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西南宁市、玉林市、贵港市等高三第三次测评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广西南宁市、玉林市、贵港市等高三第三次测评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广西南宁市、玉林市、贵港市等高三第三次测评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高考历史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历史上“权重一时、形同宰相”的职位是A.丞相 B.刺史 C.内阁首辅 D.军机大臣2.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郑超麟在回忆录中写到:“中华民国八年,写成世界公历是最容易记忆的…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我个人的小小意识则确实是在这一年觉醒的。”这一年A.新民主主义理论正式提出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C.中国人民民族意识开始觉醒D.知识分子群体发起白话文革命3.一般把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下列与此相关,阐述不正确的是A.公元前6世纪佛教创立 B.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穆罕默德C.三大宗教均起源于非洲 D.基督教的经典被称为《圣经》4.据《尚书》记载,禹曾向皋陶请教如何做到诚信。皋陶说:“谨慎自身,思虑深远。依次与九族亲戚敦厚,使众贤臣勉力辅佐,由近及远,还要知人善任,使民众安居乐业。”禹拜谢认同。这一记载表明A.儒家文化形成于上古时期 B.禹的成功缘于他知人善任C.诚信蕴含浓厚的家国观念 D.私学是贵族主要求学途径5.秦汉时期,君臣之间沟通,除了正式的朝堂召见外,还存在一种特殊的“请间言事”,即吏民请求于皇帝朝堂召见外的空闲时间,在更隐秘、私人化的场所进行君臣沟通与政事谋议。这一做法A.强化了君主的专制统治 B.表明决策过程发生异变C.提高了政务的执行效率 D.反映了君主与外朝矛盾6.以下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它们分别是A.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八一三事变C.西安事变、七七事变 D.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7.据《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①“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②“秋七月……初税田”③“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④“庶人食力,工商食官”A.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8.1947年3月21日,美国总统杜鲁门颁布9835号总统令,即“忠诚调查令”。对200万联邦政府官员展开忠诚调查,要求他们必须宣誓效忠政府;同时授权司法部长提供被定名为:“集权主义者、法西斯分子、共产主义分子”的组织或社团名单。这反映出A.政府利用法律重塑国家精神 B.两极格局形成激化国内矛盾C.意识形态斗争影响政府政策 D.阶级斗争加剧总统权力扩张9.“热情奔放、极具冲突感,场面混乱但乱中有序。视觉上会给人造成强烈不安的感觉表现了追求个性解放,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强调个人情感的真实表达。”下列绘画作品体现上述绘画风格的是()A.《镜中的少女》 B.《拾穗者》 C.《自由引导人民》 D.《日出·印象》10.1933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上,把传统的信教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集会结社自由改为新的“四大自由”——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这表明罗斯福A.主张社会财富应当平等分配 B.意图限制公民的政治权利C.否定了传统的自由主义思想 D.关注到社会弱势群体的诉求11.他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开拓者,其著作符合19世纪盛行的镜子说”,深刻而形象地按照19世纪30年代革命前夕法国的本来面目反映现实,强烈的批判精神蕴含其中。其作品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统治及其道德败坏,对封建贵族的垂死挣扎和反动教会的欺骗宣传,都进行了深刻揭露和尖锐批判,“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该作家及其作品是A.雨果《巴黎圣母院》 B.司汤达《红与黑》C.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D.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12.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特殊情况的是A.汉武帝时期的内外朝制度 B.隋唐时期实行的三省六部制度C.明初废除宰相,权分六部 D.清初军国大事决于议政王大臣会议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古代欧洲的城市,人们一般通过排放污水管道处理污水。直到1788年,伦敦城内的街道还是无人清扫,到处是垃圾,饮水也成问题,因为居民什么东西都往河里扔。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欧洲城市近代公共卫生事业空前发展起来。伦敦、巴黎等城市大型排污系统的建设、对食品卫生的管理,使城市公共卫生得到很大改善。19世纪中叶,细菌学和寄生虫学的建立,导致人们开始对传染病的积极预防,使得这些城市率先实现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摘编自何小莲《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之滥觞》材料二英国在1848年颁布了《公共卫生法案》,要求监管城市清洁卫生,以及提供清洁的自来水等。工业对清洁水的需要和中产阶级对更整洁的街道和更少污染的河流的需要,成为建立水库和管道系统的市政开支的理由,....流经议会大厦的刺鼻的泰晤士河水,最终说服了政府投资建立一个大型水道,用来转移从伦敦顺流而下的污水。——摘编自(英)罗伊.波特主编《剑桥插图医学史》材料三旧中国留下的是一个疫病肆虐、医疗卫生资源极度短缺、人民生命健康无保障的严峻局面。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提出了新中国卫生“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四大工作方针,充分利用新中国成立初期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建立起一个基本覆盖城乡居民,投入低、产出高的卫生医疗服务和卫生防疫体系。新中国成立短短三十年,卫生医疗事业成果辉煌,人均寿命和婴儿死亡率等卫生指标有显著改善。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推行初级卫生保健的典范。多次向发展中国家推荐“中国模式”,由此,“中国模式”为世人所称道。——摘编自当代中国研究所著《新中国70年》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城市在工业革命后公共卫生事业出现的积极变化。并简要说明促使欧洲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特点,并指出新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能够形成“中国模式”的历史意义。1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634年,后金(注:清前身)统治者在不改变蒙古原有习俗的基础上,对原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蒙古各部,实行重新编旗划界的盟旗制度。旗具有行政与军事合一的性质,旗之上设盟,商讨各旗的重大事务。后金政权中设置与六部平行的“蒙古衙门”,后更名为理藩院,制定《理藩院则例》和《蒙古律例》等,作为统治蒙古的主要政策。清朝统治者还实行“北不断亲”的策略,历代皇帝将蒙古王公子弟招为“额驸”,建立姻威关系。“以黄教柔顺蒙古”,是清朝统治者抚驭蒙古的重要政策之一。清政府严禁蒙古各部之间通婚来往,限制蒙古各旗之间直接联系,禁止内地汉族农民到蒙古地区开垦耕种土地。清朝政府严格禁止蒙古贵族延请内地书吏,并严禁蒙古人学习汉语、汉字,更严禁蒙汉通婚结亲。——摘编自卢明辉《略析清朝前期治理蒙古的几项重要政策》材料二1945年10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内蒙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内蒙古的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行区域自治。”1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成立。经过一年多努力,大部分民族上层人士被团结起来,民族民主统一战线日益壮大。1947年4月,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选举产生内蒙古自治政府,其中蒙古族占87.7%.1949年12月,内蒙古自治政府改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1950年春,农业区的1991个村基本完成村选工作,建立起普选的村人民代表会议,产生村政府委员,成立了村人民政府。到1952年底,自治区各级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普遍召开,即使是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在人民代表会议中也有一定的代表名额。工人、农民、军人、医务工作者、爱国民主人士等均占一定比例,其中妇女比例为12.6%.1952年,自治区8个旗(县)代表会议共收到提案11476件。人民群众通过代表会议,广泛提出了对各项工作的意见,发挥了对政府工作和干部的监督作用。——摘编自庆格勒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后内蒙古的民主建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治理蒙古的政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国前后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民主建政的创新之处及其意义。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C【答案解析】

宰相制度在明太祖时被废除,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之权最重,主持内阁大政,尤其是掌握“票拟权”,出现“权重一时、形同宰相”,故答案为C;丞相就是宰相,不能说“形同宰相”,A错误;刺史是汉朝派驻到地方监察的官吏,不符合题意,排除B;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均听从于皇帝,不能“权重一时”,D错误。2、B【答案解析】

根据“中华民国八年”可知这一年是1919年,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年发生的重大事件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爆发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故选B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提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排除A项;中国人民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排除C项;知识分子群体发起白话文革命是在新文化运动中,排除D项。3、C【答案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佛教起源于印度,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起源于亚洲,C符合题意,故选C;ABD表述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4、C【答案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皋陶诚信行为的做法由自身推及到国家和社会,说明诚信蕴含着浓厚的家国观念,C正确;儒家思想形成于春秋时期,A排除;B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私学的兴起是在春秋时期,D排除。故选C。5、A【答案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秦汉时期君臣之间特殊的“请间言事”,这更有利于君主对朝廷的了解和掌控,有利于皇权的加强,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决策异变,只是君臣之间的“请间言事”,B错误;C、D与材料无关。6、A【答案解析】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发生在沈阳附近的柳条湖,1937年的七七事变发生在北平附近的卢沟桥,故答案为A项;八一三事变发生在上海,西安事变发生在陕西西安,排除B、C、D项。7、C【答案解析】试题分析:铁器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故①正确;铁器的使用推动税制改革,故②正确;铁器的使用使牛耕得到推广,故③正确。“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的意思是庶人依靠出卖劳力生活,工商依靠服务官府的所得而生活。这与材料反映的信息没有关系。④是错误的。通过排除法,所以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铁器的作用8、C【答案解析】

依据材料时间“1947年3月21日”“集权主义者、法西斯分子、共产主义分子”来看,美国将共产主义分子和集权主义者、法西斯分子放在同等位置,表明意识形态的斗争影响政府政策。C正确;材料未体现政府对法律的应用,A排除;两极格局形成于1955年,B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总统权力扩大,D排除。故选C。9、C【答案解析】

由材料信息“热情奔放、极具冲突感,场面混乱但乱中有序。……追求个性解放,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强调个人情感的真实表达”可知,这是浪漫主义绘画风格。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作品,故C正确;《镜中的少女》是立体派绘画,《拾穗者》是现实主义绘画,《日出•印象》是印象派绘画,故ABD错误。10、D【答案解析】

根据题干,罗斯福对传统的“四大自由”有所调整,突出了“免于匮乏”“免于恐惧”这两个内容,这体现出了在应对经济危机方面,罗斯福关注到了社会弱势群体特别是贫民的诉求,D正确;“平等分配”不符合罗斯福新政的根本出发点——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排除A;从材料中得不出限制公民个人权利的表达,排除B;罗斯福只是把传统的自由主义进行调整,因此不能说是否定自由主义思想,排除C。11、B【答案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司汤达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开拓者,其作品《红与黑》是对19世纪30年代革命前夕法国社会现状的批判,故B正确;雨果《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作品,故A错误;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罪恶,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错误;托尔斯泰是俄国现实主义作家,故D错误。12、D【答案解析】

在中国古代,皇权和相权是一对不断斗争的矛盾,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元朝时丞相权势过重,因此明朝初期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机要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皇权受到限制,D属于特殊情况,故选D;内外朝制度、三省六部制度、明初废除宰相都强化了君主专制,不符合题意,排除ABC。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变化:由初级排河设施到大型排污系统;由饮用自然水到自来水;积极预防传染病;加强对食品卫生的管理:健全城市公共卫生机制。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的开展;国家立法提供制度保障;科技文化的进步、社会文明的程度不断提高;资产阶级、市民对卫生和健康生活的追求。(2)特点:预防为主;健全卫生防疫网络;中西医结合方针;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意义:改变了旧中国人民生会健康无保障的局限,提高了人民医疗卫生水平和健康素质,创建了适应国情并提高国际声誉的公共卫生模式。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答案解析】

(1)变化:根据材料“伦敦、巴黎等城市大型排污系统的建设、对食品卫生的管理,使城市公共卫生得到很大改善。”“英国在1848年颁布了《公共卫生法案》,要求监管城市清洁卫生,以及提供清洁的自来水等”“19世纪中叶,细菌学和寄生虫学的建立,导致人们开始对传染病的积极预防,使得这些城市率先实现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可以总结出由初级排河设施到大型排污系统:由饮用自然水到自来水;积极预防传染病:加强对食品卫生的管理;健全城市公共卫生机制。原因:根据工业革命的影响联系所学可以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的开展:国家立法提供制度保障:科技文化的进步、社会文明的程度不断提高;资产阶级、市民对卫生和健康生活的追求等方面分析回答。(2)特点;根据材料“中央政府提出了新中国卫生‘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四大工作方针,充分利用新中国成立初期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建立起一个基本覆盖城乡居民,投入低、产出高的卫生医疗服务和卫生防疫体系。”可以总结为预防为主;健全卫生防疫网络;中西医结合方针;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意义: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短短三十年,卫生医疗事业成果辉煌,人均寿命和婴儿死亡率等卫生指标有显著改善。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推行初级卫生保健的典范。多次向发展中国家推荐‘中国模式’,由此,‘中国模式’为世人所称道。”结合所学可以从改变了旧中国人民生会健康无保障的局限,提高了人民医疗卫生水平和健康素质,创建了适应国情并提高国际声誉的公共卫生模式。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等方面分析。14、(1)政策:实行盟旗制度;在中央设专管机构,制定专门政策;实行政治联烟;利用宗教控制蒙古;限制各旗之间及与内地的联系;实行愚民政策。(2)创新之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建立民族民主统-战线;进行基层民主建设;实行民族平等;人民代表具有广泛性;发挥人民代表的监督作用。意义:有利于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