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认识自己_第1页
主题班会认识自己_第2页
主题班会认识自己_第3页
主题班会认识自己_第4页
主题班会认识自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是谁?

第1页,共46页。[指导语]下面的60道题可以帮助你大致确定自己的气质类型,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没有正确和错误的含义,不要在每道题上花太多的时间.根据你认为自己的实际情况与题目的符合程度作相应选择:

你认为符合自己情况的记2分

比较符合的记1分

介于符合与不符合之间的记0分

比较不符合的记-1分

完全不符合的记-2分

第2页,共46页。胆汁质题号269141721273136384248505458总分得分多血质题号4811161923252934404446525660得分粘液质题号1710131822263033394345495557得分抑郁质题号3512152024283235374147515359得分1.将每题得分填入表相应"得分"栏中;2.计算每种气质总得分.

3.因为各项分数间存在关系,由我来告诉你们的气质类型第3页,共46页。(1)做事力求稳妥,不做无把握的事.

(2)遇到可气的事就怒不可遏,想把心里话全说出来才痛快.

(3)宁肯一个人干事,不愿很多人在一起.

(4)到一个新环境很快就能适应.

(5)厌恶那些强烈的剌激,如尖叫,躁音,危险镜头等.

(6)和人争吵时,总是先发制人,喜欢挑衅.

(7)喜欢安静的环境.

(8)善于和人交往.

(9)羡慕那种善于克制自己感情的人.

(10)生活有规律,很少违反作息制度.

第4页,共46页。(11)在多数情况下情绪是乐观的.

(12)碰到陌生人觉得很拘束.

(13)遇到令人气愤的事能很好地自我克制.

(14)做事总是有旺盛的精力.

(15)遇到问题常常举棋不定,优柔寡断.

(16)在人群中从不觉得过分拘束.

(17)情绪高昂时,觉得干什么都有趣;情绪低落时,又觉得什么都没有意思.

(18)注意力集中时别的事物很难使我分心.

(19)理解问题总比别人快.

(20)碰到危险情景时常有一种极度恐怖感.问题为什么越来越多?第5页,共46页。

(21)对学习,工作,事业怀有很高的热情.

(22)能够长时间做枯燥、单调的工作.

(23)符合兴趣的事情,干起来劲头十足,否则就不想干.

(24)一点小事就能引起情绪波动.

(25)讨厌做那种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

(26)与人交往不卑不亢.

(27)喜欢参加热烈的活动.

(28)爱看感情细腻,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文学作品.

(29)工作学习时间长了,常感到厌倦.

(30)不喜欢长时间谈论一个问题,愿意实际动手干.

第6页,共46页。(31)宁愿侃侃而谈,不愿窃窃私语.

(32)别人说我总是闷闷不乐.

(33)理解问题常比别人慢些.

(34)疲倦时只要短暂的休息就能精神抖擞,重新投入工作.

(35)心里有话,宁愿自己想,不愿说出来.

(36)认准一个目标就希望尽快实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37)同样和别人学习、工作一段时间后,常比别人更疲倦.

(38)做事有些莽撞,常常不考虑后果.

(39)老师或师傅讲授新知识、技术时,总希望他讲慢些,多重复几遍.

(40)能够很快地忘记那些不愉快的事情.第7页,共46页。(41)做作业/完成1件工作总比别人费时.

(42)喜欢运动量大的剧烈体育活动,或参加各种文艺活动.

(43)不能很快地把注意力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上去.

(44)接受新任务后就希望把它迅速解决.

(45)认为墨守成规比冒风险强些.

(46)能够同时注意几件事情.

(47)当我烦闷时别人很难使我高兴起来.

(48)爱看情节起伏跌宕激动人心的小说.

(49)对工作抱认真严谨始终一贯的态度.

(50)和周围人们的关系总是相处不好.

第8页,共46页。(51)喜欢复习学过的知识,重复做已经掌握的工作.

(52)希望做变化大、花样多的工作.

(53)少时会背的诗我似乎比别人记得清

(54)别人说我出语伤人,可我并不觉得.

(55)在体育活动中,常因反应慢而落后.

(56)反应敏捷,头脑机智.

(57)喜欢有条理而不甚麻烦的工作.

(58)兴奋的事常常使我失眠.

(59)老师讲新概念,常常听不懂,但是弄懂以后就很难忘记。

(60)如工作枯燥无味马上就会情绪低落.

第9页,共46页。(二)心理辅导与德育工作区别

1.学生观不同

评价性学生观:德育教师用自己的评价标准,评价学生的言行,决定奖惩。德育教师将学生看作按社会标准加以塑造的对象,将自己视为学生灵魂的“塑造者”;

移情性学生观:心理辅导老师放弃自己的评价标准,通过学生的眼睛看问题,设想学生的观点与感受。心理辅导老师将学生看作“当事人”,将自己视为学生的“建议者”、“服务者”、“参谋”或“同伙第10页,共46页。2.目的不同

德育关注按社会要求塑造个人的行为;

心理教育关注满足个人合理需要、发挥个人潜能、促进个人成长与发展。

德育侧重解决学生的社会倾向、思想意识、政治立场问题;

心理教育侧重解决学生的成熟不成熟、健康不健康、适应不适应、会不会自主抉择。德育把学生作为社会关系中的一个社会角色看待;

心理教育把学生作为人际关系中的一个“个人”看待。第11页,共46页。(三)心理辅导与德育工作的联系

德育工作重视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人生态度的培养,而人生态度是心理健康的根本。德育工作的明确奖惩规则给学生以安全感;德育所注重培养的责任感是心理健康者的重要特征。心理辅导为德育工作准备了心理基地;德育应以对学生的心理的了解为出发点,学生的人际关系、自我概念、情绪状态对德育的效果有重要影响。二者可以配合:如德育中的严格管理和奖惩措施所引起的负面情绪可由心理辅导加以处理。第12页,共46页。“管理”的解读第13页,共46页。问题二

有的专家提议:应划分一个德育处和一个学生心理处,你如何看待?第14页,共46页。人们不是为外界事件而苦恼,而是为自己对外界事件的看法所苦恼。三、思考方式与心理健康

第15页,共46页。

(一)ABC理论A(Activatingevent):引发事件;B(Beliefs):信念;C(Consequence)持有信念B所造成的情绪与行为的结果。第16页,共46页。

小张:小李,你到底在烦些什么?小李:我收到太太写给我的一封信(广泛的真实事件),他告诉我家里正在下雨(小张所关注的特殊事件)。小张:家里正在下雨,但是下雨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小李:家里的排水沟漏水(真实事件)而太太想要自己去修理(解释)。小张:所以呢?小李:我家的梯子是坏的(真实事件)。

事实—解释—推论—信念第17页,共46页。

小张:喔!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了。你担心太太没有发现梯子坏了可能会摔跤而受伤(解释)。你太太一定会发现梯子是坏的而不会冒然地爬上梯子的(解释),因此她也不会受伤(推论),没有什么好伤心的。睡吧!小李:不,你不了解!我肯定她一定知道梯子是坏的(解释),而且她会请附近的杂工修理梯子(解释)。小张:这有什么可担心呢?

事实—解释—推论—信念第18页,共46页。

小李:她会发现那个杂工已经退休了,而她会转而请隔壁邻居帮忙(解释)。小张:然后呢?小李:我想这个邻居会占她的便宜(推论)。小张:但是你应该相信太太,她不像是那种会和其他男人发生关系的女人(推论)。小李:我实在担心她会与邻居有染(推论),这是我无法忍受的(信念)。

事实—解释—推论—信念第19页,共46页。

(二)不合实际的夸大和不切实际的要求

(1)不合实际的夸大:

灾难化(受不了、完蛋了、糟透了、可怕极了;没办法、不可能)

以偏概全(永远都不、什么都不、大家都不)(2)不切实际的要求(应该、必须、一定)

别人应该按我的要求去行动;世界应该按我的要求来安排;我应该比别人都优秀。第20页,共46页。

(3)11个错误公式:(1)我喜欢如此我应该如此(2)很困难没办法(3)也许一定(4)有时候总是(5)某些所有的(6)可惜糟透了、完蛋了(7)我表现不好我不好(8)我烦恼他使我烦恼(9)好象是如此确实是如此(10)到目前为止如此必然永远如此(11)许多人有此想法此想法必定正确第21页,共46页。

通过改变我们的看法,可以减少我们的自我贬损的情绪,消除情绪困扰:焦虑、沮丧、抑郁、羞愧、自卑、烦恼、嫉妒、罪恶感、无价值感。如果我们将合理的要求“想要”、“喜欢”变为不切实际的要求“应该”、“必须”、“一定”,并且将这种思考方式用在自己的学业、成就和获得别人的赞赏上,当我们不能达到这些要求时,就会产生沮丧、羞愧和自我贬损的感觉。如果把这些不切实际的要求用到别人身上,要求别人“必须”如何如何,当别人达不到要求时,就会十分生气,对他人产生敌意。第22页,共46页。问题三

如何运用“ABC”理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第23页,共46页。四、青少年需要的满足与心理平衡第24页,共46页。四、青少年需要的满足与心理平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第一,生理需要(生存问题);第二,安全需要第三,社交/归属/爱的需要第四,尊重/地位/成就的需要;第五,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他社会性需要:认知(求知)/审美/创造/道德/娱乐等研究表明:当青少年的某些需要非常重要和迫切,但是不能从外界获得满足时,易出现心理失衡和心理危机。青少年最重要的需求:同伴认同(归属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肯定)、求知探索、自由快乐。第25页,共46页。问题四

什么是学生的合理需要?第26页,共46页。五、气质在教育中的作用第27页,共46页。(一)气质的概念气质是人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特点,在行为方式上的表现,它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与日常生活中所讲的“脾气”、“性格”相近,它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的显、隐以及动作的灵敏性等方面。第28页,共46页。(二)气质的特性

气质具有明显的“天赋性”,气质与性格、能力等其它个性心理特征相比,更具有稳定性,俗话所谓“禀性难移”即指气质具有稳定性不易改变的特点。第29页,共46页。(三)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和气质类型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气质类型强型不平衡型(不可遏制型)胆汁质灵活性高(活泼型)多血质灵活性底(安静型)粘液质弱型反应慢不灵活(抑制型)抑郁性第30页,共46页。胆汁质

在情绪方面,无论是高兴还是忧愁,体验都非常强烈,也进行得非常迅速,暴跳如雷,而在情绪暴发之后,很快又能平静下来。智力活动具有极大灵活性,但理解问题有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倾向。在行动上生气勃勃,工作表现得顽强有力。概括地说:胆汁质直率,热情,精力旺盛,勇敢积极,有魄力,坚韧不拔,敢于承担责任,但情绪容易激动,脾气暴噪,表情明显外露,过分自信,有时独断专行,影响人际交往

。第31页,共46页。多血质

情绪易表露,也易变化,他们很敏感,遇到不如意的事就会发声痛哭,只要稍加安慰,或者有什么使他高兴的事,马上就能破涕为笑。思维灵活,反应迅速,但往往是不求甚解。行动迅速,对工作表现有热情,如果不是条件限制,他要参加一切活动,但工作劲头不长。对环境易适应,喜交往,但交情粗浅。概括地说:多血质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亲切、易与相处,但情绪不稳定、缺乏贯性、不够细致,粗枝大叶为特征。第32页,共46页。粘液质

情绪兴奋性比较微弱,心情比较平稳,变化缓慢,他们经常心平气和,很难出现波动的情绪状态,不容易发生强烈的不安和激情。他们喜欢深思,在进行任何工作之前都作细致的考虑。能坚定执行已做出的决定,不慌不忙地完成工作,往往对已习惯的工作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而不容易习惯于新的工作。概括地说:粘液质是以稳重,但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善于忍耐但较冷淡,易固执为特征。第33页,共46页。抑郁质

他们的感情生活并不丰富,很少外露自己的感情,但对生活中遇到的波折体验却很强烈,如果没有做好工作,会感到很大的痛苦,且经久不息。对事物反应有较高的敏感性,能体察到一般人所觉察不到的事件。他们很少表现自己,尽量摆脱出头露面的活动。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不爱与人交住,有孤独感。概括地说:

外表温柔、细心,谨慎,感情细腻深刻,想象丰富,善于觉察到别人不易觉察到的事物,但较孤僻,多忧思,疑虑重重,行动迟缓,缺乏果断,经不起强烈的刺激和猛烈的打击

第34页,共46页。(四)气质在教育中的作用

1、善于区别和正确对待不同气质类型,培养学生的个性向健康方向发展。2、气质本身并不决定人的智力水平和社会价值。因此,不能笼统地说,某种气质类型的好坏。事实上,任何一种气质类型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作为班主任了解气质类型的特点,有助于端正教育观点,在教育工作中,按照学生的气质特点,利用其积极方面,塑造优良的个性品质,以防止个性品质向消极方面发展。第35页,共46页。

对胆汁质类型学生进行教育时,既要触动思想,又要避免触怒他们,在着重培养其勇于进取和豪放的品质时,又要防止任性和粗暴。对多血质类型的学生严格其组织纪律的同时,要热情对待,在有参加多种活动机会的同时,要培养其中心的稳定的兴趣。在发展朝气蓬勃、满腔热情的同时,要针对粗心大意、虎头蛇尾进行教育。对粘液质类型的学生要多给予参加学校、班集体的活动机会,引导他们积极探索新问题,生动活泼、机敏地完成任务,防止墨守成规、谨小慎微等不良品质的发展。对抑郁质类型的学生要多给予关怀、帮助和鼓励,要避免在公共场合的指责,在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心的同时,要防止疑虑、孤独等消极品质的产生。第36页,共46页。3、教育学生善于认识并能控制自己的气质

班主任要帮助学生善于分析和认识自己的气质特征中的长处和短处,懂得气质既是稳定的,也是可塑的。是他们做气质的主人,不为气质所左右。如果学生经常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气质的消极品质,发扬积极品质,就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如果不能控制和掌握自己的气质特点,而让气质支配自己的行为,就有可能发展成不良的个性。第37页,共46页。(五)气质与成就

气质不能决定人的智力水平和社会价值,气质只是给人个性、行为涂上某种色彩,只能影响智力活动的方式,它不决定一个的行为方向和社会价值。因此它不能评判个人的成就,在同一领域内有成就的人物中都可以找出不同气质类型的代表。事实表明,任何一种气质类型的人,既可以成为品德高尚、有利社会的人,也可以成为道德败坏,有害于社会的人。第38页,共46页。问题四在选班干时,这四种不同气质的学生该当什么职务为好?第39页,共46页。五、教育中常见的心理效应分析第40页,共46页。1、心理饱和效应

原理:一种刺激过多出现,容易使个体出现心理魇足或心理反感状态,从而这种刺激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应用:我们在布置工作、讲课或教育学生时,不要再三再四地反复强调,否则学生就会出现心理饱和,结果往往适得其反。研究表明:强调问题3遍最佳,7遍为极限,新鲜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第41页,共46页。2、心理禁区效应

原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禁区或心理创伤,这些可能成为他或她的“永远的痛”,触及这样的内容,个体就会极度的痛苦。应用:在教育学生中,不要轻易揭人之短,不要揭露别人的私隐,不要抓住学生的某个失误或错误纠缠不止。其实,人人都想在众人特别是重要的人及异性面前保全面子,维持自尊。因此,教师尽量不要在公开场合批评学生,也应教育学生不要在公开场合顶撞老师。否则,这样的经历都将可能成为学生或老师的心理禁区。第42页,共46页。3、心理认同效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