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节、其它类型杀虫剂有机氯类杀虫剂沙蚕毒素类杀虫剂杂环类杀虫剂
昆虫生长调节剂微生物源杀虫剂第六节、其它类型杀虫剂微生物源杀虫剂1一、有机氯类杀虫剂
有机氯杀虫剂是一类含氯原子的有机合成杀虫剂,也是发现和应用最早的一类人工合成杀虫剂。滴滴涕和六六六是这类杀虫剂的杰出代表。但是由于残留等问题,自1970年代以来,滴滴涕、六六六、艾氏剂、狄氏剂等主要有机氯杀虫剂品种相继被禁用,我国也于1983年禁止使用滴滴涕和六六六。目前仍在使用的有林丹和硫丹。一、有机氯类杀虫剂
有机氯杀虫剂是一类含氯原子的有机合成2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Dichlorodiphenyltric3作用机理—受体学说滴滴涕及其类似物的毒理作用是在轴突膜上有一个受体,即膜上有一个空隙,滴滴涕分子正好适合进入这个空隙,引起周围的离子通道改变(主要是钠离子通道),因而改变了钠离子渗透,造成电位差的变化,形成一个延长的振幅增大的负后电位。作用机理—受体学说滴滴涕41954年由马林斯首先提出,认为昆虫的神经膜是由许多脂肪蛋白质粒组成的,每一个质粒是一个圆柱,因此在排列时质粒间形成空隙,小的分子或离子可在空隙内自由通过。大的分子结构必须与空隙适合才能出入。根据这一模式,滴滴涕分子适合于这个空隙(图1-28)而通过,其苯环及其取代基与受体部位的脂蛋白发生作用,使得膜变形和引起钠离子渗漏而导致神经活动的反常传导。
DDT分子穿入脂肪蛋白质粒空隙1954年由马林斯首先提出,认为昆虫的神经膜是由许多脂肪5
霍兰(G.Holan,1969)对上述受体部位模型加以改进,推广到解释几种滴滴涕类似物的杀虫活性。他合成了一系列与滴滴涕类似的化合物,比较了它们的立体构形与活性关系,发现所有的活性化合物都与滴滴涕的结构相似,都有一个“分子楔”。在滴滴涕中-CCl3是楔的顶点。-CCl3这个基团在化学性质上并不重要,但它的外形大小非常重要。凡是具有这样大小分子楔的类似化合物都表现有杀虫活性。霍兰(G.Holan,1969)对上述受体部位模型加以改6
这个“分子楔”的顶点大小与水合钠离子的大小相当,正适合嵌入神经膜表面的受体位点——脂蛋白的离子通道中,因而使通道开放。楔的基部在滴滴涕的分子中包含了两个苯环及两个氯原子。基部的大小要求不是很严格,但是必须有(象氯原子)供电性取代基,使基部容易与神经膜上的蛋白质部分相结合。已经在吸收光谱上证实,滴滴涕与一些简单的分子可以结合形成电荷转移复合体(CTC)。
这个“分子楔”的顶点大小与水合钠离子的大小相当,正7
滴滴涕在受体部位处于这样的形式,就能保持离子通道张开,使钠离子通过,因而导致靶标生物一系列的中毒症状直至死亡。法米(M.A,H.Fahmy,1973)对霍兰模式作了新解释,认为这个受体是可变的,有一定伸缩性。对于滴滴涕类似物,只要分子上四个取代基(X,Y,L,Z)加起来的大小合适(图1-30)就能进入这个受体。
滴滴涕类似物滴滴涕在受体部位处于这样的形式,就能保持离子通道张开8林丹(Lindan)林丹(Lindan)9前突触膜过多释放神经递质学说
1971年瑞安等认为六六六对昆虫神经的作用是通过神经的突触部位即是刺激前突触膜释放过多的乙酰胆碱(神经递质),并在乙酰胆碱受体上累积,因而下一次的神经传导受到阻碍,昆虫就出现中毒症状,直至死亡。前突触膜过多释放神经递质学说10抑制γ-氨基丁酸(γ-GABA)受体学说1983年松村等认为六六六抑制了γ—GABA受体,造成神经传导的不正常,而引起昆虫中毒和死亡。神经递质GABA受体有两种:GABAa和GABAb。在前突触膜上,两种受体都存在,在后突触膜上,只有GABAa。在前突触膜上,GABA受体受激活时,Cl-通道被打开,刺激GABA释放,GABA再刺激后突触膜,也同样使C1-通道打开,因为GABA是一个抑制性的神经递质,它使C1-进入膜内,造成膜的过极化,产生IPSP。六六六是GABA的拮抗剂,关闭Cl-通道故昆虫中毒后产生兴奋和痉挛,最终麻痹死亡。抑制γ-氨基丁酸(γ-GABA)受体学说11硫丹endosulfan)1,2,3,4,7,7-六氯双环[2,2,1]庚烯-(2)-双羟甲基-5,6-亚硫酸酯
硫丹endosulfan)1,2,3,4,7,7-六氯双12
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碱性介质不稳定。能在有机体内迅速分解,主要产物是环状的硫酸酯和环状二醇。对野生动物无毒,对鱼类高度。触杀、胃毒、广谱。阻断γ-氨基丁酸门控氯离子通道,引起神经传导抑制,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惊厥,造成有机体死亡。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碱性介质不稳定。13LD5076-240mg/kg35%硫丹(硕丹、赛丹)乳油可防治禾谷类、棉花、果树、蔬菜及其他作物的大多数害虫和螨类。用于防治棉铃虫,兼治棉蚜和蓟马,一般亩用有效成分35~60克。LD5076-240mg/kg可防治禾谷类、棉花、果树、蔬14环节动物门(Annelida)多毛纲(Polychaeta)沙蚕属(Nereis)环节动物。极大多数海生,多数为淡水生。长2.5∼90公分(1吋∼3呎),一般褐色、鲜红或鲜绿。可能是最高级的环节动物,头部有锐利可伸缩的腭。二、沙蚕毒素类杀虫剂环节动物门(Annelida)多毛纲(Polychaeta)15
1934年日本人从沙蚕体内分离到沙蚕毒素(Nereistoxin).1962年确定化学结构式。并相继合成一系列化合物,开发出部分很好的杀虫剂。如杀螟丹、杀虫双、杀虫单、杀虫磺、杀虫环、多噻烷等。1934年日本人从沙蚕体内分离到沙蚕毒素(Nerei16沙蚕毒素(nereistoxin)沙蚕毒素(nereistoxin)17
杀虫双(bisultap)2-N,N—二甲胺基—1,3-双(硫代硫酸钠基)丙烷
杀虫双(bisultap)2-N,N—二18杀螟丹(cartap)1,3-二(氨基甲酰硫)-2-甲氨基丙烷-盐酸盐杀螟丹(cartap)1,3-二(氨基甲酰硫)19N,N—二甲基—1,2,3-三硫杂己—5-基胺
S,S'-[2-(二甲胺基)三亚甲基]双硫代苯磺酸酯
杀虫环和杀虫磺N,N—二甲基—1,2,3-三硫杂己—5-基胺S,S'-[20多噻烷(polythiacycloalkane)
N,N`-二甲基-1,2,3,4,5-五硫环辛-7-胺(草酸盐或盐酸盐)多噻烷(polythiacycloalkane)N,N`-2170年代由贵州化工研究所在研究杀螟丹合成时发现并开发成防治水稻害虫特别是水稻螟虫的药剂。生产工艺比杀螟丹简单。水溶性,在水溶液中硫代硫酸钠和空气的作用下转化成杀蚕毒从而起杀虫作用。胃毒、触杀和内吸作用.作用于中枢神经突触的乙酰胆碱受体阻碍突触部位的兴奋传导造成害虫麻痹以致死亡。杀虫双(bisultap)70年代由贵州化工研究所在研究杀螟丹合成时发现并开发成防治水22
主要制剂:18%杀虫双水剂,5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8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5%杀虫双颗粒剂等。生物活性及使用技术:杀虫双和杀虫单具有胃毒、触杀和内吸作用,对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有特效,对许多果树及蔬菜鳞翅目害虫均有较好的防效。可采取喷雾、毒土及根区施药等方法。采取颗粒剂根区施药法,可延长持效期。
杀虫双、杀虫单的作用机制同杀螟丹。
主要制剂:18%杀虫双水剂,5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80%231.五元杂环化合物有:呋喃、噻吩、吡咯、噻唑、吡唑、咪唑等。2.六元杂环化合物有:吡啶、吡嗪、嘧啶等。3.稠环杂环化合物有:吲哚、喹啉、蝶啶、吖啶等。三、杂环类杀虫剂1.五元杂环化合物有:呋喃、噻吩、吡咯、噻唑、吡唑、咪唑等。24(一)氯化烟酰类(硝基亚甲基类)一、概述
1978年,在苏黎世的国际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协会(IUPAC)会议上,Soloway等人提出了一类称为硝基甲撑(nitromethylene)杀虫剂的新化合物(Ⅰ),并提出此类化合物中杀虫活性最高的为SD35651。1979年,Solowar等又提出过一种此类化合物(Ⅱ),但未报道其生物活性。1984年,日本特殊农药制造公司的化学家们从许多化合物中合成了硝基胍NTN33893(Ⅲ)作为杀虫剂,并推荐通用名为咪蚜胺(imidacloprid)。现中文通用名为吡虫啉。
(一)氯化烟酰类(硝基亚甲基类)一、概述25硝噻嗪SD35651(Ⅰ)吡虫啉(咪蚜胺)Ⅲ
(Ⅱ)烟碱硝噻嗪SD35651(Ⅰ)吡虫啉(咪蚜胺)Ⅲ(Ⅱ)26杂环类杀虫剂课件27作用特点氯化烟碱类杀虫剂是作为后突触烟碱乙酰胆碱受体(nAChRs)的激动剂作用于昆虫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烟碱型AChR的活性,(昆虫麻痹死亡)且这一闭锁过程是不可逆的。高杀虫活性,对哺乳动物低毒。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啶虫脒只有渗透作用).生物活性高持效期长。作用特点氯化烟碱类杀虫剂是作为后突触烟碱乙酰胆28
烯啶虫胺(nitenpyram)
10%烯啶虫胺水剂(E)-N-(6-氯-3-吡啶甲基)-N-乙基-N′-甲基-2-硝基亚乙基二胺
烯啶虫胺(nitenpyram)
10%烯啶虫胺水剂(E29
纯品为浅黄色结晶体,熔点83-84℃,密度1.40(26℃)。蒸气压1.1×10-9Pa(25℃)。溶解度(g/L、20℃):水(pH=7)840、氯仿700、丙酮290、二甲苯4.5.
主要用于水稻、蔬菜及其它防治刺吸口器类昆虫。纯品为浅黄色结晶体,熔点83-84℃,密度1.40(2630
啶虫脒acetamiprid
具有触杀、胃毒和较强的渗透作用,杀虫速效,用量少、活性高、杀虫谱广、持效期长达20d左右
剂型:5%啶虫脒乳油[E]-N-[(6-氯吡啶)-3-基]-N-腈基-N-甲基乙酰胺
啶虫脒acetamiprid
具有触杀、胃31吡虫啉(imidcloprid)纯品白色结晶难溶于水和一般有机溶剂。胃毒、内吸、触杀、广谱、高效杀虫剂,持效期长对刺吸式口器害虫防治效果好吡虫啉(imidcloprid)纯品白色结晶难溶于水和一般有32生物活性吡虫啉对同翅目害虫如蚜虫、叶蝉、飞虱、白粉虱和缨翅目害虫蓟马表现极高的活性,对鞘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的一些种类也具有不同程度的杀伤作用,但还未发现其对线虫和螨类的效果。吡虫啉在植物的木质部有很好的移动性,用其进行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防治一些害虫具有很好的效果。生物活性吡虫啉对同翅目害虫如蚜虫、叶蝉、飞虱、白粉虱33内吸活性吡虫啉在土壤中的浓度仅为0.15mg/L时,就可以对作物地上部的害虫如桃蚜和蚕豆蚜表现极好的防治效果。吡虫啉在土壤中半衰期为150天,但土壤使用吡虫啉后停留在土壤表层的量却急剧减少,这种“生物抽提”现象是由于该化合物的内吸作用所致。这就意味着在最后代谢之前吡虫啉在植物根部要有一定的残留期,继而被根所吸收而保护作物。吡虫啉的残留活性对于土壤或种子处理是至关重要的。内吸活性吡虫啉在土壤中的浓度仅为0.15mg/L时,就34在不同作物中的输导性1、冬小麦:用14C标记的吡虫啉处理小麦种子,其在小麦第一片叶上的蓄积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2、棉花:棉花幼苗对吡虫啉的吸收及该化合物在棉花植株内的输导完全不同于小麦,在播种27d后只有5%~6%的吡虫啉可以被棉花幼株吸收且大部集中在子叶中,而其余则以其未变化的母体化合物蓄积在种衣或种子周围的土壤中。在不同作物中的输导性1、冬小麦:用14C标记的吡虫啉处理小麦35亚致死剂量效应在致死剂量下,由于吡虫啉对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干扰,中毒昆虫表现为典型的神经中毒症状,即行动失控、发抖、麻痹直至死亡。在亚致死浓度下,取食含有吡虫啉汁液的蚜虫,从叶片上逃逸或掉落,分析蜜露的排放量,发现亚致死浓度的吡虫啉对蚜虫有拒食作用,即小于10μg/L浓度的吡虫啉可以引起取食蚜虫惊厥蹶、排放蜜露减少,最终饥饿而死。亚致死剂量效应在致死剂量下,由于吡虫啉对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36LD50126mg/kg10%吡虫啉可湿粉20%康福多浓可溶剂水稻飞虱用10%可湿粉150-300克/ha喷雾;麦蚜10%可湿粉150—200/ha喷雾;棉蚜用70%拌种剂种子处理0.25~0.3%(a.i)LD50126mg/kg37噻虫嗪Thiamethoxam
剂型25%WDG经口LD50:1563mg/kg3-(2-氯-1,3-噻唑-5-基甲基)-5-甲基-1,3,5-恶二嗪-4-基叉(硝基)胺
噻虫嗪Thiamethoxam
剂型25%WDG38与噻虫啉一起属于第二代氯化烟酰类杀虫剂。较第一代具有更高的活性、更好的安全性、更广的杀虫谱及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等特点,与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等无交互抗性。适宜作物为稻类作物、甜菜、油菜、马铃薯、棉花、菜豆、果树、花生、向日葵、大豆、烟草和柑桔等。在推荐剂量下使用对作物安全.与噻虫啉一起属于第二代氯化烟酰类杀虫剂。较第一代具有更高的活39噻虫啉thiacloprid
(3-((6-氯-3-吡啶基)甲基)-1,3-噻唑啉-2-亚基)氰胺噻虫啉thiacloprid
(3-((6-氯-3-吡40噻虫啉是由拜耳公司开发,具有用量少、速效性好、活性高、持效期长等特点。对刺吸口器害虫有优异的防效。对各种甲虫(如铃薯甲虫、苹花象甲、稻象甲)和鳞翅目害虫如苹果潜叶蛾和苹果蠹蛾有效。既可用于茎叶处理。也可以进行种子处理。48%噻虫啉悬浮剂7-13mL/667m2喷雾75%噻虫嗪干种衣剂0.05-0.074g/kg(种子)拌种噻虫啉是由拜耳公司开发,具有用量少、速效性好、活性高、持效期41(二)吡咯(吡唑)类杀虫剂美国氰胺公司1985年在链霉菌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出二噁吡咯霉素的基础上研究开发成功的一种新型杂环类杀虫、杀螨、杀线虫剂.1987年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开发成功氟虫腈,1988年美国氰胺公司开发虫螨腈。大连瑞泽农药股份有限公司2002成功开发丁烯氟虫腈。二噁吡咯霉素(二)吡咯(吡唑)类杀虫剂美国氰胺公司1985年在链霉菌42(RS)-5-氨基-1-(2.6-二氯-4a-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亚磺酰基吡唑-3-氰氟虫腈(Fipronil)(RS)-5-氨基-1-(2.6-二氯-4a-三氟甲基苯基)43锐劲特(Regent)胃毒为主兼触杀和一定的内吸作用。持效期长(20d以上)。与昆虫神经中枢细胞膜上的r-氨基丁酸受体结合阻塞神经细胞的氯离子通道从而干扰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而导致昆虫死亡
。对鳞翅目、同翅目重要害虫有很高的杀虫活性。中毒的典型症状表现为神经系统的超兴奋,多动、亢奋、颤抖,更为严重时出现昏迷、抽搐。
锐劲特(Regent)胃毒为主兼触杀和一定的内吸作44LD50:97mg/kg制剂5%锐劲特悬浮剂螟虫初孵期、稻飞虱若虫始盛期施药1000~1500mL/ha;小菜蛾处于低龄期施药250~500mL/ka喷雾.因对水生动物和蜜蜂的毒性,除卫生用、部分旱田种子包衣剂外
被禁止使用。(2009.4.1)LD50:97mg/kg45虫螨腈(除尽)Chlorfenapyr(4-溴-2-(4-氯苯基)-1-乙氧基甲基-5-三氟甲基吡咯-3-腈)虫螨腈(除尽)Chlorfenapyr(4-溴-2-(446亲脂性强,但跨膜运输时酸性不够,因此在昆虫体内代谢成酸性较强的产物。亲脂性强,但跨膜运输时酸性不够,因此在昆虫体内代谢成酸性较强47虫螨腈作用于昆虫体内细胞的线粒体膜上,是一个优秀的解耦联剂.通过干扰昆虫体内线粒体膜内外的质子浓度,消除膜内外H+浓度差,从而影响ATP的产生,终止细胞生命活动,最终导致害虫死亡。胃毒、触杀作用,渗透性强,局部传导作用。启效快,持效期长(15~20d)可以用于抗性昆虫和螨类的防治。虫螨腈作用于昆虫体内细胞的线粒体膜上,是一个优秀的48LD50:626mg/kg剂型:10%除尽悬浮剂小菜蛾、甜菜夜蛾250~500mL/ha喷雾,持效期15d,对蚜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LD50:626mg/kg49丁烯氟虫腈触杀、胃毒和弱的內吸活性。杀虫谱广。对鱼的毒性低于氟虫腈。(斑马鱼LC50(96)19.62mg/L)丁烯氟虫腈触杀、胃毒和弱的內吸活性。杀虫谱广。50(三)噁二嗪类茚虫威(
indoxacarb)
7-氯-2,5-二氢-2-[N-(甲氧基甲酰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甲酰]茚并[1,2-e][1,3,4]噁二嗪-4a(3H)-甲酸甲酯(三)噁二嗪类茚虫威(
indoxacarb)51
安打(Avatar)或全垒打30%全垒打水分散粒剂15%安打悬浮剂15%凯恩乳油大鼠急性经口LD501867毫克/千克(雄);大鼠急性经皮LD50大于5000毫克/千克
安打(Avatar)或全垒打30%全垒打水分散粒剂52
通过阻断昆虫神经细胞内的钠离子通道,使神经细胞丧失功能。触杀和胃毒作用,对各龄期幼虫都有效。药剂通过接触和取食进入昆虫体内,0-4小时内昆虫即停止取食,随即被麻痹,昆虫的协调能力会下降(可导致幼虫从作物上落下),一般在药后24-60h内死亡。15%凯恩乳油防治稻纵卷叶螟:150mL/ha药后21d防效可达95.9%与康宽具有相同的防效,显著优于其他药剂。通过阻断昆虫神经细胞内的钠离子通道,使神53防治甜菜夜蛾、小菜蛾、菜青虫:在2-3龄幼虫期,使用15%安打悬浮剂8.8-3.3mL/667m2对水喷雾。根据害虫危害的严重程度,可连续施药2-3次,每次间隔5-7天。清晨、傍晚施药效果更佳。防治棉铃虫:15%安打悬浮剂8.8-7.6mL/667m2对水喷雾。依棉铃虫危害的轻重,每次间隔5-7天,连续施药2-3次。
防治甜菜夜蛾、小菜蛾、菜青虫:在2-3龄幼虫期,使用15%安54(四)氰氟虫腙(metaflumizone)
氰氟虫腙(BAS320I)是德国巴斯夫公司和日本农药公司联合开发的一种全新的化合物,属于缩氨基脲类杀虫剂。氰氟虫腙可以有效地防治各地鳞翅目害虫及某些鞘翅目的幼虫、成虫,还可以用于防治蚂蚁、白蚁、蝇类、蝉螂等害虫。(四)氰氟虫腙(metaflumizone)氰氟虫腙55杂环类杀虫剂课件56
氰氟虫腙是一种全新作用机制的杀虫剂,通过附着在钠离子通道的受体上,阻碍钠离子通行,与菊酯类或其他种类的化合物无交互抗性。该药对于各龄期的靶标害虫、幼虫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昆虫取食后该药进入虫体,通过独特的作用机制阻断害虫神经元轴突膜上的钠离子通道,使钠离子不能通过轴突膜,进而抑制神经冲动使虫体过度的放松,麻痹,几个小时后,害虫即停止取食,1~3d内死亡。
氰氟虫腙是一种全新作用机制的杀虫剂,通过附着在钠离子通道57作用特点:氰氟虫腙虽然是一种摄食活性的杀虫剂,但是与所有的对照药剂相比,仍具有较好的初始活性(击倒作用)。温度对氰氟虫腙的活性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是有间接的影响;主要由于幼虫在温暖的条件下进食会更活跃,更多的活性成分会进入到害虫体内,因而氰氟虫腙杀虫的速度会快一些。该药具有良好的耐雨水冲刷性。药效试验表明,氰氟虫腙240SC在防治马铃薯叶甲时,施药后1h就具有明显的耐雨水冲刷的效果。低蒸气压使得其在田间熏蒸作用效果很低。作用特点:氰氟虫腙虽然是一种摄食活性的杀虫剂,但是与58
氰氟虫腙能够以中等的速度穿入双子叶植物的角质层和薄壁组织,大约有一半滞留在上表皮或表皮的蜡质层(角质)中,这表明该药剂没有表现出明显越层运动。试验分析表明氰氟虫腙不会从处理过的叶片传导到植物的其他部分,也没有叶片的沉降点处表现出明显的向周边辐射扩散运动。因此氰氟虫腙在叶片表面只有中等的渗透活性,在植物的绿色组织及根部无内吸传导性。氰氟虫腙能够以中等的速度穿入双子叶植物的角质层和薄壁组织59氰氟虫腙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50>5000mg/kgb.w.急性经皮LD50>5000mg/kgb.w.急性LC50>5.2mg/L对兔眼睛、皮肤无刺激性,对哺乳动物无神经毒性。剂型:24%艾法迪SC用药量:200~240(ga.i.·hm-2)
氰氟虫腙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50>500060钠离子通道阻碍剂。两种化合物在IRAC分类列表中同属22组。茚虫威是一种活性前体化合物,必须经过昆虫的代谢才能转化成为有活性的化合物;而氰氟虫腙本身具有杀虫活性,不需要昆虫代谢激活,高抗害虫种群试验表明没有发现交叉抗性现象。氰氟虫腙在钠离子通道上的具体附着位点正在进一步的试验研究中。
初步的试验表明氰氟虫腙防治对菊酯类产生抗性的害虫种类比茚虫威更有效。这表明尽管两种化合物都是钠离子通道阻碍剂,但氰氟虫腙和茚虫威的作用机制还是有差别。钠离子通道阻碍剂。两种化合物在IRAC分类列表中同属22组。61(五)邻苯二甲酰胺类和
邻甲酰胺基苯甲酰胺类RyaniaspeciosaVahlRyaniaspeciosaVahl(五)邻苯二甲酰胺类和
邻甲酰胺基苯甲酰胺类Ryanias62
美洲中部和南部的植被群譬如尼亚那灌木,尤其是一种广泛生长于该地区的灌木RyaniaspeciosaVahl(大风子科灌木),在上世纪中叶曾经受到默克公司科学家的关注。1948年Rogers等从ryania中找到一种活性组分ryanodine。但ryania的杀虫作用效果并不是很有效,而且在今天看来也不是很安全。实际上,它对哺乳动物就象以前的一支毒箭一样具有致命效果。兰尼碱的结构复杂,非常难以进行化学合成。美洲中部和南部的植被群譬如尼亚那灌木,尤其是一种广63
氟虫双酰胺日本农药公司1998氟虫双酰胺日本农药公司199864
杜邦公司2003氯虫苯甲酰胺杜邦公司2003氯65杜邦公司2012年拟开发品种杜邦公司2012年拟开发品种66
杀虫机理与以前所有的杀虫剂完全不同,是通过激活害虫肌肉中的鱼尼丁受体,过度释放细胞内钙库中的钙离子,阻止肌肉收缩,从而使害虫迅速停止取食,出现肌肉麻痹、活力消失、瘫痪,直至彻底死亡。害虫从取食到瘫痪,停止危害,仅仅需要大约7分钟的时间。与此同时,该药对鱼虾等水生生物以及蜜蜂、害虫天敌如捕食螨基本没有伤害。杀虫机理与以前所有的杀虫剂完全不同,是通过激活害虫肌肉中的671.AP沿肌膜或横管膜传播,激活L钙通道;2.L钙通道变构激活JSR(junctionalsarcoplasmicreticulum,JSR)膜RYR钙释放通道,JSR内Ca2+释放,胞质[Ca2+]升高;3.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引发肌肉收缩;4.LSR(longitudinalsarcoplasmicreticulum,LSR)膜上钙泵活动增强,将Ca2+回收入肌质网,肌质内[Ca2+]降低,肌肉舒张。
兴奋-收缩耦联基本过程兴奋-收缩耦联基本过程68杂环类杀虫剂课件69杂环类杀虫剂课件70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兴奋-收缩耦联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兴奋-收缩耦联71杂环类杀虫剂课件72
氟虫双酰胺(flubendiamide)
氟虫双酰胺(flubendiamide)
73剂型:20%垄歌WDG生物活性:氟虫双酰胺没有内吸性,只是表现一定的渗透、层移作用。氟虫双酰胺几乎对所有的鳞翅目害虫的活性都很高,对夜蛾类、菜蛾类、瓜绢螟类、卷叶蛾类、毒蛾类、粉蝶类、弄蝶类等鳞翅目害虫都能有效防治。使用剂量:50-60gai/hm2剂型:20%垄歌WDG74
氯虫苯甲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
20%康宽悬浮剂LD50:5000mg/kg
氯虫苯甲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
275
“康宽”具有非常好的渗透性,又有优异的内吸性,施用到作物上后,可以很快被作物吸收,并通过作物的木质部在作物体内自下往上传导至作物的各个部位及组织,全面保护作物。由于有优异的内吸性,杀虫活性又极高,使“康宽”的药效期很长。“康宽”具有非常好的渗透性,又有优异的内吸性,施用到作物76水稻纵卷叶螟和三化螟(二螟)10mL/667m2,可以维持一个月的高药效;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则可以维持半个月以上的高药效。“康宽”还可以有效杀死高龄害虫。由于其优越的渗透性能防治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只要蔬菜叶子的正面均匀喷到药液,就可以表现高药效。水稻纵卷叶螟和三化螟(二螟)10mL/667m2,可以维持一77
农药活性成分有没有内吸性一般与脂水溶性和分子共轭体系呈正相关。
脂水溶性—决定其是否可以渗透到作物体内,像氟虫双酰胺可以!
共轭体系—大小或多少,表现出渗透后随植物体液移动,植物体液一般是水溶性的,故共轭体系较大或较多的话极性略强,更与水溶液亲和,表现出内吸性,像氯虫苯甲酰胺!农药活性成分有没有内吸性一般与脂水溶性和分子共轭78(六)螺环化合物一类多环化合物。分子中至少有两个环共享一个碳原子(在少数化合物中也可是其他原子,如硅、磷、砷等)。这两个环位于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上:适当取代的螺环化合物有手征性,可以拆分成旋光异构体(见旋光异构)。就形式而言,丙二烯H2C=C=CH2是最简单的螺环,适当取代的丙二烯如1,3-丙二烯二酸具有光学活性,能拆分成左右两个旋光异构体。(六)螺环化合物一类多环化合物。分子中至少有两79螺虫乙酯(spirotetramat)Bayer公司杀虫剂新品种。螺虫乙酯的中期潜在市场可望达到2亿欧元的年销售额。该杀虫剂计划于2008和2009年在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土耳其、非洲、荷兰和奥地利陆续上市,未来市场将超过70个国家。螺虫乙酯已于2008年在突尼斯完成全球首次登记。螺虫乙酯(spirotetramat)Bayer公司杀虫剂80cis-3-(2,5-二甲基苯基)-8-甲氧基-2-氧代-1-氮杂螺环[4.5]-癸3-烯4-基乙酸乙酯cis-3-(2,5-二甲基苯基)-8-甲氧基-2-氧代-81螺虫乙酯具有独特的作用特征,是迄今唯一具有双向内吸传导性能的现代杀虫剂。该化合物可以在整个植物体内向上向下移动,抵达叶面和树皮,从而防治如生菜和白菜内叶上及果树皮上的害虫。这种独特的内吸性能可以保护新生茎、叶和根部,防止害虫的卵和幼虫生长。其另一个特点是持效期长,可提供长达8周的有效防治。螺虫乙酯具有独特的作用特征,是迄今唯一具82作用机制;抑制昆虫脂质的合成,使昆虫中毒死亡,与其他杀虫剂无交互抗性。被人为是继吡虫啉后又一划时代的新的杀虫剂品种。剂型:240g/L使用剂量:52-105gai/ha作用机制;抑制昆虫脂质的合成,使昆虫中毒死亡,与其他杀虫剂无83螺虫乙酯高效广谱,可有效防治各种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蓟马、木虱、粉蚧、粉虱和介壳虫等。可应用的主要作物包括,棉花、大豆、柑橘、热带果树、坚果、葡萄、啤酒花、土豆和蔬菜等。研究表明其对重要益虫如瓢虫、食蚜蝇和寄生蜂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螺虫乙酯高效广谱,可有效防治各种刺吸式口84四、昆虫生长调节剂四、昆虫生长调节剂85(N—叔丁基-N-(4-乙基苯酰基)-3,5-二甲基苯酰肼)双酰肼类虫酰肼(tebufenozide)
(N—叔丁基-N-(4-乙基苯酰基)-3,5-二甲基苯酰肼)86抑食肼(RH-5849)N-苯甲酰基-N-特丁基苯甲酰基抑食肼(RH-5849)N-苯甲酰基-N-特丁基苯甲酰基87通过吸收和接触起作用,是一类蜕皮激素兴奋剂,模拟昆虫荷尔蒙蜕皮激素来控制蜕皮进程,诱导致命的早熟蜕皮,引起变形和影响昆虫繁殖。与其他药剂无交互抗性。一般药后2~3d见效,持效期长.抑食肼具有胃毒、触杀和抑制进食作用,作用谱广;虫酰肼活性更高,对鳞翅目昆虫具有极高的选择作用。已经商品化的品种还有甲氧虫酰肼(methoxyfen-ozide)、氯虫酰肼(halofenozide)和呋喃虫酰肼(fufenozide)等。通过吸收和接触起作用,是一类蜕皮激素兴奋剂,88虫酰肼和甲氧虫酰肼虫酰肼和甲氧虫酰肼8920%米满悬浮害虫发生初期1000~1500倍喷雾,每隔7~10d一次。主要防治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菜青虫、桃小食心虫、螟虫、松毛虫、美国白蛾等。20%米满悬浮90几丁质合成抑制剂苯甲酰基脲类:如灭幼脲、虱螨脲等;噻嗪酮类:如噻嗪酮等胃毒和触杀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几丁质在虫体内的合成,被处理昆虫由于不能蜕皮或化蛹而引起昆虫死亡。对有些昆虫则干扰DNA合成而导致绝育。持效期长达15~38d,但起效速度较慢,药后3~10天。几丁质合成抑制剂苯甲酰基脲类:如灭幼脲、虱螨脲等;91苯甲酰基脲类苯甲酰基脲类92氟铃脲(hexaflumuron)具有很高的杀虫和杀卵活性,而且速效,尤其防治棉铃虫。用于棉花、马铃薯及果树防治多种鞘翅目、双翅目、同翅目昆虫。氟铃脲(hexaflumuron)具有很高的杀虫和杀93剂型:5%氟铃脲EC25~50g/ha(棉花)和10~15g/ha(果树)防治棉花和果树上的鞘翅目、双翅目、同翅目和鳞翅目昆虫。田间试验表明,该杀虫剂在通过抑制蜕皮而杀死害虫的同时,还能抑制害虫吃食速度,故有较快的击倒力。如防治甘蓝小菜蛾、菜青虫等以15~30g/ha喷雾,防治柑桔潜叶蛾以37.5~50mg/L喷雾。剂型:5%氟铃脲EC94虱螨脲Lufenuron(RS)-1-[2,5-二氯-4-(1,1,2,3,3,3-六氟丙氧基)苯基]-3-(2,6-二氟苯甲酰基)脲虱螨脲Lufenuron(RS)-1-[2,5-95理化性质:白色结晶体在空气、光照下稳定。剂型:5%虱螨脲乳油大鼠急性经口LD50>5000毫克/kg
理化性质:白色结晶体在空气、光照下稳定。96
虱螨脲是一种通过摄入后起作用的蜕皮抑制剂,该药作用于产下后24h内的卵、低龄幼虫和高龄幼虫。抑制昆虫蜕皮、杀虫、杀卵效果好,害虫取食喷施了虱螨脲的作物2小时停止取食,2-3天进入死虫高峰。40mL/667m2对多种作物上的鳞翅目害虫有特效,主要用于防治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甘蓝夜蛾、小菜蛾、棉铃虫、豆荚螟、瓜绢螟、烟青虫、蓟马、锈螨、柑桔潜叶蛾、飞虱、马铃薯块茎蛾等,可作为抗性治理的药剂使用。虱螨脲是一种通过摄入后起作用的蜕皮抑制剂,该药作用于产下97噻嗪酮类(噻嗪酮)2-叔丁基亚氨基-3-异丙基-5-苯基-3,4,5,6-四氢-2H-1,3,5-噻二嗪噻嗪酮类(噻嗪酮)2-叔丁基亚氨基-3-异丙基-5-苯基-398
制剂:25%乳油;25%可湿性粉剂;40%胶悬剂.
杂环类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破坏昆虫的新生表皮形成,干扰昆虫的正常生长发育,引起害虫死亡。具触杀、胃毒作用强,具渗透性。不杀成虫,但可减少产卵并阻碍卵孵化。药效慢,药后3-7天才能达到药剂高峰。20~30g/667m2对同翅目的飞虱、叶蝉、粉虱及介壳虫类害虫有特效。制剂:25%乳油;25%可湿性粉剂;40%胶悬剂.
99两类化合物异同相同点:作用靶标:几丁质合成;相异点:苯甲酰基脲类:胃毒作用强,触杀次之(卡死克除外),作用对象主要是鳞翅目和螨类;阻止卵孵化。
噻嗪酮类:触杀作用强,胃毒次之。作用对象是同翅目和半翅目昆虫。可减少成虫产卵和阻止卵孵化。两类化合物异同相同点:作用靶标:几丁质合100吡蚜酮(吡嗪酮)(pymetrozine)(E)-4,5-二氢-6甲基-4-(3-吡啶亚甲基氨基)-1,2,4-三唑-3(2H)-酮吡蚜酮(吡嗪酮)(pymetrozine)(E)-4,5-10125%吡蚜酮WP克胜25%吡蚜酮WP克胜102杀虫剂作用方式独特,没有击倒活性,不会对昆虫产生直接毒性,但是昆虫一旦接触到该药剂,就立即停止取食。吡蚜酮对刺吸式口器害虫特别是蚜虫、白粉虱、黑尾叶蝉仍有独特的防治效果。利用电穿透图(EPG)技术研究表明:无论是点滴、饲喂或注射试验,只要蚜虫接触到吡蚜酮几乎立刻产生不可逆的口针阻塞效应。杀虫剂作用方式独特,没有击倒活性,不会对昆虫产生直接毒性,但103MRL:0.04mg/L(芦笋内或表面·美国)剂型:25%WP50%WG应用:蔬菜蚜虫和粉虱a.i10~20g/hm2;棉花、烟草等刺吸式口气害虫a.i100~200g/hm2。MRL:0.04mg/L(芦笋内或表面·美国)104五、微生物源杀虫剂
五、微生物源杀虫剂
105阿维菌素(Avmectin)阿维菌素为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杀虫剂。由美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和美国Merck公司合作开发,经发酵提取等先进生产工艺加工而成。主要成分为阿维菌素B1(ab-amectin)。我国自80年代末引进分离阿维菌种并开发投产。阿维菌素可有效地防治双翅目、同翅目、鞘翅目和鳞翅目害虫及多种害螨特别是对抗性害虫如斑潜蝇、小菜蛾、棉鳞虫、红蜘蛛等具有优异的防效。阿维菌素(Avmectin)阿维菌素为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杀106
Avermectins是由土壤放线菌Sereptomycesavermeitilis产生一类16元环内酯化合物的混合物,包括A1a、A2a、B1a、B2a4个主成分和同系的4个次成分A1b、A2b、B1b、B2b,其中AvermectinsB1是主成分。目前市售的Avermectin以Abamectin(AvermectinsB1)为主。另外,此类药剂还包括伊维菌素(Ivermectin)、埃玛菌素(emamectin)等。Avermectins是由土壤放线菌Sere107Avermectin作用于氯离子通道的,或者是谷氨酸门控的氯离子通道,或者是GABA门控的氯离子通道。哺乳动物对Avermectin类化合物中毒后显示高度的兴奋性、不协调以及颤抖等症状,而昆虫和螨类中毒后,主要是麻痹,极少表现出极度兴奋的症状。Avermectin作用于氯离子通道的,或者是谷氨酸108阿维菌素阿维菌素109杂环类杀虫剂课件110伊维菌素伊维菌素111杂环类杀虫剂课件11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emamectinbenzoate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emamectinbenzoate113原药为白色或黄白色结晶粉,有效成分含量75%~80%,21℃时溶解度在水中为7.8微克/升,丙酮中100毫克/毫升在25℃时,pH6~9的溶液中无分解现象。胃毒、触杀,但它对叶片有很强的渗透作用,可杀死表皮下的害虫,且残效期长。刺激虫体产生γ-氨基丁酸,阻断运动神经信息的传导过程。害虫在几小时内迅速麻痹、拒食,24小时死亡,2—3天达到高峰,持效期7~15天。阿维菌素原药为白色或黄白色结晶粉,有效成分含114LD50:10mg/kg(伊维菌素92.28mg/kg)1.8%阿维菌素%EC2000~4000倍喷雾防治小菜蛾、斑潜蝇、食心虫、棉花害虫、水稻害虫及螨类。(a.i.5~7g/ha)LD50:10mg/kg(伊维菌素92.28mg/kg)115多杀菌素(Spinosad)
多杀菌素又名多杀霉素是在刺糖多胞菌(Saccharopolysporaspinosa)发酵液中提取的一种大环内酯类无公害高效生物杀虫剂.实用化的产品是spinosynA和spinosynB的混合物,故称其为spinosad。。
多杀菌素(Spinosad)多杀菌素又名多杀霉116
毒性:原药LD50>5000毫克/千克,作用特点:被认为是烟酸乙酰胆碱受体的作用体,可以持续激活靶标昆虫乙酰胆碱烟碱型受体,但是其结合位点不同于烟碱和吡虫啉。多杀菌素也可以影响GABA受体,但作用机制不清。可使害虫迅速麻痹、瘫痪,最后导致死亡。其杀虫速度可与化学农药相媲美。对害虫具有快速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对叶片有较强的渗透作用,可杀死表皮下的害虫,残效期较长,对一些害虫具有一定的杀卵作用。无内吸作用,对刺吸式口气害虫和螨类效果差。杂环类杀虫剂课件117制剂:2.5%、48%悬浮剂使用方法:1.蔬菜害虫防治小菜蛾和甜菜夜蛾,在低龄幼虫盛发期用2.5%悬浮剂1000倍液均匀喷雾(a.i.20~40g/ha);2.防治蓟马于发生期,用2.5%悬浮剂450~750mL/ha对水喷雾,重点在幼嫩组织如花、幼果、顶尖及嫩梢等部位。制剂:2.5%、48%悬浮剂118乙基多杀菌素乙基多杀菌素119
XDE-175是由陶氏益农公司出品的一种新型多杀菌素类杀虫剂,并收到第一个全球登记,它能够有效控制果树和坚果上的重要虫害,尤其是果树上的一种棘手的主要害虫——苹果蠢蛾。XDE-175有两种本体,分别为XDE-175-J和XDE-175-L,其中XDE-175-J为主要成分(约75.5%);XDE-175还有两种代谢产物分别为N-demethyl-XDE-175-J和N-formyl-XDE-175-J。XDE-175是由陶氏益农公司出品的一种新型多杀菌素类杀120第六节、其它类型杀虫剂有机氯类杀虫剂沙蚕毒素类杀虫剂杂环类杀虫剂
昆虫生长调节剂微生物源杀虫剂第六节、其它类型杀虫剂微生物源杀虫剂121一、有机氯类杀虫剂
有机氯杀虫剂是一类含氯原子的有机合成杀虫剂,也是发现和应用最早的一类人工合成杀虫剂。滴滴涕和六六六是这类杀虫剂的杰出代表。但是由于残留等问题,自1970年代以来,滴滴涕、六六六、艾氏剂、狄氏剂等主要有机氯杀虫剂品种相继被禁用,我国也于1983年禁止使用滴滴涕和六六六。目前仍在使用的有林丹和硫丹。一、有机氯类杀虫剂
有机氯杀虫剂是一类含氯原子的有机合成122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Dichlorodiphenyltric123作用机理—受体学说滴滴涕及其类似物的毒理作用是在轴突膜上有一个受体,即膜上有一个空隙,滴滴涕分子正好适合进入这个空隙,引起周围的离子通道改变(主要是钠离子通道),因而改变了钠离子渗透,造成电位差的变化,形成一个延长的振幅增大的负后电位。作用机理—受体学说滴滴涕1241954年由马林斯首先提出,认为昆虫的神经膜是由许多脂肪蛋白质粒组成的,每一个质粒是一个圆柱,因此在排列时质粒间形成空隙,小的分子或离子可在空隙内自由通过。大的分子结构必须与空隙适合才能出入。根据这一模式,滴滴涕分子适合于这个空隙(图1-28)而通过,其苯环及其取代基与受体部位的脂蛋白发生作用,使得膜变形和引起钠离子渗漏而导致神经活动的反常传导。
DDT分子穿入脂肪蛋白质粒空隙1954年由马林斯首先提出,认为昆虫的神经膜是由许多脂肪125
霍兰(G.Holan,1969)对上述受体部位模型加以改进,推广到解释几种滴滴涕类似物的杀虫活性。他合成了一系列与滴滴涕类似的化合物,比较了它们的立体构形与活性关系,发现所有的活性化合物都与滴滴涕的结构相似,都有一个“分子楔”。在滴滴涕中-CCl3是楔的顶点。-CCl3这个基团在化学性质上并不重要,但它的外形大小非常重要。凡是具有这样大小分子楔的类似化合物都表现有杀虫活性。霍兰(G.Holan,1969)对上述受体部位模型加以改126
这个“分子楔”的顶点大小与水合钠离子的大小相当,正适合嵌入神经膜表面的受体位点——脂蛋白的离子通道中,因而使通道开放。楔的基部在滴滴涕的分子中包含了两个苯环及两个氯原子。基部的大小要求不是很严格,但是必须有(象氯原子)供电性取代基,使基部容易与神经膜上的蛋白质部分相结合。已经在吸收光谱上证实,滴滴涕与一些简单的分子可以结合形成电荷转移复合体(CTC)。
这个“分子楔”的顶点大小与水合钠离子的大小相当,正127
滴滴涕在受体部位处于这样的形式,就能保持离子通道张开,使钠离子通过,因而导致靶标生物一系列的中毒症状直至死亡。法米(M.A,H.Fahmy,1973)对霍兰模式作了新解释,认为这个受体是可变的,有一定伸缩性。对于滴滴涕类似物,只要分子上四个取代基(X,Y,L,Z)加起来的大小合适(图1-30)就能进入这个受体。
滴滴涕类似物滴滴涕在受体部位处于这样的形式,就能保持离子通道张开128林丹(Lindan)林丹(Lindan)129前突触膜过多释放神经递质学说
1971年瑞安等认为六六六对昆虫神经的作用是通过神经的突触部位即是刺激前突触膜释放过多的乙酰胆碱(神经递质),并在乙酰胆碱受体上累积,因而下一次的神经传导受到阻碍,昆虫就出现中毒症状,直至死亡。前突触膜过多释放神经递质学说130抑制γ-氨基丁酸(γ-GABA)受体学说1983年松村等认为六六六抑制了γ—GABA受体,造成神经传导的不正常,而引起昆虫中毒和死亡。神经递质GABA受体有两种:GABAa和GABAb。在前突触膜上,两种受体都存在,在后突触膜上,只有GABAa。在前突触膜上,GABA受体受激活时,Cl-通道被打开,刺激GABA释放,GABA再刺激后突触膜,也同样使C1-通道打开,因为GABA是一个抑制性的神经递质,它使C1-进入膜内,造成膜的过极化,产生IPSP。六六六是GABA的拮抗剂,关闭Cl-通道故昆虫中毒后产生兴奋和痉挛,最终麻痹死亡。抑制γ-氨基丁酸(γ-GABA)受体学说131硫丹endosulfan)1,2,3,4,7,7-六氯双环[2,2,1]庚烯-(2)-双羟甲基-5,6-亚硫酸酯
硫丹endosulfan)1,2,3,4,7,7-六氯双132
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碱性介质不稳定。能在有机体内迅速分解,主要产物是环状的硫酸酯和环状二醇。对野生动物无毒,对鱼类高度。触杀、胃毒、广谱。阻断γ-氨基丁酸门控氯离子通道,引起神经传导抑制,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惊厥,造成有机体死亡。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碱性介质不稳定。133LD5076-240mg/kg35%硫丹(硕丹、赛丹)乳油可防治禾谷类、棉花、果树、蔬菜及其他作物的大多数害虫和螨类。用于防治棉铃虫,兼治棉蚜和蓟马,一般亩用有效成分35~60克。LD5076-240mg/kg可防治禾谷类、棉花、果树、蔬134环节动物门(Annelida)多毛纲(Polychaeta)沙蚕属(Nereis)环节动物。极大多数海生,多数为淡水生。长2.5∼90公分(1吋∼3呎),一般褐色、鲜红或鲜绿。可能是最高级的环节动物,头部有锐利可伸缩的腭。二、沙蚕毒素类杀虫剂环节动物门(Annelida)多毛纲(Polychaeta)135
1934年日本人从沙蚕体内分离到沙蚕毒素(Nereistoxin).1962年确定化学结构式。并相继合成一系列化合物,开发出部分很好的杀虫剂。如杀螟丹、杀虫双、杀虫单、杀虫磺、杀虫环、多噻烷等。1934年日本人从沙蚕体内分离到沙蚕毒素(Nerei136沙蚕毒素(nereistoxin)沙蚕毒素(nereistoxin)137
杀虫双(bisultap)2-N,N—二甲胺基—1,3-双(硫代硫酸钠基)丙烷
杀虫双(bisultap)2-N,N—二138杀螟丹(cartap)1,3-二(氨基甲酰硫)-2-甲氨基丙烷-盐酸盐杀螟丹(cartap)1,3-二(氨基甲酰硫)139N,N—二甲基—1,2,3-三硫杂己—5-基胺
S,S'-[2-(二甲胺基)三亚甲基]双硫代苯磺酸酯
杀虫环和杀虫磺N,N—二甲基—1,2,3-三硫杂己—5-基胺S,S'-[140多噻烷(polythiacycloalkane)
N,N`-二甲基-1,2,3,4,5-五硫环辛-7-胺(草酸盐或盐酸盐)多噻烷(polythiacycloalkane)N,N`-14170年代由贵州化工研究所在研究杀螟丹合成时发现并开发成防治水稻害虫特别是水稻螟虫的药剂。生产工艺比杀螟丹简单。水溶性,在水溶液中硫代硫酸钠和空气的作用下转化成杀蚕毒从而起杀虫作用。胃毒、触杀和内吸作用.作用于中枢神经突触的乙酰胆碱受体阻碍突触部位的兴奋传导造成害虫麻痹以致死亡。杀虫双(bisultap)70年代由贵州化工研究所在研究杀螟丹合成时发现并开发成防治水142
主要制剂:18%杀虫双水剂,5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8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5%杀虫双颗粒剂等。生物活性及使用技术:杀虫双和杀虫单具有胃毒、触杀和内吸作用,对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有特效,对许多果树及蔬菜鳞翅目害虫均有较好的防效。可采取喷雾、毒土及根区施药等方法。采取颗粒剂根区施药法,可延长持效期。
杀虫双、杀虫单的作用机制同杀螟丹。
主要制剂:18%杀虫双水剂,5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80%1431.五元杂环化合物有:呋喃、噻吩、吡咯、噻唑、吡唑、咪唑等。2.六元杂环化合物有:吡啶、吡嗪、嘧啶等。3.稠环杂环化合物有:吲哚、喹啉、蝶啶、吖啶等。三、杂环类杀虫剂1.五元杂环化合物有:呋喃、噻吩、吡咯、噻唑、吡唑、咪唑等。144(一)氯化烟酰类(硝基亚甲基类)一、概述
1978年,在苏黎世的国际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协会(IUPAC)会议上,Soloway等人提出了一类称为硝基甲撑(nitromethylene)杀虫剂的新化合物(Ⅰ),并提出此类化合物中杀虫活性最高的为SD35651。1979年,Solowar等又提出过一种此类化合物(Ⅱ),但未报道其生物活性。1984年,日本特殊农药制造公司的化学家们从许多化合物中合成了硝基胍NTN33893(Ⅲ)作为杀虫剂,并推荐通用名为咪蚜胺(imidacloprid)。现中文通用名为吡虫啉。
(一)氯化烟酰类(硝基亚甲基类)一、概述145硝噻嗪SD35651(Ⅰ)吡虫啉(咪蚜胺)Ⅲ
(Ⅱ)烟碱硝噻嗪SD35651(Ⅰ)吡虫啉(咪蚜胺)Ⅲ(Ⅱ)146杂环类杀虫剂课件147作用特点氯化烟碱类杀虫剂是作为后突触烟碱乙酰胆碱受体(nAChRs)的激动剂作用于昆虫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烟碱型AChR的活性,(昆虫麻痹死亡)且这一闭锁过程是不可逆的。高杀虫活性,对哺乳动物低毒。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啶虫脒只有渗透作用).生物活性高持效期长。作用特点氯化烟碱类杀虫剂是作为后突触烟碱乙酰胆148
烯啶虫胺(nitenpyram)
10%烯啶虫胺水剂(E)-N-(6-氯-3-吡啶甲基)-N-乙基-N′-甲基-2-硝基亚乙基二胺
烯啶虫胺(nitenpyram)
10%烯啶虫胺水剂(E149
纯品为浅黄色结晶体,熔点83-84℃,密度1.40(26℃)。蒸气压1.1×10-9Pa(25℃)。溶解度(g/L、20℃):水(pH=7)840、氯仿700、丙酮290、二甲苯4.5.
主要用于水稻、蔬菜及其它防治刺吸口器类昆虫。纯品为浅黄色结晶体,熔点83-84℃,密度1.40(26150
啶虫脒acetamiprid
具有触杀、胃毒和较强的渗透作用,杀虫速效,用量少、活性高、杀虫谱广、持效期长达20d左右
剂型:5%啶虫脒乳油[E]-N-[(6-氯吡啶)-3-基]-N-腈基-N-甲基乙酰胺
啶虫脒acetamiprid
具有触杀、胃151吡虫啉(imidcloprid)纯品白色结晶难溶于水和一般有机溶剂。胃毒、内吸、触杀、广谱、高效杀虫剂,持效期长对刺吸式口器害虫防治效果好吡虫啉(imidcloprid)纯品白色结晶难溶于水和一般有152生物活性吡虫啉对同翅目害虫如蚜虫、叶蝉、飞虱、白粉虱和缨翅目害虫蓟马表现极高的活性,对鞘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的一些种类也具有不同程度的杀伤作用,但还未发现其对线虫和螨类的效果。吡虫啉在植物的木质部有很好的移动性,用其进行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防治一些害虫具有很好的效果。生物活性吡虫啉对同翅目害虫如蚜虫、叶蝉、飞虱、白粉虱153内吸活性吡虫啉在土壤中的浓度仅为0.15mg/L时,就可以对作物地上部的害虫如桃蚜和蚕豆蚜表现极好的防治效果。吡虫啉在土壤中半衰期为150天,但土壤使用吡虫啉后停留在土壤表层的量却急剧减少,这种“生物抽提”现象是由于该化合物的内吸作用所致。这就意味着在最后代谢之前吡虫啉在植物根部要有一定的残留期,继而被根所吸收而保护作物。吡虫啉的残留活性对于土壤或种子处理是至关重要的。内吸活性吡虫啉在土壤中的浓度仅为0.15mg/L时,就154在不同作物中的输导性1、冬小麦:用14C标记的吡虫啉处理小麦种子,其在小麦第一片叶上的蓄积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2、棉花:棉花幼苗对吡虫啉的吸收及该化合物在棉花植株内的输导完全不同于小麦,在播种27d后只有5%~6%的吡虫啉可以被棉花幼株吸收且大部集中在子叶中,而其余则以其未变化的母体化合物蓄积在种衣或种子周围的土壤中。在不同作物中的输导性1、冬小麦:用14C标记的吡虫啉处理小麦155亚致死剂量效应在致死剂量下,由于吡虫啉对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干扰,中毒昆虫表现为典型的神经中毒症状,即行动失控、发抖、麻痹直至死亡。在亚致死浓度下,取食含有吡虫啉汁液的蚜虫,从叶片上逃逸或掉落,分析蜜露的排放量,发现亚致死浓度的吡虫啉对蚜虫有拒食作用,即小于10μg/L浓度的吡虫啉可以引起取食蚜虫惊厥蹶、排放蜜露减少,最终饥饿而死。亚致死剂量效应在致死剂量下,由于吡虫啉对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156LD50126mg/kg10%吡虫啉可湿粉20%康福多浓可溶剂水稻飞虱用10%可湿粉150-300克/ha喷雾;麦蚜10%可湿粉150—200/ha喷雾;棉蚜用70%拌种剂种子处理0.25~0.3%(a.i)LD50126mg/kg157噻虫嗪Thiamethoxam
剂型25%WDG经口LD50:1563mg/kg3-(2-氯-1,3-噻唑-5-基甲基)-5-甲基-1,3,5-恶二嗪-4-基叉(硝基)胺
噻虫嗪Thiamethoxam
剂型25%WDG158与噻虫啉一起属于第二代氯化烟酰类杀虫剂。较第一代具有更高的活性、更好的安全性、更广的杀虫谱及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等特点,与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等无交互抗性。适宜作物为稻类作物、甜菜、油菜、马铃薯、棉花、菜豆、果树、花生、向日葵、大豆、烟草和柑桔等。在推荐剂量下使用对作物安全.与噻虫啉一起属于第二代氯化烟酰类杀虫剂。较第一代具有更高的活159噻虫啉thiacloprid
(3-((6-氯-3-吡啶基)甲基)-1,3-噻唑啉-2-亚基)氰胺噻虫啉thiacloprid
(3-((6-氯-3-吡160噻虫啉是由拜耳公司开发,具有用量少、速效性好、活性高、持效期长等特点。对刺吸口器害虫有优异的防效。对各种甲虫(如铃薯甲虫、苹花象甲、稻象甲)和鳞翅目害虫如苹果潜叶蛾和苹果蠹蛾有效。既可用于茎叶处理。也可以进行种子处理。48%噻虫啉悬浮剂7-13mL/667m2喷雾75%噻虫嗪干种衣剂0.05-0.074g/kg(种子)拌种噻虫啉是由拜耳公司开发,具有用量少、速效性好、活性高、持效期161(二)吡咯(吡唑)类杀虫剂美国氰胺公司1985年在链霉菌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出二噁吡咯霉素的基础上研究开发成功的一种新型杂环类杀虫、杀螨、杀线虫剂.1987年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开发成功氟虫腈,1988年美国氰胺公司开发虫螨腈。大连瑞泽农药股份有限公司2002成功开发丁烯氟虫腈。二噁吡咯霉素(二)吡咯(吡唑)类杀虫剂美国氰胺公司1985年在链霉菌162(RS)-5-氨基-1-(2.6-二氯-4a-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亚磺酰基吡唑-3-氰氟虫腈(Fipronil)(RS)-5-氨基-1-(2.6-二氯-4a-三氟甲基苯基)163锐劲特(Regent)胃毒为主兼触杀和一定的内吸作用。持效期长(20d以上)。与昆虫神经中枢细胞膜上的r-氨基丁酸受体结合阻塞神经细胞的氯离子通道从而干扰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而导致昆虫死亡
。对鳞翅目、同翅目重要害虫有很高的杀虫活性。中毒的典型症状表现为神经系统的超兴奋,多动、亢奋、颤抖,更为严重时出现昏迷、抽搐。
锐劲特(Regent)胃毒为主兼触杀和一定的内吸作164LD50:97mg/kg制剂5%锐劲特悬浮剂螟虫初孵期、稻飞虱若虫始盛期施药1000~1500mL/ha;小菜蛾处于低龄期施药250~500mL/ka喷雾.因对水生动物和蜜蜂的毒性,除卫生用、部分旱田种子包衣剂外
被禁止使用。(2009.4.1)LD50:97mg/kg165虫螨腈(除尽)Chlorfenapyr(4-溴-2-(4-氯苯基)-1-乙氧基甲基-5-三氟甲基吡咯-3-腈)虫螨腈(除尽)Chlorfenapyr(4-溴-2-(4166亲脂性强,但跨膜运输时酸性不够,因此在昆虫体内代谢成酸性较强的产物。亲脂性强,但跨膜运输时酸性不够,因此在昆虫体内代谢成酸性较强167虫螨腈作用于昆虫体内细胞的线粒体膜上,是一个优秀的解耦联剂.通过干扰昆虫体内线粒体膜内外的质子浓度,消除膜内外H+浓度差,从而影响ATP的产生,终止细胞生命活动,最终导致害虫死亡。胃毒、触杀作用,渗透性强,局部传导作用。启效快,持效期长(15~20d)可以用于抗性昆虫和螨类的防治。虫螨腈作用于昆虫体内细胞的线粒体膜上,是一个优秀的168LD50:626mg/kg剂型:10%除尽悬浮剂小菜蛾、甜菜夜蛾250~500mL/ha喷雾,持效期15d,对蚜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LD50:626mg/kg169丁烯氟虫腈触杀、胃毒和弱的內吸活性。杀虫谱广。对鱼的毒性低于氟虫腈。(斑马鱼LC50(96)19.62mg/L)丁烯氟虫腈触杀、胃毒和弱的內吸活性。杀虫谱广。170(三)噁二嗪类茚虫威(
indoxacarb)
7-氯-2,5-二氢-2-[N-(甲氧基甲酰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甲酰]茚并[1,2-e][1,3,4]噁二嗪-4a(3H)-甲酸甲酯(三)噁二嗪类茚虫威(
indoxacarb)171
安打(Avatar)或全垒打30%全垒打水分散粒剂15%安打悬浮剂15%凯恩乳油大鼠急性经口LD501867毫克/千克(雄);大鼠急性经皮LD50大于5000毫克/千克
安打(Avatar)或全垒打30%全垒打水分散粒剂172
通过阻断昆虫神经细胞内的钠离子通道,使神经细胞丧失功能。触杀和胃毒作用,对各龄期幼虫都有效。药剂通过接触和取食进入昆虫体内,0-4小时内昆虫即停止取食,随即被麻痹,昆虫的协调能力会下降(可导致幼虫从作物上落下),一般在药后24-60h内死亡。15%凯恩乳油防治稻纵卷叶螟:150mL/ha药后21d防效可达95.9%与康宽具有相同的防效,显著优于其他药剂。通过阻断昆虫神经细胞内的钠离子通道,使神173防治甜菜夜蛾、小菜蛾、菜青虫:在2-3龄幼虫期,使用15%安打悬浮剂8.8-3.3mL/667m2对水喷雾。根据害虫危害的严重程度,可连续施药2-3次,每次间隔5-7天。清晨、傍晚施药效果更佳。防治棉铃虫:15%安打悬浮剂8.8-7.6mL/667m2对水喷雾。依棉铃虫危害的轻重,每次间隔5-7天,连续施药2-3次。
防治甜菜夜蛾、小菜蛾、菜青虫:在2-3龄幼虫期,使用15%安174(四)氰氟虫腙(metaflumizone)
氰氟虫腙(BAS320I)是德国巴斯夫公司和日本农药公司联合开发的一种全新的化合物,属于缩氨基脲类杀虫剂。氰氟虫腙可以有效地防治各地鳞翅目害虫及某些鞘翅目的幼虫、成虫,还可以用于防治蚂蚁、白蚁、蝇类、蝉螂等害虫。(四)氰氟虫腙(metaflumizone)氰氟虫腙175杂环类杀虫剂课件176
氰氟虫腙是一种全新作用机制的杀虫剂,通过附着在钠离子通道的受体上,阻碍钠离子通行,与菊酯类或其他种类的化合物无交互抗性。该药对于各龄期的靶标害虫、幼虫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昆虫取食后该药进入虫体,通过独特的作用机制阻断害虫神经元轴突膜上的钠离子通道,使钠离子不能通过轴突膜,进而抑制神经冲动使虫体过度的放松,麻痹,几个小时后,害虫即停止取食,1~3d内死亡。
氰氟虫腙是一种全新作用机制的杀虫剂,通过附着在钠离子通道177作用特点:氰氟虫腙虽然是一种摄食活性的杀虫剂,但是与所有的对照药剂相比,仍具有较好的初始活性(击倒作用)。温度对氰氟虫腙的活性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是有间接的影响;主要由于幼虫在温暖的条件下进食会更活跃,更多的活性成分会进入到害虫体内,因而氰氟虫腙杀虫的速度会快一些。该药具有良好的耐雨水冲刷性。药效试验表明,氰氟虫腙240SC在防治马铃薯叶甲时,施药后1h就具有明显的耐雨水冲刷的效果。低蒸气压使得其在田间熏蒸作用效果很低。作用特点:氰氟虫腙虽然是一种摄食活性的杀虫剂,但是与178
氰氟虫腙能够以中等的速度穿入双子叶植物的角质层和薄壁组织,大约有一半滞留在上表皮或表皮的蜡质层(角质)中,这表明该药剂没有表现出明显越层运动。试验分析表明氰氟虫腙不会从处理过的叶片传导到植物的其他部分,也没有叶片的沉降点处表现出明显的向周边辐射扩散运动。因此氰氟虫腙在叶片表面只有中等的渗透活性,在植物的绿色组织及根部无内吸传导性。氰氟虫腙能够以中等的速度穿入双子叶植物的角质层和薄壁组织179氰氟虫腙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50>5000mg/kgb.w.急性经皮LD50>5000mg/kgb.w.急性LC50>5.2mg/L对兔眼睛、皮肤无刺激性,对哺乳动物无神经毒性。剂型:24%艾法迪SC用药量:200~240(ga.i.·hm-2)
氰氟虫腙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50>5000180钠离子通道阻碍剂。两种化合物在IRAC分类列表中同属22组。茚虫威是一种活性前体化合物,必须经过昆虫的代谢才能转化成为有活性的化合物;而氰氟虫腙本身具有杀虫活性,不需要昆虫代谢激活,高抗害虫种群试验表明没有发现交叉抗性现象。氰氟虫腙在钠离子通道上的具体附着位点正在进一步的试验研究中。
初步的试验表明氰氟虫腙防治对菊酯类产生抗性的害虫种类比茚虫威更有效。这表明尽管两种化合物都是钠离子通道阻碍剂,但氰氟虫腙和茚虫威的作用机制还是有差别。钠离子通道阻碍剂。两种化合物在IRAC分类列表中同属22组。181(五)邻苯二甲酰胺类和
邻甲酰胺基苯甲酰胺类RyaniaspeciosaVahlRyaniaspeciosaVahl(五)邻苯二甲酰胺类和
邻甲酰胺基苯甲酰胺类Ryanias182
美洲中部和南部的植被群譬如尼亚那灌木,尤其是一种广泛生长于该地区的灌木RyaniaspeciosaVahl(大风子科灌木),在上世纪中叶曾经受到默克公司科学家的关注。1948年Rogers等从ryania中找到一种活性组分ryanodine。但ryania的杀虫作用效果并不是很有效,而且在今天看来也不是很安全。实际上,它对哺乳动物就象以前的一支毒箭一样具有致命效果。兰尼碱的结构复杂,非常难以进行化学合成。美洲中部和南部的植被群譬如尼亚那灌木,尤其是一种广183
氟虫双酰胺日本农药公司1998氟虫双酰胺日本农药公司1998184
杜邦公司2003氯虫苯甲酰胺杜邦公司2003氯185杜邦公司2012年拟开发品种杜邦公司2012年拟开发品种186
杀虫机理与以前所有的杀虫剂完全不同,是通过激活害虫肌肉中的鱼尼丁受体,过度释放细胞内钙库中的钙离子,阻止肌肉收缩,从而使害虫迅速停止取食,出现肌肉麻痹、活力消失、瘫痪,直至彻底死亡。害虫从取食到瘫痪,停止危害,仅仅需要大约7分钟的时间。与此同时,该药对鱼虾等水生生物以及蜜蜂、害虫天敌如捕食螨基本没有伤害。杀虫机理与以前所有的杀虫剂完全不同,是通过激活害虫肌肉中的1871.AP沿肌膜或横管膜传播,激活L钙通道;2.L钙通道变构激活JSR(junctionalsarcoplasmicreticulum,JSR)膜RYR钙释放通道,JSR内Ca2+释放,胞质[Ca2+]升高;3.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引发肌肉收缩;4.LSR(longitudinalsarcoplasmicreticulum,LSR)膜上钙泵活动增强,将Ca2+回收入肌质网,肌质内[Ca2+]降低,肌肉舒张。
兴奋-收缩耦联基本过程兴奋-收缩耦联基本过程188杂环类杀虫剂课件189杂环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软件设计V:软件工程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通大学《小学心理辅导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乡工程学院《大数据挖掘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宜昌科技职业学院《晶体光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体育职业学院《电工电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理工大学《虚拟仪器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科技大学《实验诊断学见习》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美术学院《外科护理学(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华女子学院《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高清版)DBJ 08-56-1996 建筑幕墙工程技术规程(玻璃幕墙分册)
- 浙江宁波镇海区2025届中考生物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
- 2025届八省联考语文试卷评析及备考策略 课件
- 脱硫塔拆除施工方案
- 北京二十中2025届高考英语二模试卷含解析
- 《高速公路电动汽车清障救援作业规范》
- 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200题有答案
- 急性心衰的急救护理与流程
- 我的家乡江西吉安
- 肺栓塞病人的术后护理
- 国开2024年秋《心理健康教育》形考任务1-9答案
- 电力运维管理平台方案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