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语文优化方案综合检测2_第1页
苏教语文优化方案综合检测2_第2页
苏教语文优化方案综合检测2_第3页
苏教语文优化方案综合检测2_第4页
苏教语文优化方案综合检测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基础与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宫阙撅嘴鳜鱼蕨类植物一蹶不振B.唠嗑磕碰瞌睡溘然长逝阖家欢乐C.海滨槟榔傧相摈而不用鬓发苍苍D.觊觎觐见靓妆面面相觑航空母舰解析:选D。A项中“阙”应读“què”,“撅”应读“juē”,“鳜”应读“ɡuì”,“蕨”“蹶”应读“jué”;B项中“嗑”“磕”“瞌”应读“kē”,“溘”应读“kè”,“阖”应读“hé”;C项中“滨”“傧”应读“bīn”,“槟”应读“bīnɡ”,“摈”“鬓”应读“bìn”;D项中“觊”应读“jì”,“觐”应读“jìn”,“靓”应读“jìnɡ”,“觑”应读“qù”,“舰”应读“jià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A.在汉代文学中,借屈原之名表达自己情感的作家为数不少,提及屈原这位令人充满同情的诗人,往往使作家顿将失意、挫折、忧愁幽思都涣然冰释了。B.我的家乡,是朔风劲吹,红日高悬的地方;是城头旌旗猎猎,大道甚嚣尘上的地方;是慷慨悲歌,壮士远行,哥哥走西口,好汉上梁山的地方。C.张家界的神仙池布满箭竹,景观兼有九寨沟和黄龙寺的特点,其中的金银滩更是奇特有趣。全滩一半呈金黄色,一半呈乳白色,平分秋色,互不相干。D.为庆祝戏曲网的创办,我给网友展示一下我多年来收藏的戏曲音像制品。或许这些东西在很多人看来是一堆过时之物,但我却认为烂船也有三斤铁。解析:选C。A.涣然冰释:形容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不符合句意。B.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与语境不符。C.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占一半。用在此句中合适。D.烂船也有三斤铁:比喻不好的东西也有可利用的、不可小看的成分。不合句意。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A.2022年,美国、欧共体、加拿大和日本等国的金融机构想进一步打开中国的金融市场、(包括银行、保险和证券)的愿望仍在与日俱增。B.文中所举诗句为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方干“轩车在何处,雨雪满前山”,佚名“正思浮世事,又到古城边。”C.他们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法、经济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家福、副研究员余鑫如两位同志担任合作总社的法律顾问。D.蜱也叫壁虱,不吸血时,小的才干瘪绿豆般大小,也有极细如米粒的;吸饱血液后,有饱满的黄豆大小,大的可达指甲盖大。解析:选D。A项,括号前的逗号应去掉;B项,句末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外;C项,在不同层次的语言结构中都用顿号,造成结构不清。第一个顿号改为“及”或“和”,第二个顿号不变,第三个顿号改为“和”。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报纸广告增长率从持续了二十年的高位上跌落下来,伴随着的是__________。与此同时,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经过十来年的指数性增长,__________,未来网络媒体还将呈现爆炸式发展。在这场媒体的变局中,传统报纸的强势地位被从根本上动摇,__________。报纸为生存而进行的竞争将更加激烈。①年轻读者的流失和发行市场的萎缩②发行市场的萎缩和年轻读者的流失③开始出现“拐点”④已经接近“临界点”⑤行业奶酪会越来越少⑥市场蛋糕会越来越小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⑥ D.②③⑤解析:选C。读者流失是市场萎缩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故选①。“临界点”指由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前,应具备的最基本条件;“拐点”指事物的发展趋势开始改变的地方。上下句讲的是网络媒体的强势发展,故选④。为生存而竞争,争的是市场份额,故选⑥。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A.心理健康思想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战国时期《内经》一书中,就有心情因素在人体疾病的发生、诊断和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B.在一次部门会议上,小李说王主任是靠关系来到广告部的,在场的人没有不对此感到气愤的。C.进入乌镇,信步于幽深的街巷中,你就会觉得自己好像浏览着一部关于江南水乡文化的线装书。D.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农村经济发展对城市的要求,为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解析:选C。A项,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记载”;B项,“此”指代不明,产生歧义;D项,成分残缺,在第三句“城市”前加“以”。二、古诗文阅读(31分)(一)文言文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赵尚宽,字济之,河南人,参知政事安仁子也。知平阳县,邻邑有大囚十数,破械夜逸,杀居民,将犯境,尚宽趣尉出捕,曰:“盗谓我不能来,方怠惰,易取也。宜亟往,毋使得散漫,且为害。”尉既出,又遣徼巡兵蹑其后,悉获之。知忠州,俗畜蛊①杀人,尚宽揭方书②市中,教人服药,募索为蛊者穷治,置于理,大化其俗。转运使持盐数十万斤,谭③民易白金,期会促,尚宽发官帑所储副其须,徐与民为市,不扰而集。嘉祐中,以考课第一知唐州。唐素沃壤,经五代乱,田不耕,土旷民稀,赋不足以充役,议者欲废为邑。尚宽曰:“土旷可益垦辟,民稀可益招徕,何废郡之有?”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④陂⑤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而四方之民来者云布,尚宽复请以荒田计口授之,及贷民官钱买耕牛。比三年,榛莽复为膏腴,增户积万余。尚宽勤于农政,治有异等之效,三司使包拯与部使者交上其事,仁宗闻而嘉之,下诏褒焉,仍进秩赐金。留于唐凡五年,民像以祠,而王安石、苏轼作《新田》、《新渠》诗以美之。徙同、宿二州,河中府神勇卒苦大校贪虐,刊匿名书告变,尚宽命焚之,曰:“妄言耳。”众乃安。已而奏黜校,分士卒隶他营。又徙梓州。尚宽去唐数岁,田日加辟,户日益众,朝廷推功,自少府监以直龙图阁知梓州。积官至司农卿,卒,诏赐钱五十万。(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五·循吏》)【注】①蛊:传说中一种人工培育的毒虫。②方书:记载药方的医书。③谭:通“谈”,与……商谈。④召信臣:西汉水利名臣,字翁卿,九江寿春(今安徽省寿县)人。⑤陂(bēi):池塘。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尚宽趣尉出捕趣:催促B.募索为蛊者穷治穷:彻底C.三司使包拯与部使者交上其事交:交结D.留于唐凡五年,民像以祠像:立……的塑像解析:选C。交:“交互”“交相”意。7.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说明赵尚宽“勤于农政”的一组是(3分)()①尉既出,又遣徼巡兵蹑其后,悉获之②揭方书市中,教人服药③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④复请以荒田计口授之,及贷民官钱买耕牛⑤奏黜校,分士卒隶他营⑥田日加辟,户日益众A.③④⑥B.①③⑥C.②④⑤D.②④⑥解析:选A。①②⑤都不属于“勤于农政”的表现。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赵尚宽善于地方治理。他任平阳县令时,临县有十几名重囚逃逸,杀死居民,且将犯平阳。赵尚宽利用罪犯们嚣张、麻痹的心态,抢先下手,果断派出尉官和士兵,将罪犯全部抓获。B.治理忠州时,赵尚宽传播医药知识,查究法办蓄蛊者,改变了当地蓄蛊杀人的恶俗;还果断拿出官币为当地百姓垫付盐银,然后再慢慢将盐转卖给百姓,使百姓生活不受干扰。C.治理唐州时,赵尚宽率领当地居民兴修水利,垦辟荒田,彻底改变了当地先前土旷民稀的状况,受到了仁宗的褒奖。在他领导下新开垦的田地和新修建的水渠,得到了王安石、苏轼作诗赞美。D.在同州、宿州任职期间,赵尚宽对河中府神勇卒与他们的校尉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行了妥善处理,既扑灭了士兵中动乱的苗头,也让贪婪暴虐的校尉尝到了苦头。解析:选C。王安石、苏轼作诗赞美赵尚宽,而不是赞美“在他领导下新开垦的田地和新修建的水渠”。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盗谓我不能来,方怠惰,易取也。宜亟往,毋使得散漫,且为害。(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尚宽曰:“土旷可益垦辟,民稀可益招徕,何废郡之有?”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陂渠故迹。(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注意“谓”“方”“易”“散漫”“为害”的翻译。(2)注意“旷”“垦辟”“何废郡之有”“按”“故迹”的翻译。答案:(1)贼人以为我们不可能前往,(所以)正处于懈怠慵懒的状态,这样正好容易捉拿。应该赶紧去,不要让他们散开,又去为非作歹。(2)赵尚宽说:“土地荒芜可以增加开垦,百姓稀少可以增加招引,哪有废除郡制的呢?”于是查看地方志,找到汉代召信臣(率民挖掘的)湖泊沟渠遗迹。参考译文:赵尚宽,字济之,河南人,是参知政事安仁的儿子。管理平阳县时,邻县有十几个重囚徒,挣破镣铐在夜里逃了出来,杀死居民,将要跑到平阳境内,尚宽急忙派出武官抓捕,并说:“贼人以为我们不可能前往,(所以)正处于懈怠慵懒的状态,这样正好容易捉拿。应该赶紧去,不要让他们散开,又去为非作歹。”武官出发后,(尚宽)又派巡查兵跟在后面,把贼盗都拿获了。后来管理忠州时,当地有放畜蛊杀人的恶俗,尚宽在集市拿着药方,教人服药治病,并且彻底地追查那些放蛊的人,交给执法官员处置,这样大大改变了这种恶俗。转运使持有数十万斤盐,叫百姓用白银来交换,约定的时间越来越接近了,尚宽先拿出储备的官币帮助交付了所需要的费用,再慢慢地卖给百姓,这样就没有扰乱百姓的生活,一切都很安定。嘉祐年间,赵尚宽凭借考核第一出任唐州郡守。唐州一向土地肥沃,经历五代战乱,有的田地不再耕种,土地荒芜,百姓稀少,(收缴的)赋税不能满足填补徭役,官员商议想废郡为邑。赵尚宽说:“土地荒芜可以增加开垦,百姓稀少可以增加招引,哪有废除郡制的呢?”于是查看地方志,找到汉代召信臣(率民挖掘的)湖泊沟渠遗迹,于是增发兵卒重新疏通三处湖泊一处沟渠,灌溉农田万余顷。又指导百姓自发开挖数十条支渠,互相灌溉。四方百姓蜂拥而至,赵尚宽又请求把荒地按照人口分给他们,并且用官方的钱贷给百姓让他们购买耕牛。等到三年后,长满丛杂草木的荒地变成了肥沃的土地,人口增加万余人。赵尚宽勤于农政,治理有超出一般人的功劳,三司使包拯和部下的使者向皇上上奏他的事迹,仁宗听说以后很赞赏他,颁布诏令赞扬他,多次(为他)增加官俸、赏赐银两。在唐州共生活了五年,百姓在祠堂为他建了一尊塑像,而王安石、苏轼也写下《新田》、《新渠》等诗作来赞美他。后来调到同州、宿州做官,河中官府勇猛的士卒苦于校尉贪婪、暴虐,匿名上书告校尉叛变,尚宽下令烧掉上告的文书,说:“这些都是没有根据的话。”众人才安定下来。不久就上奏罢免那个校尉,并分散士卒到其他的军营。不久又调到梓州。尚宽离开唐州几年,农田每天不断开垦,百姓一天比一天众多,朝廷推举功劳,让尚宽从少府监做到直龙图阁掌管梓州。后来做官一直做到司农卿,死后,皇上下诏赏赐钱币五十万。(二)诗歌鉴赏(8分)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放言五首(其三)白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注】元和五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写了五首《放言》诗表示自己的心情。后来,白居易也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时元稹已转官通州司马,闻讯后写下了诗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白居易在贬官途中,感慨万千,也写下了五首《放言》诗奉和。(1)“赠君一法决狐疑”中的“一法”具体是指什么方法?请说说你的理解。(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诗的颈联,简析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特点。(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一法”是指要想知道事物的真伪优劣只有让时间去考验,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比较,事物的本来面目终会呈现出来的。(2)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诗。在表现手法上,以议论为诗,但寓哲理于形象之中,诗的颈联举出固公、王莽两个例子,极通俗地说出了一个道理,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诗歌以具体事物表现普遍规律,小中见大,耐人寻味。(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3)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答案:(1)别有幽愁暗恨生唯见江心秋月白(2)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三、现代文阅读(32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城镇化,引领下一轮经济增长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2022年,在已经下达的4批中央投资中,用于民生工程的投资占比超过5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要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改善民生的发展才是切实的发展。中国人在传统观念影响下,对房子的关注远远超越其他。近年来房价飙升,为普通百姓所诟病。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出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加大农村危房改造支持力度等信息。与房子问题几乎同样备受瞩目的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会议透露,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大的亮点是把城市化强调起来,将它作为结构调整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提出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姚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让农民在城市里生活,把户口问题专门提出来。这意味着中央已经意识到城市化滞后是产业结构调整困难的很重要的原因。”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穆光宗也对记者表示:“放宽城镇户籍限制是一个有利的政策,有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他说,“户口始终是很多人难以克服的制度性屏障,只能通过中央政府下决心逐步破题。放宽城镇户籍限制有助于推进城市化,有助于城乡统筹发展。户籍制度是二元结构的一个制度性安排,曾在历史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阻碍了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推进。现在提倡对外来人口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要提升城市化水平,户口障碍要逐步消除。”穆光宗还谈道,有人建议用居民身份证取代“城乡分类户籍制度”,这是一个前瞻性的想法。针对城乡差异问题,丹麦奥尔胡斯大学国际政治系主任克莱门斯·斯图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地区尤其是城乡间的差距,是中国面临的严重问题,但也为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加了很大空间。通过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及福利水平,进一步带动整体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很大,而且有着实际需要,这也是‘和谐社会’目标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会出现地方压力过大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能够通过诸如体制改革以及其他改革得到解决,那么中国经济在2022年会走得更远。”克莱门斯·斯图贝这样对记者表示。12.以下有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方面要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重点。B.加大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加大农村危房改造支持力度,遏制房价的飙升。C.要把解决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D.把城市化强调起来,将它作为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提出来是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大的亮点。解析:选A。B项“遏制房价的飙升”属于无中生有。C项范围扩大,原文为“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D项程度不同,原文为“将它作为结构调整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提出来”。13.对文中姚洋、穆光宗两位教授谈到的“城镇户籍改革”问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把户口问题专门提出来意味着中央已经意识到城市化滞后是产业结构调整困难很重要的原因。B.放宽城镇户籍限制有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C.户口始终是很多人难以克服的制度性屏障,只能通过中央政府下决心逐步解决。D.户籍制度曾在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阻碍了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推进。解析:选D。原文为“一定的作用”,选项中为“巨大的作用”,不符合原文的表述。1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随着城乡二元结构格局逐渐的破解,将来有可能用居民身份证取代“城乡分类户籍制度”。B.针对城乡差异问题,丹麦的克莱门斯·斯图贝认为城乡间的差距为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加了很大空间,但更是中国面临的严重问题。C.城镇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只能通过体制改革得到解决,中国的经济在2022年会走得更远。D.住房制度的改革和传统观念的改变,将会使百姓不再把房子作为关注的重点。解析:选A。B项曲解了克莱门斯·斯图贝的观点。C项原文为“通过诸如体制改革以及其他改革得到解决”。D项不合逻辑。(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照章办事[德国]拉里夫·维内尔深夜,我走进车站理发店。“非常抱歉。”理发师殷勤可亲地微笑着,“按照规定,我只能为手里有车票的旅客服务。”“反正现在你们店里连一个顾客也没有。”我试着提出异议,“既然如此,是不是可以有个例外……”理发师朝我这边稍稍转过他的脸:“尊敬的先生,要知道现在是夜里。我们得遵守规定,一切都应照章办事呵!只有旅客才能在这儿刮脸理发!”说完,他把脸扭过去了。于是我走到售票窗前:“请给我一张火车票。”“您上哪儿?”“哪儿都行,反正对我都一样。”“别装疯卖傻了!”年轻的女售票员发火了。“我一点儿也没装疯卖傻。”我平心静气地说,“您只要卖给我一张离本站最近的那一站的票就行了。”“您指的哪一站?”“可爱的姑娘,我已经对您说过了,随便哪一站都行。”女售票员显然焦躁不安了:“您起码应当知道要上哪儿去呀?”“我根本不打算上任何地方去。”女售票员感到十分好奇:“既然您不打算去任何地方,干吗买票呀?”“我想理个发。”“砰”地一声,售票的小窗子关上了。我等了一会儿,又小心翼翼地敲了敲窗玻璃。“姑娘,”我竭力使自己的语气和缓一些,“好了,请卖给我一张票吧!”她像瞅一个疯子似的打量着我,然后便开始翻起一本什么书来。“是理发店向我要车票!”我朝那紧闭的小窗子喊了起来。女售票员把窗子打开一条缝:“理发师要什么?”“他要车票。他只给有车票的旅客刮脸。”我急忙重复道。直到这时,女售票员似乎才弄清是怎么回事。“好吧,卖给您一张去莱布尼茨的票。您付60分尼吧!”她说。我手里攥着买到的火车票,第二次走进理发店:“请看,这是我的车票,现在我想刮一下脸。”然而,理发师的头脑并不那样简单。“我看出来您并不打算乘车上路。”理发师微笑着说道。“可我已经给您看过这张到莱布尼茨的车票了呀!难道这还不够吗?”“非常抱歉。”理发师把双手交叉在胸前,“如果您只是为了刮脸才买车票,那么在我们理发店您就难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我艰难地喘了一大口气。“可是劳驾!”我大喊起来,“我只要有这张车票,就可以上莱布尼茨去。在这种情况下,对您来说,我就是乘客!”“但是您并不打算上任何地方去。”理发师冷淡而有礼貌地反驳着,“这样一来,尽管您手里有车票,也不能算是乘客,因此,我劝您放弃这种打算吧!”我只好又来到售票窗前。“姑娘,”我对女售票员说,“车票也不顶事。请给我退掉吧。”“不能退。”她遗憾地两只手一摊。“为什么?我还没有用它乘车旅行呀!”“如果您是为了旅行而买的车票,结果却没有乘车,那我可以把票钱退给您。”女售票员笑容可掬地解释道,“一切都应照章办事。您一开始就宣称并不打算旅行,因此您无权退票。您是不是再找一下那个理发师?要知道您是为了他才买的车票呀……”“也许您能代我为这张票付款?”我又找到了那位和蔼可亲的理发师。“请等一下。”理发师放下手里的报纸,然后他拿起桌上的电话,打完电话他说道,“好了,您可以刮脸了……”“总算可以了!”我高兴地喊出了声。“……不过不是在这儿。”理发师最后一句话是,“而是在那儿——在莱布尼茨车站。”(选自《现代青年·细节版》)15.作者为什么要把故事安排在“深夜”这一特定情境?(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答此题应结合全文内容思考,深夜时分无论是理发店还是售票口,都很少有人光顾,但是理发师和售票员仍然机械地照规定办事,显示了二人的教条。据此可得出答案。答案:作者把故事安排在“深夜”展开,是为了更有力地表现理发师和女售票员的教条。因为在这个时分,无论是理发店,还是售票口,一般都很少有人光顾,即使违章,也不会泄密,但理发师和女售票员仍然严格“照章办事”,这更说明规章在他们眼里具有绝对的权威和高度的约束力。16.试根据理发师和女售票员的言行,归纳其相同点和不同点。(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答此题要联系二人的语言、行为来思考。在本文中,理发师和售票员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呆板地照规定办事,这是二人的相同点;但是两人还是有所不同的,归纳二人的语言、行为即可得出答案。答案:两个人的相同点是,他们都只是机械、呆板地照章办事,不能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同点是,理发师前后的态度虽然有所变化,开始是“殷勤可亲”,后来是“冷淡而有礼貌”,但总的来说,还是很克制、很有耐心的;女售票员则一会儿“发火”,一会儿“焦躁不安”,一会儿“像瞅一个疯子似的打量着我”,显得年轻气盛,修养不够。17.小说最后以理发师的话作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而是在那儿——在莱布尼茨车站。”小说以理发师的话结尾,不加任何议论,给读者留下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从而激发读者思考这种现象的深层意蕴。答案:结尾戛然而止,不作任何议论,激发读者积极思考其深层意蕴。18.文中三个人物的对话始终围绕“理发”“买票”来进行,作者不惜笔墨,着力去写,甚至读来让人厌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有什么效果。(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从内容和手法两个方面来思考。从内容上说,突出了理发师和售票员教条主义的作风;从手法上说,使得本文的中心更加明确。答案:对话写得越烦,越能突出理发师和女售票员的教条主义工作作风,作者对当时专制、僵化的管理体制的批判就更深刻,中心就更明确。四、表达题(12分,每小题4分)19.根据下面的一则消息,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信息。要求:以欧盟为陈述对象,不超过20个字。为了保护美国低迷的钢铁制造业以及保持钢铁行业工人的就业率,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将对大多数进口钢铁加征最高30%的关税,对进口钢铁征税的新的措施将在3月20日生效。欧盟委员会担心被美国市场拒之门外的东欧和亚洲的钢铁产品将会倾销到欧洲市场。对此,欧盟指责美国,单方面提税的行为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相关的法律。3月16日,欧盟15国领导人表示全力支持欧盟委员会反抗美国提高进口钢铁税的决定,同时宣称“欧洲理事会支持欧盟委员会在世界贸易组织协议下的咨询活动,并制定欧盟共同防卫措施”。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首先,题干明确要求“以欧盟为陈述对象”,这无异于提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