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相互作用与物体平衡专题二相互作用与物体平衡考点内容要求热点1.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Ⅰ1.力学部分三种不同性质的力一直是高考常考内容.2.本专题的高考热点主要有两个:一是与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的问题;二是共点力的平衡问题.3.本专题的知识点常常与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等内容综合考查,单独考查本专题内容时常以选择题为主,难度不大,而且命题多与体育运动、娱乐活动、生活、生产等相联系.4.本专题备考策略:受力分析是物理学的基础,复习时要强化对受力分析的训练;摩擦力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要知道如何判断它的产生条件、方向;力的合成与分解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基础,应熟练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和正交分解法.2.形变、弹性、胡克定律Ⅰ3.矢量和标量Ⅰ4.力的合成与分解Ⅱ5.共点力的平衡Ⅱ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考点内容要求热点1.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Ⅰ1.力学部分三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一、重力吸引mg1.定义:由于地球的____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大小:G=____________.竖直向下水平面向下3.方向:________________,即垂直于____________.4.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形状质量分布
(1)物体的重心与它的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有关.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2)质量分布均匀且有规则几何外形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______________.几何中心5.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重力是万有引力的__________,粗略计算时可认为两者大小相等.分力一、重力吸引mg1.定义:由于地球的____________【基础检测】1.下列关于重力和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
B.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
C.用细线将重物悬挂起来,静止时物体的重心一定在悬线所在的直线上
D.重心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故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答案:C【基础检测】1.下列关于重力和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二、形变和弹力完全恢复原状弹性形变
1.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物体能够______________的形变. 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____________而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3.弹力产生的条件直接接触弹性形变(1)两物体____________.(2)接触处发生____________.二、形变和弹力完全恢复原状弹性形变 1.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4.弹力方向的判断绳收缩受力受力
(1)细绳的拉力方向一定沿绳指向__________的方向. (2)接触平面上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接触平面指向______物体. (3)两球面接触处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两球面的公切面指向________物体. (4)杆的弹力可沿杆,也可不沿杆,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弹簧的弹力: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遵循胡克定律,公式为F=___________,式中的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形变量(并非原长或总长).kx4.弹力方向的判断绳收缩受力受力 (1)细绳的拉力方向一定沿
【基础检测】
2.(多选)如图2-1-1所示,一倾角为45°的斜面固定于墙角,为使一光滑的铁球静止于图示位置,需加一水平力F,且F通过球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球一定受墙水平向左的弹力B.铁球可能受墙水平向左的弹力C.铁球一定受垂直斜面向上的弹力图2-1-1D.铁球可能受垂直斜面向上的弹力答案:BC 【基础检测】过球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球一定受墙水三、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1.滑动摩擦力相对滑动相对滑动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__________时,在物体之间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作用力. (2)产生条件(缺一不可):两物体相互接触并挤压(有弹力);接触面粗糙;两物体间有______________. (3)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即f=_______.μ叫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有关. (4)方向:与物体____________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无关.μFN材料粗糙程度相对滑动三、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1.滑动摩擦力相对滑动相对滑动 (12.静摩擦力相对滑动趋势相对滑动趋势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__________________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趋势的力. (2)产生条件(缺一不可):两物体相互接触并挤压(有弹力);接触面粗糙;两物体间有__________________. (3)大小:物体间的静摩擦力大小可以改变(两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弹力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其他外力的变化而变化. (4)方向:跟物体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相反,并且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平行(或相切).相对滑动趋势2.静摩擦力相对滑动趋势相对滑动趋势 (1)定义:两个相互
(5)最大静摩擦力fmax:静摩擦力有一个__________,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刚要滑动时所需要的沿相对滑动趋势方向的外力.静摩擦力的大小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实际中,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一般情况下,可近似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最大值0<f≤fmax (5)最大静摩擦力fmax:静摩擦力有一个_______
【基础检测】
3.(2016年北京朝阳区二模)如图2-1-2所示,质量为10kg的物体A拴在一个被水平拉伸的弹簧一端,弹簧的拉力为5N时,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若小车以1m/s2
的加速度向右运动后,则(g=10m/s2)()A.物体A相对小车向右运动B.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减小图2-1-2C.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D.物体A受到的弹簧拉力增大 【基础检测】则(g=10m/s2)()A.物体A相对
解析:由题意得物体A与平板车的上表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5N,F合=ma=10N,可知此时平板车对物体A的摩擦力为5N,方向向右,且为静摩擦力,所以物体A相对于车仍然静止,故A错误;
F合=ma=10N,此时平板车对物体A的摩擦力为5N,方向向右,所以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故B错误,C正确;物体A相对于车仍然静止,所以受到的弹簧的拉力大小不变,故D错误.答案:C 解析:由题意得物体A与平板车的上表面间的最大静摩擦答案》》》考点1对重力的理解⊙重点归纳同一物体在两极处,所受重力最大,大小等于万有引力;在赤道上,所受的重力最小.》》》考点1对重力的理解同一物体在两极处,所受重力最大,【考点练透】1.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受重力作用
B.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
C.地面上的物体在赤道上受的重力最小
D.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弹簧秤的示数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解析:任何物体均受重力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A、B均错误;地面上的物体在赤道上受到的重力最小,C正确;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秤的示数才等于悬挂的物体的重力大小,D错误.
答案:C【考点练透】1.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考点2弹力的分析与计算⊙重点归纳1.弹力有无的判断(1)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且发生明显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2)假设法:当对一些微小形变难以直接判断时,可假设有弹力存在,看是否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撤物法: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某一物体撤离,看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能保持原来的状态.
(4)状态法: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列方程求解,如由此方法计算出以加速度a=g下降的升降机对底板上的物体无弹力作用.》》》考点2弹力的分析与计算1.弹力有无的判断(1)根据2.弹力方向的确定2.弹力方向的确定
⊙典例剖析 例1:如图2-1-3所示,在甲图中悬挂小球的细线处于竖直状态,在乙图中悬线与竖直方向成α角,在丙图和丁图中都是一支持面水平,另一面倾斜,且各面都光滑.各图中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小球与斜面之间存在弹力的是(
图2-1-3A.甲B.乙C.丙D.丁 ⊙典例剖析)止状态.则小球与斜面之间存在弹力的是(A.甲B
思维点拨:判断斜面对小球是否存在弹力,可用“撤物法”,若去掉斜面后物体仍能保持原来的状态,则斜面对小球无弹力作用,否则小球受斜面的弹力作用.
解析:在图甲中,若小球与斜面间有弹力,则其必沿垂直斜面方向,而小球所受重力竖直向下,悬线中拉力必竖直向上,此时小球所受3个力的合力不为零,与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相悖,故此时球与斜面间无弹力作用.图乙中,若球与斜面间无弹力作用,则小球仅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沿线方向的拉力,而此两力不在一条直线上,小球不能处于静止状态,故小球与斜面间有 思维点拨:判断斜面对小球是否存在弹力,可用“撤物 解析:在弹力.在图丙、丁中,小球受力如图2-1-4戊、己中的实线所示,若小球与斜面之间有弹力的作用(如戊、己中的虚线所示),则小球无法保持平衡,故小球与斜面间无弹力作用.
图2-1-4答案:B弹力.在图丙、丁中,小球受力如图2-1-4戊、己中的实线
备考策略:判断有无弹力,主要看有没有发生弹性形变,但很多弹性形变是微小形变,无法直接观察到,所以很多情况要间接判断,如“假设法”“撤离法”“平衡法”等,在物理学习中,常常用间接的方法处理物理问题. 备考策略:判断有无弹力,主要看有没有发生弹性形变,
【考点练透】
2.如图2-1-5所示,图中所有的球都是相同的,且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甲球放在光滑斜面和光滑水平面之间,乙球与其右侧的球相互接触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丙球与其右侧的球放在另一个大的光滑球壳内部并相互接触,丁球是一足球,一学生将足球踢向斜台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这四个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B.乙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C.丙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D.丁球(足球)与斜台作用时斜台给足球的弹力方向先沿v1
的方向后沿v2的方向图2-1-5 【考点练透】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球受到两个弹力
解析:对甲、乙、丙三球运用假设法和平衡法,假设甲球受斜面的弹力,则甲球就不能平衡了,假设乙球受右面球的弹力,乙球将向左运动,假设丙球不受右侧球的弹力则丙球将向右下方滚动,故A、B均错误,C正确;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故D错误.答案:C 解析:对甲、乙、丙三球运用假设法和平衡法,假设甲球答案:C》》》考点3弹力的分析与计算⊙重点归纳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然后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弹力.》》》考点3弹力的分析与计算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然后根据
例2:如图2-1-6所示,两个弹簧的质量不计,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它们一端固定在质量为m的物体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Q、P上,当物体平衡时上面的弹簧处于原长,若把固定的物体换为质量为2m的物体(弹簧的长度不变,且弹簧均在弹性限度内),当物体再次平衡时,物体比第一次平衡时的位置)下降了x,则x为(
图2-1-6 例2:如图2-1-6所示,两个弹簧的质量不计,劲度系拉伸x,平衡时有k1(x1+x)+k2x-2mg=0,联立解得x=
解析:物体质量为m时,上面的弹簧处于原长,由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下面的弹簧一定对物体有向上的支持力,因此下面的弹簧被压缩x1,由平衡条件得
k1x1-mg=0.换成质量为2m的物体后,下面的弹簧将进一步压缩x,同时上面的弹簧被
mgk1+k2.答案:A拉伸x,平衡时有k1(x1+x)+k2x-2mg=0,联立备考策略:弹簧类弹力的计算要点是弹簧形变量的确定,思维程序为:
(1)恢复弹簧的原长确定弹簧处于原长时端点的位置;
(2)判断弹簧的形变形式和形变量:从弹簧端点的实际位置与弹簧处于原长时端点的位置对比判断弹簧的形变形式和形变量x,并由形变形式判断弹力的方向;(3)由胡克定律计算弹力的大小.备考策略:弹簧类弹力的计算要点是弹簧形变量的确定,思维程序为
【考点练透】
3.一轻弹簧两端分别连接物体甲、乙,在水平力作用下共同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如图2-1-7所示,在水平面上时,力为F1,弹簧长为L1,在斜面上时,力为F2,弹簧长为L2,已知甲、乙两物体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轻弹簧的原长为()图2-1-7 【考点练透】()图2-1-7k(L1-L0)=
解析:设物体甲、乙的质量分别为m1、m2,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弹簧原长为L0,在水平面上时,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有①F1-μ(m1+m2)g=(m1+m2)a隔离甲物体有②k(L1-L0)-μm1g=m1a联立①②解得
m1m1+m2F1
③k(L1-L0)= 解析:设物体甲、乙的质量分别为m1、mk(L2-L0)=同理可得
m1m1+m2F2
④联立③④可得轻弹簧的原长为L0=F2L1-F1L2
F2-F1,C正确.答案:Ck(L2-L0)=同理可得 m1F2④联立③④可得》》》考点4摩擦力的分析和计算⊙重点归纳1.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三种方法(1)假设法利用假设法判断的思维程序如下:》》》考点4摩擦力的分析和计算1.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2)运动状态法
此法关键是先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平衡或求出加速度),再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F=ma)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3)牛顿第三定律法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2)运动状态法 此法关键是先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平衡或2.摩擦力大小的计算(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利用力的平衡条件来判断其大小.
(2)物体有加速度时,若只有摩擦力,则Ff=ma,例如匀速转动的圆盘上物块靠摩擦力提供向心力产生向心加速度.若除摩擦力外,物体还受其他力,则F合=ma,先求合力再求摩擦力.(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公式f=μFN来计算.2.摩擦力大小的计算(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
⊙典例剖析 例3:(2014年广东广州执信、广雅、六中三校联考)如图2-1-8所示,物体
a、b和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
Fb=5N,Fc=10N分别作用于物体b、c上,a、b和c仍保持静止,以f1、f2、f3分别表示a与b、b与c、c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A.f1=5N,f2=0,f3=5NB.f1=5N,f2=5N,f3=0N图2-1-8C.f1=0N,f2=5N,f3=5ND.f1=0N,f2=10N,f3=5N ⊙典例剖析小,则()A.f1=5N,f2=0,f3=5
思维点拨:判断摩擦力方向和有无的方法:首先将物体进行隔离,然后判断是否有相对滑动或相对滑动的趋势,从而得到所求的摩擦力,必要时也可用假设法求解.
解析:将a进行隔离分析可知,物体a相对物体b没有相对滑动趋势,故a、b间的摩擦力为零.隔离b进行受力分析,可得b、c间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b
的大小,将三个物体看作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相对地面有相对运动的趋势,物体c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f3=Fc-Fb=5N,故C正确.答案:C 思维点拨:判断摩擦力方向和有无的方法:首先将物体进 解析:备考策略:计算摩擦力时的三点注意
(1)首先分清摩擦力的性质,因为只有滑动摩擦力才有公式,静摩擦力通常只能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 (2)公式Ff=μFN中
FN为两接触面间的正压力,与物体的重力没有必然联系,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无关,与接触面积的大小也无关.备考策略:计算摩擦力时的三点注意 (1)首先分清摩擦力的性质
【考点练透】
4.如图2-1-9所示,质量为1kg的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从t=0开始以初速度v0
沿水平地面向右滑行,同时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1N的作用,g取10m/s2,向右为正方向,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图2-1-9 【考点练透】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ACB DAB
解析:从t=0开始以初速度v0
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μmg=0.2×1×10N=2N,方向向左,为负值.当物体的速度减到零时,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m=μmg=2N,因为F<fm,所以物体不能被拉动而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静摩擦力作用,其大小为f=F=1N,方向向右,为正值,根据数学知识得知,A正确.答案:A 解析:从t=0开始以初速度v0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减速
》》》易错点1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例4:(2015年广东仲元中学等七校联考)如图2-1-10所示,《激情爬竿》在春晚受到观众的好评.当杂技演员用双手握住固定在竖直方向的竿匀速攀上和匀速攀下时,他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f1
和f2,那么()A.f1
向下,f2
向上,且f1=f2B.f1
向下,f2
向上,且f1>f2C.f1
向上,f2
向上,且f1=f2D.f1向上,f2向下,且f1=f2图2-1-10 》》》易错点1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别是f1和f2,那
错解分析:认为摩擦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选择A.
正解分析:杂技演员在爬上与爬下的过程中,手与竿保持相对静止,故受到的是静摩擦力的作用,根据重力与摩擦力平衡,可得匀速攀上和匀速攀下时,摩擦力方向均沿竿向上,大小与重力相等,故C正确.答案:C
指点迷津: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与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相反,可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错解分析:认为摩擦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选择A.答案:
【触类旁通】
1.(多选,2016年福建福州格致中学期中)如图2-1-11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着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粗糙斜面匀速上滑,在此过程中斜面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A.无摩擦力B.支持力等于(m+M)g图2-1-11C.支持力为(M+m)g-FsinθD.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Fcosθ答案:CD 【触类旁通】止,则地面对斜面()A.无摩擦力图2-1-1》》》易错点2摩擦力的“突变”问题1.静—静“突变”
物体在摩擦力和其他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其他力的合力发生变化时,如果物体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则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将发生突变.2.静—动“突变”
物体在摩擦力和其他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当其他力变化时,如果物体不能保持静止状态,则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将“突变”成滑动摩擦力.3.动—动“突变”某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滑动的过程中,若突然相对运动方向变了,则滑动摩擦力方向发生“突变”.》》》易错点2摩擦力的“突变”问题 物体在摩擦力和其他力
例5:(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Ⅱ)如图2-1-12所示,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F的作用,F平行于斜面向上.若要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的取值应有一定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F1和F2(F2>0).由此可求出( A.物块的质量
B.斜面的倾角
C.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D.物块对斜面的正压力
)图2-1-12 例5:(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Ⅱ)如图2-1-12
解析:物块受与斜面平行的外力F作用,而在斜面上静止,此时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将随F的变化而变化.设斜面倾角为θ,由平衡条件F1-mgsinθ-Ffmax=0,F2-mgsinθ+Ffmax=0,解得Ffmax=F1-F2
2,故选项C正确.答案:C 解析:物块受与斜面平行的外力F作用,而在斜面上静止,得
【触类旁通】
2.(多选)将力传感器A
固定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测力端通过轻质水平细绳与滑块相连,滑块放在较长的小车上.如图2-1-13甲所示,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接,可获得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一水平轻质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一端连接小车,另一端系沙桶,整个装置开始处于静止状态.在滑块与小车分离前缓慢向沙桶里倒入细沙,力传感器采集的F-t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触类旁通】沙桶里倒入细沙,力传感器采集的F-t图象如乙
甲
图2-1-13A.2.5s前小车做变加速直线运动B.2.5s后小车做变加速直线运动C.2.5s前小车所受摩擦力不变D.2.5s后小车所受摩擦力不变乙 甲
解析:由题图乙可知,在F的变化阶段,沙桶质量在由小变大,滑块与小车之间没有相对滑动,属于静摩擦力,所以2.5s前,小车、滑块均静止,A错误.2.5s后小车受恒定摩擦力,但是外力增加,因此做变加速直线运动,B正确.根据上述分析,2.5s前滑块受静摩擦力,且静摩擦力在变化,2.5s后受滑动摩擦力,且大小不变,故D正确.答案:BD 解析:由题图乙可知,在F的变化阶段,沙桶质量在由小答案部编本语文,部编本初中语文,部编本小学语文,部编本语文课件,部编本语文试卷,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小学试卷小学英语试卷,小学数学试卷,小学英语试卷,初中语文数学化学,政治历史,科学课件,试卷温:语文教材的总主编和主要编写人员是全国申报遴选、教育部聘任的,编写组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一是学科专家,包括一些大学教授、作家和诗人,二是优秀的教研员和教师,三是人教社的编辑。前后参加编写组的有60多人,另外还有外围的各学科的咨询专家、学者,人数就更多了。“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从2012年3月8日正式启动,到现在4年多了。以往教材编制都由出版社来实施,请个主编,搭起班子,最多也就用一二年。教材编写经过复杂的程序,包括确定大纲和体例框架、拟定样张、选文、进入具体编写等。起始年级初稿出来后,先后经过14轮评审,还请100名基层的特级教师提意见,最后才提交给教育部。提升。仅做学习交流,谢谢!部编本语文,部编本初中语文,部编本小学语文,部编本语文课件,部编本语文试卷,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小学试卷小学英语试卷,小学数学试卷,小学英语试卷,初中语文数学化学,政治历史,科学课件,试卷温:语文教材的总主编和主要编写人员是全国申报遴选、教育部聘任的,编写组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一是学科专家,包括一些大学教授、作家和诗人,二是优秀的教研员和教师,三是人教社的编辑。前后参加编写组的有60多人,另外还有外围的各学科的咨询专家、学者,人数就更多了。“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从2012年3月8日正式启动,到现在4年多了。以往教材编制都由出版社来实施,请个主编,搭起班子,最多也就用一二年。教材编写经过复杂的程序,包括确定大纲和体例框架、拟定样张、选文、进入具体编写等。起始年级初稿出来后,先后经过14轮评审,还请100名基层的特级教师提意见,最后才提交给教育部。提升。仅做学习交流,谢谢!语文:初一新生使用的是教育部编写的教材,也称“部编”教材。“部编本”是指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部编本”除了语文,还有德育和历史。现有的语文教材,小学有12种版本,初中有8种版本。这些版本现在也都做了修订,和“部编本”一同投入使用。“部编本”取代原来人教版,覆盖面比较广,小学约占50%,初中约占60%。今秋,小学一年级新生使用的是语文出版社的修订版教材,还是先学拼音,后学识字。政治:小学一年级学生使用的教材有两个版本,小学一年级和初一的政治教材不再叫《思想品德》,改名为《道德与法治》。历史:初一新生使用华师大版教材。历史教材最大的变化是不再按科技、思想、文化等专题进行内容设置,而是以时间为主线,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进行设置。关于部编版,你知道多少?为什么要改版?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一新教材的五个变化一、入学以后先学一部分常用字,再开始学拼音。汉字是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但拼音作为一个符号,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接触、使用都很少,教学顺序换一换,其实是更关注孩子们的需求了。先学一部分常用常见字,就是把孩子的生活、经历融入到学习中。二、第一册识字量减少,由400字减少到300字。第一单元先学40个常用字,比如“地”字,对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在童话书、绘本里可以看到,电视新闻里也有。而在以前,课文选用的一些结构简单的独体字,比如“叉”字,结构比较简单,但日常生活中用得不算多。新教材中,增大了常用常见字的比重,减少了一些和孩子生活联系不太紧密的汉字。三、新增“快乐阅读吧”栏目,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教材第一单元的入学教育中,有一幅图是孩子们一起讨论《西游记》等故事,看得出来,语文学习越来越重视孩子的阅读表达,通过读故事、演故事、看故事等,提升阅读能力。入学教育中第一次提出阅读教育,把阅读习惯提升到和识字、写字同等重要的地位。四、新增“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课外阅读。有家长担心会不会增加家长负担,其实这个“大人”包含很多意思,可以是老师、爸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也可以是邻居家的小姐姐等。每个人讲述一个故事,表达是不一样的,有人比较精炼,有人比较口语化,儿童听到的故事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语文素养。五、语文园地里,新增一个“书写提示”的栏目。写字是有规律的,一部分字有自己的写法,笔顺都有自己的规则,新教材要求写字的时候,就要了解一些字的写法。现在信息技术发展很快,孩子并不是只会打字就可以,写字也不能弱化。二为什么要先识字后学拼音?一位语文教研员说,孩子学语文是母语教育,他们在生活中已经认了很多字了,一年级的识字课可以和他们之前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原先先拼音后识字,很多孩子觉得枯燥,学的时候感受不到拼音的用处。如果先接触汉字,小朋友在学拼音的过程中会觉得拼音是有用的,学好拼音是为了认识更多的汉字。还有一位小学语文老师说:“我刚刚教完一年级语文,先学拼音再识字,刚进校门的孩子上来就学,压力会比较大,很多孩子有挫败感,家长甚至很焦急。现在让一年级的孩子们先认简单的字,可以让刚入学的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消除他们害怕甚至恐惧心理。我看了一下网上的新教材,字都比较简单,很多小朋友都认识。”语文:初一新生使用的是教育部编写的教材,也称“部编”教材。“部编本”是指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部编本”除了语文,还有德育和历史。现有的语文教材,小学有12种版本,初中有8种版本。这些版本现在也都做了修订,和“部编本”一同投入使用。“部编本”取代原来人教版,覆盖面比较广,小学约占50%,初中约占60%。今秋,小学一年级新生使用的是语文出版社的修订版教材,还是先学拼音,后学识字。政治:小学一年级学生使用的教材有两个版本,小学一年级和初一的政治教材不再叫《思想品德》,改名为《道德与法治》。历史:初一新生使用华师大版教材。历史教材最大的变化是不再按科技、思想、文化等专题进行内容设置,而是以时间为主线,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进行设置。关于部编版,你知道多少?为什么要改版?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一新教材的五个变化一、入学以后先学一部分常用字,再开始学拼音。汉字是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但拼音作为一个符号,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接触、使用都很少,教学顺序换一换,其实是更关注孩子们的需求了。先学一部分常用常见字,就是把孩子的生活、经历融入到学习中。二、第一册识字量减少,由400字减少到300字。第一单元先学40个常用字,比如“地”字,对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在童话书、绘本里可以看到,电视新闻里也有。而在以前,课文选用的一些结构简单的独体字,比如“叉”字,结构比较简单,但日常生活中用得不算多。新教材中,增大了常用常见字的比重,减少了一些和孩子生活联系不太紧密的汉字。三、新增“快乐阅读吧”栏目,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教材第一单元的入学教育中,有一幅图是孩子们一起讨论《西游记》等故事,看得出来,语文学习越来越重视孩子的阅读表达,通过读故事、演故事、看故事等,提升阅读能力。入学教育中第一次提出阅读教育,把阅读习惯提升到和识字、写字同等重要的地位。四、新增“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课外阅读。有家长担心会不会增加家长负担,其实这个“大人”包含很多意思,可以是老师、爸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也可以是邻居家的小姐姐等。每个人讲述一个故事,表达是不一样的,有人比较精炼,有人比较口语化,儿童听到的故事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语文素养。五、语文园地里,新增一个“书写提示”的栏目。写字是有规律的,一部分字有自己的写法,笔顺都有自己的规则,新教材要求写字的时候,就要了解一些字的写法。现在信息技术发展很快,孩子并不是只会打字就可以,写字也不能弱化。二为什么要先识字后学拼音?一位语文教研员说,孩子学语文是母语教育,他们在生活中已经认了很多字了,一年级的识字课可以和他们之前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原先先拼音后识字,很多孩子觉得枯燥,学的时候感受不到拼音的用处。如果先接触汉字,小朋友在学拼音的过程中会觉得拼音是有用的,学好拼音是为了认识更多的汉字。还有一位小学语文老师说:“我刚刚教完一年级语文,先学拼音再识字,刚进校门的孩子上来就学,压力会比较大,很多孩子有挫败感,家长甚至很焦急。现在让一年级的孩子们先认简单的字,可以让刚入学的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消除他们害怕甚至恐惧心理。我看了一下网上的新教材,字都比较简单,很多小朋友都认识。”部编本语文,部编本初中语文,部编本小学语文,部编本语文课件,专题二相互作用与物体平衡专题二相互作用与物体平衡考点内容要求热点1.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Ⅰ1.力学部分三种不同性质的力一直是高考常考内容.2.本专题的高考热点主要有两个:一是与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的问题;二是共点力的平衡问题.3.本专题的知识点常常与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等内容综合考查,单独考查本专题内容时常以选择题为主,难度不大,而且命题多与体育运动、娱乐活动、生活、生产等相联系.4.本专题备考策略:受力分析是物理学的基础,复习时要强化对受力分析的训练;摩擦力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要知道如何判断它的产生条件、方向;力的合成与分解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基础,应熟练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和正交分解法.2.形变、弹性、胡克定律Ⅰ3.矢量和标量Ⅰ4.力的合成与分解Ⅱ5.共点力的平衡Ⅱ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考点内容要求热点1.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Ⅰ1.力学部分三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一、重力吸引mg1.定义:由于地球的____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大小:G=____________.竖直向下水平面向下3.方向:________________,即垂直于____________.4.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形状质量分布
(1)物体的重心与它的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有关.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2)质量分布均匀且有规则几何外形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______________.几何中心5.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重力是万有引力的__________,粗略计算时可认为两者大小相等.分力一、重力吸引mg1.定义:由于地球的____________【基础检测】1.下列关于重力和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
B.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
C.用细线将重物悬挂起来,静止时物体的重心一定在悬线所在的直线上
D.重心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故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答案:C【基础检测】1.下列关于重力和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二、形变和弹力完全恢复原状弹性形变
1.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物体能够______________的形变. 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____________而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3.弹力产生的条件直接接触弹性形变(1)两物体____________.(2)接触处发生____________.二、形变和弹力完全恢复原状弹性形变 1.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4.弹力方向的判断绳收缩受力受力
(1)细绳的拉力方向一定沿绳指向__________的方向. (2)接触平面上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接触平面指向______物体. (3)两球面接触处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两球面的公切面指向________物体. (4)杆的弹力可沿杆,也可不沿杆,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弹簧的弹力: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遵循胡克定律,公式为F=___________,式中的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形变量(并非原长或总长).kx4.弹力方向的判断绳收缩受力受力 (1)细绳的拉力方向一定沿
【基础检测】
2.(多选)如图2-1-1所示,一倾角为45°的斜面固定于墙角,为使一光滑的铁球静止于图示位置,需加一水平力F,且F通过球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球一定受墙水平向左的弹力B.铁球可能受墙水平向左的弹力C.铁球一定受垂直斜面向上的弹力图2-1-1D.铁球可能受垂直斜面向上的弹力答案:BC 【基础检测】过球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球一定受墙水三、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1.滑动摩擦力相对滑动相对滑动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__________时,在物体之间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作用力. (2)产生条件(缺一不可):两物体相互接触并挤压(有弹力);接触面粗糙;两物体间有______________. (3)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即f=_______.μ叫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有关. (4)方向:与物体____________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无关.μFN材料粗糙程度相对滑动三、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1.滑动摩擦力相对滑动相对滑动 (12.静摩擦力相对滑动趋势相对滑动趋势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__________________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趋势的力. (2)产生条件(缺一不可):两物体相互接触并挤压(有弹力);接触面粗糙;两物体间有__________________. (3)大小:物体间的静摩擦力大小可以改变(两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弹力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其他外力的变化而变化. (4)方向:跟物体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相反,并且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平行(或相切).相对滑动趋势2.静摩擦力相对滑动趋势相对滑动趋势 (1)定义:两个相互
(5)最大静摩擦力fmax:静摩擦力有一个__________,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刚要滑动时所需要的沿相对滑动趋势方向的外力.静摩擦力的大小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实际中,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一般情况下,可近似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最大值0<f≤fmax (5)最大静摩擦力fmax:静摩擦力有一个_______
【基础检测】
3.(2016年北京朝阳区二模)如图2-1-2所示,质量为10kg的物体A拴在一个被水平拉伸的弹簧一端,弹簧的拉力为5N时,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若小车以1m/s2
的加速度向右运动后,则(g=10m/s2)()A.物体A相对小车向右运动B.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减小图2-1-2C.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D.物体A受到的弹簧拉力增大 【基础检测】则(g=10m/s2)()A.物体A相对
解析:由题意得物体A与平板车的上表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5N,F合=ma=10N,可知此时平板车对物体A的摩擦力为5N,方向向右,且为静摩擦力,所以物体A相对于车仍然静止,故A错误;
F合=ma=10N,此时平板车对物体A的摩擦力为5N,方向向右,所以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故B错误,C正确;物体A相对于车仍然静止,所以受到的弹簧的拉力大小不变,故D错误.答案:C 解析:由题意得物体A与平板车的上表面间的最大静摩擦答案》》》考点1对重力的理解⊙重点归纳同一物体在两极处,所受重力最大,大小等于万有引力;在赤道上,所受的重力最小.》》》考点1对重力的理解同一物体在两极处,所受重力最大,【考点练透】1.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受重力作用
B.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
C.地面上的物体在赤道上受的重力最小
D.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弹簧秤的示数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解析:任何物体均受重力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A、B均错误;地面上的物体在赤道上受到的重力最小,C正确;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秤的示数才等于悬挂的物体的重力大小,D错误.
答案:C【考点练透】1.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考点2弹力的分析与计算⊙重点归纳1.弹力有无的判断(1)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且发生明显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2)假设法:当对一些微小形变难以直接判断时,可假设有弹力存在,看是否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撤物法: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某一物体撤离,看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能保持原来的状态.
(4)状态法: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列方程求解,如由此方法计算出以加速度a=g下降的升降机对底板上的物体无弹力作用.》》》考点2弹力的分析与计算1.弹力有无的判断(1)根据2.弹力方向的确定2.弹力方向的确定
⊙典例剖析 例1:如图2-1-3所示,在甲图中悬挂小球的细线处于竖直状态,在乙图中悬线与竖直方向成α角,在丙图和丁图中都是一支持面水平,另一面倾斜,且各面都光滑.各图中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小球与斜面之间存在弹力的是(
图2-1-3A.甲B.乙C.丙D.丁 ⊙典例剖析)止状态.则小球与斜面之间存在弹力的是(A.甲B
思维点拨:判断斜面对小球是否存在弹力,可用“撤物法”,若去掉斜面后物体仍能保持原来的状态,则斜面对小球无弹力作用,否则小球受斜面的弹力作用.
解析:在图甲中,若小球与斜面间有弹力,则其必沿垂直斜面方向,而小球所受重力竖直向下,悬线中拉力必竖直向上,此时小球所受3个力的合力不为零,与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相悖,故此时球与斜面间无弹力作用.图乙中,若球与斜面间无弹力作用,则小球仅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沿线方向的拉力,而此两力不在一条直线上,小球不能处于静止状态,故小球与斜面间有 思维点拨:判断斜面对小球是否存在弹力,可用“撤物 解析:在弹力.在图丙、丁中,小球受力如图2-1-4戊、己中的实线所示,若小球与斜面之间有弹力的作用(如戊、己中的虚线所示),则小球无法保持平衡,故小球与斜面间无弹力作用.
图2-1-4答案:B弹力.在图丙、丁中,小球受力如图2-1-4戊、己中的实线
备考策略:判断有无弹力,主要看有没有发生弹性形变,但很多弹性形变是微小形变,无法直接观察到,所以很多情况要间接判断,如“假设法”“撤离法”“平衡法”等,在物理学习中,常常用间接的方法处理物理问题. 备考策略:判断有无弹力,主要看有没有发生弹性形变,
【考点练透】
2.如图2-1-5所示,图中所有的球都是相同的,且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甲球放在光滑斜面和光滑水平面之间,乙球与其右侧的球相互接触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丙球与其右侧的球放在另一个大的光滑球壳内部并相互接触,丁球是一足球,一学生将足球踢向斜台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这四个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B.乙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C.丙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D.丁球(足球)与斜台作用时斜台给足球的弹力方向先沿v1
的方向后沿v2的方向图2-1-5 【考点练透】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球受到两个弹力
解析:对甲、乙、丙三球运用假设法和平衡法,假设甲球受斜面的弹力,则甲球就不能平衡了,假设乙球受右面球的弹力,乙球将向左运动,假设丙球不受右侧球的弹力则丙球将向右下方滚动,故A、B均错误,C正确;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故D错误.答案:C 解析:对甲、乙、丙三球运用假设法和平衡法,假设甲球答案:C》》》考点3弹力的分析与计算⊙重点归纳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然后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弹力.》》》考点3弹力的分析与计算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然后根据
例2:如图2-1-6所示,两个弹簧的质量不计,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它们一端固定在质量为m的物体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Q、P上,当物体平衡时上面的弹簧处于原长,若把固定的物体换为质量为2m的物体(弹簧的长度不变,且弹簧均在弹性限度内),当物体再次平衡时,物体比第一次平衡时的位置)下降了x,则x为(
图2-1-6 例2:如图2-1-6所示,两个弹簧的质量不计,劲度系拉伸x,平衡时有k1(x1+x)+k2x-2mg=0,联立解得x=
解析:物体质量为m时,上面的弹簧处于原长,由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下面的弹簧一定对物体有向上的支持力,因此下面的弹簧被压缩x1,由平衡条件得
k1x1-mg=0.换成质量为2m的物体后,下面的弹簧将进一步压缩x,同时上面的弹簧被
mgk1+k2.答案:A拉伸x,平衡时有k1(x1+x)+k2x-2mg=0,联立备考策略:弹簧类弹力的计算要点是弹簧形变量的确定,思维程序为:
(1)恢复弹簧的原长确定弹簧处于原长时端点的位置;
(2)判断弹簧的形变形式和形变量:从弹簧端点的实际位置与弹簧处于原长时端点的位置对比判断弹簧的形变形式和形变量x,并由形变形式判断弹力的方向;(3)由胡克定律计算弹力的大小.备考策略:弹簧类弹力的计算要点是弹簧形变量的确定,思维程序为
【考点练透】
3.一轻弹簧两端分别连接物体甲、乙,在水平力作用下共同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如图2-1-7所示,在水平面上时,力为F1,弹簧长为L1,在斜面上时,力为F2,弹簧长为L2,已知甲、乙两物体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轻弹簧的原长为()图2-1-7 【考点练透】()图2-1-7k(L1-L0)=
解析:设物体甲、乙的质量分别为m1、m2,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弹簧原长为L0,在水平面上时,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有①F1-μ(m1+m2)g=(m1+m2)a隔离甲物体有②k(L1-L0)-μm1g=m1a联立①②解得
m1m1+m2F1
③k(L1-L0)= 解析:设物体甲、乙的质量分别为m1、mk(L2-L0)=同理可得
m1m1+m2F2
④联立③④可得轻弹簧的原长为L0=F2L1-F1L2
F2-F1,C正确.答案:Ck(L2-L0)=同理可得 m1F2④联立③④可得》》》考点4摩擦力的分析和计算⊙重点归纳1.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三种方法(1)假设法利用假设法判断的思维程序如下:》》》考点4摩擦力的分析和计算1.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2)运动状态法
此法关键是先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平衡或求出加速度),再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F=ma)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3)牛顿第三定律法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2)运动状态法 此法关键是先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平衡或2.摩擦力大小的计算(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利用力的平衡条件来判断其大小.
(2)物体有加速度时,若只有摩擦力,则Ff=ma,例如匀速转动的圆盘上物块靠摩擦力提供向心力产生向心加速度.若除摩擦力外,物体还受其他力,则F合=ma,先求合力再求摩擦力.(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公式f=μFN来计算.2.摩擦力大小的计算(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
⊙典例剖析 例3:(2014年广东广州执信、广雅、六中三校联考)如图2-1-8所示,物体
a、b和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
Fb=5N,Fc=10N分别作用于物体b、c上,a、b和c仍保持静止,以f1、f2、f3分别表示a与b、b与c、c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A.f1=5N,f2=0,f3=5NB.f1=5N,f2=5N,f3=0N图2-1-8C.f1=0N,f2=5N,f3=5ND.f1=0N,f2=10N,f3=5N ⊙典例剖析小,则()A.f1=5N,f2=0,f3=5
思维点拨:判断摩擦力方向和有无的方法:首先将物体进行隔离,然后判断是否有相对滑动或相对滑动的趋势,从而得到所求的摩擦力,必要时也可用假设法求解.
解析:将a进行隔离分析可知,物体a相对物体b没有相对滑动趋势,故a、b间的摩擦力为零.隔离b进行受力分析,可得b、c间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b
的大小,将三个物体看作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相对地面有相对运动的趋势,物体c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f3=Fc-Fb=5N,故C正确.答案:C 思维点拨:判断摩擦力方向和有无的方法:首先将物体进 解析:备考策略:计算摩擦力时的三点注意
(1)首先分清摩擦力的性质,因为只有滑动摩擦力才有公式,静摩擦力通常只能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 (2)公式Ff=μFN中
FN为两接触面间的正压力,与物体的重力没有必然联系,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无关,与接触面积的大小也无关.备考策略:计算摩擦力时的三点注意 (1)首先分清摩擦力的性质
【考点练透】
4.如图2-1-9所示,质量为1kg的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从t=0开始以初速度v0
沿水平地面向右滑行,同时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1N的作用,g取10m/s2,向右为正方向,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图2-1-9 【考点练透】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ACB DAB
解析:从t=0开始以初速度v0
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μmg=0.2×1×10N=2N,方向向左,为负值.当物体的速度减到零时,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m=μmg=2N,因为F<fm,所以物体不能被拉动而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静摩擦力作用,其大小为f=F=1N,方向向右,为正值,根据数学知识得知,A正确.答案:A 解析:从t=0开始以初速度v0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减速
》》》易错点1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例4:(2015年广东仲元中学等七校联考)如图2-1-10所示,《激情爬竿》在春晚受到观众的好评.当杂技演员用双手握住固定在竖直方向的竿匀速攀上和匀速攀下时,他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f1
和f2,那么()A.f1
向下,f2
向上,且f1=f2B.f1
向下,f2
向上,且f1>f2C.f1
向上,f2
向上,且f1=f2D.f1向上,f2向下,且f1=f2图2-1-10 》》》易错点1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别是f1和f2,那
错解分析:认为摩擦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选择A.
正解分析:杂技演员在爬上与爬下的过程中,手与竿保持相对静止,故受到的是静摩擦力的作用,根据重力与摩擦力平衡,可得匀速攀上和匀速攀下时,摩擦力方向均沿竿向上,大小与重力相等,故C正确.答案:C
指点迷津: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与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相反,可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错解分析:认为摩擦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选择A.答案:
【触类旁通】
1.(多选,2016年福建福州格致中学期中)如图2-1-11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着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粗糙斜面匀速上滑,在此过程中斜面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A.无摩擦力B.支持力等于(m+M)g图2-1-11C.支持力为(M+m)g-FsinθD.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Fcosθ答案:CD 【触类旁通】止,则地面对斜面()A.无摩擦力图2-1-1》》》易错点2摩擦力的“突变”问题1.静—静“突变”
物体在摩擦力和其他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其他力的合力发生变化时,如果物体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则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将发生突变.2.静—动“突变”
物体在摩擦力和其他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当其他力变化时,如果物体不能保持静止状态,则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将“突变”成滑动摩擦力.3.动—动“突变”某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滑动的过程中,若突然相对运动方向变了,则滑动摩擦力方向发生“突变”.》》》易错点2摩擦力的“突变”问题 物体在摩擦力和其他力
例5:(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Ⅱ)如图2-1-12所示,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F的作用,F平行于斜面向上.若要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的取值应有一定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F1和F2(F2>0).由此可求出( A.物块的质量
B.斜面的倾角
C.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D.物块对斜面的正压力
)图2-1-12 例5:(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Ⅱ)如图2-1-12
解析:物块受与斜面平行的外力F作用,而在斜面上静止,此时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将随F的变化而变化.设斜面倾角为θ,由平衡条件F1-mgsinθ-Ffmax=0,F2-mgsinθ+Ffmax=0,解得Ffmax=F1-F2
2,故选项C正确.答案:C 解析:物块受与斜面平行的外力F作用,而在斜面上静止,得
【触类旁通】
2.(多选)将力传感器A
固定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测力端通过轻质水平细绳与滑块相连,滑块放在较长的小车上.如图2-1-13甲所示,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接,可获得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一水平轻质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一端连接小车,另一端系沙桶,整个装置开始处于静止状态.在滑块与小车分离前缓慢向沙桶里倒入细沙,力传感器采集的F-t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触类旁通】沙桶里倒入细沙,力传感器采集的F-t图象如乙
甲
图2-1-13A.2.5s前小车做变加速直线运动B.2.5s后小车做变加速直线运动C.2.5s前小车所受摩擦力不变D.2.5s后小车所受摩擦力不变乙 甲
解析:由题图乙可知,在F的变化阶段,沙桶质量在由小变大,滑块与小车之间没有相对滑动,属于静摩擦力,所以2.5s前,小车、滑块均静止,A错误.2.5s后小车受恒定摩擦力,但是外力增加,因此做变加速直线运动,B正确.根据上述分析,2.5s前滑块受静摩擦力,且静摩擦力在变化,2.5s后受滑动摩擦力,且大小不变,故D正确.答案:BD 解析:由题图乙可知,在F的变化阶段,沙桶质量在由小答案部编本语文,部编本初中语文,部编本小学语文,部编本语文课件,部编本语文试卷,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小学试卷小学英语试卷,小学数学试卷,小学英语试卷,初中语文数学化学,政治历史,科学课件,试卷温:语文教材的总主编和主要编写人员是全国申报遴选、教育部聘任的,编写组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一是学科专家,包括一些大学教授、作家和诗人,二是优秀的教研员和教师,三是人教社的编辑。前后参加编写组的有60多人,另外还有外围的各学科的咨询专家、学者,人数就更多了。“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从2012年3月8日正式启动,到现在4年多了。以往教材编制都由出版社来实施,请个主编,搭起班子,最多也就用一二年。教材编写经过复杂的程序,包括确定大纲和体例框架、拟定样张、选文、进入具体编写等。起始年级初稿出来后,先后经过14轮评审,还请100名基层的特级教师提意见,最后才提交给教育部。提升。仅做学习交流,谢谢!部编本语文,部编本初中语文,部编本小学语文,部编本语文课件,部编本语文试卷,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小学试卷小学英语试卷,小学数学试卷,小学英语试卷,初中语文数学化学,政治历史,科学课件,试卷温:语文教材的总主编和主要编写人员是全国申报遴选、教育部聘任的,编写组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一是学科专家,包括一些大学教授、作家和诗人,二是优秀的教研员和教师,三是人教社的编辑。前后参加编写组的有60多人,另外还有外围的各学科的咨询专家、学者,人数就更多了。“部编本”语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笔试真题
- 职业生涯辅导计划
- 2024年福建省监狱管理局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2024年甘肃医学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笔试真题
- 培养项目开拓能力的策略计划
- 福建莆田市2025年数学八下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战略整合与风险管控试题及答案
- 迅速复习计划安排2025年计算机二级VB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软件设计师考试适应性试题及答案
- 数据中心网络设计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邮轮旅游市场深度分析报告:产业现状与未来趋势预测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中考二诊物理试题(含答案)
- 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5摘要版
- 曲靖市社区工作者招聘真题2024
- 2024年新疆阿合奇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笔试题带答案
- 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提升与建设
- 小学生脱口秀课件
-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设计方案
- 抖音陪跑合同协议
- 高三尖子生、边缘生辅导方案2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政治试题及答案(武汉四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