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裕溪口街道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考4名工作人员5225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卷_第1页
2022年10月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裕溪口街道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考4名工作人员5225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卷_第2页
2022年10月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裕溪口街道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考4名工作人员5225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卷_第3页
2022年10月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裕溪口街道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考4名工作人员5225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卷_第4页
2022年10月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裕溪口街道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考4名工作人员5225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米宝宝科技2022年10月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裕溪口街道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考4名工作人员5225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题目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一卷一.综合能力拔高-押题卷(共100题)1.“据理力争”不是最佳的表达方式,太用力,太急切地想说明道理,反而少了从容淡定。它反映出“力争”者的不够自信,也表明他对听众辨别事理能力的低估。

以下与作者表述的观点最接近的是:

A.有理不在声高

B.公道自在人心

C.此时无声胜有声

D.针尖不必对麦芒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文段为“观点+解释说明”结构,首句提出观点“据理力争”不是最佳的表达方式,缺少从容淡定,后文为解释说明部分,文段首句为中心句,强调“据理力争”不是好的表达方式,不用太用力、太急切,要从容淡定些。A项“有理不在声高”指有理不用说的太大声,可对应文段“不要太用力,要从容淡定的表达”,与文段作者的观点最相近,A项当选。

B项“公道自在人心”指公正的道理自然存在于众人的心里,指群众对事情的是非曲直知道的清楚明白,首先,语句并非是一种表达方式,其次,语句可理解为公道自在人心,我们根本不用说,而文段表达的是要说,但不用说得太用力、急切,排除;

C项“此时无声胜有声”,指有时候不说话比说话更有用,文段并非强调“无声”,而是声音大小,排除;

D项“针尖不必对麦芒”比喻双方不必针锋相对,用于形容两者之间的关系,文段并无两者的语境,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第一句可以看出“据理力争”指的是用力、急切地说明道理。第二句解释了这种表达方式不好,是因为它反映出“力争”者的不够自信和对听众辨别能力的低估。可以判断本文是“总—分”的结构,观点重在强调不要“据理力争”,不要太用力、太急切地说明道理,要保持从容淡定。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有理不在声高”符合文段重点内容。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由选项可知,本题考查还是对文段主旨的把握。需要考生梳理文段行文思路并概括中心,在此基础上选择与之相符的选项。文段为总分结构,归纳观点句是解题关键。文段首先指出“据理力争”不是最佳的表达方式,之后具体论述这一表达方式的缺点。A项与文段的观点最接近,“有理”对应文段的“据理”“说明道理”,“声高”对应“太用力”“太急切”。

B项“公道”不是文段论述内容。文段强调的是声音大小,而非有无声音,C项说法错误。D项强调的是针锋相对,也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

故本题选A。2.鸿雁∶笺札∶书信

A.月老∶红娘∶媒人

B.乾坤∶天地∶宇宙

C.红豆∶相思∶恋人

D.东宫∶王子∶储君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笺札”指“书信”,二者属于全同关系,“鸿雁”是“书信”和“笺札”的代称,与“书信”“笺札”属于象征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红娘”指“媒人”,二者属于全同关系,“月老”是“红娘”和“媒人”的代称,与“红娘”和“媒人”属于象征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项:“乾坤”一般指代“天地”,“天地”是“宇宙”的一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排除。

C项:“红豆”象征“相思”,二者属于象征关系,排除。

D项:“东宫”是封建时代太子住的地方,借指太子,“储君”指王位或皇位的继承人,“东宫”与“储君”属于象征关系,“王子”指帝王的儿子,并不是所有“王子”都是“储君”,二者不属于全同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3.近年来,自动驾驶成为汽车产业的制高点,各国纷纷加快立法,推动路面测试,加速产业________,国内有关部门和地方应________,加强对自动驾驶车辆上路测试的全方位监管,让自动驾驶产业________起步的过程更加平稳、安全。

依次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孵化

未雨绸缪

摸索

B.催化

有的放矢

创新

C.发力

群策群力

创业

D.发展

迎头赶上

猎奇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语境信息“加强对自动驾驶车辆上路测试的全方位监管,让自动驾驶起步过程更加平稳、安全”可知,二空应体现出“国内有关部门和地方应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之意。A项“未雨绸缪”指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符合语境。B项“有的放矢”比喻说话做事有针对性。C项“群策群力”指发挥集体的作用,大家一起来想办法,贡献力量。D项“迎头赶上”指朝着最前面的、最先进的追赶上去。三者均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C项和D项。答案锁定A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与第三空。“孵化”指孕育出新生命、新事物,“加速产业孵化”搭配正确。“摸索”指试探着(前进)或寻找(途径、方法、经验等),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A选项。

催化:加入催化剂使化学反应速度改变的作用。发展:①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②发育,进展;③组织规模等扩大。发力:集中使出力量。创新:创造新的;革新。创业:开创基业。猎奇:刻意寻找奇异的事物(多含贬义)。

4.长期生活在又咸又苦的海水中的鱼,它的肉却不是咸的。科学家们考察了一些生活在海水中的鱼,发现它们都有一种叫“氯化物分泌细胞”组织。所以具有“氯化物分泌细胞”组织是海鱼在海水中长期生活而肉不具有咸味的原因。

下列哪项是以上论述所需要的前提?

A.所有的鱼都有“氯化物分泌细胞”组织

B.淡水鱼不具有“氯化物分泌细胞”组织

C.“氯化物分泌细胞”是一种能排盐分的特殊构造

D.海洋中各种体型、大小的鱼都有“氯化物分泌细胞”组织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具有“氯化物分泌细胞”组织是海鱼在海水中长期生活而肉不具有咸味的原因。

论据:长期生活在又咸又苦的海水中的鱼,它的肉却不是咸的。科学家们考察了一些生活在海水中的鱼,发现它们都有一种叫“氯化物分泌细胞”组织。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所有的鱼都有“氯化物分泌细胞”组织”,与论点所说的“氯化物分泌细胞”组织是否是海鱼肉不咸的原因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无关选项。“淡水鱼不具有“氯化物分泌细胞”组织”,淡水鱼和论点所说的海水鱼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补充前提。“

“氯化物分泌细胞”是一种能排盐分的特殊构造”,正是因为“氯化物分泌细胞”能够排盐,才说明海水鱼有“氯化物分泌细胞”组织是它们生活在海水中肉不咸的原因,具有加强作用。

D项:无关选项。“海洋中各种体型、大小的鱼都有“氯化物分泌细胞”组织”,与论点所说的“氯化物分泌细胞”组织是否是海鱼肉不咸的原因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5.(

对于

松弛

相当于

态度

对于

A.精神;坚强

B.纪律;紧密

C.肌肉;松懈

D.学习;敷衍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项:“精神”与“松弛”无明显逻辑关系,“态度”与“坚强”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B项:“松弛”与“纪律”属于偏正关系,“态度”与“紧密”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松弛”与“肌肉”属于偏正关系,“松懈”与“态度”属于偏正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学习”与“松弛”无明显逻辑关系,“敷衍”与“态度”属于偏正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6.互补品战略是企业利用两种商品之间的互补关系,优化产品组合,达到一定目标的经营战略。下列做法属于该战略的是_____。

①某快餐店与饮料商合作,提供汉堡包与饮料搭配的套餐

②为降低碳排放,某运输公司将动力燃料由汽油改为天然气

③为促销增利,某企业降低其喷墨打印机价格,提高墨盒价格

④玉米价格上涨,某饲料厂在生产中减少玉米用量,增加小麦用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互补品是指两种商品必须互相配合,才能共同满足消费者的同一种需要。①中的汉堡与饮料、③中的打印机与墨盒都是互补品,二者配合才能使用;替代品是指两种商品能够相互替代,都能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②中的汽油与天然气、④中的小麦与玉米都是替代品。因此,①③符合题意。

故正确答案为B。7.,,1,3,4,(

A.1

B.5

C.6

D.8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出现,优先考虑负幂次。

第二步,幂次化指数形式如下:

底数数列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2+(-1)=1,指数数列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2+1=3,则所求项为1³=1。

因此,选择A选项。8.①张三用木棒将李四打倒在地

②王五证明张三说了真话

③李四告张三行凶打人

④李四举着刀向张三扑来

⑤张三说他是自卫

A.①③④②⑤

B.①⑤③②④

C.④②⑤③①

D.④①③⑤②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应从①④中选择。

比较可知:应该是先“李四举着刀向张三扑来”,然后“张三用木棒将李四打倒在地”,所以首句应该是④,排除A、B两项;

第二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第二句应从①②中选择。

比较可知:应该是“张三用木棒将李四打倒在地”在先,然后“李四告张三行凶打人”和“张三说他是自卫”,最后“王五证明张三说了真话”,所以①应在②的前面,排除C选项。

因此,选择D选项。

9.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国创新成果异彩纷呈,一方面勾勒出未来生活的诱人________,另一方面也________着“创新中国”的蓬勃生机。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美景

凸显

B.图景

彰显

C.画面

呈现

D.画面

显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未来生活”“诱人”可知,该空应体现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想象。A项“美景”指优美的景色,符合语境。B项“图景”指画面上的景物;理想中的景况,符合语境。C项和D项“画面”指画幅、银幕、屏幕等上面呈现的形象,相比较而言,没有A项和B项更能体现出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横线后“蓬勃生机”可知,该空体现出的是一种积极的倾向。A项“凸显”指清楚的显露,感情倾向为中性,但常表达贬义,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彰显”指鲜明地显示,表达的意义通常是积极的,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B选项。

呈现:指显露、出现。显示:指明显地表示。

10.2018年4月9日,根据会员大会选举结果,博鳌亚洲论坛产生新一届理事会。第8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当选为理事长。(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热点。

第二步,2018年4月9日上午,根据博鳌亚洲论坛会员大会选举结果,博鳌亚洲论坛产生新一届理事会。在随后召开的新一届理事会会议上,第8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当选为理事长,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李保东被任命为秘书长。

因此,本题正确。

11.①恒星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恒星的寿命,并决定其将以何种形式结束一生

②在没有天光污染的古代,超新星爆发肉眼可见

③汉、宋、明等朝代的古代天文学家们记录了不少数千年前的超新星爆发事件

④小质量恒星较为“长寿”,如太阳的寿命约为100亿年,大质量恒星的寿命则若白驹过隙,最长也不过几千万年

⑤其中《后汉书天文志》有人类最早的对超新星(古时称为“客星”)爆发的记载

⑥一部分大质量恒星将以核塌缩超新星爆发,即铁核塌缩后经历一次猛烈爆炸的形式终结其“短暂”的一生,并释放出极高的能量

将以上六个句子重新排序,语序正确的是(

)。

A.①④⑥②③⑤

B.②①⑥⑤④③

C.③⑤⑥②④①

D.⑥④①③⑤②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对比选项,判定首句。首句为①②③⑥,⑥句以下定义的方式提出“超新星爆发”这一话题,②句提出“超新星爆发在古代肉眼可见”的具体特性,③句“汉、宋、明等朝代的古代天文学家们超新星爆发事件的记录”为具体解释说明,故应先提出话题“超新星爆发”,再论述“超新星爆发”在古代肉眼可见这一特性,并针对此特性进行解释说明,因此⑥应在②③前,②③不可作首句,排除B、C两项,且②应在③前,对应A项。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烟花秀”中隐藏着大质量恒星结局的秘密》12.下列公文类型中,属于联系类公文的是(

)。

A.公告

B.通知

C.函

D.合同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A项错误,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公告的制发机关的级别要求比较高,一般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管理机关(国务院及其各部门)、地方权力机关和管理机关,以及获得授权发布的机构(如新华社)制发,通过新闻媒介发布,内容重要,事项重大。

B项错误,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可分为批示性通知、指示性通知、告知性通知和任免性通知等。

C项正确,函是“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的公文文体。

D项错误,合同不属于公文。

故正确答案为C。13.情人眼里出西施,反映了决策过程中常见的(

)。

A.近因效应

B.定型效应

C.光环效应

D.投射效应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A项错误,近因效应指某人或某事的近期表现在头脑中占据优势,从而改变了对该人或该事的一贯看法。

B项错误,定型效应指对某个群体产生一种固定的看法和评价,并对属于该群体的个人也给予这一看法和评价。

C项正确,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具有爱屋及乌的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晕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情人眼里出西施”是情人之间彼此爱慕,会把对方美好的一面不断扩大,形成一种理想的光环。反映了决策过程中常见的光环效应。

D项错误,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在认知和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现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即推己及人的认知障碍。

故正确答案为C。14.中国地势西高东低,下列不属于地势第二级阶梯的是:(

A.四川盆地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地理常识。

一二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二三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第一级阶梯主要地形有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主要地形有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秦岭山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等。第三阶梯主要地形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15.如果用一个圆来表示概念所指称的对象的集合,那么以下哪项中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符合下图?

A.①立方体,②正方形

B.①六边形,②三角形

C.①矩形,②菱形

D.①锐角三角形,②等边三角形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①与②两个集合有交集部分,二者属于交叉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立方体”是立体图形,“正方形”是平面图形,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B项:“六边形”与“三角形”均属于多边形,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排除;

C项:“矩形”与“菱形”属于交叉关系,如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等边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16.收入∶开支

A.承诺∶谎言

B.借钱∶还钱

C.适应∶淘汰

D.进价∶售价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收入”与“开支”的差额等于利润,“收入”大于“开支”会盈利,“收入”小于“开支”会亏损,二者属于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承诺”与“谎言”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B项:“借钱”与“还钱”之间没有涉及量的比较,排除;

C项:“适应”与“淘汰”之间没有涉及量的比较,排除;

D项:“进价”与“售价”的差额等于利润,“进价”高于“售价”会盈利,“进价”低于“售价”会亏损,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17.经济全球化促使世界主要国家实力对比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出现强与弱、盛与衰的实力转换,国际角色与位序的________,最终会导致国际社会中的权力分配结构产生调整。同时,彼此间的机制化、制度化、常态化的________与相互协调已经成为处理国家间关系、解决国家间经济利益矛盾的主要方式。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善变对话

B.演变商榷

C.嬗变磋商

D.变迁协商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第一空考查近义词辨析,抓住词义侧重点判断。第二步,第二空词义相近,可由文段具体情境切入,选择与文意最契合的词语。第一空,“善变”多指人的情绪、天气或者形势的变化;“变迁”多指由时间带来的变化。文段说的是国际角色与位序的变化,填入均不恰当,排除A、D。

第二空,与“商榷”相比,“磋商”更正式,更符合国家间官方交流沟通的语境。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国际角色与位序”和“强与弱”“盛与衰”都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由此可知,第一空与前文“转换”构成并列关系,并且有“变化”的意思。A项“善变”指变化无常,容易改变,一般多形容人,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B项和C项“演变”和“嬗变”都有变化的含义,符合文意。D项“变迁”指人事、时代或环境的变化,不能与“国际角色与位序”进行搭配,排除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该空与“协调”对应,用来形容国家与国家相处方式,通常用比较官方、正式的词语。C项“磋商”指谈判双方对报价和交易条件进行反复协商,或是做出必要的让步,或是得到一定的利益的过程,且经常出现在国际用语中,符合文意。相较而言,B项“商榷”使用场合没有C项“磋商”正式,排除B项。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所填词语搭配“角色与位序”。A项“善变”强调变化无常,容易改变,一般用于人,或其他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不能搭配“角色与位序”,排除。D项“变迁”常搭配宏观整体的概念,如时代、历史、社会变迁,与“角色与位序”搭配不当,排除。B项“演变”指发展变化(历时较久的);C项“嬗变”指演变;两者均能搭配“角色与位序”,保留。

第二空,由横线后的“与”可知,所填词语与“相互协调”并列,意思相近。C项“磋商”指反复商量,仔细讨论,填入横线处表示国家间互相商讨,与“相互协调”意思相近,符合语境,当选。B项“商榷”通常搭配为“值得商榷”或“商榷一番”,不能表述为“彼此间的商榷”,搭配不当,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发展新趋势》18.互相之间没有隶属关系的同级机关之间的行文应该属于(

)。

A.上行文

B.平行文

C.下行文

D.多级行文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文方向。

A项错误,上行文指下级机关对上级领导机关的行文,如:请示、报告等。

B项正确,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的行文,如:函,平行性通知,议案等。

C项错误,上级机关向下属的机关行文,如:命令(令),决定,通报,批复等。

D项错误,多级行文也称泛行文,指即向发文机关的上级、下级、平行单位行文,也向不相隶属的单位行文,行文面广泛,方向不定,如:公告等。

故正确答案为B。19.甲因急需用钱,将自有房屋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出售给乙,后甲反悔,诉讼至法院,关于本案,正确的是(

)。

A.乙属于乘人之危,可以撤销

B.乙不构成乘人之危,合法有效

C.甲乙之间的交易不公平,可以撤销

D.构成重大误解,可以撤销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典。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本题中甲急需用钱自愿将房屋低价卖与乙,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故正确答案为B。20.创新∶改革∶守旧

A.开朗∶忧郁∶封闭

B.刻苦∶勤奋∶懒散

C.特立独行∶标新立异∶别具一格

D.一意孤行∶广开言路∶莫衷一是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创新”与“改革”属于近义关系,与“守旧”属于反义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开朗”与“忧郁”属于反义关系,排除;

B项:“刻苦”与“勤奋”属于近义关系,与“懒散”属于反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特立独行”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标新立异”多指提出新的见解,“别具一格”指另有一种风格,三者属于近义关系,排除;

D项:“一意孤行”多指不顾客观条件,无视别人的意见,独断专行,“广开言路”指尽量给下属和群众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二者属于反义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21.

,是一个重要的议题。某种程度上,媒体为了传播效果,通常都希望获得一种“确定性”,比如确定某种药物有效、确定“拐点”何时到来等,这样的“重磅”报道自然也会迎来更多点击率。但是,一些报道引发的连锁反应,也让我们看到:不加辨别地去追求“确定性”,并不是抚平受众焦虑的办法,反而会进一步让人们产生不安,并影响媒体的公信力。因此,对于抗疫报道来说,应当接受疫情的“不确定性”,避免因不专业、不恰当的操作导致信息焦虑。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加强对疫情信息的筛查

B.如何避免引发信息焦虑

C.媒体不应一味地追求“确定性”

D.关于疫情的报道应该更专业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横线出现在文段开头,且根据“议题”可知,需填入一个表示“议题”的句子。后文首先提到为了传播效果,媒体希望“确定性”,紧接着通过“但是”指出问题,即不加区分的追求“确定性”会让人们产生不安,尾句“因此”提出对策,要接受“不确定性”,避免导致信息焦虑。故横线处应为如何避免信息焦虑的议题,对应B项。

A项“疫情信息的筛查”文段未体现,无中生有,排除;

C项“不应一味地追求‘确定性’”、D项“应该更专业”均为明确对策表述,而非讨论的议题,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疫情之下如何避免引发信息焦虑》22.日常的观察和心理学实验都证明,人在说谎、欺诈时,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内心活动的信息,人一旦说谎,内心总会“虚”,会“________”,会成为“________”,说了实话,心里才会坦然。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风声鹤唳

杯弓蛇影

B.草木皆兵

惊弓之鸟

C.杯弓蛇影

草木皆兵

D.四面楚歌

惊弓之鸟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人一旦说谎,内心总会虚”可知,该空应填一个与“心虚”语义相近的词语。A项“风声鹤唳”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的样子。B项“草木皆兵”比喻军队败退时心虚,把草木都看成为是敌兵。C项“杯弓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三者都有心虚之意,符合语境。D项“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成为”可知,该空填入词语做宾语。A项“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只能做谓语和定语,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C项“草木皆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只能做谓语和定语,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B项“惊弓之鸟”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可以做宾语,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B选项。

23.罗斯福在就任总统之前,曾在海军担任要职。有一次,他的一位好朋友向他打听海军在一个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罗斯福神秘地向四周看了看,压低声音问道:“你能保密吗?”“当然能!”朋友十分肯定。“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

A.迂回同样能够达到目的

B.幽默可以巧妙地化解难题

C.坚持原则与灵活变通并不矛盾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讲了罗斯福和朋友之间的一个小故事,故事的结果是罗斯福化解了难题,没有泄露秘密,他没有直接拒绝回答朋友问题,让朋友难堪,而是运用了幽默睿智的方式巧妙回应了好友的好奇提问。因此,这个故事传达出的道理是幽默对化解难题的重要性。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与故事传达出的道理相符。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对寓意的引申。本文给出的是一个小故事,考生需要抓住故事的核心加以引申。同时可以结合选项使用排除法,排除与文段无关、过度推断、流于表面的选项。罗斯福的拒绝委婉含蓄,并且富有幽默感,这样不仅坚持了保密的原则,而且避免了尴尬的局面。由此可知,巧妙运用幽默有助于解决难题,B项表述与此一致。

A、D两项无法从故事推出。C项“灵活变通”较为笼统,没有体现出罗斯福的幽默。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此题为中心理解题。

文段的小故事体现了罗斯福的睿智和幽默。

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B。

A项的“迂回”在文中无从体现;文段中罗斯福没有泄密,故而并未表现出“灵活变通”,C项文中并没有提及灵活变通的地方,只是体现了幽默;D项“不欲”与文段内容不符。

故正确答案为B。24.关于水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一年生的禾本科植物

B.大多为自花授粉并结出种子

C.中国、印度、日本都是主产国

D.淀粉含量是早、中、晚品种的分类标准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A项正确,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禾亚科稻属。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粒)去壳后称大米、香米、稻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

B项正确,自花授粉指一株植物的花粉,对同一个体的雌蕊进行授粉的现象。大部分水稻是自花授粉并结出种子。

C项正确,水稻的主要生长区域是中国南方、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南亚、地中海沿岸、美国东南部、中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部分地区。

D项错误,早、中、晚稻主要根据播种期和收获期而划分。以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早稻一般于3月底4月初播种,7月中下旬收获;中稻一般4月初至5月底播种,9月中下旬收获;晚稻一般于6月中下旬播种,10月上中旬收获。同一地区,种完早稻可以接着种植晚稻,俗称双季稻。而中稻生育期较长,同一地区一年只能种植一次。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解答此题需要熟悉生物常识和水稻的地理分布。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中,自然环境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环境因素有市场、科技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机械、生产习惯等。水稻属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主要分布在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地区。A项说法正确。水稻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几乎所有的粮食,除了荞麦以外,都是禾本科植物,如小麦、水稻、玉米、大麦、高粱等。

B项说法正确。自花授粉指一株植物的花粉,对同一个体的雌蕊进行授粉的现象。水稻大多为自花授粉。

C项说法正确。水稻的主要的生长区域是中国南方、中国台湾、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南亚、地中海沿岸、美国东南部、中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部分地区。

D项说法错误。稻谷的分类方法很多,按稻谷的生长方式分为水稻和旱稻;按生长季节和生长期长短分为早稻谷、中稻谷和晚稻谷;按粒形粒质分为粳稻谷、籼稻谷、糯稻谷。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水稻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早、中、晚稻主要根据播种期和收获期而划分。以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早稻一般于3月底4月初播种,7月中下旬收获;中稻一般4月初至5月底播种,9月中下旬收获;晚稻一般于6月中下旬播种,十月上中旬收获。同一地区,种完早稻可以接着种植晚稻,俗称双季稻。而中稻生育期较长,同一地区一年只能种植一次。

因此,选择D选项。25.小贝计划到银行兑换面值5元、10元、20元人民币若干。已知小贝恰好用5张面值100元人民币兑换上述面值人民币45张,那么请问有多少种兑换方法?

A.14

B.15

C.16

D.18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

第二步,设兑换5元面值的x张,兑换10元面值的y张,兑换15元面值z张。可列方程不定方程组:x+y+z=45①,5x+10y+20z=500②,②-①×2得2z-x=10,解如下表:

共计14种兑换方式。

因此,选择A选项。26.一部人类史,就是人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史。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科学曾仅仅是“闲人”的志趣,科学普及无从谈起,人们在“非科学”的禁锢中艰难摸索。随着近现代科学兴起,人类对自然认识不断加深,科学与社会联系日趋紧密,科学普及在人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的结合点上顽强生长,科学在人类现代化道路上散发出璀璨的光芒。

上述文字主要阐述了:

A.人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的互动极大促进了科学普及

B.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科学普及前进的道路异常艰辛

C.科学普及应紧密联系社会并且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

D.随着近现代科学兴起,科学普及前景更加灿烂辉煌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文段首句通过下定义引出“人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的互动”的话题,接下来阐述过去“科学普及”所面临的问题,即很少有人谈论。尾句指出在近代科学兴起的背景下,人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的联系更紧密,互动更强,根据“科学普及在人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的结合点上顽强生长”“散发出璀璨的光芒”可知,文段旨在强调“人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的互动”推动了“科学普及”的发展,对应A项。

B项,“道路艰辛”对应文段前文“科学普及无从谈起”,是在介绍以前的情况,非重点,排除;

C项,仅仅提到“联系社会”表述片面,文段中是“人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并且“切入点”无中生有,文段未提及,排除;

D项,“随着近代科学兴起”为背景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让科普这只“翅膀”硬起来——一论加强科学普及》

解题思路:由“主要阐述”可知,本题考查对文段主要内容的概括。解答本题应抓住“科学普及”这一主题词,明确文段主要阐述的是科学普及从“无从谈起”到“顽强生长”的原因。文段首先引出人与自然、科学与社会互动的话题,接着介绍了在人类进程中,科学普及曾遇到的难题,然后说明这一难题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人类对自然认识的加深、科学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得到解决。“科学普及在人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的结合点上顽强生长”为文段的重点句,A项与此相符。B项论述科学普及曾遭遇的困难,未涉及问题的解决,非重点。C项仅提到紧密联系社会这一项,不具概括性,且“切入点”文段未提及。D项也仅对应科学普及得到发展的其中一个原因,不具概括性。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指出人类史是人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史,接着指出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科学普及无从谈起”这一问题,尾句指出随着近现代科学的兴起,“人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的互动”使科学普及在人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的结合点上顽强生长,科学开始散发光芒。尾句是主旨句,强调人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的互动促进了科学的普及。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A选项。27.目前的大学生普遍缺乏中国古典文学的素养。根据调查,大学生中喜欢元曲的只占到被调查的5%左右。下列陈述中的哪一项最能削弱上述观点?(

)。

A.调查可能不准确

B.调查的范围可能太小

C.中国古典文学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D.中国古典文学素养是否缺乏不能只由是否喜欢元曲来判定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论据。

论点:目前的大学生普遍缺乏中国古典文学的素养。

论据:根据调查,大学生中喜欢元曲的只占到被调查的5%左右。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质疑论据准确性,削弱论据,但削弱力度较弱。

B项,质疑论据充分性,削弱论据,但削弱力度较弱。

C项,题干话题是大学生是否缺乏中国古典文学的素养,与学习是否是长期的过程无关,该项为无关项。

D项,通过“中国古典文学素养是否缺乏不能只由是否喜欢元曲来判定”,切断论据与论点之间的联系,削弱论证,力度强于削弱论据。

第三步:再次标注答案

故正确答案为D。28.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吉祥物“冰墩墩”友好可爱、憨态可掬的形象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冰雪”元素融合熊猫形象的创意表明:

A.精神文明是物质条件的基础

B.艺术来自于创作者的灵感

C.艺术创作源自丰富的社会生活

D.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技术局限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史观知识。

第二步,生活本身就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人的生活是物质的体现,而当满足了基本生产的需求外,人的精神世界会寻求更高层次的追求,这就是艺术创作的基本需求。题干中,“冰雪”元素和熊猫形象皆来自于现实生活,两者结合可以形成富含寓意的新的艺术形象,故艺术创作源自丰富的社会生活。

因此,选择C选项。

29.公众对于高校去行政化推进艰难的________,与对中大学生会任命干部官僚化做法的普遍反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反差,真实而具体地体现了国人对于后代教育的重视程度:一些不合理之事,强加于大人们可以,污染年轻的孩子们不行。正是这种全社会对于教育应该保存和追求真善美的________,支撑着我们在诸多问题中艰难前行,心中始终保持希望的火种。

填入横线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熟视无睹

意念

B.置若罔闻

意志

C.心照不宣

态势

D.司空见惯

默契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与对中大学生会任命干部官僚化做法的普遍反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可知,空中词语与“普遍反感”意思相反,说明公众对于高校去行政化推进艰难的现象已经习惯了,并未引起反感。A项“熟视无睹”形容对事物漫不经心或不重视,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B项“置若罔闻”指不予理睬,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C项“心照不宣”指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D项“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符合文意。答案锁定为D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默契”指心灵相通,配合得很好,说明全社会对于教育应该保存和追求真善美的观点是一致的,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D选项。

意念:念头,想法。意志: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往往由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态势:状态和形势。

30.有一串数1,4,9,16,25,36……它们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那么,第2000个数与第2001个数相差:

A.1

B.2000

C.2001

D.4001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

第二步,这串数1,4,9,16,25,都是幂次数字,依次化为1²,2²,3²,4²,5²,则第2001个数为2001²,第2000个数为2000²,相差为:2001²-2000²=(2001+2000)×(2001-2000)=4001。

因此,选择D选项。

31.“乐道安贫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这副对联适用于:

A.吊唁道士

B.哀挽恩师

C.恩师八十寿辰

D.书院大门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对联。

第二步,根据关键词“因材施教”可以判断出对联适用于教师;“音容宛在”形容对死者的哀思。

因此,选择B选项。32.阿根廷大学的一位老师让五位留学生看校史上的五位大数学家的画像,让每位学生任意挑选两幅画像说出名字。

张说:“2号是高斯,3号是黎曼。”

倪说:“1号是希尔伯特,2号是闵可夫斯基。”

朱说:“3号是闵可夫斯基,5号是希尔伯特。”

韦说:“2号是高斯,4号是外尔。”

方说:“4号是外尔,1号是黎曼。”

老师发现每位学生都只说对了一半,那么1号画像是______。

A.黎曼

B.闵可夫斯基

C.希尔伯特

D.高斯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存在需要匹配的对象和信息,确定为分析推理。

代入A项,由“方”得出4号不是外尔,由“韦”得出2号是高斯,由“倪”得出1号是希尔伯特,出现矛盾,排除;

代入B项,由“倪”得出2号是闵可夫斯基,出现矛盾,排除;

代入C项,由“朱”得出3号是闵可夫斯基,由“张”得出2号是高斯,由“韦”得出4号不是外耳,由“方”得出1号是黎曼,出现矛盾,排除;

代入D项,由“张”得出,3号是黎曼,由“朱”得出,5号是希尔伯特,由“倪”得出,2号是闵可夫斯基,由“韦”得出,4号是外尔,不存在矛盾,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33.一条直线将一个平面分成2个部分,两条直线最多将一个平面分成4个部分,……则六条直线最多将一个平面分成的部分数为:

A.20

B.21

C.22

D.23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可先从简单的情况入手,首先分析一条直线、两条直线、……分别将平面划分成的最多部分数;再由前面的计算过程推出一般的计算公式,代入计算即可。若知道n条直线最多可将一个平面分成[+1]个部分的结论,可直接代入计算。一条直线最多将一个平面分成的部分数为2=1+1,两条直线为4=1+1+2,三条直线为7=1+1+2+3,……,n条直线为1+1+2+…+n=+1。则六条直线最多将一个平面分成的部分数为+1=22。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平面几何问题中的几何计数,用枚举归纳法求解。

第二步,第1条直线最多将平面分成2块,第2条直线最多将平面分成4块,枚举发现第3条直线最多将平面分成7块,枚举发现第4条直线最多将平面分成11块。平面数依次为:2,4,7,11……,相邻两项做差得2,3,4……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那么以此类推,第5条直线最多将平面分成11+5=16(块),第6条直线最多将平面分成16+6=22(块)。

因此,选择C选项。34.质押也称质权,是担保的一种方式,指债权人与债务人提供的第三人以协商订立书面合同的方式,移转债务人或者债务人提供的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的占有,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以该财务价款优先受偿。

按照上述定义,下列哪项不属于质押?

A.某乙以其存折出质质押

B.某甲以其所有的别墅出质质押

C.某丙以其享有的专利权出质质押

D.某丁以其购买的股票出质质押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题干给出了质押的定义,分析质押的定义要点,结合选项选择不属于质押的一项。质押定义的关键信息: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的占有。

B项,别墅属于不动产,不符合定义关键信息。

A项的存折、C项的专利权、D项的股票,三项均符合质押的定义。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订立书面合同的方式;

②移转债务人或者债务人提供的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的占有。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以自己的存折做质押,属于“移转债务人的动产”,符合定义;

B项:别墅属于不动产,不属于“动产或权利的占有”,不符合定义;

C项:将自己享有的专利权做质押,属于“移转债务人的权利的占有”,符合定义;

D项:将自己购买的股票做质押,属于“移转债务人的动产”,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担保的一种方式”、“移转债务人或者债务人提供的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的占有”。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以存折出质质押符合“移转债务人或者债务人提供的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的占有”,符合定义,排除;

B项:别墅属于不动产,不符合“移转债务人或者债务人提供的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的占有”,不符合定义,当选;

C项:专利权出质质押符合“移转债务人或者债务人提供的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的占有”,符合定义,排除;

D项:股票出质质押符合“移转债务人或者债务人提供的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的占有”,符合定义,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35.长棘海星,这种像仙人球一般长满尖刺的生物,是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主要捕食者。成年长棘海星的身体直径可以达到35厘米,有记录的最大个体甚至能超过75厘米。长棘海星以各类珊瑚,尤其是造礁珊瑚为食,被啃食的珊瑚只会留下白森森的外骨骼。如同肆虐于草原和农田的蝗灾一样,在全球范围内长棘海星会出现不规律的种群暴发,对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这段文字没有提及长棘海星的:

A.外形特征

B.捕食对象

C.种群密度

D.破坏作用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A项,根据“长棘海星,这种像仙人球一般长满尖刺的生物”“成年长棘海星的身体直径可以达到35厘米,有记录的最大个体甚至能超过75厘米”可知,“外形特征”文段有提及,排除;

B项,根据“长棘海星以各类珊瑚,尤其是造礁珊瑚为食”可知,其“捕食对象”即为珊瑚,文段有提及,排除;

C项,“种群密度”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当选;

D项,根据“如同肆虐于草原和农田的蝗灾一样,在全球范围内长棘海星会出现不规律的种群暴发,对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可知,文段有提及“破坏作用”,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长棘海星暴发充满谜团的自然现象》36.古人的年龄一般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①束发②而立③垂髫④总角⑤期颐

⑥弱冠⑦耄耋⑧不惑⑨花甲⑩豆蔻

下列各项中,按年龄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⑦⑤⑧①

B.③④⑩①⑥

C.①③⑤⑥⑩

D.④⑥⑨⑩②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解答此题需要熟悉我国传统文化中各个年龄阶段的代称。古人对年龄的表述除了用序数法之外,还常常每个年龄段人的特点来命名。如“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垂髫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豆蔻是十三四岁的女孩子;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弱冠是男子二十岁;而立是三十岁;不惑是四十岁;知命是五十岁;花甲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耄耋是八九十岁;期颐是一百岁。①束发指十五岁左右,②而立指三十岁,③垂髫指三四岁到八九岁,④总角指八九岁到十三四岁,⑤期颐指一百岁,⑥弱冠指男子二十岁,⑦耄耋指八九十岁,⑧不惑指四十岁,⑨花甲指六十岁,⑩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正确排序是③④⑩①⑥②⑧⑨⑦⑤。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年龄的称谓排序。

第二步,③垂髫是三四岁至七岁(女)、八岁(男)的儿童。髫是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古代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借指童年时期。④总角是八岁(女)、九岁(男)至十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⑩豆蔻是十三四岁的少女。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女时代为“豆蔻年华”。①束发是男子15岁。到了15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⑥弱冠是男子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②而立是男子30岁。立,为“立身、立志”之意。⑧不惑是男子40岁。不惑是“不迷惑、不糊涂”的意思。⑨花甲是60岁。⑦耄耋(mào

dié)是八九十岁。⑤期颐指100岁。由此可见,年龄的称谓从小到大的正确顺序是③④⑩①⑥②⑧⑨⑦⑤。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垂髫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豆蔻是十三四岁的女孩子。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而立是三十岁。

不惑是四十岁。

知命是五十岁。

花甲是六十岁。

古稀是七十岁。

耄耋是八九十岁。

期颐是一百岁。

综合各个选项,只有B项排序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B。37.①我们之所以要隆重纪念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②不仅是因为他一生的科学贡献对现代科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③而且还因为他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为真理和社会而献身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④是鼓舞我们为加速实现现代化而奋斗的力量。

对这段话的逻辑关系理解错误的是:

A.②与③之间是递进关系

B.①与④之间是承接关系

C.③与④之间是并列关系

D.①与②之间是因果关系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文段中的四句话结构为:①之所以……,②不仅是因为……,③而且还因为……是……,④是……所以①是结果,②③④是原因,②③是递进关系,③④是并列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不仅……而且”表递进关系,因此②与③是递进关系,理解正确。B项,“之所以……是因为”表明①为结论,②③④为原因,因此①与④是因果关系,非承接关系,理解错误。C项,“是……,是……”为并列句式,因此③与④是并列关系,理解正确。D项,“之所以……是因为”表明①与②是因果关系,理解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

理解文段整体结构要从关联词入手,“①之所以……,②不仅是因为……,③而且还因为……是……,④是……”,由此可以判断,①是结果,②③④都是原因;第二层②和③(不仅……而且还)是递进关系;第三层③和④之间是并列关系。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根据题干,②和③(不仅……而且还)是递进关系,符合题干。

B项,根据题干,①是结果,④是原因,为因果关系,该项逻辑关系理解错误。

C项,根据题干,③和④之间是并列关系,符合题干。

D项,根据题干,①是结果,②是原因,为因果关系,符合题干。

第三步:再次标注答案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句中逻辑关系的理解,解答本题需要根据各句中的关联词语来判断其中存在的逻辑关系,然后结合选项选择说法错误的一项即可。文段整体的结构是“①之所以……,②不仅是因为……,③而且还因为……是……,④是……”,所以①和②、③、④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因果关系;②和③之间为递进关系;③和④之间为并列关系。故本题选B。38.传统的光刻技术中,镜头与光刻胶之间的介质是空气,而浸入式技术是将空气介质换成液体,得到合适波长的光,以提高成像分辨率,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液体局部温度起伏会引起成像质量恶化

B.为了减少液体对光线的吸收,液层厚度不能太大

C.以纯水为介质时,可以选取任意波长紫外光为光源

D.可以注入高折射率的液体以得到更高频率的光,提高成像分辨率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A项正确,液体温度的变化将引起折射率的改变。如果液体温度变化不均匀,会导致像面聚焦偏移和球差的改变。在曝光系统中,焦面的偏移可由调焦调平系统校正,然而局部的温度起伏将引起局部的成像质量恶化。

B项正确,光刻机的生产率与照明光的透射率成正比,因此为了减小液体对光线的吸收,液体层的厚度不能太大。

C项错误,在光的大多数波段水的折射率为1.33左右,而在193nm附近,水的折射率高达1.437,因此为满足高折射率和高透射系数的要求,应使用水作为193nm附近光刻的浸没液体,不能任意选择波长。

D项正确,浸入式技术利用光通过液体介质后光源波长缩短来提高分辨率,其缩短的倍率即为液体介质的折射率。因此,折射率越高的液体就可以得到波长更短的光,提高成像分辨率。【备注:本题D项说法不严谨,注入高折射率的液体改变的应是光的波长,而非频率。】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39.中国的格律诗,总体上在唐代_________,达到无法超越的地步。宋诗其实是唐诗的延续,宋代有一些优秀的诗人,他们的创作可与唐人媲美,譬如苏东坡、王安石、陆游等。宋诗中,写得情景交融、意境优美的作品,可以说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无出其右汗牛充栋

B.登峰造极俯拾皆是

C.叹为观止触目皆是

D.无与伦比斗量车载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先看第一空,由“达到无法超越的地步”可知,唐代的格律诗达到了极高的地位和境界,据此排除填入此处存在语法错误的C和与文意相悖的D。第三步,再看第二空,排除适用对象不符的A。第一空,由“达到无法超越的地步”可知,所填词语应表达唐代的格律诗已经达到极高的地位或境界之意。“无出其右”指没有能超过他的。“登峰造极”比喻学问、技艺等已达到最高的境界。二者填入均符合文意。

“叹为观止”形容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当主语是物或者其他人时,“叹为观止”前应该加上“令人”,表述为“令人叹为观止”,排除C。“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够比得上的,与“宋代有一些优秀的诗人,他们的创作可与唐人媲美”相悖,排除D。

第二空,“汗牛充栋”形容藏书极多,此处形容的是“宋诗作品”,适用对象不符,排除A。“俯拾皆是”形容多而易得,填入符合语境。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达到无法超越的地步”可知,文中要表达的意思是中国的格律诗,总体上在唐代达到空前绝后的地步。A项“叹为观止”形容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未能体现出达到无法超越的地步,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B项“登峰造极”比喻学问、技艺等已达到最高的境界,符合文意。C项“无出其右”表示没有能超过它的,符合文意。D项“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同类的东西,文中未体现出与同类事物进行比较,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填入的词语修饰“作品”。文中要表达的意思是宋代的诗人很多,作品也很多。B项“俯拾皆是”形容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符合上述语境。C项“汗牛充栋”指藏书非常多,一般与“书”“文献”“典籍”搭配,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

第一空,搭配“格律诗”,根据后文“达到无法超越的地步”可知,唐代的格律诗水平极高。B项“登峰造极”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C项“无出其右”表示没有能超过它的,两项均符合文意,保留。A项“叹为观止”形容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常用搭配为“令人叹为观止”“让人叹为观止”,排除;D项“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同类的东西,根据“宋代有一些优秀的诗人,他们的创作可与唐人媲美”可知,程度过重,排除。

第二空,搭配“作品”,B项“俯拾皆是”形容多而易得,填入横线处表达宋诗中“写得情景交融、意境优美的作品很多”,符合文意,当选。C项“汗牛充栋”多用于形容“藏书”较多,而文段说的是“诗歌作品”,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莫说宋诗味如蜡》40.对于一个经历过贫困童年的富翁来说,他的消费行为有时显得________。对于大金额的支出,他会随随便便,甚至显得有些铺张浪费;而对于小金额的支出,他则不得不与自己________的吝啬性作斗争。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变幻莫测积重难返

B.出人意料与生俱来

C.反复无常根深蒂固

D.不可思议始终如一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分析可知,第二句话是对第一空词语的解释说明,分析其文意,推测第一空词语的含义。第三步,辨析第三空备选词语的含义,选择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第一空,第二句话是对空缺处词语的解释说明。通过对富翁对大金额支出的随便态度与对小金额支出的吝啬态度的对比,说明富翁的消费行为表现出一定的矛盾性,难以理解,故排除形容变化多端,难以揣测的“变幻莫测”,排除A。

第二空,“与生俱来”指一生下来就有。由文段并不能推出富翁的吝啬是“与生俱来”的,排除B。“根深蒂固”侧重不易动摇。“始终如一”侧重不改变。文段强调的是童年经历的贫困生活对于富翁的影响之深,“根深蒂固”恰当。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该空用来修饰“经历过贫困童年的富翁”,其消费行为是无常的,让普通人想不到的,但文段并不对其消费行为带任何感情色彩,只是客观描述。A项“积重难返”指长期形成的不良的风俗、习惯不易改变。也指长期积累的问题不易解决。是贬义词,感情倾向不符,排除A项。B项“与生俱来”表示个人的特别、不可替代性,一生下来就是如此。“经历过贫困童年”不等于一生下来就一直贫困,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D项“始终如一”指自始至终一个样子。指人能坚持,做事从不间断。文段中富翁的消费行为是有变化的,并非自始至终一样,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C项“根深蒂固”意为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用在此处指富翁从小形成的“吝啬性”是很难改变的,符合文意。答案锁定C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根据“对于大金额……对于小金额……”可知,经历过贫困同年的富翁的消费行为和常人不同,让普通人感到很意外,并且对于大金额和小金额的支出所做出的行为不一致,有变化。C项“反复无常”形容常常变化,一会儿是这样,一会儿又是那样,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后文的解释可知,对经历过贫困童年的富翁来说,消费行为有两种情况:大金额支出随随便便,小金额支出过于吝啬,这已经是被人们了解的特点,B项“出人意料”、D项“不可思议”均强调想不到,感到非常意外,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搭配“吝啬性”,C项“根深蒂固”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可以搭配“吝啬性”,且与文段“经历过贫困童年”形成对应,当选。A项“积重难返”指长期形成的不良的风俗、习惯不易改变,与“吝啬性”搭配不当,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41.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人们经济富足、时间充裕及观念更新,休闲娱乐和旅游已成众多普通百姓的刚性需求,人们不再只痴迷于对景区景点的流连忘返,而更在意对旅游体验的舒适感觉和景区服务的人文关怀。过度依赖门票而疏于服务品位,只会让景区成为“门票经济”的牺牲品,人们势必以“用脚投票”的方式,让差强人意的景区饱尝杀鸡取卵和自断财路的苦果。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景区不能守着“门票经济”过日子

B.休闲娱乐和旅游已成众多普通百姓的刚性需求

C.景区高票价和旅游“差体验”的极度不匹配

D.景区的生存与发展寄望于人们猎奇尝新的“一锤子买卖”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讲随着时代的发展,休闲娱乐和旅游已成为人们的刚性需求,随后关联词“而”表示转折,说明人们更在意旅游体验的舒适感觉和人文关怀,过度依赖“门票经济”只会让人们厌恶,会导致景区自讨苦果,A项符合文意,当选。

B项,为对应分述句内容,非重点,排除。

C项,“极度不匹配”文段没有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D项,“猎奇尝新”文段没有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景区别守着门票经济过日子》42.在西斯廷礼堂的天花板上,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把他笔下的人物描绘得如此雄壮、有力。在意大利,每当我们看到这些魁伟强劲、丰满秀美的人体艺术作品时,就会深深地感受到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勇气和力量,使我们对文艺复兴运动与现代体育的渊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文艺复兴运动与:

A.意大利

B.西斯廷礼拜堂

C.人体艺术

D.米开朗基罗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共两句话,第一句话指出西斯廷礼堂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物,他们“雄壮、有力”;第二句话介绍意大利的人体艺术作品能让我们感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勇气和力量。概括两句话的意思,即这些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体艺术作品使我们感受到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勇气。因此,本文围绕论述的是“文艺复兴”与“人体艺术”。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符合上文意思。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B项和D项:均偏离文段话题。

43.现代中医借助西医的物理检验手段,提高传统的“望→闻→问→切→处”的诊断准确性。这样的优化属于:

A.工期优化

B.技术优化

C.成本优化

D.流程优化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用常识法解题。题干中的“物理检验手段”显然属于技术。由此可直接选出答案。现代中医借助西医的检查手段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这是一种在技术上进行的借鉴与提升,属于技术优化。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

第二步,技术优化是指对一个现存的技术进行改进或升级,使其趋于完善的过程。“物理检验手段”提升“望→闻→问→切→处”的准确性,属于技术优化。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管理知识。

A项,工期优化也称时间优化,就是当初始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大于要求工期时,通过压缩关键线路上工作的持续时间或调整工作关系,以满足工期要求的过程。题干并没有体现对时间进行优化,该项应排除。

B项,技术优化是指对一个现存的技术进行改进或升级,使其趋于完善的过程叫做技术优化。中医是现存技术,通过借助西医物理检验手段,使中医的诊断准确性有了提高,对其进行了完善,属于技术优化,该项应选。

C项,成本优化是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寻求质量成本总额最小。题干并没有体现对成本进行优化,该项应排除。

D项,流程优化是指面对新的环境,通过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整,彻底重新设计业务流程,力求取得突破性的改变。题干并没有体现对流程进行优化,中医诊断仍是望闻问切的流程,该项应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44.D村村民选举委员会作出冯某不具有选民资格的决定,冯某不服提起诉讼。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本案适用特别程序审理

B.本案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C.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审理

D.法院必须在选举日的三日前审结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程序法。

A项正确,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确认调解协议案件和实现担保物权案件,适用本章(特别程序)规定。本章(特别程序)没有规定的,适用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选民资格案件应当适用特别程序。

B项正确,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公民不服选举委员会对选民资格的申诉所作的处理决定,可以在选举日的五日以前向选区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起诉。”

C项正确,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五条规定:“依照本章程序(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选民资格案件或者重大、疑难的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审理;其他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本题为选民资格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审理。

D项错误,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法院受理选民资格案件后,必须在选举日前审结。”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45.根据刑法规定,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

);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

A.二分之一

十三年

B.三分之二

十三年

C.二分之一

十五年

D.三分之二

十五年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刑法》第七十八条第二款,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A项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根据《刑法》第七十八条第一款,减刑条件与限度: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46.乡间的地和农民一样,没有多少闲散的时间。翻松土地,把菜籽点进土里,覆上一层草木灰,洒点水。这些菜籽并不贪睡,吸足水分,拱出地面,冒芽,吐绿,

地挤在一起。在横线中填入词语,最恰当的是(

)。

A.密密匣匣

B.热热闹闹

C.林林总总

D.郁郁葱葱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文段指出农民把菜籽撒在地里,这些菜籽拱出地面,挤在一起,故所填成语表示非常密集挤在一起,A项“密密匣匣”形容密集、稠密,与文段语境相符,当选。

B项“热热闹闹”强调景象纷繁盛大,气氛活跃,与语境不符,排除;C项“林林总总”形容人或事物杂乱众多,强调数量,而文段侧重密集程度,排除;D项“郁郁葱葱”意思是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生机勃勃的样子,与语境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47.某首饰店将一枚铜戒指误当黄金戒指卖给李某,这一行为属于(

)。

A.犯罪行为

B.无效民事行为

C.欺诈行为

D.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题干中,某首饰店将一枚铜戒指误当黄金戒指卖给李某,存在重大误解,属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故正确答案为D。48.现在的世界,各个装置高度互联,安全和隐私被人们高度重视,而在大脑可以互联的未来,这两个问题只会变得更加关键。精神安全研究者需要开发出高度安全的通讯协议,把脑脑通讯的风险降到最低。政策制定者也需要通过相关法律,最大限度减少技术的滥用。脑脑通讯带来好处能否抵过它的风险?这种技术会如何改变人类进化的轨迹?社会会因为它变得更好吗?或许现在该讨论这些问题了。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脑脑通讯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应当引起重视

B.安全和隐私是脑脑通讯技术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C.社会未必会因为脑脑通讯的应用而变得更好

D.脑脑通讯技术是把双刃剑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提出在大脑可以互联的未来,存在安全和隐私这两方面的隐患。后文从“精神安全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两个层面提出要求,并通过一系列的设问句共同强调:对脑脑通讯技术可能带来的问题,需要采取一定措施并讨论相关问题。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首句交代背景,指出“在大脑可以互联的未来,安全和隐私更加需要重视”。随后从“精神安全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两方面提出要求。文段最后通过一系列的反问句,重点强调“脑脑通讯”可能会带来很多的问题,我们需要进行讨论,需要引起重视,对应A项。

B项“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为问题的表述,而文段重点为对策,故问题表述非重点,且“最值得关注”无中生有,排除;

C项对应文段“社会会因为它变得更好吗?”仅对应文段并列结构中的一句,表述片面,排除;

D项“双刃剑”指有好有坏,而文段重点强调其风险并未强调好处,故“双刃剑”表述与文段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用脑电波直接交流,还要多久能实现?》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主旨的提炼和把握。解答这类题目,需要首先分析文段结构,提炼文段关键信息,从而得出文段的主旨。这类题目选项常见的错误有偏离主题、推断过度、无中生有等。B项的“最值得关注”、C项的“未必会”由文段不能推出,排除。文段指出安全和隐私问题在大脑可以互联的未来会变得更关键,精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