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抗心绞痛药课件_第1页
药理学-抗心绞痛药课件_第2页
药理学-抗心绞痛药课件_第3页
药理学-抗心绞痛药课件_第4页
药理学-抗心绞痛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抗心绞痛药1ppt课件第九章抗心绞痛药1ppt课件第九章抗心绞痛药一、心绞痛概述心绞痛定义、特点、分型影响心肌耗氧因素二、常见抗心绞痛药硝酸酯类:硝酸甘油

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2ppt课件第九章抗心绞痛药一、心绞痛概述2ppt课件一、概述1.定义:心绞痛是冠A供血不足,引起血氧供需失衡→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缺氧→代谢产物蓄积→发作性胸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最为多见的症状。3ppt课件一、概述3ppt课件2.典型心绞痛特点:(1)突然发作的胸痛,可从胸部放射到下颌、颈部及左上肢;(2)疼痛性质为阵发性绞痛,闷痛或压榨性疼痛。重者出汗、面色苍白,常迫使患者停止活动;(3)常有一定的诱因;(4)历时1-5min,很少超过10-15min;(5)休息或含用硝酸甘油片后,1-3min缓解。

4ppt课件2.典型心绞痛特点:(1)突然发作的胸痛,可从胸部放射到下3.影响心肌耗氧的因素:心率和收缩力:心率↑,心力↑,耗氧增加。心室壁肌张力:影响最大。与心室容积和室腔内压力成正比,张力越高耗氧越大。与心室壁厚度成反比。(3)射血时间:是每搏射血时间与心率的乘积,射血时室壁张力越高,射血时间越久,耗氧越多。5ppt课件3.影响心肌耗氧的因素:5ppt课件血氧供需失衡和血栓形成是心绞痛的病理生理机制,因此改善血氧供需矛盾与抗血栓是心绞痛治疗的药理基础。凡具有下列作用的药物,均具有抗心绞痛的作用。

(1)舒张冠A或促进侧枝循环形成而增加供血。(2)舒张动静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室壁张力。(3)减慢心率和减弱收缩力。(4)抑制血小板聚积和抗血栓形成。6ppt课件血氧供需失衡和血栓形成是心绞痛的病理生理机制,因此改4.分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目前临床将心绞痛分为以下三类:(1)劳累型心绞痛:多在体力活动时发病,有明显诱因,如过劳、激烈运动、情绪激动及其他增加心肌需氧量的因素诱发的心绞痛。包括稳定型心绞痛、初发型心绞痛及恶化型心绞痛。7ppt课件4.分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稳定型心绞痛即稳定劳力型心绞痛,病程稳定在一个月以上。这是一种需氧型心绞痛,常因氧需要量增加的因素,如情绪激动、体力活动所诱发。造成心肌供需氧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的狭窄,致使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按需要量相应地增加。8ppt课件稳定型心绞痛8ppt课件初发型心绞痛:是指以往从未发生过心绞痛,新近一个月内由心肌缺血而发生心绞痛;恶化型心绞痛:是指在原有稳定劳力型心绞痛基础上,新近发作逐渐频繁且加重,持续时间延长,稍加活动即发作,且服用硝酸甘油也不易绶解;9ppt课件初发型心绞痛:9ppt课件(2)自发性心绞痛:这是一种休息时的心绞痛,发生于静息状态,常在熟睡或休息时发作。特点是:心绞痛发作与心肌需氧的增加无明显关系,而与冠脉血流量减少有关,是冠状动脉痉挛所致,疼痛时间长而且重。包括卧位型(休息或熟睡时发生)、变异型(冠脉痉挛所诱发)、中间综合征和梗死后心绞痛。10ppt课件(2)自发性心绞痛:这是一种休息时的心绞痛,发生于静息状态中间综合征

(intermediatesyndrome)中间综合征(intermediatesyndrome)也称冠状动脉功能不全(coronaryinsufficiency)。指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绞痛发作历时较长,达30分针到1小时以上,发作常在休息时或睡眠中发生,但心电图、放射性核素和血清学检查无心肌坏死的表现。中间综合征疼痛其性质是介于心绞痛与心肌梗塞之间,常是心肌梗塞的前奏。11ppt课件中间综合征

(intermediatesyndrome)(3)混和性心绞痛:为劳累型和自发性心绞痛混合出现。特点是在心肌耗氧量增加或无明显增加时都有可能发生。12ppt课件(3)混和性心绞痛:为劳累型和自发性心绞痛混合出现。特点是在临床上常将初发型、恶化型和自发性心绞痛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可导致心肌梗死或猝死。发病与冠A粥样硬化斑块改变,冠A张力增加和血栓形成有关。13ppt课件临床上常将初发型、恶化型和自发性心绞痛称为不稳定型心5.药物分类:(1)硝酸酯类:硝酸甘油(2)ß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3)钙拮抗药:硝苯地平14ppt课件5.药物分类:14ppt课件二、常见抗心绞痛的药物(一)硝酸酯类药物: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硝酸异山梨醇酯(消心痛)、单硝酸异山梨酯。作用相似,但作用快慢和维持时间不同,其中以硝酸甘油最为常用。硝酸甘油是第一个用于心绞痛治疗的药物,迄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因其起效快、疗效确切、使用方便、经济,目前仍是防治心绞痛的常用药物。15ppt课件二、常见抗心绞痛的药物(一)硝酸酯类15ppt课件【药动学】口服首关消除大,生物利用度仅有8%。舌下含服易经口腔粘膜迅速吸收,2-3min起效,维持20-30min。也可经皮肤吸收,主要用于预防,通常将2%硝酸甘油软膏或贴膜剂睡前涂抹在前壁皮肤或贴在胸部皮肤上,可持续较长时间的药效。肝内代谢,最后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从尿排出。硝酸甘油16ppt课件【药动学】硝酸甘油16ppt课件【药理作用】

硝酸甘油抗心绞痛机制主要与其舒张血管作用有关。对全身不同节段血管的舒张作用具有不同的量效关系:小剂量可明显扩张静脉血管;稍大剂量可明显舒张较大的外周动脉,心外膜冠状动脉和较大的冠状小动脉(直径大于100nm);较大剂量可致小动脉扩张,但对微血管(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扩张作用弱。17ppt课件【药理作用】硝酸甘油抗心绞痛机制主要与其舒张血管作【药理作用】

1.扩张动、静脉,降低心肌耗氧量①扩张静脉→回心血量↓→心室容积↓→心室内压↓→心室壁张力↓

→心肌耗氧量↓

;②扩张动脉→射血阻力↓→心脏后负荷↓→心室壁张力↓,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18ppt课件【药理作用】1.扩张动、静脉,降低心肌耗氧量18ppt课件优点:缩小心室容积降低左室内压缩短射血时间减少心肌耗氧量减低左室舒张末期压→改善心内膜下缺血区灌注增加侧支循环量→改善心肌缺血区灌注扩张心外膜冠状动脉→解除冠状动脉痉挛19ppt课件优点:缩小心室容积减少心肌耗氧量减低左室舒张末期压→改善心内扩张血管,血压下降,反射性引起交感N兴奋,心肌收缩力↑,心率↑,心肌耗氧量↑,缩短心舒张期,减少冠脉灌注量,加重心绞痛发作,故需合用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加以克服。

但在治疗剂量下,用药后的总效应仍是心肌耗氧量明显降低。缺点:20ppt课件扩张血管,血压下降,反射性引起交感N兴奋,心肌收缩力2.改善缺血心肌的供血①增加心内膜下的血液供应。通过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②选择性扩张心外膜较大的输送血管,促使心外膜向心内膜下缺血区供血供氧。③扩张冠脉及开放侧支循环,增加心肌缺血区的血液供应。21ppt课件2.改善缺血心肌的供血21ppt课件冠脉自身调节机制增加非缺血区血管阻力,缺血区血管因代谢产物堆积已处于完全舒张状态,从而促使侧支循环开放,使非缺血区血液顺压力差经侧支血管流向缺血区,增加缺血区的血液灌注。22ppt课件冠脉自身调节机制增加非缺血区血管阻力,缺血区血管因代谢产物堆3.保护缺血的心肌细胞:

硝酸酯类释放的NO促进内源性前列腺素E和前列环素PGI2、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等舒张血管物质的生成和释放,减少心肌缺血性损伤,缩小心肌梗死面积。

4.抗血栓形成:

NO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AS)引起的心绞痛的治疗。23ppt课件3.保护缺血的心肌细胞:硝酸酯类释放的NO促进内源性前

[舒血管机理]

硝酸甘油是NO的供体,在平滑肌细胞可降解产生NO,NO与Fe2+结合,激活鸟苷酸环化酶,增加环磷酸鸟苷(cGMP)的含量,进而激活cGMP依赖性蛋白激酶,引发生物学效应:减少细胞内Ca2+释放和细胞外Ca2+内流,从而降低细胞内Ca2+浓度,使肌球蛋白轻链去磷酸化而松弛血管平滑肌。硝酸甘油的舒张血管作用与内源性血管内皮舒张因子(EDRF,即NO)的舒张血管作用机制相同,但又不依赖于血管内皮。因此无论血管内皮损伤还是不完整,都可发挥扩张血管的作用。24ppt课件[舒血管机理]24ppt课件1.用于各型心绞痛的预防和治疗①预防发作:用硝酸异山梨酯或硝酸甘油贴剂等。②控制急性发作:舌下含服或气雾吸人,如需多次含服可选用硝酸异山梨酯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以及透皮制剂。③重症心绞痛:首选硝酸甘油静滴,症状减轻后改为口服给药。【临床应用】25ppt课件1.用于各型心绞痛的预防和治疗【临床应用】25ppt课2.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应用可降低心肌耗氧量、缩小心室容积,增加缺血区的血流量,同时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粘附,防止血栓形成,从而缩小梗塞面积。3.心功能不全:扩张血管,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急性左心衰i.v,充血性心力衰竭(CHF)需与强心苷合用。4.控制血压:硝酸甘油与硝普钠常合用于外科手术过程的血压控制,以减少术中失血量。26ppt课件2.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应用可降低心肌耗氧量、缩小心室容积,速效类:舌下含服,静脉注射。要采用坐位。卧位:回心血量增加,前负荷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站位:扩张静脉,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反射性兴奋交感N,心脏兴奋。长效类:软膏,贴皮(预防)注意27ppt课件速效类:舌下含服,静脉注射。要采用坐位。注意27pp【不良反应】1.血管扩张效应:搏动性头痛、皮肤潮红、心悸、升高颅内压、眼内压、直立性低血压。2.加重心绞痛发作

(剂量大反射性心率↑)3.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超剂量):硝酸甘油代谢后产生亚硝酸根离子(NO2-)能迅速使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红蛋白,而出现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致使组织细胞氧供应不足。因此静脉点滴硝酸甘油剂量不可过大,时间不可过长,应监测血中高铁血红蛋白浓度,达3%时为中毒,应立即停药。轻度者只需休息。重者给予美兰,缓慢静脉注射。28ppt课件【不良反应】28ppt课件4.连续用药产生耐受性可能的机制如下:

A.巯基耗竭:硝酸甘油与-SH结合生成亚硝基硫醇后生成NO,连续用药致-SH耗竭,外源性NO生成减少。

B.神经激素激活:持续的扩张血管致交感神经反射性兴奋和RAS激活,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缩血管物质增加及水钠潴留等。

C.自由基生成:长期反复使用硝酸甘油可促进血管组织中的超氧阴离子生成增加,超氧阴离子是一种经典的NO灭活物。29ppt课件4.连续用药产生耐受性可能的机制如下:29ppt课件注:克服硝酸甘油耐受性的措施:

A.避免大剂量给药,减少用药次数;B.采用间歇给药法,每天不用药的间歇期应在6-8小时以上;C.补充-SH供体(卡托普利)和抗氧化剂(VC、VE);D.联合用用卡托普利或利尿药,抑制机体代偿性交感神经兴奋和RAS激活、水钠潴留;E.合理膳食:肉类和蛋白质含大量的-SH。30ppt课件注:克服硝酸甘油耐受性的措施:30ppt课件药物:普萘洛尔(心得安)、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二)ß受体阻断药【药理作用】

心绞痛时,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心肌局部和血中儿茶酚胺释放增多,激动β1受体,使心力↑,心率↑;又激动血管α受体,收缩血管,使左心室后负荷增加,故心肌耗氧量↑;同时因心率加快,舒张期相对缩短,冠脉灌注时间减少而致冠脉血流量减少,加重了心肌缺血缺氧。31ppt课件药物:普萘洛尔(心得安)、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二)ß受1.降低心肌耗氧量:阻断心肌β1R→心肌收缩力↓→心率↓→心肌耗氧量↓;2.改善心肌代谢:阻断β受体,可抑制脂肪分解酶的活性,减少脂肪分解产生的游离脂肪酸,减少脂肪酸代谢消耗的氧量,使心肌耗氧量降低。32ppt课件1.降低心肌耗氧量:2.改善心肌代谢:阻断β受体,可抑3.改善心肌缺血区供血:因心率减慢,使心脏的舒张期相对延长,从而增加心肌缺血区的血液灌注时间,有利于血液从心外膜血管流入缺血的心内膜区。另外,降低心肌耗氧量,使非缺血区冠脉阻力增高,促使血液流向已代偿性舒张的缺血区,进而改善缺血区的血供。4.促进氧合血红蛋白解离,增加心肌供氧。33ppt课件3.改善心肌缺血区供血:因心率减慢,使心脏的舒张期相对延优点:减慢心率缺点:心室容积增大,增加前负荷。★硝酸甘油与普萘洛尔合用可增效,原因

①两药均可降低心肌耗氧量;②普萘洛尔可纠正硝酸甘油反射性引起的心率加快;③硝酸甘油可纠正普萘洛尔引起的心室容积增大;④两药合用可减少各药使用量,降低不良反应。34ppt课件优点:减慢心率34ppt课件【临床应用】1.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对伴高血压及心律失常者更适用。2.不适用于变异型心绞痛:因冠Aβ-R阻断,能使αR占优势,易致冠A痉挛,从而加重变异型心绞痛的心肌缺血症状。

3.心肌梗死:改善缺血区的血液供应,应用后能缩小梗死范围,但抑制心力应慎用,宜从小剂量使用。35ppt课件【临床应用】2.不适用于变异型心绞痛:因冠Aβ-R【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注意对心血管方面的抑制作用。本药个体差异大,宜从小剂量开始,不宜突然停药。心动过缓、严重心功能不全、低血压、血脂异常、房室传导阻滞和支气管哮喘者禁用。36ppt课件【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36ppt课件诱发哮喘:由于普萘洛尔除对心脏的β1受体具有阻断作用外,对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2受体也有阻断作用,故可使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和鼻粘膜微血管收缩,从而增加呼吸道阻力,使原有哮喘的病人哮喘发作或使呼吸困难加重。因此,凡有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及过敏性鼻炎等病史的人要禁用普萘洛尔。普萘洛尔与氨茶碱是否可以合用?37ppt课件诱发哮喘:由于普萘洛尔除对心脏的β1受体具有阻断作用外,普萘洛尔不宜与氨茶碱合用,因普萘洛尔的β受体阻断作用,可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并可降低氨茶碱的疗效;同时,氨茶碱亦减弱普萘洛尔对心脏的作用,氨茶碱片剂可加速心率。氨茶碱:是平喘药,对呼吸道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38ppt课件普萘洛尔不宜与氨茶碱合用,因普萘洛尔的β受体阻断作用,可引起(三)钙通道阻滞药(钙拮抗药)药物:维拉帕米、硝苯地平、地尔硫卓、普尼拉明、哌克昔林等。【药理作用】1.降低心肌耗氧量:机理:抑制Ca2+内流——

①心肌Ca2+↓→心收缩力↓;②血管平滑肌Ca2+↓→血管扩张→心负荷↓。39ppt课件(三)钙通道阻滞药(钙拮抗药)【药理作用】39ppt课件2.舒张冠脉,增加心肌的血液供应:

冠脉Ca2+↓→冠脉扩张→冠脉流量↑→缺血区供血↑、供氧↑。3.保护缺血的心肌细胞:心肌缺血时,细胞膜对Ca2+通透性增加,胞外Ca2+内流增多,使细胞内Ca2+超负荷,线粒体Ca2+过多可妨碍ATP产生,导致细胞死亡。钙通道阻滞药能阻止Ca2+内流而减轻胞内“钙超载”,进而保护缺血的心肌细胞。40ppt课件2.舒张冠脉,增加心肌的血液供应:40ppt课件4.抑制血小板聚集: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以及冠状动脉血流减少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有关,大多数的急性心肌梗死也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局部形成血栓突然阻塞冠脉所致。钙通道阻滞药可阻止Ca2+内流,降低血小板内Ca2+浓度,抑制血小板黏附与聚集。41ppt课件4.抑制血小板聚集: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以及冠状动脉血流减少【临床应用】变异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42ppt课件【临床应用】42ppt课件钙通道阻滞药相对于ß受体阻断药的优点:1.有强大的扩张冠脉作用,是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首选药物;2.扩张外周血管,适用于伴有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3.抑制心肌作用较弱,因而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安全性相对增加;4.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可用于伴有支气管哮喘的患者。43ppt课件钙通道阻滞药相对于ß受体阻断药的优点:1.有强大的扩张冠脉

临床上钙拮抗药与ß受体阻断药合用可以治疗心绞痛,特别是硝苯地平与普萘洛尔合用更为安全,对心绞痛伴高血压及心率加快者最为适宜。原因是:1.两者合用对降低心肌耗氧量起协同作用;2.普萘洛尔可消除硝苯地平降压作用引起的反射性心动过速;3.硝苯地平可抵消普萘洛尔收缩血管(收缩鼻粘膜血管)的作用。44ppt课件临床上钙拮抗药与ß受体阻断药合用可以治疗心绞痛,预习第二十三章利尿药祝生活愉快!学习进步!再见!45ppt课件预习祝生活愉快!学习进步!45ppt课件第九章抗心绞痛药46ppt课件第九章抗心绞痛药1ppt课件第九章抗心绞痛药一、心绞痛概述心绞痛定义、特点、分型影响心肌耗氧因素二、常见抗心绞痛药硝酸酯类:硝酸甘油

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47ppt课件第九章抗心绞痛药一、心绞痛概述2ppt课件一、概述1.定义:心绞痛是冠A供血不足,引起血氧供需失衡→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缺氧→代谢产物蓄积→发作性胸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最为多见的症状。48ppt课件一、概述3ppt课件2.典型心绞痛特点:(1)突然发作的胸痛,可从胸部放射到下颌、颈部及左上肢;(2)疼痛性质为阵发性绞痛,闷痛或压榨性疼痛。重者出汗、面色苍白,常迫使患者停止活动;(3)常有一定的诱因;(4)历时1-5min,很少超过10-15min;(5)休息或含用硝酸甘油片后,1-3min缓解。

49ppt课件2.典型心绞痛特点:(1)突然发作的胸痛,可从胸部放射到下3.影响心肌耗氧的因素:心率和收缩力:心率↑,心力↑,耗氧增加。心室壁肌张力:影响最大。与心室容积和室腔内压力成正比,张力越高耗氧越大。与心室壁厚度成反比。(3)射血时间:是每搏射血时间与心率的乘积,射血时室壁张力越高,射血时间越久,耗氧越多。50ppt课件3.影响心肌耗氧的因素:5ppt课件血氧供需失衡和血栓形成是心绞痛的病理生理机制,因此改善血氧供需矛盾与抗血栓是心绞痛治疗的药理基础。凡具有下列作用的药物,均具有抗心绞痛的作用。

(1)舒张冠A或促进侧枝循环形成而增加供血。(2)舒张动静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室壁张力。(3)减慢心率和减弱收缩力。(4)抑制血小板聚积和抗血栓形成。51ppt课件血氧供需失衡和血栓形成是心绞痛的病理生理机制,因此改4.分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目前临床将心绞痛分为以下三类:(1)劳累型心绞痛:多在体力活动时发病,有明显诱因,如过劳、激烈运动、情绪激动及其他增加心肌需氧量的因素诱发的心绞痛。包括稳定型心绞痛、初发型心绞痛及恶化型心绞痛。52ppt课件4.分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稳定型心绞痛即稳定劳力型心绞痛,病程稳定在一个月以上。这是一种需氧型心绞痛,常因氧需要量增加的因素,如情绪激动、体力活动所诱发。造成心肌供需氧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的狭窄,致使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按需要量相应地增加。53ppt课件稳定型心绞痛8ppt课件初发型心绞痛:是指以往从未发生过心绞痛,新近一个月内由心肌缺血而发生心绞痛;恶化型心绞痛:是指在原有稳定劳力型心绞痛基础上,新近发作逐渐频繁且加重,持续时间延长,稍加活动即发作,且服用硝酸甘油也不易绶解;54ppt课件初发型心绞痛:9ppt课件(2)自发性心绞痛:这是一种休息时的心绞痛,发生于静息状态,常在熟睡或休息时发作。特点是:心绞痛发作与心肌需氧的增加无明显关系,而与冠脉血流量减少有关,是冠状动脉痉挛所致,疼痛时间长而且重。包括卧位型(休息或熟睡时发生)、变异型(冠脉痉挛所诱发)、中间综合征和梗死后心绞痛。55ppt课件(2)自发性心绞痛:这是一种休息时的心绞痛,发生于静息状态中间综合征

(intermediatesyndrome)中间综合征(intermediatesyndrome)也称冠状动脉功能不全(coronaryinsufficiency)。指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绞痛发作历时较长,达30分针到1小时以上,发作常在休息时或睡眠中发生,但心电图、放射性核素和血清学检查无心肌坏死的表现。中间综合征疼痛其性质是介于心绞痛与心肌梗塞之间,常是心肌梗塞的前奏。56ppt课件中间综合征

(intermediatesyndrome)(3)混和性心绞痛:为劳累型和自发性心绞痛混合出现。特点是在心肌耗氧量增加或无明显增加时都有可能发生。57ppt课件(3)混和性心绞痛:为劳累型和自发性心绞痛混合出现。特点是在临床上常将初发型、恶化型和自发性心绞痛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可导致心肌梗死或猝死。发病与冠A粥样硬化斑块改变,冠A张力增加和血栓形成有关。58ppt课件临床上常将初发型、恶化型和自发性心绞痛称为不稳定型心5.药物分类:(1)硝酸酯类:硝酸甘油(2)ß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3)钙拮抗药:硝苯地平59ppt课件5.药物分类:14ppt课件二、常见抗心绞痛的药物(一)硝酸酯类药物: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硝酸异山梨醇酯(消心痛)、单硝酸异山梨酯。作用相似,但作用快慢和维持时间不同,其中以硝酸甘油最为常用。硝酸甘油是第一个用于心绞痛治疗的药物,迄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因其起效快、疗效确切、使用方便、经济,目前仍是防治心绞痛的常用药物。60ppt课件二、常见抗心绞痛的药物(一)硝酸酯类15ppt课件【药动学】口服首关消除大,生物利用度仅有8%。舌下含服易经口腔粘膜迅速吸收,2-3min起效,维持20-30min。也可经皮肤吸收,主要用于预防,通常将2%硝酸甘油软膏或贴膜剂睡前涂抹在前壁皮肤或贴在胸部皮肤上,可持续较长时间的药效。肝内代谢,最后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从尿排出。硝酸甘油61ppt课件【药动学】硝酸甘油16ppt课件【药理作用】

硝酸甘油抗心绞痛机制主要与其舒张血管作用有关。对全身不同节段血管的舒张作用具有不同的量效关系:小剂量可明显扩张静脉血管;稍大剂量可明显舒张较大的外周动脉,心外膜冠状动脉和较大的冠状小动脉(直径大于100nm);较大剂量可致小动脉扩张,但对微血管(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扩张作用弱。62ppt课件【药理作用】硝酸甘油抗心绞痛机制主要与其舒张血管作【药理作用】

1.扩张动、静脉,降低心肌耗氧量①扩张静脉→回心血量↓→心室容积↓→心室内压↓→心室壁张力↓

→心肌耗氧量↓

;②扩张动脉→射血阻力↓→心脏后负荷↓→心室壁张力↓,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63ppt课件【药理作用】1.扩张动、静脉,降低心肌耗氧量18ppt课件优点:缩小心室容积降低左室内压缩短射血时间减少心肌耗氧量减低左室舒张末期压→改善心内膜下缺血区灌注增加侧支循环量→改善心肌缺血区灌注扩张心外膜冠状动脉→解除冠状动脉痉挛64ppt课件优点:缩小心室容积减少心肌耗氧量减低左室舒张末期压→改善心内扩张血管,血压下降,反射性引起交感N兴奋,心肌收缩力↑,心率↑,心肌耗氧量↑,缩短心舒张期,减少冠脉灌注量,加重心绞痛发作,故需合用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加以克服。

但在治疗剂量下,用药后的总效应仍是心肌耗氧量明显降低。缺点:65ppt课件扩张血管,血压下降,反射性引起交感N兴奋,心肌收缩力2.改善缺血心肌的供血①增加心内膜下的血液供应。通过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②选择性扩张心外膜较大的输送血管,促使心外膜向心内膜下缺血区供血供氧。③扩张冠脉及开放侧支循环,增加心肌缺血区的血液供应。66ppt课件2.改善缺血心肌的供血21ppt课件冠脉自身调节机制增加非缺血区血管阻力,缺血区血管因代谢产物堆积已处于完全舒张状态,从而促使侧支循环开放,使非缺血区血液顺压力差经侧支血管流向缺血区,增加缺血区的血液灌注。67ppt课件冠脉自身调节机制增加非缺血区血管阻力,缺血区血管因代谢产物堆3.保护缺血的心肌细胞:

硝酸酯类释放的NO促进内源性前列腺素E和前列环素PGI2、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等舒张血管物质的生成和释放,减少心肌缺血性损伤,缩小心肌梗死面积。

4.抗血栓形成:

NO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AS)引起的心绞痛的治疗。68ppt课件3.保护缺血的心肌细胞:硝酸酯类释放的NO促进内源性前

[舒血管机理]

硝酸甘油是NO的供体,在平滑肌细胞可降解产生NO,NO与Fe2+结合,激活鸟苷酸环化酶,增加环磷酸鸟苷(cGMP)的含量,进而激活cGMP依赖性蛋白激酶,引发生物学效应:减少细胞内Ca2+释放和细胞外Ca2+内流,从而降低细胞内Ca2+浓度,使肌球蛋白轻链去磷酸化而松弛血管平滑肌。硝酸甘油的舒张血管作用与内源性血管内皮舒张因子(EDRF,即NO)的舒张血管作用机制相同,但又不依赖于血管内皮。因此无论血管内皮损伤还是不完整,都可发挥扩张血管的作用。69ppt课件[舒血管机理]24ppt课件1.用于各型心绞痛的预防和治疗①预防发作:用硝酸异山梨酯或硝酸甘油贴剂等。②控制急性发作:舌下含服或气雾吸人,如需多次含服可选用硝酸异山梨酯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以及透皮制剂。③重症心绞痛:首选硝酸甘油静滴,症状减轻后改为口服给药。【临床应用】70ppt课件1.用于各型心绞痛的预防和治疗【临床应用】25ppt课2.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应用可降低心肌耗氧量、缩小心室容积,增加缺血区的血流量,同时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粘附,防止血栓形成,从而缩小梗塞面积。3.心功能不全:扩张血管,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急性左心衰i.v,充血性心力衰竭(CHF)需与强心苷合用。4.控制血压:硝酸甘油与硝普钠常合用于外科手术过程的血压控制,以减少术中失血量。71ppt课件2.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应用可降低心肌耗氧量、缩小心室容积,速效类:舌下含服,静脉注射。要采用坐位。卧位:回心血量增加,前负荷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站位:扩张静脉,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反射性兴奋交感N,心脏兴奋。长效类:软膏,贴皮(预防)注意72ppt课件速效类:舌下含服,静脉注射。要采用坐位。注意27pp【不良反应】1.血管扩张效应:搏动性头痛、皮肤潮红、心悸、升高颅内压、眼内压、直立性低血压。2.加重心绞痛发作

(剂量大反射性心率↑)3.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超剂量):硝酸甘油代谢后产生亚硝酸根离子(NO2-)能迅速使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红蛋白,而出现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致使组织细胞氧供应不足。因此静脉点滴硝酸甘油剂量不可过大,时间不可过长,应监测血中高铁血红蛋白浓度,达3%时为中毒,应立即停药。轻度者只需休息。重者给予美兰,缓慢静脉注射。73ppt课件【不良反应】28ppt课件4.连续用药产生耐受性可能的机制如下:

A.巯基耗竭:硝酸甘油与-SH结合生成亚硝基硫醇后生成NO,连续用药致-SH耗竭,外源性NO生成减少。

B.神经激素激活:持续的扩张血管致交感神经反射性兴奋和RAS激活,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缩血管物质增加及水钠潴留等。

C.自由基生成:长期反复使用硝酸甘油可促进血管组织中的超氧阴离子生成增加,超氧阴离子是一种经典的NO灭活物。74ppt课件4.连续用药产生耐受性可能的机制如下:29ppt课件注:克服硝酸甘油耐受性的措施:

A.避免大剂量给药,减少用药次数;B.采用间歇给药法,每天不用药的间歇期应在6-8小时以上;C.补充-SH供体(卡托普利)和抗氧化剂(VC、VE);D.联合用用卡托普利或利尿药,抑制机体代偿性交感神经兴奋和RAS激活、水钠潴留;E.合理膳食:肉类和蛋白质含大量的-SH。75ppt课件注:克服硝酸甘油耐受性的措施:30ppt课件药物:普萘洛尔(心得安)、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二)ß受体阻断药【药理作用】

心绞痛时,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心肌局部和血中儿茶酚胺释放增多,激动β1受体,使心力↑,心率↑;又激动血管α受体,收缩血管,使左心室后负荷增加,故心肌耗氧量↑;同时因心率加快,舒张期相对缩短,冠脉灌注时间减少而致冠脉血流量减少,加重了心肌缺血缺氧。76ppt课件药物:普萘洛尔(心得安)、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二)ß受1.降低心肌耗氧量:阻断心肌β1R→心肌收缩力↓→心率↓→心肌耗氧量↓;2.改善心肌代谢:阻断β受体,可抑制脂肪分解酶的活性,减少脂肪分解产生的游离脂肪酸,减少脂肪酸代谢消耗的氧量,使心肌耗氧量降低。77ppt课件1.降低心肌耗氧量:2.改善心肌代谢:阻断β受体,可抑3.改善心肌缺血区供血:因心率减慢,使心脏的舒张期相对延长,从而增加心肌缺血区的血液灌注时间,有利于血液从心外膜血管流入缺血的心内膜区。另外,降低心肌耗氧量,使非缺血区冠脉阻力增高,促使血液流向已代偿性舒张的缺血区,进而改善缺血区的血供。4.促进氧合血红蛋白解离,增加心肌供氧。78ppt课件3.改善心肌缺血区供血:因心率减慢,使心脏的舒张期相对延优点:减慢心率缺点:心室容积增大,增加前负荷。★硝酸甘油与普萘洛尔合用可增效,原因

①两药均可降低心肌耗氧量;②普萘洛尔可纠正硝酸甘油反射性引起的心率加快;③硝酸甘油可纠正普萘洛尔引起的心室容积增大;④两药合用可减少各药使用量,降低不良反应。79ppt课件优点:减慢心率34ppt课件【临床应用】1.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对伴高血压及心律失常者更适用。2.不适用于变异型心绞痛:因冠Aβ-R阻断,能使αR占优势,易致冠A痉挛,从而加重变异型心绞痛的心肌缺血症状。

3.心肌梗死:改善缺血区的血液供应,应用后能缩小梗死范围,但抑制心力应慎用,宜从小剂量使用。80ppt课件【临床应用】2.不适用于变异型心绞痛:因冠Aβ-R【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注意对心血管方面的抑制作用。本药个体差异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