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的并发症课件_第1页
创伤的并发症课件_第2页
创伤的并发症课件_第3页
创伤的并发症课件_第4页
创伤的并发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创伤的并发症

第一节创伤性休克目的和要求:结合复习休克的病理生理对休克的临床有一个完整认识掌握休克的初步判断及及时诊断熟悉休克的初步处理2020/11/291第四章创伤的并发症

第一节创伤性创伤性休克的定义:机体遭受严重创伤后出现的有效循环血量下降、微循环灌流不足,引起包括心、脑、肺、肾等重要生命器官缺血、缺氧和细胞代谢障碍的临床综合症。【病因分类】1.创伤性低血容量休克:创伤所致大出血和大量体液丢失如:严重的开放性创伤、创伤后内脏破裂、大血管损伤、多发性骨折、大面积烧伤等2.创伤性心源性休克:创伤所致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严重受损,心脏本身遭受创伤功能障碍如:胸部创伤、心脏破裂、血胸、气胸以及血气胸、心包出血等2020/11/292创伤性休克的定义:机体遭受严重创伤后出现的有效循环血量下降、精品资料3精品资料3你怎么称呼老师?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教师的教鞭“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443.创伤性血管源性休克:创伤后神经、体液调节紊乱、坏死组织及毒素吸收导致微循环功能障碍,血液滞留于微血管,造成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如挤压伤、大面积烧伤4.创伤性神经源性休克:创伤后剧烈疼痛、过度惊恐引起神经功能紊乱,中枢神经本身创伤而致血管中枢功能失调,血流由于神经调节障碍而淤滞于肢体静脉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如脊髓损伤、肢体离断伤、多发性锐器伤等5.创伤后感染性休克:创伤后并发严重感染、开放性损伤清创不力、机体遭受创伤后抵抗力下降,细菌在创口以及内脏大量繁殖,释放内毒素、外毒素引起神经体液调节失衡如大面积烧伤、肢体脱套伤等2020/11/2953.创伤性血管源性休克:创伤后神经、体液调节紊乱、坏死组织及【病理生理】创伤可以引发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其基本变化是存在体液分布不均。周围血管可以扩张,心排出功能可以正常,甚至会有代偿性增高,而组织灌注压是不足的、细胞处于缺氧状态。

(一)代偿期1.静脉收缩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血管壁α受体周围静脉收缩HRCVP2.血液重新分布α受体分布较多的血管产生收缩皮肤、内脏尤其明显,肝、胰腺、胃肠道血流减少,脾血管强烈收缩,所贮存红细胞进入循环,以上均是满足心、脑、肾的灌流。

2020/11/296【病理生理】创伤可以引发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其基本变化是存3.血液稀释血容量减少微循环血流量微循环速度毛细血管内压组织液ADHALD水、钠重吸收毛细血管尿量2020/11/2973.血液稀释血容量减少微循环血流量微循环速度毛细血阻力血管:参与调整全身血压和血液分配交换血管:血管内外物质交换容量血管:参与调整回心血量

微循环的组成2020/11/298阻力血管:参与调整全身血压和血液分配交换血管:血管内外物质交(二)失代偿期小血管尤其是小静脉血管活性物质血流变缓甚至淤滞代偿期时毛细血管床的开放大量血液留存于毛细血管网组织细胞缺氧后果进一步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失代偿的关键是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持续开放而毛细血管后括约肌持续收缩的状态不能逆转。亦即微循环的障碍得不到根本纠正的结果。最后发展至DIC。2020/11/299(二)失代偿期小血管尤其是小静脉血管活性物质血流变缓甚至淤滞【诊断】1、病史:创伤史尤其是创伤失血史。失血量估计,环境,一般情况等等;2020/11/2910【诊断】1、病史:创伤史尤其是创伤失血史。失血量估计,环境,①意识与表情主要与脑血流灌注有关早期可能出现烦躁、不安继而神志由兴奋转为抑制,表情淡漠、精神萎靡、反应迟钝,最后出现昏迷②皮肤面颊、口唇苍白、发绀,四肢皮肤湿冷③脉搏细数常﹥120次/分,严重及失代偿期可不能扪及脉搏④颈静脉及周围静脉

塌陷或扪不清⑤血压

降低,尤其是脉压差减少⑥微循环观察指压甲床观察,毛细血管充盈度充盈时间⑦呼吸

呼吸困难和发绀,代谢性酸中毒时可出现深快继而深慢⑧尿量是一项简便易行的方法当25ml/h且尿比重增加时提示休克所致肾动脉灌流不足,休克纠正而尿量仍不增加且比重下降时提示肾功能障碍2、临床表现:2020/11/2911①意识与表情主要与脑血流灌注有关早期可能出现烦躁、不安①RBC、Hb、HCT早期均②血乳酸及儿茶酚胺测定前者对休克及预后尤为重要,早期约为2mmol/L,当达到8mmol/L时预后不良;后者反映血管活性物质在休克早期及后期的动态变化值,早期增高,但有一定范围值10~30mg/ml,超过即为休克业已发生,后期超过100mg/ml预示休克不可逆转。③凝血因子测定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浓度④尿常规尿比重、PH值⑤血电解质K+Na+Cl-Ca2+P等⑥ECG了解心肌氧供情况3、实验室检查2020/11/2912①RBC、Hb、HCT早期均3、实验室检查2020/11/①中心静脉压(CVP正常值0.49~0.98kPashock常﹤0.49kPa②心排出量(CO)心脏指数CI,即每分钟排出量/体表面积shock﹤3.2L/(min.m2)shock越久指数越低③休克指数休克指数=脉搏/收缩压0.45~0.5为正常=1为轻度休克,失血20%-30%>1为休克>1.5为严重休克,失血30%-50%>2为重度休克,失血>50%4、其他2020/11/2913①中心静脉压(CVP正常值0.49~0.98kPashoc征象轻度shock中度shock重度shock神志表情

清醒,稍激动

烦渴呼吸急促淡漠、反应迟钝、意识模糊甚至昏迷SBP(mmHg)

稍高、正常或稍低80±50±或不能测得脉压(mmHg)

缩小,约20~30明显缩小,约10~20明显缩小,﹤10或不易测得脉率(次/分)稍快120±﹥120或模糊不清肢端温度无变化或稍冷肢端厥冷厥冷范围扩大粗略血容量减少程度

20%±35%±﹥45%(占全身血容量%)5、休克判断

根据临床表现、检体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对休克及严重程度作出正确判断通过征象判断休克程度表2020/11/2914征象轻度shock中度shock重度shock神志表情6、创伤性休克与其他类型休克的鉴别指标创伤性shock感染性shock心源性shock神经源性shock伤后出现的早晚早晚晚早BPCVP或正常有效循环血量正常或正常或正常对输血反应良好一般不良一般不良良好动脉血氧分压初期晚期正常动脉血乳酸盐﹥2mEq/L2020/11/29156、创伤性休克与其他类型休克的鉴别指标【治疗】1、控制活动性出血2、输液输血①输液剂选择最佳方式测定CVP,亦可测定HCT、血PH值;原则是先液体后血液②方式及速度需要多少补充多少晶—胶比一般为2:13、酸碱平衡的纠正及电解质补充以测定值为参考4、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酚妥拉明等5、脏器功能保护①心肌活性药物洋地黄类②肺功能保护不宜使用纯氧③肾功能利尿剂使用2020/11/2916【治疗】1、控制活动性出血2020/11/2916其他措施:①肾上腺皮质激素冲击疗法②能量液体GIK能量合剂③预防感染及抗感染④止痛剂⑤钙剂2020/11/2917其他措施:2020/11/2917第二节创伤后特异性感染(一)破伤风病理生理及临床:由破伤风杆菌(革兰氏阳性杆菌)产生的具有神经亲和的外毒素即痉挛毒素所致。多见于开放性伤口,细菌繁殖后产生毒素入血,附着于血清蛋白达脊髓灰质或/脑干的运动核,结合于灰质中的神经节苷脂上,抑制性神经递质不能释放,造成特异性横纹肌紧张收缩或阵发性痉挛。潜伏期约6~10天。也有个案报道数年者或短于24小时者。①外伤史②前驱症状一般症状、咀嚼无力,肌肉牵拉感等,此时并无特异性2020/11/2918第二节创伤后特异性感染(一)破伤风病理生理及临床:由破③随病程进展而加重痉挛加重,大汗淋漓,呼吸困难,苦笑面容、流涎或吐白沫,牙关紧闭,头后仰甚至角弓反张,手足抽搐等等④因膈肌痉挛而肺不张,严重者窒息,关节脱臼,肌肉撕裂⑤死亡率极高20~40%,后遗症也治疗困难如激动、失眠肌痉挛体位性低血压等等角弓反张2020/11/2919③随病程进展而加重痉挛加重,大汗淋漓,呼吸困难,苦笑面容诊断及鉴别诊断:外伤史,尤其是田间地头劳作者;典型临床表现,实际上出现典型临床表现多属晚期,这要求我们第一要警惕破伤风的发病,尤其要预防性使用抗毒素。化脓性脑膜炎,狂犬病应与之鉴别。伤口处理:切底清创、切底引流,必要时扩创。3%H2O2的使用破伤风抗毒血清的应用:①1Day2~5万IU+5%GS500mlIVgtt以后每天1~2万IUim共4~6Day②人血破伤风免疫球蛋白3000~10000Uim③气管切开④镇静剂及全身支持⑤预防一般感染2020/11/2920诊断及鉴别诊断:伤口处理:切底清创、切底引流,必要时扩创。3(二)气性坏疽由产气荚膜梭菌一类厌氧菌导致的肌肉坏死、毒血症、休克等严重的感染性疾患。此类细菌自然界广泛分布于人畜粪便中,以侵犯失活的组织为主,尤其是有缺氧环境下极易发病。如战伤、地震等病理生理:该菌产生内、外毒素,并分解蛋白产生大量有恶臭之气体,因能分解组织中蛋白质而使肢体恶性水肿。肿胀的组织又使血供进一步障碍,从而恶性循环。临床以大片、大量肌肉坏死为表现。2020/11/2921(二)气性坏疽由产气荚膜梭菌一类厌氧菌导致的肌肉坏死、毒血症诊断:外伤史,尤其是肢体碾压、被埋,污水侵淫;肢体肿胀明显,远端苍白、开放处肌肉发黑,有气体逸出并散发恶臭。实验室RBC骤降,WBC一般在12000~15000/mm3;X-ray示有深部组织有气体,涂片见大量G+杆菌治疗:扩创,截肢,抗感染,抗休克等等注意防止病房污染!!!2020/11/2922诊断:外伤史,尤其是肢体碾压、被埋,污水侵淫;肢体肿胀明显,(一)病因病理复习解剖生理:成人长骨骨髓构成。6岁前后,长骨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转化为黄骨髓,只存在于成人长骨骨干的骨髓腔内。骨折及骨科手术:①严重骨折,失血及失血性休克,静脉压下降;②植入物操作过程中的髓腔压骤升。股骨最常见。软组织损伤:少见。外伤或手术时大量脂肪组织的损伤其他:罕见。第三节脂肪栓塞综合症(fatembolismsyndrom,FES)2020/11/2923(一)病因病理复习解剖生理:成人长骨骨髓构成。6岁前后,长骨(二)诊断病史:创伤所致长管状骨,尤其是股骨的骨折,髋、膝关节置换术。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骨折伴随下列一主征三副征或两主两副即可诊断。①典型的FES:常于48h内出现三项主征:肺部症状:以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发绀为特征,伴有PaO2↓和PCO2↑;神经症状:意识模糊、嗜睡、抽搐、昏迷;皮肤粘膜出血点。2020/11/2924(二)诊断病史:创伤所致长管状骨,尤其是股骨的骨折,髋、膝关几种次要症状:心率>120次/min;体温>39℃;血小板计数<150×109/L;尿或痰中找到脂肪滴;视网膜栓塞;难以解释的红细胞压积降低。②不完全或部分脂肪栓塞综合征:有骨折创伤始,伤后l-6天,可出现轻度发热,心动过速、呼吸快等非特异症状,或仅有轻度至中度低氧血症,而缺少症状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所见,大多数数日而自愈,只有少数发展为脂栓综合征,由于这类患者缺乏明显症状,故易被忽略。③爆发型脂肪栓塞综合征:一般在骨折创伤后立即或12-24小时内突然死亡,有类似急性右心衰或肺梗塞的表现,但很难做出临床诊断,通常最后由尸检证实。2020/11/2925几种次要症状:2020/11/29253.辅助检查①尿常规:脂肪滴出现;②血液检查:Hb降低;PLB减少;ESR增快﹥70mm/h;血清脂肪酶增高;血液检出游离脂滴;血气分析PO2﹤60mmHg。③X光及CT胸部检查:“暴雪征”(在肺野边缘散在的尖端朝内、底朝外的密度增高楔状影。4.鉴别诊断①休克;②颅脑外伤;③挤压综合征;④败血症。2020/11/29263.辅助检查2020/11/2926原发病治疗;休克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手术操作注意。①吸氧必要时气管切开;②脑组织保护,如冰帽;③药物:低分子右旋糖酐;肾上腺皮质激素;抑肽酶;血清蛋白等(三)治疗:预防为主。2020/11/2927原发病治疗;休克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手术操作注意。(三第四节挤压综合征多发生于矿山、建筑行业,自然灾害如地震时也常见。(一)病因病理1.肌肉组织损伤,肌红蛋白分解并入血造成肾损害2.肾脏本身因缺血而功能受损肾衰竭(二)诊断1.病史:严重创伤,尤其是肢体受压时间较长者要警惕该病2020/11/2928第四节挤压综合征多发生于矿山、建筑行业,自然灾2.临床表现:①局部表现:肢体压痕、肿胀、苍白、发硬、边缘水泡②全身表现:⑴休克⑵肌红蛋白尿伤后24h内出现棕红色或褐色尿。专用试纸检测,亦可检测尿隐血,在红细胞极少情况下出现阳性则高度怀疑肌红蛋白尿。⑶高钾血症及所致心率失常K+的心脏毒性⑷酸中毒及肾衰代谢性酸中毒,坏死蛋白阻塞近曲小管,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出现少尿或尿闭2020/11/29292.临床表现:2020/11/29293.临床分级以伤情轻重、受累肌肉量和检验结果Ⅰ级:肌红蛋白尿实验(+),CK但无肾衰竭;Ⅱ级:Ⅰ级伴有Cr(+),BUN(+);少尿,低血容量Ⅲ级:Ⅱ级伴有低血容量休克,且出现无尿,代谢性酸中毒及高血钾(三)防治1,本病重在早发现,早诊断方才能早期治疗;2,对于创伤急救现场可疑肢体受压且时间较长者应高度警惕;3,早期患肢制动尤为必要;4,止血带使用应审慎,碱性饮料如NaCO38g入1000~2000ml水中饮用或静点5%NaCO3100~200ml2020/11/29303.临床分级以伤情轻重、受累肌肉量和检验结果(三)防治1,5,截肢术:适应症:①肢体长时间挤压血供严重障碍或血供不再,预计保肢后患肢亦无功能者;②肌红蛋白已致全身中度者,如肾衰,难以纠正的休克等;③患肢气性坏疽业已发生。6,减张术:可毫不犹豫的施行,进行肌间隔切开减压,切除坏死肌肉。术后处理亦为重要。2020/11/29315,截肢术:2020/11/2931第五节多器官功能衰竭2020/11/2932第五节多器官功能衰竭2020/11/293谢谢!!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学系外科学教研组2011年9月2020/11/2933谢谢!!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学系外科学教研组2020/第四章创伤的并发症

第一节创伤性休克目的和要求:结合复习休克的病理生理对休克的临床有一个完整认识掌握休克的初步判断及及时诊断熟悉休克的初步处理2020/11/2934第四章创伤的并发症

第一节创伤性创伤性休克的定义:机体遭受严重创伤后出现的有效循环血量下降、微循环灌流不足,引起包括心、脑、肺、肾等重要生命器官缺血、缺氧和细胞代谢障碍的临床综合症。【病因分类】1.创伤性低血容量休克:创伤所致大出血和大量体液丢失如:严重的开放性创伤、创伤后内脏破裂、大血管损伤、多发性骨折、大面积烧伤等2.创伤性心源性休克:创伤所致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严重受损,心脏本身遭受创伤功能障碍如:胸部创伤、心脏破裂、血胸、气胸以及血气胸、心包出血等2020/11/2935创伤性休克的定义:机体遭受严重创伤后出现的有效循环血量下降、精品资料36精品资料3你怎么称呼老师?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教师的教鞭“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3743.创伤性血管源性休克:创伤后神经、体液调节紊乱、坏死组织及毒素吸收导致微循环功能障碍,血液滞留于微血管,造成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如挤压伤、大面积烧伤4.创伤性神经源性休克:创伤后剧烈疼痛、过度惊恐引起神经功能紊乱,中枢神经本身创伤而致血管中枢功能失调,血流由于神经调节障碍而淤滞于肢体静脉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如脊髓损伤、肢体离断伤、多发性锐器伤等5.创伤后感染性休克:创伤后并发严重感染、开放性损伤清创不力、机体遭受创伤后抵抗力下降,细菌在创口以及内脏大量繁殖,释放内毒素、外毒素引起神经体液调节失衡如大面积烧伤、肢体脱套伤等2020/11/29383.创伤性血管源性休克:创伤后神经、体液调节紊乱、坏死组织及【病理生理】创伤可以引发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其基本变化是存在体液分布不均。周围血管可以扩张,心排出功能可以正常,甚至会有代偿性增高,而组织灌注压是不足的、细胞处于缺氧状态。

(一)代偿期1.静脉收缩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血管壁α受体周围静脉收缩HRCVP2.血液重新分布α受体分布较多的血管产生收缩皮肤、内脏尤其明显,肝、胰腺、胃肠道血流减少,脾血管强烈收缩,所贮存红细胞进入循环,以上均是满足心、脑、肾的灌流。

2020/11/2939【病理生理】创伤可以引发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其基本变化是存3.血液稀释血容量减少微循环血流量微循环速度毛细血管内压组织液ADHALD水、钠重吸收毛细血管尿量2020/11/29403.血液稀释血容量减少微循环血流量微循环速度毛细血阻力血管:参与调整全身血压和血液分配交换血管:血管内外物质交换容量血管:参与调整回心血量

微循环的组成2020/11/2941阻力血管:参与调整全身血压和血液分配交换血管:血管内外物质交(二)失代偿期小血管尤其是小静脉血管活性物质血流变缓甚至淤滞代偿期时毛细血管床的开放大量血液留存于毛细血管网组织细胞缺氧后果进一步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失代偿的关键是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持续开放而毛细血管后括约肌持续收缩的状态不能逆转。亦即微循环的障碍得不到根本纠正的结果。最后发展至DIC。2020/11/2942(二)失代偿期小血管尤其是小静脉血管活性物质血流变缓甚至淤滞【诊断】1、病史:创伤史尤其是创伤失血史。失血量估计,环境,一般情况等等;2020/11/2943【诊断】1、病史:创伤史尤其是创伤失血史。失血量估计,环境,①意识与表情主要与脑血流灌注有关早期可能出现烦躁、不安继而神志由兴奋转为抑制,表情淡漠、精神萎靡、反应迟钝,最后出现昏迷②皮肤面颊、口唇苍白、发绀,四肢皮肤湿冷③脉搏细数常﹥120次/分,严重及失代偿期可不能扪及脉搏④颈静脉及周围静脉

塌陷或扪不清⑤血压

降低,尤其是脉压差减少⑥微循环观察指压甲床观察,毛细血管充盈度充盈时间⑦呼吸

呼吸困难和发绀,代谢性酸中毒时可出现深快继而深慢⑧尿量是一项简便易行的方法当25ml/h且尿比重增加时提示休克所致肾动脉灌流不足,休克纠正而尿量仍不增加且比重下降时提示肾功能障碍2、临床表现:2020/11/2944①意识与表情主要与脑血流灌注有关早期可能出现烦躁、不安①RBC、Hb、HCT早期均②血乳酸及儿茶酚胺测定前者对休克及预后尤为重要,早期约为2mmol/L,当达到8mmol/L时预后不良;后者反映血管活性物质在休克早期及后期的动态变化值,早期增高,但有一定范围值10~30mg/ml,超过即为休克业已发生,后期超过100mg/ml预示休克不可逆转。③凝血因子测定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浓度④尿常规尿比重、PH值⑤血电解质K+Na+Cl-Ca2+P等⑥ECG了解心肌氧供情况3、实验室检查2020/11/2945①RBC、Hb、HCT早期均3、实验室检查2020/11/①中心静脉压(CVP正常值0.49~0.98kPashock常﹤0.49kPa②心排出量(CO)心脏指数CI,即每分钟排出量/体表面积shock﹤3.2L/(min.m2)shock越久指数越低③休克指数休克指数=脉搏/收缩压0.45~0.5为正常=1为轻度休克,失血20%-30%>1为休克>1.5为严重休克,失血30%-50%>2为重度休克,失血>50%4、其他2020/11/2946①中心静脉压(CVP正常值0.49~0.98kPashoc征象轻度shock中度shock重度shock神志表情

清醒,稍激动

烦渴呼吸急促淡漠、反应迟钝、意识模糊甚至昏迷SBP(mmHg)

稍高、正常或稍低80±50±或不能测得脉压(mmHg)

缩小,约20~30明显缩小,约10~20明显缩小,﹤10或不易测得脉率(次/分)稍快120±﹥120或模糊不清肢端温度无变化或稍冷肢端厥冷厥冷范围扩大粗略血容量减少程度

20%±35%±﹥45%(占全身血容量%)5、休克判断

根据临床表现、检体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对休克及严重程度作出正确判断通过征象判断休克程度表2020/11/2947征象轻度shock中度shock重度shock神志表情6、创伤性休克与其他类型休克的鉴别指标创伤性shock感染性shock心源性shock神经源性shock伤后出现的早晚早晚晚早BPCVP或正常有效循环血量正常或正常或正常对输血反应良好一般不良一般不良良好动脉血氧分压初期晚期正常动脉血乳酸盐﹥2mEq/L2020/11/29486、创伤性休克与其他类型休克的鉴别指标【治疗】1、控制活动性出血2、输液输血①输液剂选择最佳方式测定CVP,亦可测定HCT、血PH值;原则是先液体后血液②方式及速度需要多少补充多少晶—胶比一般为2:13、酸碱平衡的纠正及电解质补充以测定值为参考4、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酚妥拉明等5、脏器功能保护①心肌活性药物洋地黄类②肺功能保护不宜使用纯氧③肾功能利尿剂使用2020/11/2949【治疗】1、控制活动性出血2020/11/2916其他措施:①肾上腺皮质激素冲击疗法②能量液体GIK能量合剂③预防感染及抗感染④止痛剂⑤钙剂2020/11/2950其他措施:2020/11/2917第二节创伤后特异性感染(一)破伤风病理生理及临床:由破伤风杆菌(革兰氏阳性杆菌)产生的具有神经亲和的外毒素即痉挛毒素所致。多见于开放性伤口,细菌繁殖后产生毒素入血,附着于血清蛋白达脊髓灰质或/脑干的运动核,结合于灰质中的神经节苷脂上,抑制性神经递质不能释放,造成特异性横纹肌紧张收缩或阵发性痉挛。潜伏期约6~10天。也有个案报道数年者或短于24小时者。①外伤史②前驱症状一般症状、咀嚼无力,肌肉牵拉感等,此时并无特异性2020/11/2951第二节创伤后特异性感染(一)破伤风病理生理及临床:由破③随病程进展而加重痉挛加重,大汗淋漓,呼吸困难,苦笑面容、流涎或吐白沫,牙关紧闭,头后仰甚至角弓反张,手足抽搐等等④因膈肌痉挛而肺不张,严重者窒息,关节脱臼,肌肉撕裂⑤死亡率极高20~40%,后遗症也治疗困难如激动、失眠肌痉挛体位性低血压等等角弓反张2020/11/2952③随病程进展而加重痉挛加重,大汗淋漓,呼吸困难,苦笑面容诊断及鉴别诊断:外伤史,尤其是田间地头劳作者;典型临床表现,实际上出现典型临床表现多属晚期,这要求我们第一要警惕破伤风的发病,尤其要预防性使用抗毒素。化脓性脑膜炎,狂犬病应与之鉴别。伤口处理:切底清创、切底引流,必要时扩创。3%H2O2的使用破伤风抗毒血清的应用:①1Day2~5万IU+5%GS500mlIVgtt以后每天1~2万IUim共4~6Day②人血破伤风免疫球蛋白3000~10000Uim③气管切开④镇静剂及全身支持⑤预防一般感染2020/11/2953诊断及鉴别诊断:伤口处理:切底清创、切底引流,必要时扩创。3(二)气性坏疽由产气荚膜梭菌一类厌氧菌导致的肌肉坏死、毒血症、休克等严重的感染性疾患。此类细菌自然界广泛分布于人畜粪便中,以侵犯失活的组织为主,尤其是有缺氧环境下极易发病。如战伤、地震等病理生理:该菌产生内、外毒素,并分解蛋白产生大量有恶臭之气体,因能分解组织中蛋白质而使肢体恶性水肿。肿胀的组织又使血供进一步障碍,从而恶性循环。临床以大片、大量肌肉坏死为表现。2020/11/2954(二)气性坏疽由产气荚膜梭菌一类厌氧菌导致的肌肉坏死、毒血症诊断:外伤史,尤其是肢体碾压、被埋,污水侵淫;肢体肿胀明显,远端苍白、开放处肌肉发黑,有气体逸出并散发恶臭。实验室RBC骤降,WBC一般在12000~15000/mm3;X-ray示有深部组织有气体,涂片见大量G+杆菌治疗:扩创,截肢,抗感染,抗休克等等注意防止病房污染!!!2020/11/2955诊断:外伤史,尤其是肢体碾压、被埋,污水侵淫;肢体肿胀明显,(一)病因病理复习解剖生理:成人长骨骨髓构成。6岁前后,长骨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转化为黄骨髓,只存在于成人长骨骨干的骨髓腔内。骨折及骨科手术:①严重骨折,失血及失血性休克,静脉压下降;②植入物操作过程中的髓腔压骤升。股骨最常见。软组织损伤:少见。外伤或手术时大量脂肪组织的损伤其他:罕见。第三节脂肪栓塞综合症(fatembolismsyndrom,FES)2020/11/2956(一)病因病理复习解剖生理:成人长骨骨髓构成。6岁前后,长骨(二)诊断病史:创伤所致长管状骨,尤其是股骨的骨折,髋、膝关节置换术。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骨折伴随下列一主征三副征或两主两副即可诊断。①典型的FES:常于48h内出现三项主征:肺部症状:以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发绀为特征,伴有PaO2↓和PCO2↑;神经症状:意识模糊、嗜睡、抽搐、昏迷;皮肤粘膜出血点。2020/11/2957(二)诊断病史:创伤所致长管状骨,尤其是股骨的骨折,髋、膝关几种次要症状:心率>120次/min;体温>39℃;血小板计数<150×109/L;尿或痰中找到脂肪滴;视网膜栓塞;难以解释的红细胞压积降低。②不完全或部分脂肪栓塞综合征:有骨折创伤始,伤后l-6天,可出现轻度发热,心动过速、呼吸快等非特异症状,或仅有轻度至中度低氧血症,而缺少症状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所见,大多数数日而自愈,只有少数发展为脂栓综合征,由于这类患者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