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清市一级达标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福建省福清市一级达标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福建省福清市一级达标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福建省福清市一级达标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福建省福清市一级达标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清一级达标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地理试卷【完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16小题,共48分。)图1巴塘县温泉群地处横断山脉北端金沙江支流曲戈河河谷地带,河谷两岸集中了18个温泉,泉眼海拔3540—3630m,有沸泉、高、中、低温度各类温泉。图1为该地温泉分布地质图。据此完成1-2题。图11.该温泉群泉水主要补给来源()A.河流水B.高山沼泽C.湖泊水D.高山降水2.甲、乙两处温泉水温度有差异,则乙温泉()A.岩性致密透水性差,水温较高B.缓坡地表水易下渗,水温较高C.坡陡地表水不易下渗,水温较低D.岩性易溶蚀透水性强,水温较低荆江河道河岸组成一般上部为粘性土,下部为非粘性土。河道水位的快速消退易造成河道边坡崩塌后退。图2示意荆江河段某断面一侧水位变化,据此完成3-5题。图2图23.长江水位的快速消退造成河岸崩塌,主要发生在河流的()A.凹岸 B.凸岸C.南岸D.北岸4.水位快速消退会造成边坡后退,主要是改变了边坡的()A.外部形态B.受力状态C.土壤性质D.侵蚀时长5.边坡上部粘层会加剧边坡崩塌风险,主要是因为粘层()A.土壤质地松散B.水分易于下渗C.水分外渗困难D.土层厚度较薄图3图36.喀麦隆“突降大雪”十分罕见,当地产生这一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A.对流旺盛B.冻结高度层低C.大气平稳D.水汽充足7.巴纳地区“下大雪”,说明()A.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B.全球进入冷冻期C.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 D.粗放经营引发灾害风沙运动是造成流动沙丘土壤风蚀量在不同坡向上差异的原因。图4是6月份雅鲁藏布江山南宽谷流动沙丘不同坡向的土壤风蚀状况统计图。沙丘呈南北走向,与河谷主导风向垂直,风向变化是流动沙丘由风蚀作用向风积作用变化的主要原因,风蚀记为负值,风积记为正值。据此完成8-9题。图4图4A.沙丘顶的高度不断升高B.6月26日西坡是迎风坡C.6月11日东坡是迎风坡D.6月下旬风向发生变化9.风力最大的日期是()A.6月5日B.6月16日C.6月11日D.6月26日“泥火山”指泥浆和气体同时喷出地面堆积而成的锥形丘或盆穴丘,丘的尖端部常有凹陷,并由此间断地喷出泥浆与气体。在新疆北天山分布着众多”泥火山”,喷发出的粘稠泥浆温度比当地气温低,略带油气味,不时爆裂出几个气泡。图5为新疆北天山“泥火山”分布图,图6为“泥火山”景观图,据此完成10-11题。图5图5图6图610.“泥火山”喷出的气体源自()A.喷出岩层B.沉积岩层C.侵入岩层D.变质岩层11.独山子附近“泥火山”形成的地质过程为()A.地壳挤压一地层凹陷一岩层断裂一泥浆喷出一流水堆积B.冰川侵蚀—岩层外露—岩层断裂—泥浆喷出—冰川堆积C.地壳挤压—地层隆起一岩层断裂—泥浆喷出一流水堆积D.地壳抬升—岩层断裂—地层隆起一泥浆喷出一冰川堆积图7图7纯天然条件下,该区域三叶草生长最为旺盛的地点最可能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13.图7示意区域()A.①④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3mB.较大的溪流自西南流向东北C.③地可开发一个瀑布观景设施D.③地夜晚可看到电视塔顶的指示灯畦灌是用土埂将耕地分隔成长条形的畦田,并借助重力作用让水流沿畦沟流动并以薄水层浸润土壤的灌溉方法。河套灌区张连生海子附近耕地以畦灌为主,该区耕地-荒地-海子系统中的水循环模式较为独特(图8)。据此完成14-16题。图8图814.图示区域耕地中最可能种植的农作物是()A.水稻 B.大豆C.柑橘D.小麦15.在耕地-荒地-海子系统中,水体的相互转化顺序为()A.降水-地下水-海子-灌溉水B.灌溉水-地下水-海子-降水C.海子-地下水-降水-灌溉水D.地下水-灌溉水-海子-降水16.相比于大水量灌溉,该区耕地采用畦灌的主要优势为()①减少渗漏量②改善盐碱化③增加降雨量④提高利用率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综合题(3大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图9图9图9(1)指出图中M、O、P三个气压中心的高低。(3分)(2)判断图示地区所属的半球(南半球或北半球),说明判断依据。(2分)图10(3)尝试在图10中画出甲、乙沿线气压分布状况。(5分图10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图11东非大裂谷南起约20°S的赞比西河河口,向北纵贯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红海,一直延伸到西亚的死海约旦地沟附近,绵延6000公里,为巨大的地堑构造带。东非裂谷带两侧的高原上分布有众多的火山,谷底则有呈串珠状的湖泊,既有咸水湖,又有淡水湖,这些成为一座巨型天然蓄水池。湖区水量丰富,湖滨土壤肥沃,植被茂盛,野生动物众多。大裂谷每年以几毫米到几十毫米的速度加宽。有科学家预言,如果按这样的速度继续,2亿年后,它将撕裂成一个新的大洋。图11图11(1)结合图11,简述东非大裂谷的形成过程。(4分)(2)描述东非大裂谷形成后当地降水和蒸发的变化,并说明其理由。(8分)(3)据图文材料,推测两亿年后东非高原的气候、植被可能会发生的变化。(4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图12图13在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多年永久冻土层(埋藏深度在地面以下0.3-0.7m)上生长有大片泰加林(即亚寒带针叶林),它是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泰加林向南的延伸。泰加林的分布南界一般在55°N,而在我国大兴安岭西坡南延到了48°N。当地树木形态特征显著,叶子为针状,树冠呈塔形,侧根发达。调查发现,在大兴安岭主脉西坡一些向西延伸的山脊,北坡泰加林覆盖率比南坡高。泰加林中可见大量倒木,当地人把成片的倒木叫“倒木圈”。在地势较平坦的区域,倒木圈被清理后往往会积水演变成小池塘。图12为大兴安岭北部泰加林分布示意图,图12图13(1)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分析当地树木显著形态特征的成因。(6分)分析大兴安岭主脉西坡一些向西延伸的山脊,北坡泰加林覆盖率高于南坡的原因。(7分)被清理的倒木圈区域演变成小池塘并逐渐扩大加深,简述这种现象的形成过程。(7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地理答案选择(共16题,满分48分)1-5DAABC6-10BCDCB11-16CBDDBD第二部分综合(共三大题,满分52分)17.(共3小题,满分10分)(1)P是高压中心,M、O是低压中心。(2)北半球水平气流向右偏转(3)18.(共4小题,满分22分)(1)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发生张裂拉伸,(1分)地壳出现了南北向大断裂,(1分两侧岩块相对抬升,(1分)中间陷落(下陷)分离。(1分)(2)蒸发量逐渐增大,(1分)降水量也逐渐增多;(1分)以后降水量和蒸发量趋于稳定。(1分)理由:原来部分陆域被一系列湖泊所取代,(1分)因湖水蒸发,空气湿度增加,(1分)水循环更加活跃,降水量增多;(1分)随着地表环境的相对稳定,(1分)降水量与蒸发量趋于稳定,达到相对平衡状态。(1分)姆韦鲁湖下陷幅度小,湖水水面较高,(1分)湖水以河水形式外泄,(1分)盐分不易积累,形成淡水湖;(1分)鲁奇湖下陷幅度大,湖水水面较低,(1分)湖水无法以河水形式外泄,只能以蒸发形式支出,(4)东非高原局部地区成为岛屿或半岛,距海更近,降水增多,(1分)植被由草原变森林;(1分)局部地区可能由陆域变海域,(1分)植被由陆生变水生。(1分)19.(共3小题,满分20分)(1)为了适应低温,保持体内水分,叶片缩小成针状;(2分)有利于积雪下滑,减根系无法深扎,多横向生长,侧根发达。(2分)(2)大兴安岭西坡为夏季(东南)风的背风坡,(1分)降水少;(1分)水分条件是影响当地泰加林分布的主要因素;(1分)向西延伸的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