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课件_第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课件_第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课件_第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课件_第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荷塘

色朱自清荷塘月色朱自清1导入课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作家铮铮铁骨,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他就是写出了《背影》、《绿》等著名作品的散文大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一篇散文名作《荷塘月色》。导入课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作家铮铮铁骨,毛泽2作者简介作者简介3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幼年受士大夫家庭的传统教育,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入哲学系学习。1920年毕业后在江、浙一带的中学任教,极受欢迎。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31—1932年在英国伦敦学语言学及英国文学,回国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并兼中文系主任。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著有《朱自清全集》。代表作品:长诗《毁灭》、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课件5

朱自清与家人,自1903年定居扬州后,曾居住过多处。开始住天宁门街,后迁居弥陀巷、南皮市街、东关街、仁丰里等。现在保全下来的为安乐巷27号故居。图为故居门口。朱自清与家人,自1903年定居扬州后,曾居住过6

1939年8月,朱自清与夫人陈竹隐、三子朱乔森、幼子朱思俞(前右)摄于昆明翠湖公园。1939年8月,朱自清与夫人陈竹隐、三子朱乔7

1948年6月18日,朱自清在拒绝“美援”和“美援面粉”的声明上签名。6月19日平津各大报纸刊登朱自清等一百一十名教师签名的严正声明。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1948年6月18日,朱自清在拒绝“美援”和“美援面8题解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月光。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月色是文章描绘的中心,它是作者心目中向往、追求的和谐宁静的境界。题解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9整体把握1、学生提挈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候、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第4段

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

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

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段

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整体把握1、学生提挈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候10从写景状物的角度上看,第4—6段显然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应归为一部分。前三段,写夜赏的缘由。7、8两段,由现实写及想象中古时候的旧俗,突转一笔(回到家门)收束全篇。这样分析,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3段)写“观荷缘起”(情)第二部分(第4—6段)写“荷塘月色”(景)第三部分(第7—8段)写“月下遐思”(情)2、综合、归纳。从写景状物的角度上看,第4—6段显然是文章的主体内容11家小径求宁静不宁静得宁静出宁静小径明线:游踪(外结构)暗线:情感(内结构)文章结构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家小径求宁静不宁静得宁静出宁静小径明线:游踪(外结构)暗线:12月下的荷塘弥望田田出水很高(比喻)

零星点缀(拟人、比喻)缕缕(通感)

颤动(比喻、拟人)看不见的脉脉静动幽雅宁静()()()

()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结构详解月下的荷塘弥望田田出水很高(比喻)零星点缀(拟13

荷塘上的月色()()

月光

月影如流水静静地泻薄薄的青雾浮起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灌木的黑影杨柳的倩影光和影的和谐像名曲虽是满月,却有一层淡淡的云实虚实虚朦胧优雅荷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薄薄的青雾14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

阴阴的乍看像烟雾般整体的风光杨柳树梢远山树缝灯光树上蝉声水里蛙声由远及近、由静及动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阴阴的乍看像15相关图片1978年秋,清华大学纪念朱自清逝世三十周年时,将原清华园内的古亭命名为“自清亭”,以示纪念。相关图片1978年秋,清华大学纪念朱自清逝世三十周年16清华园中的荷塘清华园中的荷塘17近春园(朱自清《荷塘月色》原址)近春园(朱自清《荷塘月色》原址)18问题探究

1、怎样理解“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一般都认为,这句是“文眼”确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所谓“文眼”,是我国散文创作的经验总结。古人说“揭全文之指,或在片首,或在片中,或在片末。”散文有“眼”,意境才会有虚实,题旨才会有隐现。起首句“心里颇不宁静”,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的“片言”,后三句紧接着由此自然地破题,点出“荷塘”与“月色”。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才想起荷塘,继而夜游荷塘。这个“文眼”安在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问题探究1、怎样理解“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19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的愤懑;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如此等等。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惟一答案。而且也正因为如此,《荷塘月色》将成为一首耐读的朦胧诗,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会因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202、“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是独处的妙处”?这一段抛开了写景,句句都在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①抒发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情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的痛楚心态—烦扰的思绪压抑不住,一定要说出来。只有在清冷的环境里独处才“觉得是个自由的人”,这其中不就蕴含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吗?②从行文上看这一段似乎是“游离”出来的抒情段,但从时空上看,这一段与第2自然段是同步的。实际上,这“情”还是离不开“景”的,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2、“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是独处的妙处213、怎样理解“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①在行文上,这是一个过渡句,提挈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它与第2自然段有什么关系,则容易被忽略。这句是对“去荷塘”文字的一个接续,2、3段便浑成一体了(再次证明第3段并非“游离”出来的段落)。②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他要追寻美来自慰,反映了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3、怎样理解“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22月下荷塘月下荷塘234、“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不是有点矛盾?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因为“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重点还是在后面的“冷静”和“独处”。用平时的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的独处。因为接下来后面有一句“这是独处的妙处”。4、“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不是24

5、“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宋代词人秦观有词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梦与花互比,愁与雨互喻。还有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5、“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256、为什么会突然说“这令我到底掂着江南了”,“这”是指什么?“这”指流水。前面写“只不见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怎么又想到流水的呢?由《西洲曲》里的“莲子清如水”而来。这是一首情歌。“莲子清如水”’就是“怜子情如水”的谐音。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对情感的表现是极富艺术性,含蓄而美。比如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在文章中,这句话起着行文转折过渡的作用,如果究其深味,就有必要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江南是作者的故乡。6、为什么会突然说“这令我到底掂着江南了”,“这”是26采莲图采莲图271920年,他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杭州、台州、温州、宁波等地任教,前后共六年。其间,参加了文学研究会,与叶圣陶、俞平伯、丰子恺、朱光潜等人志同道合,写了不少具有进步倾向的诗歌和讴歌江南秀丽山水的散文。他到清华大学任教不久,写了《我的江南》一诗,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就在写《荷塘月色》的同时,在《一封信》中写道:“今天吃过午饭,偶然抽出一本旧杂志来消遣,却翻着三年前S君的一封信。信里说着台州,在上海、杭州、宁波之间的台州。这真是‘我的南方’了,我正苦于想不出,这却指引我一条路,虽然只是‘一条路’而已。”1920年,他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杭州、台州、温州、287、第四段说“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既然只有“一丝”,为什么会“像闪电一般”呢?这里的“一丝”既指程度很轻,也指速度很快,稍不注意,就闪过去了。所以,“像闪电一般”。8、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铺”,其好处是什么?

“泻”是承上面比喻句“如流水一般”而来的,“泻”字有向下倾的势态。“照”和“铺”字就没有这样的审美效果。7、第四段说“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299、“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句中有’亭亭’二字。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这是以虚写实,以动写静。另外还有一些比喻,如:描写荷花的“袅娜”、“羞涩”、“明珠”、“星星”等词语,还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等9、“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30艺术表现手法

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通感就是移觉。例:(1)她笑得很甜。(视觉转为味觉)(2)人靓歌甜。(听觉转为味觉)(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转为听觉)(4)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视觉转为听觉)1、通感艺术表现手法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通感是把人们的各31本体喻体原句相似点荷叶

白花(荷花)清香舞女的裙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渺茫的歌声……………………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很相似月光下,白色荷花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白花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的星星相似渺茫的歌声和微风中荷香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本体喻体原句相似点荷叶白花清香舞女的裙一粒粒碧天里渺茫322、叠词的使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言平实自然。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夜色的浓重气氛。叠词叠字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二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美。2、叠词的使用远远近近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333、写景的特点第一,融情入景,情景交融。作者将自己此时的感情巧妙的融入到对眼前景物的描绘之中,收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第二,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而且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动与静相互衬托,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美。第三,抓虚实的结合,写出了散文的神韵。作者通过想象和联想所描绘出来的景物的特点就是“虚”。对眼前景物客观特点的描绘就是“实”3、写景的特点第一,融情入景,情景交融。作者将自己34月光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月光月影光与影曲曲折折田田亭亭的舞女的裙袅娜羞涩星星明珠美人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闪电凝碧脉脉泻浮洗笼画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素淡宁静)(朦胧柔和)4、作者对景物的描写月光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月光月影光与35“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李广田朱自清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以江北人的坚忍的头脑,能写出江南风景似的秀丽……——郁达夫他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出来,腴厚从平淡出来。——杨振声朱文心境温厚,节奏舒缓,文字清淡,绝少瑰丽,炽热,悲壮,奇拔的境界,所以咀嚼之余,总有一点中年人的味道。——余光中众人评朱自清散文:拓展延伸“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36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课件37第3课囚绿记作者:陆蠡第3课作者:陆蠡3839

同学们,你见过雨后的彩虹吗?你知道它是有哪几种颜色组成的吗?你最喜欢其中的哪种颜色?新课导入39同学们,你见过雨后的彩虹吗?你知道它是有哪几种颜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课件40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课件41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课件42

绿色往往让人联想到安静、和平、希冀;萌生的愿望、无尽的生机。绿色是希望之色,绿色是生命之色,它不仅是芸芸众生的喜爱之色,也是文人墨客的歌咏之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喜爱绿色的现代散文家陆蠡的一篇散文《囚绿记》。绿色往往让人联想到安静、和平、希冀;萌生的愿望、无尽43作者简介陆蠡像作者简介陆蠡像44

陆蠡:(1908-1942)原名圣泉,浙江天台人,现代散文家、翻译家。他是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散文作家,主要著作有散文诗集《海星》、散文集《竹刀》《囚绿记》,他的作品大都瞩目现实社会和下层人民的贫穷疾苦,通过对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淳朴的优良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颂赞,表现出作家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和可贵品质。陆蠡:(1908-1942)原名圣泉,浙江天台人,现45写作背景卢沟桥事件卢沟桥写作背景卢沟桥事件卢沟桥46

陆蠡生活的时代,民族衰微,社会黑暗,民不聊生。他不满于当时的丑恶现实,而奋斗的历程又充满艰辛和坎坷,他不免感觉疲惫和痛苦。这可爱的“绿”使“我”感受到生命的美丽和愉悦。绿象征了作者心中的自由、光明、幸福、希望和理想,这一切对他都弥足珍贵。《囚绿记》的写作年代,作者正在“孤岛”上海,抗战正酣,他怀念北平的常春藤,怀念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赞美“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就是歌颂忠贞不渝的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正是“绿”深层的象征意义。陆蠡生活的时代,民族衰微,社会黑暗,民不聊生。他不满47涸辙婆娑淅沥瞥见移徙纤细猗郁蕈菌生字识读HézhéPósuō

xīlìpiē

xiān

yīxùn涸辙婆娑生字识读Hézhé48解题

本文题目“囚绿记”作何解释?“囚绿”是怎么回事?“绿”又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囚绿”?明确“囚绿记”是指记述“囚绿”的过程。

“囚绿”是作者把常春藤的两条柔枝从窗子的破洞中牵进房间,让它垂在自己的书桌上,以便时时欣赏。“绿”指的是作者寓所窗口的常春藤。“囚绿”是因为喜爱。解题本文题目“囚绿记”作何解释?明确“囚绿记”是指记49相关图片陆蠡故居相关图片陆蠡故居50课文插图课文插图51整体把握1.寻绿(1—4段)。从窗户写起,交代绿的由来。2.观绿(5—7段)。开始对绿枝条直接描写。3.囚绿(8—12段)。文章主体,与文章标题相呼应,写出了绿枝条生命变化的五个阶段。4.放绿(13段)。不屈服黑暗,向往光明。5.怀绿(14段)。惦念牵挂。整体把握1.寻绿(1—4段)。从窗户写起,交代绿的由来。52理解下列句子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表现作者和绿的心灵的相通。表达了作者对绿的热爱,对这样一种安宁、平和的环境的追求。从下文“囚绿”以后的心理活动看,“我”对绿的理解并不是很深入的。1、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理解下列句子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表现作者和绿的心灵的相通。表达532、人识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作者认为,认识不能脱离自然环境的,而绿就是自然环境最好的代表,因此人是不能生活在缺少绿的环境中的。3、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越了任何的喜悦。

表达作者对生命活力的赞美。所谓“生的欢喜”,就是对富有生命力的东西的热爱。作者认为面对蓬勃生机所产生的喜悦超过在任何时候产生的喜悦。2、人识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作者认为,认54问题探究1、课文既然划分为寻绿、观绿、囚绿、放绿和怀绿五个层次,可为什么作者给文章命名“囚绿记”?选定“囚绿”来给文章命名,这与文章想要表现的主题有关。文章的五个层次中,“囚绿”写绿枝条最艰难的状况,这暗示着艰难的国运家运;“囚绿”表明作者复杂的心情,这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我国领土的时代背景下,作者内心极度痛苦和精神上坚决反抗的反映。问题探究1、课文既然划分为寻绿、观绿、囚绿、放绿和怀绿五个层552、绿枝条日见憔悴。“我”却不愿意开释它,如何理解这种“魔念”?文章写出了绿枝条的憔悴过程:“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写得非常细致逼真。同时也写了“我”的“魔念”:“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回对生命(包括植物生命)怀有怜悯之情,而“我”却缺乏对外界生命的同情怜悯之心。“魔念”反映了“我”的一种自私和偏执、较为阴暗的心理。当然,所谓自私、偏执、阴暗的心理,也是有限度的,“我”最后还是开释了绿枝条。2、绿枝条日见憔悴。“我”却不愿意开释它,如何理解这种“魔念563、在作者眼里,绿枝条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

作者描写绿枝条,一半是写实景实情,一半是带着感情和想象。它具有没的特点,它是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它是柔弱的,又是倔强的、坚贞的。这些特点既有现实依据,又有作者的美化、拟人化的加工,作者是把绿枝条当作人来写的。3、在作者眼里,绿枝条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描写绿57技巧鉴赏1、象征手法的运用

《囚绿记》写于抗战前期,作者当时正在沦为孤岛的上海,由此他怀念一年前暂住北京时,窗外的一树常春藤。因为文章所述之事发生在芦沟桥事变后,地点是又是烽烟四起中的旧都,这就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体味到,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常春藤,正是我们多灾多难而又坚韧不拔的民族的象征,体味到作者祝福它“繁茂苍绿”中所包含的对民族的光明前景的信念。技巧鉴赏1、象征手法的运用582、语言形象、亲切动人。(1)《囚绿记》作者将“绿”拟人化,写出了它的朝气,执着向阳的精神及其坚贞不屈的性格,并且在描写中始终饱含情感、思绪和愿望,读来亲切动人。(2)文章运用比喻表情达意,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生动。2、语言形象、亲切动人。59

作者以一株常春藤为线索,牵出无限的情思,唱出了一曲绿色生命之歌。绿色是自然给予人类的审美心理需求,它给人以和平安宁的象征,给人以生命活力的感召力量。课堂小结作者以一株常春藤为线索,牵出无限的情思,唱出了一曲绿60故都的秋第课2故都的秋第课261

郁达夫(1895~1945)

原名郁文,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浙江富阳人。作者简介郁达夫(1895~1945)原名郁文,现代著名小62

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发起成立创造社,出版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以其“惊人的取材、大胆的描写”而震动了文坛。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部。回国后参加编辑《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刊物。1923年起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等校任教。1927年8月退出创造社。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发起成立创造社,出版了新文631928年与鲁迅合编《奔流》月刊,并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并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初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白色恐怖威慑下由上海移居杭州,徜徉于浙、皖等地的山水之间,写有不少文笔优美的游记。1928年与鲁迅合编《奔流》月刊,并主编《大众文艺》64郁达夫、郭沫若、成仿吾1938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辑和抗日救亡工作。1942年流亡到苏门答腊,化名赵廉隐居下来。不久,当地日本宪兵部强迫他去当翻译,暗中保护和营救了不少当地志士和华侨,并获悉了日本宪兵部许多秘密罪行。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战士”,并在他的家乡建亭纪念。郁达夫、郭沫若、1938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辑和65理解课题

“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蕴含文化底蕴。

“秋”字确定了描写的内容。

两者结合,暗含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理解课题“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66阅读课文,思考:1.课文的文眼是哪一句?故都的秋有何特点?2.作者在哪些段落中描写了故都秋景?阅读课文,思考:671、文章的文眼在哪里?“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2、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哪些段落中描写了故都秋景?清、静、悲凉

3--10段理清思路1、文章的文眼在哪里?理清思路68

为了体现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郁达夫抓住哪些景物加以描写?如果我们用心去品味,就会发现这些景的背后是一幅幅优美的画面。请你给每个画面拟个小标题。巧拟标题为了体现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郁达夫抓住哪些景69晨院品秋秋

院晨院品秋秋院70落蕊映秋秋

槐落蕊映秋秋槐71秋

蝉寒蝉鸣秋秋蝉寒蝉鸣秋72闲话秋雨秋

雨闲话秋雨秋雨73秋日胜果秋

果秋日胜果秋果74文章标题是《故都的秋》,大家找一找哪些段落不是写故都的秋?写的是什么?有何作用?文章标题是《故都的秋》,大家找一找哪些段落不是写故都的秋75南国之秋的特点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第二段南国之秋的特点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秋的味76廿四桥的明月第十一段廿四桥的明月第十一段77第十一段钱塘江的秋潮第十一段钱塘江的秋潮78第十一段普陀山的凉雾第十一段普陀山的凉雾79第十一段荔枝湾的残荷第十一段荔枝湾的残荷80南国秋景特点: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第十一段南国秋景第十一段81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博

喻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博喻82本体——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黄酒与白干稀饭与馍馍鲈鱼与大蟹黄犬与骆驼喻体本体——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黄酒与白干稀饭与馍83

黄酒味道浅淡,白干味道浓烈;稀饭稀薄,馍馍厚实;鲈鱼味浅,大蟹味久,黄犬机灵轻佻,骆驼沉稳厚重。比较点是“秋味”,突出了北国之秋比南国之秋秋味更浓、回味更永。更符合作者的心境。黄酒味道浅淡,白干味道浓烈;稀饭稀薄,馍馍厚实;鲈鱼84江南的秋慢、润、淡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北国的秋清、静、悲凉秋味浓烈、回味隽永突出对故都之秋的热爱、赞美和向往、眷恋之情色彩不浓、回味不永对比衬托江南的秋慢、润、淡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北国的秋清、静85赏析名句“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含义:我心甘情愿地欲以生命为代价,换得故都的秋的长在!作用:①结构上: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②内容上:直接抒发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无比眷念挚爱之情。赏析名句“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86想一想描写“秋”的诗文,你能说出几句?想一想87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88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89荷塘

色朱自清荷塘月色朱自清90导入课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作家铮铮铁骨,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他就是写出了《背影》、《绿》等著名作品的散文大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一篇散文名作《荷塘月色》。导入课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作家铮铮铁骨,毛泽91作者简介作者简介92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幼年受士大夫家庭的传统教育,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入哲学系学习。1920年毕业后在江、浙一带的中学任教,极受欢迎。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31—1932年在英国伦敦学语言学及英国文学,回国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并兼中文系主任。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著有《朱自清全集》。代表作品:长诗《毁灭》、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9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课件94

朱自清与家人,自1903年定居扬州后,曾居住过多处。开始住天宁门街,后迁居弥陀巷、南皮市街、东关街、仁丰里等。现在保全下来的为安乐巷27号故居。图为故居门口。朱自清与家人,自1903年定居扬州后,曾居住过95

1939年8月,朱自清与夫人陈竹隐、三子朱乔森、幼子朱思俞(前右)摄于昆明翠湖公园。1939年8月,朱自清与夫人陈竹隐、三子朱乔96

1948年6月18日,朱自清在拒绝“美援”和“美援面粉”的声明上签名。6月19日平津各大报纸刊登朱自清等一百一十名教师签名的严正声明。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1948年6月18日,朱自清在拒绝“美援”和“美援面97题解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月光。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月色是文章描绘的中心,它是作者心目中向往、追求的和谐宁静的境界。题解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98整体把握1、学生提挈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候、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第4段

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

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

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段

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整体把握1、学生提挈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候99从写景状物的角度上看,第4—6段显然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应归为一部分。前三段,写夜赏的缘由。7、8两段,由现实写及想象中古时候的旧俗,突转一笔(回到家门)收束全篇。这样分析,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3段)写“观荷缘起”(情)第二部分(第4—6段)写“荷塘月色”(景)第三部分(第7—8段)写“月下遐思”(情)2、综合、归纳。从写景状物的角度上看,第4—6段显然是文章的主体内容100家小径求宁静不宁静得宁静出宁静小径明线:游踪(外结构)暗线:情感(内结构)文章结构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家小径求宁静不宁静得宁静出宁静小径明线:游踪(外结构)暗线:101月下的荷塘弥望田田出水很高(比喻)

零星点缀(拟人、比喻)缕缕(通感)

颤动(比喻、拟人)看不见的脉脉静动幽雅宁静()()()

()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结构详解月下的荷塘弥望田田出水很高(比喻)零星点缀(拟102

荷塘上的月色()()

月光

月影如流水静静地泻薄薄的青雾浮起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灌木的黑影杨柳的倩影光和影的和谐像名曲虽是满月,却有一层淡淡的云实虚实虚朦胧优雅荷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薄薄的青雾103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

阴阴的乍看像烟雾般整体的风光杨柳树梢远山树缝灯光树上蝉声水里蛙声由远及近、由静及动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阴阴的乍看像104相关图片1978年秋,清华大学纪念朱自清逝世三十周年时,将原清华园内的古亭命名为“自清亭”,以示纪念。相关图片1978年秋,清华大学纪念朱自清逝世三十周年105清华园中的荷塘清华园中的荷塘106近春园(朱自清《荷塘月色》原址)近春园(朱自清《荷塘月色》原址)107问题探究

1、怎样理解“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一般都认为,这句是“文眼”确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所谓“文眼”,是我国散文创作的经验总结。古人说“揭全文之指,或在片首,或在片中,或在片末。”散文有“眼”,意境才会有虚实,题旨才会有隐现。起首句“心里颇不宁静”,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的“片言”,后三句紧接着由此自然地破题,点出“荷塘”与“月色”。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才想起荷塘,继而夜游荷塘。这个“文眼”安在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问题探究1、怎样理解“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108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的愤懑;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如此等等。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惟一答案。而且也正因为如此,《荷塘月色》将成为一首耐读的朦胧诗,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会因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1092、“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是独处的妙处”?这一段抛开了写景,句句都在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①抒发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情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的痛楚心态—烦扰的思绪压抑不住,一定要说出来。只有在清冷的环境里独处才“觉得是个自由的人”,这其中不就蕴含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吗?②从行文上看这一段似乎是“游离”出来的抒情段,但从时空上看,这一段与第2自然段是同步的。实际上,这“情”还是离不开“景”的,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2、“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是独处的妙处1103、怎样理解“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①在行文上,这是一个过渡句,提挈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它与第2自然段有什么关系,则容易被忽略。这句是对“去荷塘”文字的一个接续,2、3段便浑成一体了(再次证明第3段并非“游离”出来的段落)。②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他要追寻美来自慰,反映了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3、怎样理解“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111月下荷塘月下荷塘1124、“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不是有点矛盾?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因为“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重点还是在后面的“冷静”和“独处”。用平时的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的独处。因为接下来后面有一句“这是独处的妙处”。4、“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不是113

5、“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宋代词人秦观有词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梦与花互比,愁与雨互喻。还有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5、“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1146、为什么会突然说“这令我到底掂着江南了”,“这”是指什么?“这”指流水。前面写“只不见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怎么又想到流水的呢?由《西洲曲》里的“莲子清如水”而来。这是一首情歌。“莲子清如水”’就是“怜子情如水”的谐音。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对情感的表现是极富艺术性,含蓄而美。比如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在文章中,这句话起着行文转折过渡的作用,如果究其深味,就有必要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江南是作者的故乡。6、为什么会突然说“这令我到底掂着江南了”,“这”是115采莲图采莲图1161920年,他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杭州、台州、温州、宁波等地任教,前后共六年。其间,参加了文学研究会,与叶圣陶、俞平伯、丰子恺、朱光潜等人志同道合,写了不少具有进步倾向的诗歌和讴歌江南秀丽山水的散文。他到清华大学任教不久,写了《我的江南》一诗,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就在写《荷塘月色》的同时,在《一封信》中写道:“今天吃过午饭,偶然抽出一本旧杂志来消遣,却翻着三年前S君的一封信。信里说着台州,在上海、杭州、宁波之间的台州。这真是‘我的南方’了,我正苦于想不出,这却指引我一条路,虽然只是‘一条路’而已。”1920年,他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杭州、台州、温州、1177、第四段说“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既然只有“一丝”,为什么会“像闪电一般”呢?这里的“一丝”既指程度很轻,也指速度很快,稍不注意,就闪过去了。所以,“像闪电一般”。8、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铺”,其好处是什么?

“泻”是承上面比喻句“如流水一般”而来的,“泻”字有向下倾的势态。“照”和“铺”字就没有这样的审美效果。7、第四段说“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1189、“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句中有’亭亭’二字。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这是以虚写实,以动写静。另外还有一些比喻,如:描写荷花的“袅娜”、“羞涩”、“明珠”、“星星”等词语,还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等9、“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119艺术表现手法

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通感就是移觉。例:(1)她笑得很甜。(视觉转为味觉)(2)人靓歌甜。(听觉转为味觉)(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转为听觉)(4)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视觉转为听觉)1、通感艺术表现手法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通感是把人们的各120本体喻体原句相似点荷叶

白花(荷花)清香舞女的裙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渺茫的歌声……………………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很相似月光下,白色荷花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白花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的星星相似渺茫的歌声和微风中荷香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本体喻体原句相似点荷叶白花清香舞女的裙一粒粒碧天里渺茫1212、叠词的使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言平实自然。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夜色的浓重气氛。叠词叠字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二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美。2、叠词的使用远远近近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1223、写景的特点第一,融情入景,情景交融。作者将自己此时的感情巧妙的融入到对眼前景物的描绘之中,收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第二,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而且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动与静相互衬托,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美。第三,抓虚实的结合,写出了散文的神韵。作者通过想象和联想所描绘出来的景物的特点就是“虚”。对眼前景物客观特点的描绘就是“实”3、写景的特点第一,融情入景,情景交融。作者将自己123月光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月光月影光与影曲曲折折田田亭亭的舞女的裙袅娜羞涩星星明珠美人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闪电凝碧脉脉泻浮洗笼画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素淡宁静)(朦胧柔和)4、作者对景物的描写月光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月光月影光与124“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李广田朱自清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以江北人的坚忍的头脑,能写出江南风景似的秀丽……——郁达夫他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出来,腴厚从平淡出来。——杨振声朱文心境温厚,节奏舒缓,文字清淡,绝少瑰丽,炽热,悲壮,奇拔的境界,所以咀嚼之余,总有一点中年人的味道。——余光中众人评朱自清散文:拓展延伸“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125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课件126第3课囚绿记作者:陆蠡第3课作者:陆蠡127128

同学们,你见过雨后的彩虹吗?你知道它是有哪几种颜色组成的吗?你最喜欢其中的哪种颜色?新课导入39同学们,你见过雨后的彩虹吗?你知道它是有哪几种颜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课件129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课件130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课件131

绿色往往让人联想到安静、和平、希冀;萌生的愿望、无尽的生机。绿色是希望之色,绿色是生命之色,它不仅是芸芸众生的喜爱之色,也是文人墨客的歌咏之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喜爱绿色的现代散文家陆蠡的一篇散文《囚绿记》。绿色往往让人联想到安静、和平、希冀;萌生的愿望、无尽132作者简介陆蠡像作者简介陆蠡像133

陆蠡:(1908-1942)原名圣泉,浙江天台人,现代散文家、翻译家。他是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散文作家,主要著作有散文诗集《海星》、散文集《竹刀》《囚绿记》,他的作品大都瞩目现实社会和下层人民的贫穷疾苦,通过对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淳朴的优良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颂赞,表现出作家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和可贵品质。陆蠡:(1908-1942)原名圣泉,浙江天台人,现134写作背景卢沟桥事件卢沟桥写作背景卢沟桥事件卢沟桥135

陆蠡生活的时代,民族衰微,社会黑暗,民不聊生。他不满于当时的丑恶现实,而奋斗的历程又充满艰辛和坎坷,他不免感觉疲惫和痛苦。这可爱的“绿”使“我”感受到生命的美丽和愉悦。绿象征了作者心中的自由、光明、幸福、希望和理想,这一切对他都弥足珍贵。《囚绿记》的写作年代,作者正在“孤岛”上海,抗战正酣,他怀念北平的常春藤,怀念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赞美“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就是歌颂忠贞不渝的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正是“绿”深层的象征意义。陆蠡生活的时代,民族衰微,社会黑暗,民不聊生。他不满136涸辙婆娑淅沥瞥见移徙纤细猗郁蕈菌生字识读HézhéPósuō

xīlìpiē

xiān

yīxùn涸辙婆娑生字识读Hézhé137解题

本文题目“囚绿记”作何解释?“囚绿”是怎么回事?“绿”又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囚绿”?明确“囚绿记”是指记述“囚绿”的过程。

“囚绿”是作者把常春藤的两条柔枝从窗子的破洞中牵进房间,让它垂在自己的书桌上,以便时时欣赏。“绿”指的是作者寓所窗口的常春藤。“囚绿”是因为喜爱。解题本文题目“囚绿记”作何解释?明确“囚绿记”是指记138相关图片陆蠡故居相关图片陆蠡故居139课文插图课文插图140整体把握1.寻绿(1—4段)。从窗户写起,交代绿的由来。2.观绿(5—7段)。开始对绿枝条直接描写。3.囚绿(8—12段)。文章主体,与文章标题相呼应,写出了绿枝条生命变化的五个阶段。4.放绿(13段)。不屈服黑暗,向往光明。5.怀绿(14段)。惦念牵挂。整体把握1.寻绿(1—4段)。从窗户写起,交代绿的由来。141理解下列句子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表现作者和绿的心灵的相通。表达了作者对绿的热爱,对这样一种安宁、平和的环境的追求。从下文“囚绿”以后的心理活动看,“我”对绿的理解并不是很深入的。1、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理解下列句子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表现作者和绿的心灵的相通。表达1422、人识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作者认为,认识不能脱离自然环境的,而绿就是自然环境最好的代表,因此人是不能生活在缺少绿的环境中的。3、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越了任何的喜悦。

表达作者对生命活力的赞美。所谓“生的欢喜”,就是对富有生命力的东西的热爱。作者认为面对蓬勃生机所产生的喜悦超过在任何时候产生的喜悦。2、人识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作者认为,认143问题探究1、课文既然划分为寻绿、观绿、囚绿、放绿和怀绿五个层次,可为什么作者给文章命名“囚绿记”?选定“囚绿”来给文章命名,这与文章想要表现的主题有关。文章的五个层次中,“囚绿”写绿枝条最艰难的状况,这暗示着艰难的国运家运;“囚绿”表明作者复杂的心情,这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我国领土的时代背景下,作者内心极度痛苦和精神上坚决反抗的反映。问题探究1、课文既然划分为寻绿、观绿、囚绿、放绿和怀绿五个层1442、绿枝条日见憔悴。“我”却不愿意开释它,如何理解这种“魔念”?文章写出了绿枝条的憔悴过程:“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写得非常细致逼真。同时也写了“我”的“魔念”:“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回对生命(包括植物生命)怀有怜悯之情,而“我”却缺乏对外界生命的同情怜悯之心。“魔念”反映了“我”的一种自私和偏执、较为阴暗的心理。当然,所谓自私、偏执、阴暗的心理,也是有限度的,“我”最后还是开释了绿枝条。2、绿枝条日见憔悴。“我”却不愿意开释它,如何理解这种“魔念1453、在作者眼里,绿枝条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

作者描写绿枝条,一半是写实景实情,一半是带着感情和想象。它具有没的特点,它是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它是柔弱的,又是倔强的、坚贞的。这些特点既有现实依据,又有作者的美化、拟人化的加工,作者是把绿枝条当作人来写的。3、在作者眼里,绿枝条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描写绿146技巧鉴赏1、象征手法的运用

《囚绿记》写于抗战前期,作者当时正在沦为孤岛的上海,由此他怀念一年前暂住北京时,窗外的一树常春藤。因为文章所述之事发生在芦沟桥事变后,地点是又是烽烟四起中的旧都,这就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体味到,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常春藤,正是我们多灾多难而又坚韧不拔的民族的象征,体味到作者祝福它“繁茂苍绿”中所包含的对民族的光明前景的信念。技巧鉴赏1、象征手法的运用1472、语言形象、亲切动人。(1)《囚绿记》作者将“绿”拟人化,写出了它的朝气,执着向阳的精神及其坚贞不屈的性格,并且在描写中始终饱含情感、思绪和愿望,读来亲切动人。(2)文章运用比喻表情达意,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生动。2、语言形象、亲切动人。148

作者以一株常春藤为线索,牵出无限的情思,唱出了一曲绿色生命之歌。绿色是自然给予人类的审美心理需求,它给人以和平安宁的象征,给人以生命活力的感召力量。课堂小结作者以一株常春藤为线索,牵出无限的情思,唱出了一曲绿149故都的秋第课2故都的秋第课2150

郁达夫(1895~19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