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检测题有答案_第1页
试卷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检测题有答案_第2页
试卷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检测题有答案_第3页
试卷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检测题有答案_第4页
试卷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检测题有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七单元检测题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10小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请将你认为正确的代号填在卷Ⅱ的答题栏中)1.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保护地球,人人有责。以下保护环境的措施中,为了控制和减少大气污染的是A.禁止在居民住宅区架设高压线路B.限制城市建筑修建玻璃幕墙C.在居民住宅区与公路之间植树或修筑隔离墙D.推广利用太阳能,控制火力发电2.关于太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太阳内部发生的变化是原子核的裂变B.太阳内部发生的变化是原子核的聚变C.太阳内部发生的变化是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D.太阳表面的温度约为6000℃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黑色的物体吸收太阳能的本领强B.白色的物体吸收太阳能的本领强C.表面粗糙的物体吸收太阳能的本领强D.表面光滑的物体吸收太阳能的本领强4.下列关于节约能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离不开科技进步B.充分利用余热和减少有害摩擦可节约能源C.减少能量转化的中间环节可节约能源D.由于能量是守恒的,所以节约能源是毫无意义的事情5.一只功率为11W的电子高效节能灯,照明效果相当于W的白炽灯B.40W的白炽灯W的白炽灯W的白炽灯6.关于核能的获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核反应堆是原子核裂变时,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核能的装置B.当原子核内部发生变化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核裂变和核聚变是获得核能的两种方式C.核电站是使核能转化为内能再通过汽轮发电机转化为电能的装置D.目前,在核电站的反应堆中发生的是可控制的核聚变7.在核电站内,从核能到电能,下列能量转换的过程中,正确的途径是A.核能→内能→电能B.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C.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D.核能→机械能→电能8.据悉,到2022年我国将建立自己的空间站“天宫一号”。关于空间站所使用的供电装置,你认为最可行的是A.太阳能电池B.化学蓄电池C.柴油发电机D.风力发电机9.2022年2月,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监测指标.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lu(Tl=10﹣6111)的颗粒物.它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下列对的认识中正确的是的颗粒大小与空气介子相近颗粒会影响太阳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颗粒在空气中不受重力作用D.减少尾气排放不能有效减少对空气的污染10.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一触即发的西方国家与叙利亚战争和西方国家与伊朗战争……其实,这一切都与能源有关!在下列有关能或能源的讨论中,你认为错误的是:A.人类社会面临能量危机,总有一天能量会被消耗殆尽B.煤、石油、天然气等的储量有限,人类面临能源危机C.很多传统能源已走向枯竭,但我们可以开发新的能源D.太阳能、风能、水力、地热能、潮汐能实际是无限的请将卷Ⅰ中你认为正确的代号填在下面答题栏中)12345678910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小题。)11.风力发电是将能转化为电能。与火力发电相比,核能发电的优点是12.图13电流表的示数是A;图14电压表的示数是V;图15图13图14图15电阻箱的示数是Ω。图15图13图1413.我国大亚湾核电站一号机组的发电功率为900MW,若这个机组连续发电,一天内生产的电能可达__________kW·h.14.随着原子核在1911年的发现,其后中子在1932年被发现,人们逐渐认识到原子核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的,其中__________带正电,__________不带电.15.近些年来,有些农村地区存在大量焚烧农作物秸秆现象,这种做法不仅污染环境,还常引发火灾,是应当禁止的行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作物秸秆燃烧时,其主要生成物除了粉尘、一氧化碳外、还有__________.因此大量焚烧秸秆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危害环境.另外,秸秆燃烧时其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能,白白损失掉了.16.如下图所示,是__________的示意图,这是在__________中发生的,它可以将__________能直接转化成_______能,通过发电机再转化为__________能.17.目前,化石燃料仍是世界上的主要能源。(1)化石燃料属于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2)化石燃料燃烧可造成空气污染,为减小有害物质排放,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建议:18.北京奥运主场馆“鸟巢”,它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为整个场馆提供电力,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环保型体育场。白天,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除供正常使用外,将多余的能量储存在蓄电池内供夜晚使用。请完成下面的方框图,使其正确反映这个过程中能量发生转化的情况。太阳能太阳能光能19.可燃冰是一种神秘的冰晶体,它具有热值大、储量好、能直接点燃等特点,目前我国正在研究它的开发利用.它的热值约×1010J/m3,则2m3的可燃冰完全燃烧后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_J,可燃冰属于_________20.2022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第一次成功对接.以相同的速度联袂翱翔天空。对接过程中的控制是靠______________(选填“电磁波”或“声呐”)来传递数据信息的。“天宫一号”两侧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属于________________。(选填“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三、简答与作图(每空1分,共3小题。)21.汽车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人贡献,但同时也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为减少汽车尾气对居民的危害,长沙市政府购进了不少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作公交车,成为长沙街头个新的亮点。(1)这种汽车的发动机在做功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能:(2)汽车使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是(写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构建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战略号召,“节能减排”是我们每个社会成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为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作出一份努力。请就如何做到“节能”或“减排”,简要谈谈你的两点建议。23.能源技术的创新不断地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但能源危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又反过来制约人类社会的发展,作为一名现代社会的中学生,你会发现周围很多能量白白浪费了,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将一些能量转化为电能:(1)请你为自己的家庭设计两个不需要消耗燃料的发电方式:、(2)大海海面波浪起伏,你想过将波浪所具有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给灯塔供电吗(提示:地磁场磁性太弱)?请回答下列问题:A.这一设想依据的原理是:B.需要的器材:除导线、开关外,还需要两个关键器材:、C.怎么实现你的设计?第(十七)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仅供参考)12345678910DBDACDCCCABA6.核反应堆是能够缓慢平稳地释放核在裂变时放出的核能的装置.可见在核电站的反应堆中发生的是可控制的裂变.反应堆中获得内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从而得到电能.目前,受控核聚变正在研究之中,尚未用于核电站发电.9.考点:物理常识。专题:顺推法。分析:从的物理属性分别分析,确定正确选项.解答:解:A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的颗粒物,比空气介子的直径大得多.此选项错误;B颗粒物太多,浓度太大会影响阳光向地球的传播.此选项正确;C地球周围的一切物体,包括此类颗粒物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此选项错误;D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超标的重要原因.此选项错误.故选B.11.机械(或风)只需消耗很少的核燃料,就能产生大量的电能12.,,152713.2.16×10714.质子中子质子中子15.二氧化碳内16.链式反应核反应堆核内电17.不可再生利用太阳能18.电能化学电能19.考点:热量的计算;能源的分类。分析:①知道可燃冰的体积和热值,利用Q放=Vq求2m3②常规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由题知,可燃冰属于正在研究、开发的能源,属于新能源.解答:解:12m3Q放=Vq=2m3××1010J/m3=×1010J可燃冰正在被研究、开发,属于新能源.故答案为:×1010;新.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Q放=Vq的掌握和运用,认识了新能源﹣﹣﹣可燃冰,增强了积极开发新能源的意识!20.电磁波可再生能源21.(1)机械;(2)节能或环保等22.⑴多使用清洁能源,如风能、水能、太阳能等⑵鼓励人们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23.(1).(合理答案均给分)参考答案:利用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