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下载_第1页
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下载_第2页
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下载_第3页
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下载_第4页
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下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夏朝商朝周朝西周东周(前1046年——前771年)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2070年——前1600年)(前1600年——前1046年)温故知新夏朝商朝周朝西周东周(前1046年——前771年)春秋时期战中国封建制度确立铁器和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的修筑新兴地主阶级出现商鞅变法各国变法生产技术的改进春秋战国时期大变革?温故知新我国封建社会的是如何形成的?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中国封建制度确立铁器和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的修筑新兴地主阶级出第8课百家争鸣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8课百家争鸣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4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瑞典科学家汉内斯·阿尔文“对西方文明提出的诸多课题,孔子思想是应该有回应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已经不仅是中国的了,他是世界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1985年美国出版了《人民年鉴手册》列出世界十大思想家,孔子便被列为十大思想家之首。第8课百家争鸣“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40年,去汲取孔老子的哲学和希腊哲学以其作为世界哲学的源头。——黑格尔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我受中国孔子、孟子影响很大,受老子的影响巨大。——托尔斯泰第8课百家争鸣老子的哲学和希腊哲学以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我受中历史地位: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思想: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主张“无为而治”。

学说记录:《道德经》一、老子(春秋后期楚国人)第8课百家争鸣历史地位: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思想:万第8课百家争鸣第8课百家争鸣儒家学派创始人。历史地位:历史贡献:提出“仁”的学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对苛政。大思想家二、孔子和儒家学说(春秋后期鲁国人)第8课百家争鸣儒家学派创始人。历史地位:历史贡献:提出“仁”的学说;“仁者历史贡献:大教育家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历史影响:《论语》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二、孔子和儒家学说(春秋后期鲁国人)第8课百家争鸣历史贡献:大教育家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第8课百家争鸣第8课百家争鸣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下载第8课百家争鸣第8课百家争鸣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全景第8课百家争鸣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全景第8课百家争动脑筋:材料研读:为政以德,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的意义?“为政以德”:治政要以德为首,以德治政首先要言正。以德治政才能使天下归服。以德治政才能凝聚人心。“道之以德”:用道德来引导、约束老百姓,用礼法、礼仪来规范人们的行为,那么老百姓就会知道什么是耻辱并自觉纠正自己的行为!“德”和“礼”是孔子政治的主要主张。“为政以德”是对执政者的素养、执政的方法提出的要求。要求执政者实行“仁政”(1)以民为本,对百姓不能过分地压迫剥削,应在富民的同时教化百姓;(2)执政者应用自身的德行给百姓作示范,建立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规范人的行为,以实现社会的稳定。动脑筋:材料研读:为政以德,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三、“百家争鸣”的含义:第8课百家争鸣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下载第8课百家争鸣第8课百家争鸣第8课百家争鸣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历史原因?1.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3.面对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廷揽人才。第8课百家争鸣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学派人物思想主张儒家墨家道家法家主张实行“礼制”,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兼爱”、“非攻”;主张顺其自然和民心。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依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制专制统治。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主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第8课百家争鸣学派人物思想主张儒家墨家道不受富贵诱惑,不为贫贱动摇,不为武力屈服,这才叫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动脑筋:材料研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你认为孟子的这段话体现了什么精神?“富贵不能淫”,表现了富贵后,仍然节俭朴素,洁身自好,不奢侈淫靡的精神。“贫贱不能移”,表现了在穷困中,矢志不移,意志坚定,正直高洁,不阿谀奉承的精神。“威武不能屈”,表现了对不怕强权,勇敢无畏,不卑不亢,一往无前的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不受富贵诱惑,不为贫贱动摇,不为武力屈服,这才叫大丈夫。大丈“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大多出现于这个时代,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和基础。动脑筋:问题思考: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姓名时期著作主要思想孔子春秋晚期《论语》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主张“因材施教”、谦虚好学、“温故而知新”老子春秋末期《道德经》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主张以柔克刚本课小结姓名时期著作主要思想孔子春秋晚期《论语》提出“仁”的学说,学派人物思想主张儒家墨家道家法家主张实行“礼制”,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兼爱”、“非攻”;主张顺其自然和民心。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依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制专制统治。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主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本课小结孙武《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兵家学派人物思想主张儒家墨家道家法家主张实行“礼制”,明确尊卑等战国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社会大变革社会制度的变革思想领域的争鸣三变生产力是根本原因难点突破春秋本课小结战国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社会大社会制度的变革思想领域的争鸣三变1.请说出下列孔子的语录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指导意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动脑筋:孔子的语录,教育我们要不断总结和向别人学习好的学习方法,要具有老老实实和谦虚好学的态度,才能学有所成。1.请说出下列孔子的语录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指导意义?2.谈谈你对下列孟子言论的感想?“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动脑筋:鱼是我所追求的,熊掌也是我所追求的,这两种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的话,那么只有舍弃鱼而选择熊掌了。生命是我所追求的,大义也是我所追求的,这两种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的话,那么舍弃生命而选择大义了。当面对人生的重要抉择时,要分清主次,明辨是非,作出正确的判断。我们应当从小就树立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价值观念。(只要从人生的取舍、选择、意义等方面谈,言之成理即可。)2.谈谈你对下列孟子言论的感想?动脑筋:鱼是我所追1.多项选择题:(1)生活在春秋时期的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A.政治家B.思想家C.外交家D.教育家(2)下列人物中,属于儒家学派的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BDABC课堂练习1.多项选择题:BDABC课堂练习A课堂练习2.老子的学说记录在

A.《道德经》

B.《尚书》

C.《论语》

D.《春秋》A课堂练习2.老子的学说记录在祝同学们学习进步!祝同学们学习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材料二:韩非子日:“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1)孔子、韩非子的治国方针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战国时期为什么各国没有采用儒家思想,而采用法家思想进行改革并获得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目前,西方有许多政治家提出借鉴材料一所反映的主张来治理国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臻完善,中国正朝着有序的法治社会轨道前进。针对材料中两种情况,你认为他们的学说有哪些值得借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孔子:以德治国;韩非子:以法治国。(2)因为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大国长期争霸,实力决定国家的存亡。孔子的主张虽然有利于统治,但难以解决社会变革,国家统一的问题,而法家思想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所以都采用法家思想进行改革、富国强兵。(3)孔子学说中关于“德政”“礼治和仁治”强调道德感化值得借鉴;韩非子学说中关于执法的主张也值得借鉴。当前人们的道德观点、道德行为有所淡化退化,因此强调“德”“仁”有它的现实意义。随着人们对物质利益的一味追求,违法乱纪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加大法治力度,也有它的现实意义,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与社会才能健康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夏朝商朝周朝西周东周(前1046年——前771年)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2070年——前1600年)(前1600年——前1046年)温故知新夏朝商朝周朝西周东周(前1046年——前771年)春秋时期战中国封建制度确立铁器和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的修筑新兴地主阶级出现商鞅变法各国变法生产技术的改进春秋战国时期大变革?温故知新我国封建社会的是如何形成的?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中国封建制度确立铁器和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的修筑新兴地主阶级出第8课百家争鸣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8课百家争鸣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4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瑞典科学家汉内斯·阿尔文“对西方文明提出的诸多课题,孔子思想是应该有回应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已经不仅是中国的了,他是世界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1985年美国出版了《人民年鉴手册》列出世界十大思想家,孔子便被列为十大思想家之首。第8课百家争鸣“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40年,去汲取孔老子的哲学和希腊哲学以其作为世界哲学的源头。——黑格尔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我受中国孔子、孟子影响很大,受老子的影响巨大。——托尔斯泰第8课百家争鸣老子的哲学和希腊哲学以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我受中历史地位: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思想: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主张“无为而治”。

学说记录:《道德经》一、老子(春秋后期楚国人)第8课百家争鸣历史地位: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思想:万第8课百家争鸣第8课百家争鸣儒家学派创始人。历史地位:历史贡献:提出“仁”的学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对苛政。大思想家二、孔子和儒家学说(春秋后期鲁国人)第8课百家争鸣儒家学派创始人。历史地位:历史贡献:提出“仁”的学说;“仁者历史贡献:大教育家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历史影响:《论语》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二、孔子和儒家学说(春秋后期鲁国人)第8课百家争鸣历史贡献:大教育家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第8课百家争鸣第8课百家争鸣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下载第8课百家争鸣第8课百家争鸣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全景第8课百家争鸣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全景第8课百家争动脑筋:材料研读:为政以德,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的意义?“为政以德”:治政要以德为首,以德治政首先要言正。以德治政才能使天下归服。以德治政才能凝聚人心。“道之以德”:用道德来引导、约束老百姓,用礼法、礼仪来规范人们的行为,那么老百姓就会知道什么是耻辱并自觉纠正自己的行为!“德”和“礼”是孔子政治的主要主张。“为政以德”是对执政者的素养、执政的方法提出的要求。要求执政者实行“仁政”(1)以民为本,对百姓不能过分地压迫剥削,应在富民的同时教化百姓;(2)执政者应用自身的德行给百姓作示范,建立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规范人的行为,以实现社会的稳定。动脑筋:材料研读:为政以德,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三、“百家争鸣”的含义:第8课百家争鸣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下载第8课百家争鸣第8课百家争鸣第8课百家争鸣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历史原因?1.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3.面对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廷揽人才。第8课百家争鸣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学派人物思想主张儒家墨家道家法家主张实行“礼制”,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兼爱”、“非攻”;主张顺其自然和民心。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依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制专制统治。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主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第8课百家争鸣学派人物思想主张儒家墨家道不受富贵诱惑,不为贫贱动摇,不为武力屈服,这才叫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动脑筋:材料研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你认为孟子的这段话体现了什么精神?“富贵不能淫”,表现了富贵后,仍然节俭朴素,洁身自好,不奢侈淫靡的精神。“贫贱不能移”,表现了在穷困中,矢志不移,意志坚定,正直高洁,不阿谀奉承的精神。“威武不能屈”,表现了对不怕强权,勇敢无畏,不卑不亢,一往无前的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不受富贵诱惑,不为贫贱动摇,不为武力屈服,这才叫大丈夫。大丈“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大多出现于这个时代,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和基础。动脑筋:问题思考: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姓名时期著作主要思想孔子春秋晚期《论语》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主张“因材施教”、谦虚好学、“温故而知新”老子春秋末期《道德经》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主张以柔克刚本课小结姓名时期著作主要思想孔子春秋晚期《论语》提出“仁”的学说,学派人物思想主张儒家墨家道家法家主张实行“礼制”,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兼爱”、“非攻”;主张顺其自然和民心。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依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制专制统治。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主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本课小结孙武《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兵家学派人物思想主张儒家墨家道家法家主张实行“礼制”,明确尊卑等战国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社会大变革社会制度的变革思想领域的争鸣三变生产力是根本原因难点突破春秋本课小结战国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社会大社会制度的变革思想领域的争鸣三变1.请说出下列孔子的语录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指导意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动脑筋:孔子的语录,教育我们要不断总结和向别人学习好的学习方法,要具有老老实实和谦虚好学的态度,才能学有所成。1.请说出下列孔子的语录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指导意义?2.谈谈你对下列孟子言论的感想?“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动脑筋:鱼是我所追求的,熊掌也是我所追求的,这两种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的话,那么只有舍弃鱼而选择熊掌了。生命是我所追求的,大义也是我所追求的,这两种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的话,那么舍弃生命而选择大义了。当面对人生的重要抉择时,要分清主次,明辨是非,作出正确的判断。我们应当从小就树立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价值观念。(只要从人生的取舍、选择、意义等方面谈,言之成理即可。)2.谈谈你对下列孟子言论的感想?动脑筋:鱼是我所追1.多项选择题:(1)生活在春秋时期的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A.政治家B.思想家C.外交家D.教育家(2)下列人物中,属于儒家学派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