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廉颇蔺相如列传加点字练习1、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2、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3、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4、求人可使报秦者5、何以知之?6、窃计欲亡走燕7、而君幸于赵王8、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9、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10、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11、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12、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1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14、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15、臣请完璧归赵。16、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17、相如奉璧奏秦王18、传以示美人及左右19、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20、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21、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22、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23、且以一璧之故逆彊秦之欢,不可。24、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25、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26、礼节甚倨,27、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28、相如持其璧睨柱2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30、召有司案图31、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32、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33、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34、舍相如广成传舍35、决负约不偿城,36、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37、引赵使者蔺相如。38、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39、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40、间至赵矣41、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42、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43、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44、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45、左右或欲引相如去46、而绝秦赵之欢47、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48、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49、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50、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51、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52、拔石城、明年复攻赵53、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54、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55、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56、秦王饮酒酣57、赵王鼓瑟58、秦御史前书59、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60、於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61、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62、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63、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64、相如顾召赵御史书65、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66、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於赵67、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68、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69、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70、且相如素贱人,71、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72、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73、于是舍人相与谏曰:7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75、恐惧殊甚76、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77、臣等不肖,请辞去78、蔺相如固止之,79、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80、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81、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82、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8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84、廉颇闻之,肉袒负荆85、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86、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87、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
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通“”,给予。
2.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通“”,古代刑具,用于腰斩。
3.可予不。“”通“”,表疑问语气。
4.拜送书于庭。“”通“”,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5.召有司案图。“”通“”,察看。
6.设九宾礼于廷。“”通“”,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7.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通“”。
8.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仔细。
9.为一击缻。“”通“”,盛酒浆的瓦器,秦人敲打盆缶作为唱歌时的节拍。二、一词多义
负①秦贪,负其强()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使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③大王乃遣一介之使()④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②左右欲引相如去()③相如引车避匿()
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幸①大王亦幸赦臣()②而君幸于赵王()③则幸得脱矣()
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欢①逆强秦之欢()②绝秦赵之欢()
顾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②顾吾念之()
必①其势必不敢留君()②王必无人()
因①相如因持璧却立()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③相如因持璧却立()三、古今异义
①明年复攻赵(明年:古义指。今义指今年的下一年。)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往:古义指。今义指过去的一段时间。)
③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亲戚:古义指。今义指与自己家庭有血统关系或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所以:古义指。今义指结果。)
④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约束:古义。今义指限制使不越出范围。)
⑤璧有瑕,请指示王(指示:古义指。今义指上对下指导、命令)
⑥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古义指。今义指向前发展进步)
⑦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言:古义指,有意传出要采取某种行动的话。多含威胁意味。今义指国家、政党、团体或领导人对重大问题公开表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动词意为宣告声明。)
⑧左右欲刃相如(左右:古义指。今义指左和右两方面)
四、词类活用
a.名词作动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
②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
③乃使从者衣褐(衣,穿)
④怀其璧(怀,怀揣着)
⑤蔺相如前曰(前,走上前)
⑥臣乃敢上璧(上,献上)
b.名词作状语:
①而相如庭斥之(通“廷”,在朝廷上)
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表示"至"的方式,从小路)
③奉璧西入秦(西,方位名词状语,向西)
c.使动用法:
①完璧归赵(完,使……完整)
②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
③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
④毕礼而归之(归,使……回去)⑤大王必欲急臣(急,使……着急)
d.意动用法:
①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
五、特殊句式
a.判断句: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b.被动句:
①而君幸于赵王“于”字表被动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字表被动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被动
④廉颇,取阳晋,拜为上卿拜,(被)授予官职
c.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1、何以知之2、君何以知燕王
②定语后置:1、求人可使报秦者
③介宾短语后置:1、拜送书于庭2、以勇气闻于诸侯(以勇气于诸侯闻)3、故燕王欲结于君(故燕王欲于君结)4臣头今与壁俱碎于柱矣(臣头今与壁与柱俱碎矣)5设九宾于廷(于廷设九宾)
d.省略句
1:传(之)以(之)示美人及左右。
2: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
3:遂与秦王会(于)渑池。
六、成语总结
1价值连城:形容物品十分贵重。
2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3渑池之会:也作“渑池之功”,本指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秦王,为赵国立下功勋。后泛指为国立下巨大功勋。
4负荆请罪: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自请严厉责罚。
5刎颈之交: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6怒发冲冠: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于是舍人相与谏曰:“,。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吾所以为此者,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加点字的意义与例句“徒慕君之高义”中”徒”意义相同的一项()A.徒以吾两人在也B.徒见欺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D.班百者多徒行2.对“所以”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②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③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④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⑤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⑥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A.①②④∕③⑤⑥B.①③⑤∕②④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③④∕②⑤⑥3.对“之”和“而”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③而相如廷叱之②均之二策④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4.请默写出原文中空缺的句子:5.对“以”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①以勇气闻于诸侯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③宁许以负秦曲④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⑤以空言求璧⑥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⑦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⑧以绝秦望⑨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A.①②⑤∕③④⑧∕⑥⑦⑨B.①∕②⑤∕③④⑦⑧∕⑥⑨C.①∕②⑥∕③④⑦⑧∕⑤⑨D.①②⑤⑨∕③④⑦∕⑥⑧6.和“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何以知燕王B.臣诚恐见其于王而负赵C.求人可使报秦者D.设九宾于廷《晁错》知识归纳积累(一)语言积累(可做成卡片)1.通假字与雒阳宋孟及刘礼同师同“”洛阳由此与错有卻同“”意为吴楚罢不通“否”计划始行,卒受大戮通“猝”意为2.一词多义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副词)3.古今异义词以文学为太常掌故古义:今义:以语言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古义: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诏以为太子舍人古义:今义:认为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古义: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4.常见实词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先所(名词)天下无治《尚书》者(动词)年九十余,老不可征(动词)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动词)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动词)公言善,吾亦恨之(形容词)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动词)力未有以伤(动词)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名词)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名词)丞相谢(动词)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名词)诸侯皆喧哗,疾晁错(动词)吾去公归矣(动词)上书言军事,谒见上(动词)内杜忠臣之口(动词)公言善,吾亦恨之(动词或形容词)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名词)5.常见虚词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副词)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副词)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无定指代词)上初即位(副词)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转折连词)吴楚七国果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资金借贷合同范例
- 医疗设备电气安全检查的重要性
- 企业内部实验室应急管理与实施案例
- 企业用房购买合同范例
- 医疗数据共享的保障者-区块链技术的角色与挑战
- 医疗技术IP保护的挑战与对策分析
- 主机租赁服务合同范例
- M视域下浅析优化患方对诊疗记录保密的措施与问题应对
- 个人猪场租赁合同范例
- 公共服务合同范例
- 2021年武汉中考数学试题(附答案)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群文阅读 试卷附答案
- DB21-T 2850-2017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规范
- 规范会议记录培训课件
- AIB(2022版)统一检查标准-前提方案与食品安全程序
- 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
- 《风险管理理论》课件
- 防汛行政首长培训课件
- FBS-GC-001-分布式光伏施工日志
- 《装备质量问题归零实施指南》
- 人卫版肺部疾病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