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工程概论第一章V_第1页
交通运输工程概论第一章V_第2页
交通运输工程概论第一章V_第3页
交通运输工程概论第一章V_第4页
交通运输工程概论第一章V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运输类专业选修课交通运输工程概论2013.9

2/72交通运输工程

TrafficandTransportationEngineering研究对象交通运输系统-复杂巨系统道路、站场等硬件设施采用先进技术的监控管理系统协调需求与资源分配的决策支持系统基于信息技术的运行管理系统研究任务系统规划、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研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布局及修建、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经营和管理。交通运输一级学科-“朝阳学科”涵盖4个二级学科包括道路及铁路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载运工具运用工程3/72学习目的通过对交通运输工程概论的系统学习,达到下述目的:了解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设计、控制和运营管理方面的一般性知识。掌握交通流、交通控制与管理的相关概念与分析方法。4/72学习内容一、运输和交通运输系统二、载运工具的运行特性三、交通流特性四、交通运输工程规划五、港口工程六、道路工程七、轨道工程八、交通控制与管理5/72学习方法、课时安排及考核学习方法以课堂听讲为主,辅之以个人自学、课堂讨论、查阅资料、撰写课程论文等形式课时安排1-16周,共16周,32学时周一(5,6节)考核平时成绩(30%)和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考勤、课堂作业、课程论文考试成绩:期末考试6/72参考资料姚祖康,顾保南.交通运输工程导论(第二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邓学钧,刘建新.交通运输工程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张庆英.交通运输工程导论(双语).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沈志云,邓学钧.交通运输工程学(第二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超星、Elsevier、Ei、Springer等文献数据库7/72图书8/72数据库9/72第一章运输和交通运输系统了解交通和运输的概念了解运输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了解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和性能了解各类交通运输系统的特点了解我国各类交通运输系统概况10/72一、交通和运输(一)运输transportation《辞海》:人和物的载运和输送;《不列颠百科全书》:将物品与人员从一地运送到另一地及完成这类运送的的各种手段;《大美百科全书》:运输即把人或物体从一地运送到另一地;运输是指借助交通网络及其设施和载运工具,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技术,实现人和物空间位移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构成运输的四个基本要素:运输网络及设施,载运工具,组织管理系统和运输对象(人和物)。11/72一、交通和运输(二)交通Traffic,transport,communications《易经》:天地交而万物通也。《辞源》(1915年版):凡减少或排除因地域隔离而发生困难者,皆为交通。《现代汉语词典》:往来通达。《辞海》:各种运输和邮电通信的总称。《中国大百科全书(交通卷)》:交通包括运输和邮电两个方面;《道路交通管理词典》:是人或物、信息在两地间的往来、输送,是各种运输事业和邮电通信的总称。黎德扬等著的《社会交通与社会发展》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对交通、交通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未来交通的变化,这一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交通与人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性研究12/72一、交通和运输(二)交通两层含义的理解广义的交通,指人与人之间或者群体之间的通信联系或相互交往;狭义的交通,仅仅是指人员和交通工具(包括汽车、火车、船舶和飞机等)沿着规定的路线(如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线等)行驶或航行的过程。现在,交通被定义为: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技术,实现载运工具在交通网络上流动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交通的三个要素:公共交通网络及其设施,载运工具和组织管理系统。13/72一、交通和运输(三)运输和交通的关系同一过程(载运工具在交通网上的流动)中的两个方面交通关注载运工具的流动情况,包括流量大小和拥挤程度等;运输关注载运工具上所载运的人和物的多少和输送的距离等。习惯上将“交通”和“运输”二词合并使用,合并起来可以理解为载运工具在交通网上流动和载运工具载运人和物在两地之间位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总称14/72二、运输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1)促进生产的地区分工产品的产地和销地,制造业,原料产地2)鼓励生产规模的扩大规模经济,降低成本,运费越低,越有利于发展大规模生产3)开发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煤炭开发,矿山开发,石油开发,西部开发4)加速土地开发交通便利,土地升值15/72二、运输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5)促进与交通运输相关工业的发展汽车制造业,船舶制造业,电器仪表业等6)平衡物价高运费导致高物价7)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私家车出行,公交车出行等等8)影响环境汽车尾气排放,占用耕地,破坏生态16/72三、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和性能(一)组成1)载运工具火车、汽车、船舶、飞机、管道等运输工具2)站场火车站、汽车站、港口、机场、管道站,起点、中转点或终点3)线路铁路、公路、河道、航线、航路、管道等,运输通道4)交通控制和管理系统信号、标志、标记、导航设施(航标、灯塔)、规划等5)设施管理系统桥梁监测系统、隧道监测系统等17/72三、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和性能(二)分类1)轨道交通运输有轨列车在轨道上运行,分为城市间(城际)铁路运输系统、区域内和城市内城市铁路运输系统2)道路交通运输机动车辆在道路上行驶,分为城际公路运输系统和市内道路运输系统3)水路交通运输船舶在水路沿一定航线航行,分为内河运输、沿海运输、远洋运输4)航空交通运输飞机在空中沿一定航路飞行5)管道交通运输原材料在管道中流动(原油、天然气等)18/72三、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和性能(三)交通运输系统的性能1)普遍性或通达性(ubiquity无处不在,accessibility无障碍)指进出交通运输系统的出入口数量,出入口间线路的通达性。2)机动性(mobility)指交通运输系统在单位时段内处理交通运输对象数量的能力,容量和速度3)效率和效益(efficiency)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资金投入,运行费用,可靠性,安全性以及负面影响4)服务对象和服务水平(serviceability)与服务的对象(货物或旅客)相适应,服务质量19/72四、各类交通运输系统的特点1)装载能力递减:水运>铁路>航空>公路2)成本除了与运量有关的固定费用以外,还与运输距离和运载工具的载运能力有关。一般来说递增:管道<海运<内河<铁路<公路<航空3)能源消耗水运最低,铁路,公路,航空依次递增20/72四、各类交通运输系统的特点4)占地水运最少,航空,铁路(30亩/KM),公路(60亩/KM)5)环境污染水运最小,公路最严重6)技术速度水运最低,空运最高7)运输经常性和机动性管道<水运<铁路<航空<公路1825年蒸气机车出现以后,在汽车尚未诞生的60年间铁路得到快速发展,几乎垄断陆上运输,20世纪2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铁路建设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美国处于铁路黄金时代。1865年以后,石油天然气逐渐由管道运输;1890年以后,短途客货运有汽车承担;1903年之后长途国际国内客运越来越多地依靠航空运输。商到秦之间由于战争需要,开始有组织的军事运输,商品运输也逐步进入组织化水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西方国家早期工业发展,中国通过水路实现南粮北调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19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未来目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寻求一个平衡而又协调的现代交通综合运输体系将是各国共同的任务五、世界交通运输发展历程1、水路运输的发展自然发展时代:木筏-独木舟-大木船

海上运输的机械化时代:19世纪初蒸气机用于水运

汽船时代:

1833加拿大汽船横渡大西洋

蒸汽涡轮取代蒸气机:

20世纪以后2、铁路运输的发展17世纪:英开始用木轨,后来木轮-铁轮,木轨-铁轨18世纪:发明凹型轨,同时在车轮上装轮缘防脱轨蒸气机与锻铁铁轨的出现促进铁路大发展1804年:出现牵引机车;1825年:第一条客货两用的公共铁路诞生;1830年:出现双头轨;1831年:美国发展平底铁轨,到1855年使用钢轨,基本与现在铁路相同。19世纪英美、西欧各国进入铁路建设高潮。为提高与高速路的竞争出现了高速铁路。3、公路运输的发展公路运输是19世纪末随着现代汽车的诞生而产生。初期主要承担短途运输业务。第一次世界大战结后,基于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公路里程的增加,公路运输走向发展的阶段,不仅是短途运输的主力,并进入长途运输的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公路运输发展迅速。欧洲许多国家和美国、日本等国已建成比较发达的公路网,汽车工业又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促使公路运输在运输业中跃至主导地位。4、航空运输的发展气球飞起(1782年)人搭气球在巴黎郊外飞行10km(1783)飞艇(装了蒸气机的气球)(1852)滑翔机(1850年)开通定期航线(1914、1919)二战中飞机快速发展,多条航线开辟到了当今航空港的建设,大型喷气式客机、飞行技术的发展促进民航事业的大发展。5、管道运输的发展:油管的发展:由口径小壁厚到二战后口径大壁薄;压油技术:往复式压油机-柴油发动机推动的压油机-遥控电力推动的离心式压油机。管道运输的发展历史最短,1865年美开发宾夕法尼亚州油田之后才首次用管道来运送石油。之后50年管道运输发展缓慢。进入20世纪随着油田的大量开采,管道运输才成为重要的运输方式。1971年又用管道了运输煤浆。27/72六、我国各种交通运输系统概况(一)总述1)载运工具(截至2011年底)全国铁路机车拥有量达到20721(19431)台,客车拥有量52838(50246)辆,货车拥有量为644677(622284)辆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9356.32(9086)万辆,私人汽车拥有量达到7326.79(6237.46)万辆全国民用飞机为3191(2203)架,其中运输飞机1764(1597)架,大中型飞机1601(1453)架全国拥有民用水上运输船舶179242(178407)艘,21264.32(18040.86)万载重吨2)运输线路(截至2011年底)铁路营业里程9.32(9.12)

万公里公路里程410.64(400.8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里里程8.49(7.41)万公里(世界第二)内河航道里程12.46(12.42)万公里民航航线里程349.06(276.51)万公里输油(气)管道里程8.33(7.85)万公里。*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28/72六、我国各种交通运输系统概况(一)总述3)运网规模增长情况年份铁路(万公里)公路内河航道(万公里)民航(万公里)管道(万公里)总计(万公里)总里程(万公里)高速公路(万公里)19492.188.0707.360017.6119593.2350.79016.303.720.0274.0619694.1760.06014.813.990.1083.1319795.3087.58010.7816.000.91120.5719895.70101.430.0310.9047.191.51166.7619996.74135.171.1611.65152.222.49309.4320098.55386.086.5112.37234.516.91654.9320109.12400.827.4112.42276.507.85714.1220119.32410.648.4912.46349.068.33798.3*数据来自中经网29/72六、我国各种交通运输系统概况(一)总述4)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到2015年全国铁路运营里程12万公里左右,快速铁路4.5万公里左右,快速铁路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市,基本建成国家快速铁路网公路总里程达到450万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0.8万公里,高速公路覆盖90%以上的20万以上城镇人口城市,基本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内河1.9万公里高等级航道70%达到规划标准,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1.3万公里;港口码头结构进一步优化,深水泊位达到2214个;城市轻轨和地铁里程达到2600公里;运输机场数量达到230个以上,缓解大型机场容量饱和问题;管道线长达到14万公里;30/72六、我国各种交通运输系统概况(一)总述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运输大通道指综合交通网上在跨地区客货流集中的方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组成的承担大量运输任务的运输走廊目前,我国确定的综合运输通道是“十纵九横”,共十九条运输通道在现有综合运输通道的基础上,将延伸或合并,形成“五纵五横”10条综合运输大通道。南北沿海运输大通道(含北京至沈阳出关通道);京沪运输大通道;满洲里至港澳台运输大通道;包头至广州(湛江)运输大通道;临河至防城港运输大通道;西北北部出海大通道;青岛至银川运输大通道;陆桥运输大通道(含兰州至拉萨);沿江运输大通道;上海至瑞丽运输大通道。五纵五横31/7232/72六、我国各种交通运输系统概况(二)铁路运输系统主要货源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粮食、金属矿石、石油等;铁路系统形成的主要通道八纵八横存在的主要问题里程少、路网密度低;技术装备落后;技术水平、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较低(体制问题)33/72八纵八横34/72六、我国各种交通运输系统概况(二)铁路运输系统铁路运输的缺点投资大我国已建高速铁路单位成本为1.3亿元/公里;建设周期长占用土地多短途运输成本高100-400公里运输成本高于公路只有货运量在100万吨以上,修建铁路才有意义35/72六、我国各种交通运输系统概况(二)铁路运输系统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前,包括台湾公营铁路在内,一共修建了29600公里,复线3155公里,每年平均建设395公里。因改线、改轨以及拆除等原因,到1948年底,实有铁路24900公里,复线约2000公里,每年平均建设322公里。每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面积仅有铁路25.9公里,大大落后于当时世界工业国家的铁路发展状况(占美国的1/14、原苏联的1/4)。当时我国的铁路设备简陋、标准杂乱、运输能力低,布局偏于东北和京广线以东的地区,西北地区几乎没有铁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铁路有了空前的发展,修成了成渝、宝成、贵昆、成昆、襄渝、湘黔、川黔、黔桂、兰新、青藏线等铁路干线。到2012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8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高铁运营里程达到9356公里,居世界第一位;我国内地已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武汉、南京、沈阳、长春、大连、成都、西安、昆明、苏州、杭州、佛山等17个城市累计开通70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含试运营线路),总运营里程达到2064公里。36/72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949-2010发展情况37/72六、我国各种交通运输系统概况(二)铁路运输系统高速铁路定义国际铁道联盟的定义为高速铁路是指运营时速达到200公里的铁路系统。2008年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定义高速铁路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新建的专用线路、时速250公里动车组列车、专用的列车控制系统。各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确定本国高速铁路的概念,在既有线上提速改造,时速达到200km以上,也可称为高速铁路。我国铁路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线路延展里程达到6227公里,中国铁路正在步入高速时代。高速铁路基本要求:线路多为复线。站间距离不能太短。线路尽可能平直。立交道口,两侧栅栏防护。高速旅客列车一般采用电动车组整体流线型强大的制动能力安装列车自动控制装置38/72六、我国各种交通运输系统概况(二)铁路运输系统高速铁路人们对火车速度的追求,自打有铁路起就一直没有停止。在蒸汽机车的鼎盛时代,1938年蒸汽机车的最高速度创造了每小时202公里的记录,但也达到了极限。1972年,内燃机车的最高速度达到每小时318公里后就此止步。1955年,法国电力机车首创最高速度每小时331公里的世界记录,法、德、日电力机车高速试验的比赛就此展开。1981年,法国将这个记录提高为每小时380公里。1988年,德国创造新的世界记录,最高速度突破每小时400公里大关,达到406.9公里。法国紧追不舍,1989年就将新记录打破,达到每小时482.4公里1990年,法国又不可思议地创造了迄今为止轮轨铁路速度的最高世界记录:每小时515.3公里39/72六、我国各种交通运输系统概况(二)铁路运输系统高速铁路日本也不甘落后,接连在1993年、1996年把本国的电力机车最高速度提升到每小时425公里和443公里。日本在这场比赛中屈居老三,不过他们在另一方面却荣获冠军-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拉开了全球高速铁路的建设序幕。我国2010年12月3日,国产“和谐号”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先导段创造了时速486.1公里/小时的世界高铁最高实验运营新记录。2011年12月推出了速度最快的高铁列车,时速可达500公里。制造方中国南车将在试验中把列车时速提高至600公里,让它成为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列车。40/72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1990年铁道部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线路方案构想报告》并提交全国人大会议讨论,这是中国首次正式提出兴建高速铁路1998年5月,广深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完成,设计最高时速为200公里1998年6月,韶山8型电力机车于京广铁路的区段试验中达到了时速240公里的速度,创下了当时的“中国铁路第一速”,是为中国第一种高速铁路机车2002年建成运营的秦沈客运专线,全线设计时速达到200~250公里,同年“中华之星”电力动车组在秦沈客运专线创造了当时“中国铁路第一速”的321.5km/h,轰动一时41/72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规划超过1.2万公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专线网。同年,中国在广深铁路首次开行时速达160公里的国产快速旅客列车。广深铁路被誉为中国高速铁路成长、成熟的“试验田”。2004年至2005年,中国南车青岛四方、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和唐车公司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高速动车组。2007年4月18日,全国铁路实施第六次大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繁忙干线提速区段达到时速200至250公里。这是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最高值。同时,“和谐号”动车组从此驶入了百姓的生活中。2008年2月26日,铁道部和科技部签署计划,共同研发运营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四纵京沪:北京—上海京广:北京—武汉—广州—深圳京哈: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杭甬深: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四横徐兰:徐州—郑州—西安—兰州杭长:杭州—南昌—长沙青太:青岛—石家庄—太原宁汉蓉:南京—武汉—重庆—成都42/72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目前我国的高速铁路已建成的有2008.8.1,北京-天津城际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最高运行时速350公里,是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43/72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目前我国的高速铁路已建成的有2009.12.26,武汉-广州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正式开通运营,时速350公里,是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工程类型最复杂的高速铁路44/72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目前我国的高速铁路已建成的有2010.2.6,郑州-西安高速铁路开通正式开通运营,最高时速达352公里,是世界首条修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高速铁路45/72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目前我国的高速铁路已建成的有2011.6.30,京沪高铁开通正式开通运营,设计时速达350公里,安全运营时速250/300公里46/72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目前我国的高速铁路已建成的有2012.12.1,哈大高铁开通正式开通运营,设计时速350公里以上,运行时速200公里(冬)和300公里(夏),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运营的穿越高寒地区的高速铁路47/72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48/72小知识49/722020年高速铁路网50/7251/72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我国高铁的建设成绩我国铁路系统瞄准世界铁路先进水平,运用后发优势,博采众家之长,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用短短几年时间,推动我国高速铁路技术走在世界最前列。2010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1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8,358公里,居世界第一位。但发展速度过快也带来一些问题乘坐更快的火车意味着快和安全,谁会想到现在只剩下了快?52/72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2011年7月23日晚上20点30分左右,甬温线浙江温州市境内,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伤的后果。

2011年12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事故调查组给予54名责任人员党纪政纪处分的处理意见。经调查认定,这是一起因列车运行控制中心设备存在严重设计缺陷、上道使用审查把关不严、雷击导致设备故障后应急处置不力等因素造成的责任事故53/72事故原因列控中心设备存在严重设计缺陷通号集团所属通号设计院在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研发中管理混乱,通号集团作为甬温线通信信号集成总承包商履行职责不力,致使研发的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存在严重设计缺陷和重大安全隐患上道使用审查把关不严铁道部在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招投标、技术审查、上道使用等方面违规操作、把关不严,使其上道使用。雷击导致设备故障温州南站列控中心采集驱动单元采集电路电源回路中保险管F2遭雷击熔断后,采集数据不再更新,错误地控制轨道电路发码及信号显示,使行车处于不安全状态。雷击也造成5829AG轨道电路发送器与列控中心通信故障,使从永嘉站出发驶向温州南站的D3115次列车超速防护系统自动制动,在5829AG区段内停车。因轨道电路发码异常,司机三次转目视行车模式起车受阻,7分40秒后才转目视行车模式以低于20公里/小时的速度向温州南站缓慢行驶,未能及时驶出5829闭塞分区。54/72事故原因设备出现故障后应急处置不力因温州南站列控中心未能采集到前行D3115次列车在5829AG区段的占用状态信息,使温州南站列控中心管辖的5829闭塞分区及后续两个闭塞分区防护信号错误地显示绿灯,向D301次列车发送无车占用码,导致D301次列车驶向D3115次列车并发生追尾。上海铁路局有关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在设备故障发生后,未认真正确履行职责,故障处置工作不得力,未能起到可能避免事故发生或减轻事故损失的作用。55/72责任认定通号集团及其下属单位在列控产品研发和质量管理上存在严重问题铁道部及其相关司局(机构)在设备招投标、技术审查、上道使用上把关不严。上海铁路局及其下属单位应急处置不力。铁道部和上海铁路局应急救援处置不当问:现场指挥部多次证实现场已经没有生命体征,为什么最后还会发现那个幸存的小女孩。答:这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全场哗然)。问:为何车体被就地掩埋,是不是为了掩盖证据?答:当时现场抢险环境非常复杂……所以他们把车头埋在下面,盖上土,主要是便于抢险。他们给出的解释是这样,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的(从此成为网络广为流行的“高铁体”)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56/72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国外铁路安全问题1998年6月,德国ICE列车从慕尼黑开往汉堡途中因轮箍破裂产生一连串效应,造成101人死亡,88人受伤,也是德国境内伤亡最惨重的铁路事故。2002年英格兰赫特福特郡发生火车严重脱轨事故,造成7死70伤,原因是路轨接轨处螺钉没拧紧。

2011年7月,印度4天内发生3起火车事故:7日,火车撞汽车致38人死亡;10日中午,火车脱轨造成至少68人死亡和超过250人受伤;同日晚火车因遭炸弹袭击出轨脱轨致100多人受伤。印度铁路被称为世界上最致命的铁路,但在印度,“几乎没有卖不出车票的火车”。57/72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外国专家认为中国高铁项目投入运作和各国相比时间非常短,加上车速力求达到国际最高标准,因此带来的技术性问题在所难免。事故发生后,批评固然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采取合适的行动往前走例如1998年6月的德国ICE列车事故发生后德国终止ICE运营并全面检查。数周后,德铁更换所有车轮,还把所有列车的车窗更换为在紧急时可用锤子击破的玻璃窗,最高时速降至160公里。德铁向每名遇难者家属发放3万马克,2名官员1名工程师被控误杀罪。案件于2003年审结,每名工程师被罚款1万欧元。德国政府将每年6月21日定为追悼日,为所有遇难者立碑。58/72六、我国各种交通运输系统概况(三)公路运输系统公路的等级按照重要性和行政管理等级国道(干线公路)、省道、县道、乡道、村道、专用公路县道、乡道、村道一般归为农村公路。专用公路包括林区公路、厂矿公路、旅游公路等59/72六、我国各种交通运输系统概况(三)公路运输系统按照技术状况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等外公路是指1979年公路普查时,已确定的未达到或未能全部达到国家公路技术标准的公路。从1980年以后,新增加的不符合公路工程技术的公路里程,不再统计上报。60/72全国公路及高速公路里程1949-2010发展情况究其原因:2006年,开始将村道纳入到全国公路里程统计中,而2005年前是不统计村道里程的!左图中,2004年公路里程为187.07万公里,2005年公路里程为334.52万公里,一年的时间增加了147.45万公里的公路?61/72六、我国各种交通运输系统概况(三)公路运输系统我国公路运输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公路里程和路网密度尚不及发达国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所占比例尚低;货车的构成比例不合理;一般公路混合交通现象严重,车速低,交通事故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较低;62/72六、我国各种交通运输系统概况(四)水路运输系统线路内河、沿海、远洋货源长距离的大宗散货和进出口货物集装箱、煤炭、铁矿石、水泥、粮食、钢铁、原油、化肥等内河运输三江长江、珠江、黑龙江;两河淮河、京杭大运河63/72全国内河航道里程1949-2010发展情况1、1949~1962年,内河航运得到迅速恢复并发展,货运量由1949年的760万吨增长到1960年的2.94亿吨,增长迅速。

2、1962~1977年,经历了国民经济三年调整及“文革”十年动乱时期,内河航运发展遇到了较多困难和问题,江河水资源综合开发中出现了许多碍航闸坝,使航道里程缩短至11万公里,制约了内河航运的健康发展;运输量徘徊不前。3、1977~1990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逐步向商品经济过渡的时期。实行了“有水大家行船”的政策,开放并活跃了水运市场;改变投融资体制,内河航运得到较快的发展4、1990年至今,我国全面推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是内河航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最大、取得效益最显著的时期。64/72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纵贯南北,是我国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干线。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在历史上,不仅便利了南北大量物资的运输交换,也有助于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65/72京杭大运河66/72中国现代最大人工运河-引江济汉工程2010.3.26引江济汉工程动工。引江济汉工程全长67.23公里,工期4年,总投资61.6947亿元。引江济汉工程除了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配置工程,调水救济汉江之外,还将连通长江和汉江,改善该河段的生态、灌溉、供水、航运用水条件,将缩短长江荆州段至汉江潜江段航程600多公里,可通千吨级船舶。67/72六、我国各种交通运输系统概况(四)水路运输系统港口沿海五大港口群环渤海港口群长三角港口群珠三角港口群东南沿海港口群西南沿海港口群68/72环渤海港口群天津、大连、秦皇岛、青岛、烟台等港长三角港口群上海、宁波-舟山、温州、南京等港东南沿海港口群厦门、福州、漳州、泉州等港珠三角港口群广州、深圳、珠海、汕头等港西南沿海港口群防城、钦州、北海、湛江、海口等港69/72六、我国各种交通运输系统概况(四)水路运输系统2011年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46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370公里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00.41亿吨,比上年增长12.4%,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4亿TEU,比上年增长12.0%。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1968个,比上年末增加334个。内河运输完成货运量21.03亿吨、货物周转量6564.88亿吨公里,比上年分别增长11.5%和18.6%;沿海运输完成货运量15.22亿吨、货物周转量19503.56亿吨公里,比上年分别增长15.0%和15.5%;远洋运输完成货运量6.35亿吨、货物周转量49355.40亿吨公里,比上年分别增长9.5%和7.3%。长江干线货物承载量达17.01亿吨,比上年增长12.5%,长江干线到干线货运量3.86亿吨,比上年增长30.7%。(数据来自2011年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TEU(Twenty-footEquivalentUnit):国际标准箱单位,用来表示船舶装箱能力,统计港口集装箱货物的吞吐量。

如:20ft集装箱=1TEU,40ft集装箱=2TEU,30ft集装箱=1.5TEU70/72六、我国各种交通运输系统概况(四)水路运输系统目前,我国大陆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七年居世界第一,并拥有26个亿吨大港,其中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为全球第一(6.94亿吨),上海港的年集装箱吞吐量为全球第一(3173.93万TEU)。近20多年来,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以年递增25%高速增长,2007年首次突破1亿标准箱。71/72六、我国各种交通运输系统概况(四)水路运输系统2006-2011年全国公路、水路货运量72/72六、我国各种交通运输系统概况(四)水路运输系统2006-2011年全国公路、水路客运量73/72六、我国各种交通运输系统概况(五)航空运输系统机场的分类军用和民用两大类民用机场按航线业务分为国际、国内和地区机场按所起作用分为枢纽、干线和支线机场按所在城市地位、性质分为I、II、III、IV类机场按乘客目的地分为始发/目的地、经停(过境)、中转(转机)机场74/72六、我国各种交通运输系统概况(五)航空运输系统适用范围运送货物价值高和时间要求高的货物长途和国际间的客运我国航空运输的主要问题市场化程度仍需进一步加大扩大运输规模,降低运输成本;服务水平较低75/72廉价航空公司又称低价航空公司,票价比一般航空公司便宜的新型态航空公司,方便了不需要很高级服务,只要能快速安全到达目的地的旅客,通过简化机内服务、降低票务成本和营业成本来实现营利,促进了航空交通公交化。如美国西南航空、中国春秋航空、原中国东星航空等,76/72六、我国各种交通运输系统概况(六)管道运输系统管道的分类油品管道(原油、成品油等)气体管道(天然气等)固体料浆管道(矿浆、煤浆管道等)我国管道运输发展现状我国管道运输的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气。77/72六、我国各种交通运输系统概况(六)管道运输系统原油管道鲁宁(山东临邑-江苏南京)、魏荆(魏岗-荆门)、甬沪宁(杭州-上海-南京)、仪长(沿长江的江苏仪征至湖南长岭)等原油管道成品油管道兰成渝(兰州-成都-重庆)长1250公里,年输油能力580万吨,将兰州石化炼厂的成品油供应到成渝地区。天然气管道国内起点主要在四川和重庆2004年建成的西气东输管道主要向上海等中下游地区供气2005年建成的四川忠县到武汉的忠武天然气管道,向湘鄂两省供气78/72西气东输管线概况“西气”新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