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与西方军事_第1页
孙子兵法与西方军事_第2页
孙子兵法与西方军事_第3页
孙子兵法与西方军事_第4页
孙子兵法与西方军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孙子兵法》与西方军事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军事理论方面也是远远领先于西方世界,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便出了一位了不起的军事理论家——孙武,他的伟大军事著作《孙子兵法》诞生于那个战乱的年代。

各诸侯国之间的连年征战造就了大批军事将领,他们千变万化的战略、

战术便成了军事理论著作《孙子兵法》诞生的土壤。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军事家们无不受益于这部兵书。如霍去病、李广、蒙恬、曹操、诸葛亮、周瑜、司马懿、岳飞、戚继光、多尔衮等等。特别是现代的伟大军事家***更是把《孙子兵法》发挥到了极至。

这部被誉为“兵学盛典”的伟大的军事著作,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就流传到西方,但真正引起西方的重视还是二十世纪的事。

古代西方的战争比较简单,都是以实力决定一切,不是以多胜少就是以强胜弱,运用计谋或策略的很少,打起仗来也不太讲究战略战术,两军对阵,各列成方队、敲着铜鼓、吹着喇叭、齐步前进,到了面前才开始厮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这种列队推进的战法还时有所见,叫做“精神战术”。

随着武器进步,威力越来越大,这种简单的战术才被淘汰。

西方对于武器的发明创造却是远远胜过中国。中国古代发明了火药,但一直用来放鞭炮,老百姓已经会自己制造火枪,但也仅仅是用来打猎,而军队仍然热中于冷兵器。到了明朝,军队才有了无法搬动的大炮,直到清朝才有了少量的火枪队。而火药一传到西方,西方的军事家们立刻就想到用来制造武器,他们马上告别了冷兵器时代,船坚炮利的西方列强用洋枪洋炮武装起来的军队撞开了闭关自守、封建落后的中国大门,中国人民倍受欺凌、屠杀达一百年之久。

在武器越来越对战争起着重要作用的时候,西方世界逐渐重视中国古代的《孙子兵法》起来。美国的西典军校把中国的《孙子兵法》列为必读课程,其他西方国家的军事院校也在研究这部中国古代军事著作。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和多次局部战争以后,西方军事家们发现,在武器装备方面,敌我双方相近的情况下,谋略就成为取胜的主要条件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两个战例就可以看出西方军事家们对《孙子兵法》中“兵者,诡道也”、“兵不厌诈”等精辟论断的理解。

例一:马奇诺防线是怎样被突破的?

法国为了抵御德国的入侵,花了大量金钱用十几年时间构筑了一条东起比利时,西至瑞士的长达300余公里的钢筋水泥的地堡式永久性防线,号称“固若金汤”。而这条坚固的防线却被德军将领隆美尔轻而易举地突破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被世人称作“沙漠之狐”的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一向以足智多谋、狡诈诡谲著称。但在突破马奇诺防线时,一贯以猛冲猛打出名的隆美尔一反常态,使用了《孙子兵法》上的“兵不厌诈”的计谋。

马奇诺防线的前沿是森林,法国人在森林里也构筑了前沿工事,隆美尔为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他拿起话筒低声命令各坦克指挥官:这次不许放一枪,全体坦克成员——指挥员、炮手、装填手、电报员一律坐在坦克外边,挥动白旗。隆美尔本人也坐在一辆坦克顶上,他们就这样不紧不慢地从法军身边浩浩荡荡地开了过去。法军被这支狂欢节似的队伍弄得目瞪口呆,他们没有开一枪,只是转过身来不知所措地看着德军的装甲师。

穿过森林以后,隆美尔用一个坦克营掉转车头担任后卫,防止森林里的法军清醒过来向他们发起攻击,其余的大批坦克则向马奇诺防线按战斗队形展开,一声令下便发起突然攻击,号称“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便轻而易举地被突破了。

两天以后,他的装甲师又遇到了一片森林,他必须闯过这片林区去打击法军的主力,为了避免长时间的激战,他又再一次使用前面的伎俩,而且命令坐在坦克顶上的乘员们不断高喊“停战、投降”,这里的法军也照样目瞪口呆地望着德军闯了过去,双方也未放一枪。

隆美尔靠着战术上的狡诈和猛冲猛打,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但是狐狸再狡猾也逃不过猎人的陷阱。

例二:坚毅蒙骗计划

1944年,隆美尔被派往西欧战线去对付盟军的进攻。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和蒙哥马利为了顺利地开辟西线战场,他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他们知道,要抓住狐狸就要比狐狸更狡猾。

盟军司令部为蒙骗隆美尔,制订了一个《坚毅蒙骗计划》。这个计划用了大量真真假假的情报,一次又一次地送到德军司令部。

盟军预定的登陆区为诺曼底,为了使德军产生错觉,他们用了种种办法,使德国人以为盟军是要在海峡的最窄处的加来地区登陆。

这些方法如下:

其一,派飞机不断在加来地区侦察,只是在每两次侦察结束后才“顺便”飞过诺曼底上空一次。

其二,派侦察员到距诺曼底很远的加来地区去侦察,交火以后故意让他们被俘,俘虏身上的文件被德军“缴获”,使隆美尔相信敌军是要在加来地区登陆。

其三,在加来地区后方的塞纳河北面轰炸246次,而在塞纳河南面(诺曼底的后方)却仅有33

次轰炸,以此加深不会在诺曼底登陆的假象。

其四,在非洲战败被俘的德军非洲军区司令汉斯.克拉默在诺曼底登陆前被释放回德国,理由是“患严重哮喘”,他回去向隆美尔告诫说,敌人进攻选择在索姆河的任意一方(加来地段)。

其五,利用德国间谍网把假情报——“进攻将在五月初开始”送到希特勒手里,似乎攻击已迫在眉睫,到时候却没有任何进攻,以此麻痹敌人。

其六,伪造无线电通讯,让敌人去“破译”。以“停止邮件检查”的举措,让假情报通过邮局发往德国,有意让德军统帅部得知根本不存在的“美军第一集团军已调往英国南部,

正面对加来地区的德军15集团军”。

其七,为了分散德军的兵力,盟军宣称这个集团军由巴顿将军指挥,并且找了一个长得颇像巴顿的士兵,扮成巴顿将军的模样在英国南部的公开场合出现。一名间谍把这一情报报告柏林,随后还送去集团军的材料。

其八,在禁止外交官员离开英国后,却故意让一位瑞典外交官“溜出去”给德国送情报。

其九,在进攻诺曼底之前,盟军空投了数以百计的假人,而这些假人都能发出喊口令和开枪的声音,使德军认为这只是一场佯攻,而真正的进攻是在另一个地方。随后由成百架滑翔机运载的空降部队才在诺曼底的后方着陆。

其十,按惯例,登陆作战以涨潮时为有利,以天气晴好的气候为有利,而涨潮与落潮日期相距半月。盟军为麻痹敌人,故意选择落潮期且天气恶劣、风急浪高的日子,使德军措手不及。

由于长时间地、一次又一次地坚持实施“坚毅蒙骗计划”,使德军司令部众多的元帅、将军们深信盟军不会在诺曼底登陆,以致盟军于1944年6月5日在诺曼底强行登陆时,德军西线指挥官隆美尔元帅竟不在自己的前线司令部,而是在德国后方自己家里为老婆做生日。前线的将士已经与敌人激战数小时,被敌人攻占了滩头阵地,德军的将帅们还认为这只不过是一次佯攻,他们固执地认为真正的进攻是在另一个地方(加来地段),以致两个强大的后备装甲师始终不敢开往前线。这就使盟军有充裕的时间去巩固并扩大滩头阵地。而防守加来地区的德军第十五军团仍然严密注视着那根本没有的“美军第一集团军”,不敢支援已处于困境的诺曼底德军的第七军团。直到盟军把几十万大军和大批机械化装备都送上诺曼底半岛,巴顿将军本人已出现在诺曼底,德军方知上当,此时为时已晚。在诺曼底战役中,盟军以较小的牺牲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可以认为是“坚毅蒙骗计划”起了相当的作用。这是一个战术上“兵不厌诈”的很有说服力的战例。

例三:“闪电战”的发明者

《孙子兵法》非常强调“兵贵神速”,古代战争要真正做到军队“神速”是不容易的,战马成了提高速度的基本因素。所以东方人的匈奴骑兵和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可以横扫欧亚大陆,所向披靡。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二十世纪的科技水平有了突飞猛进,机械化成了军队首先追求的目标。二次大战时,骑兵几乎完全退出了战场。德国法西斯的元首希特勒清楚地认识到机械化的优越性。德国的军队实现全面的机械化,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摩托车、冲锋枪等等,无不体现出高速度。在德军的统帅中,隆美尔对“兵贵神速”的概念理解得尤其深刻。他指挥的装甲师和摩托化步兵师在发起进攻时,都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闪电般地扑向敌方,使对手措手不及。当德军突破法军的马其诺防线以后,便一路猛冲猛打,一直冲到离敦克尔克10余公里时才停了下来。全线崩溃的英法联军逃到敦克尔克后将部队撤到了海峡对岸的英国。英法两国的将领们一直以来都不理解隆美尔的德军为什么不一鼓作气地把英法军队歼灭在敦克尔克,而是让敌军从容不迫地上船逃走?这个迷直到二战以后才解开。那是因为隆美尔的推进速度太快,他的机械化部队的油料用光了,而且弹药、食品也所剩不多,而负责后勤的另一个元帅追不上他,所以德军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敌人撤走。

如果英法联军不那么惊惶失措,二十多万大军稳住阵脚,向冒失推进的德军来一个反包围,那隆美尔军团就要被歼灭了。由此可见,“闪电战”有其优越性,但也有弱点。

用“闪电战”来对付小国家是很有效的,如波兰、捷克、南斯拉夫等国。但如用“闪电战”来对付苏联这样的庞大国家,就会力不从心了。因为闪电有其突然性,但不能持久,闪电过后就是黑暗。

例四:

海湾战争与《孙子兵法》

二十世纪后期在中东地区的波斯湾发生了一场高度现代化的战争,被称作“海湾战争”。当时多国部队把最先进的各种武器都用上了。论实力,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占有绝对优势,这是一场不均衡的较量。美国获胜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美国对这场战争却是做了充分的准备,美军总参谋部将《孙子兵法》作为这次战争的经典教材,遵循“兵者,诡道也”、“兵不厌诈”、“避实就虚”、“以虚代实”、“真真假假”、“以假作真”等《孙子兵法》所倡导的计谋来欺骗萨达姆,美军多次在波斯弯举行登陆演习,将伊拉克的国民卫队的主力吸引到伊拉克的南部沙漠里,用空军和导弹对伊拉克的装甲部队进行猛烈轰炸,接着又以大量伞兵空降在伊拉克陆军防线的背面,伊拉克的防线全面崩溃。在这场高科技的局部战争中,美国军人只牺牲了百余人,这是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了极大的效果,给世界战争史记下了崭新的一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军士兵的手里每人都有一册《孙??重。

以往人们都是将《孙子兵法》看成是军事家或指挥官们的读物,而美军却让每一个士兵都要研究《孙子兵法》,说明美国对士兵的要求是何等严格。美军士兵不仅要掌握各种武器,而且要有很强的单兵作战的能力,这就要求他们不仅要有勇猛的精神而且要有足智多谋的智慧。

我们的先贤——孙武,在两千五百年前撰写了《孙子兵法》这部经典的军事著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