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之书》教学课件_第1页
《沙之书》教学课件_第2页
《沙之书》教学课件_第3页
《沙之书》教学课件_第4页
《沙之书》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沙之书阿根廷·博尔赫斯沙之书阿根廷·博尔赫斯

认识博尔赫斯——迷宫的制造者

在20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的文学出现了兴盛的局面,涌现出了像胡利奥、博尔赫斯、马尔克斯等一大批文学大家,这个时期也因此被称为是“拉丁美洲文学大爆炸”时期。胡利奥博尔赫斯马尔克斯认识博尔赫斯——迷宫的制造者在20世纪60“作家们的作家”阿根廷·博尔赫斯博尔赫斯(1899~1986)阿根廷诗人、小说家兼翻译家,被称为是“影响欧美文学的第一位拉丁美洲作家”,“迷宫的制造者”“作家们的作家”。博尔赫斯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个有英国血统的律师家庭,在日内瓦上中学,在剑桥读大学,掌握英、法、德等多国文字。中学时代开始写诗。1919年赴西班牙,与极端主义派及先锋派作家过从甚密,同编文学期刊。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1935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从此奠定了在阿根廷文坛上的地位。1950年至1953年间任阿根廷作家协会主席。1955年任国立图书馆馆长、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哲学文学系教授。1950年获阿根廷国家文学奖,1961年获西班牙福门托奖,1979年获西班牙塞万提斯奖。“作家们的作家”阿根廷·博尔赫斯博尔赫斯(1899~1986

“他的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宇宙模式或宇宙的某一特性的模式,如无限、无数、永恒、同时、循环,等等。”“博尔赫斯是书,是文学,博尔赫斯也是时间、空间,博尔赫斯更是知识,是智慧,是无止境的智力活动。”

——意大利·卡尔维诺“作家们的作家”阿根廷·博尔赫斯博尔赫斯是一位只写小文章的大作家,他一生都没写过长篇小说,可以说是一个“以小文章而成大气候”的作家。博尔赫斯对自己的评价:“我是一个作家,但更是一个好读者”。代表作有《沙之书》《小径分岔的花园》等。“他的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宇宙模式或宇宙的某一特性的模小说梗概

走进“沙之书”——一部神秘的书一个退休的图书馆员从陌生的《圣经》推销员手里买下了一本“沙之书”,沉迷于它的神秘并陷入了对不可知的恐惧,最终把这本书藏在了图书馆的阴暗角落。为什么叫做“沙之书”?因为那本书像沙一样,无始无终。“沙之书”的正式名称是什么?圣书小说梗概走进“沙之书”——一部神秘的书一个退休的图

走进“沙之书”——一部神秘的书这是本怎样的书(文中找出)?它有什么样的特性?异乎寻常的重量里面的文字是我不认识的逢双的一页印的是40514,接下去是999-----页码的排列无序尽管一页页地翻阅,铁锚图案却再也找不到了封面和手之间总是有好几页这本书目的页码是无穷无尽的没有首页,没有末页插画没有一张重复特性:像沙一样,变幻不定,无始无终,无穷无尽,不断“生长”走进“沙之书”——一部神秘的书这是本怎样的书(文中用自己的话概括:《沙之书》是一本________的书。神秘无限

荒诞玄幻奇妙

走进“沙之书”——一部神秘的书用自己的话概括:神秘无限荒诞玄幻奇妙走进“沙之

思考:你认为这样的书存在吗?虚构“语言艺术有一点奇怪:它百般支吾,闪烁其词,我的意思是说,它拼命撒谎。”——戴·赫·劳伦斯《乡土精神》

品读故事——真实与虚构思考:你认为这样的书存在吗?虚构“语言艺术有一点这本《沙之书》现实中并不存在,它并非事实,但给人感觉却好像真的存在一样。它的真实性体现在哪些地方?或者说小说哪些地方让你信以为真?真实心理真实:小说开篇来一串几何学概念,用数学的术语给我们讲述了哲学上有关无限的命题,我们相信了无限,那么对他的那无限的“沙之书”也就容易信以为真了。真实并不意味着就是事实

品读故事——真实与虚构细节真实:选取一些生活中的场景会使小说看起来更逼真。比如书贩身材很高,外表整洁,透出寒酸,灰色衣服,灰色箱子,稀疏、泛白的金黄色头发,苏格兰奥尔卡达群岛人。这本《沙之书》现实中并不存在,它并非事实,但给人感觉却好像真真实真实并不意味着就是事实

品读故事——真实与虚构书的样式:八开大小,布面精装,书页磨损,印刷粗糙,每页两栏,版面分段,排得很挤,还有页码、插画。书的来历:平原上的村子,用几个卢布和一部《圣经》换来,主人不识字,属于最下层的种姓。看书藏书:用放大镜检查,排除伪造的可能;把书藏到图书馆里,就连通向地下室的楼梯都写得很仔细,偷偷放在阴暗的搁架上。人物地名真实:小说中,“我”曾经是个图书管理员,而博尔赫斯本人也曾当过图书管理员。真实真实并不意味着就是事实品读故事——真实与让虚构嵌入现实之中,与现实浑然一体。——博尔赫斯

品读故事——真实与虚构任何“真实”都不过是这种迷宫般的现实的一种人为的虚构;虚构的东西必须给人以真实的感觉,必须符合生活发展的逻辑。“真实”不再是文学与客观现实的对应关系,而是一种主观性的“虚构”的“惯例”。让虚构嵌入现实之中,与现实浑然一体。——博尔赫斯虚构虚构要最大限度地接近心灵的复杂活动。心灵的真实才是最重要的真实。真实=小说

品读故事——真实与虚构《变形记》中的推销员格里高尔《城堡》中的主人公K《审判》中的主人公K

有人说,虚构是小说的灵魂,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小说最重要的不是要表达某种事实,而是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真实。虚构虚构要最大限度地接近心灵的复杂活动。心灵的真实才是最重要无限之物如无止境的欲望,无穷大的世界,琐碎繁杂的生活、强大的异己力量、神秘的未知世界、不知其数的金钱、无法挽留的时间、变化无常的命运、浩瀚无穷的知识、让人身心俱疲的爱情……

沙之书代表着无限之物,那么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像沙之书那样具有无限的特征?

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无限性隐喻书籍的无限增殖性

深入意象——“沙之书”的延展无限之物如无止境的欲望,无穷大的世界,琐碎繁杂的生活、强大的1941年,博尔赫斯就曾经写过一个名为《巴别图书馆》的短篇。在那个短篇里,作者把宇宙想像为“一个数目不明确的,也许是无限数的六面体回廊所构成的图书馆”,这同样是一个无限之物。

深入意象——“沙之书”的延展1941年,博尔赫斯就曾经写过一个名为《巴别图书馆》的短篇。

面对如此“神秘”之物,“我”对“沙之书”的态度变化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这一变化过程说明了什么?

深入意象——“沙之书”的延展起初好奇,然后设法得到,接着是钻研,但发现对它了解越多,不了解的部分也更多,于是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无奈,紧接着迷失于无法自拔的敬畏,随之而来的是恐惧,最终选择逃避、放弃。好奇—钻研—渺小—敬畏—恐惧—逃避/坚持面对如此“神秘”之物,“我”对“沙之书”的态度让“沙之书”隐藏在图书馆的书海,就像“一片树叶隐藏于树林”,应该是小说最出人意料的情节之一。你还有其他的结尾方式吗?你觉得哪种结尾更真实?

深入意象——“沙之书”的延展揭示的事理更为真实——人类面对“无限”时无所适从的真实。小说中其他人物在面对“沙之书”时又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如果空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空间的任何一点。如果时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时间的任何一点。”体会人物在面对无限时所表现的无所适从的焦虑、迷茫和孤独。有限的个体在面对无限时更会表现出一种无所适从、难以摆脱的心理状态。这样更接近心理的复杂性和真实感。让“沙之书”隐藏在图书馆的书海,就像“一片树叶隐藏于树林”,博尔赫斯为什么选择了这样一个结尾呢?想告诉我们什么?有限的个体在面对无限时更会表现出一种无所适从、难以摆脱的心理状态。这样更接近心理的复杂性和真实感。

深入意象——“沙之书”的延展心灵的真实才是最重要的真实。博尔赫斯为什么选择了这样一个结尾呢?想告诉我们什么?有限的个

走出作品——深刻的启迪尽管我们在现实中谁也没有见过这样的一本书,但我们都曾经被无限的星空所震撼,被无止境的时间和空间所惊讶,被无穷尽的人类历史卷入沉思。我想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也都存有一本“沙之书”,因为我们也都有那种心理,也都有那样的内心活动。但是我想,在探索学问的路上还要有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希望我们的同学能够把这本《沙之书》好好地解读下去,也许若干年以后,你还会读出更多的“沙之书”。“如果空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空间的任何一点。如果时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时间的任何一点”。走出作品——深刻的启迪尽管我们在现实中谁也没

请以《_____________——读博尔赫斯的<沙之书>》补充正标题,显示你此课的收获。

走出作品——深刻的启迪请以《_____________——读沙之书阿根廷·博尔赫斯沙之书阿根廷·博尔赫斯

认识博尔赫斯——迷宫的制造者

在20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的文学出现了兴盛的局面,涌现出了像胡利奥、博尔赫斯、马尔克斯等一大批文学大家,这个时期也因此被称为是“拉丁美洲文学大爆炸”时期。胡利奥博尔赫斯马尔克斯认识博尔赫斯——迷宫的制造者在20世纪60“作家们的作家”阿根廷·博尔赫斯博尔赫斯(1899~1986)阿根廷诗人、小说家兼翻译家,被称为是“影响欧美文学的第一位拉丁美洲作家”,“迷宫的制造者”“作家们的作家”。博尔赫斯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个有英国血统的律师家庭,在日内瓦上中学,在剑桥读大学,掌握英、法、德等多国文字。中学时代开始写诗。1919年赴西班牙,与极端主义派及先锋派作家过从甚密,同编文学期刊。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1935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从此奠定了在阿根廷文坛上的地位。1950年至1953年间任阿根廷作家协会主席。1955年任国立图书馆馆长、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哲学文学系教授。1950年获阿根廷国家文学奖,1961年获西班牙福门托奖,1979年获西班牙塞万提斯奖。“作家们的作家”阿根廷·博尔赫斯博尔赫斯(1899~1986

“他的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宇宙模式或宇宙的某一特性的模式,如无限、无数、永恒、同时、循环,等等。”“博尔赫斯是书,是文学,博尔赫斯也是时间、空间,博尔赫斯更是知识,是智慧,是无止境的智力活动。”

——意大利·卡尔维诺“作家们的作家”阿根廷·博尔赫斯博尔赫斯是一位只写小文章的大作家,他一生都没写过长篇小说,可以说是一个“以小文章而成大气候”的作家。博尔赫斯对自己的评价:“我是一个作家,但更是一个好读者”。代表作有《沙之书》《小径分岔的花园》等。“他的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宇宙模式或宇宙的某一特性的模小说梗概

走进“沙之书”——一部神秘的书一个退休的图书馆员从陌生的《圣经》推销员手里买下了一本“沙之书”,沉迷于它的神秘并陷入了对不可知的恐惧,最终把这本书藏在了图书馆的阴暗角落。为什么叫做“沙之书”?因为那本书像沙一样,无始无终。“沙之书”的正式名称是什么?圣书小说梗概走进“沙之书”——一部神秘的书一个退休的图

走进“沙之书”——一部神秘的书这是本怎样的书(文中找出)?它有什么样的特性?异乎寻常的重量里面的文字是我不认识的逢双的一页印的是40514,接下去是999-----页码的排列无序尽管一页页地翻阅,铁锚图案却再也找不到了封面和手之间总是有好几页这本书目的页码是无穷无尽的没有首页,没有末页插画没有一张重复特性:像沙一样,变幻不定,无始无终,无穷无尽,不断“生长”走进“沙之书”——一部神秘的书这是本怎样的书(文中用自己的话概括:《沙之书》是一本________的书。神秘无限

荒诞玄幻奇妙

走进“沙之书”——一部神秘的书用自己的话概括:神秘无限荒诞玄幻奇妙走进“沙之

思考:你认为这样的书存在吗?虚构“语言艺术有一点奇怪:它百般支吾,闪烁其词,我的意思是说,它拼命撒谎。”——戴·赫·劳伦斯《乡土精神》

品读故事——真实与虚构思考:你认为这样的书存在吗?虚构“语言艺术有一点这本《沙之书》现实中并不存在,它并非事实,但给人感觉却好像真的存在一样。它的真实性体现在哪些地方?或者说小说哪些地方让你信以为真?真实心理真实:小说开篇来一串几何学概念,用数学的术语给我们讲述了哲学上有关无限的命题,我们相信了无限,那么对他的那无限的“沙之书”也就容易信以为真了。真实并不意味着就是事实

品读故事——真实与虚构细节真实:选取一些生活中的场景会使小说看起来更逼真。比如书贩身材很高,外表整洁,透出寒酸,灰色衣服,灰色箱子,稀疏、泛白的金黄色头发,苏格兰奥尔卡达群岛人。这本《沙之书》现实中并不存在,它并非事实,但给人感觉却好像真真实真实并不意味着就是事实

品读故事——真实与虚构书的样式:八开大小,布面精装,书页磨损,印刷粗糙,每页两栏,版面分段,排得很挤,还有页码、插画。书的来历:平原上的村子,用几个卢布和一部《圣经》换来,主人不识字,属于最下层的种姓。看书藏书:用放大镜检查,排除伪造的可能;把书藏到图书馆里,就连通向地下室的楼梯都写得很仔细,偷偷放在阴暗的搁架上。人物地名真实:小说中,“我”曾经是个图书管理员,而博尔赫斯本人也曾当过图书管理员。真实真实并不意味着就是事实品读故事——真实与让虚构嵌入现实之中,与现实浑然一体。——博尔赫斯

品读故事——真实与虚构任何“真实”都不过是这种迷宫般的现实的一种人为的虚构;虚构的东西必须给人以真实的感觉,必须符合生活发展的逻辑。“真实”不再是文学与客观现实的对应关系,而是一种主观性的“虚构”的“惯例”。让虚构嵌入现实之中,与现实浑然一体。——博尔赫斯虚构虚构要最大限度地接近心灵的复杂活动。心灵的真实才是最重要的真实。真实=小说

品读故事——真实与虚构《变形记》中的推销员格里高尔《城堡》中的主人公K《审判》中的主人公K

有人说,虚构是小说的灵魂,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小说最重要的不是要表达某种事实,而是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真实。虚构虚构要最大限度地接近心灵的复杂活动。心灵的真实才是最重要无限之物如无止境的欲望,无穷大的世界,琐碎繁杂的生活、强大的异己力量、神秘的未知世界、不知其数的金钱、无法挽留的时间、变化无常的命运、浩瀚无穷的知识、让人身心俱疲的爱情……

沙之书代表着无限之物,那么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像沙之书那样具有无限的特征?

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无限性隐喻书籍的无限增殖性

深入意象——“沙之书”的延展无限之物如无止境的欲望,无穷大的世界,琐碎繁杂的生活、强大的1941年,博尔赫斯就曾经写过一个名为《巴别图书馆》的短篇。在那个短篇里,作者把宇宙想像为“一个数目不明确的,也许是无限数的六面体回廊所构成的图书馆”,这同样是一个无限之物。

深入意象——“沙之书”的延展1941年,博尔赫斯就曾经写过一个名为《巴别图书馆》的短篇。

面对如此“神秘”之物,“我”对“沙之书”的态度变化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这一变化过程说明了什么?

深入意象——“沙之书”的延展起初好奇,然后设法得到,接着是钻研,但发现对它了解越多,不了解的部分也更多,于是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无奈,紧接着迷失于无法自拔的敬畏,随之而来的是恐惧,最终选择逃避、放弃。好奇—钻研—渺小—敬畏—恐惧—逃避/坚持面对如此“神秘”之物,“我”对“沙之书”的态度让“沙之书”隐藏在图书馆的书海,就像“一片树叶隐藏于树林”,应该是小说最出人意料的情节之一。你还有其他的结尾方式吗?你觉得哪种结尾更真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