、疑难、危重及大手术患者的营养会诊。3.提供各类营养不良/营养失衡患者的营养支持方案。4.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要求进行记录。【B】符合“C”,并有营养科与临床各科的协作机制。【A】符合“B”,并有重点病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4.23.3对住院患者实施营养评价,接受特殊、疑难、危重及844.23.4开展营养与健康宣传教育服务,在出院时提供膳食营养指导;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临床营养学信息;参加住院患者座谈会,听取并征求患者及家属的意见。【C】1.能提供各种诊断及治疗膳食服务。2.对有诊疗特殊需要的患者提供诊断膳食、治疗膳食等服务。3.进行营养与健康宣传教育服务。4.在出院时提供膳食营养指导。5.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临床营养学信息。6.与临床医护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B】符合“C”,并1.有多种形式的疾病营养指导、营养健康教育资料。2.定期召开各种形式座谈会,征求临床医务人员和患者、家属的意见,及时进行总结分析。3.住院患者治疗膳食就餐率≥60%。【A】符合“B”,并1.有持续性的改进措施。2.住院患者治疗膳食的就餐率≥80%。4.23.5科室有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或专人负责质量管理工作,能用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质量安全指标,加强重点患者全程营养诊疗服务的监控管理,定期评价质量,促进持续改进。4.23.4开展营养与健康宣传教育服务,在出院时提供膳食营854.23.5科室有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或专人负责质量管理工作,能用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岗位职责、

诊疗规范与质量安全指标,加强重点患者全程营养诊疗服务的监控管理,定期评价质量,促进持续改进。【C】1.科室有质量管理小组或专人负责质量管理,开展质量与安全管理。2.有明确的质量与安全指标。【B】符合“C”,并科室能运用适宜的评价方式与质量管理工具,定期评价营养管理工作,对重点患者全程营养诊疗服务进行追踪评价。【A】符合“B”,并根据评价情况,持续改进营养管理,各科室和患者对营养工作满意度高。4.23.5科室有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或专人负责质量管理工作86三、临床营养的发展1.20世纪70年代以前临床营养专业的工作重点是如何用不同的治疗膳食来治疗各种疾病或帮助病人恢复营养三、临床营养的发展1.20世纪70年代以前87例如:针对不同的疾病情况、根据病人的接受程度采用普食、软食、半流食和流食,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根据各种疾病的特点设计肝、胆、胰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膳食,以及辅助诊断用试验膳食等。也对一些严重的营养缺乏病(如维生素A缺乏、缺铁性贫血、缺碘性甲状腺肿等)病人使用补充制剂或者天然食物进行治疗。例如:882.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营养工作者曾对几个著名医院的住院病人进行营养调查,发现病人的营养状况很差。由于疾病本身及疾病所导致的代谢变化、应激、感染等原因,以及缺乏足够有效的营养评价方法,住院病人中营养不良者达30%以上。医院建立了由医师、药剂师、护师及营养师组成的营养支持服务小组(nutritionsupportservice,NSS);同时开展了对住院病人营养状况评价方法的研究,加强了住院病人(尤其是危重病人、不能自主进食的病人)如何提供营养支持,即完全肠外营养(totalparenteralnutrition,TPN)的研究。由此,完全肠外营养支持广泛应用与临床2.20世纪70年代893.20世纪80-90年代(临床营养的第二次革命)人们发现肠道是人体中最大的免疫器官,也是人体的第三种屏障。如果肠道内没有足够的营养供应,肠道本身也会营养不良,肠道的结构和功能都会发生变化,使肠道的免疫功能减弱,容易出现菌群失调、细菌移位:严重者发生全身性感染。因此,新的观念是:Ifthegutworks,useit.3.20世纪80-90年代(临床营养的第二次革命)90四、临床营养学的研究内容临床营养学从宏观上讲应该属于临床医学,在临床治疗工作中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临床营养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研究膳食、营养素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膳食结构和某些非传染性慢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及其机制。研究食物与药物之间的关系四、临床营养学的研究内容临床营养学从宏91利用膳食、营养素、药物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研究各类疾病的营养治疗原则。研究科学合理的营养咨询、营养评价及营养监测方法。开展各种治疗膳食、肠内、肠外营养制剂、营养支持方法的研究研究切实有效的营养健康教育模式及方法。利用膳食、营养素、药物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研究各类疾病的营养治92五、又一组概念(一)营养素:营养素(nutrients)是指人类通过摄入食物获得其生理和生活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营养素分类传统分法: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营养素有三大基本功能:提供能量、构建机体和修复组织、调节代谢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五、又一组概念(一)营养素:营养素(nutrients)是指93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Key)(dietaryreferenceintakes,DRIs)

DRIs是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与RDAs相比,DRIs更具有实际意义,它同时从预防营养素缺乏和预防慢性疾病两方面来考虑人类的营养需求,提出了膳食对于良好健康状态的作用的新观念。

DRIs包括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四个指标。

五、又一组概念(二)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Key)(dietaryre94平均需要量

(estimatedaveragerequirement,EAR)

EAR是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对于人群,EAR可以用于评估群体中摄入不足的发生率,计划某个群体的膳食。对于个体,可以检查其摄入不足的可能性,如某个体的摄入量低于(EAR-2SD)值,几乎可以肯定不能达到个体需要量。平均需要量

(estimatedaveragerequi95推荐摄入量

(recommendednutrientintake,RNI)

RNI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RNI是个体适宜营养素摄入水平的参考值,是健康个体膳食摄入营养素的目标。RNI是以EAR为基础制订的。如果已知EAR的标准差,则RNI定为EAR加两个标准差,即RNI=EAR+2SD。如果关于平均需要量变异的资料不够充分,不能计算SD时,一般设EAR的变异系数为10%,这样RNI=1.2×EAR。推荐摄入量

(recommendednutrientin96适宜摄入量

(adequateintake,AI)

在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不足而不能计算EAR,因而不能求得RNI时,可设定AI来代替RNI。AI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如:从出生到4~6个月纯母乳喂养的足月产健康婴儿,其营养素全部来自母乳,故他们摄入母乳所提供营养素的量就是其AI值。AI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营养素摄入量的目标。

适宜摄入量

(adequateintake,AI)在个97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tolerableupperintakelevel,UL)

UL是平均每日可以摄入营养素的最高限量,这个量对一般人群中的几乎所有个体都不至于危害健康;当摄入量超过UL而进一步增加时,损害健康的危险性随之增大。UL的主要用途是检查个体摄入量过高的可能,避免发生中毒。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tolerableupperinta98能量一切生物都需要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能量99一、能量的计量单位国际单位:焦耳(Joule,J)常用单位:卡(calorie,cal)换算关系1kcal=4.184kJ1kJ=0.239kcal1MJ=239kcal一、能量的计量单位国际单位:焦耳(Joule,J)100二、能量来源与能量系数供能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能量系数1g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氧化产生的能量值蛋白质:16.7kJ(4kcal)脂肪:37.6kJ(9kcal)碳水化合物:16.7kJ(4kcal)二、能量来源与能量系数供能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101三、人体的能量消耗基础代谢消耗的能量生长发育消耗的能量体力活动消耗的能量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三、人体的能量消耗基础代谢消耗的能量102(一)基础代谢(basalmetabolism)人体在清醒、静卧、空腹(进食后12~14h),思想放松、室温适宜(18~25℃)时维持呼吸、心跳、体温、循环、腺体分泌、肌肉的一定紧张度等生理过程所消耗的能量。基础代谢率(basalmetabolismrate,BMR):单位时间内人体单位体表面积或单位体重所消耗的基础代谢能量,用kJ/(m2·h)、kJ/(kg·h)、MJ/d表示。(一)基础代谢(basalmetabolism)人体在清醒103(一)基础代谢(basalmetabolism)影响人体基础代谢的因素年龄:婴幼儿BMR非常高,青春期出现一个代谢活跃阶段,中年以后开始下降,到老年时明显下降。性别:在同一年龄,同一体表面积的情况下,女性的BMR低于男性。体型:体重相同的人,瘦高者基础代谢率高于矮胖者。激素:甲状腺功能亢进时,BMR明显增高。其他:环境温度、情绪、神经的紧张程度、疾病等。(一)基础代谢(basalmetabolism)影响人体基104(二)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体力活动是人体控制能量消耗、保持能量平衡、保持身体健康最重要的部分。体力活动分级轻、中、重三级(见表1-2)(二)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体力活动是人体控制能量消耗、保持能量105(三)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specificdynamicaction,SDA)由于摄食而引起能量消耗额外增加的现象,也称食物生热效应(thermiceffectoffood,TEF)。SDA的能量消耗约为总能量的10%。蛋白质,约为其本身能量的30%。脂肪,约为4%~5%。碳水化合物,约为5%~6%。(三)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specificdynamic106四、人体能量需要的测定计算法计算每日能量消耗,确定能量需要BMR(或RMR)、活动强度膳食摄入量与体重变化推算能量需要量测量法直接测热法间接测热法四、人体能量需要的测定计算法107五、能量的推荐摄入量RNI:成人轻体力活动男10.04MJ/d(2400kcal/d)女8.80MJ/d(2100kcal/d)五、能量的推荐摄入量RNI:成人轻体力活动108学术期刊营养学报卫生研究现代临床营养学中国临床营养杂志肠外与肠内营养NutritionClinicalNutritionAmericanJournalofClinicalNutrition……学术期刊营养学报109专业网站中国营养学会:达能营养中心:中国食物营养资讯:WHO:专业网站中国营养学会:110谢谢!谢谢!111发热的针灸治疗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发热的针灸治疗112发热的概念

发热是内科疾病中常见症状之一,是机体对病邪的一种全身性反应,是机体正气与病邪相争,阴阳失调的必然现象。发热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根据祖国传统医学理论,不外乎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两大类。这里主要是讲述外感引起的发热。

发热的概念发热是内科疾病中常见症状之一,是机体对病邪的一种113发热的病因病机

外感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异常的六气,均可导致发热,尤以火热、外湿、暑邪为主要病邪,又风、寒燥入里皆可化火。六淫可以单独致病,也可以两种以上的邪气兼夹致病,如风寒、风热、湿热、风湿热等。发热的病因病机外感六淫114发热的病因病机感受疫毒

疫毒亦是外来的致病因素之一,属于一种传染性较强的致病邪气、疫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和传染性,疫疠之毒,其性猛烈,一旦感受疫毒,则起病急骤,传变迅速,卫表症状短暂,较快出现高热。

发热的病因病机感受疫毒115发热的病因病机外感导致发热,其途径多是经皮毛、口鼻而入。一般来说,六淫之邪,由皮毛肌腠而入,先滞络脉,由表入里,传至脏腑,发为热病。疫毒之邪,多有口鼻而入,充斥人体,循卫气营血而分属上、中、下三焦之脏腑。发热的病因病机外感导致发热,其途径多是经皮毛、口鼻而入。一般116发热的病因病机外感发热的病机是外邪入侵,人体正气与之相搏,正邪交争于内,或热、毒充斥于人体,即所谓“阳盛则热”。邪热疫毒其性猛烈,起病急,传遍快,故出现热势高等实热之证。发热病变,以阳热为主,其病机最易化火。火热充斥体内,进而伤津耗液。热度之邪过盛,邪毒内传,耗伤营血,易于发生神昏、出血的变证,临床易于发生神昏、出血的变证,即所谓逆传,来势凶险,预后较差。

发热的病因病机外感发热的病机是外邪入侵,人体正气与之相搏,正117小儿的生理特点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是指五脏六腑发育不成熟,不完善,机体各器官的形态发育和生理功能都是不成熟的和不完善的。五脏六腑的形和气都是相对不足,尤其以肺脾肾三脏更为突出。清代吴鞠通将这种生理特点归纳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小儿的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118小儿的生理特点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小儿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形体、智力、功能均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的完善、成熟。古代一些医家把这种生理特点称之为“纯阳”。《卤囟经·脉法》就提出:“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所谓元气未散,指先天禀赋真阴真阳未曾虚耗,能都保证促进生长发育的需要;所谓“纯阳”,是指小儿不断生长发育,表现得生机旺盛,蓬勃发展。小儿的生理特点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119小儿的病理特点

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由于小儿稚阴稚阳之体,抗病能力差,又不懂自我调摄,因此不仅容易发病,而且患病后易于传变。《温病条辨·解儿难》说:“脏腑薄,藩篱疏,易于传变;肌肤嫩,神气怯,易于感触”。就指出这一病理特点。且小儿还有“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肝常有余”、“心常有余”、“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特点。小儿的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120小儿的病理特点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小儿脏气清灵,活力充沛,发病之后,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和恢复能力,同时,儿科病因相对单纯,情知致病较少,机体对药物治疗的反应也比较灵敏。

小儿的病理特点脏气清灵,易趋康复121发热主要几种类型

壮热指热势持续,高热不解,不恶寒,体温39℃-40℃之间,甚至更高,达数天至2周之久。一日之内,波动甚小,如气分高热、肺系邪热、热盛之暑热、湿热等。寒热往来

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寒时不热,或热时不寒,一日发作数次,如少阳病、疟疾等。发热主要几种类型壮热指热势持续,高热不解,不恶寒,体温122发热主要几种类型潮热指热势盛衰起伏有时,如潮汛一般。外感潮热,多属实证,热势较高,热退不静,定时又复升高,多见于阳明腑实证、湿温证以及热入营血证等。不规则热

指发热持续时间不定,热势变动并无规律,如流行感冒、外感咳喘、风湿热等。恶寒发热

指恶寒与发热同时存在,体温多在39℃以下。热病早期,卫表诸证,均见此热型。发热主要几种类型潮热指热势盛衰起伏有时,如潮汛一般。外感123辨证分型风热犯肺

发热咳嗽,微恶风寒,汗出头痛,咽喉肿痛,口干而渴,或吐黄色粘痰,舌苔薄黄,脉浮数。温邪内陷

温邪内陷有邪入气分或邪入营血之分。如邪在气分者症见高热,不恶寒反恶热,面目红赤,口渴欲饮,咳嗽胸痛或大便秘结,腹部胀痛拒按,舌苔黄燥,脉洪数。如邪入营血者症见高热夜甚,烦躁不安,甚至神昏谵语,口燥而不甚渴,或斑疹隐隐,或见衄血、吐血、便血,舌红绛而干,脉洪数。辨证分型风热犯肺发热咳嗽,微恶风寒,汗出头痛,咽喉肿痛,124辨证分型暑热蒙心

症见壮热,心烦不安,口唇干燥,肌肤灼热,时有谵语,甚则神昏痉厥,舌红绛而干,脉洪数。疫毒熏蒸症见壮热,头面红肿热痛,咽喉肿痛,烦躁不安,或见丹痧密布肌肤,咽峡腐烂,舌红苔黄,脉数。辨证分型暑热蒙心症见壮热,心烦不安,口唇干燥,肌肤灼125治疗-针刺治疗风热犯肺治法宣散风热,清肃废气。取手太阴、阳明经穴为主。针刺写法。处方大椎曲池合谷鱼际外关随证选穴咽喉肿痛加少商,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咳嗽加列缺。治疗-针刺治疗风热犯肺126治疗-针刺治疗温邪内陷-气分证治法清热祛邪。取督脉和手足阳明经穴为主。针刺泻法。处方大椎曲池商阳内庭关冲随证选穴高热不解加十宣;咳嗽胸痛加中府、尺泽、少商;口渴引饮加尺泽,三棱针点刺出血;便秘、腹痛加合谷、天枢、上巨虚。

治疗-针刺治疗温邪内陷-气分证127治疗-针刺治疗温邪内陷-血分证治法

清泻营血、取手少阴、厥阴经穴为主。针刺泻法。处方

曲泽中冲少冲委中曲池随证选穴神昏谵语加十宣、人中;斑疹加血海。治疗-针刺治疗温邪内陷-血分证128治疗-针刺治疗暑邪蒙心治法

清泄暑热,开窍启闭。取督脉、手厥阴经穴为主。针刺泻法。处方

大椎曲池曲泽十二井穴随证选穴

神志昏迷加人中、百会;口渴引饮加鱼际、复溜。治疗-针刺治疗暑邪蒙心129治疗-针刺治疗疫毒熏蒸治法:清热解毒。取阳明经穴为主。针刺泻法。处方:曲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