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册)课件(共399张)(2020年制作)_第1页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册)课件(共399张)(2020年制作)_第2页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册)课件(共399张)(2020年制作)_第3页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册)课件(共399张)(2020年制作)_第4页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册)课件(共399张)(2020年制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册)课件(共399张)(2020年制作)一次下载,终生使用如果您现在暂时不需要,记得收藏此网页!因为再搜索到我的机会为零!错过我,就意味着永远失去~精选各省级优秀课原创获奖课件议一议:这是什么标志?它表达什么涵义?**节水标志由水滴、手掌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国家节水标志在太空中看起来地球和火星有什么不同?

第一节地球上的水

说一说:结合你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地球上的水都存在于哪里?地球上水的分布:分析:水的状态有——态、————态和————态;地球上的这些水都是以什么状态存在的呢?固液气物理性质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存在空间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化学性质咸水淡水标准不同水的分类不同地球表面的71%覆盖着广阔的海洋,只有29%是陆地,那么,能不能用这个数据说明地球上的海洋水最多呢?一、海洋水中东地区的死海海水有味道吗?海水能喝吗?能灌溉庄稼吗?海水的味道:咸中带涩。因为海洋中平均每1000g海水中含盐类物质35g。海水是咸的,这是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类物质。海洋中平均每1000克海水中含盐类物质35克。所以,海水既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海洋中的鱼为什么不会死亡?海洋中的植物为什么能生存?鱼鳃中有一种泌氯细胞(氯化物分泌细胞),具有把盐分排出体外的功能。海洋中植物在汲取水分的时候,植物细胞也有排出盐分的功能。所以我们吃鱼、贝、虾、蟹和海带、紫菜等海洋生物时并不感到咸味。运用蒸馏法的原理提取淡水,这在家中是很容易做到的。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最简单和常用的海水淡化技术。但是,这种海水淡化技术要耗费大量的能源,效率较低,成本较高。所以科学家们还在不断地研究试验各种海水淡化技术。活动模拟海水淡化二、陆地水陆地水占了地球上所有水量的3.5%,其中大约1%是咸水,咸水主要在大陆内部的干旱地区的一些湖泊中,例如我国的青海湖、欧亚大陆的里海、中东地区的死海等就是咸水湖,其余的2.5%才是陆地上宝贵的淡水。陆地淡水河水湖泊水地下水冰川海洋水陆地水咸水陆地淡水陆地水中只有2.5%才是陆地上宝贵的淡水。小资料0.0008其它0.0032生物水0.0370大气水0.0060河流水0.0330沼泽水0.2600湖泊水30.0600地下水68.7000冰川淡水比例类型咸水97.5%淡水2.5%小资料

在这宝贵的淡水中,绝大多数是人类目前还不易利用的冰川(主要在南、北极地区)和岩层深处的地下水,两项共占了地球上全部淡水资源的99%左右。

可以被人类利用的淡水存在于河流湖泊和沼泽土壤中,它们仅占地球上全部淡水资源的0.3%!

云云由什么组成?三、大气水大气中的水相对于海洋水和陆地水来说,数量不多,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037%,而且多以气体的形式存在,但这部分却会成云致雨形成复杂的天气现象。大气水还会以什么形式存在?1、天空中的云和雾是水组成的。2、秋冬比较寒冷的清晨,可以在庄稼、田野和屋顶上看到白色的霜。4、晾衣服的过程中,湿衣服的水分被蒸发到空气中。3、清晨当太阳还未升起的时候,植物的花卉和叶片上有露水。大气水相对于海洋水和陆地水来说,数量不多,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037%,而且多以气体的形式存在,但这部分却会成云致雨形成复杂的天气现象。大气水还会以什么形式存在?议一议:如何证明大气中存在着水?1、家中烧开水时,水汽消失在空气中。2、夏天打开空调,一会儿排水口就会有水流出。3、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饮料瓶外壁会出现水珠。4、打开冰箱可以看到有霜。5、食品袋中的干燥剂就是用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的。6、家中的糖、盐、味精、奶粉会出现受潮固结成块状的现象。7、南方特别潮湿的季节里,地面和墙壁会有水分渗出。8、……。

吸水前(白色)

无水硫酸铜

吸水后(蓝色)硫酸铜(CuSO4·5H2O)检测水的存在

实验报告实验目的:证实大气中存在水。实验器材:玻璃杯、冰块。实验过程:1、把冰块放入干净的玻璃杯中;

2、观察和记录玻璃杯的外壁有无水珠形成。观察记录:实验结论:在温度下降的情况下,水汽变成了水滴,这证明了大气中存在水。实验者及日期:××

×××时间现象

分钟杯外壁开始出现细小的水珠

分钟形成大水珠并往下流

分钟在玻璃杯底的四周都有水四、水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我们吃水果时发现里面有很多水,这说明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植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是根尖、嫩芽和幼苗;含水量最少的是风干的种子。水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1、水生植物比陆生植物含水量高;2、生命活动旺盛部分比不旺盛部分含水量高;(根尖、嫩芽、幼苗60%-90%;树干40%-50%;风干的种子10%-40%)植物体内存在水探究种子里是否有水分提出问题:种子里含有水分吗?建立假设:种子里可能含有水分。实验过程:1、取干燥的小麦籽粒20-30粒,用天平称出质量,并记录数据;2、把种子倒进干燥清洁的试管中,在酒精灯上均匀烘烤。不久,可看到从试管里冒出的水蒸气在近试管口的管壁上凝结成小水珠;3、倒出小麦籽粒,在用天平称出质量。实验现象:种子的质量减少。实验结论:种子里含有水分。

人们曾发现埋藏在地下1000多年的莲子始终没有发芽,这是为什么?种子处于休眠期,没有达到萌发的外界条件。

后来人们把这种子播种在有水的泥土里,沉睡了1000多年的莲子竟然发了芽,又是为什么?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水分。二)人体内存在水:

、、现象能证明人体中含有水分。排尿出汗呼吸肌肉中含水72%;血液中含水80%;骨骼中含水50%

人体含水量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如新生儿含水量可达75%-80%,成年男子约60%,成年女子约50%。动物体内的含水情况

名称含水量人体60%-70%一般动物70%~80%水母98%请阅读课本了解水对生命的重要性:1.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什么?2.含水量最多的生物体是哪种?3.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需要水__升?4.植物体中含水量最少的部分?水母血液风干的种子(含水量达98%)2~2.5L骆驼几天不喝水仍可以在沙漠中行进,是不是骆驼的生命活动不需要水?骆驼也需要水。它为了能适应沙漠地区的生活,可以通过关闭汗腺来做到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体内的十分并且通过嗅觉系统可以在数千米以外“闻到”水源。7.填出“水循环示意图”中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⑥__________⑦_________降水蒸发蒸腾大气水输送降水蒸发河流

小结一、水的分类1.根据水的状态分: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2.根据水中含盐量的多少分:咸水、淡水3.根据水的积聚情况分: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二、地球上的水循环: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之间的互相转换和运动1.定义:2.发生在:(1)海洋与陆地之间(2)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3)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三、水和人类的关系:1.没有水,任何生物都不能生存2.节约用水1、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中,储量最多的是()A、大气水B、江河水C、陆地水D、海洋水2、人们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是()A、海洋水B、陆地水C、大气水D、地下水3、人类目前可利用的淡水数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A、0.3%B、0.6%C、2.5%D、6%DBA

练一练4.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是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B.断水比断粮更严重。C.海水的平均盐度为35%D.人体内的水约占人体总质量的60%5、地球上的水存在的主要形式是()A、固体B、液体C、气体D、其它CB练一练6、淡水资源中储量最多而又难以利用的是()A、深层地下水B、冰川水C、海洋水D、淡水湖7、海水中平均每100g含盐类物质()A、35gB、3.5gC、30gD、37gBB练一练汽化和液化固液熔化(吸热)凝固(放热)复习思考夏天在地上洒水降温,水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一.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上述例子的汽化的方式是蒸发。1.蒸发: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思考:用酒精棉花擦皮肤,皮肤为什么有凉的感觉?思考根据你的经验,怎样晾衣服容易干?(1)温度越高蒸发可能越快(2)表面积越大蒸发可能越快(3)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可能越快猜想和假设放在太阳下晒,把衣服摊开来晒,把衣服晒在通风的地方探索实验实验目的:实验器材:①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高低的关系②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的关系③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实验记录: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动情况蒸发快慢温度高蒸发快相同相同相同相同相同相同表面积大蒸发快空气流动快蒸发快

液体温度越高,液体的表面积越大,液体的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同种液体:蒸发吸热致冷(降低温度)的应用:在炎热的夏天狗为什么老伸舌头?⑴晒盐晒谷⑵思考:我们在锅里烧开水,也是由液态变为气态,这也是蒸发现象吗?不是,烧开水这是汽化的另一种方式,叫沸腾。水的沸腾探究实验

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的纸板、温度计、水、秒表按实验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实验器材:实验步骤:1.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3.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水的沸腾现象.4.完成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沸腾前观察现象:沸腾时1、沸腾前、沸腾时气泡上升时的变化?2、沸腾前水的温度变化?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越来越高?时间/min0123456…温度/℃90939799100100100实验数据处理51051009590温度/℃时间/min0152.水在沸腾时

,这个温度叫做

。实验结论:1.沸腾是在液体

同时进行的

现象。表面和内部剧烈汽化温度不变沸点比较蒸发与沸腾的异同:蒸发沸腾不同点相同点温度条件发生部位剧烈程度蒸发沸腾不同点相同点温度条件发生部位剧烈程度液体温度的变化

方式

内容任何温度一定温度(沸点)液体表面和内部液体表面缓慢剧烈温度降低温度不变都是吸热的汽化现象

讨论:沸腾有没有条件?蒸发有没有条件?沸腾的条件有两条:1、温度达到沸点;

2、继续吸收热量。(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蒸发没有条件,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烧杯里的水烧开时,水蒸气遇冷玻璃片会出现什么变化?又是怎么形成这种现象呢?

思考出现白雾(小水珠)你能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液化现象吗?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

冬天玻璃窗户上为什么会有小水滴呢?它是如何形成的?如何液化?降低温度液化探究实验2:乙醚液化实验

把少量乙醚吸进注射器后堵住小孔,向内推动活塞仔细观察有什么变化?

二、液化:请做笔记气态液态1、液化放出热量2、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增大压强)三、汽化和液化的关系液态气态汽化(吸热)液化(放热)为什么被100℃水蒸气烫伤,比被100℃的水烫伤要严重得多?在于水蒸气液化为水时,要放出大量热你知道在壶嘴的上端看到“白气”是什么吗?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你能解释以下种种现象吗?

(2)夏天的早晨,花草上常常有一些小水珠。(1)天冷时,窗玻璃上结有小水珠。练习:1、一支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抽出后,它的示数()A、一直升高B、一直降低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D2、被100摄氏度的水蒸汽烫伤要比100摄氏度的水烫伤要厉害些,是因为()A、水蒸汽比水的温度高C、水蒸汽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D、水蒸汽比水体积大B、水蒸汽液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C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存在状态固态液态气态自然界的水通常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存在。水发生这三种状态变化时是否具有一定的规律呢?

活动观察冰的熔化过程安全提示1、酒精灯2、三脚架3、石棉网4、烧杯7、火柴5、温度计6、玻璃棒8、冰块

实验器材按图装配实验装置31245实验步骤1、在100mL烧杯内放入大半杯温度为-8℃~-6℃的碎冰块;2、将烧杯放在如图所示的石棉网上,记录此时碎冰块的温度,并填入表1中时间为“0”的温度栏中;3、用酒精灯缓慢加热(酒精灯与石棉网之间隔一段距离)。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填入表中。在加热过程中,一旦发现有冰熔化成水,就要不时地用玻璃棒搅拌,使烧杯中的冰和水的温度均匀。同时注意观察在冰块熔化过程中,温度有无变化。冰全部熔化为水后,继续加热至水温升高到10℃左右;4、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纸沙锅描点,连成光滑的曲线。02468101214-10-5051015冰的熔化曲线时间/min温度\℃时间/min012345678910温度/℃时间/min1112131415161718192021温度/℃某同学对碎冰加热使其熔化。下表中记录了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时间/分012345678温度/0C-6-4-2-1-0.7-0.80001、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画出冰的熔化曲线。2、从图表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时间/分910111213温度/0C00.3246由实验观察可知1、温度低于0℃的冰吸热后温度逐渐上升;2、当温度升高到0℃时,冰开始熔化,在吸热熔化过程中,杯中的冰逐渐减少,水逐渐增多,杯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始终保持在0℃;3、直到杯中的冰全部熔化成0℃的水后,继续吸热,水温才会上升。1、AB段对应的一段时间内冰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048思考2、在曲线上的哪一点冰开始熔化?哪一点熔化结束?3、整个熔化共历时几分钟?BC段冰的状态如何?这段时间是否对冰继续加热?4、在CD段对应的时间内冰变成什么状态?温度如何状态?熔化1、定义: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熔化。此时的温度叫做这种固体的熔点。2、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3、冰熔化的必要条件(1)温度到达熔点(2)吸热606468727680828402468101214松香的熔化曲线温度℃同样是固体,为什么冰与松香却这样不同呢?原来,固体分为两种: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却没有固定的熔点。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异同点相同点:(1)都是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2)在熔化的过程中都要吸热。不同点:(1)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也就是说晶体的温度升高到一定的温度时,才能熔化;非晶体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由固态变为液态。(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直到晶体全部熔化成液态为止;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也要吸热,但温度不断升高。(3)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像不同.晶体的熔化图像是一条折线,如图甲所示;而非晶体的熔化图像是一条曲线,如图乙所示.晶体:海波、冰、水晶、金、食盐非晶体:蜂蜡、松香、沥青、玻璃、橡胶、塑料海波的熔化曲线图像上各点所代表的物理意义:AB线段:代表物质处于固态吸热升温的阶段.BC线段:代表物质处于固液混合状态,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CD线段:代表物质处于液态吸热升温的阶段.时间/分1、如图两种物质在固态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2)温度升高的是

段温度不变的是

段,

AB段处于

状态,

BC段处于

状态,

CD段处于

状态,吸热的是

段,(1)由图判断出

图线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

,熔化时间是

分钟,另一图线的物质可能是

。1234567180200220240甲乙ABC温度℃乙请你一试210℃非晶体AB、CDDBC固体固液共存液体3AB、BC、CD024681012143640444852566062ABCD024681012143640444852566062ABCD硫代硫酸钠的熔化图像时间/分比较两幅图像,你们能发现些什么?硫代硫酸钠的凝固图像比一比硫代硫酸钠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温度℃凝固1、定义: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固。此时的温度叫做这种液体的凝固点。3、凝固的必要条件(1)温度到达凝固点(晶体)(2)放热2、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凝固曲线

非晶体非晶体在凝固时要放热,温度不断下降;晶体在凝固时也要放热,温度不变,即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凝固点)。凝固规律晶体非晶体晶体有一定凝固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凝固点晶体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非晶体凝固不存在固液共存状态凝固过程都需要放出热量晶体和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的异同点

海波自白

“我叫海波,我的熔点和凝固点都是48℃。现在我的体温恰好是48℃,请你们告诉我,我是应该熔化,还是应该凝固呢?只要你们说得对,我就照你们说的办。”

讨论48℃既是海波熔点也是它的凝固点.此时海波是熔化还是凝固,关键要看海波是吸热还是放热。固态海波在温度到达熔点时,吸热则熔化;液态海波在温度到这一温度时,放热则凝固。所以熔化时吸热,凝固时放热。

1、引起水三态变化的原因是由于水的()A质量变化B温度变化C体积变化D密度变化练一练2、小红同学对冰的熔化过程进行观察研究,她得出以下4个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B冰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C冰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D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BC3、研究冰熔化的实验中,要用酒精灯给冰缓慢加热,且要不时地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A让冰的熔化快一点B使烧杯中冰和水的温度均匀C使冰得到的热量多一点D为了节约酒精练一练B4、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B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温度不断升高C晶体熔化时不需要吸热D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都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C-272固态氦48硫代硫酸钠1083铜-259固态氢232锡1200左右各种铸铁-210固态氮327铅1300-1400各种钢-117固态酒精660铝1535纯铁-39固态水银962银3410钨0冰1064金3550金刚石熔点物质熔点物质熔点物质几种晶体的熔点℃5、已知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30℃、-38℃,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2℃,要测量南极气温,应选用()A酒精温度计B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都可C水银温度计D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都可练一练A6、灯丝用钨来制造,而不是用铁、铜等金属,这是因为

。钨的熔点高1、上科学复习课时,老师写下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包含的物质变化是

,反映一个共性是

。凝固熔化温度不变请你一试2、如图:某种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图像,在图像的AB、BC、CD、DE、EF、FG段中。温度℃时间/分ABCDEFGAB和FGCD和DEBC和EFAB和CDDE和FGBC和EFAD处于液态的是

段,处于固液共存的是

段,温度升高的是

段,温度降低的是

段,温度不变的是

段,吸热的是

段,晶体处于固态的是

段放热的是

段,DG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什么是0℃?思考答:冰水混合物中有冰又有水,冰和水的物态变化有两种可能:其一是冰尚未熔化完毕,冰熔化时保持在熔点不变;另一种可能是尚未凝固完毕,温度也应保持在凝固点不变。而冰的熔点和凝固点都是0℃,所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2、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句话是什么道理?思考答:雪在熔化时温度保持在0℃不变,但是要吸热。雪从空气中吸热,气温下降,所以化雪时更冷。第一章水第3节水是常用的溶剂回顾:1、地球上的水主要存在于哪些地方?3、海水为什么是咸的?2、每种水的状态相同吗?4、不同海域的海水一样咸吗?这些澄清透明的天然水,是不是纯净水?天然水,如海水、河水、溪水、井水等,都不是纯净的水,而是含有许多溶解性物质和非溶解性物质的极其复杂的混合物。一、水溶液1、天然水都是溶液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2、纯净物和混合物物质纯净物混合物在混合物中,各种物质都保持各自原来的性质,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分离出来的。纯净物依据:

这瓶水中只含一种物质混合物依据:

这瓶水中含有多种物质3、溶液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它能溶解各种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物质。水中含有其他物质时,可能成为溶液,也可能成为浊液。如:汽水是溶液,果粒橙就是浊液。活动1、把一药匙食盐放入一杯水中,搅拌一下,并尝一尝,你发现___________现象:

高锰酸钾不见了,得到紫红色液体

2、将深紫色的高锰酸钾晶体加入水中,你发现_____食盐不见了,得到无色、咸味的液体

教学辅助:更多的溶解现象构成食盐的微粒或构成高锰酸钾的微粒(钾离子和高锰酸根离子)均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指溶液的密度、颜色等都一样指溶液不管放置多长时间都不会出现分层现象原因高锰酸钾

能溶解在水里

蔗糖

水里食盐能溶解在水里通过实验可知:溶质溶剂溶液

鱼可以在水中呼吸,说明水中溶解了什么物质?它是溶质吗?思考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溶液:

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液态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思考:你认为溶液的质量与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质量有什么样的关系呢?m溶质

+m溶剂

=m溶液高锰酸钾(的水)溶液蔗糖(的水)溶液其他物质能不能作溶剂?酒精、汽油也是常用的溶剂碘的酒精溶液机油的汽油溶液碘酒1)理解溶液定义中所包含的三层意义:溶液的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溶质是均匀的分散其中的;溶液是混合物。对溶液的理解:2)溶质和溶剂是相对而言的:⑴一般把形成溶液的液态物质叫做溶剂,非液态物质叫做溶质。⑶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⑵溶质和溶剂都是液态时,量多的是溶剂。(但如果其中一种是水,则不论多少,都是水做溶剂)除了水以外酒精、汽油等也是常用的溶剂。[结论]:用汽油擦常用的溶剂还有酒精、汽油、丙酮等如汽油能溶解油脂,酒精能溶解碘等【思考】:衣服沾了油怎么办?4、溶液的命名1)水作溶剂的溶液,叫做某某的水溶液。例:蔗糖溶于水,叫做蔗糖的水溶液。2)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例:高锰酸钾溶液3)当水和其他液体互溶时,通常都把水看作溶剂,另一种看作溶质。例:75%的酒精溶液(即酒精的水溶液)。表示:100克溶液中,含75克酒精,25克水。

4)两种能液体相互溶解且无水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例:5ml汽油中,滴入2滴机油,叫做机油

的汽油溶液。有些衣服的衣料是由天然纤维,如羊毛、真丝等制造的,湿水后会缩水、变形甚至退色。遇到这类衣服或衣物沾上墨汁、指甲油等用水难洗的污渍,就需要干洗。干洗时,干洗店使用一些有机溶剂作为干洗液,把油性污渍洗掉。1、溶解性(1)定义: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的能力。二、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点击播放影响物质的溶解能力的因素:1)内因:

溶质的性质;

溶剂的性质;2)外因:

温度、气压等

气体溶解度随着气压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注:气压越高,溶解度越大;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

请解释:为什么可乐瓶刚打开时会冒很多气泡?

因为可乐里溶解的是二氧化碳,它的溶解度会随着气压的减小而减小,当可乐瓶打开时,里面的气压减小了,导致里面的二氧化碳因为溶解度减小而逸出。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3、加少量的溶质,不能溶解的是饱和溶液。2、蒸发少量的水,如果溶质就会有析出,表明是饱和溶液;怎样判断一种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1、如果溶液中有少量未溶的溶质,则是饱和溶液;4、温度改变时,如果就会有一些溶质析出,表明原溶液是饱和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互相转化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增加溶剂,升高温度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一般情况下)3、浊液

悬浊液:

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乳浊液:

液体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有的物质溶解在水中会放热;

有的物质溶解在水中会吸热;

有的物质溶解时放热或吸热现象不明显;4、溶解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氢氧化钠、生石灰等如:硝酸铵等如:氯化钠(食盐)、硝酸钾等5、浓溶液和稀溶液在溶液中,溶有较多溶质的,称为浓溶液.在溶液中,溶有较少溶质的,称为稀溶液.思考:

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稀溶液?结论: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物质而言,饱和溶液总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讨论:如何比较葡萄糖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性大小?1.相同温度2.相同质量的溶剂3.达到饱和状态控制变量法方法:

比较溶解的质量多少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是不一样。怎样定量比较物质的溶解能力呢?

用溶解度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即:

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克),叫做该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三、溶解度(1)溶解度的单位:克/100克水(2)溶解度值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3)饱和溶液的质量=溶剂质量(100g)+溶质质量(溶解度)(4)影响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溶剂和溶质的种类对“溶解度”的理解例如:

在20℃时,食盐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克/100克水。它的含义是什么?表示:

在20℃时,100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36克食盐就达到饱和状态。溶解度(g/100g水)100

硼酸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钾氯化钠

6070501020304080901001101801701601501401301201902005010203040090607080温度(℃)多数固体的溶解度与温度相关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例如熟石灰。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例如硝酸钠、氯化铵等;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例如食盐;

100

硼酸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钾氯化钠

6070501020304080901001101801701601501401301201902005010203040090607080溶解度/g温度/℃固体的溶解度曲线:1、A点表示什么意义?2、4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

。44gA.该温度下,硝酸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难溶微溶可溶易溶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0.0111020℃g/100g

在20℃时,50g水最多能溶解7.4g某物质,则这种物质属于()A、易溶物质B、可溶物质C、微溶物质D、难溶物质A小结一、水溶液1、溶质2、溶剂3、溶液4、浊液

二、溶解度1、溶解能力2、溶解度3、温度对溶解能力的影响

课堂练习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一种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溶液是指澄清、透明的液体

D、如果条件不改变,溶液始终不会发生变化D2、常见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碘酒B、糖水C、汽水D、牛奶D3、在同一瓶溶液中,溶液的密度是()

A、上部的最小,下部的最大

B、上部的最大,下部的最小

C、中部的比下部的小,而比上部的大

D、各部分相同D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和溶剂体积之和C溶液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混合物D只要条件不变,糖水中的糖不会分离出来5、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纯牛奶B白醋C粒粒橙D冰水DB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⑴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⑵硫酸铜溶液的溶剂是

)⑶无色透明的食盐水是纯净物(

)×√×7、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这

句话的含义是什么?20℃时100g水里最多溶解硝酸钾31.6g或20℃时100g水里溶解31.6g硝酸钾达到饱和8、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0.165克氢氧

化钙,则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是

;0.165克/100g水9、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100g水。则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饱和溶液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36:100:13610、某物质的溶解度如图所示。在一个大烧杯中装着该物质的饱和溶液,而且杯中还有少量该物质固体存在,现将温度由60℃降到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杯中固体减少B杯中固体增多C杯中固体不变D以上说法都不对60℃20℃B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10g90g30%85g20g100g10g100g5%40%100g70g

已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求20℃时食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ag,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b%,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cg,下列数值关系正确的是()

A.a=b,a<c

B.a<b<cC.b<a<cD.c<a<b从一瓶氯化钾溶液中取出20克溶液,蒸干后得到2.8克氯化钾固体。试确定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农业生产中,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150Kg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配制500mL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1g/cm3),需要氢氧化钠和水各多少克?20g10%的食盐水中加入2g水或2g食盐,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化学实验室现在有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溶液。要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要多少克水?某工厂化验室配制5000g20%的盐酸,需要38%的盐酸(1mL为1.19g)多少g?多少毫升呢?溶液的配制

实验室配制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水,应选用的仪器是()A、托盘天平、酒精灯、试管、药匙

B、托盘天平、玻璃棒、烧杯、漏斗C、托盘天平、铁架台、试管、量筒

D、托盘天平、玻璃棒、烧杯、量筒下面是一位同学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的流程图,请找出其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1、2、3、4、5、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玻璃棒

B.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应该将砝码放在左盘,药品放在右盘

C.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1:20

D.称量时,必须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现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B.配制溶液的烧杯留有水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

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塞紧瓶塞并贴上标签 欲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必须要的仪器组合是()①托盘天平②烧杯③玻璃棒④100ml量筒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①②④水的组成第五节在水循环过程中,水的形态发生怎样的变化?有没有其它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水能不能变成别的物质?水循环的途径

实验:水的电解

水电解器

顶端带有活塞的玻璃管电极

玻璃管内装满水(内加少量氢氧化钠或稀硫酸溶液,以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

实验:水的电解仔细观察:1、通电后两个电极上有什么现象出现?有气泡从电极冒出来。玻璃管中液面下降。2、两支玻璃管内有何现象出现?①产生的气体向上升,管内的水逐渐减少,气体一直到达玻璃管上端。②两玻管内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不相等。与负极相连的一端(阴极)的气体的体积是与正极相连的一端(阳极)的气体的体积的2倍。3、用实验证明一下两支玻璃管内分别产生了什么气体?①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②负极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是氢气。我们来探究:阴、阳两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什么气体呢?产生的气体检验方法及现象气体体积关系负极

正极氢气(H2)氧气(O2)氢气:氧气

2:1用带火星木条检验: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用火柴点燃: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认识气体氧气(O2)氢气(H2)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燃烧而且产生淡蓝色火焰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氢气的物理性质:氢气的化学性质:氢气在空气中能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混有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请你来判断:水电解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我们来认识一种表示化学变化的式子!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反应物写左边生成物写右边反应条件写在箭头上面这个实验证明了水是由什么组成的?结论: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微观解释颜色沸点气味凝固点状态水的异常现象水的重要性质无色透明无味常温下呈液态1标准大气压下100℃1标准大气压下0℃4℃时密度最大(4℃以下时热缩冷胀,4℃以上时热胀冷缩)一、水的电解2.实验现象及验证:小结

可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的气体是氢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1.水氢气+氧气通直流电3.

水的电解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请你来总结:2、下列有关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在常温下很稳定

B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不会造成水源污染

C水能溶解多种物质

D纯水几乎不导电,电解时应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B1、根据右图所示电解水装置中的现象,判断所接电源的正负极,图中A点表示

极,B点表示

极。负正练习3.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A)氢气

(B)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C)空气

(D)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B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水电解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2)水可以蒸发成为氢气和氧气。()(3)水电解时水分子被破坏。()××√5、在电解水实验中,插入正极的玻璃管和插入负极的玻璃管内汇集的气体体积比是

,体积小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

,其化学式是

;体积大的气体能

,发出

色火焰,其化学式是

。由于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成

,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1:2复燃O2燃烧淡蓝H2H2O2氢氧水氢气+氧气通电6、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水是由

______构成的,氢气是由______构成的,氧气是由______构成的。水分子氢分子氧分子水分子分解原理水电解动画7、在水中通直流电后,在________极产生体积较大的气体,用点燃的火柴接近这种气体,发现它会________,产生________的火焰。这种气体是________。另一极产生的气体体积较________,这种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_,说明这种气体是________,负极和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____________。负极燃烧淡蓝色氢气少复燃氧气2:18、根据水电解装置中的现象,判断图中所接电源正负极。A点接的是________极。管内是________气。正极氧气水电解的简易装置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

你有哪些办法可以证明大气中水的存在?大气与人类的关系极其密切,可以说离开了空气,人类将无法生存!

你有哪些办法可以证明大气是真实存在的?第一节空气的存在第二章空气证明大气压的存在之实验一:

变形的易拉罐证明大气压的存在之实验二:

覆杯实验

一、大气压是真实存在的

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包围着,这个空气层叫大气层,它对地球上所有的物体都会产生大气压的作用。请欣赏:神奇的瓶吞鸡蛋活动:

看一看,并分析其中的科学道理。活动:

试一试,并说明其中的科学道理。马德堡半球实验:

第一个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思考与讨论:

既然大气压这么大,为什么人没有被压扁呢?二、空气是有质量的三、大气压就在我们身边如何既快速又干净地将袋装酱油装入瓶子活动:赛一赛四、空气是可以流动的空气的水平流动,形成风。海陆内的形成课堂小结一、空气有质量二、大气压是真实存在的

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是存在的,并且很大。三、大气压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四、空气可以流动随堂练习1、小华想用空易拉罐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变瘪

B.将密封易拉罐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

C.让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

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空气,易拉罐变瘪D2、钢笔吸墨水时,把笔上的弹簧片按下再松开,墨水就被吸到笔中橡皮管里去了,其根本原因是()A.橡皮管有吸力B.管外墨水液面上有大气压C.弹簧片有弹力D.手对弹簧片有压力B3、小明拿一个小瓶,用嘴从瓶内吸出一部分空气后,小瓶便会挂在嘴唇上,这是因为()A.嘴把瓶子吸住了B.瓶内气压的作用C.瓶内气体压强小于瓶外大气压强D.以上说法都不对。C4、如图所示是一种塑料做的方便衣钩,只要将它往很平的墙上一按,便牢牢的贴在墙上,并可以挂上衣服,衣钩能贴在墙上,这是由于()A.墙对塑料衣钩有吸引力

B.有大气压强作用在塑料衣钩上面

C.地球对塑料衣钩没有吸引力

D.墙壁受大气压力作用B5、在冬天,载有一定量水的热水瓶过了一段时间后,软木塞不易拨出,这主要是由于()A.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B.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C.瓶塞遇冷收缩

D.塞子与瓶口间的摩擦力增大B6、一位小朋友的氢气球不小心脱手升到了空中,当气球升到高空时发生了破裂,以下关于气球升到高空破裂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

B.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

C.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

D.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C7、小红同学在喝完牛奶后又用力吸了一下,她发现牛奶盒变瘪了。这个现象可以证明

是存在的。最早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著名的

。大气压马德堡半球实验8、下列现象中不能证明空气存在的是(

)A.太阳光洒在地球上

B.空杯子倒立放入水中,水不能进入

空杯子里C.向空瓶子灌水有气泡逸出

D.风吹草动A9、暑假,小雨和妈妈从沈阳去西藏旅游.返程那天,小雨将已喝了半瓶的矿泉水瓶盖儿拧紧,然后放到旅行箱中带上火车。回到家,小雨惊奇地发现塑料矿泉水瓶变瘪了,这是因为西藏地区比沈阳地区的大气压______(填“高”或“低”)。低下节更精彩第三节氧气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2)支持燃烧你想知道氧气为什么能支持燃烧吗?勤学善思展示一瓶收集满的氧气(O2)1.认真观察,描述其物理性质2.闻一闻,氧气(O2)有气味吗?3.水中的鱼为什么能生存?由此可知氧气(O2)溶于水吗?集满氧气的集气瓶O2一、氧气的性质1.

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比空气略大(3)不易溶于水(4)三态变化:氧气液氧固态氧(无色)(淡蓝色)(淡蓝色)

101KPa–183℃101KPa–218℃【思考】集气瓶里收集的是一种常见的气体。你能否区分它是空气、氧气还是氮气?【新知导学】如果想验证它确实是氧气,就必须先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2.氧气的检验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氧气

①发出淡蓝色火焰(1)硫与氧气反应

硫+氧气二氧化硫点燃SO2SO23.氧气的化学性质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②放热③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①发出蓝紫色火焰文字表达式:

(1)硫与氧气反应

3.氧气的化学性质【思考】实验前为什么在瓶底放一些水?

答: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拓展视野二氧化硫是污染空气的主要气体之一。①燃烧,发红光(2)木炭与氧气反应

CO2CO23.氧气的化学性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②放热③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①燃烧更旺,发白光文字表达式:

木炭+氧气二氧化碳点燃【讨论】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一样么?这说明了什么?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主要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取决于氧气的含量,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讨论(3)铁与氧气反应

FeO2Fe3O43.氧气的化学性质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①剧烈燃烧②火星四射③生成黑色固体文字表达式: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点燃防止火柴燃烧消耗氧气燃烧放热,加热铁丝增大接触面积交流讨论:

把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底部先放一些水)中,观察现象。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3)铁与氧气反应

除去表面的铁锈防止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可以支持燃烧,可以和很多物质发生反应。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1

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却可以燃烧。如铁、铝等2

燃烧的剧烈程度不同。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燃烧剧烈。3

有些主要现象相似。如红磷在空气、氧气中燃烧都会产生大量白烟。4.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区别1.联欢会上,化学老师出了一条谜语:说是宝,真是宝,动物植物离不了;看不见,摸不着。越往高处越稀少——打一物质名称。这条谜语的谜底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能看到浓厚白烟的是()A.氢气B.硫粉C.红磷D.木炭BC3.观察图中的操作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集气瓶中的气体可能是CO2B.集气瓶的气体可能是空气C.集气瓶中的气体一定是O2D.集气瓶中的气体一定是N2A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C.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为蓝紫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D.木炭燃烧后,立即向瓶内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变浑浊B5.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BCD实验装置

解释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排水法收集氢气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H2何时收集满实验编号反应前的物质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实验2-1实验2-3实验2-4【思考】上述三个化学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红磷、氧气

硫、氧气

铁、氧气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四氧化三铁讨论P35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点燃硫+氧气二氧化硫点燃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点燃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点燃硫+氧气二氧化硫点燃木炭+氧气二氧化碳点燃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点燃分析与讨论

(1)反应物中都有气体。(2)反应条件都是点燃。(3)反应物都是两种物质,生成物都是一种物质。(4)这四个反应都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共同特征:

二、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1.化合反应(1)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3)判断依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多变一”…(2)表达式:A+B+C(基本反应类型)(1)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点燃(2)氢气+氧气水点燃(3)氧化汞汞+氧气加热(4)氧化钙+水氢氧化钙(5)氢气+氧化铜铜+水加热(6)铜+氧气+二氧化碳+水碱式碳酸铜练习:下列哪些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多变一”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点燃硫+氧气二氧化硫点燃木炭+氧气二氧化碳点燃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点燃分析与讨论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点燃

二、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2.氧化反应(1)定义: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2)判断依据:反应物中必须有氧(气)参与反应。(非基本反应类型)

二、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3)缓慢氧化

①定义:有些氧化反应进行的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

②常见的缓慢氧化现象: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铁生锈(一定是氧化反应)(1)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点燃(2)氢气+氧气水点燃(3)水氢气+氧气通电(4)镁+氧气氧化镁(5)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钠+水(6)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练习:下列哪些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点燃点燃有氧参与反应化学反应化合反应氧化反应A123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同时也是氧化反应3.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1.氧化钙+水氢氧化钙2.铁+氧气四氧化三铁3.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点燃点燃化合反应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下列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既不属于氧化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

B.蜡烛+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

C.碱式碳酸铜加热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D.酒精+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CA综合练习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课堂小结sos请求援助

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气体,一瓶是氧气,一瓶是二氧化碳,如何区分?第三章阳光第1节太阳辐射能议一议我们在夏天外出时,为什么总喜欢在树荫下走?如果没有树荫的遮挡,在阳光的曝晒下,你会有什么感受?想一想:1、什么是恒星?2、宇宙中,只有太阳是恒星吗?3、为什么我们只能感受到太阳的光和热?一、太阳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太阳是一个熊熊燃烧的大火球。太阳内部不断进行着核爆炸;太阳以辐射的形式不断地向周围空间释放能量。这种能量叫辐射能二、太阳辐射能1、太阳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它以辐射形式

向周围辐射能量;2、阳光给地球带来的太阳辐射能的主要形

式是光和热。一)太阳辐射能能议一议宇宙中,有那么多的恒星,可为什么我们不能感受到它们带来的光和热?宇宙中的其他恒星都离我们太远啦,从地球上观察,它们只是一个发光点。二)太阳光是平行光地球离太阳很远,体积比太阳小得多,照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几乎是平行的。三)地球获取的太阳能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地球上不同处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同点光源

点光源发出的光到达被照面时,单位面积上接受到的光辐射随距离增大而迅速减小。蜡烛火焰可看成点光源三、太阳辐射能的应用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转化为热能太阳能电池板

---太阳转化为电能问题:

太阳能热水器和油罐为什么颜色不同?物体的吸热能力是不是与物体的颜色有关?储油罐观察、分析:太阳能热水器

探究表面颜色不同的物体

与吸热的关系。活动:提出问题:物体吸热能力与物体表面颜色是否有关?做出假设:物体吸热能力与物体表面颜色有关四、太阳的热辐射实验设计:1、取用两个相同的锥形瓶2、插入带橡皮塞的相同型号的温度计3、其中一个瓶外壁用烟熏黑4、放入阳光下晒一会仔细观察点击播放黑色锥形瓶内的温度计上升明显实验现象结论:物体的吸热本领与物体表面颜色有关:

★白色物体不易吸收热辐射,

★黑色物体容易吸收太阳热辐射。(★黑色物体也容易发射热辐射)知道“为什么储油罐的外表面要涂成白色”了吧?1、在阳光下,沙漠中的黑色石头比周围的沙子烫得多,为什么?

讨论:2、夏天,人们为什么都喜欢穿白颜色衣服,戴白色的帽子吗?夏天穿浅色衣服;冬天穿深色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