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第6课北宋的政治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第6课赵匡胤作为唐末五代十国混战局面的终结者和宋朝的开拓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具有完美的人格魅力:心地清正,嫉恶如仇,宽仁大度,虚怀若谷,好学不倦,勤政爱民,严于律己,不近声色,崇尚节俭,以身作则等等,不仅对改变五代以来奢靡风气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而且深为后世史学家所津津乐道。重要人物小提示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赵匡胤作为唐末五代十国重要人物小提示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文本导入
赵匡胤本是后周禁军的统帅,负责京师。960年初被派北上抵抗辽军。在陈桥驿时披上了黄袍,发动兵变,后来就当了北宋开国皇帝。
“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的典故,都与赵匡胤有关。他建立的北宋后,在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北宋的政治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宋初的皇帝为什么要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文本导入学习目标
1.了解赵匡胤建立北宋的过程。他在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等方面的基本史实。2.了解赵匡胤实施集权措施的背景,熟记具体的措施。3.了解这些措施导致重文轻武的历史结果。学习目标1.了解赵匡胤建立北宋的过程。他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宋朝的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赵匡胤随机回师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以开封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宋太祖赵匡胤北宋建立时间:960年建立者:赵匡胤宋太祖都城:开封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宋朝的建立960年,后周大
太祖长拳应源于赵匡胤祖训练士卒的遗法真传,综合士卒在战场上真拼实杀的格斗经验编制成三十二势长拳。赵匡胤登基后成为一代帝王,昔日士卒犹觉此拳的珍贵,乃名之为“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宋太祖赵匡胤太祖轶事太祖长拳应源于赵匡胤祖训练士卒的遗法真传,综合士卒在战北宋地图2.北宋统一中原和南方
宋朝建立时,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已出现统一的趋势。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北2.北宋统一中原和南方3、中央集权的加强观察五代十国部分政权更迭时间表思考一下,五代十国的政权特点?结论:五代十国时期,政局动荡不止,王朝个个短命。宋太祖同学那么聪明,不知想了多少夜晚,想出了一个万全之计。3、中央集权的加强观察五代十国部分政权更迭时间表结论:五代十在赵匡胤登基后的第二年(961年),七月初九日晚朝时,宋太祖把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来喝酒,当酒兴正浓的时候,宋太祖突然屏退侍从叹了一口气,给他们讲了一番自己的苦衷,说:“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为此我从内心念及你们的功德。但做皇帝也太艰难了,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枕而卧啊!”石守信等人惊骇地忙问其故,宋太祖继续说:“这不难知道,我这个皇帝位谁不想要呢?”石守信等人听了知道这话中有话,连忙叩头说:“陛下何出此言,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杯酒释兵权在赵匡胤登基后的第二年(961年),七月初九日晚朝时,宋太
宋太祖说:“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想要富贵,一旦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也身不由己了。”这些将领知道已经受到猜疑,弄不好还会引来杀身之祸,一时都惊恐地哭了起来,恳请宋太祖给他们指明一条“可生之途”。宋太祖缓缓说道:“人生在世,像白驹过隙那样短促,所以要得到富贵的人,不过是想多聚金钱,多多娱乐,使子孙后代免于贫乏而已。你们不如释去兵权,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的产业。朕同你们再结为姻亲,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宋太祖说:“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想要富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要这样做?答: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他自己是通过兵变成了皇帝,从内心深怕自己身边的将领也会通过政变夺走他的帝位。于是他绞尽脑汁把兵权、相权和地方的政权和财权都牢牢的控制到了自己的手里。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要这样做?答: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宋太祖是什么如何强化中央集权的呢?(1)兵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2)相权:在中央,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3)地方政权: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频繁调动州县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地方财权: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又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作用: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宋太祖是什么如何强化中央集权的呢?(1)兵权:解除禁军将领的材料研读
《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
根据材料,说说通判的的职权和作用。材料研读《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二、重文轻武的政策1.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拟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目的: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的弊端重现。二、重文轻武的政策1.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宋人科举考试图
2.宋朝改革和发展科举制,注重发展文教事业,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影响: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宋人科举考试图2.宋朝改革和发展科举制,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材料研读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重武轻文的影响:宋朝的重文轻武,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安定。材料研读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课后活动1.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赵普所说的“权”“钱”“兵”,指的是什么?宋太祖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指的是:相权、兵权和财权。措施:(1)兵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2)相权: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3)地方政权: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频繁调动州县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地方财权: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又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课后活动1.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课后活动2.对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表述作出正误判断。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出任。文臣主持国家的军事大权。派文人担任地方的知州。知州的权力很大,不受牵制。扩大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武将只有调动军队的权力。√
×
√
√
√
×
课后活动2.对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表述作出正误判断。中央机1.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北宋的建立:960年,后周大将
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兵变,建立宋朝,以
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
。(2)统一全国: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
的统一方针,结束了
和
的分裂割据局面。(3)强化中央集权:①军事:解除
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还控制对军队的调动,将兵权和发兵权分离。他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②中央:为防止宰相权利过大,采取
的办法,削弱相权;③地方:派
担任各地州县长官,为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实施
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
,以分知州的权力。还下令取消
收税的权力,又陆续在地方设置
,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作用:把
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大大加强基础巩固1.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基础巩固2.重文轻武政策目的:为了防止唐末以来
专横跋扈的的弊端重现措施:(1)宋太祖有意重用
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
、
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2)注重发展
,,提高
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科举制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
,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
。影响:宋朝的
,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
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
的巩固和
的安定。基础巩固2.重文轻武政策基础巩固1.“陈桥兵变”讲的是下列哪一个人的历史故事()
A.宋太祖B.宋太宗C.宋真宗D.宋神宗2.宋朝采取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是()
A.防止武将专政弊端
B.统治者是文臣出身,因此重视文臣
C.文臣才能突出,堪当大任
D.武将无能3.下列与科举有关的措施出现在宋朝的是()A.创立考试办法选拔官员B.开创进士科C.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D.增加科举考试科目AAC基础巩固1.“陈桥兵变”讲的是下列哪一个人的历史故事()4、宋朝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于(
)
A、宋太宗
B、宋徽宗
C、宋钦宗
D、宋高宗
5、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
)
A、休养生息政策
B、重文轻武政策
C、重武轻文政策
D、对外开放政策
6、北宋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
)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
C、武将专权制
D、宰相制度
ABB基础巩固4、宋朝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于(
)
ABB基础巩固7、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设置(
)
A、知州
B、通判
C、转运使
D、宰相
8、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难以控制,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废除知州设置,直属中央
B、实行三年一换的制度
C、在各知州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D、地方设置转运使
9、下列不属于宋朝科举制发展的影响的是(
)
A、在宋朝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B、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C、造就了宋朝的文治局面
D、促使文人投入诗词创作之中
基础巩固CAD7、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设置(
)
基础巩固巩固提升1.北宋建立的方式与西汉、唐朝有何不同?
答:西汉和唐朝是通过农民起义建立的,而北宋是通过兵变建立的。2.北宋的科举制有什么发展?科举制对教育有什么影响?答:宋改革和发展科举制,注重发展文教事业,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而且升迁迅速。对教育的影响:科举制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巩固提升1.北宋建立的方式与西汉、唐朝有何不同?
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材料中提到的“唐宗”、“宋祖”两位帝王的名字分别叫什么?
名字:李世民赵匡胤(2)唐宗宋祖两位相同历史贡献是什么?
答:维护国家统一,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第6课北宋的政治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第6课赵匡胤作为唐末五代十国混战局面的终结者和宋朝的开拓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具有完美的人格魅力:心地清正,嫉恶如仇,宽仁大度,虚怀若谷,好学不倦,勤政爱民,严于律己,不近声色,崇尚节俭,以身作则等等,不仅对改变五代以来奢靡风气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而且深为后世史学家所津津乐道。重要人物小提示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赵匡胤作为唐末五代十国重要人物小提示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文本导入
赵匡胤本是后周禁军的统帅,负责京师。960年初被派北上抵抗辽军。在陈桥驿时披上了黄袍,发动兵变,后来就当了北宋开国皇帝。
“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的典故,都与赵匡胤有关。他建立的北宋后,在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北宋的政治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宋初的皇帝为什么要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文本导入学习目标
1.了解赵匡胤建立北宋的过程。他在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等方面的基本史实。2.了解赵匡胤实施集权措施的背景,熟记具体的措施。3.了解这些措施导致重文轻武的历史结果。学习目标1.了解赵匡胤建立北宋的过程。他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宋朝的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赵匡胤随机回师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以开封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宋太祖赵匡胤北宋建立时间:960年建立者:赵匡胤宋太祖都城:开封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宋朝的建立960年,后周大
太祖长拳应源于赵匡胤祖训练士卒的遗法真传,综合士卒在战场上真拼实杀的格斗经验编制成三十二势长拳。赵匡胤登基后成为一代帝王,昔日士卒犹觉此拳的珍贵,乃名之为“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宋太祖赵匡胤太祖轶事太祖长拳应源于赵匡胤祖训练士卒的遗法真传,综合士卒在战北宋地图2.北宋统一中原和南方
宋朝建立时,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已出现统一的趋势。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北2.北宋统一中原和南方3、中央集权的加强观察五代十国部分政权更迭时间表思考一下,五代十国的政权特点?结论:五代十国时期,政局动荡不止,王朝个个短命。宋太祖同学那么聪明,不知想了多少夜晚,想出了一个万全之计。3、中央集权的加强观察五代十国部分政权更迭时间表结论:五代十在赵匡胤登基后的第二年(961年),七月初九日晚朝时,宋太祖把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来喝酒,当酒兴正浓的时候,宋太祖突然屏退侍从叹了一口气,给他们讲了一番自己的苦衷,说:“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为此我从内心念及你们的功德。但做皇帝也太艰难了,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枕而卧啊!”石守信等人惊骇地忙问其故,宋太祖继续说:“这不难知道,我这个皇帝位谁不想要呢?”石守信等人听了知道这话中有话,连忙叩头说:“陛下何出此言,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杯酒释兵权在赵匡胤登基后的第二年(961年),七月初九日晚朝时,宋太
宋太祖说:“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想要富贵,一旦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也身不由己了。”这些将领知道已经受到猜疑,弄不好还会引来杀身之祸,一时都惊恐地哭了起来,恳请宋太祖给他们指明一条“可生之途”。宋太祖缓缓说道:“人生在世,像白驹过隙那样短促,所以要得到富贵的人,不过是想多聚金钱,多多娱乐,使子孙后代免于贫乏而已。你们不如释去兵权,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的产业。朕同你们再结为姻亲,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宋太祖说:“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想要富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要这样做?答: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他自己是通过兵变成了皇帝,从内心深怕自己身边的将领也会通过政变夺走他的帝位。于是他绞尽脑汁把兵权、相权和地方的政权和财权都牢牢的控制到了自己的手里。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要这样做?答: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宋太祖是什么如何强化中央集权的呢?(1)兵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2)相权:在中央,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3)地方政权: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频繁调动州县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地方财权: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又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作用: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宋太祖是什么如何强化中央集权的呢?(1)兵权:解除禁军将领的材料研读
《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
根据材料,说说通判的的职权和作用。材料研读《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二、重文轻武的政策1.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拟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目的: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的弊端重现。二、重文轻武的政策1.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宋人科举考试图
2.宋朝改革和发展科举制,注重发展文教事业,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影响: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宋人科举考试图2.宋朝改革和发展科举制,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材料研读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重武轻文的影响:宋朝的重文轻武,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安定。材料研读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课后活动1.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赵普所说的“权”“钱”“兵”,指的是什么?宋太祖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指的是:相权、兵权和财权。措施:(1)兵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2)相权: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3)地方政权: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频繁调动州县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地方财权: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又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课后活动1.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课后活动2.对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表述作出正误判断。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出任。文臣主持国家的军事大权。派文人担任地方的知州。知州的权力很大,不受牵制。扩大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武将只有调动军队的权力。√
×
√
√
√
×
课后活动2.对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表述作出正误判断。中央机1.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北宋的建立:960年,后周大将
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兵变,建立宋朝,以
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
。(2)统一全国: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
的统一方针,结束了
和
的分裂割据局面。(3)强化中央集权:①军事:解除
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还控制对军队的调动,将兵权和发兵权分离。他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②中央:为防止宰相权利过大,采取
的办法,削弱相权;③地方:派
担任各地州县长官,为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实施
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
,以分知州的权力。还下令取消
收税的权力,又陆续在地方设置
,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作用:把
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大大加强基础巩固1.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基础巩固2.重文轻武政策目的:为了防止唐末以来
专横跋扈的的弊端重现措施:(1)宋太祖有意重用
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
、
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2)注重发展
,,提高
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科举制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
,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
。影响:宋朝的
,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
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
的巩固和
的安定。基础巩固2.重文轻武政策基础巩固1.“陈桥兵变”讲的是下列哪一个人的历史故事()
A.宋太祖B.宋太宗C.宋真宗D.宋神宗2.宋朝采取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是()
A.防止武将专政弊端
B.统治者是文臣出身,因此重视文臣
C.文臣才能突出,堪当大任
D.武将无能3.下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京大学《热流体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考试试题及答案
- 汕头大学《数字影像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中级职称医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2025年初三化学试题第一周周末练习含解析
- 2025年运动与健康科学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网络安全技术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及答案
-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
- 外贸电气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医院依法执业培训课件
- DL∕T 1009-2016 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及维护规程
- 阿里巴巴员工纪律制度
- DL-T1342-2014电气接地工程用材料及连接件
-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 《征兵入伍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条文释义》
- 水准测量记录表自动计算(转点)
- 准噶尔盆地低煤级煤储层及煤层气成藏初步研究
-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投标方案(技术标)
- 中心静脉深静脉导管维护操作评分标准
- 乳腺癌中医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